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课件(91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电解质溶液课件(91张)(全国通用)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高考导航 考纲要求 考点归纳 高考示例 1.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3.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4.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5.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6.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解溶度积( K sp )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考点一 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2017课标Ⅱ,12;2016课标Ⅰ,12;2016课标Ⅱ,26;2016课标Ⅲ,13;2015课标Ⅰ,13 考点二 盐类水解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2017课标Ⅰ,13;2016课标Ⅱ,13;2014课标Ⅰ,8 考点三 沉淀溶解平衡 2017课标Ⅰ,27;2016课标Ⅲ,13;2015课标Ⅰ,2 8;2014课标Ⅰ,11; 2014课标Ⅱ,28 热点题型 有关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像题 2017课标Ⅰ,13;2017课标Ⅱ,12;2016课标Ⅰ,12;2015课标Ⅰ,13;2014课标Ⅰ,11 总纲目录 考点一 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二 盐类水解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考点三 沉淀溶解平衡 热点题型突破 5 有关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像题 考点一 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主干回扣 1.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①特征 a.动: v (电离)= v (结合) ≠ 0的         平衡;b.定:条件一定,分子和离子浓 度一定;c.变: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 ②影响因素(以CH 3 COOH   CH 3 COO - +H + 为例) a.浓度:加水稀释         电离,溶液中 n (H + )增大, c (H + )减小。 b.温度:升温         电离(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c.相关离子:加入无水CH 3 COONa抑制电离,加入浓盐酸抑制电离,加入 碱能促进电离,仍然符合         原理。 (2)电离平衡常数( K ) ①计算方法 对于一元弱酸:HA   H + +A - , K =         。 对于一元弱碱:MOH   M + +OH - , K =         。 ②电离平衡常数的化学含义: K 值越大,电离程度         ,相应酸(或碱) 的酸性(或碱性)越强。 ③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 K 值只随         变化。 (3)电离度 电离度( α )=   × 100%。 答案 (1)①动态 ②促进 促进 勒夏特列 (2)①            ②越大 ③温度 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水的离子积 ①定义式: K W =         ②说明 a.在稀溶液中, K W 只受         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 关。 b.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K W         ,反之则减小。 c.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 (H + )         水电离产生的 c (OH - )。 d.计算 K W 时, c (OH - )、 c (H + )指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 (2)溶液的pH 定义:pH=         ,广范pH试纸的范围为0~14。 ▶ 注意 当溶液中 c (H + )或 c (OH - )大于1 mol·L -1 时,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 碱度。 答案 (1)① c (H + )· c (OH - ) ②温度 增大 = (2)-lg c (H + ) 3.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即 c 标 · V 标 = γ · c 待 · V 待 。 (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①准确测定 V 标 和 V 待 ,正确使用酸式、碱式滴定管。 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借助         判断滴定终点。 (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 ①滴定前的准备工作 a.滴定管:         →水洗→         →注液→调液面→初始读数。 b.锥形瓶:水洗→装液→滴指示剂。 ②滴定操作 放出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洗净的锥形瓶中,滴加2~3滴指示剂,用标准溶 液开始滴定。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或玻璃球,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 视                。 a.滴定速率:先快后慢,逐滴加入,不能成股流下。 b.终点的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刚好使指示剂变色,且             不恢复原色,即为滴定终点。 答案 (1)H + +OH -   H 2 O (2)②指示剂 (3)①检漏 润洗 ②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半分钟内 4.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 (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3.4   (  ) (2)某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为中性溶液   (  ) (3)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一定产生误 差   (  ) (4)将pH=2的CH 3 COOH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 中性   (  ) (5)如果溶液中 c (H + ) ≠ c (OH - ),该溶液一定为酸性或碱性溶液   (  ) (6)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 和OH - ,且水电离出的H + 和OH - 的量相等   (   ) (7)室温下,pH=3的CH 3 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 液 pH>7   (  ) (8)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  ) (9)常温下pH=2的盐酸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   (  ) (10)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 )=1.0 × 10 -12 mol·L -1   (     ) (11)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  ) 答案 (1) ✕  (2) ✕  (3) ✕  (4) ✕  (5)√ (6)√ (7) ✕  (8) ✕  (9) ✕  (10)√ (11) ✕ 1.(2017陕西西安八校联考,12)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A是弱酸的是 (  ) A.