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温州人文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6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6.20 (时间:50分钟 分值:7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 Fe-56,Cu-64,Ba-137 试卷Ⅰ(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硫酸的分子式的是( ) A.KHSO4 B.NaHSO3 C.H2SO4 D.NH4Cl 2.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CO2 B.NaCl C.Na2O D.Mg(OH)2 3.下列仪器名称为“锥形瓶”的是( )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A.NaHSO4 B.HCl C.NH4Cl D.Na2CO3 5.下列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蔗糖溶液 C.豆浆 D.氢氧化铁胶体 6.医院里医生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擦的一种电解质溶液是( ) A.氯化钠 B.医用酒精 C.葡萄糖 D.碘酒 7.在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中,氧化产物是( ) A.C B.H2SO4 C.CO2 D.SO2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蔗糖的分子式:C12H22O11 B.HClO的结构式:H—Cl—O C.氯化钠的电子式:Na+ ]- D.二硫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C70、14C60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B.葡萄糖和蔗糖都是糖类,但它们不互为同系物 C.丙烷与氯气反应,可得到沸点不同的3种一氯代物 D.(CH3)3CCH2CH3的名称是2,2二甲基丁烷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11.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Z、X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X、Z都是第2周期ⅥA族元素,单质的氧化性X>Z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高 D.R元素与W同族且相邻周期,则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与稀氨水反应:H++OH-H2O B.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 C.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D.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2Br-+Cl2Br2+2Cl- 13.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二氧化碳、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离 C.石油裂解与裂化的原理相同、目的不同 D.光照条件下,控制C2H6和Cl2的比例为1∶1,能够制得纯净的C2H5Cl和HCl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甘油能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氧化生成醛 B.可用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通过观察油层是否消失或变薄来鉴别苯和乙酸乙酯 C.可用H2SO4溶液、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液是否部分水解 D.蛋白质在紫外线、CuSO4溶液、福尔马林作用下均会失去生理活性 16.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B(g)2C(g) ΔH<0,A、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1 B.反应进行到1 min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2 min后,A的正反应速率一定等于C的逆反应速率 D.2 min后,容器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 17.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Li-e-Li+,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B. 电池工作时,a是正极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在此电池中加入硫酸可增加导电性 18.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用NH3·H2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B.等体积的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Mg反应,HA放出的H2多,说明酸性:HA>HB C.常温下,弱酸酸式盐NaHA溶液的pH=6,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D.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的熔、沸点都比较低 B.H2SO4、CCl4、NH3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C.H2O分子比H2S分子稳定的原因是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D.SiO2和CaC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2气体,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20.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化学键的能量称为键能。已知H—H、H—O和O O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 kJ· mol-1、463 kJ· mol-1和495 kJ· mol-1。下列说法及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断开1 mol H2O(l)中的H—O键需要吸收926 kJ的能量 B.2H2O(g)2H2(g)+O2(g) ΔH=-485 kJ· mol-1 C.2H2(g)+O2(g)2H2O(l) ΔH=+485 kJ· mol-1 D.2H2(g)+O2(g)2H2O(g) ΔH=-485 kJ· mol-1 2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0.1 mol N2和0.3 mol H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小于0.6NA B.273 K、101 kPa下,28 g乙烯与丙烯(CH2CHCH3)混合物中含共价单键的数目为4NA C.6.0 g SiO2晶体中含有0.1NA个SiO2分子 D.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2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定容时俯视读数,则所配NaOH溶液浓度会偏大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3.探究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反应的速率影响因素,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锥形瓶 0.1 mol/L Na2S2O3 溶液/mL 蒸馏水 /mL 0.2 mol/L H2SO4 溶液/mL 反应 温度 浑浊出现时间/s 备注 1 10 0 10 20 ℃ 10 2 10 5 5 20 ℃ 16 3 10 0 10 50 ℃ 5 第10秒开始浑浊不再增多 4 10 6 4 50 ℃ 8 A.该反应也可通过测SO2的体积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B.3号瓶用Na2S2O3来表示速率为0.01 mol/(L·s) C.由2号瓶和3号瓶实验结果可得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D.由1号瓶和4号瓶实验结果可得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4.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往含有FeBr2、FeI2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I-、Fe2+、Br-的顺序还原性逐渐减弱 B.