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案(1)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考纲解读:‎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自主梳理:‎ ‎1.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 ‎(3)意义: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K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平衡时生成物浓度 平衡时反应物浓度 反应物转化率 越大 越大 越大 越小 越大 越小 越小 越小 越大 越小 一般地说,当K>105时,就认为反应基本进行完全了,当K<10-5时,认为反应很难进行。‎ ‎2.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对于确定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无关。‎ ‎(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 ‎(2)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 ‎3.平衡转化率: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bBcC+dD,达到平衡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α(A)=×100%=×100%[c0(A)为A的初始浓度,c(A)为平衡时A的浓度]。‎ ‎4.化学平衡常数的三种应用 ‎(1)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对于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Qc,称为浓度商。‎ Qc ‎(3)利用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 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 ‎1.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是增大还是减小?‎ ‎【答案】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要视具体反应而定,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温度升高K值增大,反之则减小。‎ ‎2.对于N2(g)+3H2(g) 2NH3(g) K1‎ ‎2NH3(g) N2(g)+3H2(g) K2‎ 试分别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并判断其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1= K2= K1= 例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nBpC+qD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A ‎【解析】K是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显然,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A项正确、B项错误;K只受温度的影响,故C、D项错误。‎ ‎【发散类比1】已知反应A(g)+B(g) C(g)+D(g)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 ‎80‎ ‎83‎ ‎1 000‎ ‎1 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现有两个相同的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在Ⅰ中充入1 mol A和1 mol B,在Ⅱ中充入1 mol C和1 mol D,800 ℃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容器Ⅰ、Ⅱ中的压强相等 B.容器Ⅰ、Ⅱ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容器Ⅰ中A的浓度比容器Ⅱ中的小 ‎【答案】C ‎【解析】由题中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得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正确;由于反应体系是绝热体系,则容器Ⅰ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比容器Ⅱ高,故其平衡常数小,平衡时压强大,A、B错误;容器Ⅰ比容器Ⅱ 温度高,故平衡时A的浓度容器Ⅰ大于容器Ⅱ,D错误。‎ ‎【归纳总结】化学平衡常数热点归纳 ‎(1)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的关系 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若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发生改变。两反应加和,得到的新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是两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两反应相减,得到的新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是两反应平衡常数相除得到的商。‎ ‎(2)化学平衡常数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由于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1,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即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但只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就不会改变,利用此守恒可以计算恒定温度下再次平衡后的转化率等物理量,这也是定量化学的重要定律。‎ 例2、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CO2)·c(H2)=c(CO)·c(H2O),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在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含有1 mol CO2、1.2 mol H2、0.75 mol CO、1.5 mol H2O,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中”或“平衡状态”)。‎ ‎【答案】(1)正反应 (2)‎850 ℃‎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由c(CO2)·c(H2)=c(CO)·c(H2O),则计算出K=1.0,即此时温度为‎850 ℃‎,此温度下=<1.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 ‎【发散类比2】已知反应A(g)+3B(g) 2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 mol/L、c(B)=2.0 mol/L、c(C)=1.0 mol/L。则:‎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 ‎(3)若某时刻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A)=3.0 mol/L,c(B)=2.0 mol/L,c(C)=2.0 mol/L,则该时刻v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逆(填“>”“=”或“<”)。‎ ‎【答案】(1)K= (2) (3)<‎ ‎【归纳总结】利用K和Qc判断反应方向 对于化学反应aA(g)+bB(g)cC(g)+d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c=,有:‎ 考点二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自主梳理:‎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焓判据:研究表明,对于化学反应而言,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越完全。可见,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 ‎(2)熵判据 ‎①研究表明,除了热效应外,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体系的混乱度。大多数自发反应有趋向于体系混乱度增大的倾向。‎ ‎②熵和熵变的含义 a.熵的含义: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符号S表示。‎ 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 b.熵变的含义: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ΔS表示,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复合判据:ΔG=ΔH-TΔS,当ΔH-TΔS ‎【深度思考】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①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②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 ‎③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④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  )‎ ‎⑤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  )‎ ‎⑥放热过程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并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过程没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  )‎ ‎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反应的影响(  )‎ ‎【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例3、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 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 ‎【答案】C ‎【发散类比3】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增加的反应是(  ) ‎ A.CO(g)+2H2(g)===CH3OH(g)‎ B.CaCO3+2HCl===CaCl2+H2O+CO2↑‎ C.2CO(g)+O2===2CO2(g)‎ D.2Hg(l)+O2(g)===2HgO(s)‎ ‎【答案】B ‎【归纳总结】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ΔH ΔS ΔH-TΔS 反应情况 ‎-‎ ‎+‎ 永远是负值 在任何温度下过程均自发进行 ‎+‎ ‎-‎ 永远是正值 在任何温度下过程均非自发进行 ‎+‎ ‎+‎ 低温为正高温为负 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 ‎-‎ ‎-‎ 低温为负高温为正 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 考点三 “三段式”突破化学平衡的综合计算 ‎“三段式法”是有效解答化学平衡计算题的“万能钥匙”。解题时,要注意清楚条理地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按题目要求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1.步骤 ‎2.方法:可按下列模式进行计算:如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1。‎ ‎       mA(g)+nB(g)pC(g)+qD(g)‎ 起始(mol·L-1) a b 0 0‎ 变化(mol·L-1) mx nx px qx 平衡(mol·L-1) a-mx b-nx px qx 相关计算:‎ ‎①平衡常数:K=。‎ ‎②A的平衡转化率:α(A)平=×100%。‎ ‎③A的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A的体积分数):‎ w(A)=×100%。‎ ‎④v(A)=。‎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混=。‎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⑦=。‎ 例4、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 COS(g)+H2(g) 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答案】C ‎【解析】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正确。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之后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故不正确。C.设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a mol,容器的容积为‎1 L,列“三段式”进行解题:‎ ‎ CO(g)+H2S(g) COS(g)+H2(g)‎ 起始物质的量浓度(mol·L-1)  10   a 转化物质的量浓度(mol·L-1)  2   2     2   2‎ 平衡物质的量浓度(mol·L-1)  8   a-2    2    2‎ 化学平衡常数K==0.1,解得a=7,故正确。‎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故不正确。‎ ‎【发散类比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 ΔH=+108 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标出):‎ ‎(1)计算反应在第8 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若12 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________mol·L-1。‎ ‎【答案】(1)0.234 (2)0.031‎ ‎【归纳总结】有关化学平衡计算的三点注意事项 ‎(1)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反应物:c(平)=c(始)-c(变);生成物:c(平)=c(始)+c(变)。‎ ‎(2)利用混=和=计算时要注意m总应为气体的质量,V应为反应容器的体积,n总应为气体的物质的量。‎ ‎(3)起始浓度、平衡浓度不一定呈现化学计量数比,但物质之间是按化学计量数反应和生成的,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之比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比,这是计算的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