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8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化学期末试卷考试范围:选修3选修4相对原子质量:H:1O:16Ag:108Na:23Cl:35.5Cu:64注意本试卷共7页,24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0.15mol·L-1B.0.2mol·L-1C.0.3mol·L-1 D.0.4mol·L-12.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A.pH=4的盐酸和pH=10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B.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C.pH=11的烧碱溶液稀释1000倍D.pH=11的氨水溶液稀释1000倍3.将pH=3的硫酸溶液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和,若使混和后溶液的pH=7,则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是A.1︰20B.1︰10C.20︰1D.10︰14.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c(Na+)=c(CH3COO-)+c(CH3COOH)B.c(H+)=c(CH3COO-)+c(OH-)C.c(Na+)>c(CH3COO-)>c(OH-)>c(H+)D.c(CH3COO-)>c(Na+)>c(H+)>c(OH-)5.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aq)+2OH-(a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B.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6.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mL0.01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mol•L-1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wA.V(NaOH)=0时,c(H+)=1×10-2mol•L-1B.V(NaOH)<10mL时,不可能存在c(Na+)=2c(C2O42-)+c(HC2O4-)C.V(NaOH)=10mL时,c(H+)=1×10-7mol/L\nD.V(NaOH)>10mL时,c(Na+)>c(C2O42-)>c(HC2O4-)7.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10mL0.1mol/L氨水与10mL0.1mol/L盐酸混合:c(Cl—)>c(NH4+)>c(OH—)>c(H+)B.10mL0.1mol/LNH4Cl与5mL0.2mol/LNaOH混合:c(Na+)=c(Cl-)>c(OH-)>c(H+)C.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与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c(Na+)=c(CH3COO-)>c(OH-)>c(H+)D.10mL0.5mol/LCH3COONa与6mL1mol/L盐酸混合:c(Cl—)>c(Na+)>c(OH-)>c(H+)8.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9、充电放电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Ni(OH)2C.CdD.NiO(OH)10.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NaOHB.H2SO4C.AgNO3D.Na2SO411.将等物质的量K2SO4、NaCl、Ba(NO3)2、AgNO3混合均匀后,置于指定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水,经搅拌、静置、过滤。取滤液,用铂电极电解该滤液一段时间。则两个极区析出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约为(  )A.35.5∶108B.108∶35.5C.8∶1D.1∶212.如下图所示是根据图甲的电解池进行电解时某个量(纵坐标x)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各电解池都用石墨作电极,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对电极反应的影响),这个量x是表示(  )A.各电解池析出气体的体积B.各电解池阳极质量的增加量\nC.各电解池阴极质量的增加量D.各电极上放电的离子总数13.11.CuI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以石墨作阴极,铜为阳极组成电解池,含有酚酞和淀粉KI的溶液作电解液,电解开始一段时间,阴极区溶液变红,阳极区为无色,电解相当长时间后,阳极区才呈深蓝色,则电解开始阶段的电极反应为(  )A.阳极:Cu-2e-===Cu2+阴极:Cu2++2e-===CuB.阳极:2Cu+2I--2e-===2CuI阴极:2H++2e-===H2↑C.阳极:2I--2e-===I2阴极:2H++2e-===H2↑D.阳极:4OH--4e-===2H2O+O2↑阴极:4H++4e-===2H2↑14.如下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4>2>1>3B.2>1>3>4C.4>2>3>1D.3>2>4>115.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得到2molFe(OH)3固体,那么此间共消耗了水:A、3mol;B、4mol;C、5mol;D、6mol;16.把100毫升、2摩/升的NaOH溶液,100毫升、2摩/升的H2SO4溶液以及一定量的氨水混合,所得的溶液使酚酞试液显浅红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SO42-)=C(Na+)>C(NH4+)>C(OH-)>C(H+);B、C(Na+)>C(SO42-)>C(NH4+)>C(OH-)>C(H+);C、C(NH4+)>C(SO42-)=C(Na+)>C(H+)>C(OH-)D.C(H+)+C(NH4+)+C(Na+)=C(OH-)+2C(SO42-);17.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Cr3+      B.Fe3+C.Co3+D.Cu+18.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在下列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A.B.C.D.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能层最多只有s、p、d、f四个能级\nB.用n表示能层序数,则每一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C.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电子云)就是原子轨道D.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3个方面进行描述20.某元素质量数为51,中子数为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A.0B.1C.2D.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50分)21.(14分)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实验编号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混合溶液的pH甲0.20.2pH=a乙c0.2pH=7丙0.20.1pH>7丁0.10.1pH=9(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_______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mol·L-1。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c(Na+)-c(A-)=________mol·L-1c(OH-)-c(HA)=________mol·L-122.(10分)(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A.KMnO4 B.H2O2  C.Cl2水  D.HNO3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w.m\nA.NaOHB.NH3·H2OC.CuOD.Cu(OH)2(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23.(10分)已知金属活动相差越大,形成原电池时越容易放电。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电极上发生的反应:①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2)当电路上有2mol电子流过时,⑥极上质量变化______g。(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C三池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的是________24、(6分)从H+、Na+、Cu2+、Ba2+、Cl-、SO42-离子中,选出恰当的离子组成一种电解质,将电解质溶液按下列要求进行电解(均是惰性电极):(1)电解时电解质含量减小,水量不变,则所采用的电解质是;(2)电解时电解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水量减小,则所采用的电解质是;(3)电解时电解质和水的质量都发生变化,则所采用的电解质是;25.(10分)已知A原子中只含1个电子;B原子的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容纳外来电子;C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E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F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按要求书写下列图式。1.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2.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3.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n4.E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简式为________;5.F其正二价离子的原子轨道排布式为________。三.计算题(共10分)26(5分).某温度下将一定量密度为1.15克/毫升的氯化钠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设氯化钠恰好完全电解且无其它反应发生时,得到的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试计算:(1)电解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2)原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7.(5分)向8克二价金属的氧化物固体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完全溶解,已知所消耗的硫酸体积为100毫升,在所得溶液插入铂电极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收集到224毫升(标准状况)氧气,在另一个电极上得到1.28克该金属。(1)根据计算确定金属氧化物的名称。(2)计算通电后硫酸溶液的物质量浓度(溶液体积按100毫升计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