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5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学案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考试说明 1.掌握氯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氯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命题规律 氯及其化合物是历届各地高考的热点之一。其考查形式为:(1)以实验题型考查氯气的制备、净化、性质探究等;(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反应原理考查氯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等。以选择题型和实验题型结合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考查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 考点1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 a.与钠反应:2Na+Cl22NaCl(有白烟生成)。 b.与铁反应:2Fe+3Cl22FeCl3(生成棕黄色烟,溶于水得黄色溶液)。 c.与铜反应:Cu+Cl2CuCl2(生成棕黄色烟,溶于水呈蓝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 ③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④与强碱的反应 2NaOH+Cl2===NaCl+NaClO+H2O。 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⑤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写离子方程式) a.氯气与KI溶液:Cl2+2I-===I2+2Cl-; b.氯气与FeCl2溶液:2Fe2++Cl2===2Fe3++2Cl-; c.向氯水中通SO2:SO2+Cl2+2H2O===4H++2Cl-+SO。 2.氯的重要化合物 (1)次氯酸(HClO) ①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 ②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2HClO2HCl+O2↑,氯水要现用现配。 ③强氧化性:使有色布条褪色,能杀菌消毒,用作漂白剂、消毒剂。 (2)漂白粉(漂粉精) ①制取原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 ③水解呈碱性,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HClO+OH-。 ④与盐酸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 ⑤作为漂白剂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漂白粉久置失效,必须密封保存。 (1)常温下液态氯与铁不反应,故可用钢瓶储运液氯。 (2)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氯气能与绝大多数金属或某些非金属单质(如S、P、Si、H2等)反应,且与Fe反应得FeCl3,与Cu反应得CuCl2。 (3)Cl2、NaClO、漂白粉本身并无漂白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HClO才有漂白性,如:Cl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4)HClO的漂白是破坏性漂白,永久性的,使有机色质结构变化,变为白色物质。如用HClO漂白后的酸碱指示剂再遇酸或碱后不再显色。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新制取的漂白粉是纯净物。(×) (2)Cl2通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3)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4)Cl2泄漏时,应用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向高处转移。(×) (5)过量的铁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eCl2。(×) (6)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题组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答案 B 解析 Cl2与铁的反应需要加热,在通常状况下,干燥的Cl2与Fe不能反应。 2.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 Cl2+2OH-===ClO-+Cl-+H2O 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H2O??HClO+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 CH3COOH+ClO-===HClO+CH3COO- 答案 B 解析 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消毒液,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O-+H2O,A正确;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现在该消毒液的pH为12,故不可能仅为ClO- 的水解所致,该消毒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是使消毒液的pH约为12的主要原因,B错误;该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ClO-与Cl-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C正确;CH3COOH的酸性强于HClO,在该消毒液中加入CH3COOH,会使CH3COOH与ClO-反应生成HClO,增强其漂白性,D正确。 题组二 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 D 解析 氯水中含有“三分子四离子”[Cl2、HClO、H2O、H+、Cl-、ClO-、OH-(少)],含Cl2,溶液呈浅黄绿色,A正确;含Cl-,加入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B正确;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有H+,C正确;氯水中Cl2也可以将Fe2+氧化为Fe3+,D错误。 4.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①NaOH、 ②AgNO3、③Na2CO3、④FeSO4、⑤KI、⑥NaCl、⑦Na2SO3,不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 A.全部 B.②④⑤⑥ C.②⑤ D.⑥ 答案 D 解析 氯水的成分是Cl2、HCl、HClO。①NaOH和氯气、盐酸、次氯酸发生反应,溶液会变质,故错误;②Ag++Cl-===AgCl↓ ,溶液会变质,故错误;③Na2CO3+2HCl===2NaCl+CO2↑+H2O,溶液会变质,故错误;④2Fe2++Cl2===2Fe3++2Cl-,溶液会变质,故错误;⑤Cl2+2I-===I2+2Cl-,溶液会变质,故错误;⑥不发生反应,溶液不会变质,故正确;⑦Cl2+SO+H2O===2Cl-+SO+2H+,溶液会变质,故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 新制氯水的多重性质 考点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纯净氯气的装置 (1)必须用浓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因此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氯气实际产量比理论产量要低,可能的原因有: ①盐酸挥发;②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稀盐酸不反应。 (2)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所以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4)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溶液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实验室一般选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l2。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足量的MnO2与40 mL 10 mol·L-1浓盐酸加热条件下反应转移0.2 mol电子。(×) (3)实验室制Cl2的离子方程式:MnO2+4HClMn2++2Cl-+Cl2↑+2H2O。(×) (4)制取氯气时要缓缓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HCl大量挥发。(√) (5)[2015·四川高考]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装置如图。(×) 1.