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解析版)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得安”是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其结构简式为它属于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单质 D. 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该物质为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为纯净物,故答案为B。‎ ‎2.碳酸氢钠()属于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 酸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碳酸氢钠可以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属于盐,故答案选C。‎ ‎3.制作计算机芯片的半导体材料是 A. 硅 B. 二氧化硅 C. 铝合金 D. 塑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 制作计算机锌片的半导体材料为硅单质,二氧化硅是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故答案为A。‎ ‎4.铀元素是一种核素是反应堆的燃料。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子数是92 B. 质子数是‎92 ‎C. 电子数是235 D. 质量数是148‎ ‎【答案】B ‎【解析】‎ ‎【分析】‎ 铀元素是一种核素,核素符号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详解】A.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8,故A错误;‎ B.质子数92,B正确;‎ C.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92,故C错误;‎ D.质量数为235,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核素符号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 ‎5.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 A. 容量瓶 B. 烧杯 C. 量筒 D. 试管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容量瓶不能用于加热,故A不符合题意;‎ B. 烧杯要垫石棉网加热,故B不符合题意;‎ C. 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C不符合题意;‎ D. 试管能直接加热,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能直接加热的仪器主要有试管、坩埚、燃烧匙、蒸发皿,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主要有烧瓶、锥形瓶。‎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转移溶液 B. 闻氯气 ‎ C. 过滤 D. 滴加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进行移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A错误;‎ B.闻气味时为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动气体,故B错误;‎ C.图示操作符合过滤时“一贴、二低、三靠”原则,故C正确;‎ D.用胶头滴管在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污染胶头滴管,胶头滴管应悬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HCl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A符合题意;‎ B.NaCl为离子化合物,含氯离子和钠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故B不符合题意;‎ C.KOH为离子化合物,钾离子和氢氧根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CaO离子化合物,钙离子和氧离子之间为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无色溶液中不能含有大量铜离子,且铜离子会和氢氧根生成沉淀,故A错误;‎ B.钡离子和碳酸根会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三种离子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且无色,故C正确;‎ D.氢离子和碳酸氢根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下列反应一定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天然气的燃烧 B.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C. 钠与水的反应 D. Ba(OH)2·8H2O 与 NH2Cl 固体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所有的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天然气燃烧属于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10.在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大环境治理。下列做法与该报告精神相违背的是 A.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倡导多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少开私家车出行 D. 提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符合题意;‎ 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倡导多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少开私家车出行可以减少尾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提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防止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mol O2的体积是‎44.8L B. 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C. ‎2g H2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D. 1 mol/L MgCl2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故A错误;‎ B.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故B错误;‎ C.‎2g H2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分子数为NA,故C正确;‎ D.MgCl2可以电离出2个Cl-,所以1 mol/L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 碱性: ‎ D. 金属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O>F,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Br,所以稳定性:HF>HCl>HBr,故B正确;‎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Al,所以碱性NaOH>Mg(OH)2>Al(OH)3,故C错误;‎ D.