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全集】2021年知识点配套练习汇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集】2021年知识点配套练习汇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知识点配套练习汇总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 A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 ,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 , 应立即用水冲洗 , 边洗边眨眼睛 C.配制硫酸溶液时 , 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 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硫酸 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 , 先加热再通氢气 2.对于易燃、 易爆、 有毒的化学物质 , 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 . 下面所列物 质中 , 贴错了标签的是 ( ) A B C D 物质的 化学式 H2SO4(浓 ) C2H 5OH( 酒精 ) Hg(汞 ) NaCl 危险警 告标签 3.[双选题 ]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中 , 正确的是 ( ) A.过滤时 , 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 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C.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 用余热蒸干 D.实验完毕后 , 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 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SO2- 4 、 CO2- 3 、Cl -.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 SO2- 4 , 除 BaCl 2 溶液 外, 还需要的溶液是 ( ) A.H2SO4 B.HCl C.NaOH D.NaNO 3 5.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有 Cl -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有 SO2- 4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生成蓝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有 Cu 2+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 说明原溶液中有 SO2- 4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 , 共 30 分) 6.(8 分)已知单质碘受热易升华 (固体变为气体 ). 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 B.升华 C.加热分解 D.洗气法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 ? (1)除去 Ca(OH) 2 溶液中悬浮的 CaCO3 颗粒 , 用________. (2)除去 O2 中少量的水蒸气 , 用________.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 NaI, 用 ________. (4)除去氧化钙中的 CaCO3, 用 ________. 7.(10 分)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 . 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 (1)D 的名称是 ________; (2)提纯的步骤是 : 溶解、过滤、 ________、计算产率 ;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 , 其中“二低”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 , 所得实验结果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 , 实验测得 的 结 果 比 实 际 偏 低 , 请 分 析 可 能 的 原 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2 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 NaCl 溶液 , 但手边只有混有 Na2SO4、NH4HCO 3 的 NaCl.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 NaCl 溶液 . (已知 : NH 4HCO 3===== △ NH 3↑+ CO2↑+ H2O) 如果此方案正确 , 那么 : (1)操作①可选择 ________或 ________仪器 . (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 , 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 , 如何判断 SO2- 4 已除尽 , 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 ________, 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 ? 理由是 ____________. (5)操作④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21 分) 1.[双选题 ]在一个实验桌上放着四种化学药品 , 它们的瓶壁上分别写着白砂糖、 小麦面 粉、加碘食盐和食用味精.为了进一步确认它们的实物和名称是否相符而进行化学实验 , 下 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观察比较它们的外观状态 B.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手里试一试 C.各取少量分别放在口里品尝一下 D.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2.图标 所警示的是 ( ) A.当心火灾 —— 氧化物 B.当心火灾 —— 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 —— 自燃物质 D.当心爆炸 —— 爆炸性物质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 , 正确的是 ( ) 4.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 ,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被玻璃割伤手后 , 先取出伤口里的玻璃片 , 再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擦洗 , 然后敷药包扎 B.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 , 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 , 再涂食盐 (始终保持湿润 )消毒降 温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 , 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 , 直接放到滴瓶中 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 , 蒸发时的正确操作是 ( )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 , 用玻璃棒搅拌 C.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 加热 6.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有 Cl -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有 SO2- 4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生成蓝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有 Cu 2+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 说明原溶液中有 SO2- 4 7.分离 FeCl3、KCl 、BaSO4 的固体混合物 , 应采用的一组试剂是 ( ) 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钾、盐酸 D.水、氢氧化钾、硫酸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 , 共 39 分) 8.(9 分)已知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氯化银 , 化学方程式为 AgNO 3+KCl===AgCl ↓+ KNO 3.将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提纯.回答下列问题 : (1) 将 样品 置于 烧杯 中 , 加 入适 量的 水溶 解 , 同时 用玻 璃棒 搅拌 , 搅 拌的 作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________溶液 , 使氯化钾转化为沉淀. (3)将混合液进行过滤 , 过滤装置和操作如图 , 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从滤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 , 可选用的两种结晶方法是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 分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银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 , 还含有泥沙 等不溶性杂质. 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 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 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蒸发时 , 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 ; ②固定铁圈位置 ; ③放上蒸发皿 (蒸发皿中盛有 NaCl 溶液 ); ④加热搅拌 ; 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 SO2- 4 离子 ? 如果有 , 应该如何除去 SO2 - 4 离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经过溶解、 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 Na 2CO3 溶液 , 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请 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 , 在溶解、 过滤、 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 玻璃棒 , 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 解 时 : ___________________; 过 滤 时 : ___________________; 蒸 发 时 : ___________________. 10.(9 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 , 可能含有 Na2CO3、NaCl、CaCO3、CuSO4、KCl 、 Na2SO4、MgCl 2、KNO 3 中的某几种 , 现进行如下实验 : (1)将混合物溶于水 , 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 , 其中一份加入 BaCl 2 溶液 ,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 再加入稀硝酸 , 沉淀不溶解 , 在另一份中加入 NaOH 溶液 , 也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 : ①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 _________.②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__________.③不能确定是否 含有 _________. 11.(9 分 )某同学为验证溶液中的 Cl -、SO2- 4 、CO2- 3 , 选用稀硝酸、 Ba(NO 3)2 溶液和 AgNO 3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 (1)步骤①的目的是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 X 为________, 白色沉淀Ⅱ为 ________. (3)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硝酸 , 则会对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检验造成干扰. 、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 (测试卷 A) 答案 1.: B 2.: D 3.: AC 4.: B 5.: C 6.解析 : 除去溶液中的固体颗粒 , 一般用过滤的方法 ; 除去 O2 中的水蒸气可通过装有浓 H2SO4 的洗气瓶 ; 单质 I2 易升华 , 可用升华法把 I2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CaO 中的 CaCO3 可 用加热法使 CaCO3 分解 . 答案 : (1)A (2)D (3)B (4)C 7.解析 :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 过滤操作中的 “二低 ”是 : 滤纸上沿低 于漏斗边缘 ; 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 引起误差的操作可能是称量时出错 , 溶解搅拌或过滤时有 液体溅出 , 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 . 答案 : (1)蒸发皿 (2) 蒸发 (3)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 ; 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4)称取时出错 , 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 (合理答案均可 ) 8.解析 : (1) 操作 ①为加热使 NH 4HCO 3 受热分解 , 因此可选择的仪器是蒸发皿或坩埚 . (2) 若用 Ba(NO 3)2 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NO- 3 , 在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 (3)判断 SO2 - 4 已 除尽的方法 : 取上层清液加入 BaCl 2 溶液 , 若无沉淀说明 SO2- 4 已除尽 . (4) 操作 ③“ 加入 Na2CO3 溶液 ” , 目的是除去过量的 Ba2+ . 先加 Na2CO3 后过滤 , 可以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 (5) 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 CO2 和 HCl. 答案 : 见解析 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和蒸发 (测试卷 B) 答案 1.选 BC 2.选 B 3.选 B 4.选 C 5.选 D 6.选 C 7.选 C 8.解析 : 溶解时 , 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 过滤过程中注意 “一贴、 二低、三靠 ”, 结 晶有冷却结晶和蒸发溶剂两种方法. 答案 : (1)加速固体溶解 (2)硝酸银 (3)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②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 靠烧杯内壁 (4)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蒸发溶剂 9.解析 : (1) 蒸发操作为 : 酒精灯 ――→ 确定 铁圈 ――→ 放置 蒸发皿 ――→ 开始 加热 ――→ 结束 撤去酒精灯 , 故 正确顺序为 ①②③④⑤ . (2)本题中检验 SO2- 4 是否存在 , 可取适量溶液于一试管中 , 向其中加入 BaCl 2 溶液 , 若产 生白色沉淀即证明含有 SO2- 4 , 而除去 SO2- 4 可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 2 溶液即可. (3)加入过量的 Na2CO3 溶液 , 目的是除去其中的 Ca2+ 和过量的 Ba2+ 及少量的 Mg 2+ . (4)溶解时 , 用玻璃棒搅拌 , 加快固体的溶解 ; 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 蒸发时用玻璃棒搅 拌 , 防止液体飞溅. 答案 : (1)①②③④⑤ (2)加 BaCl 2 溶液 , 有白色沉淀则有 SO2- 4 加入过量 BaCl 2 溶液 , 过滤 (3)除去 Ca2+、过量的 Ba2+及少量的 Mg 2+ (4)搅拌 , 加快固体溶解 引流 搅拌 , 防止液体飞溅 10.解析 : 根据实验 (1)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 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 CuSO4 和 CaCO3(因为 CuSO4溶液显蓝色 , CaCO3 难溶于水 ).根据实验 (2) 向一份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 ,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 再加稀 HNO 3, 沉淀不溶解 , 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 Na2SO4, 肯定没有 Na 2CO3(因为 BaSO4 和 BaCO3 都是白色沉淀 , 但 BaSO4 不溶于稀 HNO 3, BaCO3 溶 于稀 HNO 3).根据实验 (2)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可推断原混合 物中含有 MgCl 2[因为 Mg(OH) 2 是白色沉淀 ].对于 KNO 3、NaCl 、KCl, 题目中没有进一步 用实验检验 , 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答案 : ① CuSO4、CaCO3、Na2CO3 ②Na2SO4、MgCl 2 ③KNO 3、NaCl 、KCl 11.解析 : 因为 CO2- 3 的存在对加 Ba(NO 3)2 溶液检验 SO2- 4 和加 AgNO 3 溶液检验 Cl -均 有影响 , 故应先检验出来并完全除去.又由于 AgNO 3 溶液中的 Ag +与 Cl -及 SO2 - 4 均可形成 沉淀 , 故用 Ag +检验 Cl -的操作必须放在 SO2- 4 检验并完全除去之后. 答案 : (1)CO 2- 3 (2)Ba(NO 3)2 溶液 AgCl (3)Cl -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蒸馏和萃取 A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2.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3.[双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操作时 , 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 , 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 , 应使温度计液泡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 ,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 , 应选择有机萃取剂 , 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4.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 , 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 , 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 ,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5.现有三组溶液 :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 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 ,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 , 共 30 分) 6.(7 分)人们可根据物质的性质 , 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 : (1)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 如泥沙与水 , 可用 ________方法分离 ; (2)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 如水和食盐 , 可用 ________方法分离 ; (3)两种可溶性固体 , 若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 , 如氯化钠和硝酸钾 , 可 通过 ________方法将其分离 ; (4)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 , 如水与乙醇 , 可用 ________方法分离 ; (5)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 如汽油与水 , 可通过 ________方法分离 . 7.(9 分)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 ,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A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 B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 (3)实验时 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 , 还需加入少量 __________, 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 暴沸 . 8.(14 分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 , 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 实验室里 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海藻 ――→灼烧 海藻灰 ――→浸泡 悬浊液 ――→① 含 I -的溶液 ――→② X ――→ ③ Y ―→ 晶态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 : 已知氯水中含有 Cl 2, 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 2+2KI===2KCl +I2. 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 : ① 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四氯化碳是 ______色、比水 ______的液体 . F 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 ______色, 上层液体中 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 (3)从 F 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4)在灼烧过程中 , 将使用到的 (除泥三角外 )实验仪器有 ______.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蒸发皿 E.酒精灯 B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21 分) 1.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 , 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 :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 沸点 (℃) 密度 (g/cm3) 在水中的溶解性 甲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 乙 C4H8O2 -84 77 0.90 可溶 据此 , 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 A.萃取法 B.过滤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2.[双选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A.CCl 4 和水 B.汽油和食用油 C.汽油和 NaOH 溶液 D.酒精和水 3.已知 , 单质碘受热易升华.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 , 涉及下列操作 , 其中正确的是 ( )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 I -的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4.[双选题 ]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 : 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脚架、石棉网、烧 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 或用品 , 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5.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 , 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 A.不溶于水 , 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 , 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 , 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 D.不溶于水 , 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 6.已知丙酮 (C3H 6O) 通常是无色液体 , 易溶于水 , 密度小于 1 g/mL, 易挥发 , 沸点约为 55℃.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液中将丙铜分离出来 , 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7.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 产生了无色气体 , 证明该固体一定是 CaCO3 B.某溶液中滴加 BaCl 2 溶液 , 生成不溶于稀 HNO 3 的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 SO2- 4 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 , 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 Cl- , 先加稀盐酸除去 OH- , 再加 AgNO 3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证明 含 Cl-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 , 共 39 分) 8.(10 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 现用 CCl 4 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 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步骤为 :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 B.把 20 mL 碘水和 5 mL CCl 4 加入分液漏斗中 , 并盖好玻璃塞 ;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 D.倒转漏斗振荡 , 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 最后关闭活塞 , 把分液漏斗放正 ; E.旋开活塞 , 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 (1) 正 确 操 作 步 骤 的 顺 序 是 ( 用 上 述 各 操 作 的 编 号 字 母 填 写 ): _____→_____→_____→A→H→____→E→ F (2)D 步 骤 为 什 么 要 不 时 旋 开 活 塞 放 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 E 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 G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选用 CCl 4 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 分)(1) 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 , 还需经过蒸馏 , 指出下图所示实 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 , 使用水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晶体碘在 ______里聚集. (3)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 1: 材料 2: 物质 熔点 /℃ 沸点 /℃ 密度 /g/cm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回答下列问题 (填写序号 ):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最好应用 ____.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 方法是 ______. 10. (6 分)有一包白色粉末 , 其中可能含有 Ba(NO 3)2、CaCl2、K 2CO3, 现做以下实验 :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 , 振荡 ,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 白色沉淀消失 , 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 ,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 AgNO 3 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 判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是 (写名称 )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实验步骤①和③中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1 分)“春泛盐 , 秋泛硝.”有些地区的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 , 到了秋天 , 又会析 出芒硝 (主要成分是 Na2SO4·10H2O).该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硝”的成分产生了争议 , 甲 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硫酸钠 ; 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 , 又含有氯化 钠.为了验证猜想 , 他们采集了样品 , 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 , 过滤 , 滤液备用. 请你和他们一 起完成探究. (1)甲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 : 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 , 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 再滴加稀硝酸 ,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 : 取 少量滤液 放入试管 中 , 滴加过 量的硝酸 钡溶液 和稀硝酸 , 过滤 , 再向 滤液中滴 加 ________.