如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e-f-g-h B.a-e-d-c-b-h-i-g C.a-d-e-c-b-h-i-g D.a-c-b-d-e-h-i-f 答案 B 解析 装置顺序为:制氯气、除杂(HCl、水蒸气)、物质制备、尾气处理,注意洗气瓶中的导管为“长进短出”。 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若C中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如表所示物质: 其中,能证明氯气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中用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多余氯气,试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除去Cl2中的HCl 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2)d (3)黄 E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4)SO+Cl2+H2O===SO+2Cl-+2H+ 解析 (1)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2)检验Cl2的漂白性需要进行对比实验,即潮湿的Cl2和干燥的Cl2的漂白性实验,其中Ⅱ只能放置固体干燥剂。 (3)Cl2先与NaBr反应,而后Br2与KI反应。 (4)Cl2氧化SO。 考点3 卤素的性质及X-的检验 1.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 卤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都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都能与H2反应:X2+H2===2HX。 (2)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Fe):2Fe+3Cl22FeCl3;2Fe+3Br22FeBr3;Fe+I2FeI2。 (4)都能与碱溶液反应:X2+2NaOH===NaX+NaXO+H2O(F2例外)。 (5)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将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Cl2+2NaBr===2NaCl+Br2。 将溴水滴入碘化钾溶液:Br2+2KI===I2+2KBr。 2.递变性 3.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卤族元素单质能将同主族原子序数大的元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氟不能进行相应的置换,原因是F2能与NaX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卤族元素的单质F2、Cl2、Br2均能将Fe氧化为Fe3+,而I2只能将铁氧化为Fe2+,故Fe3+与I-不能大量共存。 (3)加碘食盐中的碘一般是KIO3,不是I2。 【基础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类比Fe与Cl2的反应判断Fe与I2反应时生成FeI3。(×) (2)F2通入氯化钠溶液中反应置换出Cl2。(×) (3)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KIO3。(×) (4)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 (5)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I-。(√) (6)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法除去NH4Cl中混有的I2。(×) 题组一 卤族元素的性质及用途 1.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稀硫酸;e.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对此过程进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a→e→b→c→d B.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C.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D.④→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答案 D 解析 ①无色→②棕黄色说明有碘生成,②棕黄色→③ 蓝色说明是淀粉遇碘溶液显色,③蓝色→④无色说明碘被消耗,④无色→⑤蓝色说明又生成了碘,此时发生的是NaI和Na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的反应。 2.将Cl2通入NaBr和NaI的混合液中,待反应充分后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将得到的固体冷却、称量。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与通入Cl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NaI的物质的量为( ) A.0.5 mol B.0.4 mol C.0.3 mol D.0.25 mol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a处为NaBr和NaI, ab段为NaBr、NaI和NaCl, bc段为NaBr和NaCl, cd段为NaCl;最终得到的29.25 g固体为NaCl。根据氯元素守恒,则n(Cl2)=n(NaCl)=× mol=0.25 mol;根据图示:0~2.5 V(即0~0.125 mol Cl2)段发生的反应为2NaI+Cl2===2NaCl+I2,故n(NaI)=0.25 mol。 题组二 卤素离子的检验 3.鉴别NaCl、NaBr、NaI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CCl4 ③溴水、苯 ④硝酸、AgNO3溶液 ⑤氯水、苯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氯水中的Cl2分别与NaBr、NaI反应:2NaBr+Cl2===2NaCl+Br2,2NaI+Cl2===2NaCl+I2,均可被CCl4萃取,通过观察CCl4中颜色的不同可鉴别,②正确;Cl-、Br-、I-分别与Ag+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gCl,浅黄色沉淀AgBr,黄色沉淀AgI,且均不溶于稀HNO3,可鉴别,④正确;⑤同②类似,可鉴别,正确。 4.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含有的卤素离子依次为( ) A.Br-、Cl-、I- B.Br-、I-、Cl- C.I-、Br-、Cl- D.Cl-、I-、Br- 答案 B 解析 当向甲中加入淀粉和氯水时,淀粉不显蓝色,说明甲中不含有I-,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入丙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溶液中也无I-,则丙中含有Cl-,故甲、乙、丙三种溶液中依次含有Br-、I-、Cl-。 1.[高考集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17·全国卷Ⅲ]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 (2)[2017·北京高考]氯气使KBr溶液变黄过程中气体被还原。( ) (3)[2017·天津高考]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 (4)[2017·天津高考]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观察现象。( ) (5)[2017·江苏高考]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6)[2016·全国卷Ⅰ]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 (7)[2016·全国卷Ⅲ]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 (8)[2016·四川高考]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 (1)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清洗碘,又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再用水清洗可洗净,正确;(2)Cl2使KBr溶液变黄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l2+2KBr===2KCl+Br2,该反应中Cl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故Cl2发生了还原反应,正确;(3)氯气与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不反应,错误;(4)NaBr和KI都能与氯水反应,分别有Br2和I2生成,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红色,I2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可以鉴别,正确;(5)ClO2中Cl元素为+4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错误;(6)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气体,但引入了水蒸气,错误;(7)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 Cl2时,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才能得到干燥纯净的Cl2,错误;(8)KIO3 遇淀粉不变蓝色,只有单质碘遇淀粉才变蓝色,错误。 