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A班)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A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u-64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 A. 核外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电荷数 D. 中子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统称为元素,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核电荷数,故C项正确。 2.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 ) A. 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 C. CH3CH3和CH3CH2CH3互为同系物 D. 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 【解析】B不正确,干冰是CO2,冰是水,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3.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Na > Mg > Al > H B. 热稳定性: HCl < H2S < PH3 C. 酸性强弱:H2SiO3 < H2CO3 < H3PO4 D. 氧化性:K+ < Na+ < Mg2+ < Al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 > Mg > Al > H,正确;B、因为非金属性Cl > S > P,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Cl > H2S > PH3,错误;C、因为非金属性P > C > Si,所以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2SiO3< H2CO3< H3PO4,正确;D、因为金属性K >Na > Mg > Al,所以阳离子的氧化性:K+ < Na+ < Mg2+ < Al3+,正确。 4.将SO2气体通入BaCl2 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 A. NH3 B. Cl2 C. CO2 D. NO2 【答案】C 【解析】SO2气体与BaCl2溶液不能反应,弱酸不能制强酸;但是在通往氧化性气体例如Cl2、NO2时溶液中即可产生硫酸根离子,最终产生硫酸钡沉淀;如果加入碱性气体时例如 NH3时可产生亚硫酸根离子,最终产生亚硫酸钡白色沉淀;故本题答案为C;相关方程式如下: 2NH3+SO2+H2O=(NH4)2SO3; Ba2++SO32-=BaSO3↓ Cl2+SO2+2H2O=2HCl+H2SO4Ba2++SO42-=BaSO4↓ NO2+SO2=NO+SO3SO3+H2O=H2SO4Ba2++SO42-=BaSO4↓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 500℃、30MPa下,将 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 = -38.6kJ·mol-1 C. HCl 和 NaOH 反应中和热△H=-57.3 kJ·mol-1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 2×(-57.3)kJ·mol -1 D. 在101kPa 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1) △H =-571.6 kJ·mo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生成水的状态应该为液态,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应该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故A错误; B. 500℃、30MPa下,将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生成2mol氨气放出的热量小于38.6 kJ,故B错误; C. 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其衡量标准是生成的水为1mol,不包括生成沉淀放出的热,由于稀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硫酸钙过程中放热,所以测定中和热数值大于57.3 kJ /mol,故C错误; D. 在101 kPa时,2gH2 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2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1)△H=−571.6 kJ⋅mol−1,故D正确。 答案选D。 6.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 Na与无水乙醇反应时增大无水乙醇的用量 B. Zn与25%的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98%的浓硫酸 C. 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将炭块磨成炭粉用于燃烧 【答案】D 【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乙醇是醇液体,改变用量,反应速率不变。B中浓硫酸和锌得不到氢气。C中没有气体参与,改变压强反应速率不变。D中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答案选D。 7.核电荷数小于l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质子数为(2n2-1)。下列关于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其最高化合价一定为+5 B. 可以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盐 C. 其氢化物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D.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核电荷数小于l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则1≤n≤3,最外层电子数为(2n+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当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舍去;当n=2时,核内质子数是7,最外层电子数是5,符合条件,为N元素;当n=3时,核内质子数是17,最外层电子数是7,为Cl元素,符合条件,所以X可能是N或Cl元素。 【详解】A、如果X是N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5,如果是Cl元素,其最高正价为+7,A错误; B、N或Cl元素都可以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盐,如KNO3或KClO3,B正确; C、NH3或HCl都极易溶于水,所以都可以做喷泉实验,C正确; D、HNO3和HClO4都是强酸,所以N或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A。 8. 已知断裂1 mol C—H键,要吸收热量414.4 kJ;断裂1 mol C—C键,要吸收热量347.4 kJ;生成1 mol C===C键,会放出热量615.3 kJ;生成1 mol H—H键,会放出热量435.3 k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应可表示为: 若在反应中消耗了1 mol乙烷(反应物),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放出251.2 kJ的热量 B. 该反应吸收251.2 kJ的热量 C. 该反应放出125.6 kJ的热量 D. 该反应吸收125.6 kJ的热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1mol乙烷含有1molC-C键,6molC-H键,生成的乙烯含1molC=C键1molH-H键和4molC-H键,所以根据键能可知,反应热是△H=414.4 kJ/mol×6+347.4 kJ/mol-414.4 kJ/mol×4-615.3 kJ/mol-435.3 kJ/mol=+125.6 kJ/mol,答案选D。 9.已知某反应aA(g)+bB(g)c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 B C 起始浓度(mol·L−1) 3.0 10 0 2 s末浓度(mol·L−1) 1.8 0.6 0.8 据此可推算出a∶b∶c是( ) A. 9∶3∶4 B. 3∶1∶2 C. 2∶1∶3 D. 3∶2∶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c(A)=1.2mol/L,△c(Y)=0.4mol/L,△c(Z)=0.8mol/L,则△c(A):△c(B):△c(C)=3:1:2=a:b: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b:c=3:1:2,B项正确。 10. 