如果乙小组的观点正确 , 现象应该是 ________. (3)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实验设计哪个合理 , 理由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和萃取答案 A 1.B 2 .C 3 .AD 4 .D 5 .C 6. 解析 : 根据物质的性质 , 并结合分离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 答案 : (1) 过滤 (2) 蒸发 (3) 结晶 (4) 蒸馏 (5) 分液 7. 解析 : 对于蒸馏的实验装置 , 最重要的问题有 : ①仪器的连接顺序 , ②温度计的位置 , ③冷却 水的流向 ( 进出口 ), ④防暴沸的措施 . 答案 : (1)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②冷却水进出口反了 (2) 蒸馏烧瓶 冷凝管 (3) 沸石 ( 或碎瓷片 ) 8. 解析 : (1) 从实验流程看①操作为过滤 , ③操作为萃取 . (2)CCl 4 萃取碘水中的碘后 , 上层液体为 KCl 溶液 , 注意不含 Cl 2 和 I 2. (3) 分液后得到碘的 CCl4 溶液 , 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 I 2. (4) 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 . 答案 : (1) 过滤 萃取 (2) 无 密度大 紫红 ( 或紫 ) KCl (3) 分液、蒸馏 (4)B 、C、E B 1.C 2.BD 3.D 4.CD 5.B 6 .A 7 .C 8 . 解 析 : (1) 题 中 给 出 了 八 个 步 骤 , 后 五 个 步 骤 的 顺 序 也 已 给 出 了 其 中 四 个 : A→H→( ) →E→F , 只要考虑到静置、分层后才能分液 , 操作顺序应为 A→H→(G)→E→F. 前 三个步骤应为 : 查漏→装液→振荡 , 即 C→B→D. (2) 振荡分液漏斗时 , 会产生气体 , 导致漏斗内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 (3) 操作时要注意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 及时关闭活塞 , 防止上层液体流入烧杯中. (4)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 , 在进行分液操作时应注意漏斗内部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5)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应是两种溶剂不互溶 , 且要提取的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应远大于在原 溶剂中的溶解度. 答案 : (1)C B D G (2) 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 (3) 使分液漏斗下端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 ; 及时关闭活塞 , 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4) 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 以保证进行 E 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顺利流出 (5)CCl 4 与水既不反应也不互溶 , 且碘在 CCl4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9.解析 : (1) 检查实验装置的错误 , 要按实验进程逐一检查 , 通常是从左到右 , 自下而上. (2) 利用水浴加热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不会超过 100℃ , 最后在蒸馏烧瓶中得到晶体 碘. (3 ) “材料 1”中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 ,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 所以 , 采 用在热水中溶解、降温 , 纯碱则析出 , 然后过滤 , 氯化钠留在水溶液中.即采用“溶解、结晶、 过滤”的方法. “材料 2”中乙二醇和丙三醇互溶且都易溶于水 , 又因为它们的沸点差别很大 , 所以 , 加热时 乙二醇首先汽化 , 然后冷却乙二醇蒸气得到乙二醇液体 , 丙三醇留在烧瓶中 , 即采用蒸馏法分 离. 答案 : (1) ①缺石棉网 ; ②温度计的液泡不应插入液体中 , 而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 ③冷凝 管进出水的方向错误 , 应下口进水 , 上口出水 (2) 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控制温度不超过 100℃ 蒸馏烧瓶 (3)C A 10.解析 : CaCO3 和 BaCO3 通常都是白色固体 , 难溶于水 , 易容于稀硝酸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步 骤②的溶液中含 Ba2 +和 Cl -, 还有稀硝酸. BaSO4 和 AgCl 通常都是白色固体 , 既不溶于水 , 又不 溶于稀硝酸. 答案 : (1) 硝酸钡、氯化钙、碳酸钾 (2)Ba(NO 3) 2 +K2 CO3===BaCO3↓+ 2KNO3 CaCl 2+K2 CO3===CaCO3↓+ 2KCl Ba(NO3) 2+H2SO4===BaSO4↓+ 2HNO3 11.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证明可溶性硫酸盐和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 , 为了证明“硝”的成分 , 对 两种物质均要作出验证. 答案 : (1) 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SO4 +BaCl 2===BaSO4↓+ 2NaCl (2)AgNO3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3) 乙小组合理 甲小组在实验中没有证明不含氯化钠 ( 或乙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既证明了含有硫 酸钠 , 又证明了含有氯化钠 ) .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A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氢约含有 6.02× 1023 个微粒 B.H 2 的摩尔质量是 2 g C.1 mol O 2 的质量是 32 g,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 D.2NA 个 H 2SO4 分子的摩尔质 量为 196 g/mol 2.[双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 98 g B.18 g 水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C.O2 的摩尔质量 (单位是 g/mol) 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D.1 mol CO 的质量为 28 g/mol 3.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 H3 的氢分子 . 1 mol H 3 和 1 mol H 2 具有相同的 ( ) 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4.a mol H 2SO4 中含有 b 个氧原子 ,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 A.(a/4 b) mol -1 B.(b/ a) mol -1 C. (a/ b) mol - 1 D . (b/4a) mol -1 5.2011 年 7 月中国发射了“天宫一号”太空舱 , 火箭发射的燃料有很多 , 偏二甲肼 (C2H8N 2)是一种高能燃料 , 燃烧产生巨大能量 , 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 .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 60 g B.6.02×1023 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 为 60 g C.1 mol 偏二甲肼的质量为 60 g/mol D.6 g 偏二甲肼含有 NA 个偏二甲肼 分子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 , 共 30 分) 6.(11 分)请填写下表 : 物质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 质量 分子或离子数目 SO2 2 mol SO2- 4 6.02×1022 7.(8 分)2.5 mol Ba(OH) 2 中含有 ____________个 Ba 2+ , 含有 ____________个 OH - , 2.5 mol Ba(OH) 2 的质量是 ________g. 含有 1.204×1024 个 OH - 的 Ba(OH) 2 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__. 8.(11 分)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有的质量 . (1)已知 NH 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 则 NH 3 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 (2)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已知 a g 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 b,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 (3)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 b g, 则铁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 B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21 分) 1.[双选题 ]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6.02×1023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12 g12C 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 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是 1 摩尔 D.1 摩尔氯含有 6.02×1023 个氯分 子 2.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M g/mol, 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 A.M g B.1/M g C.M/6.02×1023g D.6.02× 1023/M g 3.相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 CO2 相比较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1∶1 ②它们所含的 O 原子数目之比为 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 2∶3 ④它们所含的 C 原子数目之比为 1∶1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 7∶11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①②③④⑤ 4.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 6.4 g, 含有 6.02× 1022 个分子 , 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64 B.32 C.96 D.124 5.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 , 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B.1.8 g NH + 4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NA C.常温常压下 , 48 g O 3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3 NA D.2.4 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 子数为 0.1 NA 6.偏二甲肼 (C2H 8N2)是一种高能燃料 , 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 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偏二甲肼 (C2H 8N2)的摩尔质量为 60 g B.6.02×1023 个偏二甲肼 (C2H 8N2)分子的质 量约为 60 g C.1 mol 偏二甲肼 (C2H8N2)的质量为 60 g/mol D.6 g 偏二甲肼 (C2H 8N2)含有 NA 个偏二甲 肼(C 2H 8N 2)分子 7.[ 双选题 ]设一个 12C 原子的质量为 a g, 一个 R 原子的质量为 b g,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 则 R 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 A.12a/b B.12b/a C.bNA D.aNA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 , 共 39 分) 8.(7 分)(1)0.3 mol NH 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 ________个 H2O 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含 0.4 mol Al 3+的 Al 2(SO4) 3 中所含的 SO2- 4 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__. (3)已知 16 g A 和 20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0.04 mol C 和 31.76 g D, 则 C 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 9.(10 分)在一定条件下 , 有下列物质 : ①8 g CH 4 ②6.02×1023 个 HCl 分子 ③2 mol O2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写下列空白 (填写序号 ): (1)摩尔质量 ______; (2) 物质的量 _______; (3)分子数目 _______; (4)原子数目 _______; (5)质 量_______. 10.(12 分)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 分子数目为 N, 质量是 m g,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 m(C)为 12C 原子质量 , 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 N 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M 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 N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4) m N 1 12m(C) 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0 分)(1) 相同质量的 SO2、 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 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________. (2)19 g 某二价金属氯化物 (ACl 2)中含有 0.4 mol Cl - , 则 ACl 2 的摩尔质量是 ________; A 的相 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__; ACl 2 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测试卷 A)答案 1.C 2. BC 3. A 4. D 5. B 6. 解析 : M(SO2)=64 g/mol, M(SO2- 4 )=96 g/mol, 2 mol SO 2 的质量为 2 mol ×64 g/mol =128 g, 2 mol SO 2 的分子数目为 2 mol ×6.02×1023 mol - 1= 1.204×1024, 6.02×1022 个 SO2 - 4 的物质的量为 6.02×1022 6.02×1023 mol - 1=0.1 mol, 0.1 mol SO 2- 4 的质量为 0.1 mol ×96 g/mol =9.6 g. 答案 : 物质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 质量 分子或离子数目 SO2 64 g/mol 128 g 1.204× 1024 SO2- 4 96 g/mol 0.1 mol 9.6 g 7.解析 : 1 mol Ba(OH) 2 含有 1 mol Ba 2+和 2 mol OH - , 1 mol 的粒子数约为 6.02×1023, 用 Ba2 +和 OH -的物质的量分别乘以 6.02×1023即可得出答案 . Ba(OH) 2 的摩尔质量是 171 g/mol, 所 以其质量为 2.5 mol ×171 g/ mol=427.5 g. 1.204×1024 个 OH -的物质的量为 1.204×1024 6.02×1023 mol -1 =2 mol, 则 Ba(OH) 2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答案 : 1.505×1024 3.01×1024 427.5 1 mol 8.解析 : 依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式 : M =m n , 结合物质的量 (n)与 NA 的关系即可列出相关表达式 , 不要忘记单位 . 答案 : (1)17 g/mol (2)aNA b g/mol (3)bN A g/ mol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测试卷 A) 答案 1.选 BC 2.选 C 3.选 D 4.5.选 C 6.选 B 7.选 BC 8.解析 : (1)0.3 mol NH 3 分子中含质子数为 0.3 mol ×10×6.02×1023mol - 1=1.806×1024, 每 个 H2O 分子中有 10 个质子 , 故含 1.806× 1024 个质子的水分子数为 1.806×1024÷10= 1.806×1023; (2)Al 2(SO4)3 中 n(Al 3+ )∶n(SO2- 4 )= 2∶3, 即 0.4 mol ∶n(SO2 - 4 )=2∶ 3, n(SO2- 4 )= 0.6 mol;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m(C)=16 g+20 g-31.76 g=4.24 g, M(C)= 4.24 g 0.04 mol =106 g/mol. 答案 : (1)1.806×1023 (2)0.6 mol (3)106 g/mol 9.解析 : (1)摩尔质量分别是 16 g/mol, 36.5 g/mol, 32 g/mol, 故顺序是 ①<③<②; (2)8 g CH 4的物质的量 : n(CH 4)= m(CH 4) M(CH 4) = 8 g 16 g/mol =0.5 mol, 6.02×1023 个 HCl 分子的物质的量 : n(HCl) =N(HCl ) NA = 6.02×1023 6.02× 1023 mol -1=1 mol, 故顺序 是 : ①<②<③; (3)分子数目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 故顺序同 (2); (4)原子的物质的量 : ① 中 , 0.5 mol ×5=2.5 mol, ②中 , 1 mol ×2=2 mol, ③ 中 , 2 mol×2=4 mol.故顺序是 : ②<① <③; (5)1 mol HCl 的质量是 36.5 g, 2 mol O 2 的质量是 64 g.故顺序是 : ①<② <③. 答案 : (1) ①<③<② (2)①<②<③ (3)①<②<③ (4)②<①<③ (5)① <②<③ 10. 解析 : (1)因为每摩尔物质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 所以 N NA 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2)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与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粒子个数比值 , 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 质量. (3)气体的质量与气体的个数相比 , 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4)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与一个 12C 原子质量的 1/12 相比 , 得到的是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 量. 答案 : (1) 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2)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3)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4)表示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11.解析 : (1)相同质量的 SO2、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倒数比 , 1 64∶ 1 80= 5∶4; 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5×2)∶(4×3)=5∶6. (2)由 19 g 某二价金属氯化物中含有 0.4 mol Cl - , 即 19 g 某二价金属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 由 M= m n= 19 g 0.2 mol =95 g/mol, 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5-35.5×2=24, 即 ACl 2 为 MgCl 2. 答案 : (1)5∶4 5∶6 (2)95 g/mol 24 MgCl 2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气体摩尔体积 A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 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 , 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 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 , 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 , 若体积不同 , 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指 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 约为 22.4 L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32 g O2 占有的体积约为 22.4 L B. 22.4 L N 2 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 , 22.4 L 水的质量约为 18 g D.22 g 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 11.2 L HCl 含有 相同的分子数 3.[双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 , 分子数相同的是 ( ) A.5 L Cl 2与 5 L HCl B.36 g H 2O 与标准状况下 44.8 L CO 2 C.在 25℃和 1.01× 105 Pa 时 , 等体积的空气与 H 2 D.0.2 mol O 2 与标准状况下 2.24 L 水 4.[双选题 ]在同温、同压条件下 , 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之间的关系 ( ) A.体积都是 22.4 L B.具有相同的体积 C.都是双原子分子 D.具有相同的分 子数目 5.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 , 在同温、同压下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原子数相等 B.密度相等 C.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 , 共 30 分) 6.(8 分)同温同压下 , 同体积的 NH 3 和 H2S 气体的质量比为 ____; 同质量的 NH 3 和 H2S 气 体体积比为 ____, 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比为 ___; 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 , 则它们的体积比 为____. 7.(10 分)某常见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25 g ·L -1. (1)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 (2)若该气体的分子式为 A 2 型, 其名称为 ________; 若该气体的分子式为 AB 型, 其名称为 ________. 8.(12 分)现有 m g 某气体 , 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 它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 若阿伏加德罗 常数用 NA 表示 , 则 :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 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________个 .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________ L. (4)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________ g/L. B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21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 22.4 L/mol B.20℃, 1.0×105 Pa, 同体积的 O2 与 CO2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1 mol 气态物质 , 当体积为 22.4 L 时 , 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D.2 mol 气体体积约为 44.8 L 2.下列示意图中 , 白球代表氢原子 , 黑球代表氦原子 , 方框代表容器 , 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 上下滑动的隔板 (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 ) 3.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Ne、H2、O2 三种气体 , 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 , 这三 种气体的压强 (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 p(Ne)> p(H 2)>p(O2) B . p(O2)>p(Ne)>p(H 2) C . p(H 2)>p(O2)>p(Ne) D . p(H 2)>p (Ne)>p(O2) 4.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 0.1NA 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 2.24 L B.11.2 L CO 2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C.NH 3 的摩尔质量等于 NA 个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D.101 kPa、4℃时 , 18 mL 水和 202 kPa、27℃时 32 g O2 所含分子数均为 NA 5.在标准状况下 , 与 12 g H 2 的体积相等的 N 2 的( ) A.质量为 12 g B.物质的量为 6 mol C.体积为 22.4 L D.物质的量 为 12 mol 6.在标准状况下 , 将 1 g H2、11 g CO2 和 4 g O2 混合 , 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 ) A.16.8 L B.14 L C.19.6 L D.8.4 L 7.如果 a g 某气体中含有该气体的分子数为 b, 则 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各选项 中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22.4bc/(aNA )L B.22.4ab/(cNA )L C. 22.4ac/(bNA)L D.22.4/(acNA)L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 , 共 39 分) 8.(10 分)在同温同压下 , 对于等质量的 SO2 和 CO2 两种气体 , 求其下列各项比值. (1) 摩 尔 质 量 比 ________________; (2) 密 度 比 ________________; (3) 物 质 的 量 比 ________________; (4)体积比为 ________________; (5)分子数比 ________________ . 9.(9 分)标准状况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8.96 L, 其质量为 7.60 g, 则混合气体平均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________; 混 合 气 体 中 甲 烷 的 体 积 为 ________; 一 氧 化 碳 的 质 量 为 ________. 10. (6 分)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 XY 2, 在一定量的 O2 中恰好完全燃烧 , 反应式为 : XY 2(液 )+ 3O2(气)===XO 2(气)+2YO 2(气). 测得生成物的总体积为 672 mL, 密度为 2.56 g/L( 标准状 况 ).则 (1)反应前 O2 的体积为 ______mL( 标准状况 ); (2)化合物 XY 2 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 (3)若 XY 2分子中 X 、Y 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3∶16, 则 X、Y 分别为 ______、______. 11. (11 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 , 利用氯酸钾分解制 O2. 实验步骤如下 :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 , 放入干燥的试 管中 , 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 15.95 g. ②连接好实验装置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 , 开始反应 , 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 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285.0 mL,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279.7 mL. 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 15.55 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 , 回答下列问题 :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 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 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码 ). 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 , 若仰视读数 , 则读取氧气的体积 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无 影响” ). (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_____mol; 实验测得氧气的摩尔体积是 ______(保留小 数点后两位 ). (测试卷 A) 答案 1.B 2. D 3.BC 4.BD 5. A 6. 解析 : 同温同压下 , 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 (H 2S)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 故质量比为 17∶ 34= 1∶2; 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7∶ 1 34=2∶1; 氢原子数目之比为 (2×3)∶ (1× 2)=3∶ 1; 二者氢原子数相等时 , 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 1 2=2∶3. 