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ww.ks5u.com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u-64 Fe-56 Na-23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是分离物质,A对;B是分液,可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C是过滤,分离易溶和难溶的物质;D是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选A。‎ 考点:物质的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2.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 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是滤纸破损,造成过滤失败,故说法正确;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故说法正确;C、防止液体飞溅,因此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说法正确;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触碰试管内壁,防止污染液体,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 ‎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 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废液做沉淀处理后,将余下废液倒入指定的回收缸中再做其他处理 C.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 用分液法分离食盐水和苯的混合液时,用烧杯从下口接收液体进而回收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蒸发最后应余热蒸干,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详解】A. 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试剂通常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瓶内的试剂,A项错误;‎ B. Ba(NO3)2易溶于水,会污染水体,常将其转化为难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余下的废液倒入指定的回收缸中再做其他处理,B项正确;‎ C. 蒸发NaCl溶液时,当蒸发皿中有较多NaCl晶体析出,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项错误;‎ D. 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液法分离食盐水和苯的混合液时,放出下层液体后,再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的苯,D项错误。‎ 本题选B。‎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 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 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 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故A错误;B.如果瓶塞正放的话会腐蚀桌面,再放到试剂瓶上时会污染试剂,所以要瓶塞倒放;如果标签不向着手心,倾倒液体的残留液会流下时腐蚀标签,所以标签向着手心,故B错误;C.胶头滴管一般专瓶专用,若取另一种液体,会污染试剂,故需洗涤后再用,故C错误;D.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用镊子夹取.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滑落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或小颗粒送到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竖起,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壁,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药品的取用 ‎5.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 对含Ca2+、Mg2+的自来水,可采用沉淀法得到蒸馏水 B. 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的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C. 要提取碘水中的碘,可用四氯化碳萃取后,分离出下层,采用蒸馏法获得 D. 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少量KNO3的NaCl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的Na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时,应根据实验目的和物质的性质,选择使用合适的方法。‎ ‎【详解】A. 自来水中有Ca2+、Mg2+等阳离子,必存在阴离子,用沉淀法使Ca2+、Mg2+等转化为沉淀,不能除去阴离子,且会引入新的阳离子,故不能得到蒸馏水,A项错误;‎ B.‎ ‎ 当酒精沸腾时,也有水汽化,直接蒸馏不能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通常在含水酒精中加入新制生石灰,将水转化为难汽化的氢氧化钙,再进行蒸馏,B项错误;‎ 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层液体是溶解了碘的四氯化碳,采用蒸馏法分离可得纯净的碘、并回收四氯化碳,C项正确;‎ D. 因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冷却热的含少量KNO3的NaCl溶液几乎不能得到NaCl晶体。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获得NaCl晶体,D项错误。‎ 本题选C。‎ ‎6.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B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C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D 蒸馏:冷凝管破裂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受热不均匀会导致蒸发皿破裂,A项正确;‎ B.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不与外界连通会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B项正确;‎ C.