- 2021-07-0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雅礼中学 2019 届高考模拟卷(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Ag~108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所给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阿司匹林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以与 NaHCO3 发生反应, 因而可解毒,A 正确; B.将 Cu 片制成纳米铜,增加了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导致反应速率加快,并不是金属活动性 发生改变,B 错误; C.带有该标识,证明该物质具有放射性,会对人产生危害,因此看到要随时报警,C 正确; D.粮食酿酒,涉及淀粉的水解反应,产生的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醇的氧化还原反 应,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B。 2.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u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4.6g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 0.1NA B. 标准状況下,2.24L 已烷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1.9NA C. 在 0.1mol/L 的 Na2CO3 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 0.1NA D. 34gH2O2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 NA - 2 - 【答案】A 【解析】 【详解】A.4.6gNO2 的物质的量是 0.1mol,若反应完全产生 4.6gNO2,转移电子 0.1NA;若完全 转化为 N2O4,4.6g N2O4 的物质的量是 0.05mol,转移电子数为 2×0.05×NA=0.1NA,故 Cu 与浓 硝酸反应生成 4.6g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0.1NA,A 正确; B.标准状況下,已烷不是气体,因此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及化学键的数目, B 错误; C.缺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微粒的数目,C 错误; D.34gH2O2 的物质的量为 1mol,由于 H2O2 是共价化合物,在水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因 此含有的阴离子数小于 NA,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A。 3.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含有 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K+,A 错误; B.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若要证明水解产生的物质,首先要加 入 NaOH 中和催化剂硫酸,使溶液显碱性,然后再用 Cu(OH)2 进行检验,B 错误; C.在 AgCl 和 AgI 饱和溶液中加入过量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且白色沉淀的 质量远大于黄色沉淀,说明溶液中 c(Cl-)较大,c(I-)较小,物质的溶解度 AgCl>AgI,由于二 者的化合物构型相同,因此可证明物质的溶度积常数 Ksp(AgCl)>Ksp(AgI),C 正确; - 3 - D.根据实验现象,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 I2,由于溶液中含有两种氧化性的物质 HNO3、Fe3+,二 者都可能将 I-氧化为 I2,因此不能证明氧化性 Fe3+>I2,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C。 4.一种芳纶纤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芳纶纤维可用作航天、航空、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 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 COOH 或一 NH2 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 D. 结构简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芳纶纤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分子之间氢键的存在,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 引力,使物质更致密,防护功能更高,A 正确; 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化合物是由 、 发生 缩聚反应产生, 的官能团是氨基(-NH2), 的官能 团是羧基(-COOH),B 正确; C.氢键的存在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影响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物质的熔沸点, C 正确; D.根据物质的结构可知其结构简式为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D。 - 4 - 5.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 SUNCAT 的系统,借助锂循环可持续,合成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 I 得到的 Li3N 的电子式为 B. 过程Ⅱ生成 W 的反应为 Li3N+3H2O=3LiOH+NH3↑ C. 过程Ⅲ涉及的阳极反应为 4OH--4e-=O2↑+2H2O D. 过程 I、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Li3N 是离子化合物,Li+与 N3-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电子式为 ,A 正确; B.Li3N 与水发生反应产生 LiOH、NH3,反应方程式为:Li3N+3H2O=3LiOH+NH3↑,B 正确; C.在过程Ⅲ中 OH-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4OH--4e-=O2↑+2H2O,C 正确; D.过程Ⅱ的反应为盐的水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D。 6.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 的周期序数=族序数,由这四种元 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 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 A. W 的原子序数是 Z 的两倍,金属性强于 Z B. W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 VIII 族 C. 