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 化学试题 1. 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A. 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 B.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用去NaOH溶液20.50 mL C. 用10 mL量筒量取8.25 mL盐酸 D.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2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A错误; B、滴定管读数到0.01mL,B正确; C、量筒只能读数到0.1mL,C错误; D、pH试纸只能读数到整数,D错误; 答案选B。 2.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H4+、Ag+、PO43-、Cl- B. Fe3+、H+、I-、HCO3- C. K+、Na+、NO3-、MnO4- D. Al3+、Mg2+、SO42-、CO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Ag+与PO43-、Cl-均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B.Fe3+与I-、HCO3-均能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C.K+、Na+、NO3-、MnO4-在同一溶液中,不发生离子反应,可大量共存; D.Al3+与CO32-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Mg2+与CO32-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为C。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 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详解】,即,,即;所以,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A+3B=2C,A正确。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是( ) A. 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H++ClO- B. 铝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2OH-==AlO2-+H2↑ C.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Cu-2e-==Cu2+ D.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 (aq)+2NaOH(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1 【答案】D 【解析】 A项,次氯酸是一元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故A错误;B项,铝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则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B错误;C项,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阴极上Cu2+得电子生成Cu,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C错误;D项,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根据中和热概念,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kJ•mol-1,即H2SO4(aq)+2NaOH(aq)= Na2SO4(aq)+2H2O(l) ΔH=-114.6kJ•mol-1,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知识,注意明确:①强弱电解质电离的不同,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前者用“=”后者用“”;②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可溶性强电解质要拆写成离子,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如题中B 项电荷不守恒;③电解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则题中电解精炼铜,阳极为粗铜发生反应Cu-2e-=Cu2+,电解液为含有Cu2+的溶液,阴极为精铜;④中和热概念,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5.250℃和1.01×105 Pa时,该反应能自发进行:2N2O5(g) = 4NO2(g) + O2(g) △H= +56.76 kJ/mol,其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详解】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有△G=△H-T•△S<0,因△H>0,则△H<T•△S,说明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焓变和熵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自由能判断反应的自发性,特别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 6.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如果SO2的起始浓度为2mol·L-1,2min后SO2的浓度为1.8 mol·L-1,则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A. 0.1mol·L-1·min-1 B. 0.05mol·L-1·min-1 C. 0.2 mol·L-1·min-1 D. 0.9mol·L-1·min-1 【答案】B 【解析】 【详解】SO2的起始浓度为2mol·L-1,2min后SO2的浓度为1.8 mol·L-1,2min之内SO2的速率为:,则以氧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B正确。 7.已知25 ℃ 时,AgCl 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B. 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的沉淀析出. D. 将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转化为AgI,因为AgCl溶解度大于AgI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加入盐酸引起沉淀溶解平衡移动,Ksp不变,A项错误; B项由于不知道AgNO3和NaCl物质的量情况,不一定具有c(Ag+)=c(Cl-),B项错误; C项当有c(Ag+)·c(Cl-)=Ksp时,沉淀的溶解处于平衡状态,不一定有AgCl沉淀析出,C项错误; D项由于AgCl转化为AgI,是因为溶解度大的AgCl转化为溶解度小的AgI,D项正确; 故选D。 8.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 A. +236 kJ·mol-1 B. -236 kJ·mol-1 C. +412 kJ·mol-1 D. -412 kJ·mo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据此解答。 【详解】平均1个硅原子形成2个Si-Si键,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4×360+2×436-2×176-4×431)kJ/mol=+236 kJ/mol,答案选A。 9.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 对于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2体积SO2与足量O2反应,能生成2体积SO3 C. 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D. 反应H2(g)+I2 (g) 2HI(g) 在450℃时,其平衡常数为49;则反应HI(g) 1∕2 H2(g) +1∕2 I2(g) 在450℃时的平衡常数为1/7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平衡常数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正确; B.对可逆反应而言,反应物不能彻底进行,2体积SO2与足量O2反应,生成SO3的体积小于2体积,错误;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正确; D. 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正方应平衡常数的倒数。由于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是正方应化学计量数的1/2,所以该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1/49)1/2=1/7,正确;故选B。 10.