萃取剂与水互溶会造成液体静置不分层,与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无关,C项错误;‎ D.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受热不均匀会使冷凝管破裂,D项正确;‎ 答案选C。‎ ‎7.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①NaOH溶液,②Mg(NO3)2溶液,③CuSO4‎ 溶液,④KCl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通常观察颜色、闻气味,再用已经鉴别的物质鉴别其它物质。‎ ‎【详解】观察题中待鉴别的物质,溶液呈蓝色的是③CuSO4溶液,其余为无色溶液。各取少量三种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CuSO4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是①NaOH溶液,另两溶液无明显变化。又分别取少量无明显变化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的为②Mg(NO3)2溶液,余下的为④KCl溶液。‎ 本题选D。‎ ‎【点睛】若待鉴别的一组物质均无色无味,则可分别取少量进行两两混合,列表记录实验现象,再据现象进行推断,从而确定待鉴别物质。‎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 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的SO2分子的质量约为16g C.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及各物理量的单位进行判断。‎ ‎【详解】A. 1 molH2O的质量为m(H2O)=M×n=18g/mol×1 mol=18g,A项错误;‎ B. 3.01×1023个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O)=3.01×1023÷6.02×1023 mol-1=0.5mol,则n(SO2)=0.25mol,m(SO2)=0.25mol×64g/mol=16g,B项正确;‎ C.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H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C项错误;‎ D.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只能用于气体物质。1mol任何气体在标况时体积均为22.4L,D项错误。‎ 本题选B。‎ ‎9.在常温常压下,将11.2LH2和11.2LO2混合,得到气体的体积为 A. 22.4L B. <22.4 L C. 5.6L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常温常压下H2和O2不反应。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致相等,体积有加和性。‎ ‎【详解】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分子间距离都大致相等。即同温同压时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的体积可以相加,即在常温常压下将11.2LH2和11.2LO2混合,得到气体的体积为22.4L;‎ 本题选A。‎ ‎10.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是 A. 180mL1mol·L-1的NaCl B. 75 mL2mol·L-1的NH4Cl C. 150mL3mol·L-1的KCl D. 75 mL2mol·L-1的CaCl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氯离子数目相等即氯离子物质的量相等。n(Cl-)=c(Cl-)×V,由化学式确定c(Cl-)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据此计算判断。‎ ‎【详解】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n(Cl-)=c(Cl-)×V= 1 mol·L−1×3×0.05L=0.15mol。‎ A. 180mL1mol·L-1的NaCl溶液中,n(Cl-)=c(Cl-)×V= 1 mol·L−1×1×0.18L=0.18mol。‎ B. 75 mL2mol·L-1的NH4Cl溶液中,n(Cl-)=c(Cl-)×V= 2 mol·L−1×1×0.075L=0.15mol。‎ C. 150mL3mol·L-1的KCl溶液中,n(Cl-)=c(Cl-)×V= 3 mol·L−1×1×0.15L=0.45mol。‎ D. 75 mL2mol·L-1的CaCl2溶液中,n(Cl-)=c(Cl-)×V= 2 mol·L−1×2×0.075L=0.30mol。‎ 本题选B。‎ ‎【点睛】从计算公式看,比较离子数目需考虑溶液体积,而比较离子浓度,则与溶液体积无关。‎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 B. 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的氧气,占有体积22.4L C. 2L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 D. 22gN2O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1mol氦气中有NA个氦原子,A项错误;‎ B. 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的氧气为1molO2,其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不一定为22.4L,B项错误;‎ C. 2L0.3mol·L-1Na2SO4溶液中,n(Na+)=2L×0.3mol·L-1×2=1.2mol,个数1.2NA,C项错误;‎ D. 每个N2O分子中有22个电子,22gN2O为0.5mol,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D项正确。‎ 本题选D。‎ ‎1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各种气体若分子数目相同,则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间距决定 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物质体积的大小,仅由构成物质的微粒数决定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可能相同 D. 气体摩尔体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分析判断。‎ ‎【详解】A. 气体分子直径比气体分子间距小得多,当气体分子数目相同时,其体积由构成气体分子间距决定,A项正确;‎ 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分子间距几乎相等,其体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数决定。