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衢州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浙江省衢州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衢州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国庆70周年焰火晚会采用的微烟发射药中含有,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 )‎ A. 盐 B. 碱 C. 氧化物 D. 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盐类是指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阳离子钾离子和酸根阴离子高铁酸根,故属于盐类,故A正确;‎ B.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的化合物,故B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的化合物,故C错误;‎ D.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中氧元素显-2价,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6 B. +2 C. +3 D. +6‎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氧元素显-2价,钾元素为+1价,则有1×2+x-(-2)×4=0,解得x=+6,故答案为D。‎ ‎3.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示为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故A不选;‎ B.图示为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故B不选;‎ C.图示仪器瓶颈处有一略向下伸出的细玻璃管,为蒸馏烧瓶,故C选;‎ D.图示仪器为烧杯,用于溶解固体、稀释浓溶液、反应容器等,故D不选;‎ 故选C。‎ ‎4.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H2+CuOH2O+Cu B. Cl2+2NaOH=NaCl+NaClO+H2O C. 2Na2O2+2H2O=4NaOH+O2↑‎ D. Ca(OH)2+2HCl=CaCl2+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CuOH2O+Cu中H元素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1,Cu元素的化合价从+2降低到0,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Cl2+2NaOH=NaCl+NaClO+H2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2Na2O2+2H2O=4NaOH+O2↑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Ca(OH)2+2HCl=CaCl2+2H2O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硫酸 B. 葡萄糖 C. 氢氧化钾 D. 铜 ‎【答案】B ‎【解析】‎ ‎【分析】非电解质是指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详解】A.硫酸水溶液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葡萄糖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正确;‎ C.氢氧化钾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铜是一种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对于物质的量确定的气态物质,决定其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分子的直径 B. 分子间的平均间距 C.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D. 分子数目 ‎【答案】B ‎【解析】‎ ‎【详解】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分子自身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数和分子间的距离,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气体的分子数目一定,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故选:B。‎ ‎7.标准状况下,3.36L气体A的质量为4.8g,则气体A的摩示质量为( )‎ A. B. C. D. 32g ‎【答案】A ‎【解析】‎ ‎【详解】摩示质量M=,3.36L气体A的物质的量为=0.15mol,质量为4.8g,所以=,故答案为A。‎ ‎8.如图所示表示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这种图示最接近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 A. 道尔顿 B. 汤姆生 C. 卢瑟福 D. 玻尔 ‎【答案】D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的是原子结构的轨道模型。‎ ‎【详解】A.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故A错误; B.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最早提出了葡萄干蛋糕模型,故B错误; C.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故C错误; D.玻尔提出原子核外的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会吸收能量和放出能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B.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受热时,碳酸钠更易分解 C.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碳酸钠溶液的pH比碳酸氢钠溶液的大 D. 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强于碳酸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可证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加热发生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故B错误;‎ C.等浓度时,碳酸钠溶液加酚酞显红色,而碳酸氢钠溶液显浅红色,则碳酸钠的碱性比碳酸氢钠强,故C正确;‎ D.碳酸钠在于盐酸反应时要先生成碳酸氢钠再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强于碳酸钠,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水中碘的总藏量很大,工业上直接用海水提取碘 B.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金属钠 C. 工业上用加热分解次氯酸的方法生产盐酸 D. 工业上用钠与熔融的四氯化钛反应制取金属钛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海水中碘以离子存在,且含量较低,需浓缩海水后,氧化、萃取、分液、蒸馏分离出碘,故A错误;‎ 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金属钠,故B错误;‎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然后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氯化氢的水溶液即是盐酸,这也是工业制盐酸的生产方式,故C错误;‎ D. 钠的还原性强,可用钠和熔融状态下的四氯化钛反应制取金属钛,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0.0g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从1L溶液中取出0.5L,取出的溶液浓度为 C. 配制1L溶液,需用5.85g固体 D. 常温常压下,将2.24L气体溶于水制得1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物质的量浓度c=, 20.0g溶解在1L水中形成的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故A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从1L溶液中取出0.5L,取出的溶液浓度为,故B错误;‎ C. 1L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1L×0.1mol/L=0.1mol,质量为m=0.1mol×58.5g/mol=5.85g,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D错误;‎ 故答案为 C。