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5 发布 |
- 37.5 KB |
- 7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79张)(全国通用)
第 11 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网络构建 热点考点突破 热点题源预测 知识网络构建 热点考点突破 考点一 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命题规律 : 1 . 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 2 . 考向: 在选择题中考查物质的性质、制备、用途,以正误判断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常见物质鉴别与检验方法的掌握情况,填空题与化学推断、实验、计算并结合相关工艺与制备综合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检验,该命题形式对考生要求较高。 物质 应用、性质 二氧化硅 光导纤维、玛瑙饰物 石英坩埚 — 熔点高 硅胶 干燥剂、催化剂载体 — 多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 硅酸钠溶液 黏合剂、防火剂、防腐剂 碳化硅 砂纸、砂轮磨料 — 硬度大 硅钢 变压器铁芯 — 具有很强的导磁性 物质 应用、性质 硅 制作硅芯片、制作光电池 — 半导体 铝硅酸盐 吸附剂、催化剂 — 具有均匀微孔结构 氯气 杀菌消毒剂、漂白剂 — Cl 2 溶于水,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臭氧、 ClO 2 杀菌消毒剂 — 具有强氧化性 漂白液 漂白粉 漂白精 杀菌消毒剂、漂白剂 — 与空气中的 CO 2 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物质 应用、性质 碘化银 人工降雨 — 分解吸热 干冰 人工降雨 — 升华吸热 二氧化硫 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 — 与某些有机色质生成不 稳定的无色物质 杀菌、消毒 — 有毒气体 氨气 制冷剂 —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浓硫酸 干燥剂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 .熟记常见无机酸的重要规律和特性 (1)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一致,如酸性: HClO 4 >H 2 SO 4 >H 3 PO 4 >H 2 CO 3 >H 2 SiO 3 。 (2) 证明酸性强弱顺序,可利用复分解反应中 “ 强酸制弱酸 ” 的规律,如 Na 2 SiO 3 + CO 2 + H 2 O===Na 2 CO 3 + H 2 SiO 3 ↓ , Ca(ClO) 2 + CO 2 + H 2 O===CaCO 3 ↓ + 2HClO 。 (3) 强氧化性酸 ( 如 HNO 3 、浓 H 2 SO 4 ) 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 H 2 ;金属和浓 HNO 3 反应一般生成 NO 2 ,而和稀 HNO 3 反应则生成 NO 。 (4)H 2 SiO 3 ( 或 H 4 SiO 4 ) 为难溶性酸,浓盐酸、浓硝酸为挥发性酸。 (5)HNO 3 、浓 H 2 SO 4 、 HClO 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 HNO 3 、 HClO 见光受热易分解。 (6) 浓 HNO 3 和 Cu( 足量 ) 、浓 H 2 SO 4 和 Cu( 足量 ) 、浓盐酸和 MnO 2 ( 足量 ) 在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 (7) 浓 H 2 SO 4 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吸收 NH 3 · H 2 O 、 SO 3 ,不吸收 SO 2 。 (8) 常温下,铁、铝遇浓 H 2 SO 4 、浓 HNO 3 发生钝化化学反应。 (9) 浓盐酸、浓硝酸、醋酸等遇氨气能冒白烟,是因为它们挥发出来的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 ( 固体 ) 的缘故。 (10)H 2 S 、 HI 、 HBr 遇强氧化性酸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 3 . 常见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的鉴别方法 4 . 六种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气体 检验方法 O 2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NO 通入 O 2 ( 或空气 ) ,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 Cl 2 ① 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② 通入 AgNO 3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NH 3 ①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能生成白烟 SO 2 ① 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红色 ②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CO 2 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 A .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B .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 C . SiO 2 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D . NH 4 Cl 与 Ca(OH) 2 混合加热可生成 NH 3 E . ClO 2 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 ADFH 解析 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常用于生活用水消毒,选项 A 正确;碳酸钡溶于胃酸,不能用于胃肠造影,应该选用硫酸钡,选项 B 错误; SiO 2 用作光导纤维不是因为熔点高硬度大,选项 C 错误;实验室常用 NH 4 Cl 与 Ca(OH) 2 混合加热可生成 NH 3 ,选项 D 正确; ClO 2 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是因为有强氧化性,选项 E 错误;硅胶吸水时,利用其吸附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选项 F 正确; NH 3 可用作制冷剂 ,不是因为易溶于水而是因为液氨气化吸热,选项 G 错误;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是因为 HF 能与 SiO 2 反应,选项 H 正确; SO 2 用于漂白纸浆,不是因为有还原性,而是因为可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选项 I 错误; SiO 2 不与 HCl 反应, J 错误。 