故同温同压下 体积之比为 2∶3. 答案 : 1∶2 2∶1 3∶1 2∶3 7.解析 : ρ= M 22.4 L/mol , M =ρ×22.4 L /mol =1.25 g ·L-1×22.4 L/ mol=28 g/mol . 8.答案 : (1)28 (2)氮气 一氧化碳 解析 : (1) 由 n=m/M 可求 , (2)由物质的量可求得该气体的 分子数 , 进一步可求得原子数 ; (3)由 V=nVm 可 求得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4) 由质量和已求得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求得密度 , 也可 以由 M=Vm·ρ求得密度 . 答案 : (1)m/ M (2)2 mNA/ M (3)22.4 m/ M (4) M/22.4 (测试卷 B )答案 1.B 2.A 3.D 4.D 5. B 6. C 7.A 8.解析 : SO2 与 CO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64 g/mol 和 44 g/mol; 所以 , 摩尔质量比为 16∶11; 等 质量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 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 (相同状态下 ) 即: 1 64∶ 1 44=44∶64= 11∶16; 而根据 ρ= m V, 则其密度与体积相反 , 为 16∶11. 答案 : (1)16 ∶11 (2)16∶11 (3)11∶16 (4)11∶16 (5)11∶16 9.解析 :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8.96 L 22.4 L/mol =0.4 mol, M=m n = 7.60 g 0.4 mol =19 g/mol, 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为 19.设 CO 的物质的量为 x, 则有 : 7.60 g=x×28 g/mol +(0.4 mol -x)×16 g/mol, 求得 x=0.1 mol. n(CH 4)=0.3 mol, V(CH 4)=6.72 L, m(CO) =0.1 mol ×28 g/mol =2.8 g. 答案 : 19 6.72 L 2.8 g 10.解析 : 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 故反应前 O2的体积为 672 mL, 即 672×10-3 L 22.4 L/mol =0.03 mol, 则 n(XY 2)= 1 3n(O2)=0.01 mol, 再据质量守恒得 m(XY 2)= m( 生成物 )- m(O2)= 0.672 L ×2.56 g/L - 0.03 mol× 32 g/mol = 0.76 g, 所以 M(XY 2) = 0.76 g 0.01 mol =76 g/mol,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6× 3 19= 12, 即为碳 , Y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6× 16 19 ×1 2=32, 即为硫. 答案 : (1)672 (2)76 g/mol (3)C S 11. 解析 : (1)往广口瓶中装水 , 使装置左侧形成密闭体系 , 通过捂热试管看广口瓶中长导管 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2)在测量收集到 O2 的体积时 , 先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 , 否则气体受热膨胀时 , 会使 排出水的体积偏大.然后调整量筒高度 , 使量筒内液面和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 以保证广口瓶 中气体的压强和外界气压相等 , 从而使排出水的体积与产生的 O2 的体积相等 , 最后再读取 量筒内水的体积.读数时若仰视量筒内的液面 , 会使读取 O2 的体积偏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产生 O2 的质量为 15.95 g-15.55 g=0.4 g. n(O2)= 0.4 g 32 g/mol =0.0125 mol, O 2 的摩尔体积为 : 0.2797 L 0.0125 mol = 22.38 L/mol. 答案 : (1)往广口瓶中注水至浸没长导管 , 塞紧橡胶塞 , 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 , 用手将试管底 部捂热 , 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 松开手后 , 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 降, 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 偏小 (3)0.0125 22.38 L/mol 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化学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A 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对 1 mol/L 的 Na2SO4 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含有 1 mol Na 2SO4 B.1 L 溶液中含有 142 g Na2SO4 C.1 mol Na 2SO4 溶于 1 L 水 D.从 1 L 该溶液中取出 500 mL 以后 , 剩余溶液的浓度为 0.5 mol/L 2.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 50 mL 1 mol/L AlCl 3 溶液中 Cl - 浓度相等的是 ( ) A.150 mL 1 mol/L 的 NaCl 溶液 B.75 mL 2 mol/L 的 NH 4Cl 溶液 C.150 mL 3 mol/L 的 KCl 溶液 D.75 mL 2 mol/L 的 FeCl3 溶液 3.将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ρ的 a L HCl(g) 溶于 1 000 g 水中 , 得到盐酸的密度为 b g/cm3, 则 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ρ 22.4 mol/L B. ab 22 400 mol/L C. ab 22 400+36.5a mol/L D. 1 000ab 22 400+36.5a mol/L 4.实验室中需要配制 2 mol/L 的 NaOH 溶液 950 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 称取的 NaOH 的质量分别是 ( ) A.950 mL,76.0 g B. 500 mL,80.0 g C.1 000 mL,80.0 g D. 1 000 mL,76.0 g 5.在 100 mL 的溶液中溶有 0.1 mol NaCl 和 0.1 mol MgCl 2, 此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 ( ) A.3 mol/L B.2 mol/ L C.0.3 mol /L D. 0.2 mol/ L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 , 共 30 分) 6.(7 分)将 24.4 g NaOH 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 , 其密度为 1.219 g/mL. (1)该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2)该溶液中 NaOH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 10 mL, 其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含 NaOH 的质量为 ________. 7.(10 分)实验室配制 500 mL 0.2 mol/L 的 Na2SO4 溶液 , 实验操作步骤有 : A.在天平上称出 14.2 g 硫酸钠固体 , 把它放在烧杯中 , 用适量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 冷却至室温 ;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转移至容量瓶中 ;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1~2 cm 处, 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 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 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 , 并轻 轻振荡 ;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 , 充分摇匀 . 请填写下列空白 :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________(填序号 ).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 (带砝码 )、镊子、玻璃棒 , 还缺少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 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有进行上述操作步骤 D c.加蒸馏水时 , 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8.(13 分 )如图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 , 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 答下列问题 : 盐酸 分子式: HCl 相对分子质量: 36.5 密度: 1.19 g/cm3 HCl 的质量分数: 36.5% (1)该浓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mol/L. (2) 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 , 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______. A.溶液中 HCl 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 Cl - 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 50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0.400 mol/L 的稀盐酸 . 该学生需要量取 ______mL 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 (4)①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 了 0.400 mol/L 的盐酸 , 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 0.4 g NaOH 的 NaOH 溶液 , 则该同学需取 ______ mL 盐酸 . ②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 0.4 g NaOH 的 NaOH 溶液 , 发现比①中所求体积 偏小 , 则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A.浓盐酸挥发 , 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 , 未洗涤烧杯 C.配制溶液时 , 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 , 用胶头滴管吸出 B 卷 1.用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 其 单位为 mol·kg-1, 若 5 mol ·kg- 1 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 1.3 g ·mL -1, 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3.56 mol ·L -1 B.4.36 mol ·L -1 C.5.00 mol ·L -1 D.5.25 mol ·L -1 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 , 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 , 再加水至刻度线 3.取 100 mL 0.3 mol ·L -1 和 300 mL 0.25 mol ·L -1 的硫酸注入 500 mL 容量瓶中 , 加水稀释至 刻度线 , 该混合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0.21 mol ·L -1 B.0.42 mol ·L -1 C.0.56 mol ·L -1 D.0.26 mol ·L -1 4.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 1.18 g ·cm-3,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5.1%,300 mL 该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 ) A .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0 mol 5.V L 浓度为 0.5 mol ·L- 1 的盐酸 , 欲使其浓度增大 1 倍 , 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 .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HCl 气体 11.2V L B.加入 10 mol ·L -1 的盐酸 0.1V L, 再稀释至 1.5V L 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 0.5V L D.加入 V L 1.5 mol ·L -1 的盐酸混合均匀 6.已知化学反应 : Cu+2FeCl 3=2FeCl 2+CuCl 2. 将 Cu 片放入 0.1 mol ·L -1 FeCl 3 溶液中 , 反应 一定时间后取出 Cu 片, 溶液中 c(Fe3+ )∶c(Fe2+ )=2∶3, 则 Cu2+ 与 Fe3+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 ) A .3∶2 B. 3∶5 C.3∶4 D.4∶3 7.将 KCl 和 KBr 的混合物 13.4 g 溶于水配成 500 mL 溶液 , 通入过量的 Cl 2, 反应后将溶液 蒸干 , 得固体 11. 175 g, 则原来所配溶液中 K +、Cl -、Br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1∶2∶3 B.3∶2∶1 C.1∶3∶2 D.2∶3∶1 8.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 , 就会延长鲜花的寿命 . 下表是 1 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 ,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 成分 质量 (g) 摩尔质量 (g ·mol-1) 蔗糖 50.00 342 硫酸钾 0.50 174 阿司匹林 0.35 180 高锰酸钾 0.50 158 硝酸银 0.04 170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 A .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 银 (2)“ 鲜 花 保 鲜 剂 ” 中 K +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为 ( 阿 司 匹 林 中 不 含 K + )________________mol ·L -1(只要求写表达式 , 不需计算 ). (3)配制上述 1 L“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 1 000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药匙、 ______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 (4)配制过程中 , 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__________. A .定容时仰视液面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 , 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 , 但未做任何处理 9.将 10.6 g Na 2CO3 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 (1) 该溶液中 Na2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 溶液中 Na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NaCl 固体 , 使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ol·L - 1(假设 溶液体积不变 )需加入 NaCl 的质量为 __________,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 10.在标准状况下 , 将 224 L HCl 气体溶于 635 mL 水中 , 所得盐酸的密度为 1.18 g ·cm-3. 试 计算 : (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 (2)取出这种盐酸 100 mL, 稀释至 1.18 L, 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3)在 40.0 mL 0.065 mol ·L -1 Na 2CO3溶液中 , 逐渐加入 (2)所稀释的稀盐酸 , 边加边振荡 . 若使反应不产生 CO2 气体 ,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多少毫升 ? (4)将不纯的 NaOH 样品 1 g(样品含少量 Na2CO3和水 ), 放入 50 mL 2 mol ·L -1 的盐酸中 , 充分反应后 , 溶液呈酸性 , 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 40 mL 1 mol ·L -1 的 NaOH 溶液 . 蒸发中 和后的溶液 , 最终得到多少克固体 ? 11.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 所得的混合物用 100 mL 3.00 mol ·L -1 NaOH 溶液 (密度为 1.12 g ·mL- 1)恰好完全吸收 , 测得溶液中含有 NaClO 的物质的量为 0.050 0 mol. 求 : (1)原 NaOH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 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n(Cl 2)∶n(H 2)=__________. 1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 100 mL 3.6 mol ·L -1 的稀硫酸 . (1)若采用 18 mol ·L -1 的浓硫酸配制溶液 , 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__________. (2)甲学生 : 量取浓硫酸 , 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 , 搅拌均匀 , 待冷却至室温后 转移到 100 mL 容量瓶中 , 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 2~ 3 次, 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 容量瓶中 , 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定容 , 塞好瓶塞 , 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涤操作中 , 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 , 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用 胶 头 滴 管 往 容 量 瓶 中 加 水 时 , 不 小 心 液 面 超 过 了 刻 度 线 , 处 理 的 方 法 是 __________(填序号 ). A.吸出多余液体 , 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 , 经蒸发后 , 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D.重新配制 (3)乙学生 : 用 100 mL 量筒量取浓硫酸 , 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 , 搅拌均匀 , 待冷 却至室温后 , 再加水至 100 mL 刻度线 , 搅拌均匀 ,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 ? 若不正确 , 指 出其中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答案 A 卷 1. B 2.C 3. D 4. C 5.A 6.答案 : (1)6.1 mol /L (2)20% (3)6.1 mol/ L 2.44 g 7.答案 : (1)ABDCE (2)量筒 胶头滴管 500 mL 容量瓶 (3)ad 8.答案 : (1)11.9 (2)B、 D (3)16.8 (4)①25 ②C B 卷 1.B 2.A 3.B 4.D 5.B 6.C 7.B 8.(1)A (2)c(K + )= 0.50 g 174 g ·mol -1×2+ 0.50 g 158 g ·mol-1 1 L (3)天平 胶头滴管 (4)BD 9.(1)0.1 mol ·L - 1 0.2 mol ·L -1 (2)11.7 g 0.2 mol ·L -1 10. (1)36.5% 11.8 mol ·L -1 (2)1 mol ·L -1 (3)2.6 mL (4)5.85 g 11. (1)10.7% (2)0.250 (3)3∶2 12. (1)20.0 mL (2) ①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 轻靠瓶壁 , 把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 倒入容量瓶中 ②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加水至离刻度线 1~2 cm 时 , 改用胶 头滴管滴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D (3) 不正确 . 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 , 不能将 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葫芦岛市一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章末综合训练 (90 分钟 , 100 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8 个小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54 分) 1.对于易燃、 易爆、 有毒的化学物质 , 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 下 面所列物质 , 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浓硫酸 汽油 酒精 氯酸钾 标签 2.高一入学体检时 , 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 , 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 . 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 甘油三酯 0.52 mmol/L 总胆固醇 4.27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40 mmol/L 葡萄糖 4.95 mmol/L A.溶解度 B.物质的量浓度 C.质量分数 D.摩尔质量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 2/3 容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4.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 , 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 确的是 ( ) A.所含原子数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 5.下列实验操作 : ①用 50mL 量筒量取 5mL 蒸馏水 ; ②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 时 , 把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 ; ③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 ④倾倒 液体时试剂瓶口不对准容器口 ; ⑤块状药品都要用药匙取用 ; ⑥固体药品用细口 瓶保存 . 其中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④⑤⑥ 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 , 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 ) 7.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 Na2CO3 溶液 , 发现取量过多 , 为了不浪费 , 又把过量 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 溶于水 , 可将含有 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池中 , 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 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 , 应将蒸发皿中 NaCl 溶液全部蒸干才停 止加热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 , 浓硫酸溶于水后 , 应冷却至室 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8.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 , 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 A.过滤操作中 , 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 , 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 , 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 , 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9.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 : 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 铁架台 (带铁夹 )、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 100mL 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 . 从缺少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 , 该学生不能 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 ) ①制取氢气 ②粗盐提纯 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④用氯化钠晶体配制 100mL 0.1mol·L -1 的氯化钠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 H 2O 的质量为 18g/mol B.CH4 的摩尔质量为 16g C.3.01×1023 个 SO2 分子的质量为 32g D.标准状况下 , 1mol 任何物质体积约 为 22.4L 11.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 , 不能组成一个求物质的量的公式的是 ( ) 甲 乙 ① 物质微粒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 ③ 固体体积 固体密度 ④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 ⑤ 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摩尔质量 A.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2.在相同状况下 , 一个空瓶 , 若装满 O2 称其质量为 36g, 若装满 CO2 称其质量 为 42g, 若装满 A 气体 , 称其质量为 52g, 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16 B.32 C.64 D.128 13.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 , 其密度为 5g/cm3. 用 X 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 明: 在棱长为 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 20个原子 , 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 接近 ( ) A.32 B.65 C.120 D.150 14.体积为 VmL, 密度为 dg/mL, 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g·mol-1, 物质的量浓度为 cmol·L-1,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溶质的质量为 mg.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 A.m=aV/100d B.c= 1 000da M C.c=1 000m VM D.a%= cM 1 000d% 15.欲配制 100mL 1.0mol/L Na2SO4 溶液 , 正确的方法是 ( ) ①将 14.2g Na2SO4 溶于 100mL 水中 ②将 32.2g Na2SO4·10 H2O 溶于少量水中 , 再用水稀释至 100mL ③将 20mL 5.0mol/L Na2SO4 溶液用水稀释至 100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6.下列溶液中的 Cl - 浓度与 50mL 1mol·L-1mgCl2 溶液中的 Cl- 浓度相等的是 ( ) A.150mL 1mol·L -1 NaCl 溶液 B.75mL 2mol·L -1 CaCl2 溶液 C.150mL 2mol·L-1kCl 溶液 D.75mL 1mol·L -1 AlCl 3 溶液 17.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 , 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KNO 3 溶液 KOH 滴入稀 HNO3 同时用 pH 计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② FeSO4 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 NaOH 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 CaCO3 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若 20g 密度为 ρg·cm-3 的硝酸钙溶液里含 1g Ca2+, 则 NO- 3 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 ( ) A. ρ 400mol·L -1 B.20 ρmol·L- 1 C.2.5ρmol·L -1 D.1.25ρmol·L -1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个小题 , 共 46 分) 19.(4 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 , 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法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蒸馏法 F.过 滤法 (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__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4)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 (沸点为 76.75℃)和甲苯 (沸点为 110.6℃)的混合物 20.(5 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 常采用的方法有 : ①过滤 , ②蒸发 , ③蒸馏 , ④ 萃取 , ⑤加热分解等 .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 (要求 : 填 序号 )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 , 液面上常悬浮有 CaCO3 微粒 . 可用 ________的方法 除去 Ca(OH)2 溶液中悬浮的 CaCO3 微粒 . (2)提取碘水中的碘 , 用________方法 .