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补习班期末考试适应性考试(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补习班期末考试适应性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你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港珠澳大桥路面使用了沥青和混凝土,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 用于新版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其“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纯金属材料 D. 国庆阅兵仪式上的坦克和军车都喷涂着新式聚氨酯迷彩伪装涂料,能适应多种环境背景下的隐蔽需求,聚氨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详解】A、通过石油分馏最后得到沸点高难挥发的物质为沥青,沥青常用作路桥建筑,故A正确; B、Fe3O4俗名磁性氧化铁,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故B正确; C、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合金材料,故C错误; D、聚氨酯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获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有( ) ①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②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 ③N2的结构式:N≡N ④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⑤Na+的结构示意图: ⑥氯化铵的电子式: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答案】C 【详解】①二氧化硅不存在分子,其化学式为:SiO2 ,故错误; ②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 ,故正确; ③N2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结构式:N≡N,故正确; ④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质量数为35,原子符号为:,故错误; ⑤Na+最外层为8 电子稳定结构,Na+的结构示意图: ,故正确; ⑥氯离子的电子式错误,氯化铵的电子式:,故错误; 正确的有3个,故选C。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Na2S+2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L Na2SO4溶液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一定大了4NA B. 1L 0.1mol/L Na2S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小于0.1NA C. 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D. 通常状况下11.2L CO2中含质子的数目为11NA 【答案】C 【详解】A、未注明溶液的体积,无法判断1mol/L Na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选项A错误; B、1L 0.1mol/L Na2S溶液中含有0.1mol Na2S,硫离子水解生成HS-和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的数目大于0.1NA,选项B错误; C、根据方程式,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A,选项C正确; D、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11.2L CO2物质的量不是0.5mol,所含质子的数目不是11NA,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使用摩尔体积需要注意:①气体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标况下水、四氯化碳、HF等为液体,不能使用;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是0℃,101kPa,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本题的易错点为选项B,要注意水解对离子数目的影响,可以根据水解方程式判断。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 B. 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3−+6H+=I2+3H2O C.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 H2↑ 【答案】A 【分析】A项,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CaCO3; B项,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 C项,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 D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H2和Cl2。 【详解】A项,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SO4CaCO3+SO42-,A项正确; B项,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3-+6H+=3I2+3H2O,B项错误; C项,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OH)3+4OH-=3Cl-+2FeO42-+5H2O,C项错误; D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H2和Cl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D项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物(题中D项)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等(题中B项);④从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题中C项);⑤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 5.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6.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目前周期表七个周期均已排满,共118种元素。短周期元素W、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B. W的氢化物与Z的氢化物反应,产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C. 在元素周期表中,117号元素与Z元素位于同一主族 D. 工业上常用YX2漂白纸浆、毛、丝等 【答案】B 【分析】 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由相对位置可知,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x-1、x、x+1,根据W、X、Y、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有:x-1+x+x+x+1=24,解得x=6,由此可确定W、X、Y、Z分别为N、O、S、Cl,据此解答。 【详解】综合以上分析,W、X、Y、Z分别为N、O、S、Cl, A. 元素的非金属性Cl>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故A正确; B. W的氢化物为NH3,Z的氢化物为HCl,NH3和HCl反应生成NH4Cl,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 C. 