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与粒子数目和粒子直径有关,B项错误;‎ C. 气体体积主要与分子数目、分子间距(受温度、压强影响)有关。分子数目相同气体可能因温度、压强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体积,C项正确;‎ D. 气体摩尔体积定义为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其数值受温度、压强影响,D项正确。‎ 本题选B。‎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1mol溶质的任何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不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微粒数一定相同 C. 配制0.1mol·L-1硫酸铜溶液,可将25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 D. 1L0.5 mol·L-1CaCl2溶液中,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mol·L-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c=n/V分析判断。‎ ‎【详解】A. 溶质为1mol,溶液体积未知,不能比较物质的量浓度,A项错误;‎ B.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溶质是否电离、电离产生的离子数目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 C. 25g胆矾(CuSO4·5H2O)含0.1molCuSO4,溶于水再稀释至1L,即制得0.1mol·L-1硫酸铜溶液,C项正确;‎ D. 据CaCl2=Ca2++2Cl-,0.5 mol·L-1CaCl2溶液中,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mol·L-1、1mol·L-1,D项错误。‎ 本题选C。‎ ‎14.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H2S ④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 体积③>②>①>④ B. 密度②>③>①>④‎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个数 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应用公式n=N/NA=m/M=V/Vm进行计算,通过列表比较。‎ ‎【详解】应用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摩尔质量/g·mol-1‎ 气体分子数 质量/g 标况时气体体积/L 物质量/mol 氢原子物质的量/mol CH4‎ ‎16‎ ‎1.806×1023‎ ‎4.8‎ ‎6.72‎ ‎0.3‎ ‎1.2‎ HCl ‎36.5‎ ‎3.01×1023‎ ‎18.25‎ ‎11.2‎ ‎0.5‎ ‎0.5‎ H2S ‎34‎ ‎2.408×1023‎ ‎13.6‎ ‎8.96‎ ‎0.4‎ ‎0.8‎ NH3‎ ‎17‎ ‎1.204×1023‎ ‎3.4‎ ‎4.48‎ ‎0.2‎ ‎0.6‎ A. 标况时体积②>③>①>④,A项错误;‎ B. 同温同压时,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则密度②>③>④>①,B项错误;‎ C. 质量②>③>①>④,C项正确;‎ D. 氢原子个数之比等于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故 ①>③>④>②,D项错误。‎ 本题选C。‎ ‎【点睛】某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换算,要通过化学式进行。‎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5LCH4气体与5L NH3气体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4‎ B. 常温常压下,11.2L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小于1.5NA C.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2和CO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相同的密度 D.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为11:7‎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主要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 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标准状况下5LCH4气体与5L NH3‎ 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则原子个数之比为5:4,A项正确;‎ B. 常温常压下,Vm>22.4L/mol,则11.2LO3的n(O3)<0.5mol,氧原子数小于1.5NA,B项正确;‎ C. 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2和CO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因它们摩尔质量相同,则其质量、密度相等,C项正确;‎ D.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为7:11,D项错误。‎ 本题选D。‎ ‎16.某同学欲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500mL 0.5mol/L的稀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13.6mL,可选用20mL量筒量取 ‎②稀释浓硫酸应酸加入水中,且之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加水定容 ‎③为减小误差,应洗涤所用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④定容时俯视,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⑤实验中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c=n/V进行溶液浓度的计算和误差分析。‎ ‎【详解】①98%的浓H2SO4(ρ=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配制500mL 0.5mol/L的稀H2SO4需要98%的浓H2SO4(ρ=1.84g/cm3)13.6mL,选用20mL量筒量取,原说法正确;‎ ‎②容量瓶是容积精确的仪器,不能受热。稀释浓硫酸时酸加入水中,待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原说法错误;‎ ‎③量筒读数是倒出的液体体积,洗涤量筒的洗涤液不能转入容量瓶中。