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 , 可采用 ________的方法 . (4)淡化食盐水 , 可采用 ________的方法 . (5)除去氯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________的方法 . 21.(5 分)现有 mg 某气体 , 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 它的摩尔质量为 Mg·mol-1. 若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 表示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 1L 水中 (不考虑反应 ),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 VL 溶液 , 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22.(8 分)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 , 下图为两套实验 装置 .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④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 , 还缺少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________; 冷凝 管的进水口是 ________(填“f ”或 “g”); 现需配制 250mL 0.2mol/L NaCl 溶液 , 装置 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 图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 分)某实验需要 100mL、0.1mol/L 的 Na2CO3 溶液 , 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 : ①把称量好的固体 Na2CO3 放入小烧杯中 , 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 为加快溶解可以 使用 ________(填仪器名称 ) 搅拌 ; 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 , 小心转入 ________(填仪器名称 ); 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至刻度线 1~2cm 处 , 改用 ________(填仪器名称 )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 ④用 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2~3 次, 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 , 并 轻轻摇匀 ; ⑤将容量瓶塞紧 , 充分摇匀 . (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填序号 ). (2)若没有操作④ , 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 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 (3)若所配溶液的密度为 1.06g/mL, 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4)若取出 20mL 配好的 Na2CO3 溶液 , 加蒸馏水稀释成 c(Na+)=0.01mol/L 的溶液 , 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 ________mL. (5)在配制 100mL、0.1mol/L 的 Na2CO3 溶液时 , 下列操作中的 ________会导致结 果偏低 (请用序号填写 ).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⑤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24.(8 分)如图是“×××”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 . ××× ( 饮用矿泉水 ) 净含量 : 350mL 配料表 : 纯净水、硫酸镁、氯化钾 保质期 : 12 个月 主要成分 : 钾离子 (K+): 1.0 ~27.3mg/L 镁离子 (Mg2+): 0.1 ~4.8mg/L 氯离子 (Cl -): 10 ~27.3mg/L 硫酸根离子 (SO2- 4 ): 0.4 ~19.5mg/L 请认真阅读标签内容 , 计算 : (1)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2)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中 SO2- 4 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 ________. 25.(8 分)把 VL 含有 MgSO4 与 K2SO4 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 , 一份加入含 amol NaOH 的溶液 , 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 Mg(OH) 2; 另一份加入含 bmol BaCl 2 的 溶液 , 恰好使 SO2- 4 完全沉淀为 BaSO4, 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1.C 2.B 3.C 4.A 5.D 6.B 7.D 8.D 9.D 10.C 11.B 12.C 13.D 14.C 15.B 16.C 17.A 18.C 19.(1)F (2)C (3)D (4)E 20.(1)① (2)④ (3)② (4)③ (5)⑤ 21.(1)m/M (2)2m NA/M (3)22.4m/ M (4)m/(m+ 1000) (5)m/MV mol/L 22.(1)①蒸馏烧瓶 ②锥形瓶 ④容量瓶 (2) 温度计 分馏 g 未用玻璃棒引流 , 未采用 250mL 容量瓶 23.①玻璃棒 ②100mL 容量瓶 ③胶头滴管 (1)①②④③⑤ (2) 偏低 (3)1% (4)400 (5)①②④ 24.(1)2 ×10-4mol/L (2)7.1×10-5mol 25.2 2b-a V mol ·L-1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章末复习 [知识体系与网络 ] 1.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常用方法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关系 题型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 , 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 ) ①蒸发 ②蒸馏 ③过滤 ④萃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下面每种物质中均含有一种杂质 , 加入相应的除杂试剂后能否达到除杂的目的 . 请你对每 组消除物质中的杂质的方法给予评价 . 组次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对实验方法 的评价 ① KCl K 2CO3 稀 H2SO4 ② Cu(OH) 2 CuSO4 Ba(OH) 2 溶液 ③ Fe(NO 3)2 溶液 AgNO 3 溶液 足量铁粉 规律方法 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 “ 四原则 ” 和 “三必须 ”: 即①“ 四原则 ”: 一不增 (提纯 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 二不减 (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 三易分离 (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 四易复原 (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 ). ②“ 三必须 ”: 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 二过量试剂必须在后 续过程中被除尽 (因为过量试剂带入了新的杂质 ); 三除杂途径必须是最佳的 . (如除去 CO2 中混有 的 HCl 的最佳试剂是饱和 NaHCO 3 溶液 , 不能选择 NaOH 溶液或 Na 2CO3 溶液 ) 题型二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简单计算 3.(1)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 , 其摩尔质量为 M g·mol - 1, 该气体的质量为 m g, 阿伏加德 罗常数为 NA, 则 : ①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________L; 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________g·L -1; ③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 ______个; ④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______g. (2)如果 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 则 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 , 1.6 g 某气态氧化物 RO 2 的体积为 0.56 L.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________. 规律方法 解涉及气体的 m、n、N、V、Mr、M 、V m 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简单计算题 , 应 以物质的量为纽带 , 活用有关公式并注意 22.4 L ·mol -1 的应用条件 . 4.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 0.1NA 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 2.24 L B.11.2 L CO 2 中含有 11NA 个电子 C.NH 3 的摩尔质量等于 NA 个氨分子的质量之和 D.101 kPa、4℃时 , 18 mL 水和 202 kPa、 27℃时 32 g O 2 所含分子数均为 1NA 规律方法 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是考试的 “热点 ” 问题 . 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 , 一是注意先 将不同的量换算成物质的量 , 然后再一一确定粒子数目 ; 二是留心 “陷阱 ”, 要在认真审题的基 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仔细分析、比较 , 作出正确解答 . 题型三 有关气体的相对密度 (D)和平均摩尔质量 ( M )的计算 5.某物质 A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 , 产物都是气体 , 分解方程式为 : 2A===== △ B↑+ 2C↑+ 2D ↑.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d, 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_. 6.在标准状况下 ,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共 39.2 L, 质量为 61 g. 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 和为 ______mol, 其中 CO2 为______mol, CO 占总体积的 ________,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为 ________.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分液操作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C.蒸馏属于化学变化 , 分液属于物理变化 D.蒸馏时接收冷凝出的液体常用烧杯代替锥形瓶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 , 可行的是 ( ) A 加稀盐酸后过滤 , 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铁粉 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C.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 D.将 O2 和 H 2 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以除去其中的 H2 3.下列有关除去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硫酸钠 (碳酸钙 ): 加水溶解 , 然后过滤 B.碳酸钠 (大量水 ): 蒸发 C.氯化钠 (氯化镁 ): 加水溶解 , 然后过滤 D.硫酸钡 (硝酸钡 ): 加水溶解 , 然后蒸发 4.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 , 设计实验方案为 : 溶液 ――→过量 X ――→过滤 ――→除去沉淀 ――→适量硝酸 KNO 3 溶液 则 X 试剂为 ( ) A.Na 2CO 3 B.K 2CO3 C.Na 2SO4 D.K 2SO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 25℃、 1.01×10 5Pa 的条件下 , 2.24 L H 2 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0.1NA B.1 L 1 mol ·L -1 的 CaCl 2 溶液中含 Cl - 的数目为 NA C.在标准状况下 , 22.4 L H 2O 的质量约为 18 g D.22 g CO 2 与标准状况下 11.2 L H 2O 含有相同分子数 6.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含有 NA 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22.4 L B.25℃ , 1.01×10 5 Pa,64 g SO 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3NA C.40 g NaOH 溶解在 1 L 水中 , 所制得的 100 mL 溶液中含 Na + 数为 0.1 NA D.标准状况下 , 11.2 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 A 7.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的 KOH 溶液加热蒸发掉 100 g 水后 , 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的溶液 80 mL, 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5 mol ·L -1 B.6.25 mol ·L - 1 C.7 mol ·L -1 D.6.75 mol ·L -1 8.若 m g 密度为 ρ g ·cm-3 的 Al 2(SO 4)3 溶液中含 SO2- 4 n g, 则该 Al 2(SO4)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是 ( ) A. ρn 32mmol ·L - 1 B. ρn 48mmol ·L -1 C.1 000ρn 192m mol ·L - 1 D.1 000ρn 288m mol ·L - 1 9.等质量的 CH 4 和 NH 3 相比较 ,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 17∶16 B.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 17∶16 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比为 17∶12 D.它们所含氢的质量比为 17∶12 10.相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 CO2 相比较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1∶1 ②它们所含的 O 原子数目之比为 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 2∶3 ④它们所含的 C 原子数目之比为 1∶1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 7∶11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①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 11.12.4 g Na 2R 含 Na + 0.4 mol, 则 Na2R 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 含 R 的质量为 1.6 g 的 Na2R, 其物质的量为 _____. 12.填写下列空白 : (1)1 mol H 2O 中约含有 ______个 H2O、________个 H、____个 O、____mol H 、_____ mol O. (2)含有 6.02×1023 个 H 的 H2O, 其物质的量是 _____; 1 mol Na2SO4 溶于水能电离出 ____个 Na +、_____个 SO2- 4 . (3)______mol H 2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 1.5 mol CO 2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 (4)将等物质的量的 NH 3 和 CH 4 混合 , 混合气体中 NH 3 与 CH 4 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5)要使 NH 3 与 CH4 含相同数目的 H 原子 , 则 NH 3 和 CH 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 (6)标准状况下 , 密度为 0.75 g·L -1 的 NH 3 与 CH 4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 ,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______, 该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________. (7)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 A·nH2O,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如将 a g 该化合物加热至结晶 水全部失去 , 剩余的残渣为 b g, 则 n=________. (8)已知 a g A 和 b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0.2 mol C 和 d g D, 则 C 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 13.在实验室利用胆矾晶体和烧碱溶液制备氧化铜固体 ,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 ① 混合 ; ②过滤 ; ③加热分解 ; ④溶解 ; ⑤洗涤 .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2)步骤②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 , 其作用有三个 , 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4.(1)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 , 需要经过 蒸馏 , 指出下面蒸馏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上述有机溶剂为 CCl 4(沸点为 77℃), 试回答 : 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 , 使用水浴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晶体碘在 _______ 里聚集 . 15.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 , 步骤见下图 . 请回答 :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 ________.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加热蒸发 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这是为了防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 出现时 , 应 ______________, 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 (3)猜想和验证 : 猜想 验证的方法 现象 结论 猜想 Ⅰ: 固体 A 中含 CaCO3、MgCO 3 取少量固体 A 于试管中 , 滴加稀盐 酸, 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罩于试管口 猜想 Ⅰ成 立 猜想Ⅱ : 固体 A 中含 BaCO 3 取少量固体 A 于试管中 , 先滴入 ________, 再滴入 Na2SO4 溶液 有气泡放 出, 无白 色沉淀 猜想 Ⅲ: 最后制得的 NaCl 晶体中还 含有 Na2SO4 取少量 NaCl 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 馏水 , ________ 猜想 Ⅲ成 立 从实验学化学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 1.漏斗 玻璃棒 蒸发皿 玻璃棒 冷凝管 牛角管 (尾角管 ) 铁架台 分液漏斗 从上口倒出 从 下口流出 1. C [蒸发和蒸馏主要是从物质沸点的角度考虑 , 过滤主要是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 , 要考虑溶解性 ,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 ,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 取出来的操作 , 需要考虑溶解性 . ] 2.①组不正确 , 因为加入 H2SO4 后虽除去 CO 2- 3 , 但又引入了 SO2- 4 ②组不正确 , 因为 CuSO4 与 Ba(OH) 2 溶液反应生成了两种沉淀 Cu(OH) 2 和 BaSO4, 而无法分开 ③组正确 , 因为 Fe 比 Ag 活泼 , Fe+2AgNO 3===Fe(NO3)2+2Ag, 过滤出 Fe、Ag, 可得滤液 Fe(NO3)2. 解析 选用化学试剂除杂时常因思维不严密而犯 “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 的错误 . 解决除杂问题的关 键是 : 在除去原有杂质时 ,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 同时又要易于分离 . 故思考时应根据实际发生的化学反应 , 循序而行 . 3. (1)① 22.4m M ② M 22.4 ③ 2mNA M ④ M NA (2) 22.4bc aNA L (3)64 g ·mol - 1 解析 (1)根据 n= m M = V Vm= N NA及 ρ=m V等公式进行计算 . ①V= m g M g ·mol - 1×22.4 L ·mol - 1= 22.4m M L; ②ρ=m V= M Vm= M g ·mol - 1 22.4 L ·mol - 1= M 22.4 g·L- 1; ③N= m M·NA, 则所含原子总数为 : m g M g ·mol - 1×NA mol - 1× 2= 2mNA M ; ④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 M g ·mol - 1 NA mol - 1 = M NA g. (2)由 n= N NA可知 a g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b NA mol, 那么 c g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b NA· c a mol, 则 V= n·Vm= 22.4bc aNA L. (3)由 m M= V Vm可知 M= 1.6 g× 22.4 L ·mol - 1 0.56 L = 64 g·mol - 1. 4.D [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 , 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 , A 不正确 ; 1 个 CO 2 分子含有 22 个电子 , 1 mol CO 2 含有 22 mol 电子 . 标准状况下 , 11.2 L CO2 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但由于题中没有指明温度、压 强, 因此不能确定题给 11.2 L CO 2 的物质的量就是 0.5 mol, 也就无法计算其所含电子数 , B 不正确 ; NH 3 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17, 其摩尔质量为 17 g·mol - 1, NA 个 NH 3 分子的质量之和为 17 g, 三者在数值上相同 . 但 NH 3 的摩尔质量并不是 N A 个 NH 3 的分子质量之和 , C 不正确 ; 4℃ 时 , 18 mL 水就是 18 g, 其物质的量为 1 mol, 含有 N A 个水分子 . 32 g O 2 物质的量是 1 mol, 不管在什么温度和压强下 , 1 mol O 2 都含有 N A 个 O2 分 子. ] 5. 5d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分解方程式知 , 完全分解后生成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M = [M(B)+ 2M(C)+ 2M(D)]/5. 根据题意 , 有 M = d·M(H2)= d·2 g ·mol - 1, 则 M(B)+ 2M(C) + 2M(D) =5 M = 10d g ·mol -1. 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得 : 2 mol ·M(A) = 1 mol ·M(B) +2 mol ·M(C)+ 2 mol ·M(D). 所以 M(A) = 5d g ·mol - 1, Mr(A) =5d. 6. 1.75 0.75 57.1% 34.9 解析 (1)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都是 22.4 L·mol - 1, 所以 , 题中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 39.2 L 22.4 L ·mol - 1=1.75(mol). (2)设混合气体中 CO 为 x mol, CO 2 为 y mol, 则有 : x+y= 1.75,28x+ 44y= 61, 解得 : x=1, y=0.75. (3)CO 的体积分数即为摩尔分数 , 即 : 1 1.75×100%=57.1%. 课后练习区 1. B [萃取操作也可以在试管中进行 , 然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液 ; 蒸馏是利用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 属于物理变化 ; 蒸馏时冷凝出的液体有的沸点比较低 , 易挥发 , 因此常用小口容器锥形瓶接收液体而不用 烧杯 . ] 2.A [ 镁粉、 铁粉能与盐酸反应而溶解 , 铜粉不反应 , 过滤后得到铜粉 , 选项 A 正确 ; 汽油和煤油为互 相溶解的液体混合物 , 应选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 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是可溶性固体物质 , 溶解后应选用结晶 的方法分离 ; O2 和 H2 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会发生爆炸 (H2 不纯 ), 故选项 B、C、D 均不正确 . ] 3.B [A 项中硫酸钠易溶于水 , 碳酸钙难溶于水 , 加水溶解、 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是碳酸钙不是硫酸钠 ; B 项中碳酸钠易溶于水 , 蒸发可以除去水 ; C 项中氯化钠和氯化镁均易溶于水 ,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 D 项中 硝酸钡易溶于水 , 硫酸钡不溶于水 , 蒸发后仍然是二者的混合物 . ] 4. B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钡选用的试剂是碳酸钾 , 可使硝酸钡转化为碳酸钡沉淀 , 易于分 离 , 且过量的碳酸钾可用硝酸除去 , 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 ] 5.A [标况下 , 2.24 L H 2 中含有 H2 等于 0.1N A, 而 25℃ 、1.01 ×105Pa 条件的温度高于标准状况 , 此时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 , 体积随之增大 , 同样体积的气体与标况时相比所含分子数少 , A 选项正确 ; 1 L 1 mol ·L-1 的 CaCl2 溶液中含有 1 mol Ca 2 + 、2 mol Cl - , 则 Cl-数目为 2N A, B 选项错误 ; 常温下水是液体 , 标况 下为液体或固体 , 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加以衡量 , 换言之 , 假定水的密度为 1 g·cm - 3,22.4 L H2O 接近 22.4 kg 比 18 g 大得多 , C 选项错误 ; 按此分析 , D 选项明显错误 . ] 6.B [A 项中含有 N A个氢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11.2 L; B 项 64 g SO 2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含有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3 mol, 故原子总数为 3N A; C 项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不是 1 mol ·L- 1, 则 100 mL 溶液中 Na + 的数目无法计算 ; D 项中水在标况下不是气体 , 一定体积的水不能按 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 ] 7.B [设蒸发浓缩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x, 根据蒸发前后溶质质量守恒 , 则 (0.08 L ×x× 56 g ·mol - 1 28% + 100 g)× 14%=0.08 L× x×56 g ·mol - 1, x=6.25 mol ·L- 1. ] 8.D [n(SO2- 4 )= n 96mol, Al 2(SO4)3 的物质的量 n[Al 2(SO4)3]= n 3× 96 mol, 溶液体积 : V=m ρcm3= m 1 000ρL, 故 Al 2(SO4)3 的物质的量浓度 c= n V= n 96×3mol m 1 000ρL =1 000ρn 288m mol·L - 1, 答案为 D. ] 9. B [ 根据 m= n·M. 对于 CH4 和 NH 3, M 分别为 16 g ·mol - 1 和 17 g·mol - 1. n1M1=n2M 2, 分子数之比为 n(CH 4)∶n(NH 3)=M (NH 3)∶M(CH 4)=17∶16, 原子数之比为 n(CH 4)× 5∶ n(NH 3)× 4=17×5∶ 16× 4= 85∶64, H 原子数之比为 n(CH 4)× 4∶n(NH 3)× 3 =(17× 4)∶(16× 3)= 68∶ 48= 17∶ 12, H 的质量比也等于 H 原子数之比为 17∶12. 只有 B 选项不正 确. ] 10. D [本题主要考查对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化学式中分子与组成元素的原子及电子数目之间关系的 理解 . 题中 CO 和 CO2 的物质的量相同 , 所以含有的 CO 和 CO2 的分子数目也相同 , 则 ①的叙述是正确的 . 又 因 CO 和 CO2 分子中的 O 原子数分别为 1 和 2, 则物质的量相同的 CO 和 CO2, 所含的 O 原子数目之比为 1∶ 2, 则 ②的叙述是正确的 . 对 ③来说 , CO 和 CO2 的分子中原子总数之比为 2∶ 3, 所以 ③ 的叙述也是对的 . 对 ④来说 , 物质的量相同的 CO 和 CO2, C 原子数目之比也是 1∶ 1, 则 ④也是对的 . CO 和 CO2 分子中电子总数 分别为 14 和 22, 即物质的量相同的 CO 和 CO2 电子总数之比为 14∶22=7∶ 11, 则 ⑤也是正确的 . ] 11.62 g ·mol - 1 16 0.1 mol 解析 1 mol Na 2R 中含有 Na+ 2 mol, R 2- 1 mol, 故含有 0.4 mol Na + 的 Na2R 的物质的量应为 0.2 mol. 那 么 M(Na2R)=m n= 12.4 g 0.2 mol=62 g·mol - 1 M(R)=62 g ·mol - 1-2× 23 g·mol -1=16 g·mol - 1 故 1.6 g R 的物质的量为 n(R)= 1.6 g 16 g ·mol - 1= 0.1 mol, 所以 n(Na2R)=n(R)=0.1 mol. 12. (1)6.02×1023 1.204×1024 6.02× 1023 2 1 (2)0.5 mol 1.204×1024 6.02×1023 (3)3 (4)17∶16 (5)4∶3 (6)80% 8.4 (7) a-b M 18b (8)5(a+ b-d) g ·mol - 1 解析 (6) M = 0.75 g ·L- 1× 22.4 L ·mol - 1=16.8 g ·mol - 1 设 NH3 的物质的量为 x, CH 4的物质的量为 y 17 g ·mol - 1× x+ 16 g·mol - 1× y x+ y =16.8 g ·mol- 1 x∶ y= 4∶ 1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4 4+1×100%=80% 对 H2 的相对密度为 16.8 2 = 8.4 (7)由 A·nH 2O===== △ A + nH2O 有 M+ 18n M a g b g (M+ 18n)∶M= a∶b 解得 n=M a-b 18b (8)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有 a g+ b g=0.2 mol ·M(C)+ d g 解出 M(C) = 5(a+b-d) g ·mol - 1 13. (1)④①②⑤③ (2)玻璃棒、漏斗、烧杯 (3)搅拌 引流 转移 解析 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有多种作用 , 很多实验中都要用到 , 其主要作用有搅拌、引流、转移 , 同时 还可用于蘸取少量溶液 . 