‎ ‎12.下列关于氯元素及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干燥的氯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B. 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存在,也有游离态存在 C. 氯气难溶于水,可直接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D. 氯水、液氯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虽然氯气性质很活泼,但常温下,氯气和铁不反应,所以干燥的氯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故A正确; B.氯气性质很活泼,能和水反应生成酸,酸能溶解很多物质,所以氯气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故B错误; C.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所以氯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所以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常用于净水 B. 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C. 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和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 胶态磁流体治癌术是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这种粒子的直径在之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并沉降,常用于净水,故A正确;‎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是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形成分散系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1-100nm的为胶体,故B正确;‎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据此可区分胶体和溶液,所以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和胶体时,胶体中会出现光亮的通路,产生的现象不同,故C错误;‎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胶态磁流体治癌术是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这种粒子的直径应在1nm-100nm之间,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4.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和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比为11:16 B. 密度比为11:16‎ C. 物质的量比为16:11 D. 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 ‎【详解】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和 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即相同的物质的量,且Vm相同,设物质的量均为1mol。‎ A.CO2和SO2的质量比为1mol×44g/mol:1mol×64g/mol =11:16,故A正确; B.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44g/mol:64g/mol =11:16,故B正确; 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和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即相同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C。‎ ‎15.同位素的应用十分广泛,如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15N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测定。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4N与14C互为同位素 C. 13C 与14C 为同一种核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比中子数少1‎ ‎【答案】D ‎【解析】‎ ‎【详解】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13-6=7、15-7=8,故A错误;‎ B.14N与14C中的质子数分别为7、6,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故B错误;‎ C.13C 与14C的质子数都是6,但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是不同核素,故C错误;‎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15=7=8,核外电子数比中子数少1,故D正确;‎ 故选D。‎ ‎16.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0g 98%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 B. 28g与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 C. 标准状况下,11.2L含有的分子数为 D. 含有个氧原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答案】B ‎【解析】‎ ‎【详解】A. 100g 98%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98g,物质的量为1mol,即硫酸中氧原子数目为,但硫酸溶液中的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故A错误;‎ B. 28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N2‎ 和CO均为双原子分子,故1mol混合气体中含2NA个原子,故B正确;‎ C.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故11.2L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C错误;‎ D.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有个氧原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7.用萃取溴水中的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溴在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B. 分液时,溴的溶液从漏斗下口流出,水层从上口倒出 C. 溴的溶液呈橙红色 D. 苯或酒精均可替代作为该实验的萃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溴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所以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故A正确;‎ B.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密度比水大分层后在下层,所以分液时,溴的溶液从漏斗下口流出,水层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 C.溴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橙红色,故C正确;‎ D.酒精与水可以互溶,不能做萃取剂,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8.