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8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 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区分食盐是否加碘的方法是向食盐溶液中加少量淀粉,观察其是否变蓝 D.铝制容器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也不可长时间存放含盐腌制 食品 2.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1gT2O 含有的电子数为 5NA B.常温下,0.2L 0.5mol•L﹣1NH4NO3 溶液的氮原子数小于 0.2NA C.含 4mol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NA D.标准状况下,2.24L H2S 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 HS﹣和 S2﹣离子激之和为 0.1NA 3.根据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提纯只有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两种单质 B.在过程③中将 MgCl2•6H2O 真接灼烧即可制得纯净无水 MgCl2 C.过程⑥所得的高浓度溴水只需分液即可获得液溴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间题 4.铅、二氧化铅、氟硼酸(HBF4)电池是一种低温性能优良的电池,常用于军 事和国防工业,其总反应方程式为 Pb+PbO2+4HBF4 2Pb(BF4)2+2H2O[已知: HBF4、Pb(BF4)2 均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 pH 增大 B.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2++2e﹣═pb C.放电时,转移 1mol 电子时负极减少的质量为 103.5g 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O2+2e﹣+4H+═pb2++2H2O 5.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 半径最小,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 ,ZX2 是一种储氢材料,W 与 Y 属于 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W>rZ>rY B.化合物 X2Y、ZY、ZX2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由 X、Y、Z、W 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D.由 Y 元素形成的离子与 W 元素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6.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pH=3 的溶液中,Na+、Cl﹣、Fe2+、ClO﹣可以大量共存 B.pH=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C.常温下,pH=7 的 NH4Cl 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c(H+) =c(OH﹣) D.向 0.1mol•L﹣1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c(OH﹣)/c(NH3•H2O) 增大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 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 必考题(共 129 分) 7.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 污水比 FeCl3 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 FeCl3 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2)FeCl3 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 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 FeCl3 溶液也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通过控制条件,将 FeCl3 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 ⇌ Fex(OH)y (3x﹣y)++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 序号).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 NH4Cl d.加入 NaHCO3 (4)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 NaClO3 氧化酸性 FeCl2 废液得到 FeCl3.完成 NaClO3 氧化 FeCl2 的离子方程式 . (5)处理废水时,发现 FeCl3 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 是 . 8.铈、铬、钛、镍虽不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 作用. (1)二氧化铈 (CeO2)在平板电视显示屏中有着重要应用.CeO2 在稀硫酸和 H2O2 的作用下可生成 Ce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eO2 在该反应中作 剂. (2)自然界中 Cr 主要以+3 价和+6 价存在,+6 价的 Cr 能引起细胞的突变.现用 亚硫酸钠溶液与 0.1mol K2Cr2O7 反应,将其+6 价的 Cr 完全还原为+3 价的铬,则 消耗 1mol/L 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L. (3)钛(Ti)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工业上在 550℃时用钠与四氯化钛反 应可制得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NiSO4•xH2O 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镍、电池等,可由电 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滤液Ⅰ中加入 FeS 是为了除去 Cu2+、Zn2+等杂质(已知溶解度 FeS>CuS).请 写出除去 Cu2+的离子方程式 . ②对滤液Ⅱ先加 H2O2 再调 pH.加 H2O2 的目的是 ,调 pH 的目的是 . ③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NiSO4,加 Na2CO3 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 成 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 . 9.己知木炭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两种+4 价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一氧 化氮(NO)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以及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有亚硝酸钠(NaNO2), 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和连接用的乳胶管已经省略).