2.[2016·全国卷Ⅲ]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答案 B 解析 FeCl3与Cu的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不能用来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性强弱,故错误。 3.[2016·江苏高考]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1)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在75 ℃左右进行。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少量Ca(ClO)2分解为CaCl2和O2。 ①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 _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 B.充分搅拌浆料 C.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2)氯化过程中Cl2转化为Ca(ClO3)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6Ca(OH)2+6Cl2===Ca(ClO3)2+5CaCl2+6H2O,氯化完成后过滤。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中Ca(ClO3)2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 n[Ca(ClO3)2]∶n(CaCl2)________1∶5(填“>”“<”或“=”)。 (3)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若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 g·L-1,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①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AB (2)①CaCO3、Ca(OH)2 ②<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1)①Cl2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 ②适当减缓通入Cl2的速率、充分搅拌浆料均有利于Cl2的吸收,能够提高Cl2的转化率。Ca(OH)2是否完全溶解不会影响Cl2的吸收,故A、B两项正确。 (2)①由于电石渣中的CaCO3不参加反应,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CO3以及未反应的Ca(OH)2。 ②由于氯化过程中除发生主要反应6Ca(OH)2+6Cl2===Ca(ClO3)2+5CaCl2+6H2O外,还存在副反应Ca(ClO)2===CaCl2+O2↑,所以滤液中n[Ca(ClO3)2]∶n(CaCl2)<1∶5。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KCl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将溶液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然后再降温,大部分KClO3将会结晶析出。 4.[2015·重庆高考]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 (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________(填“快”或“慢”)。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ClO2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锥形瓶 b (2)慢 (3)吸收Cl2 (4)4H++5ClO===Cl-+4ClO2↑+2H2O 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5)稳定剂Ⅱ 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解析 (1)根据仪器D的形状和结构可知其为锥形瓶。根据“长进短出”的原则可知应该选装置b。 (2)滴加盐酸速率应该慢,这样产生ClO2的速率也会慢,ClO2通过D时才能被充分吸收。 (3)关闭B的活塞后,ClO2被完全吸收,而装置F中淀粉KI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没有I2单质生成,推知装置A中生成的Cl2被装置C中的药品吸收,可见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 (4)ClO在酸性条件下(H+)反应生成ClO2,同时生成Cl-、H2O,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ClO+4H+===Cl-+4ClO2↑+2H2O。ClO2具有强氧化性,根据实验目的,若释放出了ClO2,则ClO2与淀粉KI溶液反应生成I2,F中会出现蓝色,所以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5)根据变化曲线,稳定剂Ⅰ释放出ClO2的速率快,保鲜时间相对较短,稳定剂Ⅱ释放出ClO2的速率缓慢平稳,保鲜时间更长,所以选稳定剂Ⅱ。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久置的氯水最终会变成稀盐酸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工业常用的黏合剂、阻燃剂、防腐剂 C.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应密封保存 D.液氯可用钢瓶贮存,所以氯气与金属不反应 答案 D 解析 因为Cl2+H2O??HCl+HClO、2HClO2HCl+O2↑,使久置的氯水最终变成盐酸,A正确;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工业常用的黏合剂、阻燃剂、防腐剂,B正确;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Ca(ClO)2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应密封保存,C正确;干燥的氯气与铁不反应,所以液氯可用钢瓶贮存,但灼热的铁丝能与氯气反应,D错误。 2.[2017·洛阳模拟]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又褪色的是( ) ①Cl2 ②盐酸 ③氯水 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 ⑤木炭 ⑥Na2O2 A.①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⑥ 答案 A 解析 ①Cl2 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使溶液褪色;②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不能褪色;③氯水中含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后褪色;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中也含有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后褪色;⑤木炭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⑥Na2O2与水反应生成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A。 3.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 B.Ⅱ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 mL(条件相同)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 D.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 答案 B 解析 浓盐酸随反应的进行会变稀,稀盐酸和MnO2不反应,A错误;Cu丝与Cl2反应时生成棕黄色的烟,C错误;Cl2没有漂白性而HClO有漂白性,D错误。 4.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I2+Cl-+H2O B.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 C.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D.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I2>SO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ClO-+2I-+2H+===I2+Cl-+H2O,从而使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发生反应SO+I2+H2O===SO+2H++2I-,蓝色逐渐消失,由此可以得出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I2>SO。 