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 ·L-1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水的电离)( )‎ A. 1 L溶液中含阴、阳离子总数是0.6NA B. 500 mL溶液中Ba2+的浓度是0.2 mol·L-1‎ C. 500 mL溶液中NO3-的浓度是0.4 mol·L-1‎ D. 1 L溶液中含有0.2NA个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1 L溶液中含Ba(NO3)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阴离子数是0.4 NA、阳离子数是0.2 NA、阴、阳离子总数是0.6 NA,A正确;‎ B、Ba2+的浓度与体积无关,Ba2+的浓度是0.2 mol·L-1,B正确;‎ C、NO3-的浓度与体积无关,NO3-的浓度是0.4 mol·L-1,C正确;‎ D、1 L溶液中含Ba(NO3)2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Ba(NO3)2的化学式可知,1 L溶液中含有0.4NA个NO3-,D错误;‎ 答案选D。‎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C. 酒精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 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A正确;‎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B错误;‎ C. 酒精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应该用沙子扑灭,C错误;‎ D. 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进行,D错误;‎ 答案选A。‎ ‎3.现将AlCl3、MgCl2、MgSO4、Al2(SO4)3四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Al3+)=0.1 mol•L﹣1、c(Mg2+)=0.25 mol•L﹣1、c(Cl﹣)=0.2 mol•L﹣1,则该溶液中c(SO42-)为(  )‎ A. 0.15 mol•L﹣1 B. 0.2 mol•L﹣1 C. 0.25 mol•L﹣1 D. 0.30 mol•L﹣1‎ ‎【答案】D ‎【解析】c(Al3+)=0.1mol•L-1、c(Mg2+)=0.25mol•L-1、c(Cl-)=0.2mol•L-1,设该溶液中c(SO42-)为x,由电荷守恒可知,0.1×3+0.25×2=0.2×1+x×2,解得x=0.30 mol•L-1,故选D。‎ ‎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A.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 B. 滴加液体 C. 给溶液加热 D. 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正确;‎ B. 滴加液体,错误,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内;‎ C. 给溶液加热,错误,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 过滤,错误,漏斗颈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故选A。‎ ‎5.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钙、硫酸钠杂质,下列选用的试剂及加入顺序正确的是( )‎ A Na2CO3、BaCl2、HCl B. BaCl2、Na2CO3、H2SO4‎ C. BaCl2、Na2CO3、HCl D. Ba(NO3)2、Na2CO3、HCl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选择的试剂,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的碳酸钠一定要在氯化钡以后加,这样碳酸钠既可以将钙离子除去还可以将多余的钡离子除去,过滤后再加入盐酸,将多余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除去,不能加入硫酸,否则会引进硫酸根离子,即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aCl2、Na2CO3、HCl,故选C。‎ ‎6.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0.5mol•L﹣1的碳酸钠溶液950mL,假如其它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 A. 称取碳酸钠晶体143g B. 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 C. 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 D. 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配制950mL溶液,需要选用1000mL容量瓶,需要碳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L×1L=0.5mol,需要碳酸钠晶体的质量为:286g/mol×0.5mol=143g,称量的碳酸钠晶体质量符合要求,不会产生误差,故A错误;‎ 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B正确;‎ C.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 又加入了蒸馏水,导致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D错误;‎ 答案选B。‎ ‎7.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 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 A. 2NaBr+Cl2===2NaCl+Br2‎ B. 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 2H2S+SO2===2H2O+3S↓‎ D. 2CO+O2===2CO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该反应是一个归中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只有溴元素一种,且是两种化合态的溴生成游离态的溴,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2H2S+SO2===2H2O+3S↓,故C正确,本题选C。‎ ‎8.钢笔的笔头通常由合金钢制成,其笔头尖端是用机器轧出的便于书写的圆珠体。为了改变笔头的耐磨性能,在笔头尖端点上铱金粒,为区别于钢笔,而叫作铱金笔,铱金笔是笔头用黄金的合金制成、笔尖用铱的合金制成的高级自来水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笔的笔头不易被氧化,耐腐蚀性能好 B. 铱金笔的耐磨性能比钢笔好 C. 钢笔的笔头只含有碳和铁两种元素 D. 铱金笔经久耐磨,书写时弹性好,是一种理想的硬笔 ‎【答案】C ‎【解析】‎ ‎【分析】A.黄金不活泼;‎ B.笔尖用铱的合金制成;‎ C.铱金笔是笔头用黄金的合金、笔尖用铱的合金制成的;‎ D.合金的硬度大。‎ ‎【详解】A.黄金不活泼,耐腐蚀,选项A正确; ‎ B.笔尖用铱的合金制成,合金的硬度大,耐磨性能比钢笔要好,选项B正确;‎ C.铱金笔是笔头用黄金的合金、笔尖用铱的合金制成的,不是纯金,选项C错误;‎ D.铱金笔是笔头用黄金的合金、笔尖用铱的合金制成的,合金的硬度大,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9.点燃的镁条能在氨气中剧烈燃烧,发生如下反应:Mg+2NH3Mg(NH2)2+H2,对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NH3既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氢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 0.5 mol氢气生成时转移1 mol电子 D. 镁具有氧化性 ‎【答案】C ‎【解析】A.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 NH3是氧化剂,镁是还原剂,A错误;B. 氢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B错误;C. 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得到1个电子,0.5mol氢气生成时转移1mol电子,C正确;D. 镁具有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C。