丙属于两性氧化物 D. 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完全溶于稀硝酸,消耗的 HNO3 的量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Z 的周期序数=族序数,则 X 是 H 元素, Z 是 Al 元素;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甲、戊是两常 见的金属单质,丁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氧化物且丙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丙是 Fe3O4, 结合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逆推可知甲为 Fe,乙为 H2O,丁是 H2,戊为金属单质,可以与 Fe3O4 反应产生 Fe 单质,因此戊是 Al 单质,己为 Al2O3,结合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 Y 是 O 元素,W 是 Fe 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综上所述可知 X 是 H 元素,Y 是 O 元素,Z 是 Al 元素,W 是 Fe 元素。甲是 Fe 单质, 乙是 H2O,丙是 Fe3O4,丁是 H2,戊是 Al 单质,己是 Al2O3。 A.Fe 原子序数是 26,Al 原子序数是 13,26 为 13 的 2 倍,金属性 Al>Fe,A 错误; B.Fe 是 26 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VIII 族,B 正确; C.丙是 Fe3O4,只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不能与碱发生反应,因此不是两性氧化物,C 错误; D.Fe 是变价金属,与硝酸反应时,二者的相对物质的量的多少不同,反应失去电子数目不同, 可能产生 Fe2+,也可能产生 Fe3+,而 Al 是+3 价的金属,因此等物质的量的甲和戊完全溶于稀 硝酸,消耗的 HNO3 的量不一定相等,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及其性质的知识,涉及 Fe、Al 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 质,突破口是丙是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结合 Fe 与水蒸气的反应及铝热反应,就 可顺利解答。 - 6 - 7.分别向体积均为 100mL、浓度均为 1mol/L 的 NaClO、NaOH、CH3COONa 的三种溶液中通入 CO2,测得各溶液中 n(HCO3-)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CO2 通入 NaClO 溶液的反应:2ClO-+CO2+H2O=CO32-+2HClO B. CO2 通入 CH3COONa 溶液的反应:CO2+H2O+CH3COO-=HCO3-+CH3COOH C. 通入 n(CO2)=0.06mol 时,NaOH 溶液中的反应:2OH-+CO2=CO32-+H2O D. 通入 n(CO2)=0.03mol 时,三种溶液中:n(HCO3-)+n(CO32-)+n(H2CO3)=0.03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则少量 二氧化碳通入 NaClO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lO-=HCO3-+HClO,A 错误; B.碳酸的酸性比醋酸弱,CO2 通入 CH3COONa 溶液不反应,B 错误; C.n(NaOH)=0.1mol,通入 n(CO2)=0.06mol,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5OH-+3CO2=2CO32-+HCO3-+2H2O,C 错误; D.通入 n(CO2)=0.03mol,三种溶液中存在碳元素的物料守恒得到: n(HCO3-)+n(CO32-)+n(H2CO3)=0.03mol l,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8.文献表明: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42-) 的还原性强于 Fe2+。为检验这一结论,雅礼中学化学研究性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 草酸(H2C2O4) 二元弱酸。 ii. 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 [Fe(C2O4)3]3- Fe3++3C2O42- K=6.3×10-21 iii.FeC2O4・2H2O 为黄色固体,溶于水,可溶于强酸。 为 - 7 - 【实验 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 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 A、C 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若用 D 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2】通过 Fe3+和 C2O42-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 Fe2+和 C2O42-的还原性强弱。 (4)取实验 2 中少量晶体洗浄,配成溶液,漓加 KSCN 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 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 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 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 2 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 (6)取实验 2 中的翠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_____Fe(C2O4)3]3-+____H2O ____FeC2O4·2H2O↓+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3】研究性小组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 Fe2+和 C2O42-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 目的。 (7)描述达到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先点燃 A 处酒精灯,再点燃 C 处酒精灯 (3). 发生 倒吸 (4). 可燃性气体 H2 不能被吸收 (5). 溶液中存在平衡:[Fe(C2O4)3]3- Fe3++3C2O42-, 加热硫酸后,H+与 C2O42-结合可使平衡正向移动,c(Fe3+)增大,遇 KSCN 溶液变红 (6). 取 少量实验 2 中的翠绿色溶液,滴加 K3[Fe(CN)6]溶液,不出现蓝色沉淀 (7). 2 (8). 4 2 (9). 3C2O42- (10). 2CO2↑ (11). 