为减小误差,应将洗涤烧杯、玻璃棒的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原说法错误;‎ ‎④定容时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在刻度线下方,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原说法正确;‎ ‎⑤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则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在刻度线上方,所取浓硫酸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原说法错误。‎ 本题选C。‎ ‎17.下列两份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等温等体积的O2和H2‎ 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O和C2H4‎ C. 等体积等密度的N2和含C2H4、CO的混合气体(二者体积比为2:1)‎ D. 等压等体积的CO和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判断正误。‎ ‎【详解】A. 等温、等体积的O2和H2,当压强也相等时其分子数才相等,A项错误;‎ B. NO和C2H4的摩尔质量不等,当质量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也不等,B项错误;‎ C. N2和混合气体(含C2H4、CO)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等体积、等密度时其质量相等,故其物质的量或分子数必相等,C项正确;‎ D. 等压、等体积的CO和CO2气体,当温度也相等时其分子数才相等,D项错误。‎ 本题选C。‎ ‎18.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计算。‎ ‎【详解】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同一真空瓶所充空气、气体A的体积相等。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得M(A)=,则Mr(A)=。‎ 本题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9.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同温同压下,测得混合气体相对于氢气的密度是9.2,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质量比为 A. 7:16 B. 1:4 C. 4:1 D.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相对密度求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进而求得两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质量之比。‎ ‎【详解】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D相对=ρ混/ρ氢气=M平均/M(H2),即9.2=M平均/2g·mol-1,‎ M平均=18.4g·mol-1。设混合气体中N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8g·mol-1x+16g·mol-1y)/(x+y)=18.4g·mol-1,解得x:y=1:4。混合气体中N2、CH4的质量比为(1×28):(4×16)=7:16。‎ 本题选A。‎ ‎20.O2在放电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O22O3,如有60%O2转化为O3,则放电后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L)约是 A. 1.6 B. 1.79 C. 20 D. 17.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ρ=m/V,V=n·Vm计算。‎ ‎【详解】设最初有氧气(O2)1mol(质量32g),则有0.6molO2转化为0.4molO3‎ ‎。故放电后混合气体中有0.4molO2、0.4molO3,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0.4mol+0.4mol)×22.4L/mol=17.92L,混合气体密度ρ=m/V=32g÷17.92L=1.79g/L。‎ 本题选B。‎ ‎21.从2mol·L-1的氯化铜溶液中取出含Cl-为7.1g的溶液,所取溶液的体积是 A. 25mL B. 50mL C. 12.5mL D. 0.025mL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氯化铜化学式将n(Cl-)转换成n(CuCl2),再利用c=n/V求溶液体积。‎ ‎【详解】n(Cl-)=7.1g÷35.5g·mol-1=0.2mol。据CuCl2~2Cl-,n(CuCl2)=n(Cl-)/2=0.1mol。故溶液体积V=n/c=0.1mol÷2mol·L-1=0.05L=50mL。‎ 本题选B。‎ ‎22.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据此可知原混合溶液中的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y-4x)/amol·L-1 B. (y-2x)/amol·L-1‎ C. (2y-2x)/amol·L-1 D. (y-x)/amol·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c(K+)=n(K+)/V=n(KCl)/a L知,应通过题中数据求得原混合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 ‎【详解】设原混合溶液中BaCl2、KCl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p、2q,则每份溶液中BaCl2、KCl的物质的量分别是p、q。据题意,有p=x,2p+q=y,即p=x,q=y-2x。故原混合溶液中c(K+)=n(K+)/V=n(KCl)/a L=2q÷a L=(2y-4x)/a mol·L-1。‎ 本题选A。‎ ‎23.VmLFe2(SO4)3溶液中含有agFe3+,取出溶液中的四分之一,将其稀释到3V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c(SO42-)=n(SO42-)/V。其中,溶液体积已知,由Fe3+质量可计算四分之一的溶液中n(SO42-)。‎ ‎【详解】VmL Fe2(SO4)3溶液中,n(Fe3+)=ag/56g·mol-1=a/56 mol,据 2Fe3+~3SO42-,有3a/112 mol SO42-。四分之一溶液中n(SO42-)=3a/448 mol,则稀释后溶液中c(SO42-)=n(SO42-)/V=(3a/448 mol)/(3V×10-3L)=125a/(56V)mol•L-1。‎ 本题选D。‎ ‎24.