25℃、101kPa 下: ①2Na(s)+1/2O2(g)=Na2O(s) △H=-414kJ·mol-1 ②2Na(s)+ O2(g)=Na2O2(s) △H=-511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 =-317kJ/mo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错误;B、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即消耗的Na的物质的量相等,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相等,故错误;C、温度升高,钠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错误;D、①×2-②2Na(s)+Na2O2(s)=2Na2O(s) △H=(-414×2+511)kJ·mol-1=-317kJ·mol-1,故正确。 11.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能跟NaOH溶液反应 B.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能发生酯化反应 D. 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羧基,能跟NaOH溶液反应,A正确; B. 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和羟基,且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 C. 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羧基和羟基,故其能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 D. 该有机物分子中没有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D不正确。 综上所述,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D,选D。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B. 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原电池中的电极可以由导电的非金属和金属组成,如Zn、石墨和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 B. 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入的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 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从而形成内电路,故D正确; 答案选D。 13. 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4mol/L。若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 A. 9.6g B. 6.4 g C. 3.2 g D. 2.4 g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L稀H2SO4和稀HNO3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1和0.1mol•L-1,则n(H+)=1L×2×0.4mol/L+1L×0.1mol/L=0.9mol,n(NO3-)=1L×0.1mol/L=0.1mol, 发生3Cu+8H++2NO3-=3Cu2++2NO+4H2O 3 8 2 0.9mol 0.1mol 可知H+过量,NO3-完全反应,则消耗铜的质量为0.1mol×3/2×64g/mol=9.6g,故A项正确。 14.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①无水CuSO4 ②澄清石灰水③红热CuO ④生石灰 ⑤品红溶液 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测时香烟烟雾通入药品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⑤②①④③ B. ①⑤⑥②④③ C. ③④②⑥⑤① D. ②⑤①④③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先用①检测出水,无水硫酸铜变蓝,因为后面一些步骤中会有水产生,且空气中的水蒸气可能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再用⑤检测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再用⑥将多有的二氧化硫除去(或者说检测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因为如果不除尽,二氧化硫会影响后面的实验;再用⑤检测二氧化硫是否除净;再用② 检测二氧化碳并除去过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通过④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再用③来检测CO,红热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故B项正确。 15. 甲、乙两种金属性质比较:①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②常温下,甲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较,乙比甲的强;④甲、乙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乙电极表面产生气泡。上述项目中能够说明甲比乙的金属性强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金属性的强弱与单质的熔、沸点的高低无关,错误;②常温下,甲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所以甲的金属性强于乙,正确;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较,乙比甲的强,则甲比乙的金属性弱,错误;④甲、乙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乙电极表面产生气泡,说明乙为正极,则甲比乙的金属性强,正确,故B项正确。 16. 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 A. 除去CO2中的HCl B. 稀释浓H2SO4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饱和Na2CO3溶液能与CO2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错误;B、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错误;C、向长颈漏斗加水,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烧瓶,在一定时间内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D、两试管中H2O2的浓度不相同,无法对比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 1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NO、NO2都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因为SO2+2NaOH=Na2SO3+H2O,故A正确; B、Na2O和Na2O2元素组成虽然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它们与CO2的反应如下: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产物不同,故B错误; C、NO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故C错误; 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 答案选A。 18.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 ) A. 乙烷 B. 氯乙烯 C. 甲烷 D. 氨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氨气是三角锥结构。 【详解】A.乙烷中含有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乙烯是平面型结构,氯乙烯中氯原子的位置处于乙烯中氢原子的位置,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甲烷是正四面体构型,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 D.丙烯中含有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错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6分) 19. 