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一段时间后,左侧溶液变为 浅绿色,右侧有气泡产生 【解析】 【分析】 实验一:在装置 A 中用浓硫酸与 NaCl 固体混合加热制取 HCl,通过 B 装置的浓硫酸干燥,得 纯净 HCl 气体,然后在装置 C 中 Fe 与 HCl 发生反应产生 FeCl2 和 H2,反应后的气体中含 H2 和 未反应的 HCl 气体,可根据 HCl 极容易溶于水,用水作吸收剂吸收进行尾气处理; 实验二:FeCl3 溶液与 K2C2O4 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 Fe2(C2O4)3 和 KCl;用 KSCN 溶液检验 Fe3+; 用 K3[Fe(CN)6]溶液检验 Fe2+;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书写离子方程式; 实验三:根据 2Fe3++C2O42-=2Fe2++2CO2↑,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反应及相应的现象。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仪器 a 名称是分液漏斗; (2)为防止 Fe 与装置中的空气发生反应,制得纯净的 FeCl2,实验过程中先点燃 A 处酒精灯, 使装置充满 HCl 气体,然后给 C 处酒精灯加热; (3)若用 D 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由于 HCl 极容易溶于水,HCl 溶解导致导气管中气体压强减 小而引起倒吸现象的发生,而且可燃性气体 H2 不能被吸收; (4)在实验二中,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 K2C2O4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 Fe2(C2O4)3 和 KCl,产 生的翠绿色晶体为 Fe2(C2O4)3 的结晶水合物 K3Fe(C2O4)3・3H2O,取实验 2 中少量晶体洗浄,配 成溶液,漓加 KSCN 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 价的铁元素。 则加硫酸后溶液变紅的原因是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平衡:[Fe(C2O4)3]3- Fe3++3C2O42-,加入硫酸后,硫酸电离产生 H+与溶液中的 C2O42-结合生成弱酸 H2C2O4,使可使平 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中 c(Fe3+)增大,遇 KSCN 溶液变红; - 9 - (5)若 K3Fe(C2O4)3・3H2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会产生 Fe2+,检验方法是取少量实验 2 中的翠 绿色溶液,滴加 K3[Fe(CN)6]溶液,不出现蓝色沉淀,证明无 Fe2+,产生的 K3Fe(C2O4)3・3H2O 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在光照条件下草酸铁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FeC2O4·2H2O、CO2 气体,根据电子守恒、 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C2O4)3]3-+4H2O 2FeC2O4·2H2O↓+2C2O42 -+2CO2↑; (7)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在左边,Fe3+获得电子变为 Fe2+,溶液变为浅绿色,左边电极为正 极;在右边电极上,溶液中的 C2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2O42--2e-=2CO2↑,右边电极 为负极,会看到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点睛】本题考查了仪器的辨析、离子的检验方法、电离平衡移动、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 等知识。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9.镍钼矿(含有 MoS2、NiS2、NiS、FeS2、SiO2 和 C 等)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多金属复杂硫化矿资 源,常用来进行钾、镍等战略有色金属的提取。其冶炼工艺主要有氧化焙烧法和选择性还原 熔炼法两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1)选择性还原熔炼法比氧化焙烧法的优点有_________。 (2)还原熔炼时,FeS2 发生的反应为 3FeS2+6Na2CO3+11C+8O2 3Fe+6Na2S+17CO2,写出 NiS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水浸液中主要含有 Na2S、Na2MoO4、Na2CO3、Na2SiO3 等,向其中通入适量 CO2 和空气,然后 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 (4)已知钼酸钠溶液中 c(MoO42-)=0.40mol/L,c(CO32-)=0.10 mol/L。由钼酸钠溶液制备钼酸钠 === 高温 - 10 - 晶体时,需加入 Ba(OH)2 固体以除去 CO32-。当 BaMoO4 开始沉淀时,CO32-的去除率是______。[已 知 Ksp( BaCO3)=1×10-9,Ksp(BaMoO4)=4×10-8] (5)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溶液中的钼,该树脂经解吸、除杂后,用盐酸或硝酸将其酸 化至 pH=1.5~2.5,可得到钼酸铵产品。试剂 a 可以是__________。 (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 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优,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为________。 ②当硫酸的浓度大于 90%时,腐蚀速率几乎为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 不生成 SO2 污染空气、直接将 Mo 与 Ni 和 Fe 分离、得到的镍铁合金中 Ni 的含量高 (2). 2NiS+2Na2CO3+C 2Ni+2Na2S+3CO2↑ (3). H2SiO3、S (4). 90% (5). NH3·H2O (6). 1:1 (7). 浓硫酸使铁钝化 【解析】 【分析】 (1)根据流程图中采用的选择性还原熔炼法产生的物质的成分分析判断; (2)模拟 FeS2 的反应原理书写 NiS 反应方程式; - 11 - (3)根据 O2 的氧化性和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酸性强分析; (4)根据 BaMoO4 的溶度积常数和溶液中 c(MoO42-)计算出溶液中 c(Ba2+),再根据 BaCO3 和 c(Ba2+)计算出溶液中 c(CO32-),反应掉的 c(CO32-)就是总的浓度减去溶液中 c(CO32-),再根据 去除率为反应掉的 c(CO32-)的浓度占总浓度的百分比计算其数值; (5)由钼酸钠溶液制备钼酸铵产品,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出来的成分经 NH3·H2O 解吸、除 杂后,在用盐酸酸化,至 pH=1.5~2.5,可得到钼酸铵产品; (6)①碳素钢在缓蚀剂中腐蚀速率最小,缓蚀效果最好,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比应为 1:1; ②碳素钢中 Fe 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详解】(1)根据流程图中采用的选择性还原熔炼法中 S 转化为 Na2S 进入熔渣,这样就不会产 生 SO2 污染空气、直接将 Mo 与 Ni 和 Fe 分离、得到的镍铁合金中 Ni 的含量高; (2)根据还原炼时,FeS2 发生的反应 3FeS2+6Na2CO3+11C+8O2 3Fe+6Na2S+17CO2,可类推 NiS 在还原炼时产生 Ni 单质、Na2S 和 C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iS+2Na2CO3+C 2Ni+2Na2S+3CO2↑; (3)空气中含有的 O2 有氧化性,会将 Na2S 氧化为单质 S;由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酸性强, Na2SiO3 与 CO2 及水发生反应产生 H2SiO3,难溶于水,而 Na2MoO4、Na2CO3 能溶于水,因此得到 的滤渣成分为 H2SiO3、S; (4)钼酸钠溶液中 c(MoO42-)=0.40mol/L,Ksp(BaMoO4)=4×10-8,因此当溶液中 MoO42-开始形成 沉淀时,c(Ba2+)= = =1.0×10-7mol/L,此时由于 Ksp(BaCO3)=1×10-9, 溶液中 c(CO32-)= =0.010 mol/L,反应开始时 c(CO32-)=0.10mol/L, 所以 c(CO32-)的去除率=(0.09mol/L÷0.10mol/L)×100%=90%; (5)用钼酸钠溶液制备钼酸铵,要用氨水解吸、除杂后,用盐酸或硝酸将其酸化至 pH=1.5~ 2.5,可得到钼酸铵产品。