溶解、 加热、稀释时都要用到玻璃棒搅拌 , 而在向容器中加入液体时一般是用玻璃 棒引流 . 14. (1)①缺石棉网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应插入液体中 , 而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③冷凝管进出 水的方向错误 , 应下口进水 , 上口出水 (2)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 , 控制温度不超过 100℃ 蒸馏烧瓶 解析 检查实验装置的错误 , 要按实验进程逐一检查 , 通常是从左到右 , 自下而上 . 利用水浴加热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 , 温度不会超过 100℃, 最后在蒸馏烧瓶中得到晶体碘 . 15. (1)过滤 (2) 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局部过热 , 造成固体 (或溶液 )飞溅 停止加热 (或熄灭酒 精灯 ) (3)猜想Ⅰ : 有气泡放出 , 小烧杯底有白色沉淀生成 (或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Ⅱ : 稀硝酸 (或稀盐酸 ) 猜想Ⅱ不成立 猜想Ⅲ : 滴入 BaCl2[或 Ba(OH)2 或 Ba(NO 3)2]溶液和稀 HNO 3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稀 HNO 3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 , 猜想 Ⅰ 主要是为了检验碳酸盐 , 可以加入强酸后使产生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来加以检验 , 猜想 Ⅲ 是对 SO2 - 4 的检验 , 可选用适当的钡试剂即可 .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0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共 40 分) 1.Na2CO3 俗名纯碱 , 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 , 不.正确的是 ( ) A.Na2CO3 是碱 B.Na 2CO3 是盐 C.Na2CO3 是钠盐 D.Na 2CO3 是碳酸盐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3.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 , 这个反应是 ( ) A.3Fe+2O2===== 点燃 Fe3O4 B. C+CO2===== △ 2CO C.NH 4HCO 3===== △ NH 3↑+H2O+CO2↑ D.Na2CO3+ CO2+H 2O===2NaHCO 3 4.下列叙述中 , 不.正确的是 ( ) A.CaCO3、 Cu(HCO 3) 2、Cu2(OH) 2CO3 都属于碳酸盐 B.盐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蓝矾 (CuSO 4·5H 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 , 铁矿石属于混合物 D.通过化学反应 , 可由 Ba(OH) 2 一步转化生成 NaOH 5.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 物质 , 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 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 , 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6.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 ) 7.Fe(OH) 3 胶体区别于 FeCl3 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Fe(OH) 3 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100 nm 之间 B.Fe(OH) 3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 3 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Fe(OH) 3 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B.直径在 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胶体的依据 D.胶体粒子很小 , 可以透过滤纸 9.关于 CuSO4 溶液和 Fe(OH) 3 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CuSO4 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Fe(OH) 3 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CuSO4 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Fe(OH) 3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0.人们利用纳米级 (1~100 nm,1 nm=10-9 m)粒子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 , 使 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将纳米级粒子物质溶解 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 ,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 A.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半透膜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布朗运动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6 小题 , 共 60 分) 11. (9 分)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 (1)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 ________(填字母 ).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2)以 H、O、S、N、K 、Ca 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 , 分别将其 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类别中 :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 (3)从上表中选出一种酸和一种氧化物 , 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 12.(13 分)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溶液、铁片和木炭 粉 9 种物质间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 , 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 , 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 应 .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 ①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 分)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 “加碘盐 ”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 请根据此表 , 结合 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 , 回答下列问题 :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 (KIO 3) 含碘量 20~40 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 据 物质 分类 中的 树状分 类法 的有 关知 识 , 在① HIO 3 ② 碘酸 钠 ③ KOH ④I2O5 ⑤NaCl 五种 ________(填“混合物 ”、“化合物 ”、“盐 ”或 “氧化物 ”)中与碘酸钾 (KIO 3)属于同类 物质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 (2)推测出碘酸钾 (KIO 3)的物理性质 : 碘酸钾 (KIO 3)________溶于水 (填“能”或 “不能 ”), 化学 性质 : 碘酸钾 (KIO 3)在受热时 __________. 14. (8 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 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 3 胶体呈红褐色 , 插入两个惰性电极 , 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 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 深 , 这种现象叫 ________; (2)光束通过 Fe(OH) 3 胶体 , 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 这种现象叫 ________; (3)Fe(OH) 3 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 (胶体粒子带负电 ), 胶体变得浑浊 , 这是发生了 ________; (4)鉴别 Fe(OH) 3 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 ________. 15.(14 分)A 、B、C 三只烧杯中 , 依次分别盛有 NaOH 溶液、 AgNO 3 溶液、 煮沸的蒸馏水 , 各 滴入 FeCl3 溶液 , 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 (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 : A_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2)写出 A 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 C 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8 分)(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 , 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 科学中 . 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粒度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 , 如将 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 , 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 , 制成淀粉胶体 , 回答下列问题 . ①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氯化钠 , 并装入半透膜袋里 , 系紧袋口 ,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 杯里充分反应 , 一段时间后 , 取出半透膜袋 , 向烧杯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其现象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D 3. C 4. B 5.C 6 B 7. A 8. D 9. D 10. C 11. (1)B (2)H 2SO4 KOH KNO 3 K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 (3)K 2O+ H 2SO4===K2SO4+ H2O 12. (1)Fe H2SO4 CO 2 CaO Na2CO 3 (2)Fe+H 2SO4===FeSO4+H 2↑ CaO+ H2SO4===CaSO4+H 2O Na2CO3+H 2SO4===Na2SO4+CO2↑+ H2O CO2+CaO===CaCO3 13. (1)化合物 ②、⑤ (2)能 易分解 14.解析 : (1)因 Fe(OH) 3 胶粒带有正电荷 , 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 , 向阴极区移动 , 而使该区颜色加深 , 这种现 象称为电泳 . (2)光束通过胶体时 , 产生光亮的通路 , 称为丁达尔效应 . (3)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 胶体会发生聚沉 . (4)鉴别胶体和溶液利用丁达尔效应 . 答案 : (1)E (2)F (3)B (4)F 15.解析 : 将 FeCl 3 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 , 生成了难溶的 Fe(OH) 3 红褐色沉淀 , 故它属于悬浊液 ; 将 FeCl3 溶液滴入 AgNO 3 溶液中 , 生成了 AgCl 沉淀 , 它属于悬浊液 ; 将 FeCl3 溶液滴入煮沸的蒸馏水中 , 可形成胶 体 . 答案 : (1)A 悬浊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2)FeCl 3+ 3NaOH===Fe(OH) 3↓+ 3NaCl (3)FeCl 3+ 3H2O===== △ Fe(OH) 3(胶体 )+ 3HCl 16.解析 : (1)纳米材料微粒粒度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 , 符合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范围 1 nm~100 nm, 所以纳 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 应具有胶体的性质 , 不能透过半透膜 ,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 (2)① 虽然外观相同的水溶液和胶体有很多性质差异 , 但用于区别二者最简便可靠的特征性质还是丁达尔效 应 . ②钠离子和氯离子可透过半透膜 , 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 . 答案 : (1)B (2)①让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瓶无色液体 , 可见到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 ②有白色沉 淀产生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离子反应 第 1 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 , 正确的观点是 ( ) A.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C.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在熔融和溶液的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2.下列在给定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 ) A.固体氯化钠 B.液态氯化氢 C.乙醇溶液 D.液态氢氧化钾 3.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 X, X 本身不导电 , 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 , 下列关于该化 合物 X 的说法中 , 正确的是 ( ) A.X 一定是电解质 B.X 可能为非电解质 C.X 只能是盐类 D.X 可以是任意化合物 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 , 正确的是 ( ) A.Na2SO4===2Na++SO-24 B.Ba(OH) 2===Ba2++OH - 2 C.Al 2(SO4)3===2Al 3++3SO2- 4 D.Ca(NO 3)2===Ca2++2(NO 3)2 - 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是 ( ) A.H2O B. NH 3·H 2O C.CH 3COONH 4 D.CH 3COOH 6.有一种用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 在离子方 程式中 , 反应前后电荷是守恒的 . 如下离子方程式 : ROn- 3 + F2+2OH - ===RO- 4 +2F -+H 2O, 由此可知在 ROn- 3 中 , 元素 R 的化合价是 ( ) A.+ 4 B.+ 5 C.+ 6 D.+ 7 7.NaOH 、Na 2CO3、NaCl、 Na2SO4 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一类物质 , 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 是 ( ) A.钠的化合物 B.可与硝酸反应 C.可溶于水 D.电解质 8.用 20mL 0.1mol/L 的含氧酸 HxRO4 溶液与 15mL 0.2mol/L 的某碱 M(OH) a 溶液恰好完全反 应 , 全部生成正盐 , 则 R 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8-2a 3 ) B.+ (8-2a) C.+ (8- 3a 2 ) D.+ (8-3a) 9.下列各组物质 , 前者属于电解质 , 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NaCl 晶体、 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 KNO 3、硫酸溶液 10.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B.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 C.NaCl 晶体不导电 , 所以 NaCl 不是电解质 D.熔融的 KOH 导电 , 所以 KOH 是电解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导电性很差 , 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 , 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NaCl 和 HCl 都是电解质 , 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NaCl 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 Na + 和 Cl - B.NaCl 是电解质 , 故 NaCl 晶体能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 , 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二、非选择题 13.在如图所示的串联装置中 , 发现灯泡不亮 , 但若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水 , 则灯泡会亮起 来 : 则 : (1) 加水的烧杯为 ________. (2)将烧杯 B 和 ________混合后溶液的导电性会减弱 . (3)写出 D 烧杯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掌握电解质的概念 , 能够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 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 , 研 究离子反应的前提 . 以下有 10 种物质 : 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氨气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金属汞 (俗称水银 ) ⑧氯化钠 ⑨硫酸钡 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 , 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 序号 符合的条件 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1) 混合物 (2) 电解质 , 但熔融 状态下并不导电 (3) 电解质 , 但难溶于水 (4) 化合物 , 但不是电解质 (5) 不是电解质 , 但本身能导电 15.松花蛋于明朝初年问世 , 其腌制配方有多种 , 但主要配料为生石灰、纯碱和食盐 . 将一 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黏土调成糊状 , 敷于蛋上 , 密封保存 , 数日后可食用 . (1)腌制松花蛋的配料用水调制时 , 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有 (不考虑黏土中物质可能 参与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花蛋外的糊状物经溶解、过滤后 , 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为 ________和 ________, 可能 含有的溶质为 Ca(OH) 2 或 Na 2CO3. (3)某同学设计下表的实验方案 , 探究 (2)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 , 请你帮他完 善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 , 滴加适量 K2CO3 溶 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 滤液中含 Ca(OH) 2 若无白色沉淀 滤液中无 Ca(OH) 2 ②取少量滤液 , ________ 若出现 ________ 滤液中含 Na2CO 3 (4)写出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 Fe2(SO4)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mol/L, 写出 Fe2(SO4)3 的电离方程式 , 并求 Fe3 +和 SO2- 4 的物质的量浓度 . 第 2 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 , 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 A.Na2SO4 溶液和 MgCl 2 溶液 B.Na 2CO3 溶液和稀硫酸 C.NaOH 溶液和 Fe2(SO4)3 溶液 D. Ca(OH) 2 和盐酸 2.某地甲、 乙两厂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下列 8 种离子中的 4 种 (两厂废水所含离子不同 ): Ag + 、Ba2 + 、Fe2+ 、Na+ 、Cl- 、SO2- 4 、NO - 3 、OH - . 若两厂单独排放污水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 染, 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 , 沉淀后污水便能变得无色澄清 , 溶质主要含硝酸钠 , 污染程度大大降低 . 根据所给信息有以下几种说法 , 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Na+和 NO - 3 来自同一工厂 B.Cl -和 NO - 3 一定来自同一工厂 C.Ag +和 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D.SO2- 4 和 OH -一定来自同一工厂 3.和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u2+ +2OH - ===Cu(OH) 2 CuCO3+2NaOH===Cu(OH) 2↓+ Na2CO3 B.Ba2 + + SO2- 4 ===BaSO4↓ Ba(OH) 2+H 2SO4===BaSO4↓+ 2H2O C.Ag ++Cl - ===AgCl ↓ AgNO 3+NaCl===AgCl ↓+ NaNO 3 D.Cu+2Ag + ===Cu2++ 2Ag ↓ Cu+2AgCl===2Ag +CuCl 2 4.某无色透明的溶液 , 在 pH=0 和 pH =14 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2 + K+ SO2- 4 NO- 3 B.Mg 2+ NH + 4 SO2- 4 Cl - C.Na+ K + SO2- 4 NO - 3 D.Ba 2+ Na+ MnO - 4 SO2- 4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 , 不可以用 H++OH -===H2O 表示的是 ( ) A.2NaOH +H2SO4===Na2SO4+ 2H2O B.Ba(OH) 2+2HCl===BaCl 2+2H 2O C.Cu(OH) 2+ 2HNO 3===Cu(NO 3)2+2H 2O D.KOH +HCl===KCl + H2O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 HCO - 3 +Ca2 ++ OH- ===CaCO3↓+ H 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 H + +SO2- 4 +Ba2+ +OH - ===BaSO4↓+ H2O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 2H ++O2- ===H 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 CO2- 3 +2H + ===CO2↑+ H2O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 加入 OH -有沉淀生成 , 加入 H +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 子是 ( ) A.K +、Mg 2+、 Cl -、HCO - 3 B.K +、Cu2+ 、SO2- 4 、Na+ C.NH + 4 、 CO2 - 3 、NO - 3 、Na+ D.NH + 4 、Cl -、 HCO - 3 、K + 8.下列各组反应 , 前后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A.HCl +Na2CO3, HCl +NaHCO 3 B. HCl +Na2CO3, H 2SO4+K 2CO3 C.H2S+NaOH, H 2SO4+KOH D.BaCl 2+Na2SO4, BaCO 3+H2SO4 9.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 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 系如图所示 .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 , 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OH -+HCl===H 2O+ Cl - B.Ca(OH) 2+Cu2 + ===Ca2++Cu(OH) 2 C.Fe+Cu 2+ ===Cu+Fe2+ D.Fe+2H + ===Fe3++H2↑ 10.下列反应能用 H ++OH - ===H2O 表示的是 ( ) 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镁和盐酸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澄清石灰水和硝酸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铁与稀硫酸反应 : 2Fe+6H+===2Fe3++3H 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 : Ca(HCO 3)2+2H + ===Ca2+ +2H 2O+2CO2↑ C.盐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 H ++OH - ===H 2O D.碳酸镁跟稀硫酸溶液反应 : MgCO 3+2H + ===Mg 2++H 2O+CO2↑ 1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 , 溶液仍为无色 有沉淀生成 , 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 放出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Ⅰ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 CuCl 2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2H++Zn===Zn 2++H 2↑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二、非选择题 13.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 (0.2%~0.4%的盐酸 ), 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 , 但胃酸的量不能 过多或过少 , 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 当胃酸过多时 , 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或“胃舒 平”给病人治疗 . (1)用小苏打片 (NaHCO 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 , 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 [主要成分是 Al(OH) 3], 反应的离子方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 . 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 , 共含 K +、Ag +、Fe3+、Cl -、OH -、 NO - 3 六种离子 .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 , 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______________.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 . 如果加一定量 ________(填“活性炭”或“铁粉” ), 可 以回收其中的 ________(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 , 可以使废水中的 ________(填写离 子符号 )转化为沉淀 .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________, 可用来浇灌农田 . 15.某溶液中含有 Ba2+ 、Cu 2+ 、Ag + , 现用 NaOH 溶液、盐酸和 Na2SO4 溶液将这三种离子 逐一沉淀分离 . 其流程如图 , 已知沉淀 2 为蓝色 . (1)沉淀的化学式 : 沉淀 1________; 沉淀 3________; (2)写出混合液+ A 的离子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 B 的离子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4 只试剂瓶中分别盛有 NaNO 3 溶液、 Na2CO3 溶液、 Na2SO4 溶液和 NaCl 溶液 , 就如何 检验这 4 种溶液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 在 4 支试管中分别取 4 种溶液各 1mL, 做下列实验 . (1)在 4 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________, 出现 __________现象的是 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______, 出现 ________ 现象的是 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______, 出现 ________ 现象的是 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____________. 第 1 课时答案 1.C 2.D 3.A 4.C 5.C 6.B 7.B 8.C 9.C 10.D 11.B 12.C 13.【解析】 四个烧杯中只有 C 中没有发生电解质电离 , 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当加水时 , H 3PO4 电离 而导电 ; 当 CuSO4 溶液与 Ba(OH) 2 溶液混合后 , 由于发生反应 : CuSO4+ Ba(OH) 2===BaSO4↓+ Cu(OH) 2↓, 从而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 , 混合后溶液体积增大 , 导电能力减弱 . (1)C (2)D (3)Ba(OH) 2===Ba2+ + 2OH - 【点拨】 溶液导电 , 则肯定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溶液不导电 , 则一定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 14. 