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O2⇌2SO3,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 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 SO2为0.25mol/L C. SO2、SO3均为0.15mol/L D. SO3为0.4mol/L 【答案】B 【解析】 【详解】A.SO2和O2的浓度均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则SO2和O2的浓度变化分别为0.2mol/L、0.1mol/L,因可逆反应,实际变化应小于该值,所以SO2小于 0.4mol/L,O2小于0.2mol/L,故A错误; B.S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SO3完全反应,则SO2的浓度浓度变化为0.2mol/L,该题中实际变化为0.05mol/L,小于0.2mol/L,故B正确; C.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反应物、生产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故C错误; D.SO3的浓度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建立平衡,若二氧化硫和氧气完全反应,SO3的浓度的浓度变化为0.2mol/L,该反应可逆,实际变化小于该值,即SO3的浓度小于 0.4mol/L,故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若增加C(s)物质的量,则平衡不移动,①不正确;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②不合题意;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减小反应器容积,相当于加压,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③不正确;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混合气的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同等程度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④不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故选D。 1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 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标准状况)时,有0.1 mol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把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2H2+O2=2H2O通过电池反应进行就制得氢氧燃料电池。 【详解】A、H2失去电子,在负极上被氧化,产生H+,由于电解液中有大量的OH-,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正确; B、工作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不变,KOH溶液被稀释,正确; C、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正确; D、n(Cl2)=0.1 mol,转移电子0.2 mol,错误; 答案选D。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 CO(g) +O2(g) ==CO2(g); △H=-283.0 kJ/mol B. C(s) +O2 ==CO(g); △H=-110.5 kJ/mol C. H2(g) + O2(g)==H2O(g); △H=-241.8 kJ/mol D. 2C8H18(l) +25O2(g)==16 CO2(g)+18 H2O(l); △H=-1136 kJ/mol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可知,本题考查燃烧热的概念,运用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来分析。 【详解】A. CO的化学计量数为1,产物为稳定氧化物,△H代表燃烧热,A项正确; B.C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B项错误; C.H2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 C项错误; D. C8H18的化学计量数为2,产物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 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碳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二氧化碳。硫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二氧化硫。氢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液态水。 1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①二氧化硫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依据常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 +)=1.0×10 -13mol•L -1,和水中的氢离子浓度比较可知,水的电离被抑制,结合所给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c(H+)=1.0×10-13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为强酸或强碱溶液。 ①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了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会抑制水的电离,故①正确; ②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会发生水解,水解的本质是促进水的电离,故②错误; ③硝酸钠是强酸强碱盐,溶液为中性,水的电离程度不会减小,故③错误; ④氢氧化钠为强碱,会抑制水的电离,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④>②>①>③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④是电解池,铁是阳极,腐蚀速率最快;②中Fe为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腐蚀速率也较快;③中铁为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不被腐蚀;①属于金属铁的化学腐蚀,腐蚀速率较慢;则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④>②>①>③,故选A。 点睛:注意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快慢: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 16.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正确的是 A. ②④ B. ③④ C. ②⑤ D. ①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NH4Cl和水,由于水解反应使溶液呈酸性,当将氨水滴入盐酸中至中性,说明氨水过量,①③错误,②正确;由电荷守恒得:c(H+)+c(NH4+)=c(Cl-)+c(OH-),溶液呈中性说明c(H+)=c(OH-),则c(NH4+)=c(Cl-),④正确,选A.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 ②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③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 ④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硫离子和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S2-+6H2O=3H2S↑+2Al(OH)3↓;无法制取硫化铝(Al2S3)固体,如果制取硫化铝固体,可以用金属铝和硫粉加热的方法来制取,故①错误; ②碳酸钾受热稳定,可蒸发得到碳酸钾,故②正确; ③硫化铜为黑色沉淀,可发生反应,故③正确; ④氯化镁结晶水合物加热过程中镁离子是弱碱阳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镁,MgCl2•6H2O制取无水氯化镁时需要在氯化氢气流的氛围下加热固体,故④错误; 故选B。 18.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 a>c>d>b B. a>b>c>d C. c>a>b>d D. b>d>c>a 【答案】A 【解析】 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a、b相连时,a为负极,故活性a>b;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故d为正极,c为负极,故活性c>d;a、c相连时,c极产生气泡,说明H+ 在c极得到电子变成氢气,说明c是正极,a为负极,故活动性a>c;b、d相连时,b极产生气泡,说明H+在b极得到电子变成氢气,说明b是正极,d为负极,故活动性d>b;故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d>b。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B C D均错。 19.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图像。