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度12月月考试卷 高二化学(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固体NaOH B. 无水乙醇 C. 固体NH4NO3 D. 生石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固体NaOH、无水乙醇、固体NH4NO3溶于水中是物理变化,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D.‎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 ‎2.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是( )‎ ‎①改变气体物质的量浓度 ② 改变气体的压强 ③ 改变气体的温度 ④加入催化剂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改变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了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故①错误; ‎ ‎②改变气体的压强,可增大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故②错误;‎ ‎③改变气体的温度,提供能能量,有效碰撞的机会增大,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③正确;‎ ‎④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④正确; ‎ 只有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 ‎3.如图是反应CO(g) +2H2 (g)  CH3OH (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曲线a和b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 B. 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变大 C. 该反应的△H =+91 kJ/moL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没变,其能量差即△H不变,故A错误;‎ B.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放出更多的热量,因反应热为负值,则△H减小,故B错误;‎ C.该反应的△H =反应物的活化能-生成物的活化能=419 kJ/moL -510 kJ/moL =-91 kJ/moL,故C错误; ‎ D.该反应的△H =-91 kJ/moL,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HCO3 =Na+ + H ++CO32- B. KHSO4 =K+ + H + + SO42-‎ C. H2SO32H++ SO32- D. CHCOONH4 CHCOO - +NH4+‎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HCO3为强电解质,但HCO3-不能完全电离,则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错误;‎ B.硫酸氢钾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三种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2-,故B正确;‎ C.H2SO3是弱电解质,且分步电离,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SO3H++ HSO3-,故C错误;‎ D.CHCOONH4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COONH4 = CHCOO - +NH4+,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反应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两者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不变,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作平衡状态的标志,故⑤错误;‎ ‎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⑥正确;‎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①④⑥,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①和②,要注意达到平衡的标志之一是v正=v逆 ‎,而②均表示正反应速率。‎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 由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285.8kJ/mol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A项错误;‎ B. 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能量高,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错误; ‎ C. 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燃烧2mol H2放出的热量为2285.8 kJ/mol=571.6 kJ/mol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 kJ/mol,C项错误;‎ D. 浓硫酸稀释会放出一部分热量,所以根据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化学键的键能越高越稳定。‎ ‎7.在‎3A(g)+B(g) = ‎2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是( )‎ A. v(C)=0.8 mol /(L·s) B. v(B)=0.3 mol/(L·s)‎ C. v(A)=0.5 mol /(L·s) D. v(D)=1 mol /(L·s)‎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不同条件下,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可知,比值越大,反应越快;‎ A.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4mol /(L·s);‎ B.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3 mol /(L·s);‎ C.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167 mol /(L·s);‎ D.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25 mol /(L·s);‎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v(C)= 0.8 mol /(L·s),故答案为A。‎ ‎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催化剂, v(正)v(逆)都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加压, 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C. 升温, 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D. 加入氩气,v(正)v(逆)都不变,且v(正)等于v(逆)‎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平衡不移动,故A正确;‎ B.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故B正确;‎ C.正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小于v(逆)增大的倍数,故C错误;‎ D.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氩气,虽然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即v(正)v(逆)都不变,且v(正)仍等于v(逆),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9.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COOH CHCOO - + H+,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热 B. 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C. 加少量盐酸 D. 加少量NaOH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pH增大,故B错误;‎ C.加入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醋酸电离程度减小,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NaOH,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则pH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酸(HCOOH,一元酸)为弱酸的是(  )‎ A. 室温下,0.1mol/L甲酸的pH为2.3 B. 甲酸是共价化合物 C. 温度升高,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增强 D. 甲酸溶液中存在着甲酸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0.1mol/L的甲酸pH=2.3,说明该甲酸溶液中c(H+)=10-2.3 mol/L<0.1mol/L,则甲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A错误;‎ B.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强电解质,则甲酸是共价化合物,无法判断甲酸是弱电解质,故B正确;‎ C.升高温度,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中存在甲酸的电离平衡,甲酸为弱电解质,故C错误;‎ D.