‎ ‎10.已知反应:①Cl2+2KI═2KCl+I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IO3+Cl2═I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IO3>KClO3>Cl2>I2‎ C. 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 ③中1 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②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Cl2>I2,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KClO3>Cl2,由反应③可知KIO3>KClO3,则有氧化性:KIO3>KClO3>Cl2>I2,故B正确;‎ C.反应②中,KClO3中的Cl元素从+5价降低至0价,所以KClO3是氧化剂,HCl中-1价Cl升高到0价,HCl是该反应的还原剂,但被还原的HCl为5mo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故C错误;‎ D. 反应③中氧化剂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由+5下降到0价,则1 mol还原剂参与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5mol=10mol,故D错误;‎ 答案选B。‎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 B. 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 FeCl2溶液与Cl2反应:Fe2++Cl2===Fe3++2Cl-‎ D. Fe(OH)3与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 ‎【答案】D ‎【解析】A、电荷不守恒,应为Fe+2Fe3+=3Fe2+,故A错误;B、违反反应事实,应为Fe+2H+=Fe2++H2↑,故B错误;C、电荷不守恒,应为2Fe2++Cl2=2Fe3++2Cl-,故C错误;D、氢氧化铁是难溶物质,不能拆写成离子,发生中和反应,故D正确。‎ ‎12.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及药品进行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B. 向Na2SiO3饱和溶液中滴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C. 一段时间后②中有胶冻状物质生成 D. 该实验能证明酸性强弱的顺序是:硫酸>碳酸>硅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①中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2SO4=Na2SO4+CO2↑+H2O,②中发生CO2+H2O+Na2SiO3=Na2CO3+H2SiO3↓,两个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故A正确;‎ B、硅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变红,故B错误;‎ C、根据选项A的分析,②中生成硅酸胶体,故C正确;‎ D、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酸性:硫酸>碳酸>硅酸,故D正确;‎ 答案选B。‎ ‎13.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 对酸性物质的排放加以控制,开发新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 C. NO2、NO含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 D.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答案】A ‎【解析】‎ ‎【详解】A、CO2是空气的成分之一,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NO2和SO2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CO2不会导致酸雨,故A说法错误;B、S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且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开发新能源减少SO2‎ 的排放,故B说法正确;C、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故C说法正确;D、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故D说法正确。‎ ‎14.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正确;‎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中含有Cl-,B正确;‎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2,这说明氯水中含有H+,C正确;‎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由于氯气也能把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不正确。‎ 答案选D。‎ ‎15.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xO溶于足量盐酸后只生成了FeCl3和H2O B. 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的物质的量是5 mol C. x=0.8‎ D. 通入Cl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Cl2Fe3++2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再通入氯气,将Fe2+完全氧化生成Fe3+,所以FexO溶于HCl有FeCl2生成,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112L÷22.4L/mol=0.005mol,故B错误;‎ C.FexO中Fe的平均化合价为+2/x,被氧化为Fe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12mLCl2转移电子数为0.005mol×2=0.01mol。则有:1.52g/(56x+16)g·mol-1×(3-2/x)×x=0.01mol,解得x=0.8,故C正确;‎ D.通入Cl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6.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 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 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当X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知,A一定是弱酸的铵盐,当X是强酸时,A、B、C、D、E、F分别是:Na2S、H2S、S、SO2、SO3、H2SO4;当X是强碱时,A、B、C、D、E、F分别是:NH4Cl、NH3、N2、NO、NO2、HNO3。‎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酸时,F是H2SO4,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碱时,F是HNO3,故B正确;‎ C.无论B是H2S 还是NH3,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当X是强酸时,C是硫,在常温下是固态单质,故D错误;‎ 答案选D。‎ ‎17.工业上通常利用SiO2和碳反应来制取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工业上还可以利用镁制取硅,反应为2Mg+SiO2=2MgO+Si,同时会发生副反应:2Mg + Si=Mg2Si。如图是进行Mg与SiO2反应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O2和H2O(g)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石灰石   B.锌粒   C.