常温下,与100 mL 0.10 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 A. 200 mL 0.10 mol·L-1 KCl溶液 B. 100 mL 0.20 mol·L-1 NaClO溶液 C. 200 mL 0.10 mol·L-1 BaCl2溶液 D. 50 mL 0.05 mol·L-1 AlCl3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100mL 0.10mol•L-1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1L×0.1mol/L×2=0.02mol,结合n=cV及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 ‎【详解】A. 200 mL 0.10mol•L-1 KCl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为0.2L×0.10mol/L=0.02mol,故A选;‎ B. 100 mL 0.20 mol·L-1 NaClO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故B不选; ‎ C. 200 mL 0.10 mol·L-1 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2L×0.10mol/L×2=0.04mol,故C不选;‎ D. 50 mL 0.05 mol·L-1 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5L×0.05mol/L×3=0.0075mol,故D不选;‎ 故选A。‎ ‎19.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钠投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 Na+2H2O=Na++2OH-+H2↑‎ B. 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 NH3•H2ONH4++OH-‎ C.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Ba2++SO42−=BaSO4↓‎ D. 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故B正确;‎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u2++SO42-=BaSO4↓+Cu(OH)2↓,故C错误;‎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是弱酸,不能拆,故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D错误;‎ 故选B。‎ ‎20.工业上通过反应:Al2O3+3C+3Cl2 2AlCl3+3CO 制取无水氯化铝,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l2O3是氧化剂 B. CO是氧化产物 C. 每生成1 mol AlCl3,转移3个电子 D. C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Al2O3+3C+3Cl2═2AlCl3+3CO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解答。‎ ‎【详解】A.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Al2O3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Al2O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C在反应中从0价生成+4价的二氧化碳,反应中失去电子,所以CO为氧化产物,故B正确;‎ C.反应中Cl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则每生成1 mol AlCl3,转移3mol电子,即3NA个电子,故C错误;‎ D.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21.核内中子数为N的离子,质量数为A,则与形成的稳定化合物mg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n=计算mg该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一个R2-离子中含有(A-N)个质子,据此进行计算.‎ ‎【详解】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所以质子数为A-N,该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质量数;该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所以与形成的稳定化合物分子式Na2R;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A+46)g/mol,则m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mol,一个钠离子所含质子数为11,R2-离子所含质子数为A-N,所以mg该物质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故答案为D。‎ ‎22.适量的下列四种物质①碘水 ②溴化钠溶液 ③新配制的氯水 ④氯化镁溶液,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组合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碘水中含有碘单质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正确;‎ ‎②溴化钠溶液溴离子没有氧化性不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不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错误; ‎ ‎③新配制的氯水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正确;‎ ‎④氯化镁与碘化钾不反应,自身也不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错误;‎ 正确的有①③,故答案为A。‎ ‎23.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流程中步骤②~⑤涉及的化学反应包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B. 工业上冷却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时,选择氩气或氮气 C. 步骤④中加入的化学试剂可以为硝酸 D. 从步骤④得到的溶液中获得的六水合氯化镁晶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②煅烧贝壳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反应③为:,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反应④为:,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⑤为:,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步骤②~⑤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包含置换反应,故A错误;‎ B. 镁是活泼的金属,它能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3Mg+N2Mg3N2,所以不能用氮气冷却,故B错误;‎ C.若改用硝酸,得到的硝酸镁受热分解,不能用电解融熔硝酸镁的方法得到镁,故C错误;‎ D. 从海水中提取镁时从加入盐酸后的溶液中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可用在氯化氢气氛中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4.现有标准状况下四种气体①8.96L; ②个; ③30.6g; ④。下列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体积:④<①<②<③ B. 密度:①<④<③<②‎ C. 质量:④<①<③<② D. 氢原子数:②<④<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标准状况下①8.96L的物质的量为,所含氢原子个数为0.4×4=1.6NA,质量为0.4mol×16g/mol=6.4g;②个物质的量为0.5mol,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所含氢原子个数为0.5 NA,质量为0.5mol×36.5g/mol=18.25g;③30.6g物质的量为,所含氢原子个数为0.9×2=1.8NA,体积为0.9mol×22.4L/mol=20.16L,质量为30.6g;④体积为0.3mol×22.4L/mol=6.72L,所含氢原子个数为0.3×3=0.9NA,质量为0.3mol×17g/mol=5.1g;‎ A.体积大小关系为:④<①<②<③,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大小关系为:①<④<③<②,故B正确;‎ C.质量大小关系为:④<①<②<③,故C错误;‎ D.