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

www.ks5u.com 中山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段考 化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S:32 Na:23 Mg:24 Al:27 Fe:56‎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个题2分)‎ ‎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 蒸馏 B. 升华 C. 蒸发 D. 萃取 ‎【答案】B ‎【解析】‎ ‎ 试题分析:“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其中“置火上”即为加热,“砒烟上飞”是指固体受热后不经过液体直接转化为气体,即升华,“凝结”即气体不经过液体直接转化为固体,即凝华。故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B正确,本题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B. 1mol H2O中所含氧原子的质量为16g C. 10L氢气比8L氢气所含H2的物质的量多 D. 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则该物质的体积为22.4L ‎【答案】B ‎【解析】‎ ‎【详解】A.摩尔是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 B. 1mol H2O的质量为18 g,所含氧的质量为16g,故B正确;‎ C.气体不一定在同温同压下,无法确定物质的量,故C错误; D. 6.02×1023个粒子为1mol,但该物质不一定是气体,故占有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 B. 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 D. 氢氧化钠浓溶液戳人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钠与水反应、浓硫酸遇水放热、浓硫酸和浓碱有腐蚀性及蛋白质的性质来分析实验中的事故,找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详解】A、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因此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应用沙子盖灭,故A错误; B、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误食后可服用鸡蛋清解毒,故B正确; ‎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迅速找医生医治,切不可用手揉眼,更不能用盐酸冲洗,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4.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 B. 过滤 C. 蒸馏 D. 分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发需要的仪器为蒸发皿,不能选烧杯, A错误;‎ B.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B错误;‎ C.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冷却水应下口进水,C错误;‎ D.利用分液漏斗分离分层的液体混合物,图中分液操作装置合理,D正确;‎ 故选D。‎ ‎5.不是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 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B. 都有丁达尔效应 C. 加入少量NaOH溶液都可产生沉淀 D. 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和胶体外观基本一致,一般为均一透明、稳定,故A不选;‎ B、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备,故B选;‎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OH溶液,会使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而MgCl2与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故C不选;‎ D、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故D不选;‎ 答案选B。‎ ‎6.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1 mol H3和1 mol H2具有相同的( )‎ A. 分子数 B. 原子数 C. 质子数 D. 电子数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1 mol H3和1 mol H2分子数均为NA;‎ B项,1 mol H3和1 mol H2原子数分别为3NA和2NA;‎ C项,1 mol H3和1 mol H2质子数分别为3NA和2NA;‎ D项,1 mol H3和1 mol H2电子数分别为3NA和2NA;‎ 答案选A。‎ ‎7. 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是( )‎ A. 6.4g O2 B. 8.8g CO2 C. 0.1mol N2 D. 3.01×1022个H2O ‎【答案】B ‎【解析】‎ 选B。依据公式nM=m、N/NA=n可计算出各选项所含原子数分别为0.4NA、0.6NA、0.2NA、0.15NA。‎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0NA B. 1 mol任何气体所含的原子数均为NA C. 28 g CO所含的分子数为NA D. 标况下,NA个分子的体积为22.4 L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气体;‎ B.气体分子可以是双原子分子、也可以是单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 C.依据n=计算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D.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气体 ‎【详解】A.标况下水为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 B.体分子可以是双原子分子、也可以是单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所以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不都为NA,故B错误;‎ C.28gCO的物质的量==1mol,所含的分子数为NA,故C正确;‎ D.物质在标况下的状态不知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9.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B. 钠放置于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C. 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 D. 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灭火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的硬度较小,故A错误;‎ B.钠放在空气中,迅速反应生成白色氧化钠,加热才能生成过氧化钠,故B错误;‎ C.钠在氧气剧烈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火焰是黄色,故C正确;‎ D.‎ 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钠和氧气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助燃,故D错误;‎ 故选C。‎ ‎10.已知下列溶液的溶质都是强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1 MgCl2溶液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mL 1mol·L-1 NaCl溶液 B. 75mL 2mol·L-1 CaCl2溶液 C. 150mL 2mol·L-1 KCl溶液 D. 75mL 1mol·L-1 AlCl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50mL 1mol·L-1 MgCl2溶液的Cl-浓度为2mol·L-1;‎ A.Cl-浓度为1mol·L-1,故A错误;‎ B Cl-浓度为4mol·L-1,故B错误;‎ C .Cl-浓度为2mol·L-1,故C正确;‎ D .Cl-浓度为3mol·L-1,故D错误;‎ 故选C。