序号 符合的条件 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1) 混合物 ②稀硫酸 ⑤空气 (2) 电解质 , 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③氯化氢 (3) 电解质 , 但难溶于水 ⑨ BaSO4 (4) 化合物 , 但不是电解质 ④ NH3 ⑥ CO2 (5) 不是电解质 , 但本身能导电 ①铜 ②金属汞 【点拨】 10 种物质中稀硫酸和空气属于混合物 . HCl 溶于水可电离出 H+ 、 Cl - , 能导电 , 但熔融状态 下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不导电 , 故 HCl 属于电解质 . BaSO4 是难溶性电解质 . 而 NH 3、 CO2 的水溶液虽 然能导电 , 但不是它们本身发生了电离 , 而是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 , 生成了电解质 NH 3·H 2O 和 H 2CO 3, 故它 们不属于电解质 . 铜和金属汞属于单质 , 不是化合物 , 故不是电解质 , 但能导电 . 15.(1)CaO+H 2O===Ca(OH)2 Ca(OH)2+ Na2CO 3===CaCO3↓+ 2NaOH (2)NaCl NaOH (3)加入足量的盐酸 气泡 (4)Na 2CO3===2Na++ CO 2- 3 16.Fe2(SO4)3===2Fe3 + +3SO2- 4 c(Fe3+ )= 6mol/L c(SO2- 4 )=9mol/L 【点拨】 Fe2(SO4) 3 在溶液中电离 , 电离方程式为 : Fe2(SO4)3===2Fe3+ +3SO2- 4 1 2 3 3mol/L c(Fe3+ ) c(SO2- 4 ) 解之 , c(Fe3 + )= 6mol/L, c(SO2- 4 )=9mol/L. 第 2 课时答案 1.A 2.D 3.C 4.C 5.C 6.B 7.A 8.B 9.C 10.D 11.AB 12.C 13.(1)HCO - 3 +H + ===CO2↑+ H2O (2)Al (OH) 3+ 3H+ ===Al 3+ +3H 2O 14.(1)K + 、OH - 、Cl - (2)铁粉 Ag (3)Ag +与 Cl - 、Fe3+ 与 OH - K + 、 NO- 3 15.(1)AgCl BaSO4 (2)Ag + + Cl - ===AgCl↓、 H + +OH - ===H2O Cu2 + +2OH - ===Cu(OH) 2↓ 16.(1)稀 HNO 3 试管内有气体产生 Na2CO3 溶液 CO 2- 3 + 2H+ ===H2O+ CO2↑ (2)Ba(NO 3)2 溶液 白色沉淀 Na2SO4溶液 Ba2 + +SO2- 4 ===BaSO4↓ (3)AgNO 3 溶液 白色沉淀 NaCl 溶液 Ag + +Cl - ===AgCl ↓ NaNO 3 溶液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 , 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3Fe+4H 2O===Fe3O4+4H2 B.2Na+2H2O===2NaOH +H2↑ C.SnCl 4+2H2O===SnO2 +4HCl D.2Na2O2+2CO 2===2Na 2CO3+O2 2.下列说法中 , 错误的是 ( ) A.凡是氧化还原反应 , 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 , 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 则该元素 (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 , 也可能被还原 D.化合价降低为 0 4.下列对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酸性 B.只有氧化性 C.只有还原性 D.既有酸性 , 又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5.从反应 Ca(ClO) 2+4HCl( 浓 )===CaCl 2+2H 2O+2Cl 2↑中可以看出 , 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 ) ①酸性 ②氧化性 ③还原性 A.只有③ B.只有① C.①② D.①③ 6.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 A.碳酸钠加入 C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物 B.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 , 铁片上出现红色沉淀物 C.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气泡 D.铁在氧气中燃烧 , 剧烈反应火星四射 7.在反应 KClO 3+ 6HCl( 浓 )===3Cl 2↑+ KCl +3H 2O 中 , 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 数之比为 ( ) A.1:6 B.5:1 C.1:5 D.6:1 8.下列反应中 ,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2NaHCO 3===== △ Na2CO 3+H 2O↑+ CO 2↑ B.KClO 3+6HCl( 浓 )===KCl +3H2O+3Cl 2↑ C.CO 2+Ca(OH) 2===CaCO 3↓+ H 2O D.FeS+H 2SO4===FeSO4+H2S↑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是 ( ) A.SO3+H2O===H2SO4 B.3NO2+H2O===2HNO3+NO C.CaO+H2O===Ca(OH)2 D.2Na+2H2O===2NaOH+H2↑ 10.已知有如下反应 : ①2BrO- 3 + Cl2===Br2+2ClO - 3 ; ②ClO - 3 +5Cl - +6H+ ===3Cl2+3H2O; ③2FeCl3+ 2KI===2FeCl2+2KCl+I2; ④2FeCl2+Cl2===2FeCl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能力 : ClO- 3 >BrO- 3 >Cl2>Fe3+ >I2 B.还原能力 : Fe2+ >I - >Cl - C.反应 ClO- 3 +Br- ===Cl-+ BrO- 3 能顺利进行 D.氧化能力 : BrO- 3 >ClO- 3 >Cl2>Fe3+ >I2 11.在一定条件下 , ROn- 3 和 F2 可发生如下反应 : ROn- 3 +F2+2OH- ===RO- 4 +2F- +H2O, 从而可知在 ROn- 3 中 , 元素 R 的化合价是 ( ) A.+ 4 价 B.+ 5 价 C.+ 6 价 D.+ 7 价 12.根据化学方程式 , 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 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 ===2FeCl3 2FeCl3+3HI===2FeCl2+2HCl+I2 A.I- >Fe2+ >Cl- >SO2 B.Cl- >Fe2+ >SO2>I- C.Fe2+ >I - >Cl - >SO2 D.SO2>I - >Fe2+ >Cl - 13.从硫元素的化合价上判断 , 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一定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Na2S B. S C.SO2 D.H2SO4 14.下面三种方法都可以制得 Cl2: ①MnO 2+ 4HCl(浓 )===== △ MnCl2+2H2O+Cl2↑ ②2KMnO 4+16HCl(浓 )===2KCl+2MnCl 2+8H2O+5Cl2↑ ③O2+4HCl(g) ===== 催化剂 500℃ 2H2O+2Cl2 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O2>MnO 2>KMnO4 B.KMnO 4>MnO 2>O2 C. MnO 2>KMnO 4>O2 D.O2>KMnO 4>MnO 2 15.已经 X和 Y是两种单质 , 它们之间的反应是 X+Y―→X2+ +Y2- . 现有下列叙述 , 正确的是 ( ) ①X被氧化 ②X 是氧化剂 ③Y2- 是还原产物 ④X2+具有氧化性 ⑤Y2-具有还原性 ⑥Y 单质氧化性比 X2+氧化性强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16.在 xR2++yH+ +O2===mR3++nH2O 的离子方程式中 , 对 m 和 R3+判断正确的是 ( ) A.m=4, R3+ 是氧化产物 B.m=2y, R3+ 是氧化产物 C.m=2, R3+是还原产物 D.m=y, R3+是还原产物 17.在下列变化中 , 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H2―→HCl B.CO―→CO2 C.FeCl3―→FeCl2 D.SO2―→SO3 18.氢化钠 (NaH)是一种生氢剂 , 可发生反应 : NaH +H2O===NaOH+H2↑, 对这一反应的描述正确 的是 ( ) A.NaH 是氧化剂 B.生成 1mol H 2 转移 2mol 电子 C.NaOH 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 1: 1 二、非选择题 19.有以下反应方程式 : A.CuO +H2===== △ Cu +H2O B.2KClO 3===== △ 2KCl +3O2↑ C.Cl 2+2NaOH===NaCl +NaClO + H2O D.2FeBr 2+3Cl 2===2FeCl3+2Br 2 E.MnO 2+4HCl( 浓 )===== △ MnCl 2+Cl 2↑+ 2H2O F.2NaBr +Cl 2===2NaCl +Br 2 G.KClO 3+6HCl===KCl +3Cl 2↑+ 3H2O H.HgS+O2===Hg+ SO2 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序号填入相应括号内 : (1)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还原 ( ) (2)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 ( ) (3)同一种物质中一种元素氧化另一种元素 ( ) (4)同一种物质中 , 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5)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6)发生在不同物质间 , 只有部分元素被氧化或只有部分元素被还原的反应 ( ) (7)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20.实验室制取 H 2 的反应方程式为 : Zn +H 2SO4===ZnSO 4+H2↑. (1)该反应中 ________ 被氧化 , 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 . (2)反应过程中转移 2mol 电子 ,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 H 2________L. (3)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 Fe+CuSO4===FeSO4+Cu 反应中 , ________ 是还原剂 , ________是氧化剂 , ________ 被氧化 , _______被还原 , Cu 是 ________产物 , FeSO4 是 ________产物 . 22.一个体重 50 kg 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 2 g, 这 2 g 铁元素以 Fe2+和 Fe3+ 的形式存在 . Fe2+易被 吸收 . 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 , 应补充含 Fe2+的亚铁盐 (如 FeSO4). 服用维生素 C 可使食物中 的 Fe3+ 转化成 Fe2+ , 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维生素 C 可使食物中的 Fe3+转化成 Fe2+ , 在此过程中 _______ 是氧化剂 , 说明维生素 C 具 有________性 . (2)已知下列反应 : ①H2O2+2Fe3+ ===2Fe2+ +O2↑+ 2H+ , ②2Fe2++H2O2+2H + ===2Fe3 ++2H2O. 反应①中生成 1mol O 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 反应①、②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该 反 应 中 Fe3+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 23.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 , 往往悬挂涂有 CuI 的滤纸 , 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 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 , 其反应为 4CuI+Hg===Cu2HgI4+2Cu(反应前后 的 I 均为- 1 价 ). (1)上述反应产物 Cu2HgI4 中 , Cu 元素显 ______ 价 . (2) 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____, 氧化产物是 ____, 当有 2mol CuI 参与反应时 , 转移电子 ____mol. 24.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 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 2O、H2O. Au2O3 + + ―→ + + (1)请将 Au2O3 之外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上空格内 . (2)反应中 , 被还原的元素是 ________, 还原剂是 ________. (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空格中 , 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 +.... 参考答案 1. C 2 .B 3 .C 4 .D 5 .D 6 . BD 7 . C 8 .B 9 . B 10 .D 11 .B 12 . D 13. A 14, B 15.C 16.A 17. C 18. D 19. (1)A (2)F (3)B (4)C (5)G (6)E 、 G (7)D 、 H 20. (1)Zn H 2SO4 (2)22.4 21. Fe CuSO4 Fe CuSO4 还原 氧化 22. (1)Fe3+ 还原 (2)2mol 2H2O2===2H2O+O2↑ 催化剂 【点拨】 (1)Fe3+ ―→Fe2+ 被还原 , 故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 . (2)反应 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 1 价变为 0 价 , 故 每生成 1mol O2 转移 2mol e - . 23. (1)+ 1 (2)CuI Cu2HgI4 1 24. (1)由左向右为 Na2S2O3 H2O Na2S4O6 Au2O NaOH (2)Au Na2S2O3 (3) 【点拨】 因为 Au2O3 为反应物 , 则 Au2O 必定为生成物 , 在 Au2O3 中 Au 的化合价为+ 3 价 , Au2O 中 Au 的化合 价为+ 1 价 , 即 Au 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 , 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必定升高 , 在 Na2S2O3 中 S的化合价为+ 2 价 , Na2S4O6中的化合价为+ 2.5 价 , 所以 Na2S2O3 为反应物 , Na2S4O6 为生成物 , 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总数相等 , 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Au2O3+ 4Na2S2O3+ 2H2O===Au2O+2Na2S4O6+ 4NaOH.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复习 命题 : 于宝忠 校对 : 朱立群 [ 知识体系与网络 ] 1.离子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1)熟悉一个反应图示 (2)引伸两个重要规律 ①氧化性 :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②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 题型一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分析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 并填写下表 . ①铁粉溶于稀硫酸中 : 2Fe+6H + ===2Fe3+ +3H2↑ ②用三氯化铁溶液制取 Fe(OH) 3 胶体 : Fe3+ +3H 2O===Fe(OH) 3↓+ 3H + ③氢氧化铜溶于盐酸 : OH - +H+ ===H 2O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 2OH -+Cu2+ ===Cu(OH) 2↓ ⑤铝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 Al +Cu2+ ===Al 3+ +Cu ⑥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 H + +OH- +SO2- 4 +Ba2+ ===BaSO4↓+ H 2O ⑦碳酸钙溶于硝酸溶液 : CaCO 3+2H + ===Ca2+ +CO2↑+ H 2O ⑧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 HCO - 3 +OH - ===CO 2- 3 +H 2O 说明 : 先判断正误 (对者打 “√” , 错者打 “×” ). 错误者指出原因 , 并写出正确的离子方 程式 . 序号 正误 错误原因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规律方法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思维路径可从下列角度迅速找错 , 得出答案 : 一看离 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 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 二看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及离子符号是否正 确; 三看各物质表示方法 (拆写 )是否正确 ; 四看电荷、 原子是否守恒 ; 五看是否漏写其他离子反应 及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 以上这些角度也是考试题目通常的设错方式 . 同时 , 将错误 的离子方程式改写正确 , 对于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是非常有益的 . 题型二 离子的推断 2.某溶液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组成 : Cl - 、SO2- 4 、CO 2- 3 、H +、Ba2+、Na + , 某同学进行了 如下实验 : (1)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 2 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过滤 ; (2)向 (1)中滤液里加入 AgNO 3 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3)将(1)中的沉淀加入稀盐酸中 , 沉淀部分消失 , 有气体产生 . 依 据 以 上 实 验 可 以 推 断 , 原 溶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______; 一 定 没 有 _______; 可 能 含 有 _________. 规律方法 解这类题要充分分析离子的性质、实验现象和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是重要的隐含 条件 )等因素 , 并特别注意在实验中加入某试剂时 , 是否引入或生成了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 , 以及当只剩下一种阳 (阴)离子时 , 一定含有这种阳 (阴)离子 . 题型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及其应用 3.比较下列各组反应 , 回答问题 : (1)铁钉浸入 CuSO4 溶液后 , 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 ; 铜丝浸入 AgNO 3 溶液后 , 表面会附有银 白色物质 , 则在 Cu、Fe、Ag 中 , ___原子还原性最强 ; 在 Cu2+、 Fe2+ 、Ag +中 , ___氧化性最强 . (2)已知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2++Cl 2===2Fe3+ +2Cl - ; 氯化铁溶液与 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2I - ===2Fe2++I 2. 则 Fe3+、Cl 2、I2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 若将氯气通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氯化亚铁、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 , 则先被 氧化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 (3)铁丝可在氯气中燃烧 : 2Fe+3Cl 2===== 点燃 2FeCl 3, 也可在硫蒸气中燃烧 : Fe+S===== △ FeS. 由 此可推知 , 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 ________. 规律方法 (1)越易失电子的物质 , 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 ; 越易得电子的物质 , 得电子后就 越难失电子 . 如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顺序依次减弱 , 而相应离子氧化性按金 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顺序依次增强 (铁指 Fe2+ ). (2)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 , 还原性最强的先发生反应 , 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 化剂时 , 氧化性最强的先发生反应 . (3)一些金属具有几种价态 , 当与氧化性不同的氧化剂发生反应时 , 生成的价态不同 , 当遇到 强氧化剂时 , 被氧化到较高价态 ; 当遇到较弱氧化剂时生成较低价态 , 也可利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氧化剂氧 化性的强弱 . 4.为防治碘缺乏病 , 通常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 (KIO 3). 碘酸钾和碘化钾在溶液中能发 生下列反应 : KIO 3+5KI +3H 2SO4===3I 2+3K 2SO4+3H 2O (1)该反应中 , 氧化剂是 ________, 氧化产物是 ________. (2)当有 3 mol I 2 生成时 , 有________mol 还原剂被氧化 . (3)当有 1 mol 氧化剂参与反应时 ,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mol. 规律方法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规律是 : “相邻价态不反应 , 相间价态只归中 ( 不 交叉 ). ”其内涵是 : 同一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如 Fe2+ 与 Fe3+ 、S 与 SO2、 SO2 与 H2SO4 等 ; 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 , 则元素的化合价只归中 (靠拢或相 同)而不可能交叉 . 题型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5.在一定条件下 , PbO2 与 Cr3+反应 , 产物是 Cr2O2- 7 和 Pb2+ , 则与 1 mol Cr3+反应所需 PbO2 的物质的量为 ( ) A.3.0 mol B.1.5 mol C.1.0 mol D.0.75 mol 6.硫代硫酸钠可用作脱氯剂 , 已知 25.0 mL 0.10 mol ·L -1 Na2S2O3 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 112 mL Cl 2 完全转化为 Cl - , 则 S2O2- 3 将转化成 ( ) A.S2- B. S C.SO2- 3 D.SO2- 4 规律方法 电子得失守恒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的 有关计算 . 主要有 : 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 , 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的量 , 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或物质的化学式等 . 电子守恒解题步骤 : 首先找出氧化 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 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 , 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等式 : 氧 化剂的物质的量 ×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每摩尔还原剂失电子数 , 利用 这一等式 , 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 , 可化难为易 , 化繁为简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 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 , 其还原性越强 2.在无色溶液里能大量共存 , 但加入盐酸后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Fe3+、K + 、NO - 3 、Ag + B.Mg 2+、 Na +、CO 2- 3 、SO2- 4 C.K + 、Al 3+、Cl -、NO - 3 D.Na +、K +、CO2- 3 、Cl - 3.吸入人体内的氧有 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 , 它能加速人体衰老 , 被称为“生 命杀手” , 服用含硒元素 (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 (Na 2SeO3), 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 , 由此推断 Na2SeO3 的作用是 ( ) A.作还原剂 B.作氧化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4.下列各反应中 ,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中进行的是 ( ) A.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B. 2KClO 3===== MnO 2 △ 2KCl +3O2↑ C.2KMnO 4===== △ K 2MnO 4+MnO 2+O2↑ D. 2H2O===== 通电 2H 2↑+ O2↑ 5.在含有 CuSO4、MgSO 4、H 2SO4 和 FeSO4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 , 首先置换出的是 ( ) A.Mg B. Cu C.Fe D.H 2 6.X 、Y、Z 为三种金属单质 . 已知 : Y 能将 Z 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 而 Z 又能将 X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 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单质的氧化性 : Y>Z>X ②单质的还原性 : 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 : X>Z>Y ④对 应离子的还原性 : X>Z>Y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7.已知 I -、Fe2+、SO 2、H 2O2 均有还原性 , 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SO2>I - >Fe2 + >H 2O2,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 A.2Fe3++SO2+2H 2O===2Fe2++SO2- 4 +4H + B.I 2+SO2+2H2O===H 2SO4+2HI C.H 2O2+H2SO4===SO2+O2+2H 2O D.2Fe3++2I - ===2Fe2++I2 8.在反应 11P+15CuSO4+2H 2O===5Cu 3P+6H 3PO4+15H 2SO4 中 , 每摩尔 CuSO 4 能氧化 P 的物质的量为 ( ) A.1 5mol B.2 5mol C.3 5mol D.11 5 mol 9.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氧化铁与稀硝酸反应 : Fe2O3+6H + ===2Fe2++3H2O 正确 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 CO 2- 3 +2H + ===CO2↑+ H 2O 错误 , 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 式 C 碳酸氢钙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 : Ca2++2HCO - 3 + 2OH - ===CaCO 3↓+ CO 2- 3 +2H 2O 正确 D 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中可生成硫化铜沉淀 : S2 - +Cu2+ ===CuS↓ 正确 10.某溶液中只含有 Na + 、Al 3+ 、Cl - 、SO2- 4 四种离子 , 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 3∶ 2∶1, 则 溶液中 Al 3+和 SO 2- 4 的离子个数比为 ( ) A.1∶2 B.1∶4 C.3∶4 D. 3∶2 二、综合题 11.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 7 种物质 : O2、KMnO 4、 MnSO 4、H 2SO4、H2O、H 2O2、 K 2SO4. 已知该反应中 H 2O2 只发生如下过程 : H 2O2―→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 , 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______. 12.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 , 往往悬挂涂有 CuI 的滤纸 , 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 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 , 其反应为 : 4CuI +Hg===Cu 2HgI 4+2Cu. (1)上述反应产物 Cu2HgI 4 中 , Cu 元素显 ________价 .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________, 当有 1 mol CuI 参与反应时 , 转移电子 ________mol. (3)标明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13.根据反应 Cu +4HNO 3(浓 )===Cu(NO 3)2+2NO 2↑+ 2H2O, 回答下列问题 : (1)氧化产物是 ________, 还原产物是 ________. (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__. (3)当有 2 mol HNO 3 参加反应时 , 被氧化的物质是 ______g, 电子转移数目约为 _______ 个. 14.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 . 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 , 共含 K +、Ag + 、Fe3+、Cl - 、OH -、 NO - 3 6 种离子 .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 , 故甲厂废水中含的三种离子是 ______ 、______ 、_______.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 . 如果加一定量 ________( 填“活性炭”或“铁粉” ), 可 以回收其中的 ________( 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 , 可以使废水中的 __________( 填写 离子符号 )转化为沉淀 .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________, 可用来浇灌农田 . 15.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 Ag +、Mg 2+ 、Fe3+、Cu2+中的一种或几种 , 请填写下列 空白 . (1)不用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 , 加入过量稀盐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再加入过量稀硝酸 , 沉淀不消失 , 说 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取 (2)的滤液加过量的 NaOH 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 ________, 有关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 A.Cl - B.NO- 3 C.CO 2- 3 D.OH - 章末复习 课前准备区 2. (1)升高 失去 氧化 降低 得到 还原 课堂活动区 1.