答案 BC (2) 已知: K sp (BaSO 4 ) = 1.1×10 - 10 , K sp (BaS 2 O 3 ) = 4.1×10 - 5 。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 H 2 SO 4 、 BaCl 2 溶液、 Na 2 CO 3 溶液、 H 2 O 2 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 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 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③ 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 静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 加入过量稀盐酸 出现乳黄色浑浊 ( 吸 ) 取上层清液,滴入 BaCl 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1) 检验 SO 应该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选项 A 错误;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 CCl 4 萃取,可以用溴单质和碘单质在 CCl 4 颜色不同进行鉴别,选项 B 正确;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一定是硫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选项 C 正确;溶液中若有银离子,也会有此实验结果,选项 D 错误;溶液中有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也会有此实验现象,选项 E 错误;溶液中有铁离子也会有此实验结果,选项 F 错误; 3 . 根据 SO 2 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C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 HCl 、 BaCl 2 的 FeCl 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 2 有还原性 B H 2 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 2 有氧化性 C 酸性 KMnO 4 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 2 有漂白性 D Na 2 SiO 3 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 H 2 SO 3 >H 2 SiO 3 答案 J (2) 为落实 “ 五水共治 ” ,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 NH 废水和工业废气 ( 主要含 N 2 、 CO 2 、 SO 2 、 NO 、 CO ,不考虑其他成分 ) ,设计了如下流程: B 解析 (1)SiO 2 只能和氢氟酸发生特殊反应,不能与其他酸反应,所以不是两性氧化物,选项 A 错误;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后还有水蒸气,选项 B 错误; S 与氧气反应不能直接生成 SO 3 ,选项 C 错误; NO 不能与水反应,选项 D 错误;浓 H 2 SO 4 可 HBr 氧化生产溴单质,选项 E 错误;通入 Ba(NO 3 ) 2 溶液后, SO 2 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最后的沉淀只有 BaSO 4 ,选项 F 错误; NH 4 Cl 固体受热不是升华,而是发生了分解和化合反应,选项 G 错误; 作干燥剂的不是六水合氯化钙,是无水氯化钙,而且无水氯化钙能吸收氨气,不能用于干燥氨气,选项 H 错误;制备纯净 Cl 2 ,应将气体产物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浓硫酸,选项 I 错误;除去 HCl 气体中的 CO 2 ,可将混合气体通入 NaHCO 3 饱和溶液中,既除去了氯化氢,又产生了 CO 2 ,选项 J 正确。 答案 C SO 2 Cl 2 + 2H 2 O===2HCl + H 2 SO 4 磺酰氯分解生成的氯气溶解在磺酰氯中使溶液呈现黄色 氯磺酸 (HSO 3 Cl) 分解也可得到磺酰氯 SO 2 Cl 2 ,方程式为 2HSO 3 Cl ===H 2 SO 4 + SO 2 Cl 2 ,此方法得到的产品中混有硫酸。从分解产物中分离磺酰氯的方法是 ________ 。 氯磺酸 ( HSO 3 Cl) 水解产物中检验氯离子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蒸馏 向水解产物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则水解产物中有氯离子 解析 (1) 应该先加盐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若有白色沉淀,再取上层清液加氯化钡溶液,以排除银离子的干扰,选项 A 错误;应该先证明并除尽 SO 2 ,再证明 CO 2 ,选项 B 错误;氨气是中学阶段唯一的碱性气体,选项 C 正确;检验氨气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而不是蓝色石蕊试纸,选项 D 错误;溶液中有硫酸根、亚硫酸根离子也有此实验结果,选项 E 错误;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硫,还有氯气,如果原溶液中有次氯酸根离子,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氯气,也有此实验结果,选项 F 错误。 (2) 根据 “ 大量白雾 ” 以及水解规律可知产物为氯化氢和硫酸,据此可以写出反应方程式;由于合成反应为可逆反应,结合颜色可以推测是因为氯气造成的;硫酸和磺酰氯均为液体,二者相溶,所以应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检验氯离子时,先要排除硫酸根离子的干扰。 3 .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 Q 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解析 酸性气体 H 2 S 、 SO 2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 A 错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SO 2 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选项 B 正确; SO 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红色,选项 C 正确; SO 2 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褪色,选项 D 正确。 