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32C1:35.5K:39Fe:56Br:80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A.B.C.D.【答案】B【解析】【详解】A为过滤装置、B为分液装置、C为蒸发装置、D为蒸馏装置;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若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会出现分层现象,应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B。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答案】B【解析】【分析】A.为防止药品变质而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爆炸;C.为防止装置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为防止药品互相污染,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详解】A.为防止药品变质而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A错误;\nB.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爆炸,可燃性气体的验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B正确;C.为防止装置漏气而导致实验失败,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C错误;D.为防止药品互相污染,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不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D错误;答案选B。3.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普通漏斗;⑤分液漏斗;⑥烧瓶;⑦滴管;⑧容量瓶。其中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用到的仪器有()A.②④⑥B.②⑤C.③⑤⑥⑧D.②③④⑥⑦【答案】B【解析】【分析】萃取用到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据此解题。【详解】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用萃取,萃取用到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答案选B。4.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答案】C【解析】【详解】A.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选项A错误;B.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选项B错误;C.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选项C正确;D.碳原子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本选项未明确,选项D错误;答案选C。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CO2质量为44g/molB.CO2的摩尔质量为44gC.NA个CO2的质量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D.CO2的摩尔质量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C\n【解析】【详解】A、1molCO2的质量为44g,选项A错误;B、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因此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选项B错误;C、NA个CO2的质量为44g,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选项C正确;D、CO2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选项D错误;答案选C。6.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mL)水中的溶解性甲-9837.50.93可溶乙-48950.90可溶现有甲和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B.过滤C.蒸馏D.萃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看出,甲和乙两物质均易溶于水,互溶,但是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二者的分离。答案选C。7.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0mL0.1mol/LAlCl3溶液B.30mL0.2mol/LKCl溶液C.20mL0.1mol/LCaCl2溶液D.100mL0.25mol/LNaCl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10mL0.1mol/LAlCl3溶液中c(Cl-)=3c(AlCl3)=0.1mol/L×3=0.3mol/L;B.30mL0.2mol/LKCl溶液中c(Cl-)=c(KCl)=0.2mol/L×1=0.2mol/L;C.20mL0.1mol/LCaCl2溶液中c(Cl-)=2c(CaCl2)=0.1mol/L×2=0.2mol/L;D.100mL0.25mol/LNaCl溶液中c(Cl-)=c(NaCl)=0.25mol/L;所以氯离子浓度最大是0.3mol/L,答案选A。\n8.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A.950mL111.2gB.1000mL117gC.1000mL111.2gD.950mL117g【答案】B【解析】配制950mL溶液应选用1000mL容量瓶,则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2mol/L1L58.5g/mol=117g,答案选B。9.某种元素原子的质量是ag,12C的原子质量是b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已知信息可得NA=B.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C.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D.Wg该原子中含有个该原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摩尔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判断AC,根据质量、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式判断BD。【详解】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以12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定义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应为NA=,选项A正确;B、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g/mol,则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m÷M=mol,选项B正确;C、某种元素原子的质量是ag,1mol该原子中含有NA个原子,故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g/mol,选项C不正确;D、原子的质量为ag,则Wg该原子中含有个该原子,选项D正确;答案选C。10.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n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答案】D【解析】【详解】A.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则原固体可能含有碳酸盐、碳酸氢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故A项错误;B.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钡等,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或者硫酸根离子,但两者不同时存在,故B项错误;C.因石蕊试液遇酸变红,则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说明原溶液显酸性,故C项错误;D.烧碱溶液中的OH-可与银离子反应,也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则先加硝酸排除干扰离子OH-,再加硝酸银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D项正确;答案选D。11.将H2、O2、N2三种气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容器里,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H2)=p(O2)=p(N2)B.p(H2)>p(N2)>p(O2)C.p(O2)>p(N2)>p(H2)D.p(O2)>p(H2)>p(N2)【答案】B【解析】【详解】温度、容器容积和密度相同,说明气体的质量相同,因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M(H2)<M(N2)<M(O2),故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H2)>n(N2)>n(O2),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压强关系为p(H2)>p(N2)>p(O2)。答案选B。12.将标准状况下的aL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g/m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A.B.\nC.D.【答案】D【解析】【详解】标准状况下的aLHCl(g)n(HCl)==mol溶液的质量为mol×36.5g/mol+1000g溶液的体积为×10-3L/mL由c=可知c==mol/L,答案选D。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含有的原子数为NAB.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分子数相同C.常温常压下,14gN2含有电子数为7NAD.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7﹕11【答案】C【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氢气中含有2mol氢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2NA,选项A错误;B.质量相等的氧气与臭氧中,O原子的数目相同,氧气与臭氧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不同,则分子数不同,选项B错误;C.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氮气中含有1mol氮原子,含有7mol电子,含有电子数为7NA,选项C正确;D.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7,选项D错误;答案选C。14.如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40℃时,将35g食盐溶于100g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C.60℃时,200g水中溶解80g硫酸铜达饱和。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g硫酸铜晶体D.30℃时,将35g硝酸钾和35g食盐同时溶于100g水中,溶液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所以降温到0℃,不会有晶体析出,选项A错误;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质量分数为×100%=24%,选项B错误;C、因为硫酸铜从溶液中析出为CuSO4·5H2O,由溶解度曲线可得30℃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5g,设析出硫酸铜晶体质量为x,则有比例式为,解之得x=54.5g>30g,选项C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看出30℃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所以采用蒸发溶剂法,溶解度越小晶体越先析出,选项D正确。答案选D。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时,压强为1×104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5×104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A.3.3×1025B.3.3×1024C.7.5×1023D.7.5×1022【答案】C【解析】\n【详解】11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1g÷44g/mol=0.25mol。根据PV=nRT可知,在温度和体积相等的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此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5mol×5=1.25mol,则含有的分子数是1.25mol×6.02×1023/mol=7.5×1023;综上所述,本题选C。