在元素周期表中,117号元素与0族元素的118号元素相邻,则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与Cl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故C正确; D.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SO2漂白纸浆、毛、丝等,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的知识,熟悉元素周期表,确定元素的种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C项中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常用方法为零族元素定位法。 7.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I II III 实验步骤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实验现象 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I、II、III中均涉及Fe3+被还原 B. 对比实验I、II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 C. 实验II、III中加入蒸馏水后c(Cu2+)相同 D. 向实验III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 【答案】C 【分析】Cu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若铜过量,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发生了反应:CuCl2+Cu=2CuC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实验I、II、III中的现象为溶液黄色变浅或溶液黄色褪去,说明Fe3+被Cu还原,故A正确; B. 对比实验I、II,实验I加入少量铜粉,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实验II加入过量铜粉,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故B正确; C. 对比实验II、III,参加反应的Fe3+的量相同,则生成的Cu2+应相同,但由于实验II生成CuCl,所以加入蒸馏水后c(Cu2+)不相同,故C错误; D. 实验III溶液为蓝色,含有Cu2+和过量的铜,向实验III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CuCl,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8.已知:同一个碳原子接两个羟基的分子不能稳定存在。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2O2,1mol该有物与钠完全反应生成22.4LH2(标况下),则其主链为4个碳原子的稳定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7种 B. 6种 C. 5种 D. 4种 【答案】B 【详解】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2O2,不饱和度为=0,1mol该有物与钠完全反应生成22.4LH2(标况下),说明分子中有两个—OH,则其主链为4个碳原子的稳定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共6种, 故选B。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某酸(HA)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 无气泡 酸性:H2CO3>HA B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和碎瓷片放入硬质玻璃管,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石蜡油裂解生成不饱和烃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煮沸 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D 在1mL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0.1mo1/L AgNO3溶液 碳酸钠溶液中出现沉淀 Ksp(Ag2SO4)< Ksp (Ag2CO3) 【答案】B 【详解】A.少量HA与碳酸钠反应无气泡产生,可能生成碳酸氢钠,则可能酸性HA>H2CO3,A错误; B.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可知气体被氧化,则石蜡油裂解生成不饱和烃,B正确; C.蔗糖水解需要硫酸作催化剂,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没有加碱至溶液呈碱性,因此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C错误; D.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0.1mo1/LAgNO3溶液,Ksp小的先沉淀,由现象可知Ksp(AgSO4)>Ksp(Ag2CO3),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0.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 作为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O3+6Li++6e-=2Fe+3Li2O B. 该电池可以用水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C. 放电时,Fe作电池的负极,Fe2O3作电池的正极 D. 充电时,电池被磁铁吸引 【答案】A 【分析】由图: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反应式为Fe2O3+6Li++6e-═3Li2O+2Fe;充电时,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与正极、负极电极反应式正好相反。 【详解】A.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2O3得电子被还原,所以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O3+6Li++6e-═3Li2O+2Fe,故A正确; B.锂和水发生反应,所以不可以用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故B错误; C.放电时,Li作电池的负极,Fe2O3作电池的正极,故C错误; D.充电时,Fe作为阳极生成Fe2O3,磁铁不可吸引Fe2O3,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新型化学电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正负极与阴阳极电极反应式之间的关系,难点是A,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1.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原理是:NH3+CO2+H2O+NaCl=NaHCO3↓+NH4Cl。若实验室根据此原理制备少量的Na2CO3,主要实验包括:制取NH3和CO2→生成NaHCO3→分离NaHCO3→制取Na2CO3 四个步骤。下列实验选用的主要仪器或主要步骤不正确的是( ) A. 制取氨气,可选用②③ B. 分离 NaHCO3,可选用④⑤⑦ C. 制取 Na2CO3,可选用①②⑦⑧ D. 制取 NaHCO3时,应先在⑨中通入CO2后再加入氨水 【答案】D 【详解】A. 实验室通常用NH4Cl与Ca(OH)2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氨气,需要选用②③以及其他仪器,故A正确; B. 从溶液中分离出NaHCO3固体需要过滤,选用④⑤⑦能够实现,故B正确; C. 制取 Na2CO3是将NaHCO3加热使其分解,可选用①②⑦⑧,故C正确; D. 制取 NaHCO3是将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应先在⑨中通入氨气后再加入CO2,以增大CO2的溶解,故D错误。 