考点二 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与环境污染 命题规律 : 1 . 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 2 . 考向: 在选择题中多考查环境污染的后果与污染源之间的联系,以及环保与清洁能源的问题。填空题主要是将污染问题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进行综合考查,涉及化学知识面广。 污染类型 污染成因 温室效应 CO 2 排放量过大,造成全球气温上升 赤潮 / 水华 大量富含 N 、 P 等营养物质的废水的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 酸雨 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的大量排放,造成雨水酸度过大,酸雨 pH<5.6 臭氧空洞 氟氯代烷、氮的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使臭氧层大量损耗 污染类型 污染成因 光化学烟雾 主要是由氮的氧化物 ( 主要指 NO 2 ) 和碳氢化合物引起 白色污染 主要是由废弃的难降解的塑料类制品造成 食品污染 人类在动物饲养和植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生长激素、农药、化肥等造成的 飘尘 烟雾、尘埃、煤灰或冷凝汽化物的固体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造成的 1 . (1) NO x ( 主要指 NO 和 NO 2 ) 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 NO x 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 用水吸收 NO x 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 2 (g) + H 2 O(l)===HNO 3 (aq) + HNO 2 (aq) Δ H =- 116.1 kJ · mol - 1 3HNO 2 (aq)===HNO 3 (aq) + 2NO(g) + H 2 O(l) Δ H = 75.9 kJ · mol - 1 反应 3NO 2 (g) + H 2 O(l)===2HNO 3 (aq) + NO(g ) 的 Δ H = ___________ kJ · mol - 1 。 - 136.2 (2) 用稀硝酸吸收 NO x ,得到 HNO 3 和 HNO 2 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 (3) 用酸性 (NH 2 ) 2 CO 水溶液吸收 NO x ,吸收过程中存在 HNO 2 与 (NH 2 ) 2 CO 生成 N 2 和 CO 2 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HNO 2 + (NH 2 ) 2 CO===2N 2 ↑ + CO 2 ↑ + 3H 2 O 突破点拨 (1) 抓住关键信息即 “ 破 ” 题要点如: “ 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 ” ,可见必有电极反应: HNO 2 →HNO 3 ; (2) 反常现象细思量,如 “ T 升高 → NO x 去除率先上升后下降 ” ,应综合考虑催化剂与温度的影响及副反应发生。 解析 (1) 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 2NO 2 (g) + H 2 O(l)=== HNO 3 (aq) + HNO 2 (aq) Δ H =- 116.1 kJ · mol - 1 (① 式 ) 3HNO 2 (aq)===HNO 3 (aq) + 2NO(g) + H 2 O(l) Δ H =+ 75.9 kJ · mol - 1 (② 式 ) 【变式考法】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 ( 如下图所示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 NH 3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氨肥有关 解析 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选项 A 正确;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而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选项 B 正确; NH 3 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铵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选项 C 错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由于氨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氨肥有关,选项 D 正确。 答案 C 2 .烟道气中的 NO x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 .采样 采样步骤: ① 检验系统气密性; ② 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 140℃ ; ③ 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 ④ 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 ⑤ 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1)A 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是 ________ 。 (2)C 中填充的干燥剂是 ( 填序号 )______ 。 a .碱石灰 b .无水 CuSO 4 c . P 2 O 5 除尘 c (3) 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是与 D( 装有碱液 ) 相同,在虚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标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 (4) 采样步骤 ② 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止 NO x 溶于冷凝水 3 .氮的氧化物 ( NO x )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 NH 3 将 NO x 还原生成 N 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 NH 3 与 NO 2 反应进行了探究。 