①× 不符合反应事实 , 产物应为 Fe2+ , 不是 Fe3 + Fe+2H+ ===Fe2+ + H2↑ ②× 产物为 Fe(OH) 3 胶体 , 不是沉淀 Fe3+ + 3H 2O===== △ Fe(OH) 3(胶体 )+ 3H + ③× 氢氧化铜不能写 OH - , 应写化学式 Cu(OH) 2+ 2H + ===Cu2+ + 2H2O ④× 生成 Cu(OH) 2 沉淀的同时生成 BaSO4 Ba2+ +2OH - +Cu2+ + SO2- 4 ===BaSO4↓+ Cu(OH) 2↓ ⑤× 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 2Al +3Cu2+ ===2Al 3+ +3Cu↓ ⑥× 生成 BaSO4 与 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1∶ 2 2H + +SO2 - 4 + Ba2+ + 2OH - ===BaSO4↓+ 2H 2O ⑦√ ⑧× Ca2 + 应参加反应 , 有 CaCO3 沉淀生成 Ca2+ +2HCO- 3 + 2OH - ===CaCO3↓+ CO 2- 3 +2H 2O 2. SO2- 4 、 CO2- 3 、 Na+ H+ 、 Ba2+ Cl - 解析 推断溶液中肯定存在、 肯定不存在及可能存在什么离子 , 是考查离子反应的又一种重要题型 . 其 命题形式通常是给出实验现象或实验事实 , 要求通过对题述实验、离子性质、离子共存的分析而得出结论 . 实验 (1)说明原溶液中没有 Ba2+ ; 由实验 (3)(白色沉淀部分消失、 产生气体 )可知一定含有 SO2- 4 (BaSO4 不溶于 盐酸 )、CO2- 3 ; 由于加入 BaCl 2 溶液引入了 Cl- , 所以不能由实验 (2)确定原溶液中含 Cl - ; 而 CO2- 3 与 H + 不能 大量共存 , 所以肯定不含有 (大量 )H + ; 这样 , 在 3 种阳离子中只剩下 Na+ 了 , 则必然含有 Na+ . 3. (1)Fe Ag + (2)Cl 2>Fe3 + >I 2 I - (3)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 (1)先根据题意正确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Fe+ Cu2+ ===Fe2+ +Cu, Cu+2Ag+ ===Cu2 + +2Ag, 然后 比较氧化剂、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弱得 Ag + >Cu2 + >Fe2+ ; 比较还原剂、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弱得 Fe>Cu>Ag. (2)先根据离子方程式确定有关粒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 Cl2>Fe3+ >I 2, 还原性强弱顺序 : I - >Fe2+ >Cl - . 然 后分析同一种氧化剂氯气与不同的还原剂 Fe2 + 、I - 相遇时 , 还原性较强的 I- 先被氧化 . (3)因为氯气可把铁氧化成+ 3 价 (Fe3+ ), 而硫只能把铁氧化成+ 2 价 (Fe2+ ), 所以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 4. (1)KIO 3 I2 (2)5 (3)5 解析 该反应为同一元素 (碘元素 )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 , 其化合价变化是 : K I + 5 O3―→ I 0 2, 碘元素由+ 5 价降低为 0 价 , KIO 3 为氧化剂 ; K I - 1 ―→I 0 2 碘元素由- 1价升高为 0 价 , KI 是还原剂 ; I 2既是氧化产物 , 又是还 原产物 .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 生成 3 mol I 2 时 , 有 5 mol KI 被氧化 , 1 mol KIO 3 参加反应可得到电子 5 mol. 5. B [(1) 根据化合价规则可确定 PbO2 中 Pb 为+ 4 价 , Cr2O2 - 7 中 Cr 为+ 6 价 . 则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 为: 氧化剂 : PbO2→Pb2+ (Pb 的化合价降低 2) 还原剂 : Cr 3+ → Cr2O2- 7 (Cr 的化合价升高 3) 设所需 PbO2 的物质的量为 n, 根据守恒公式 , 有: n× 1× (4- 2)=1 mol× 1×(6- 3), 解得 n= 1.5 mol. ] 6.C [据题意可知氧化剂 Cl 2 与还原剂 Na2S2O3 恰好完全反应 , 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 设生成物中 S 的化 合价为 x, 则 Cl2 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112 L 22.4 L ·mol -1×2= 0.01 mol; Na2 S + 2 2O3 ――→ - x-2 ×2e- 2S + x , 失去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 0.025 L× 0.10 mol ·L -1×(x-2)×2, 则有 0.01 mol= 0.025 L× 0.10 mol ·L- 1× (x- 2)× 2, 解得 x= 4, 为 SO2- 3 . ] 课后练习区 1. A 2.C [选项 A 中 Fe3+有颜色 ; 选项 B 中 Mg 2+ 与 CO2- 3 不能大量共存 ; 选项 C 中加入盐酸后的能大量共 存. ] 3. A [“活性氧 ”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氧化剂 )而 Na 2SeO3 能将其还原 , 使其失去强氧化性 , 故 Na 2SeO3 作还原剂 . ] 4. A [反应中某种元素的价态既升又降 , 则表示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中进行 . ] 5. B [Zn 不能置换出镁 , Cu2+、 Fe2+ 、 H+ 中 , Cu2+ 的氧化性最强 , 先置换出 Cu. ] 6. B 7. C [ 解题时可先假设各选项反应均能发生 , 推出选项中相应微粒还原性的强弱顺序 , 然后对照已知 微粒还原性强弱顺序 , 从而确定反应能否发生 . 由还原性强弱顺序的判断规律可知 , 各选项有关微粒还原 性强弱顺序为 A 项中 SO2>Fe 2+ ; B 项中 SO2>I - ; C项中 H2O 2>SO 2; D 项中 I - >Fe2 + , 对比 SO2>I - >Fe 2+ >H 2O2, C 项与此相违背 , 故 C 项反应不能发生 . ] 8.A [此题很容易从化学方程式判断出 : 当 15 mol CuSO 4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将生成 6 mol H 3PO4, 所 以 1 mol CuSO4 氧化 2 5 mol 的 P 并生成 2 5 mol H 3PO4, 从而错选 B. 主要是忽视了守恒原理 . 没有注意到 H3PO4 有一部分是 P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 )生成的 . 本题中的还原剂是 P, 而氧化剂是 P 和 CuSO4. 由 于反应过程中 Cu 从+ 2 降为+ 1, 因此反应中共得到 15 mol 的电子 ; 而充当还原剂的 P 在反应中从 0 升至 +5 价 , 1 mol P 得到 5 mol 电子 . 因此 15 mol CuSO 4 在反应中只能氧化 3 mol 的 P, 即每摩尔硫酸铜能够氧 化 0.2 mol 的 P. 故选 A. ] 9. B 10. A [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与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相等 , 溶液呈电中性 . 设 Al 3+ 和 SO2- 4 的离子个数比为 x∶ y 则有 : x∶ y= 2∶( 3×1+2× 3- 1 2 ), x∶y= 1∶2. ] 11.(1)KMnO 4 (2)KMnO 4―→ MnSO 4 (3)5∶ 2 解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判断、 还原反应过程的分析及有关计算 . 由于 H 2O2 发生的变 化为 H2O - 1 2―→O 0 2, H2O2为还原剂 , 氧化产物为 O2, 则 KMnO 4 为氧化剂 , KMn + 7 O4―→ Mn + 2 SO4, 发生还原反应 , 还原产物为 MnSO4. 每生成 1 mol O2 失去 2 mol 电子 , 每生成 1 mol MnSO4, 得到 5 mol 电子 , 故 n(O 2)∶n(MnSO 4)= 5∶2. 12. (1)+ 1 (2)CuI 0.5 解析 (1)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关键是 , 先确定 I 元素的负价只有- 1 价 , Cu 在化合物中只会有+ 1、+ 2 价 , 再由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确定各元素的化合价 , 由此可确定 Cu2HgI 4 中 Cu 为+ 1 价 , Hg 为+ 2 价 . (2)反应 4CuI+Hg===Cu2HgI 4+ 2Cu 中 , 每 4 mol CuI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2 mol, 即当有 1 mol CuI 参加反 应时 , 转移电子为 0.5 mol. 13. (1)Cu(NO 3)2 NO 2 (2)2∶ 1 (3)32 6.02× 1023 14. (1)OH - Cl - K + (2)铁粉 Ag (3)OH - 、Cl - 、Ag + 、 Fe3 + KNO 3(或硝酸钾 ) 解析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 , 即含大量 OH- , 而 Ag + 、Fe3+ 与 OH- 不能共存 , 故 Ag + 、Fe3+ 只能在乙 厂废水中 , 由于 Cl- 与 Ag + 不共存 , 故 Cl - 在甲厂中 , 依电荷守恒 , 甲厂废水中必含的阳离子只能为 K + . 所以 甲厂废水中含 OH -、 Cl - 、 K + , 乙厂废水中含 Ag + 、 Fe3+ 、 NO - 3 . (2)加入铁粉回收银 : Fe+ 2Ag+ ===Fe2+ + 2Ag↓. (3)混合后 OH -与 Fe3+ 、 Ag + ; Cl -与 Ag + 转化为沉淀 , 剩下的只有 KNO 3. 15. (1)Fe3+ 、 Cu2+ (2)Ag + Ag + + Cl- ===AgCl ↓ (3)Mg 2+ Mg 2+ +2OH - ===Mg(OH) 2↓ (4)B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钠与氧气反应时 , 产物是由 O2 的用量决定的 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 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 , 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 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纯氧中都不会燃烧 2.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 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 , 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 关于钠的叙述 中 , 正确的是 ( ) A.钠是银白色金属 , 熔点低 , 硬度大 B.钠放置在空气中 , 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C.加热时 , 金属钠剧烈燃烧 , 产生黄色火焰 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3.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 主要原因是 ( )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B.铝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C.铝在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氧气反应 D.铝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4.关于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情况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 ( ) A.金属元素仅存在矿物中 B.金属元素存在于矿物和动物体内 , 但植物体内不含 C.少数金属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 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D.金属元素不仅存在矿物中 , 动物和植物体内也存在少量金属元素 5.若 m g Na 在足量氯气中燃烧 , 生成固体的质量为 (m+3.55 g), 则 m g Na 与氧气反应 , 生 成固体的质量为 ( ) ①(m+ 0.8 g) ②(m+1.0 g) ③(m+1.2 g) ④(m+1.6 g) ⑤(m+1.4 g) A.①④ B.①⑤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2.3 g 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 3.5 g 固体 , 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 ) A.只有 Na2O B.只有 Na2O2 C. Na2O 和 Na2O2 D.无法确定 7.从石器、 青铜器到铁器时代 , 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 下图表示了三种金 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 之所以有先后 , 主要取决于 ( )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 B.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 C.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 , 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3O4 9.下列关于钠的性质叙述中 , 不正确的是 ( ) A.切下一小块钠 , 投入水中 , 钠熔成小球 , 说明钠与水反应有热量放出 B.从钠能与水反应可推知钠也能与盐酸反应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切开一块钠 , 呈银白色 , 很快变暗 , 说明钠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10.Mg、Al、Fe 三种金属分别跟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 , 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 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种金属物质的量相等 B.三种金属均过量 C.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D.盐酸均过量 11.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钠的小颗粒 , 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 ( ) A.MgCl2 溶液 B.Ca(OH)2 饱和溶液 C.CuSO4 溶液 D.盐酸 12.近年来 , 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利用铝粉作燃料的可能性 , 以期待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 物 . 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 , 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 , 你认为哪 项是错误的 ( ) A.铝质轻 , 便于运输、贮存 , 且安全 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 , 且燃烧后的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 C.在地球上 , 铝矿资源丰富 D.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3.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 , 条件不同 , 产物不同 B.钠长期置于空气中 , 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C.钠与水反应时 , 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 D.由于钠比较活泼 , 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14.在 AgNO3、Cu(NO3)2 和 Zn(NO3)2 混合溶液中 , 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 充分反应后过滤 , 在滤 渣中加入稀盐酸 , 有气体产生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滤液中一定有 Fe(NO3)3 B.滤渣只含 Ag 和 Cu, 一定无 Zn C.滤渣中一定有 Ag、Cu 和 Fe, 一定无 Zn D.滤渣中一定有 Ag、Cu、 Fe 和 Zn 15.钾与钠在性质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 但钾比钠的活泼性强 . 下面是根据钠的性质对钾的性 质的预测 , 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因为钾的活泼性强 , 所以钾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B.钾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 且产物是 KO2 C.钾能够与水反应 , 但不如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 但产物都是氢气 D.钾可以与水剧烈反应 , 生成氢气 16.“绿色化学 ”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 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 , 使原子充分利用 , 不产生污染物 , 下列化学反应符合 “绿色化学 ”理念的是 ( ) A.制 CuSO4: 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B.制 CuSO4: 2Cu+O2===== △ 2CuO CuO+H2SO4(稀 )===CuSO4+H2O C.制 Cu(NO3)2: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D.制 Cu(NO3)2: 3Cu+ 8HNO3(稀 )===3Cu(NO3)2+2NO↑ +4H2O 二、非选择题 17.如图所示 , 在密闭容器中 , 一边装有一定量的金属钠 , 一边装有一定量 的氧化汞 , 同时加热容器的两部分 , 钠和氧化汞都完全反应后 , 恢复到 原温度 , 容器内空气的成分仍不变 . 则钠和氧化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__. 18. (1) 如图所示装置 , 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 , 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 . 过 一 段 时 间 后 可 观 察 到 ________________,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 管. 点燃钠 , 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 待钠熄灭并冷却后 , 打开弹簧夹 , 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完毕 , 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 合理的是 ________. a.甲同学可能使用钠的量不足 , 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 , 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 , 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 , 塞紧瓶塞之前 , 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19.有 A、B、C三种常见的金属单质 , A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 B 也能在空气中剧烈 燃烧 , 发出耀眼的白光 ; C 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H2 和一种黑色固体 . 根据以 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① A 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与水蒸气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 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 , 有氢气生成 , 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 应的实验 , 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的氢气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 C内盛放的药品是 _______和 _______(填化学式 ). 干燥管的 ______(填“ m”或 “ n”) 端与 g 导管相连接 . (3)在 D 处画出用试管收集氢气的装置图 (所需其他仪器自行选择 ). (4) 怎 样 用 简 单 的 方 法 检 验 收 集 到 的 气 体 是 氢 气 , 简 述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和 现 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钠与水反应 (铁架台等仪器略去 ). 实验前在橡胶 塞下端打一个小孔穴 , 将一大小适中的钠块固定于针头下端 , 向上抽动针头使钠块藏于 孔穴内 . 在玻璃反应管内装入适量水 (使钠块不与水接触 ). 实验时 , 拔去橡胶乳头 , 按 住橡胶塞 , 将针头缓缓向上拔起使钠与水接触 , 反应管内的液体被产生的气体压出 , 流 入置于下方的烧杯中 , 气体则被收集在反应管内 . (1)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 “钠块熔化为闪亮的小球 ”说明 ______________; 向烧杯中的溶液中滴加 ______________, 溶液变红 , 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 (3)如果实验前加入反应管内水的体积为 amL, 欲使水最终全部被排出 , 则所取金属钠的 质量至少为 ________g. (设当时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VmL/mol) 22.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 , 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 . 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 反应的逆反应 , 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 . 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 在空气中受撞击 或受热时会燃烧 , 所以俗称 “引火铁 ”. 请分别用下图中的两套仪器装置 , 制取上述铁的 氧化物和 “引火铁 ”. 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 6mol·L-1 盐酸 , 其他试剂自选 (装置中必 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 请填写下列空白 : (1)实验进行时试管 A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 烧瓶 B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瓶 C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试管 D 中收集得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 , U 型管 G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 长颈漏斗 H 中应加入 ________. (3)两套装置中 , 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__(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 (4)试管 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安全 , 在 E 管中的反应发生前 , 在 F 出口必须 ________; E管中的反应开始时 , 在 F出口处应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C 3.D 4.CD 5.D 6. C 7.D 8.A 9.C 10.B 11.D 12.D 13.D 14.C 15.AD 16.B 17.1:1 18.(1)钠表面变灰暗 , 气球膨胀 4Na+ O2===2Na2O (2)①2Na+ O2===== △ Na2O2 ②a、b、 c、 d 19.(1)Na Mg Fe (2)① 2Na+O2===== 点燃 Na2O2 ② 3Fe+4H 2O(g)===== △ Fe3O4+4H2 ③2Na+2H2O===2NaOH+ H2↑ 20.(1)3Fe+ 4H2O(g) ===== △ Fe3O4+ 4H2 (2)CaCl2 CaO n (3) (4)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 试管口向上 , 靠近酒精灯火焰 , 松开拇指 , 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 , 说明收集的是 H2 21.(1)2Na+2H2O===2Na+ + 2OH- + H2↑ (2)钠与水的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 Na 熔点较低 酚酞试液 (3) 46a V 22.(1)普通铁粉 (或铁粉 ) 作为水蒸气发生器 (或用来产生水蒸气 ) 防止倒吸 (或用作安全瓶 ) 氢气 (2)固体 NaOH(或碱石灰、 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 ) 6mol·L-1 盐酸 (3)A、B、E (4)Fe3O4+ 4H2===== △ 3Fe+4H2O (5)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燃氢气 2021 年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 1.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 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 则在相同的条件下 , 产生 氢气的体积比是 ( ) A.1:1 B.3:4 C.2:3 D.4:3 2.将 28 g 铁粉放入 100mL 0.1mol/L 的 CuSO4 溶液中 , 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 ) A.32 g B.6.4 g C.0.64 g D.3.2 g 3.在一密闭容器中的 CO、H2、O2 共 16.5 g, 用电火花引燃 , 使其完全燃烧 , 再将燃烧后的气 体用 Na2O2 充分吸收 , Na2O2 增重 7.5 g, 则原混合气体中 O2 的质量分数是 ( ) A.36% B.54.5% C.40% D.33.3% 4.“ 0.56g CaO正好与 20mL 盐酸完全反应 , 这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0.10mol/L B.0.20mol/L C. 0.50mol/L D.1.00moI/L 5.在 500mL NaOH 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 , 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33.6L, 该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 ) A.1mol/L B. 2mol/L C.1.5mol/L D.3mol/L 6.将等体积的 HnRO3 和 Hn+1RO4两种酸溶液与定量的 NaOH 中和都生成正盐 , 则这两种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比是 ( ) A.n:(n+1) B.1:1 C.1:(n+1) D.(n+1):n 7.把 23 g 钠投入到 m 1g 足量的水中得到 ag 溶液 , 把 24g 镁投入到 m 2g 足量的盐酸中得到 bg 溶液 , 若 m1=m 2, 则 a, b 的关系是 ( ) A.a>b B. a② B.① <② C .①=② D.不能确定 12.锥形瓶内盛有气体 X,滴管内盛有液体 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 Y 滴入瓶中,振荡, 过一会可见小气球 a 鼓起。气体 X 和液体 Y 不可能是 ( ) A.X 是 NH3,Y 是水 B.X 是 SO2,Y 是 NaOH浓溶液 C.X 是 CO2,Y 是稀硫酸 D.X 是 HCl,Y 是 NaNO3 稀溶液 13.氮元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回答下列与氮及其化 合物有关的问题。 (1)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 ; (2) 氨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氨水, 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剂变红。 请用电离 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氨气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请将如图所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 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 装置及化学药品 ( 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 石灰的混合物 ) 制取氨气。 请你参与探究, 并回答问题: (1) 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 ( 实验操作都正确 ),你 认为没有收集到氯气的同学是 ________( 填“甲”、“乙”或“丙” ) 。 (4) 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 能 够 达 到 实 验 目 的 的 是 ________( 填 “ 甲 ” 、 “乙”或“丙” ) ,该装置中的 NH4HCO3固体能否用 NH4 Cl 固体代替?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 。 15.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 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 应。 (1)A 中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 ___,其作用是 ______。 (3) 实验时在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实 验 时 在 D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______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 __________, 检 验 该 物 质 的 方 法 和 现 象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 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 常温下 X是固体, B和 G是液体, 其余均为气体。 根据下图关系推断: (1) 化学式 X______,A_______, B______。 (2) 实验室收集气体 D和 F 的方法依次是 __法、 ____法。 (3) 写出 C→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请写出 A 与 E 反应生成 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有四瓶白色固体,它们可能是 Al 2O3、NaOH、(NH4) 2SO4、Al 2(SO4) 3。 现仅用蒸馏水及已被检出的物质对它们就可以作出鉴别。 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 待检物分别加水可以立刻鉴别出一种物质 A,用鉴别出的该物质中可以对余下的物质进 行鉴别。 此时可以先检验出物质 B为________,再以该物质 B 作为试剂可以对余下的物质进 行鉴别, 其中一个反应会产生气体, 该反应所生成的气体 C为________( 填“酸”或“碱”) 性气体,一般用 ________( 填“碱石灰”、“浓硫酸”或“五氧化二磷” ) 干燥。 (2) 另一个反应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 气体 C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硫酸 1.