‎ ‎11.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5.1gNa2CO3,加入500mL水 B. 称取13.7gNa2CO3·10H2O,配成500mL溶液 C. 称取5.3Na2CO3,加入500mL水 D. 称取14.3gNa2CO3·10H2O,配成500mL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的碳酸钠溶液,实际上需要配制的是500mL 0.1mol/L的碳酸钠溶液,需要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5L=0.05mol,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106 g/mol × 0.05 mol = 5.3g,若用Na2CO3•10H2O配制,需要Na2CO3•10H2O的质量为:286g/mol×0.05mol=14.3g。A.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5.3g,且加入水的体积不是500mL,故A错误;B.需要Na2CO3•10H2O的质量为14.3g,故B错误;C.不是加入500mL水,应该是配成500mL溶液,故C错误;D.称取14.3gNa2CO3•10H2O,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0.1mol/L,该操作方法合理,故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摩尔溶液的配制 ‎12.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KNO3‎ H2SO4‎ Na2SO4‎ HClO4‎ 弱电解质 NH3·H2O CaCO3‎ HClO C2H5OH 非电解质 SO2‎ Al H2O CH3COOH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硝酸钾为强电解质,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二氧化硫为非电解质,故A正确;‎ B.碳酸钙为强电解质,故B错误;‎ C.水为弱电解质,故C错误;‎ D.乙醇为非电解质,醋酸为弱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强酸和强碱和大多数盐为强电解质,弱酸或弱碱为弱电解质,其余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13.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 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氢钠溶液中 D.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钠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本质为钠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若仅是钠参加反应,无论何种溶液,相同质量的钠生成的氢气的量相等,但要注意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将等质量的钠投入到稀盐酸、稀硫酸、硫酸氢钠溶液中,‎ 发生反应本质为钠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因为Na的质量相同,所以三者放出的氢气的量相等;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故生成氢气要比上述三种情况多。 故D项中生成氢气最多。 答案选D。‎ ‎14.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 Zn和H2SO4(稀)反应 B. 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 C. C和O2反应 D. Fe和CuSO4溶液反应 ‎【答案】C ‎【解析】‎ A. Zn和H2SO4(稀)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离子反应,A错误;B. 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属于离子反应,B错误;C. C和O2反应生成CO或二氧化碳,不是离子反应,C正确;D. Fe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离子反应,D错误,答案选C。‎ ‎15.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l-→Cl2 B. CuO→Cu C. CaCO3→CO2 D. H2O2→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给予物质作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反应Cl-→Cl2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失去电子,需要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该反应CuO→Cu中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0价,得到电子氧化铜作氧化剂,需要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该反应CaCO3→CO2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需要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实现,故C错误;‎ D.该反应H2O2→O2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可以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可实现,不需要加入氧化剂就能实现,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化合价变化与氧化剂、还原剂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选项D是易错点,注意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特例。‎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质在水溶液的电离需要通电 B.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质电离不需要通电,故A错误;‎ B.得电子能力强的氧化剂氧化性强,与电子多少无关,故B错误;‎ C.有些阳离子也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如亚铁离子,故C错误;‎ D.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如碳酸,故D正确;‎ 故选D。‎ ‎17.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下列气体密度最小的是 A. CO2 B. Cl2 C. O2 D. H2‎ ‎【答案】D ‎【解析】‎ ‎【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Vm计算这几种气体密度相对大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二氧化碳摩尔质量是44g/mol、氯气摩尔质量是71g/mol、氧气摩尔质量是32g/mol、氢气摩尔质量是2g/mol,所以相同条件下,这几种气体密度大小顺序是Cl2>CO2>O2>H2,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能正确推导密度与气体摩尔质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气体摩尔质量相对大小。‎ ‎18.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 NaHCO3 = Na++H++CO32- B. NaHSO4 = Na++H++SO42-‎ C. Mg(NO3)2 = Mg2++2NO3- D. Na2SO4 = 2Na++SO4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氢钠属于强碱弱酸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说法错误;B、NaHSO4属于强碱弱酸盐,完全电离,即NaHSO4=Na++H++SO42-,故说法正确;C、Mg(NO3)2属于盐,即电离方程式为Mg(NO3)2=Mg2++2NO3-,故说法正确;D、Na2SO4属于盐,Na2SO4=2Na++SO42-,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19.