故选D。 12.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其原料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B. X和Z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 Z中含手性碳原子 D. Y可作加聚反应的单体,X可作加聚反应的单体 【答案】C 【详解】A.X、Z中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Y中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原理不同,故A错误; B.只有-COOH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X和Z均不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放出CO2,故B错误; C.连接4个不同基团的C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只有Z中含手性碳原子,即Z中两个苯环之间的与两个苯环直接相连的C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C正确; D.Y中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X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官能团决定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食盐水中:Fe2+、NH4+、Cl-、SO42- B. 氯化铁溶液中:Mg2+、K+、Cl-、SCN- C. 苏打溶液中:Ca2+、Al3+、Cl-、NO3- D. 白醋中:K+、Na+、CO32-、SO42- 【答案】A 【详解】A、食盐水中Fe2+、NH4+、Cl-、SO42-等之间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铁溶液中的Fe3+与SCN-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白醋显酸性,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苏打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Ca2+、Al3+均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掌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有: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 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 C. 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在4mL0.1mol·L-1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 【答案】B 【详解】A. 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均符合仪器的结构和操作规范,故A正确; B. 氨气极易溶于水,在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溶解度仍然较大,故B错误; C. 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将金属与空气隔开;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防止触电,引起安全事故,故C正确; D. 在4mL0.1mol·L-1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1mol·L-1的NaOH溶液,Cr2O72-+H2OCrO42-+2H+,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故D正确; 故选B。 15.25 ℃时,向10 mL 0.01 mol·L-1 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下图甲所示。NaCN溶液中CN-、HCN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其中a点的坐标为(9.5,0.5)]。 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图乙中pH=7的溶液:c(Cl-)=c(HCN) B. 常温下,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Kh(NaCN)=10-9.5 C. 图甲中b点的溶液:c(CN-)>c(Cl-)>c(HCN)>c(OH-)>c(H+) D. 图甲中c点的溶液:c(Na+)+c(H+)=c(HCN)+c(OH-)+c(CN-) 【答案】A 【分析】25℃时,NaCN溶液中CN-、HCN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可知CN-、HCN含量相等时,溶液呈碱性,说明HCN电离程度小于CN-水解程度,向10 mL 0.01 mol•L-1 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加入盐酸5mL时,溶液组成为NaCN、HCN,溶液呈碱性,加入盐酸10mL时,完全反应生成HCN,溶液呈酸性,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图甲中pH=7的溶液中c(H+)=c(OH−),由溶液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N−)+c(Cl−),结合物料守恒可c(Na+)=c(HCN)+c(CN−)可知:c(Cl−)=c(HCN),故A正确; B. a点的坐标为(9.5,0.5),则a点c(HCN)=c(CN−),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K(NaCN)==c(OH−)=10-4.5mol/L,故B错误; C. b点反应生成等浓度的NaCN、HCN,溶液呈碱性,则HCN电离程度小于CN−水解程度,可知c(HCN)>c(CN−),故C错误; D.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Cl−)=c(HCN)+c(CN−),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l−)+c(OH−)+c(CN−),则c(Na+)+c(H+)=c(HCN)+c(OH−)+2c(CN−),故D错误; 答案选A。 16.练江整治已刻不容缓,其中以印染工业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 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设计了如下工业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体I中主要含有的气体有N2、NO、CO B. X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可通入过量的空气 C. 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离子方程式是:NH4++NO2-=N2↑+2H2O D.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答案】B 【分析】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固体I为CaCO3、CaSO3,气体I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气体I通入气体X,用NaOH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NaNO3,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N2,则气体II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固体I为CaCO3、CaSO3,气体I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气体I通入气体X,用NaOH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NaNO3,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II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Ca(OH)2过量,则固体I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气体I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气体I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I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NaNO3,B错误; C.