为了 完成该实验,按气流方向 A→E→C→B→D→尾气处理装置(略)顺序连接以下装 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 P 的名称是 . (2)写出浓硝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检查气密性并装入药品后,要进行以下三项操作:a.点燃酒精灯,b.滴 加浓硝酸,c.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则它们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编号).反 应开始时先通入氮气的主要目的是 . (4)实验中装置 C 的作用是 .装置 E 中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有 . (5)某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发现亚硝酸是弱酸,性质不稳定,室温下易分解生成 一氧化氮.装置 D 中充分反应后,设计实验证明 D 中是否有亚硝酸钠生成 . [选修 3 物质结构] 10.W、X、Y、Z、R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 是红棕色气体; X 与氢元素可形成 XH3;Z 基态原子的 M 层与 K 层电子数相等;W 是形成有机物 种类最多的元素;R2+的 3d 轨道中有 9 个电子.请回答: (1)Y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Y 和 W 形成的三原子分子是 (填“极 性”或“非极性”)分子. (2)X 与氢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 XH3 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杂化,XH3 的立体构型是 . (3)Z 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 Q 名称 .比较沸点高低:XY2 ZY. (4)Z 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 1 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 数比是 . (5)R 晶胞结构如图 2 所示,R 晶体中每个 R 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 R 原子数目 为 . [选修 5 有机化学] 11.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α萜品醇 G 的路线之一 如下: 已知:RCOOC2H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催化氢化得Z(C7H12O3),写出Z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 的分子式为 ;写出一个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 结构简式: . ①核磁共振氢谱有 2 个吸收峰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3)B→C 的反应类型为 . (4)C→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试剂 Y 的结构简式为 . (6)G 与 H2O 催化加成得不含手性碳原子(连有 4 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 子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H,写出 H 的结构简式: . 2016-2017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一中高二(上)第二次 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区分食盐是否加碘的方法是向食盐溶液中加少量淀粉,观察其是否变蓝 D.铝制容器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也不可长时间存放含盐腌制 食品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绿色化学;铝的化学性质. 【分析】A.分馏利于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 B.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使用; C.淀粉遇碘变蓝; D.Al 与酸、碱均反应. 【解答】解:A.分馏利于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为物理变化,只有煤 的干馏为化学变化,故 A 错误; B.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使用,而不能先污染后治理,故 B 错 误; C.淀粉遇碘变蓝,食盐中为碘酸钾,则不能检验,故 C 错误; D.Al 与酸、碱均反应,则铝制容器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也不 可长时间存放含盐腌制食品,故 D 正确; 故选 D. 2.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1gT2O 含有的电子数为 5NA B.常温下,0.2L 0.5mol•L﹣1NH4NO3 溶液的氮原子数小于 0.2NA C.含 4mol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NA D.标准状况下,2.24L H2S 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 HS﹣和 S2﹣离子激之和为 0.1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求出超重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超重水中含 10 个电子来分析; B、求出硝酸铵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 1mol 硝酸铵中含 2mol 氮原子来分析; C、二氧化锰只能和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 D、H2S 为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解答】解:A、11g 超重水的物质的量为 0.5mol,而超重水中含 10 个电子,故 0.5mol 中含 5NA 个电子,故 A 正确; B、溶液中硝酸铵的物质的量 n=0.5mol/L×0.2L=0.1mol,而 1mol 硝酸铵中含 2mol 氮原子,故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个数为 0.2NA 个,故 B 错误; C、二氧化锰只能和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故当盐酸变稀时反应即停止, 故盐酸不能反应完全,则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 NA 个,故 C 错误; D、H2S 为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 H2S、HS﹣和 S2﹣的个数之和 为 0.1NA 个,故 D 错误. 故选 A. 3.根据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提纯只有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两种单质 B.在过程③中将 MgCl2•6H2O 真接灼烧即可制得纯净无水 MgCl2 C.