纯碱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一段时间X气体,再加热反应物,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当反应引发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副产物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气体,然后SiH4自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两个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SiO2 + 2C Si + 2CO↑ (2). b (3). 防止加热条件下H2与空气混合爆炸 (4). Mg与Si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5). Mg2Si+4HCl= 2MgCl2+SiH4↑ (6). SiH4+2O2 = SiO2↓+2H2O ‎【解析】试题分析: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CO,据此书写方程式;‎ Mg为活泼金属,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在工业中利用镁制取硅: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X由稀硫酸制得,根据题干(1)信息可知,用锌和稀硫酸制得的氢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前应该先通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X为氢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碳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C Si + 2CO↑。‎ ‎(1)Mg可以与CO2、N2发生化学反应,Mg与氢气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用氢气作为保护气;选用的药品为稀硫酸和锌粒,再用浓硫酸干燥,答案选b;‎ ‎(2)装置中有空气,若不用氢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前应该先通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Mg与SiO2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当反应引发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这说明Mg与Si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其反应的方程式为:Mg2Si+4HCl=2MgCl2+SiH4↑,SiH4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自燃的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SiH4+2O2 =SiO2↓+2H2O,所以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 ‎18.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写出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 ‎②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_______。‎ ‎③步骤Ⅱ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_______。‎ ‎【答案】(1). 3Fe+4H2O(g)Fe3O4+4H2 (2). 黑色的粉末变成紫红色,管壁产生水珠 (3).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Fe+2HCl=FeCl2+H2↑、Fe+2FeCl3=3FeCl2 (4). 将Fe2+氧化成Fe3+ (5). 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6).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 ‎【分析】A中圆度烧瓶在加热条件下可提供水蒸气,B在加热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氢气经干燥,在C中用向下排空法可收集到氢气,D为干燥装置,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据此解答该题。‎ ‎【详解】(1)装置B中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2)装置B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氢气,经碱石灰干燥后加入装置E,氧化铜与氢气加热发生反应生成了铜和水,所以反应的现象为:黑色的粉末变成紫红色,管壁产生水珠;‎ ‎(3)在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四氧化三铁、铁和盐酸以及铁和氯化铁之间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Fe3O4+8HCl=FeCl2+2FeCl3+4H2O、Fe+2HCl=FeCl2+H2↑、Fe+2FeCl3=3FeCl2;‎ ‎(4)①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因此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 ‎②检验三价铁应该用KSCN溶液,观察是否变红,即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③由FeCl3稀溶液得到FeCl3•6H2O晶体需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9.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 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5.4 g NaOH(1 g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答案】(1). 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 250 mL容量瓶 (3). 玻璃棒 (4). 27.4 (5). 10.0 (6). 查漏 (7). 应该为250mL的容量瓶;移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8). B ‎【解析】‎ ‎【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用到的仪器依次为: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容量瓶和胶头滴管,要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240mL,应选择250mL容量瓶,所以还缺少的仪器:250mL容量瓶、玻璃棒;故答案为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250mL容量瓶、玻璃棒;‎ ‎(2)依据天平称量固体原理可知:固体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右盘中砝码为20g,10g,游码质量2.6g,所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7.4g;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40mL,应选择250mL容量瓶,配制250mL溶液,需要氢氧化钠质量m=1.0mol/L×40g/mol×0.25L=10.0g;故答案为27.4;10.0;‎ ‎(3)容量瓶带有活塞,使用过程中需要上下颠倒,所以使用前应检查否漏水;故答案为查漏;‎ ‎(4)①该同学选用的容量瓶错误,应该为250mL的容量瓶;②移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答案为:应该为250mL的容量瓶;移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5)A.NaOH已潮解,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向溶液中加水未到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溶解的NaOH少量残留在烧杯中,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称量NaOH物、码放反时,称量实际质量为4.6g,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答案为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