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N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C正确; D.气体II含有CO、N2,经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侧重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涉及废水的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环保意识。 二、填空题(请按要求作答,共52分) (一)必考题(共40分) 17.以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3O5,含少量SiO2、FeO、Fe2O3)为原料制备白色颜料Ti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2TiO3难溶于碱性溶液;H2TiO3中的杂质Fe2+比Fe3+更易水洗除去。 (1)熔盐: ①为加快反应速率,在维持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固体与Ti3O5在空气中加热至500~550 ℃时生成Na2T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 ①“滤液”中主要溶质为NaOH,还含有少量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除杂后的滤液中获得的NaOH可循环利用,则“水浸”时,用水量不宜过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解:“酸溶”后获得的TiOSO4经加热煮沸,生成难溶于水的H2T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脱色:H2TiO3中因存在少量Fe(OH)3而影响TiO2产品的颜色,“脱色”步骤中Ti2(SO4)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搅拌 (2). 12NaOH+2Ti3O5+O26Na2TiO3+6H2O (3). Na2SiO3 (4). 用水量过大,导致滤液浓度过低,蒸发浓缩时能耗增加(或蒸发浓缩时间过长) (5). TiOSO4+2H2OH2TiO3↓+H2SO4 (6). 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以便除去杂质铁,提高H2TiO3的纯度 【分析】(1)①搅拌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 ②Ti3O5转化为Na2TiO3,钛元素化合价升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2)①加入氢氧化钠后,二氧化硅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溶性的硅酸钠; ②考虑后续的蒸发结晶耗能问题分析作答; (3)根据水解原理结合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提示给定信息,“H2TiO3中的杂质Fe2+比Fe3+更易水洗除去”来分析作答。 【详解】(1)①为加快反应速率,在维持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可适当搅拌,因为搅拌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增加反应物的接触机会,从而达到加快反应速率的目的, 故答案为搅拌; ②NaOH固体与Ti3O5在空气中加热至500~550 ℃时生成Na2Ti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12NaOH+2Ti3O5+O26Na2TiO3+6H2O, 故答案为12NaOH+2Ti3O5+O26Na2TiO3+6H2O; (2) ①熔盐时加入的氢氧化钠会与少量杂质SiO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 = Na2SiO3+H2O,生成的硅酸钠易溶于水,则“滤液”中含有少量Na2SiO3, 故答案为Na2SiO3; ②“水浸”时,用水量过大,导致滤液浓度过低,蒸发浓缩时能耗增加(或蒸发浓缩时间过长), 故答案为用水量过大,导致滤液浓度过低,蒸发浓缩时能耗增加(或蒸发浓缩时间过长); (3)“酸溶”后获得的TiOSO4会发生水解,经加热煮沸生成难溶于水的H2TiO3,其化学方程式为:TiOSO4+2H2OH2TiO3↓+H2SO4, 故答案TiOSO4+2H2OH2TiO3↓+H2SO4; (4)根据给定信息易知,“脱色”步骤中加入还原性的Ti2(SO4)3,是为了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以便除去杂质铁,提高H2TiO3的纯度,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故答案为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以便除去杂质铁,提高H2TiO3的纯度。 18.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备氮化硅(Si3N4)肼(N2H4)、氢氰酸(HCN)。 (1)已知:Si(s)+2Cl2(g)====SiCl4(g) △H1=akJ·mol-1 N2(g)+3H2(g) 2NH3(g) △H2=bkJ·mol-1 3Si(s)+2N2(g)====Si3N4(s) △H3=ckJ·mol-1 H2(g)+Cl2(g)====2HCl(g) △H4=dkJ·mol-1 则反应3SiCl4(g)+4NH3(g)====Si3N4(s)+12HCl(g)的△H=________________kJ·mol-1(用a、b、c、d表示)。 (2)肼的制备方法是用次氯酸钠氧化过量的氨。 已知ClO-水解的方程式为:ClO-+H2 O=HClO+OH-。常温下,该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0×10-6mol·L-1,则1.0mol· L -1NaCIO溶液的pH=________。 (3)工业上利用氨气生产氢氰酸(HCN)的反应为:CH4(g)+NH3(g) HCN(g)+3H2 (g) △H>O ①其他条件一定,达到平衡时NH3转化率随外界条件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X代表的是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 ②其他条件一定,向2L密闭容器中加人 n mol CH4和2 mol NH3,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n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从开始到a点所用时间为10min,该时间段内用CH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平衡常数:K(a) ________K(b)(填“>”“=”或“<”) ③工业上用电解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pH=10)的装置如图所示。 阳极产生的氯气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lO-,ClO-将CN-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CN-+ _____ClO-+ ________====_____CO32-+_____N2↑+________+________若电解处理2 mol CN-,则阴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 【答案】(1). c+6d-3a-2b (2). 11 (3). 压强 (4). 0.025 (5). = (6). 2 (7). 5 (8). 20H- (9). 2 (10). l (11). 