氢原子个数大小关系为:②<④<①<③,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5.某溶液可能含有Na+、NH4+、Ca2+、Cl–、SO42–、CO32–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30 g固体。向该固体中加过量的稀硝酸,仍有2.33 g固体未溶解。‎ ‎②向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0.448‎ ‎ L(气体全部逸出,且已经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溶液中SO42–、CO32–和NH4+一定存在,Cl-一定不存在 B.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a2+,无法判断Na+是否存在 C. 原溶液中可能存在Cl-,且c(Na+) ≥ 0.200 mol· L-1‎ D. 为确定原溶液中Cl-是否存在,可以取实验①的滤液,加硝酸酸化的AgNO3进行检验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取1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30 g固体。向该固体中加过量的稀硝酸,仍有2.33 g固体未溶解。说明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质量一共是4.3g,则溶液中含有CO32-、SO42-,且硫酸钡的质量是2.33g,所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mol;碳酸钡的质量是:4.3g-2.33g=1.97g,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②向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物质的量是=0.02mol,说明溶液中有NH4+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存在0.01mol SO42-、0.01mol CO32-、0.02mol NH4+,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大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CO32-、SO42-,一定不存在Ca2+,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大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一定含Na+,故B错误;‎ C.原溶液中可能存在Cl-,根据n(+)=n(-),即0.02+n(Na+)=2×0.01+2×0.01+ n(Cl-),据此得出n(Na+)≥ 0.02mol,体积为100mL,则c(Na+) ≥ 0.200 mol· L-1,故C正确;‎ D.①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会干扰Cl-的检验,故D错误;‎ 故选C。‎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1)请写出指定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消毒剂碘伏中含有碘分子_____________,胶卷中必不可少的感光材料_____________,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_____________,发酵粉含有小苏打_____________。‎ ‎(2)化工厂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氯碱工业的基础,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醋酸处理热水瓶中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I2 (2). AgBr (3). KIO3 (4). NaHCO3 (5). 2Mg+CO2 2MgO+C (6). (7). ‎ ‎【解析】‎ ‎【详解】(1)碘分子为:I2;胶卷中必不可少的感光材料是AgBr;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发酵粉含有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2)二氧化碳会和镁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 ‎(3)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为:;‎ ‎(4)稀醋酸处理热水瓶中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为:;‎ ‎27.(1)同温同压下,与(均为气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3.80g含有0.08mol,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若M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对仅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形成如图示:‎ 已知:A为单质,B的焰色反应只显示黄色。‎ 写出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3 (2). 1:1 (3). (4). MgCl2 (5). ‎ ‎【解析】‎ ‎【分析】(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根据m=nM进行计算比较;‎ ‎(2)摩尔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3)B的焰色反应只显示黄色说明含有Na元素,能与50mL0.1mol/L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说明B溶液显碱性;气体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液体,可推测A为氢气,所以X所含的两种元素为H和Na,可先猜测其化学式为NaH,则 0.24gNaH的物质的量为,生成的B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50mL0.1mol/L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01mol,恰好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符合题意,即猜想成立,X为NaH。‎ ‎【详解】(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所以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与(均为气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0.4:0.6=2:3;的质量为0.4mol×48g/mol=19.2g,的质量为0.6mol×32g/mol=19.2g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1。‎ ‎(2)3.80g含有0.08mol,则的物质的量为0.04mol,的摩尔质量=,M的质量数为95-35.5×2=24,M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即Mg,所以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 ‎(3)根据分析可知X为NaH,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方程式为:。‎ ‎28.(1)有以下六种物质:①乙醇 ②溶液 ③固体 ④液态氯化氢 ⑤纯 ⑥石墨,上述状态下的物质中,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2)和浓盐酸常用于实验室制氯气,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上填写化学计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反应:,当反应生成2.40gBr2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答案】(1). ②⑥ (2). ③④ (3). (4). 2 (5). 5 (6). 3 (7). 6 (8). 2 (9). 3 (10). 