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1mol,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比开始时降低了1/4。则原混合气体可能是 A. CO和O2 B. CH4和O2 C. H2和Cl2 D. H2和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恒温恒容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进而分析判断。‎ ‎【详解】反应前后温度相同、气体体积相同,气体压强比开始时降低1/4(即变成反应前的3/4),则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反应前的3/4。‎ A. CO、O2各1mol发生反应2CO+O2=2CO2,生成1molCO2、余0.5molO2。即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1.5mol)是反应前气体(2mol)的3/4,A项正确;‎ B.CH4、O2 各1mol发生反应CH4+2O2=CO2+2H2O(l),生成0.5molCO2、余0.5molCH4。即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1mol)是反应前气体(2mol)的1/2,B项错误;‎ C. H2、Cl2各1mol发生反应H2+Cl2=2HCl,生成2molHCl。即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2mol)与反应前气体(2mol)等量,C项错误;‎ D. H2、O2各1mol发生反应2H2+O2=2H2O(l),余0.5molO2‎ ‎。即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0.5mol)是反应前气体(2mol)的1/4,D项错误。‎ 本题选A。‎ ‎【点睛】常温时,生成的水呈液体状态,不能计入气体的物质的量。‎ 第Ⅱ卷 非选择题(46分)‎ ‎25.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填序号):‎ ‎①除去粗盐中的泥沙____;‎ ‎②与海水晒盐原理相似的是____;‎ ‎③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 ‎④分离互溶的CCl4(沸点:76.75℃)和苯(沸点:110.6℃)的液体混合物___;‎ ‎(2)写出以上装置中可被加热的仪器名称为___,需要使用前验漏的玻璃仪器的名称__。‎ ‎(3)如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回答下列问题:‎ ‎①左边大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 ‎②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与如图③中哪种仪器作用相当____;‎ ‎③烧杯中还要盛有的物质是____。‎ ‎(4)下列对离子检验的实验过程评价正确的是( )‎ A.某不溶性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答案】 (1). ①② (2). ② (3). ④ (4). ③ (5). 烧杯、蒸馏烧瓶、锥形瓶、蒸发皿 (6). 分液漏斗 (7). 防止暴沸 (8). 冷凝管 (9). 冰水 (10). C ‎【解析】‎ ‎【分析】‎ 据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及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从检验CO32-、SO42-、Cl-等离子的方法,分析试剂、操作的正误。‎ ‎【详解】(1)①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过滤、蒸发。故需装置①②;‎ ‎②海水晒盐即海水经日晒风吹,将水蒸发、析出粗盐的过程,原理类似装置②;‎ ‎③从碘水中提取碘,可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分液,故需装置④;‎ ‎④CCl4和苯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方法分离它们的液态混合物,需装置③;‎ 装置①中的烧杯、装置③中的蒸馏烧瓶和锥形瓶可间接加热(垫加石棉网),装置②中的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装置④中的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检查上口、活塞处是否漏液。‎ ‎(3)①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时,在水中加入几片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 ‎②装置中玻璃导管较长,可起空气冷凝作用,相当于图③中冷凝管;‎ ‎③为有较好的冷凝效果,烧杯中要盛放冰水。‎ ‎(4)A.不溶性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固体可能是CaCO3、BaCO3、CaSO3、BaSO3等,原说法错误;‎ B.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或AgCl等,原溶液中可能含SO42-、SO32-或Ag+,原说法错误;‎ C.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则pH大于10,溶液一定显碱性,原说法正确;‎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所用试剂中不能有Cl-,故不能使用盐酸。可先加足量稀硝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原说法错误。‎ 综上,只有C评价正确。‎ ‎26.某同学需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mL0.1mol·L-1Na2CO3溶液以备使用。‎ ‎(1)该同学应选择___mL的容量瓶,容量瓶使用前要____。‎ ‎(2)其操作步骤如图甲所示,则图乙操作应在图甲中的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 B.①与② C.④与⑤‎ ‎(3)该同学应称取Na2CO3·10H2O固体_____g。‎ 该操作有如下几步:‎ A.将游码拨至相应处; B.将游码拨至“0”处; C.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等质量的滤纸,调节天平两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 D.取走药品,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 E.往左盘内逐步添加晶体至天平平衡; F.在右盘上放置砝码。‎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B―→( )―→F―→A―→( )―→( )―→B。