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2教案 纯碱的生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2教案 纯碱的生产

‎ www.ks5u.com 纯碱的生产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纯碱工业的现状,掌握相关的化学原理;‎ ‎2.结合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我国基本化工的生产资源、基本化工产品的主要种类和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与纯碱工业相关的化学原理;‎ 探究建议:‎ ‎1、实验: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制取碳酸钠,对产品进行检验;‎ ‎2、查阅资料:侯德榜制碱法。‎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 [课堂练习]‎ ‎1、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部,时间长了会有白色固体附着,这固体的成分是 B A.NaOH B.Na2CO3 C.NaHCO3 D.Na2CO3·10H2O ‎2.下列实验中,没有白色沉淀或晶体析出的是CD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C.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3.下列关于NaH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溶解度大于Na2CO3‎ B.加热至200℃左右,可完全分解,利用这种性质,可由NaHCO3制取纯碱 C.与Na2CO3相似,当质量相同,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后,NaHCO3可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 D.其分子为NaHCO3·10H2O在空气中会风化 ‎4.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氧化钠 D.碳酸钡 ‎5.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 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6.某学生拟用溶液吸收气体,制备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 气 体过量生成,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j用25mL溶液吸收过量的气体,至气体不再溶解;‎ k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 l在k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5mL相同的 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按他的设计,第j步实验装置如下图:‎ A B C ‎(1)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 ,理由是 ‎ ‎(2)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可否用纯碱代替石灰石 原因是 ‎ ‎(3)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 作用是 ‎ ‎(4)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 理由是:实验①生成,其中溶解的气体煮沸时除去,在实验③恰好被NaOH中和完全,转化生成(2)不能 原因是:实验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是粉末状固体,反应过于剧烈(3)饱和溶液 除去中的HCl气体(4)不合理若不先驱除溶液中溶解的气体,实验③加入NaOH将有一部分消耗于与气体的反应,使不能完全转化为 ‎7.化学活动课上,三组学生分别用图示甲、乙两装置探究“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按表中的试剂用量,在相同条件下,将两个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请回答:‎ ‎⑴ 各组反应开始时,____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三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下表的空格。‎ 组数 试剂用量 实验现象 ‎(气球体积变化)‎ 分析原因 ‎①‎ ‎0.42 g NaHCO3‎ ‎0.53g Na2CO3‎ ‎3mL 4 mol·L-1盐酸 甲中气球与乙中 气球的体积相等 甲、乙盐酸均过量 n(NaHCO3)=n(Na2CO3)‎ ν甲(CO2)=ν乙(CO2)‎ ‎②‎ ‎0.3 g NaHCO3‎ ‎0.3 g Na2CO3‎ ‎3mL4 mol·L-1盐酸 甲中气球比乙中 气球的体积大 ‎③‎ ‎0.6 g NaHCO3‎ ‎0.6 g Na2CO3‎ ‎3mL2 mol·L-1盐酸 甲中气球比乙中 气球的体积大 片刻后,乙中气球 又缩小,甲中气球 的体积基本不变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⑴ 甲 HCO3-+H+=CO2 ↑+H2O ⑵ ②甲、乙盐酸均过量 n(NaHCO3) >n(Na2CO3) V甲(CO2)> V乙 (CO2) ③ 甲、乙盐酸均不足量 消耗的n(NaHCO3) >n(NaCO3) V甲(CO2) > V乙(CO2);CO2+ CO32-+H2O=2HCO3-‎ 解析: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第①组中NaHCO3和Na2CO3都已完全反应。对比第①组数据知第②组中盐酸一定过量,NaHCO3和Na2CO3一定完全反应,且NaHCO3产生的CO2比Na2CO3的多。第③组中,n(Na2CO3)=0.0057mol,n(NaHCO3)=0.0071mol,n(HCI)=0.006mol。把Na2CO3缓慢加入到盐酸中,在盐酸反应完以前,盐酸是过量的而Na2CO3是少量的。因此开始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2HCI =2NaCI+CO2↑+H2O,根据化学方程式,有:‎ Na2CO3 + 2HCI == 2NaCI + CO2↑+H2O ‎0.003mol 0.006mol 0.003mol NaHCO3 + HCI == NaCI + CO2↑+H2O ‎0.006mol 0.006mol 0.006mol 说明Na2CO3、NaHCO3都过量,NaHCO3产生的CO2较Na2CO3的多。因为气体收集于气球中,乙中CO2又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 ‎8、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制得Na2CO3固体。‎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 / 100 g水)表 温度 溶解度 盐 ‎0℃‎ ‎10℃‎ ‎20℃‎ ‎30℃‎ ‎40℃‎ ‎50℃‎ ‎60℃‎ ‎10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 ‎11.9‎ ‎15.8‎ ‎21.0‎ ‎27.0‎ ‎-①‎ ‎-‎ ‎-‎ ‎-‎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①>35℃NH4HCO3会有分解 请回答:‎ ‎(1)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 ,若低于30℃,则 ;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 。‎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 。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 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3)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 (以化学式表示),需加入 ,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 ‎(4)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 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滴~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 / 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H+=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1 mL,再加1滴~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总体积为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NaHCO3(%)= ‎ 答案:(1)NH4HCO3分解; 反应速率降低; 水浴加热 (2)使反应充分进行;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NaCl、NH4Cl、NH4HCO3 (3)NaHCO3、NaCl、NH4Cl、NH4HCO3; HCl (4)‎ 侯氏制碱法 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 ‎  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  针对索尔维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联合制碱法很快为世界所采用。‎ ‎  由于侯德榜对制碱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人们把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做“侯氏制碱法”。他本人也荣获“中国工程学会化工贡献最大者奖”,并被聘为英国化学工业学会名誉会员,以及英国皇家学会和美国化学工程学会荣誉会员。‎ ‎  侯德榜先生对英、法、德、美等国垄断技术十分愤慨,将自己多年来研究制碱技术的心得写成《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在美国出版,将保密达70年之久的索尔维法公诸于世,为中外学者所钦佩。该书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附:“索尔维法”和“侯氏制碱法”‎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比利时人苏尔维,发明用氨、二氧化碳和食盐饱和液共同作用,制得碳酸氢钠。经分滤并煅烧分解,得到高纯度的碳酸钠,这就是有名的氨碱法,又称为苏尔维法。氨碱法产出的碳酸钠的质量,比天然碱和路布兰法产的碱都好得多,因此,人们把它叫作“纯碱”。‎ 苏尔维法比过去的路布兰法有明显的优点。但是,它对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却比较低(仅28%左右),氯化钠中的氯完全没有被利用,全变为废物氯化钙无法处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1938年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联合氨碱法与合成氨法,同时制造纯碱和氯化氨的方法。它以食盐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工业的副产品)为原料,将氨与二氧化碳先后通人饱和的食盐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煅烧等工序而得产品纯碱。在滤液中,再通入氨,并加食盐,将它所含的氯化氨析出,经过滤、干燥,就得到氯化铵。采用这种方法,盐的饱和溶液可循环使用。同氨碱法比较,它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食盐中的钠和氯,避免产生大量的氯化钙的废液和废渣,并可节省一些设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