5 Cl- (12). H2O (13). 112 【分析】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的移动方向;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规律配平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1) 已知:Si(s)+2Cl2(g)====SiCl4(g) △H1=akJ·mol-1 ① N2(g)+3H2(g) 2NH3(g) △H2=bkJ·mol-1 ② 3Si(s)+2N2(g)====Si3N4(s) △H3=ckJ·mol-1 ③ H2(g)+Cl2(g)====2HCl(g) △H4=dkJ·mol-1 ④ 根据盖斯定律,③+6 ④-3①-2②得3SiCl4(g)+4NH3(g)====Si3N4(s)+12HCl(g),△H=△H3+6△H4-3△H1-2△H2= c+6d-3a-2b kJ·mol-1, 故答案为c+6d-3a-2b; (2) 1.0mol· L -1NaCIO溶液中,c(ClO-)= 1.0mol· L -1,已知ClO-+H2 O=HClO+OH-,该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HClO) ∙c(OH-)/ c(ClO-)= c2(OH-)=1.0×10-6mol·L-1,c(OH-)= 1.0×10-3mol·L-1,则c(H+)=10-14/10-3=10-11,pH=11, 故答案为11; (3) ①根据图示,X越大转化率越小,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故答案为压强; ②设 10min时,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 CH4(g)+NH3(g) HCN(g)+3H2 (g) 开始(mol) 2 2 0 0 反应(mol) x x x 3x a点(mol) 2-x 2-x x 3x 则(2-x)/2-x+x+3x=30%,x=0.5,v(CH4)=(0.5mol/2L)/10min=0.025 mol·L-1·min-1;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所以K(a)=K(b), 故答案为0.025,=; ③由题干知,0H-参加反应,ClO-被还原成Cl-同时产物中还有水生成,再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及原子守恒规律配平得: 2 CN-+5ClO-+20H-====2CO32-+N2↑+5Cl-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得,处理2mol CN-消耗5mol ClO-,消耗5molCl2,所以阴极生成5mol氢气,则V(H2)=22.4mol/L5mol=112L, 故答案为2,5,20H-,2,1,5 Cl-,H2O;112。 19.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在碱性镀铜中也常用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常温下该物质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在空气中不稳定,受热时易发生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以Cu粉、3mol/L的硫酸、浓氨水、10% NaOH溶液、95%的乙醇溶液、0.500 mol/L稀盐酸、0.500 mol/L的NaOH溶液来合成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并测定其纯度。 I.CuSO4溶液的制备 ①称取4g铜粉,在A仪器中灼烧10分钟并不断搅拌,放置冷却。 ②在蒸发皿中加入30mL 3mol/L的硫酸,将A中固体慢慢放入其中,加热并不断搅拌。 ③趁热过滤得蓝色溶液。 (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中有1.5g的铜粉剩余,该同学将制得的CuSO4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中加热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析出的晶体中含有白色粉末,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II.晶体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CuSO4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3)已知浅蓝色沉淀的成分为,试写出生成此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析出晶体时采用加入乙醇的方法,而不是浓缩结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氨含量的测定 精确称取mg晶体,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VmL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并用蒸馏水冲洗导管内壁,用V1mL C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取下接收瓶,用C2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5)A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_________。 (6)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氨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A.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馏水冲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导管外壁。 【答案】(1). 坩埚 (2). 反应中硫酸过量,在浓缩过程中,稀硫酸变浓,浓硫酸的吸水性使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变为CuSO4 (3). 2Cu2++2NH3·H2O+SO42-=Cu2(OH)2SO4+2NH4+ (4). Cu(NH3)4SO4·H2O晶体容易受热分解 (5). 平衡气压,防止堵塞和倒吸 (6). (7). BD 【详解】(1)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所以仪器A为坩埚,故答案为坩埚。 (2)得到的为硫酸铜和硫酸溶液,浓缩时,硫酸变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变为CuSO4,可使固体变为白色,故答案为反应中硫酸过量,在浓缩过程中,稀硫酸变浓,浓硫酸的吸水性使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变为CuSO4。 (3)浅蓝色沉淀的成分为Cu2(OH)2SO4,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NH3·H2O+SO42-=Cu2(OH)2SO4+2NH4+,故答案为2Cu2++2NH3·H2O+SO42-=Cu2(OH)2SO4+2NH4+。 (4)析出晶体时采用加入乙醇的方法,而不是浓缩结晶的原因是Cu(NH3)4SO4·H2O晶体容易受热分解,故答案为Cu(NH3)4SO4·H2O晶体容易受热分解。 (5)A装置中长玻璃管可起到平衡气压,防止堵塞和倒吸的作用;与氨气反应的n(HCl)=10-3V1L×0.5mol/L-10-3V2L×0.5mol/L=0.5×10-3(V1-V2 )mol,根据氨气和HCl的关系式可知:n(NH3)=n(HCl)= 0.5×10-3(V1-V2)mol,则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平衡气压,防止堵塞和倒吸;。 (6)如果氨含量测定结果偏高,则V2偏小, A.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浓度偏低,则V2偏大,含量偏低,故A错误; B.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导致V2偏小,含量偏高,故B正确; C.