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Fe2+一定被氧化 C.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D.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2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a+、Mg2+、NH4+、Fe2+、Br-、CO32-、SO42-、S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成黄色 ②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无须进行的实验是( ) A.上述实验③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B.取少量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C.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D.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试卷Ⅱ(共20分) 26.(4分)(1)①写出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②写出重晶石的化学式: 。 (2)写出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27.(4分)煤的综合利用有如下转化关系。CO和H2按不同比例可分别合成A和B,已知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4,B能发生银镜反应,C为常见的酸味剂。 请回答: (1)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 (2)反应⑥的类型是 。 (3)反应④的方程式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A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有机物B和D能用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 C.有机物C、D在浓H2SO4作用下制取CH3COOCH2CH3,该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氧化剂 D.有机物C没有同分异构体 28.(4分)为探究某矿物固体X(仅含4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其中固体乙可制光导纤维。现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除了含有H、O元素以外还含有 。 (2)固体丙的用途 。 (3)X的化学式是 。 (4)固体乙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9.(4分)一定条件下,草酸铜晶体(CuC2O4·x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C2O4·xH2OCuO+CO↑+CO2↑+xH2O↑。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探究草酸铜晶体分解的气体产物: 请回答: (1)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 (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草酸铜晶体受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CO2。 (3) 该兴趣小组改变热分解反应条件,完全反应后发现C中白色沉淀量明显较先前实验多,而E、F中未见明显现象,请推测A装置中固体产物成分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固体产物: (不考虑操作和药品的问题)。 30.(4分)为确定Fe和Cu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分别加入相同浓度FeCl3溶液200 mL,充分反应,剩余沉淀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序号 Ⅰ Ⅱ Ⅲ Ⅳ FeCl3溶液体积(mL) 200 200 200 200 样品质量(g) 9.36 12.48 15.6 18.72 沉淀质量(g) 6.40 9.60 12.8 15.92 (1)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Fe)∶n(Cu)= 。 (2)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FeCl3)= 。 周练6.20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B 6.A 7.C 8.B 9.C 10.D 11.D 12.D 稀盐酸与稀氨水反应:H++NH3·H2ON+H2O,A错误;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H2↑,B错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C错误;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2Br-+Cl2Br2+2Cl-,D正确。 13.C 用酒精灯加热达不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所以无二氧化碳生成,A不正确;通入CO2的导管应“长进短出”,B不正确;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碳酸氢钠晶体与溶液,C正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干燥时不能加热,D不正确。 14.C 苯性质稳定,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但可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会使乙烷中混有二氧化碳,B错误;石油裂解与裂化都是将长链的烃断裂为短链的烃,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可用于化工生产,C正确;光照条件下,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得到的产物较为复杂,控制C2H6和Cl2的比例为1∶1,得到的也是混合物,D错误。 15.C A项,甘油为丙三醇,其中的—CH2OH能被氧化为—CHO,正确;B项,乙酸乙酯中加NaOH溶液并加热可发生水解反应,上层的油层变薄甚至消失,而苯无明显现象,正确;C项,淀粉在稀硫酸中加热水解生成葡萄糖,但要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应先加碱中和硫酸,再加银氨溶液,错误;D项,蛋白质在紫外线、重金属离子、福尔马林中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正确。 16.C 17.D 18.C 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完全电离,和溶液的导电性无关,即用NH3·H2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不能说明NH3·H2O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等体积的pH都为3的酸HA和HB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相同,而分别与足量的Mg反应,HA放出的H2多,说明HA未电离的分子个数多,即HA的酸性更弱,故B错误;弱酸的酸式盐NaHA既能电离又能水解,而电离显酸性,水解显碱性,由于溶液的pH=6,则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正确;酸抑制水的电离,而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故D错误。 19.B 共价化合物包括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而物质的熔点的一般顺序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不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故A错误;H2SO4、CCl4、NH3分子中均只含共价键,所以三者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氢键决定分子的物理性质,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故C错误;常温下,水溶液中酸性强的酸能制取酸性弱的酸,SiO2和CaC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故D错误。 20.D A项,键能是断开气态分子H2O(g)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错误;B项,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应该ΔH>0,错误;C项,根据题意生成的应为H2O(g),应该ΔH<0,错误;D项,ΔH=2×436 kJ·mol-1+495 kJ·mol-1-4×463 kJ·mol-1=-485 kJ·mol-1,故D正确。 