将收集到的 NH 3 充入注射器 X 中,硬质玻璃管 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 NO 2 ( 两端用夹子 K 1 、 K 2 夹好 )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 K 1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X 中的气体缓慢通入 Y 管中 ① Y 管中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 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 K 2 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Z 中 NaOH 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 Y 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治理方法 (1) 硫酸厂尾气: SO 2 等,一般用氨水吸收。 (2) 硝酸厂尾气: NO 、 NO 2 等,一般用 NaOH 溶液吸收。 (3) 高炉煤气: CO 等,一般回收利用。 (4) 炼钢烟气: Fe 2 O 3 烟尘、 CO 等,一般回收利用。 (5) 焦炉气: CH 4 、 CO 、 C 2 H 4 等,可用作燃料。 (6) 氯碱工业尾气: Cl 2 ,一般用 NaOH 溶液吸收。 热点题源预测 无机 “ 框图 ” 题推断突破 考向预测 无机 “ 框图 ” 题是高考传统题型, 曾经风靡一时,一般为大题,但现在演变为以选择题为主,该题型能很好考查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的构建,能够考查学生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解题关键 一审:审清题意,按题干 → 问题 → 框图顺序迅速浏览全题,尽量在框图中把信息关系表示出来。 二找:找 “ 题眼 ” 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 题眼 ” 主要有:物质的特殊颜色、特征反应现象、特殊反应条件、特征转化关系、特征数据等。 三析: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应用正逆向思维、横纵向思维多方式分析、推理、证明,初步得出结论。 四验: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 五答:按题目要求写出答案。 失分防范 (1) 思维分析整体性:解答时必须认真研究题目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结合限制条件,弄清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串联整个过程,回答力求完整。 (2) 假设推断要合理:在框图推断中,抓住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假设,按照题目要求理顺后再确定,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3) 检验验证很重要: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推断出结果后,将结果放入原题中进行检验完全符合才正确,如有一处不符,可能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则需再思考。 (4) 思维发散有必要:注意多解,有时符合题意的解可能不止一种或一组 【预测】 A 、 B 、 C 、 D 、 E 、 X 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 (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 。 (1) 若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 X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写出 C 和 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 (2) 若 A 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则: ① 组成单质 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____ 。 ②X 可能为 __________( 填代号 ) 。 a . NaHCO 3 b . Na 2 CO 3 c . Na 2 SO 3 d . Al(OH) 3 (3) 若 A 为淡黄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①A 与 H 2 O 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__________ 。 ② 若 X 为非金属单质,通常为黑色粉末,写出 E 的化学式 __________ 。 ③ 若 X 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则鉴别等浓度的 D 、 E 两种溶液,可选择的试剂为 __________( 填代号 ) 。 a .盐酸 b . BaCl 2 溶液 c . NaOH 溶液 d . Ca(OH) 2 溶液 (4) 若 A 为氧化物, X 是 Fe ,溶液 D 中加入 KSCN 溶液变红。 ①A 与 H 2 O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 。 ② 检验溶液 D 中还可能存在 Fe 2 + 的方法是 __________( 注明试剂、现象 ) 。 4∶1 (3) 若 A 为金属单质,常温下 A 在 B 的浓溶液中 “ 钝化 ” ,且 A 可溶于 X 溶液中。 ①A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 填所在周期和族 ) ; Y 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 ② 含 a mol X 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 A 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 X 是 _____ __ __mol 。 第 4 周期第 Ⅷ 族 NO 0.4 a (4) 若 A 、 B 、 X 、 Y 均为化合物,向 A 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的焰色为黄色,则 A 与 B 按物质的量之比 1∶4 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_ __ 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余条件不变,只是 A 、 B 溶液中实验现象互换,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Na + ) > c (Cl - ) > c (AlO ) > c (OH - ) > c (H + ) NaAlO 2 + 4HCl=== NaCl + AlCl 3 + 2H 2 O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