过程⑥所得的高浓度溴水只需分液即可获得液溴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间题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海水蒸发溶剂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通过精制得到精盐,电解饱和食盐 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母液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被二氧化硫 吸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富集溴元素,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为溴单 质得到高浓度的溴; A.根据粗盐的提纯及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物进行判断,过程①的提纯中过滤属于 物理过程,但是除去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化学过程; B.因 MgCl2•6H2O 受热生成 Mg(OH)Cl 和 HCl 气体等,得不到无水 MgCl2,根 据镁离子水解显酸性进行分析; C.溴易溶于水,应蒸馏分离; D.根据反应⑤二氧化硫与溴单质的生成产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A.过程①的提纯中过滤属于物理过程,但是除去镁离子、碳酸根 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化学过程;过程②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了氯气和氢气两种 单质,故 A 错误; B.因 MgCl2•6H2O 受热生成 Mg(OH)Cl 和 HCl 气体等,得不到无水 MgCl2,若 要由 MgCl2•6H2O 灼烧即可制得无水 MgCl2,为防止 Mg2+发生水解,应在 HCl 气 氛中进行,故 B 错误; C.溴易溶于水,应蒸馏分离,不能进行分液操作,故 C 错误; D.因 Br2+SO2 +2H2O=2HBr+H2SO4,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能与金属容器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D. 4.铅、二氧化铅、氟硼酸(HBF4)电池是一种低温性能优良的电池,常用于军 事和国防工业,其总反应方程式为 Pb+PbO2+4HBF4 2Pb(BF4)2+2H2O[已知: HBF4、Pb(BF4)2 均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 pH 增大 B.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2++2e﹣═pb C.放电时,转移 1mol 电子时负极减少的质量为 103.5g 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O2+2e﹣+4H+═pb2++2H2O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Pb+PbO2+4HBF4 2Pb(BF4)2+2H2O,故放电时 负极反应为:Pb﹣2e﹣=Pb2+;正极反应:PbO2+2e﹣+4H+=Pb2++2H2O,阴离子移向 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充电时,阴极反应:Pb2++2e﹣=Pb,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阴离 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据此分析. 【解答】解:A.充电时,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产生大量氢离 子,故阳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故 A 错误; B.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为 Pb2++2e﹣=Pb,故 B 正确;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2e﹣=Pb2+,转移 1mol 电子时负极减少的质量为 207g/mol×0.5mol=103.5g,故 C 正确; D.由总反应可知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PbO2+2e﹣+4H+═ pb2++2H2O,故 D 正确. 故选 A. 5.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 半径最小,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 ,ZX2 是一种储氢材料,W 与 Y 属于 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W>rZ>rY B.化合物 X2Y、ZY、ZX2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由 X、Y、Z、W 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D.由 Y 元素形成的离子与 W 元素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周期表中原 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X 为 H 元素;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 ,原子只能 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故 Y 为 O 元素;W 与 Y 属于同一主族,则 W 为 S 元素;ZX2 是一种储氢材料,Z 表现+2 价,结合原子序数可知 Z 为 Mg,结合 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结构与性质解答. 【解答】解: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周期表 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X 为 H 元素;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 ,原子 只能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故 Y 为 O 元素;W 与 Y 属于同一主族, 则 W 为 S 元素;ZX2 是一种储氢材料,Z 表现+2 价,结合原子序数可知 Z 为 Mg.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 径为 Z(Mg)>W(S)>R(O),故 A 错误; B.化合物 H2O 含有共价键,MgO 含有离子键,MgH2 中含有离子键,故 B 错误; C.由 X、Y、Z、W 组成的化合物为 MgSO4.7H2O 等,溶液中镁离子水解,溶液呈 酸性,故 C 正确; D.由 Y 元素形成的 O22﹣,核外电子数为 18,W 元素形成的 S2﹣离子核外电子数 也是 18,故 D 错误. 故选:C. 6.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pH=3 的溶液中,Na+、Cl﹣、Fe2+、ClO﹣可以大量共存 B.pH=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C.常温下,pH=7 的 NH4Cl 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c(H+) =c(OH﹣) D.向 0.1mol•L﹣1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c(OH﹣)/c(NH3•H2O) 增大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Fe2+、ClO﹣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pH=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酸剩余; C、常温下,pH=7 的 NH4Cl 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l﹣)+c(OH ﹣)=c(NH4 +)+c(H+); D、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一水合氨的电离. 