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A. K+、Na+、Cl-、CO32- B. NH4+、Na+、Cl- 、SO42-‎ C. Na+、HCO3-、NO3-、SO42 - D. K+、MnO4-、Na+、Cl-‎ ‎【答案】A ‎【解析】‎ A. K+、Na+、Cl-、CO32-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A正确;B. NH4+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HCO3-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 MnO4-在溶液中不显无色,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掌握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20.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 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 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中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不能用这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错误;‎ B.反应中生成一水合氨,不能用这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错误;‎ C.该反应可以用这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正确;‎ D.醋酸为弱酸,不能写成氢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2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SO3+ H2O= H2SO4 B. NH4Cl NH3+HCl C. Fe+CuSO4= FeSO4+Cu D. NaOH+HNO3=NaNO3+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3+ H2O= H2SO4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NH4Cl NH3↑+HCl↑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Fe+CuSO4= FeSO4+Cu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NaOH+HNO3=NaNO3+H2O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22.生活中我们常用到铝制餐具。铝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 铝能产生铝热反应 B. 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 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答案】D ‎【解析】‎ ‎【详解】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继续反应,所以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故选D。‎ ‎23. 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ClO3-+5Cl-+6H+=3Cl2↑+3H2O,②2FeCl3+2KI=2FeCl2+2KCl+I2,‎ ‎③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Cl2>ClO3->Fe3+>I2 B. Cl2>ClO3-> I2> Fe3+‎ C. ClO3-> Cl2>Fe3+>I2 D. ClO3->Fe3+Cl2>I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根据ClO3-+5Cl-+6H+=3Cl2↑+3H2O可知氧化性:ClO3-> Cl2,②根据反应2FeCl3+2KI= 2FeCl2+ 2KCl+I2可知氧化性:Fe3+>I2,③根据2FeCl2+Cl2=2FeCl3可知氧化性:Cl2>Fe3+,所以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3-> Cl2>Fe3+>I2,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的知识。‎ ‎24.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先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最后只剩余氢氧化镁沉淀;故选D。‎ ‎【点睛】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是关键,铝盐中加入氢氧化钠,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能溶解生成偏铝酸钠。‎ ‎2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O32-+H+=CO2↑+H2O B.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C. 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H++OH-=H2O D.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形式,故A错误;‎ B.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故B错误;‎ C.氢氧化镁不溶于水,故C错误;‎ D.氯化铝和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注意强酸和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有些反应和物质的量的关系。‎ ‎26.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 B. 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发生2NaHCO3Na2CO3+H2O+CO2↑,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正确;‎ B.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 C.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且碳酸氢钠的碱性较弱,对胃壁的刺激作用较小,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正确;‎ D.Na2O2中阴离子为O22-,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正确;‎ 故选B。‎ ‎27.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 体积相等、密度不等的CO和C2H4‎ C.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没有说明压强,不能确定物质的量关系,故A错误;‎ B.二者质量不同,物质的量不同,故分子数一定不等,故B错误;‎ C.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因为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其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 D.没有说明温度,不能确定物质的量关系,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和推论,注意四同中知三同定一同。缺少条件不能确定其物质的量关系。‎ ‎28.下列变化中,元素价态变化与反应:3NO2+H2O=2HNO3+NO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2FeCl3+H2S=2FeCl2+2HCl+S↓‎ B. 2NH4Cl+6HCl+K2Cr2O7===2KCl+N2↑+2CrCl3+7H2O C. 3Br2+6NaOH=NaBrO3+5NaBr+3H2O D. 5H2S+2KMnO4+3H2SO4=K2SO4+2MnSO4+5S↓+8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3NO2+H2O=2HNO3+NO中N元素价态变化可知此反应属于歧化反应。