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 E、F、G同周期;A、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与D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A分别与F、G形成的气体分子电子总数相等、B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原子晶体,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做首饰品或做切削工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元素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C的气态氢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在一定条件下,A、D的单质和A、D、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构成电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化合物C2A4(g) 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C2A4完全燃烧的生成物是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气态化合物,它们对环境无污染,同时放出热量133.5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具体物质化学式表示) 。 【答案】(15分) (1)第二周期VA;(4分) (2)NH3.H2O+H+=NH4++H2O (3分) (3)H2+2OH--2e-=2H2O ( 3分) 减小 (2分) (4)N2H4(g)+O2(g)==N2(g)+2H2O(g) △H ="-534" kJ·mol-1 (3分) 【解析】试题分析:B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原子晶体,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做首饰品或做切削工具,则B为C元素;A与D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则A为H元素、D为O元素;根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为N元素;已知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这七种元素都位于短周期,A分别与F、G形成的气体分子电子总数相等,所以E为Na元素、F为S元素、G为Cl元素。 (1)C为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A族; Na原子根据示意图: (2)C的气态氢化物的水化物为NH3•H2O,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NO3,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 (3)A、D的单质分别为H2、O2 ,A、D、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aOH,形成燃料电池,负极发生H2失去电子的反应,电极方程式为:H2+2OH--2e-=2H2O;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生成了H2O,使NaOH溶液的浓度减小,所以电解质溶液的pH将减小。 (4)化合物C2A4为N2H4,完全燃烧的生成物是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气态化合物,它们对环境无污染,则生成物是N2和H2O,0.25 mol N2H4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133.5 kJ,则1mol N2H4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534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O2(g)==N2(g)+2H2O(g) △H ="-534" kJ·mol-1 20. 某学生设计了一套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 请观察该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该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 。 (3)实验用品:实验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夹)、储气瓶(两个)、直管活塞(K1、K2)、止水夹(K3)、橡胶管、橡胶塞以及若干玻璃管连件外,还有哪几种(写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好仪器装置;②扭开活塞K1和K2,主要现象为 ;③关闭 ,(填写K1或K2或K3)打开 ,(填写K1或K2或K3), 用手或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就能使烧瓶产生喷泉。 【答案】(1)验证NO与O2反应,NO2与H2O反应 (2分) (2)2NO+O2=2NO2、3NO2+H2O=2HNO3+NO (6分) (3)圆底烧瓶和烧杯 (2分) (4)盛NO的集气瓶内出现红棕色 (2分) K1和K2,K3(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NO与O2混合,生成的NO2通入H2O中,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NO与O2反应,NO2与H2O反应。 (2)本实验首先发生NO与O2的反应,然后NO2与H2O反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3NO2+H2O=2HNO3+NO。 (3)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夹)、储气瓶(两个)、直管活塞(K1、K2)、止水夹(K3)、橡胶管、橡胶塞以及若干玻璃管连件外,还有:圆底烧瓶和烧杯。 (4)扭开活塞K1和K2后,NO与O2混合,生成NO2,所以反应现象为:盛NO的集气瓶内出现红棕色;关闭K1和K2,打开K3,用手或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烧瓶内NO2气体体积膨胀,与烧杯内H2O接触发生反应,造成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产生喷泉。 21.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 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5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3)5min后Z的生成速率比5min末Z的 生成速率 (大、小、相等)。 【答案】(1)3X+Y2Z (2)005 mol·(L·min)-1; 0.04 mol·(L·min)-1 (3)相等。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X和Y的物质的量分别减少了0.6mol和0.2mol,而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mol。当反应达到5min时,各种物质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因此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根据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是3X+Y2Z。(2)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开始至5minZ的增减量分别是0.4mol,所以平均反应速率为V(Z)=(0.4mol÷2L)÷5min="0.04" mol·L-1·min-1。(3)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5min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Z的生成速率比5min末Z的生成速率相等。 22.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①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Ⅱ中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2)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试回答: ①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官能团(写名称); ②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各1分,共8分) (1)①②饱和Na2CO3溶液 ③分液 (2)①羟基、羧基 ②+ 2Na+ H2↑ 【解析】试题分析:(1)①实验室利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即试管Ⅱ中盛的试剂是饱和Na2CO3溶液。 ③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则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 (2)①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②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钠反应,则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Na+ H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