【解答】解:A、在 pH=3 的溶液中,Fe2+、ClO﹣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 共存,故 A 错误; B、pH=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酸剩余,溶液显示酸性, 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故 B 正确; C、常温下,pH=7 的 NH4Cl 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 c(H+)=c(OH﹣),存在电荷守 恒:c(Cl﹣)+c(OH﹣)=c(NH4 +)+c(H+),所以:c(Cl﹣)=c(NH4 +)>c(H+) =c(OH﹣),故 C 错误; D、向 0.1mol/L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 了一水合氨的电离,则一水合氨的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减小,则溶液中 氢氧根离子浓度和一水合氨浓度比值是减小的,故 D 错误; 故选 B.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 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 必考题(共 129 分) 7.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 污水比 FeCl3 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 FeCl3 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取少量 FeCl3 溶液,滴加 KSCN 溶液,溶 液变红,证明 Fe3+存在 (2)FeCl3 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 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 2Fe3++Fe=3Fe2+ FeCl3 溶液也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2Fe3++Cu=2Fe2++Cu2+ (3)通过控制条件,将 FeCl3 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 ⇌ Fex(OH)y (3x﹣y)++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b d (填 序号).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 NH4Cl d.加入 NaHCO3 (4)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 NaClO3 氧化酸性 FeCl2 废液得到 FeCl3.完成 NaClO3 氧化 FeCl2 的离子方程式 6Fe2++6H++ClO3 ﹣═6Fe3++Cl﹣+3H2O . (5)处理废水时,发现 FeCl3 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 酸性废水中的 H+会导致氯化铁不能形成胶体或者胶体非常少,因此不能吸附悬 浮物沉降而除去 . 【考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分析】(1)FeCl3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证明 Fe3+存在; (2)铁设备中的 Fe 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FeCl3 溶液也和金属铜反应 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3)控制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水解为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逆向移动;加 水稀释,则水解平衡也正向移动;加入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为酸性,氢离子浓度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碳酸氢钠,则消耗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 (4)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得到氯化铁溶液,据此回答; (5)酸性废水中的 H+会导致氯化铁不能形成胶体或者胶体非常少,据此回答. 【解答】解:(1)FeCl3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证明 Fe3+存在,故答 案为:取少量 FeCl3 溶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证明 Fe3+存在; (2)钢铁设备中的 Fe 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是: 2Fe3++Fe=3Fe2+ , FeCl3 溶 液 也 和 金 属 铜 反 应 生 成 氯 化 铜 和 氯 化 亚 铁 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2Fe3++Fe=3Fe2+;2Fe3++Cu=2Fe2++Cu2+; (3)控制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使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水解为吸热反应,所以 降温,平衡逆向移动;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也正向移动;加入氯化铵,氯化铵 溶液为酸性,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碳酸氢钠,则消耗氢离子, 所以氢离子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故选 bd; 故答案为:bd; (4)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则反应物中有氢离子参加,则生成物中有水 生成,Cl 元素的化合价从+5 价降低到﹣1 价,得到 6 个电子,而 Fe 元素的化合 价从+2 价升高到+3 价,失去 1 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后离子方程式 为:ClO3 ﹣+6Fe2++6H+=Cl﹣+6Fe3++3H2O, 故答案为:6Fe2++6H++ClO3 ﹣═6Fe3++Cl﹣+3H2O; (5)酸性废水中的 H+会导致氯化铁不能形成胶体或者胶体非常少,因此不能吸 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 故答案为:酸性废水中的 H+会导致氯化铁不能形成胶体或者胶体非常少,因此 不能吸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 8.铈、铬、钛、镍虽不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 作用. (1)二氧化铈 (CeO2)在平板电视显示屏中有着重要应用.CeO2 在稀硫酸和 H2O2 的 作 用 下 可 生 成 Ce3+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2CeO2+H2O2+6H+=2Cr3++O2↑+4H2O ,CeO2 在该反应中作 氧化 剂. (2)自然界中 Cr 主要以+3 价和+6 价存在,+6 价的 Cr 能引起细胞的突变.