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则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结合图象来解答。 【详解】A.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交叉点后正反应速率应大于逆反应速率,A错误; 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t1时正反应速率应大于逆反应速率,B错误; C.温度高的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少,与图象不符,C错误; D.温度高的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少,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减小,与图象一致,D正确。 20.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ˉ+5OHˉ=FeO42ˉ+4H2O C. 放电时每转移 3 mol 电子,正极有 1 mol K2FeO4 被还原 D.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ˉ+2OHˉ=Zn(OH)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详解】A. 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为:,则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A错误;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B正确; C. 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为:,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 1mol K2FeO4 被还原,C正确; D. 放电时锌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 21. pH=13的 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A. 9:1 B. 1:11 C. 1:9 D. 11:1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强碱与强酸的体积分别是x、y。所得混合液的pH=11,说明碱是过量的。反应后的溶液中OH-的浓度是0.001mol/L,所以有,解得x︰y=1︰9,C项正确, 答案选C。 22.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 和KNO3的混合溶液500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则原混合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5 mol•L﹣1 B. 0.8 mol•L﹣1 C. 1.0 mol•L﹣1 D. 1.5 mol•L﹣1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CuSO4和KNO3混合溶液,溶液中阳离子放电顺序Cu2+>H+,阳极电极反应为溶液中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4OH--4e-=2H2O+O2↑,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依据两极生成气体物质的量结合电解过程中电子守恒计算便可求解。 【详解】用惰性电极电解含CuSO4和KNO3混合溶液,在两极均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5mol,溶液中阳离子放电顺序Cu2+>H+,阳极电极反应为溶液中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4OH−−4e−=2H2O+O2↑,生成0.5molO2,需电子为4×0.5mol=2mol; 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生成0.5molH2,需0.5mol×2=1mol电子,依据电子守恒,铜离子得到电子1mol,反应的铜离子物质的量0.5mol,所以Cu2+的物质的量浓度,则原混合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 答案选C。 23.恒温、恒压下,反应N2(g)+3H2(g)2NH3(g)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 Ⅰ.N2、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 mol / L和3 mol / L; Ⅱ.NH3的起始浓度为4 mol / L。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 途径Ⅰ的平衡速率v (N2)与途径Ⅱ的平衡速率v (NH3)的比值为1∶2 C. 途径Ⅰ所得NH3的浓度与途径Ⅱ所得NH3的浓度之比为1∶2 D. 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途径Ⅰ开始水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3mol;途径Ⅱ开始时NH3物质的量是4mol,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mol、6mol,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3,与途径Ⅰ相同,所以二者是等效平衡。同种物质的含量相同,浓度相同,转化率相同。 【详解】A. 途径Ⅰ与途径Ⅱ为等效平衡,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即所得混合气体的百分含量相同,正确; B.途径Ⅰ与途径Ⅱ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浓度相等,同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也相等,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故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N2)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NH3)的比值是1:2,正确; C. 途径Ⅰ与途径Ⅱ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浓度相等,故途径Ⅰ所得NH3的浓度与途径Ⅱ所得NH3的浓度相等,错误; D. 途径Ⅰ与途径Ⅱ为等效平衡,且途径Ⅱ的物质刚好是途径Ⅰ的2倍,所以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正确。 故选C。 【点睛】如果物质开始状态不同,当达到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相等,平衡含量相同,则为等效平衡。常见的等效平衡有:一、在恒温恒压下,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为等效平衡;二、在恒温恒容时,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为等效平衡;三、在恒温恒容时,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为等效平衡。要会判断等效平衡。并根据等效平衡进行有关推理与计算。 24.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c(NH4+)=2.0×10-5 mol/L,c(Na+)=1.9×10-5 mol/L,c(Cl-)=6.0×10-5 mol/L,c(NO3-)=2.3×10-5 mol/L,c(SO42-)=2.8×10-5 mol/L,则此次酸雨的pH大约为 A. 3 B. 4 C. 5 D. 6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溶液显电中性,c(NH4+)+c(Na+)+c(H+)=c(Cl-)+c(NO3-)+2c(SO42-),代入数值,解得:c(H+)=1×10-4mol·L-1,则pH=4; 答案选B。 25.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2c (CO32-)+c (HCO3-)+c (H2CO3) B. 0.1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Cl-)>c(NH4+)>c(H+)>c(OH-) C. 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c (CH3COO-) D. 0.1 mol·L-1的NaHS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OH-)=c (H+)-c (S2-)+c (H2S)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物料守恒,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2c (CO32-)+2c (HCO3-)+2c (H2CO3),A错误; B. 0.1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NH4+)>c(Cl-)>c(OH-)>c(H+),B错误; C. 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根据电荷守恒,c (Na+) +c (H+)=c (CH3COO-)+ c (OH-),pH<7,c (H+) >c (OH-),则混合溶液中,c (N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