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对实验没有影响,故C错误; 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馏水冲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导管外壁,导致盐酸偏少,需要的氢氧化钠偏少,则V2偏小,含量偏高,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点睛】在分析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时,需要考虑所有的操作都归于标准液的体积变化上。标准液的体积变大,则测定结果偏大,标准液的体积变小,则测定结果偏小。 (二)选考题(共12分,考生只能选一个选修模块的题目作答) 20.氮族元素在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第二周期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N之间的元素有___________种。 (2)雌黄的分子式为As2S3,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As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 (3)①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析出[Cu(NH3)4]SO4·H2O固体。SO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Cu(NH3)4]SO4·H2O固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氢键 D.金属键 E.配位键 若要确定[Cu(NH3)4]SO4·H2O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进行___________实验。 ②已知NF3与NH3分子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π键可用表示,其中n、m分别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个数和电子数,如苯分子中大π键表示为。N2O分子中的大π键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5)立方氮化硼晶胞如图,其密度为ρg/cm3,氮化硼的摩尔质量为M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硼原子的半径为r cm,则硼原子的空间占有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ρ、M、NA、r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2). 3 (3). sp3 (4). 正四面体形 (5). ABE (6). X射线衍射 (7). 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偏向F,导致NF3中N原子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 (8). (9). 【详解】(1)N是7号元素,最外层有5个电子,即价电子是5,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一般情况下,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ⅡA族、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二周期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N之间的元素有Be、C、O 3种; (2)雌黄的分子式为As2S3,在其分子结构每个As与3个S原子形成3个σ键、还含有1对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3+1=4,As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3)①SO42-的价电子对数=,形成四条杂化轨道,中心原子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形成四面体结构,价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配位原子数,可知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 [Cu(NH3)4]SO4·H2O固体中內界离子遇外界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在配位体NH3、H2O分子内及SO42-中含有共价键;NH3与中心离子Cu2+间通过配位键结合,所以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序号为ABE。 若要确定[Cu(NH3)4]SO4·H2O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②已知NF3与NH3分子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这是由于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偏向F,导致NF3中N原子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 (4)大π键可用表示,其中n、m分别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个数和电子数,如苯分子中大π键表示为。N2O(与二氧化碳是等电子体)分子中的大π键表示为; (5)晶胞中B原子数目=4、N原子数目=8×+6=4,二者原子数目之比为1:1,B原子配位数为4,则N原子配位数也是4。晶胞质量=,晶胞体积V===cm3;晶胞内B原子的总体积=4×cm3,所以硼原子的空间利用率=。 21.化合物F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F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名称为________。 (2)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B→C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5)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苯环上连有—ONa、2个—CH3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6)依他尼酸钠()是一种高效利尿药物,参考以上合成路线中的相关信息,设计以 为原料(其他原料自选)合成依他尼酸钠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氯丙酸 (2). 羧基、醚键 (3). (4). 取代反应 (5). 5 (6). (7). 【分析】由流程图可知:A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苯环上溴代反应生成B,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发生信息中取代反应生成D,由信息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由E的结构、反应条件,逆推可知D为、C为、B为.对比E、F的结构,可知E的羧基与碳酸钠反应,E中亚甲基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最终生成F。 (6)模仿C→F的转化,可知先与ClCH2COOH反应,产物再与CH3CH2CH2COCl/AlCl3、CS2作用,最后与HCHO反应得到目标物。 【详解】(1)中Cl为取代基,丙酸为母体从羧基中C原子起编碳号,名称为:2-氯丙酸; (2)D为,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醚键; (3)B→C的反应方程式为: (4)D→E是苯环上H原子被-COCH2CH3替代,属于取代反应; (5)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苯环上连有—ONa、2个—CH3的同分异构体,2个甲基有邻、间、对3种位置结构,对应的-ONa分别有2种、3种、1种位置结构,共有6种,不包括C本身还有5种,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模仿C→F的转化,可知先与ClCH2COOH反应,产物再与CH3CH2CH2COCl/AlCl3、CS2作用,最后与HCHO反应得到目标物,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