( 双选题 ) 下列有关硫酸的化学事实与硫酸表现出的性质 ( 括号中 )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久置在敞口容器中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 ( 脱水性 ) B.在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 ( 氧化性、酸性 )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黑面包”实验 ( 吸水性 ) D.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反应制 HCl( 难挥发性 ) 2.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 BaSO4 的是 ( ) A.Fe(NO3) 2 溶液 ――→加过量 HCl ――→通入 SO2 ――→ BaCl 2 白色沉淀 B.Ba(NO3) 2 溶液 ――→加过量 HCl ――→ Na2SO4 白色沉淀 C.无色溶液 ――→稀 HNO3 ――→BaCl 2溶液 白色沉淀 D.无色溶液 ――→加过量 HCl无沉淀 ――→BaCl 2溶液 白色沉淀 3.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量筒壁慢慢的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B.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4.将足量的铜片与 100 mL 18 mol ·L -1 浓 H2SO4 加热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 SO2 气 体 V L 。下列对此反应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体现了浓 H2SO4 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 .反应结束后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 C.被还原的硫酸为 V 22.4 mol D .参加反应的 Cu为 0.9 mol 5.关于浓 H2SO4 与 Cu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中,浓 H2SO4 只表现出氧化性 B .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在反应中,浓 H2SO4 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D.每 1 mol 铜参加反应就有 2 mol 浓 H2SO4 被还原,同时生成 2 mol SO 2 6.在一定体积的 18 mol/L 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 0.9 mol ,则 浓 H2SO4 的实际体积为 ( ) A.等于 50 mL B.大于 50 mL C .等于 100 mL D .大于 100 mL 7.( 双选题 ) 有一瓶 Na2SO3 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 液,滴入 Ba(NO3)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 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A.Na2SO3 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 .加入 Ba(NO3) 2 溶液后, 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 BaSO4 C.加硝酸后的沉淀一定是 BaSO4 D .此实验不能确定 Na2SO3 是否部分被氧化 8.用 20 mL 18.4 mol ·L -1 的浓 H2 SO4 与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将 滤液加水稀释到 100 mL,得到溶液中 SO2- 4 的浓度为 3.18 mol ·L -1,则此时溶液中 CuSO4 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50 mol ·L -1 B. 0.75 mol·L - 1 C. 1.00 mol·L - 1 D.3.18 mol ·L -1 9.将浓 H2SO4 溶液滴入浓盐酸中, 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口会出现酸雾。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 A.浓 H2SO4 具有脱水性 B .浓 H2SO4 是高沸点酸 C .HCl 气体溶解度很小 D.浓 H2SO4 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量,降低了 HCl 的溶解度 10.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 ①炽热的木炭 ②H2S 气体 ③Cu ④FeO ⑤NH3 ⑥蔗糖 ⑦CuSO4·5H2 O ⑧铁、铝 A.③④ B.①②⑤⑧ C .①②③④⑦ D.⑥⑦ 11.一定量的 Cu 粉与浓 H2SO4 共热产生 SO2 气体的体积为 2.24 L( 标准状况下 ) ,则下列情况 不可能的是 ( ) A.加入 Cu的质量为 6.4 g B .加入浓 H2SO4 中含溶质为 0.2 mol C.加入 Cu的质量大于 6.4 g D .加入浓 H2SO4 中含溶质多于 0.2 mol 12.把一定量的锌与 100 mL 18.5 mol ·L -1 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 气体 Y 33.6 L( 在标准状况下 )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 1 L ,测得溶液的 c(H+ ) =0.1 mol·L -1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气体 Y是 SO2 和 H2 的混合物 B .气体 Y是 SO2 和 H2 的体积比为 4:1 C.反应中共消耗锌 97.5 g D .反应中共转移电子 3 mol 13.已知 A→C 必须加热,否则会发生钝化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 _____,你推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B 在酸性条件下与 H2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3)A 与过量浓 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14.由 Cl - 、Br - 、CO2- 3 、SO2- 4 、SO2 - 3 、Na+ 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 的化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然后依次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①向溶液中滴加 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 CCl4 振荡、静置, CCl4 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离;②向分 液后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 Ba(NO3) 2 和 HNO3 的混合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 ③在滤液中 加 AgNO3 和 HNO3 的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 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 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________。 (2) 判断是否有 Na+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如何转移到烧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若步骤②改用 BaCl2 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 (1) 的结论 ________( 填“有影响”或“无影 响”) 。 15.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 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 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 是二氧化硫, 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 还可能产生氢气。 为了验证哪位同学的判断 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 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 X,气体发生装置 略去 ) 。试回答: (1) 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2) 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 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________。 (4)A 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________,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B 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________ ,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E 中 加 入 的 试 剂 可 能 是 ________ ,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可以证明气体 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C中: ________,D中: ________。如果去掉 装置 B,还能否根据 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 X 中有氢气? _____( 填“能”或“不能” ) ,原因 是 ________。 16. (1) 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 试用下表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 验证上述反应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 ( 按 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 )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 ) ① ② ③ ④ (3) 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 A 瓶的溶液褪色, C 瓶的溶液不褪色。 A 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B 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 (4) 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 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 中位置的理由是 ________。 (5) 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 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硝酸 1B 2BD 3B 4B 5A 6 CD 7C8 C 9D 10 D 11D 12 B 13. (1)3Cu + 2NO- 3 +8H+===3Cu2++2NO↑+ 4H2O(2) 拿下活塞,将稀 HNO3 从 U形管 a 端( 右端 ) 注入 U形管中,至溶液充满左管,塞上活塞 (3) 防止反应生成的 NO被 O2 氧化成 NO2(4) 用酒精灯在左管下加热 (5) 能,随反应生成气体的 增多,压强增大,液面下降,当液面脱离铜丝时,反应停止 (6) 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 无色气体进入分液漏斗, 若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证明无色气体为 NO(7)2NO2 +2NaOH===NaNO2 +NaNO3+H2O 14. (1)NH 4HCO3 H2O(2)①C+ 4HNO3( 浓 )=====△ CO2↑+ 4NO2↑+ 2H2O②4NH3 + 5O2 =====催化剂 △ 4NO+ 6H2 O (3)3Cu +2NO- 3 +8H+===3Cu2++2NO↑+ 4H2O(4) 加压、降温液化 NH3 易液化 15. (1)5.8 5.4 (2) aV·10- 3 + 0.5 0.14 (3)57.8 16. (1)0.3 mol (2)36% (2)氨气 1C 2B 3C 4B 5AC 6A 7B 8A 9A 10D 11C 12C 13.(1)N 2 + 3H2=2NH3 (2)NH 3·H2O=NH+ 4 + OH - (3)4NH 3 + 5O2=4NO + 6H2O ; 2NO + O2===2NO214. (1)2NH 4Cl + Ca(OH)2=====△ CaCl2 +2NH3↑+ 2H2O(2)NH3 的密度小于空气 (3) 乙(4)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 )(5) 丙 不能 15. (1) 固体 NH4Cl 和 Ca(OH)2 2NH 4Cl+Ca(OH)2=====△ CaCl 2+2NH3↑+ 2H2O(2) 碱石灰 (或 CaO) 除去 NH3 气流中的水汽 (3) 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 2NH 3+3CuO=====△ N2+3H2O+3Cu (4) 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 铜变蓝 16. (1)NH 4HCO3 或 (NH4) 2CO3;NH3; H2O(2) 排水;向上排空气 (3)2CO2+2Na2O2===2Na2CO3+O2 (4)4NH 3+ 5O2 =====催化剂 △ 4NO+ 6H2O17. (1)NaOH 碱 碱石灰 (2)Al 2(SO4) 3 + 6NaOH===2Al(OH)3↓ +3Na2SO4(3)2NH 4Cl +Ca(OH)2△,CaCl 2+2NH3↑+ 2H2O (3) 硫酸 1BD 2C 3C 4D 5C 6D 7CD 8A 9D 10A 11B 12B 13(1) 铁 A 在浓硫酸中会钝化,且 A与浓硫酸与稀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不同 (2)2H ++2Fe2+ +H2O2===2H2O+2Fe3+(3)6H 2SO4( 浓 ) + 2Fe△,Fe 2(SO4) 3+3SO2↑+ 6H2O14(1)SO 2- 4 和 SO2- 3 中的一 种或两种、 Br -、Na+ ;CO2- 3 (2) 化合物呈电中性,而 Na+ 是唯一的阳离子 (3) 从分液漏斗上口 倒出 (4) 无影响 15(1)Zn +2H2SO4( 浓 )=====△ ZnSO4+SO2↑+ 2H2O (2) 当 Zn 与浓硫酸反应时, 浓硫酸浓度逐渐变小, Zn 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 H2 (3)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 品红溶液; 检验 SO2;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D中 (5) 黑色 (CuO)粉 末变成红色 (Cu)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不能;因为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水蒸气,会干扰 H2 的 检验 16(1)C +2H2SO4( 浓 )=====△ 2SO2↑+ CO2↑+ 2H2O (2) ④ ② ① ③ (3) 验证产物气 流中有 SO2 将 SO2全部氧化吸收 确定产物中 SO2 已被 B瓶溶液全部氧化 (4) 无水 CuSO4( 或 变色硅胶 ) 水蒸气 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放在①,③之 前 (5) 澄清石灰水 CO2 葫芦岛一高中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二氧化硅和硅酸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 1.下列关于碳酸 (H2CO3 )和硅酸 (H2SiO3)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两者均为弱酸 B .两者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CO2 气体通入 Na2SiO3 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 D .两者受热时均可以分解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 )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硝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⑧氮气 A.③⑤⑦⑧ B.⑤⑦⑧ C .⑤⑧ D .⑤ 3.( 双选题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往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CO2+ OH-===HCO- 3 B.H2SiO3 与 NaOH溶液混合: 2OH-+H2SiO3===2H2O+SiO2- 3 C.石英砂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取水玻璃: SiO2+ 2OH-===SiO2- 3 +H2O D.往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 Na2SiO3+H2O+CO2===H2SiO3↓+ 2Na+ +CO2- 3 4.( 双选题 )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硅晶体是由 SiO2 分子构成的,它的熔点高、硬度大 B.不可用石英坩埚熔融烧碱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石英钟表的压电材料和光导纤维 D.二氧化硅能溶于氢氟酸中,这是由它的晶体结构决定的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SiO2 和 CO2 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 NaOH溶液反应 B.水晶项链、石英钟都是硅酸盐制品 C.SiO2 和 CO2 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 CaO发生反应 D.SiO2 不溶于水,而 CO2 可与水反应,生成 H2CO3 6.下列变化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Na2SiO3→H2SiO3 B. SiO2 →Na2SiO3 C.H2SiO3→SiO2 D.SiO2→H2SiO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 SiO2 不溶于水,故 H2SiO3 不是 SiO2 对应的酸,或者说 SiO2 不是 H2SiO3 的酸酐 B.CO2 通入水玻璃 (Na 2SiO3 溶液 ) 可以得到原硅酸 C.CO2 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D.SiO2 的俗名叫水晶 8.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由 SiO2 不能与水反应生成 H2SiO3,可知 SiO2 不是 H2SiO3 的酸酐 B.由 SiO2+2C=====高温 Si +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C.CO2 通入 Na2 Si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 H2CO3>H2SiO3 D.SiO2 可与 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可知 SiO2 为两性氧化物 9.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 ) A.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先加入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 NaOH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10.将过量的 CO2 分别通入:① CaCl 2 溶液 ②浓 Na2SiO3 溶液 ③Ca(OH)2 溶液 ④饱和 Na2CO3 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 .①②③ D.②③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iO2 高温时与 Na2CO3 反应产生 CO2,将 CO2 通入 Na2SiO3 溶液中可生成 H2SiO3,说明 H2SiO3 的酸性有时比 H2CO3 强,而有时比 H2CO3 弱 B.SiO2 既能与 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 SiO2 是两性氧化物 C.氢氟酸不应装在玻璃瓶中 D.NaOH溶液、 Na2SiO3 溶液应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玻璃瓶中 12. 10 g 含有杂质的 CaCO3 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CO2 0.1 mol ,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 杂质是 A.KHCO3 和 MgCO3 B. MgCO3 和 SiO2 C .K2CO3 和 SiO2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 ( 共 52 分) 13. (10 分) 硅石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 SiO2,前者是结构疏松的 SiO2,后者是结构致密的 SiO2,二者成分相同,结构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别,具有不同的用途。由石 英制取硅胶,有以下三个步骤,试写出每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 程式 ) 。 (1) 用 NaOH溶液溶解石英 ________。 (2)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沉淀不再产生: ________。 (3) 微热,浓缩硅酸溶液,加热蒸干溶液,并使固体完全分解: ____,写出硅胶的一种用途: ________。 14. (10 分) 如何用所提供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混合物粉末中的杂质 ( 括号内为杂质 ) ?将所 选答案的编号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如果不需补加试剂,则对应答案栏可空着 ) 可供选择的试剂: A.盐酸 B.NaOH溶液 C. O2 D.H2O E .CO2 可供选择的操作:①分液 ②加热 ③高温灼烧 ④过滤 ⑤结晶 粉末状混合物 所加试剂 主要操作 (1) SiO2(CaCO3) (2) CaCO3(SiO 2) (3) NaCl(SiO 2) (4) SiO2(Fe 2O3) (5) SiO2(H2SiO3 ) (6) SiO2(Na2SO4 ) 15. (10 分) 如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其中 B 是芯片的主要成分,其对应的单质的结构 与金刚石的结构是相似的。 (1) 试推测 A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 写化学式 ) 。 (2) 试写出以下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 B+碳→ A+ D的反应中,碳的作用是 ___,当生成 1 mol A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 16. (11 分)A、B、C、 D四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只由表中的八种离子组成,且四种化合物中 阴、阳离子各不相同。 阴离子 Cl - 、SiO2- 3 、OH-、NO- 3 阳离子 H+ 、Ag+、Na+、K+ 已知: A 溶液呈强酸性,且 A 溶液与 B、C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 B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 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 写出 A溶液与 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 请选出适合存放 A、C、D溶液的试剂瓶的序号: 溶液 A C D 试剂瓶序号 17. (11 分) 某学习兴趣小组想利用高岭土 ( 其 主要成分是 Al 2O3·2SiO 2·2H2O)制备新型的净 水剂。实验流程如下: 其中滤液 C就是欲制备的净水剂。 试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混合物 A、B,滤液 C、沉淀 D的主要成分: 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 写出高岭土与纯碱加热熔融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 该实验中,熔融高岭土、纯碱的混合物可以选用的坩埚有 ________。 A.玻璃坩埚 B.瓷坩埚 C .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1.B 2.C 3 AD 4.AD 5.B 6.D 7.B 8.C 9.D 10.B 11. C 12.B 13. 解析: (1)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酸性氧化物 SiO2,SiO2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OH+ SiO2===Na2SiO3 +H2O。 (2) 过滤,除去石英中的杂质,得滤液为 Na2SiO3(aq) ,硅酸钠是弱酸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 反应: Na2SiO3+2HCl===2NaCl+H2SiO3↓。 (3) 微热, H2SiO3(aq) 浓缩,聚合为胶体,加热硅 酸溶胶脱水,生成多孔硅胶: H2SiO3=====△ H2O↑+ SiO2。 答案: (1)2OH-+SiO2===SiO2 - 3 +H2O(2)SiO 2- 3 +2H+===H2SiO3↓(3)H 2SiO3=====△ H2O↑+ SiO2;干 燥剂 ( 或催化剂载体 ) 14. 解析: (1) 因为 SiO2 除了溶于氢氟酸外不溶于其他酸,而 CaCO3 溶于盐酸,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CaCO3+ 2HCl===CaCl2+H2O+CO2↑,所以, 该小题的答案为: A;④。(2) 根据 SiO2 能溶于 NaOH溶液,即 SiO2+ 2NaOH===Na2SiO3+ H2O,而 CaCO3 不能,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 B;④。 (3) 因为 NaCl 溶于水,而 SiO2 不溶于水,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 D;④⑤。 (4) 因为 SiO2 不溶于盐酸, 而 Fe2O3 溶于盐酸, 即 Fe2O3+ 6HCl===2FeCl3+3H2O,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 A;④。 (5) 因为 H2SiO3 受热分解生成 SiO2,即 H2SiO3=====△ SiO2+H2O,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 不加试剂;③。 (6) 因为 SiO2 不溶于水,而 Na2SO4 溶于水,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 D;④。 答案: (1)A ④ (2)B ④ (3)D ④⑤ (4)A ④ (5) 不加试剂 ③ (6)D ④ 15. 解析: (1)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SiO2,所以 B 为 SiO2;SiO2 在高温下与碳反应得到的是 硅与一氧化碳,而其中只有硅可与氯气反应,所以 A 为硅, D 为 CO,G 为 SiCl 4;SiO2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得硅酸钠,所以 C为 Na2SiO3;而 E 是由 CO得到,从反应的过程看,应 为 CO2,所以 F 为硅酸。 (2) 在这两个反应中第二个为离子反应, 所以要写成离子方程式的形 式。 (3) 在 SiO2+2C=====高温 Si +2CO↑反应中,碳是还原剂,而且当有 1 mol Si 生成时,转移电子 数为 4 mol 。答案: (1)Si Na2SiO3 H2SiO3 (2)SiO 2 + 2C=====高温 Si +2CO↑ SiO 2- 3 + CO2 + H2O===CO2 - 3 + H2SiO3↓ (3) 还原剂 4 mol 16. 解析: 因都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故 Ag+一定与 NO- 3 组成 AgNO3,H+不会与 OH-或 SiO2- 3 组 合,故应与 Cl - 组成盐酸,则 A 为盐酸,因 A 与 B、C 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且 B 的焰色反应 为黄色,则 B 为 Na2SiO3,C为 AgNO3,剩余的一种物质 D为 KOH。 答案: (1)HCl Na2SiO3 AgNO3 KOH (2)SiO 2- 3 +2H+ ===H2SiO3↓(3) ① ③ ② 17. 解析: 加热高岭土与纯碱的混合物, 发生的反应为 Al 2O3+Na2 CO3=====高温 2NaAlO2+CO2↑、SiO2 +Na2CO3=====高温 Na2SiO3+CO2↑,因此根据转化关系可知, A 为偏铝酸钠和硅酸钠的混合物, B 为硅酸和氯化铝的混合物, C为氯化铝, D为硅酸。因上述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硅、氧化铝均 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熔融高岭土时只能选用铁坩埚。 答案: (1) 偏铝酸钠和硅酸钠的混合物 硅酸和氯化铝的混合物 氯化铝 硅酸 (2)SiO 2+Na2CO3=====高温 Na2SiO3+CO2↑, Al 2O3+Na2CO3=====高温 2NaAlO2+CO2↑(3)D 以下为赠送内容,打印前请删除!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 ;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 唯有追求尽力而为。 这样心无压力, 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 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 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 也无 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 ;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 ;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 !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 ;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 但曾经尝试过, 努力过的人, 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 痕迹 !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以下为赠送内容,打印前请删除!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 ;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 唯有追求尽力而为。 这样心无压力, 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 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 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 也无 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 ;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 ;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 !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 ;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 但曾经尝试过, 努力过的人, 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 痕迹 !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