5.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是卤素互化物,它们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如:2ICl+2Zn===ZnI2+ZnCl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ICl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HI和HClO B.ICl3与KI反应时,氯元素被还原 C.ICl与冷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l+2OH-===IO-+Cl-+H2O D.ICl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 ICl3中I元素为+3价,Cl元素为-1价,当ICl3与水反应时,I3+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形成HIO2,Cl-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形成HCl,A错误;ICl3与KI反应时,ICl3中的+3价碘元素被还原,B错误;ICl中I元素为+1价,Cl元素为-1价,则IC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l+2OH-===IO-+Cl-+H2O,C正确;IC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6.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同学们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B.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 mol电子 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O2相同,与SO2不同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氯气 答案 B 解析 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A正确;在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1 mol电子,B错误;NaClO、Na2O2具有强氧化性而能漂白有色物质,SO2与有色物质化合而使其漂白,C正确;NaClO具有强氧化性,“洁厕灵”中的盐酸具有还原性,会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D正确。 7.[2017·安徽江淮十校质检]已知酸性:H2CO3>HClO>HCO,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 ②向KI和KBr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上层中的液体少许并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③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④卫生间的洁厕灵不能跟“84”消毒液混用,其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故①错误;Fe3+只能把I-氧化为碘单质,上层的液体含有溴离子,加入AgNO3 溶液有淡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故②正确;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故③错误;卫生间的洁厕灵不能跟“84”消毒液混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故④正确。 8.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无法证明I2与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错误;c处先变红,证明Cl2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证明Cl2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B错误;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因为Cl2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错误;e处变红说明Cl2将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Fe2+>Cl-,D正确。 9.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 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最终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答案 C 解析 加碘盐中含有IO,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淀粉KI试纸会变蓝,A正确;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B正确;根据途径Ⅰ可知氧化性:Cl2>I2,根据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O>I2,根据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IO,C错误;根据关系式:2IO~I2~10e-可知,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D正确。 10.某溶液中含有NH、SO、SiO、Br-、CO、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 本题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有3个:Cl2+H2O??HCl+HClO,Cl2+2Br-===Br2+2Cl-,Cl2+SO+H2O===SO+2Cl-+2H+;还涉及:SiO+2H+===H2SiO3↓,CO+2H+===H2O+CO2↑;反应过程中有胶状物质硅酸生成;因为有溴生成,溶液显橙色;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NH、Na+不发生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NaClO3溶液KClO3晶体 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________。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下图所示。 D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 (1) (2)①1 3 1 3H2↑ ②复分解反应 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 (3)ClO 解析 (1)与Cl同族的短周期元素为F,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化合价有升有降,可推断另一产物为H2。②Ⅱ中反应为复分解反应:NaClO3+KCl===NaCl+KClO3↓,原因为在室温下,KClO3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 (3)由图可知D中Cl元素化合价为+7价,D为ClO。 12.(15分)某实验小组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1)制备Cl2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A是氯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A装置除了酒精灯、圆底烧瓶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2和HCl,则在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于是开始探究该条件下不能生成氯气的原因。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H+的浓度不够大;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蒸馏水、浓H2SO4、NaCl固体、MnO2固体、1 mol·L-1稀盐酸、1 mol·L-1 AgNO3溶液、淀粉KI溶液。 答案 (1)MnO2+4H++2Cl-Mn2++Cl2↑+2H2O 分液漏斗 (2)2Cl2+2H2O+CCO2+4HCl (3)①假设2:Cl-的浓度不够大 假设3:Cl-和H+的浓度均不够大 ②如下表: 解析 (1)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制取原理:MnO2+4H++2Cl-Mn2++Cl2↑+2H2O。制取氯气是固液加热的方式,一般用分液漏斗装液体,烧瓶作为反应容器。 (2)氯气在制取过程中只除去了HCl,并没有干燥,在加热条件下Cl2和水蒸气与C反应,产物为CO2和HCl。 (3)探究氯气的制取原理:明确了盐酸的浓度,就可以从Cl-的浓度、H+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进行假设、实验、验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