‎ ‎【详解】A. 2FeCl3+H2S=2FeCl2+2HCl+S↓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歧化反应,故A错误;B. 2NH4Cl+6HCl+K2Cr2O7===2KCl+N2↑+2CrCl3+7H2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歧化反应,故B错误;C. 3Br2+6NaOH=NaBrO3+5NaBr+3H2O中Br元素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属于歧化反应,故C正确;D. 5H2S+2KMnO4+3H2SO4=K2SO4+2MnSO4+5S↓+8H2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歧化反应,故D错误;答案:C。‎ ‎29.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3C1O-+ 4OH-= 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6‎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2,O元素是-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 答案选D。‎ ‎30.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 23:9 B. 32:9 C. 16:9 D. 46:9‎ ‎【答案】C ‎【解析】‎ ‎【详解】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设R、M摩尔质量分别为22a、9a,‎ ‎ X + 2Y = R + 2M ‎ 22a 2×9a ‎ 4.4g b ‎,b= 36 g 根据质量守恒求Y的质量为4.4 g + 3.6 g - 1.6 g = 6.4 g 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6.4 g:3.6 g = 16:9,故C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利用相关知识填空。‎ ‎(1)标准状况下11.2L NH3中含__个氨分子。‎ ‎(2)等质量的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是___;所含的氧原子个数之比是__。‎ ‎(3)12.4g Na2R含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 ‎【答案】 (1). 0.5NA (2). 5:4 (3). 5:6 (4). 62g/mol ‎【解析】‎ ‎【分析】‎ 根据n===进行计算。‎ ‎【详解】(1)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分子数为0.5NA;‎ ‎(2) 等质量的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即为80:64=5:4;氧原子个数比为5×2:4×3= 5:6 ;‎ ‎(3) 12.4g Na2R含Na+ 0.4mol ,其物质的量为0.2mol,摩尔质量为=62g/mol。‎ ‎32.(1)根据反应回答下列问题:K2Cr2O7+14HCl=2KCl+2CrCl3+7H2O+3Cl2↑‎ ‎①用双线桥法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标明得失电子及数目):__‎ K2Cr2O7+14HCl=2KCl+2CrCl3+7H2O+3Cl2↑‎ ‎②以上反应中还原产物是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 ‎②钠单质与水反应___。‎ ‎③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___。‎ ‎【答案】 (1). (2). CrCl3 (3). 1:6 (4). 2Na2O2+2H2O=4Na++4OH-+O2↑ (5). 2Na+2H2O=2Na++2OH-+H2↑ (6). CH3COOH+OH-=CH3COO-+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双线桥和氧化剂和还原剂;‎ ‎(2)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离子方程式。‎ ‎【详解】(1)①反应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根据电子数分析,双线桥:;‎ ‎②反应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CrCl3为还原产物,K2Cr2O7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二者比例为1:6;‎ ‎(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醋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醋酸钾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 ‎33.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2)某小组进行硫酸酸性实验探究时,需要250mL 4.6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取上述的浓硫酸___mL。‎ ‎(3)在配制4.6mol/L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仰视读数:__;‎ ‎②移液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滴在容量瓶外面:___。‎ ‎(4)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如何处理?‎ ‎①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cm时,应___;‎ ‎②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__。‎ ‎【答案】 (1). 18.4 (2). 62.5 (3). 偏低 (4). 偏低 (5). 该用胶头滴管滴加 (6). 重新配制 ‎【解析】‎ ‎【详解】(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8.4mol/L;‎ ‎(2)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62.5mL;‎ ‎(3) ①定容时仰视读数,溶液体积变大,浓度偏低;‎ ‎②移液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滴在容量瓶外面,溶质有损失,浓度偏低;‎ ‎(4) ①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cm时,应该用胶头滴管滴加,避免不好控制加水量;‎ ‎②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溶液浓度变小,应重新配制。‎ ‎3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图Ⅰ、Ⅱ所示实验中,__(填序号)能够较好达到实验目的。‎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两个实验的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填化学式)。‎ ‎【答案】 (1). Ⅱ (2). 2NaHCO3Na2CO3+H2O+CO2↑ (3). D (4). NaHCO3‎ ‎【解析】‎ ‎【详解】(1) 图Ⅰ表示物质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者都可以不容易区别,Ⅱ中实验为二者都和盐酸反应,但是产生气体的快慢和气体的量不同,可以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实验Ⅱ能达到较好的实验目的;‎ ‎(2)碳酸氢钠能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一次做两个物质的实验,对比现象明显,故选D;‎ ‎(3)为了更好验证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最好在小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 ‎【点睛】掌握实验的对比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使用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时,后者快,且产生气体多。碳酸氢钠能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稳定,在组合装置中碳酸钠直接受热,碳酸氢钠间接受热更有说服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