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5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整合归纳学案
高频考点 整合归纳 一、牢记化学与生活中的N个名词 1.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等。 2.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酸雨:指pH小于① 5.6 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 4.温室效应:指排放到大气中的② CO2 、CH4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5.臭氧空洞: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6.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③ 氮氧化物 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7.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4.5 g·cm-3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钡、铜、银、铬、镉、镍、铅、铊、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8.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④ N、P 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9.赤潮:海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⑤ 氧 。 10.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N、P的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11.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才是加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N个常见陷阱 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3.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的数目为0.3NA(✕)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4)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3)100 g 17%的氨水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三、基本概念正误判断N例 1.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3.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4.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5.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6.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碳酸钠晶体的风化,油脂的皂化,酸和醇的酯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7.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8.晶体的熔化、水的汽化和液化、KMnO4溶液的酸化以及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9.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10.核聚变和核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11.液态HCl不导电,因为只有HCl分子;液态NaCl能导电,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12.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N例 1.碳酸氢铵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HCO3-+2OH- NH3·H2O+CO32-+H2O(√) 2.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 NH4++HSO3-(√) 3.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4.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ClO-+CO2+H2O CO32-+2HClO(✕) 5.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 AlO2-+4NH4++2H2O(✕) 6.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 BaSO4↓+2H2O(√) 7.0.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 2BaSO4↓+Al(OH)3↓+NH3·H2O(√) 8.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 2Al(OH)3↓+CO32-(✕) 9.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后呈中性:H++SO42-+Ba2++OH- BaSO4↓+H2O(✕) 10.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 CaCO3↓+H2O(√) 11.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2Cl2 2Fe3++Br2+4Cl-(✕) 12.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 2Fe3++2Cl-(✕) 13.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H2O+2Cl- Cl2↑+H2↑+2OH-(✕) 14.FeSO4溶液中加入用H2SO4酸化的H2O2溶液:2Fe2++2H++H2O2 2Fe3++2H2O(√) 15.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 Ag++NO2↑+H2O(✕) 16.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IO3-+5I-+3H2O 3I2+6OH-(✕) 17.FeCl3溶液与Cu反应:Fe3++Cu Fe2++Cu2+(✕) 五、离子共存问题N个知识归纳 1.熟记常见离子的性质 颜色 MnO4-(① 紫 )、Cu2+(② 蓝 )、Fe2+(③ 浅绿 )、Fe3+(④ 黄 ) 氧化性 ClO-、MnO4-、NO3-(H+)、Fe3+、Cr2O72- 还原性 S2-(HS-)、SO32-(HSO3-)、I-、Br-、Cl-、Fe2+ 水解显酸性 NH4+、Mg2+、Al3+、Cu2+、Fe2+、Fe3+ 水解显碱性 AlO2-、S2-、SO32-、CO32-、SiO32-、ClO-、CH3COO- 两性离子 HCO3-、HS-、HSO3-、HPO42-、H2PO4- 2.常见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性溶液:pH⑤ < 7(常温);能使pH试纸呈⑥ 红 色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红色或橙色的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 碱性溶液:pH⑦ > 7(常温);能使pH试纸呈⑧ 蓝 色的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呈蓝色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 呈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和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常温下,c水(H+)或c水(OH-)等于10-a mol·L-1(a>7)的溶液等。 3.审准附加条件 (1)指定离子限制 (2)酸、碱性限制指定溶液的pH指定指示剂的颜色指定c(H+)c(OH-)的值加入铝粉后放出H2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1×10-10mol·L-1的溶液 4.考前思考归纳 (1)弱酸根离子CH3COO-、F-、ClO-、SiO32-、CN-等与⑨ H+ 都不能大量共存。 (2)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3-、HS-、HSO3-既不能与⑩ OH- 大量共存,也不能与 H+ 大量共存。 (3)能形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Ca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不能与OH-、CO32-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在 碱 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Fe2+、Al3+、Cu2+等在 酸 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Fe3+必须在 酸 性较强的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常温下,pH=7时不能存在)。 (5)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MnO4-(H+)、NO3-(H+)、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反应2S2-+SO32-+6H+ 3S↓+3H2O而不能大量共存;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6)溶液中能发生配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 SCN- 不能大量共存。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N个知识归纳 1.理清概念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线索 2.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最基本的方法 氧化性:氧化剂① >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② > 还原产物。 口诀: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 3.常见物质的氧化(或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Cl2>Br2>Fe3+>I2>S 还原性:S2->I->Fe2+>Br->Cl- 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 (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归纳 1.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特殊结构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① H 。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② H、Li、Na 。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③ Be、Mg、He 。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④ Be、Ar 。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⑤ C ;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⑥ H、Be、Al 。 (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⑦ Be 。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⑧ Li、Si 。 (9)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⑨ Li、P 。 (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⑩ Li 。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 He、C、S 。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 O 。 2.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 分子(5种): Ne、HF、H2O、NH3、CH4 阳离子(5种): Na+、Mg2+、Al3+、NH4+、H3O+ 阴离子(5种): F-、O2-、N3-、OH-、NH2- 3.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微粒 分子: 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 阳离子: K+、Ca2+ 阴离子: Cl-、S2-、HS-、O22- 4.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 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 增大 逐渐 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 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 减小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逐渐 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 减小 ,阴离子逐渐 减小 ,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 增大 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 +1 → +7 (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最高正化合价= 主族 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 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金属性逐渐 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 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 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 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 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 增强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 增强 逐渐 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 减弱 酸性逐渐 增强 碱性逐渐 增强 酸性逐渐 减弱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考点归纳 1.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 (1)“两审” 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否发生变化;②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两标志” ①等:v正=v逆 分析v正、v逆的关系。主要分析在某一可逆反应中,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是否等于逆反应生成该物质的速率。 ②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① 含量 一定 a.分析体系中各组分的② 物质的量浓度 、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是否保持不变。 b.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③ 颜色 是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2NO2(g) N2O4(g)。 c.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是否达到最大值或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定温度下的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 K值 正反应进 行的程度 平衡时生 成物浓度 平衡时反 应物浓度 反应物 转化率 越大 越大 ④ 越大 ⑤ 越小 ⑥ 越高 越小 越小 ⑦ 越小 ⑧ 越大 ⑨ 越低 (2)判断可逆反应是否平衡以及不平衡时反应进行的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Qc=⑩ cp(C)·cq(D)cm(A)·cn(B) (3)判断可逆反应的热效应 升高温度,若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特别提示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表示一个可逆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3.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判断方法 (三)电解质溶液 1.等浓度、等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比较 浓度均为0.01 mol·L-1的盐酸与醋酸溶液 pH均为2的盐酸与醋酸溶液 pH或物质的量浓度 pHHCl=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