16.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600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B.b>a>d>cC.c>d>b>aD.d>c>a>b【答案】C【解析】【详解】设在该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则a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CO2)=0.1L×44g/mol÷VmL/mol=4.4/Vmg;b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O2)=0.2L×32g/mol÷VmL/mol=6.4/Vmg;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N2)=0.4L×28g/mol÷VmL/mol=11.2/Vmg;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m(CH4)=0.6L×16g/mol÷VmL/mol=9.6/Vmg;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d>b>a。故选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之(简要地写出实验过程)①只允许用一种试剂________________。②不用任何试剂________________。(2)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CCl4,呈棕黄色的液体是蒸馏水(2).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出现分层,下层液体是CCl4,上层液体是蒸馏水(3).沉淀反应后,用试管取出上层清液,再加入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认Na2CO3已过量【解析】\n【详解】(1)①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可以用卤素单质容易溶于四氯化碳,而在水中溶解度小,溶液的颜色不相同的性质鉴别二者,方法是各取两份溶液,加入单质碘,溶液为紫红色的是CCl4;溶液为棕黄色的是水;②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可以利用二者互不相溶,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的性质,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操作是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出现分层,下层液体是CCl4,上层液体是蒸馏水;(2)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利用CaCO3是白色难溶性的物质的性质鉴定。操作方法是取少量上层清液,向其中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变浑浊即可证明碳酸钠过量或用试管取出上层清液,再加入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认Na2CO3已过量。18.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3.6mol/L的稀硫酸。(1)甲:量取20mL18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用100mL量筒量取20m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2).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3).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4).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解析】\n【详解】(1)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分析。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称量,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则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②转移溶液到容量瓶的正确操作为: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③定容的正确操作为: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2)根据量筒的用途以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因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故答案为: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19.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对质量为mg的该气体,求:(用含M、NA、m符号的式子表示)。(1)在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L,密度为________g·L-1。(2)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3)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约为________g。【答案】(1).(2).(3).(4).【解析】【详解】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2.4L/mol×mol=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ρ===g/L;(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N=n(原子)·NA=×2×NA=;(3)该气体含有的分子个数为:×NA=,因此一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g。20.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n(1)2molCO(NH2)2中含________molH,所含氧原子跟________molH2O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2)2molO3和3mol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3)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4)6.72LCO(标准状况)与一定量的Fe2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与CO2)后,生成Fe的质量为________g。【答案】(1).8(2).2(3).1∶1(4).3∶2(5).1∶1(6).95g·mol-1(7).24(8).11.2【解析】【详解】(1)1molCO(NH2)2中含有1molC、2molN、4molH、1molO,因此2molCO(NH2)2中含有8molH;2molCO(NH2)2中含有2molO,则含有2molO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2)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原子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2molO3和3molO2的质量之比1:1;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摩尔质量之比,因此二者的密度之比是48:32=3:2;根据化学化学式可知,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1:1;(3)因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可知,氯化物ACl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M(ACl2)===95g/mol,所以ACl2相对分子质量为95,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35.5×2=24;(5)标况下6.72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0.3mol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4-2)=0.6mol,根据电子守恒,反应生成铁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为:56g/mol×0.2mol=11.2g。21.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述过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铜晶体及其它物质。\n(1)步骤1的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2)步骤2中需加入某种试剂后再将混合物分离,该试剂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固体残渣的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3)步骤3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过滤、烘干。(4)步骤2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滤(2).Cu(3).Ag、Cu(4).冷却结晶(5).因为Hg有挥发性,且有毒【解析】分析】工业废水中含有CuSO4,少量的Ag+、Hg2+以及部分污泥,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的方法,向澄清溶液中加入Cu,Cu和Ag+、Hg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单质Hg和Ag,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然后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烘干的方法制取胆矾。【详解】(1)根据框图可知,步骤1后得到泥污和澄清溶液,故应该为固体和溶液的分离,主要操作应为过滤;(2)经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Cu2+、Ag+、Hg2+,根据题意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知步骤2中加入的试剂应该是金属铜,铜将汞和银从溶液中置换出来,汞是液态,故固体残渣是金属银和过量的铜;故答案为:Cu;Ag、Cu;(3)从硫酸铜的溶液中得到CuSO4·5H2O,要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几个过程,故答案为:冷却结晶;(4)因为Hg有挥发性,且有毒,故步骤2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故答案为:Hg有挥发性,且有毒。22.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22O3。(1)若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求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求其中臭氧的体积___________。(3)加热条件下,O3、O2都能与铜粉反应,实验室中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下)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混合气体被完全吸收,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求原混合气体中臭氧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n【答案】(1).35.6g/mol(2).3L(3).50%【解析】【详解】(1)假设反应前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00mol,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则反应后含有O2的物质的量是70mol,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含有O3的物质的量是20mol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35.6g/mol;(2)根据反应方程式3O2=2O3可知若有3L氧气反应,能够产生2L的O3,则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1L,现在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减少了8L-6.5L=1.5L,所以其中臭氧为2×1.5L=3L;(3)n(气体)==0.04mol,固体质量增加了21.6g-20.00g=1.6g,则n(O)==0.1mol。假设混合气体中含O2、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x+y=0.04mol;2x+3y=0.1mol。解得x=0.02mol,y=0.02mol,所以混合气体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100%=5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