‎ ‎(4)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分析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②托盘天平只能粗略地称量物质的质量,量筒只能粗略地量取液体的体积,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与容量瓶——精确仪器配套使用;‎ ‎③引流时,玻璃棒不能靠在瓶口上;‎ ‎④称量的固体(或量取的液体)可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⑤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可再次加水补充;‎ ‎⑥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 (1). 500 (2). 验漏 (3). C (4). 14.3 (5). C (6). E (7). D (8). ①②③‎ ‎【解析】‎ ‎【分析】‎ 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判断仪器选择、实验步骤、操作规范、误差分析等方面的正误。‎ ‎【详解】(1)因没有480mL容量瓶,配制480mL0.1mol·L-1Na2CO3溶液,可配制稍多溶液,故选择500mL容量瓶。使用容量瓶前应检查瓶口是否漏液。‎ ‎(2)图甲所示操作步骤:①称量固体、量取水,②固体溶解、溶液冷却,③溶质转移(溶液、洗涤液),④使溶液、洗涤液摇匀,⑤滴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⑥倒转摇匀。图乙为引流加入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故应在操作④与⑤之间。‎ ‎(3)应取Na2CO3·10H2O质量m(Na2CO3·10H2O)=n(Na2CO3·10H2O)×M(Na2CO3·10H2O)‎ ‎=n(Na2CO3)×M(Na2CO3·10H2O)=0.500L×0.1mol·L-1×286g·mol-1=14.3g。‎ 称量操作步骤为B→(C)→F→A→(E)→(D)→B。‎ ‎(4)①配制过程中不振荡容量瓶,最后倒转摇匀时溶液总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正确;‎ ‎②托盘天平称量质量的精度为0.1g,量筒量取体积的精度为0.1mL,而容量瓶精度为0.01mL,即托盘天平、量筒的精度与容量瓶的不一致,正确;‎ ‎③若引流时玻璃棒靠容量瓶的瓶口上,会使溶液流到瓶外,正确;‎ ‎④容量瓶刻度线下容积精确,受热或冷却会使容积改变。固体溶解或浓溶液稀释伴有热效应,故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原说法错误;‎ ‎⑤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附于刻度上方瓶颈内壁上,使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不能补加水,原说法错误;‎ ‎⑥所配溶液体积由容量瓶规格确定,溶质的物质的量由称量或量取决定,故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原说法错误。‎ 即分析正确的有①②③。‎ ‎27.为了除去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CaSO4、MgSO4,限选用三种试剂,按下列步骤操作:‎ ‎(1)写出下列两种试剂的化学式:A____,C____。‎ ‎(2)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A的主要目的是____,‎ ‎②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 ‎(3)操作Ⅰ是____,操作Ⅱ主要是____。‎ ‎【答案】 (1). Ba(OH)2 (2). HNO3 (3). 除尽Mg2+和SO42- (4). 使HNO3挥发 (5). 过滤 (6).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 除去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常加入沉淀剂使其转化为难溶物,再过滤除去。为除尽杂质离子,沉淀剂必须过量;多余的沉淀剂必须在后面的步骤中去除。‎ ‎【详解】(1)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杂质离子有Ca2+、Mg2+、SO42-,可分别转化为CaCO3、Mg(OH)2、BaSO4沉淀。为减少新杂质,沉淀剂分别是K2CO3、KOH、Ba(NO3)2,其中KOH、Ba(NO3)2可用Ba(OH)2代替。过量的Ba2+可转化为BaCO3沉淀除去,故K2CO3需在Ba(NO3)2或Ba(OH)2之后加入。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稀HNO3可除去多余的OH-、CO32-。限选三种试剂,则A为Ba(OH)2溶液,B为K2CO3溶液,C为HNO3溶液。‎ ‎(2)①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A[Ba(OH)2溶液],使杂质离子Mg2+、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 ‎②滤液中加过量稀HNO3后,加热煮沸可使多余的HNO3挥发除去。‎ ‎(3)从流程图中操作I、II前后的物质看,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主要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8.按要求计算、整理化简并填空:‎ ‎(1)若20g密度为ρ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gCa2+,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 ‎(2)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 ‎①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个。‎ ‎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L。‎ ‎③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g/cm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1。‎ ‎【答案】 (1). 2.5ρmol•L﹣1 (2). (3). ×22.4L (4). ‎ ‎【解析】‎ ‎【分析】‎ 应用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分析求解。‎ ‎【详解】(1)据Ca2+~2NO3-,n(NO3-)=2n(Ca2+)==0.05mol;‎ 溶液体积V==1/(50ρ)L;‎ c(NO3-)==2.5ρ mol•L﹣1。‎ ‎(2)设气体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为R2,则m g该气体 ‎①所含原子总数N(R)=n(R)×NA=2×n(R2)×NA==。‎ ‎②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n(R2)×22.4L/mol=×22.4L/mol=×22.4L。‎ ‎③溶质物质的量n(R2)==mol,‎ 溶液体积V==L,‎ 溶液浓度c(R2)==mol•L﹣1。‎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