21.A 由于N2和H2生成NH3为可逆反应,0.1 mol N2和 0.3 mol H2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一定小于 0.6NA,故A正确;已知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单键,而丙烯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单键,28 g混合物中乙烯和丙烯各自的质量不知道,所以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无法计算,故B错误;SiO2是由Si原子和O原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没有SiO2分子,故C错误;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1 L×0.1 mol/L×NA=0.1NA,故D错误。 22.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A正确;温度计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B正确;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不正确;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正确。 23. D 体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不能通过SO2的体积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A错误;3号瓶第10 s开始浑浊不再增多,说明反应完全,v(Na2S2O3)= mol/(L·s)=0.005 mol/(L·s),故B错误;2号和3号对比,3号硫酸的浓度大于2号且温度比2号高,不能说明哪个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C错误;1号和4号对比,1号硫酸的浓度大于4号,1号的温度低于4号的温度,但4号的反应速率大于1号,因此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D正确。 24.C 由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可知,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按I-、Fe2+、Br-的顺序还原性逐渐减弱,故A正确;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可知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Fe2+一定被氧化,故B正确; 若通入氯气后Fe2+部分被氧化,则Br-没有被氧化,故C不正确;由上述实验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即溶液中可能存在Fe2+、Br-,故D正确。 25.B ①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含有C,因此溶液不可能含有Mg2+和Fe2+,溶液颜色变成黄色,可证明是Br-被氯水氧化为Br2所致,即溶液中含有Br-,②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则不含S,实验③说明含有K+,由此可知,需要进一步检验Na+、N和S。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可以确定是否含有Na+,故A需要;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是利用萃取的方法检验是否含有Br-,但实验①可以确定含有Br-,故B不需要;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用于检验是否含有S,故C需要;滴加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可以确定是否含有N,故D需要。 26.(1)①(1分) ②BaSO4(1分) (2)CO2+Na2CO3+H2O2NaHCO3(2分) 27.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为CH2CH2,B为乙醛;根据A、B的结构结合最终产物CH3COOCH2CH3逆推可知,C为CH3COOH,D为CH3CH2OH。(1)根据以上分析,D中官能团为羟基;(2)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3)反应④为乙烯被氧化为乙酸,化学方程式为CH2CH2+O2CH3COOH;(4)A项,乙烯和溴水中的溴单质加成,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正确;B项,乙醛和新制碱性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醇与新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C项,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错误;D项,CH3COOH的同分异构体有HCOOCH3,错误。 答案:(每空1分)(1)羟基 (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CH2CH2+O2CH3COOH (4)AB 28.解析:X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生成水,水的质量是37.8 g-36.0 g=1.8 g,物质的量是0.1 mol,说明含有H、O元素。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分解生成固体丙,所以丙是氧化镁,物质的量是0.3 mol。乙可制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是 0.4 mol,因此X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2 mol,因此H、O、Mg、Si的个数之比是2∶12∶3∶4,所以X 的化学式为Mg3Si4H2O12。(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除了含有H、O元素以外还含有Mg、Si。(2)氧化镁的用途为制耐高温材料。(3)X的化学式是Mg3Si4H2O12(或3MgO·4SiO2·H2O或Mg3SiO10(OH)2)。(4)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2OH-Si+H2O。 答案:(每空1分)(1)Si、Mg (2)制耐高温材料 (3)Mg3Si4O10(OH)2(或3MgO·4SiO2·H2O或Mg3Si4H2O12) (4)SiO2+2OH-Si+H2O 29.解析:(1)由装置图结合分解产物可知,B装置用于检验有H2O生成,C装置用于检验有CO2生成,D装置用于干燥CO气体,E装置用于检验有CO生成,F装置用于检验E中生成的CO2,但在E中CO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这套装置中没有处理尾气CO的装置。 (2)E装置是用CO还原CuO,所以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 (3)由于改变了反应条件,可能使分解生成的CO直接把CuO还原为Cu单质,这样没有CO与E中的CuO反应,所以E、F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所以A装置中固体产物为铜单质,检验的化学方法是取少量受热分解后的固体产物,加适量稀硫酸,未见溶液呈蓝色,则证明上述推测是合理的。 答案:(1)没有尾气处理装置(1分) (2)黑色粉末变红色(1分) (3)固体产物为Cu单质;取少量受热分解后的固体产物,加入适量稀硫酸,未见溶液呈蓝色,则证明推测合理(2分) 30.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固体质量差分别为2.96 g、2.88 g、2.8 g、2.8 g,说明Ⅲ、Ⅳ两组实验中氯化铁完全反应,且只有铁溶解,因此溶解的铁为2.80 g,物质的量为0.050 0 mol,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100 mol,因此c(FeCl3)==0.500 mol·L-1,根据数据Ⅰ,固体剩余,说明氯化铁完全反应,假设铁和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56 g·mol-1+y×64 g·mol-1=9.36 g,铁完全溶解,消耗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为2x,铜部分溶解,消耗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x,则x×56 g·mol-1+×64 g·mol-1=9.36 g-6.40 g=2.96 g,解得x=0.030 0 mol,y=0.120 mol,因此n(Fe)∶n(Cu)=x∶y=0.030 0 mol∶0.120 mol=1∶4。 答案:(每空2分)(1)1∶4 (2)0.500 mol·L-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