现用 亚硫酸钠溶液与 0.1mol K2Cr2O7 反应,将其+6 价的 Cr 完全还原为+3 价的铬,则 消耗 1mol/L 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0.3 L. (3)钛(Ti)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工业上在 550℃时用钠与四氯化钛反 应可制得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Na+TiCl4═Ti+4NaCl . (4)NiSO4•xH2O 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镍、电池等,可由电 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滤液Ⅰ中加入 FeS 是为了除去 Cu2+、Zn2+等杂质(已知溶解度 FeS>CuS).请 写出除去 Cu2+的离子方程式 FeS+Cu2+=CuS+Fe2+ . ②对滤液Ⅱ先加 H2O2 再调 pH.加 H2O2 的目的是 氧化 Fe2+ ,调 pH 的目的是 除去 Fe3+ . ③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NiSO4,加 Na2CO3 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 成 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 增大 NiSO4 的浓度,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 NiSO4) .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1)CeO2 在稀硫酸和 H2O2 的作用下可生成 Ce3+,CeO2 中的 Ce 是+4 价, 在 H2O2 的作用下可生成 Ce3+,因此发生还原反应,CeO2 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 (2)自然界中 Cr 主要以+3 价和+6 价存在.+6 价的 Cr 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以 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为+3 价的铬,根据得失电子相等,Cr2O72﹣与 SO32﹣的物质的 量之比是 1:3;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利用反应定量 关系计算; (3)工业上在 550℃时用钠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得钛,四氯化钛被钠还原为钛, 依据原子守恒书写; (4)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 FeS, 生成 CuS、ZnS,可除去 Cu2+、Zn2+等杂质,对滤液Ⅱ先加 W,应为过氧化氢,可 氧化 Fe2+生成 Fe3+,有利于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 碳酸钠,可生成 NiCO3,过滤后加入硫酸可生成 NiSO4,经蒸发、浓缩、冷却结 晶可得到硫酸镍晶体,以此解答. 【解答】解:(1)CeO2 在稀硫酸和 H2O2 的作用下可生成 Ce3+,CeO2 中的 Ce 是 +4 价,在 H2O2 的作用下可生成 Ce3+,因此发生还原反应,CeO2 在该反应中作氧 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eO2+H2O2+6H+=2Cr3++O2↑+4H2O, 故答案为:2CeO2+H2O2+6H+=2Cr3++O2↑+4H2O;氧化; (2)自然界中 Cr 主要以+3 价和+6 价存在.+6 价的 Cr 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以 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为+3 价的铬,根据得失电子相等,Cr2O72﹣与 SO32﹣的物质的 量之比是 1: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r2O72﹣+3SO32﹣+8H+=2Cr3++3SO42﹣+4H2O,现 用亚硫酸钠溶液与 0.1mol K2Cr2O7 反应,将其+6 价的 Cr 完全还原为+3 价的铬, 消 耗 亚 硫 酸 钠 物 质 的 量 为 0.3mol , 则 消 耗 1mol/L 亚 硫 酸 钠 溶 液 的 体 积 = =0.3L, 故答案为:0.3; (3)工业上在 550℃时用钠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得钛,四氯化钛被钠还原为钛,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Ti+4NaCl, 故答案为:4Na+TiCl4═Ti+4NaCl; (4)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 FeS, 生成 CuS、ZnS,可除去 Cu2+、Zn2+等杂质,对滤液Ⅱ先加 W,应为过氧化氢,可 氧化 Fe2+生成 Fe3+,有利于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 碳酸钠,可生成 NiCO3,过滤后加入硫酸可生成 NiSO4,经蒸发、浓缩、冷却结 晶可得到硫酸镍晶体, ①FeS 除去 Cu2+的反应是沉淀的转化,即 FeS+Cu2+=CuS+Fe2+, 故答案为:FeS+Cu2+=CuS+Fe2+; ②对滤液Ⅱ加 H2O2 的目的是将 Fe2+氧化 Fe3+,然后调 pH 沉淀 Fe3+, 故答案为:氧化 Fe2+;除去 Fe3+; ③NiSO4 与 Na2CO3 反应生成 NiCO3 沉淀,而后过滤,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 NiSO4,这样可提高 NiSO4 的浓度,有利于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增大 NiSO4 的浓度,利于蒸发结晶(或富集 NiSO4). 9.己知木炭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两种+4 价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一氧 化氮(NO)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以及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有亚硝酸钠(NaNO2), 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和连接用的乳胶管已经省略).为了 完成该实验,按气流方向 A→E→C→B→D→尾气处理装置(略)顺序连接以下装 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 P 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 2 ) 写 出 浓 硝 酸 与 木 炭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C+4HNO3 ( 浓 ) CO2↑+4NO2↑+2H2O . (3)检查气密性并装入药品后,要进行以下三项操作:a.点燃酒精灯,b.滴 加浓硝酸,c.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则它们正确顺序是 cba (填字母编号).反 应开始时先通入氮气的主要目的是 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氧气将 NO 氧化 . (4)实验中装置 C 的作用是 除去 NO 中混有的 CO2(或 CO2 和 NO2) .