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所以金属性Li”“<”或“=”)‎ ‎(3)氨水与盐酸反应的产物常用于焊接金属前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红 (2). NH·H2ONH4++OH- (3). > (4). NH4++H2ONH·H2O+H+,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能和金属的氧化膜发生反应 ‎【解析】‎ ‎【详解】(1)氨水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NH·H2ONH4++OH-,所以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会显红色;‎ ‎(2)0.1mol/L氨水与0.1mol/I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H4Cl,由于铵根会发生水解,所以c(Cl-)> c(NH4+);‎ ‎(3)氨水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为氯化铵,由于铵根水解:NH4++H2ONH·H2O+H+,溶液会显酸性,能和金属的氧化膜发生反应。‎ ‎31.如图所示装置中,K为开关,电极分别为Fe棒和C棒,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1)当开关K置于a处时,该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填“原电池”或 “电解池”)。写出Fe电极上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开关K置于b处时,写出C电极上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开关K置于b处时,工作一段时间,当某电极上析出‎3.2g Cu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 (溶液的体积为‎1L) 。‎ ‎【答案】 (1). 原电池 (2). Fe-2e-=Fe2+ (3). 4OH--4e-=2H2O+O2↑ (4). 1‎ ‎【解析】‎ ‎【分析】‎ 当K置于a处时,该装置为原电池,总反应为Fe+CuSO4=FeSO4+Cu;当K置于b处时为电解池,C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Fe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 ‎【详解】(1)当开关K置于a处时,该装置为原电池,总反应为Fe+CuSO4=FeSO4+Cu,Fe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极方程式为Fe-2e-=Fe2+;‎ ‎(2)当K置于b处时为电解池,C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放电生成氧气,方程式为4OH--4e-=2H2O+O2↑;‎ ‎(3)当K置于b处时为电解池,Fe为阴极,溶液中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电极方程式为Cu2++2e-=Cu,析出‎3.2g Cu,即=0.05mol时,根据电极方程式可知转移电子0.1mol,阳极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放电的同时会生成氢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生成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c(H+)==0.1mol/L,所以pH=1。‎ C《有机化学基础》‎ ‎32.有下列5种有机物 ‎① ②③④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用序号回答)。‎ ‎(2)用系统命名法给⑤命名,其名称为____________。‎ ‎(3)有机物②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_______个峰。‎ ‎【答案】 (1). ① (2). ③ (3). ② (4). ④ (5). 2,3-二甲基丁烷 (6). 5‎ ‎【解析】‎ ‎【详解】(1)①和③均只含一个碳碳双键,分子式相差一个CH2,二者为同系物;②和④分子式均为C7H8O,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最长碳链有4个碳,2、3号碳上分别有一个甲基,所以名称为2,3-二甲基丁烷;‎ ‎(3)有机物②有5种环境的氢原子,所以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峰。‎ ‎【点睛】分子中等效氢原子一般有如下情况: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上的氢原子等效。‎ ‎33.(1)甘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__性化合物。‎ ‎(2)以乙炔、HCl等有关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合成聚氯乙烯的流程如下:‎ ‎ ‎ ‎①指出反应Ⅱ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最多能与________________mol NaOH发生反应。‎ ‎【答案】 (1). 羧基 (2). 两 (3). 加聚反应 (4). CH≡CH+HClClCH=CH2; (5). 2‎ ‎【解析】‎ ‎【详解】(1)该物质的含氧官能团为羧基;该物质含有羧基可以和碱反应,含有氨基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为两性化合物;‎ ‎(2)①由氯乙烯合成聚氯乙烯属于加聚反应;‎ ‎②反应I为乙炔和HCl的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CH+HClClCH=CH2;‎ ‎(3)该物质含有酚羟基和羧基能和NaOH发生反应,所以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2molNaOH发生反应。‎ ‎34.以淀粉为原料制备某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未给出)。‎ ‎(1)检验有机物C中官能团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与E属于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包括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2). n (n-1)H2O+ (3). CH3OOCCH2CH3 (4). CH3CH2CH2OOCH (5). CH3CH(CH3)OOCH ‎【解析】‎ ‎【分析】‎ 淀粉水解生成A为葡萄糖,葡萄糖经乳酸菌作用生成乳酸,乳酸同时含有羧基和羟基,经催化剂作用可以脱水缩合成可降解塑料;葡萄糖经酒化酶作用生成B为乙醇;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C为乙醛,乙醛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乙酸乙酯。‎ ‎【详解】(1)C为乙醛,其官能团为-CHO,常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来检验醛基;‎ ‎(2)反应③为乳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方程式为n (n-1)H2O+ ;‎ ‎(3)E为乙酸乙酯,结构简式为CH3CH2OOCCH3,与E属于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应含有酯基,可能的结构有CH3OOCCH2CH3、CH3CH2CH2OOCH、CH3CH(CH3)OOCH。‎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