试剂 a 可以是 NH3·H2O; (6)①碳素钢在缓蚀剂中腐蚀速率最小,缓蚀效果最好,由图可知当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 浓度比为 1:1,腐蚀速率最小,效果最优; ②当浓硫酸中硫酸浓度大于 90%时,腐蚀速率几乎为 0,原因是在室温下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 === 高温 ( ) ( )sp 4 2- 4 K BaMoO c MoO 84 10 0.40 −× ( ) ( ) 9 3 72+ Ksp BaCO 1.0 10 1.0 10c Ba − − ×= × - 12 - 性,能使碳素钢中 Fe 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起到防止腐蚀的作用。 【点睛】本题以镍钼矿为原料来进行钾、镍等战略有色金属的提取为线索,考查了制备方案 优劣的评价、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实验操作及评价等知识。较为 全面的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是一个将知识于能力 融合在一起考查的好题。 10.I.氮和氮的化合物在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与 氮元素有关的问题: (1)亚硝酸氯(结构式为 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它可由 Cl2 和 NO 在通常条件下反 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 2NO(g)+Cl2(g) 2ClNO(g)。已知几种化学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当 Cl2 与 NO 反应生成 ClNO 的过程中转移了 5mol 电子,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2)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究入 2molNO(g)和 1 mol Cl2(g)发生(1)中反应,在温度分别为 T1、 T2 时测得 NO 的物质的量(单位:mol)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①T1________T2(填“>“”<”或”=”)。 ②温度为 T2℃时,起始时容器内的强为 p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 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近年来,地下水中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金属 Pt、Cu 和铱(Ir)的催 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 H2 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 13 - ①Ir 表面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若导电基体上的 Pt 颗粒增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II:利用电化学原理,将 NO2、O2 和熔融 KNO3 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精炼银,装置 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4)①甲池工作时,NO2 转变成绿色硝化剂 Y,Y 是 N2O5,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Ⅱ附近发生的电 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若用 10A 电流电解 60min 后,乙中阴极得到 32.4gAg,则该电解池的电解效率为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通过一定电量时阴极上实际沉积的金属质量与通过相同电量时理论上应 沉积的金属质量之比叫电解效率。法拉第常数为 96500C/mol) 的 - 14 - 【答案】 (1). 277.5 (2). < (3). (4). H2+N2O N2+H2O (5). 若 Pt 颗 粒增多,NO3- 更多转化为 NH4+ 存在溶液中,不利于降低溶液中含氮量,产生有污染的气体 (6). O2+4e-+2N2O5=4NO3- (7). 80.4 【解析】 【分析】 (1)2NO(g)+Cl2(g) 2ClNO(g),反应的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 (2)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短; ②用三段式法计算出平衡时各种成分的物质的量,根据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用 每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乘以总压强得该组分的分压,带入平衡常数表达 式,可得 Kp; (3)①由原理的示意图可知,Ir 的表面氢气和 N2O 发生反应生成 N2 和 H2O; ②由原理的示意图可知,若导电基体上的 Pt 颗粒增多,则 NO3-会更多的转化成铵根。 (4)①石墨 I 上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 负极,石墨 II 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 反应; ②根据 Ag 的质量计算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结合法拉第常数为 96500C/mol 及电流强度与通 电时间可计算出电解池的电解效率。 【详解】(1)2NO(g)+Cl2(g) 2ClNO(g),1molCl2 参与反应发生焓变 △H=243kJ/mol+2×630kJ/mol-2×(200kJ/mol+607kJ/mol)=-111kJ/mol,此时转移 2mol 电子, 则有 5mol 电子转移时,热量变化为 111kJ/mol× mol=277.5kJ; (2)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短,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温度为 T2 时先达到平衡,所以反应温度 T1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