装置 E 中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有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有无色气泡冒出(或 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气体) . (5)某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发现亚硝酸是弱酸,性质不稳定,室温下易分解生成 一氧化氮.装置 D 中充分反应后,设计实验证明 D 中是否有亚硝酸钠生成 取 装置 D 中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有气泡冒出且在溶液上方变 成红棕色,证明 D 中有亚硝酸钠生成 .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装置 A 在用碳与浓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 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 氧化碳,用氯化钙干燥得干燥的一氧化氮,再与过氧化钠反应,然后再进行尾气 吸收,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以及过氧化钠与空气 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开始时要将装置的空气全部排尽, (1)根据仪器的特点可知仪器 P 的名称; (2)浓硝酸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和水; (3)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以及过氧化钠与空气 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开始时要用氮气将装置的空气全部排尽,硝酸易 挥发,所以要在加入硝酸后再加热; (4)根据 C 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之间反应来回答,装置 E 中二氧 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可以溶解铜,生成硝酸铜溶液及一氧化氮; (5)根据亚硝酸是弱酸,性质不稳定,室温下易分解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 稳定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来回答; 【解答】解: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装置 A 在用碳与浓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 收二氧化碳,用氯化钙干燥得干燥的一氧化氮,再与过氧化钠反应,然后再进行 尾气吸收,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以及过氧化钠与 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开始时要将装置的空气全部排尽, (1)根据仪器的特点可知仪器 P 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 )浓 硝 酸 与 木 炭 反 应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和 二 氧 化 氮 和 水 C+4HNO3 ( 浓 ) 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4HNO3(浓) CO2↑+4NO2↑+2H2O; (3)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以及过氧化钠与空气 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开始时要用氮气将装置的空气全部排尽,硝酸易 挥发,所以要在加入硝酸后再加热,所以正确顺序是 c b a,反应开始时先通入 氮气的主要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氧气将 NO 氧化, 故答案为:c b a;排除装置内空气,防止氧气将 NO 氧化; (4)二氧化碳也可以和过氧化钠之间反应,将混合气体经过 C 中的氢氧化钠溶 液,可以将其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防止干扰实验,装置 E 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 成硝酸,硝酸可以溶解铜,生成硝酸铜溶液及一氧化氮,所以 E 中的现象为铜片 逐渐溶解,溶液变蓝,有无色气泡冒出(或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气体), 故答案为:除去 NO 中混有的 CO2(或 CO2 和 NO2);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有无色气泡冒出(或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气体); (5)亚硝酸是弱酸,性质不稳定,室温下易分解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 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所以验证明 D 中是否有亚硝酸钠生成的方法是取装置 D 中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有气泡冒出且在溶液上方变成红棕色, 证明 D 中有亚硝酸钠生成, 故答案为:取装置 D 中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有气泡冒出且 在溶液上方变成红棕色,证明 D 中有亚硝酸钠生成. [选修 3 物质结构] 10.W、X、Y、Z、R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 是红棕色气体; X 与氢元素可形成 XH3;Z 基态原子的 M 层与 K 层电子数相等;W 是形成有机物 种类最多的元素;R2+的 3d 轨道中有 9 个电子.请回答: (1)Y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4 ;Y 和 W 形成的三原子分子是 非 极性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X 与氢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 XH3 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sp3 杂化, XH3 的立体构型是 三角锥形 . (3)Z 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 Q 名称 氯元素 .比较沸点高 低:XY2 < ZY. (4)Z 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 1 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 数比是 2:1 . (5)R 晶胞结构如图 2 所示,R 晶体中每个 R 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 R 原子数目 为 12 . 