甲酸溶液中存在着甲酸分子,说明甲酸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甲酸为弱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一定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 A. NaOH固体 B. CuSO4固体 C. NaNO3溶液 D. CH3COONa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与酸中和,引起H+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氢气的总量也在减少,故A错误;‎ B.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B错误;‎ C.加入NaNO3溶液降低H+浓度,且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无氢气生成,故C错误;‎ D.加入CH3COONa生成弱酸,H+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但H+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的不变,则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B. 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C. 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 NH4HCO3(s) = 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方向转变的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的自发性和反应进行的速率快慢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能迅速发生反应,故A错误;‎ B..△H<0、△S>0,在低温下可满足△G=△H-T•△S<0,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不能用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故C错误;‎ D.反应△H>0、△S>0,△H-T△S<0,能自发进行说明,其中△S>0说明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的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的熵变有关;一般来说体系能量减小和混乱度增加都能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共同制约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但焓和熵都不是唯一因素,我们不能单纯地根据焓变或熵变来判断某个反应是否自发进行。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由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最终判据是吉布斯自由能变,自由能一般用△G来表示,且△G=△H-T△S:①当△G=△H-T△S<0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能自发进行;②当△G=△H-T△S=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当△G=△H-T△S>0时,反应不能向正反应方向自发进行。‎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Z为0.3 mol/L B. Y2为0.4 mol/L C. X2为0.2 mol/L D. Z为0.4 mol/L ‎【答案】A ‎【解析】‎ 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转化率不可能是100%的,即不可能只有反应物没有生成物,或只有生成物而没有反应物,所以选项A有可能,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A。‎ ‎14.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中,中强酸溶液②部分电离。所以中强酸溶液②的n(H+)大于一元强酸溶液①,则中强酸溶液②反应得到氢气比一元强酸溶液①多,随着反应的进行,c(H+)减小,但中强酸溶液②会继续电离,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中强酸溶液②的c(H+)会大于一元强酸溶液①的c(H+)。则中强酸溶液②先到达反应终点。‎ 故选C。‎ ‎【点睛】本题要注意分析中强酸溶液②的电离情况和氢离子浓度变化,才能准确选出答案。‎ ‎15.已知: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1<T2,P1>P2,m+n>p,正反应吸热 B. 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C. 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D. T1>T2,P1<P2,m+n<p,正反应吸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象可知,温度为T1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P2>P1,且压强越大,C的含量高,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m+n>p;压强为P2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T1>T2,且温度越高,C的含量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B。‎ ‎【点睛】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技巧:①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②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③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④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16.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是 序号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0.1mol/L氨水稀释成0.01mol/L,测得pH由11.1变成10. 6‎ 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向ZnS沉淀上滴加硫酸铜溶液,沉淀变为黑色 同温下,Ksp(ZnS)”、“<”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得溶液的物料守衡关系,将下列等式补充完整, c(SO42-)= 。‎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c(NH4+)=a mol/L,则c(SO42-)=________。‎ ‎(3)若向氨水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答案】(1)NH3·H2O+H+===NH4++H2O < NH4++H2ONH3·H2O+H+ 1/2[c(NH4+)+c(NH3·H2O)]‎ ‎(2)mol·L-1(3)c(NH4+)>c(SO42-)>c(H+)>c(OH-)‎ ‎【解析】‎ 试题分析:(1)氨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氨水和稀硫酸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硫酸铵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导致溶液显酸性,即所得溶液的pH<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NH4++H2ONH3·H2O+H+;根据物料守恒,c(SO42-)=1/2[c(NH4+)+c(NH3·H2O)]‎ ‎(2)根据题意,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H+)=c(OH-),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2c(SO42-)+c(OH-),所以c(SO42-) =" 0.5" c(NH4+) =" ‎0.5a" mol/l。‎ ‎(3)pH=1的硫酸溶液,c( H+)=0.1mol•L-1,氢离子浓度与氨水浓度相等,体积相同,所以恰好反应生成盐,如果NH4+不水解,c( NH4+):c(SO42-)=2:1,但水解程度是较弱的,所以c(NH4+)>c(SO42-);溶液呈酸性,所以c(H+)>c(OH-),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 > c(SO42-) > c(H+) > c(OH-)。‎ ‎【考点定位】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盐的水解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盐的水解等知识。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几种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三个守恒”‎ ‎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如NaHCO3溶液中:c(H+)+c(Na+)=c(HCO3-)+‎2c(CO32-)+c(OH-)‎ ‎②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种粒子的初始浓度等于它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物料守恒实际上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如Na2S溶液中S原子守恒,n(Na):n(S)恒为2:1,c(Na+)=‎2c(S2-)+‎2c(HS-)+‎2c(H2S)‎ ‎③质子守恒: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的量总是相等的;盐类水解过程中,由于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了水电离的H+或OH-,从而使溶液中的c(H+)与c(OH-‎ ‎)不再相等而表现出一定的酸碱性,但水电离出的H+与OH-守恒的关系依然存在。如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