0.025 NA ‎【解析】‎ ‎【分析】(1)①乙醇不导电为非电解质 ②溶液可以导电但为混合物 ③固体不可以导电为强电解质 ④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但为强电解质 ⑤纯不导电但为弱电解质 ⑥石墨可以导电但为单质;‎ ‎(2)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配平得失电子,然后再依据元素守恒配平整个方程式;‎ ‎(4)反应中NaBr中溴元素由-1价升高为0价,且只有溴离子化合价升高,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能导电的有②⑥;属于强电解质的有③④;‎ ‎(2)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Cl元素化合价升高,由-1价升高到0价,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表现为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可表示为;‎ ‎(3)反应中锰元素由+7价变为+2价,中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所以和的系数比为2:5,得失电子守恒,再根据元素守恒可得方程式为;‎ ‎(4)反应中NaBr中溴元素由-1价升高为0价,且只有溴离子化合价升高,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3mol溴单质时有5molNaBr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5NA,2.40gBr2的物质的量为 ‎,转移电子为0.015mol×=0.025mol,即0.025 NA。‎ ‎29.盐酸是中学化学常用的试剂,以下两个实验均和盐酸有关。‎ I.用密度为1.25 g·mL-1,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500 mL 0.20 mol·L-1盐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配制500 mL 0.20 mol·L-1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盐酸_______mL。‎ ‎(3)对配制的盐酸测定,发现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2 mol·L-1,引起该误差的操作___(填序号)‎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量取浓盐酸 ‎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水至刻度处 Ⅱ.某学生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 ‎ ‎(4)A装置名称为________。‎ ‎(5)漂白粉将在C装置的U形管中产生,写出生成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6)E装置中装有KI与CCl4混合液,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打开D装置中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滴加入E装置中,振荡,观察到下层呈紫红色,由此得出结论:Br2置换出了I2,有同学对该结论提出异议,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2.5 mol·L-1 (2). 8.0 (3). C D (4). 分液漏斗 (5). 2Cl2 +2Ca(OH)2=CaCl2+ Ca(ClO)2+2H2O (6). 溶解的Cl2也可以置换出碘或Cl2 +2KI=2KCl+I2 (7). 吸收Cl2和Br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分析】I.(1)根据c=计算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盐酸的体积;(3)根据c=分析判断;‎ Ⅱ.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根据装置图,C中放置氢氧化钙,E中放置碘化钾溶液,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因此F中盛放氢氧化钠,加成分析解答。‎ ‎【详解】I.(1)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mol/L=12.5mol/L,故答案为:12.5mol/L;‎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浓盐酸体积==8.0mL,故答案为:8.0;‎ ‎(3)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A不选;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量取浓盐酸,导致取用的浓盐酸偏多,配制稀盐酸的浓度偏大,故B不选;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小,故C选;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水至刻度处,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小,故D选;故答案为:CD;‎ Ⅱ.(4)根据图示,A装置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5) C装置的U形管中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生成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 +2Ca(OH)2=CaCl2+ Ca(ClO)2+2H2O,故答案为:2Cl2 +2Ca(OH)2=CaCl2+ Ca(ClO)2+2H2O;‎ ‎(6)E装置中装有KI与CCl4混合液,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氯气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打开D装置中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滴加入E装置中,溴与碘化钾反应生成溴化钾和碘,溶解的Cl2也可以置换出碘,碘易溶于CCl4,振荡,观察到下层呈紫红色,因此结论“Br2置换出了I2”不正确,故答案为:溶解的Cl2也可以置换出碘(或Cl2 +2KI=2KCl+I2);‎ ‎(7)氯气有毒,F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l2和Br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Cl2和Br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30.从一瓶放置较长时间的溶液中取出20m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盐酸至过量,反应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解和挥发),请回答下列问题:‎ ‎(1)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n(NaOH)=0.001mol (4). n(Na2CO3) =0.002mol (5). 0.25mol/L ‎【解析】‎ ‎【分析】放置较长时间的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吸收少量二氧化碳时溶质可能为Na2CO3和NaOH,当吸收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Na2CO3,继续吸收二氧化碳,溶质会变为Na2CO3和NaHCO3,继续吸收二氧化碳溶质全部为NaHCO3,据此分析。‎ ‎【详解】(1)O-a段没有气体发生,Na2CO3跟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HCl与Na2CO3、NaHCO3都按1:1反应,由图象可知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 所以加入盐酸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根据(1)可知O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30-50mL段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消耗盐酸20mL×0.1mol/L=0.002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n(Na2CO3) =0.002mol,则O-a段碳酸钠消耗的酸为0.002mol,O-a段共消耗盐酸n(HCl)=30m L×0.1mol/L=0.003mol,则氢氧化钠消耗的盐酸为0.003mol-0.002mol=0.001mol所以n(NaOH)=0.001mol;‎ ‎(3)加入50mL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体积最大,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氯离子守恒有n(NaCl)=n(HC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OH)=n(NaCl)=0.1mol/L×0.05L=0.005mol,则c(NaOH)== 0.25mol/L。‎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