【考点】晶胞的计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分析】W、X、Y、Z、R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 是红棕色 气体,为 NO2,则 X 是 N、Y 是 O 元素;X 与氢元素可形成 NH3; Z 基态原子的 M 层与 K 层电子数相等,则 Z 为 Mg 元素;W 是形成有机物种类最 多的元素,为 C 元素; R2+的 3d 轨道中有 9 个电子,则 R 原子核外电子数=2+8+17+2=29,为 Cu 元素; (1)Y 为 O 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有 8 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 O 基态原子 的电子排布式;中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原子杂化方式及微粒空间构型; (3)Z 是 Mg 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 趋势,但第 IIA 族、第 VA 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 熔沸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4)利用均摊分计算该晶胞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 (5)Cu 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每个 Cu 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 Cu 原子数目=3 ×8÷2. 【解答】解:W、X、Y、Z、R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 是红 棕色气体,为 NO2,则 X 是 N、Y 是 O 元素;X 与氢元素可形成 NH3; Z 基态原子的 M 层与 K 层电子数相等,则 Z 为 Mg 元素;W 是形成有机物种类最 多的元素,为 C 元素; R2+的 3d 轨道中有 9 个电子,则 R 原子核外电子数=2+8+17+2=29,为 Cu 元素; (1)Y 为 O 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有 8 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 O 基态原子 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中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 分子,Y 和 W 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为 CO2,是直线形分子,该分子中心重合,为非 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1s22s22p4;非极性; (2)NH3 分子中 N 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 4 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 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sp3 杂化,NH3 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故答案为: sp3;三角锥形; (3)Z 是 Mg 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 趋势,但第 IIA 族、第 VA 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Mg 位于第三周期, 该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氯元素; 熔沸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NO2 是分子晶体、MgO 是离子晶体,所以熔沸点 XY2<ZY, 故答案为:氯元素;<; (4)该晶胞中阳离子个数=1+8× =2、阴离子个数=2+4× =4,所以阴阳离 子个数之比=4:2=2:1, 故答案为:2:1; (5)Cu 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每个 Cu 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 Cu 原子数目=3 ×8÷2.=12, 故答案为:12. [选修 5 有机化学] 11.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α萜品醇 G 的路线之一 如下: 已知:RCOOC2H5 ,请回答下列 问题: (1)A 催化氢化得 Z(C7H12O3),写出 Z 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 的分子式为 C8H14O3 ;写出一个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链状同分异 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核磁共振氢谱有 2 个吸收峰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3)B→C 的反应类型为 取代反应 . ( 4 ) C→D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5)试剂 Y 的结构简式为 CH3MgBr . (6)G 与 H2O 催化加成得不含手性碳原子(连有 4 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 子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H,写出 H 的结构简式: .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分析】由 A、B 的结构可知,A 与甲烷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B 与 HBr 发生取代 反 应 生 成 C 为 , C 发 生 消 去 反 应 生 成 D 为 ,D 水解反应得到 E 为 ,E 与乙 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F 为 ,F 发生信息反应生成 G,结 合 F 与 G 的结合可知 Y 为 CH3MgBr,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由 A、B 的结构可知,A 与甲烷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B 与 HBr 发生 取 代 反 应 生 成 C 为 , C 发 生 消 去 反 应 生 成 D 为 ,D 水解反应得到 E 为 ,E 与乙 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F 为 ,F 发生信息反应生成 G,结 合 F 与 G 的结合可知 Y 为 CH3MgBr, (1)A 催化氢化得 Z(C7H12O3),A 催化加氢生成 Z,结合 Z 的分子式可知,该 反应为羰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 Z 为 ,Z 通 过 酯 化 反 应 进 行 的 缩 聚 反 应 生 成 高 聚 物 , 该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 故 答 案 为 : ; (2)根据 B 的结构简可知 B 的分子式为 C8H14O3,B 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 氢谱有 2 个吸收峰,说明分子中含有 2 种 H 原子,由 B 的结构可知,分子中 H 原子数目很多,故该同分异构体为对称结构,为链状结构,不饱和度为 2,能发 生银镜反应,故含有醛基 2 个﹣CHO,其余的 H 原子以甲基形式存在,另外的 O 原子为对称结构的连接原子,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故答案为:C8H14O3; ; (3)由 B 到 C 的反应条件可知,B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故答案 为:取代反应; ( 4 ) C→D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故 答 案 为 : ; (5)由以上分析可知 Y 为 CH3MgBr,故答案为:CH3MgBr; (6)G 与 H2O 催化加成得不含手性碳原子,羟基接在连接甲基的不饱和 C 原子 上,H 的结构简式为: , 故答案为: . 2017 年 1 月 21 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