常温下NaA溶液的pH大于7 B.HA能与Na 2 CO 3 溶液反应,产生CO 2 气体 C.1 mol·L -1 的HA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用HA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典题精练 题组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 答案    A 常温下NaA溶液的pH大于7,说明NaA为强碱弱酸盐,则HA为 弱酸,A项正确;HCl也能与Na 2 CO 3 溶液反应产生CO 2 气体,但HCl是强酸, B项错误;1 mol·L -1 的HA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只能说明HA溶 液显酸性,C项错误;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 荷数有关,D项错误。 2.(2017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检测,5)将浓度为0.1 mol·L -1 的HF溶液不断 加水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 ① c (H + ) ② c (F - ) ③ c (OH - ) ④ K a (HF) ⑤ K W      ⑥    ⑦   A.①⑥  B.②④  C.③⑦  D.④⑤ 答案    C HF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HF的电离,但 c (H + )、 c (F - )、 c (HF)都减小;温度不变, K W 不变, c (H + )减小,则 c (OH - )增大;温度不变, K a (HF) 不变,   =   , c (F - )减小,则   增大;根据电荷守恒知, c (H + )= c (OH - )+ c (F - ),则   =   =1-   ,   增大,故   减 小。综上所述, c (OH - )、 保持增大,本题选C。 3.(2017江西五校联考,16)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 -1 、体积均为 V 0 的 HX和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 ,AG[AG=lg   ]随lg   的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NaX溶液的pH大于NaY溶液的pH B.水的电离程度:a c (Cl - )> c (OH - )> c (H + ) C.c点溶液中 c (N   )= c (Cl - ) D.d点代表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    A 常温下,0.1 mol·L -1 的氨水中 c 水 (H + )=10 -11 mol·L -1 ,则 c (OH - )=   mol·L -1 =10 -3 mol·L -1 , K = c (N   )· c (OH - )/ c (NH 3 ·H 2 O) ≈ 10 -3 × 10 -3 /0.1=1 × 10 -5 ,A正确;a、b之间的任意一点,溶液都呈碱性,即 c (H + )< c (OH - ),结合电 荷守恒得 c (Cl - )< c (N   ),但 c (Cl - )和 c (OH - )的相对大小与所加盐酸的量有 关,B错误;根据题图知,c点 c 水 (H + )>10 -7 mol·L -1 ,则 c (OH - )<10 -7 mol·L -1 ,溶液 呈酸性,结合电荷守恒得 c (N   )< c (Cl - ),C错误;d点溶液中 c 水 (H + )=10 -7 mol· L -1 ,则溶液呈中性,而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为强 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D错误。 归纳总结 pH的计算及判断 1.pH计算的口诀 酸按酸(H + ),碱按碱(OH - ),酸碱中和求过量,无限稀释7为限。 2.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 溶液 稀释前 溶液pH 操作 稀释后溶液pH 酸性 强酸 pH= a 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 10 n 倍 pH= a + n pH不可能等于、大于7 弱酸(或强酸 弱碱盐) a c (OH - )= c (H + ) D.当滴入BOH溶液10 mL时,溶液中: c (A - )> c (B + )> c (H + )> c (OH - ) 答案    D    0.100 0 mol/L HA溶液的pH=2, K a ≈   =10 -3 ,A错误;当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碱性,不能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故B错 误;当滴入BOH溶液20 mL时,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当滴入BOH溶液10 mL时,得到等浓度的BA和HA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说明HA的电离 程度大于A - 的水解程度,则 c (A - )> c (B + ),故D正确。 8.(2017天津理综,9)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 c (I - ),实 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 3 基准物4.246 8 g(0.025 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 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 0 mol·L -1 NH 4 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 mL 0.100 0 mol·L -1 AgNO 3 溶液(过量),使I - 完全转化为AgI沉 淀。 c.加入NH 4 Fe(SO 4 ) 2 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 0 mol·L -1 NH 4 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 + ,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 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H 4 SCN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 3 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 还有       。 (2)AgNO 3 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                               。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         ,说明理由                                。 (5)所消耗的NH 4 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         mL,测得 c (I - )=             mol·L -1 。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 4 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                     。 (7)判断下列操作对 c (I - )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 响”)。 ①若在配制AgNO 3 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         。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             。 答案 (1)250 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2)避免AgNO 3 见光分解 (3)防止因Fe 3+ 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 3+ 的水解) (4)否(或不能) 若颠倒,Fe 3+ 与I - 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10.00 0.060 0 (6)用NH 4 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7)①偏高 ②偏高 解析 (1)配制250 mL AgNO 3 标准溶液要用250 mL容量瓶、胶头滴 管、烧杯和玻璃棒。 (2)AgNO 3 见光易分解,因此AgNO 3 标准溶液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 存。 (3)本实验用NH 4 Fe(SO 4 ) 2 溶液作指示剂,Fe 3+ 水解会影响滴定终点的判 断,为了抑制Fe 3+ 的水解,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 (4)若操作颠倒,指示剂中含有的Fe 3+ 会与待测液中的I - 反应,使指示剂耗 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观察三次实验数据知,第1次实验数据与后两次实验数据相差较大,应 舍去;第2次和第3次实验数据求平均值得消耗NH 4 SCN标准溶液平均体 积为10.00 mL;由Ag + +I -   AgI↓、Ag + +SCN -   AgSCN↓知, c (I - )=   =0.060 0 mol·L -1 。 (6)滴定管装入溶液之前必须用待装溶液润洗,故在滴定管中装入NH 4 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为用NH 4 SCN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7)①配制AgNO 3 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溅出,则配制的AgNO 3 标准溶 液浓度偏小,滴定时消耗NH 4 SCN溶液偏少,测得的 c (I - )偏高; ②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由于滴定管刻度“上小下大”,故读数偏小,代 入计算式的NH 4 SCN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测得的 c (I - )偏高。 归纳总结 有关中和滴定的失分点 (1)滴定管的选择:酸式滴定管用于盛放酸性和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 性溶液;碱式滴定管只能盛放碱性溶液。 (2)指示剂的选择:所选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要包含酸碱中和滴定 终点时溶液的pH。 (3)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越往下数值越大,读数准确到0.01 mL。 (4)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恰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 的改变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则为滴定终点。 (5)数据处理:若某次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与其他几次相差太 大,应舍去。 考点二 盐类水解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主干回扣 1.盐类水解 (1)实质:盐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 OH - 或H + 结合 生成弱电解质,使得溶液中         。 (2)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 谁性。 ①多元弱酸盐         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如C   +H 2 O   HC   +OH - ,HC   +H 2 O   H 2 CO 3 +OH - 。 ②通常弱酸根或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程度都         ,如0.1 mol·L -1 CH 3 COONa溶液中CH 3 COO - 的水解百分率不足1%。 (3)影响因素(以FeCl 3 溶液为例) 条件变化 移动方向 n (H + ) pH 现象 升温                 降低 颜色变深 通HCl气体                 降低 颜色变浅 加H 2 O                 升高 颜色变浅 加Fe粉                 升高 颜色变浅 加NaHCO 3 粉末                 升高 产生红褐色沉 淀及无色气体 加浓FeCl 3 溶液                 降低 颜色变深 答案 (1) c (H + ) ≠ c (OH - ) (2)①分步 ②很小 (3)向右 增大 向左  增大 向右 增大 向左 减小 向右 减小 向右 增大 2.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 负电荷总数相等。如NaHCO 3 溶液中:                  。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存在电离或水解,部分分子或离子会变 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是不变 的。如NaHCO 3 溶液中 n (Na)∶ n (C)=1∶1,推出:                       。 (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与失去质子(H + )的物质的量 应相等,可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推导得到。 答案 (1) c (Na + )+ c (H + )= c (HC   )+2 c (C   )+ c (OH - ) (2) c (Na + )= c (HC   )+ c (C   )+ c (H 2 CO 3 )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 (1)室温下向0.10 mol·L -1 CH 3 COONa溶液中通入HCl至溶液pH=7时, c (Na + ) > c (CH 3 COOH)= c (Cl - )   (  ) (2)将NH 4 Cl溶液蒸干制备NH 4 Cl固体   (  ) (3)CH 3 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 c (CH 3 COO - )增大   (  ) (4)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Na 2 CO 3 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  ) (5)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 2 CO 3 )不能与NH 4 Cl混合使用,是因为 K 2 CO 3 与NH 4 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  ) (6)NaCl溶液和CH 3 COONH 4 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 (7)向NaAlO 2 溶液中滴加NaHCO 3 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  ) (8)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 V 醋酸 < V NaOH   (     ) (9)为确定某酸H 2 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 H 2 A是弱酸;若pH<7,则H 2 A是强酸   (  ) (10)NaHSO 4 溶液、KF溶液、KAl(SO 4 ) 2 溶液都促进水的电离   (  ) (11)25 ℃时, a mol·L -1 一元酸HA溶液与 b mol·L -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后,pH为7,则 c (A - ) ≤ c (Na + )   (  ) (12)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的溶质为NH 4 Cl   (  ) 答案 (1)√ (2) ✕  (3) ✕  (4) ✕  (5)√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典题精练 题组一 盐类水解及应用 1.在一定条件下,Na 2 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 2- +H 2 O   HS - +OH -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H 2 S,HS - 浓度增大 C.升高温度,   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答案    B 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A项错误;通入H 2 S,溶液中氢氧根 离子浓度减小,使S 2- +H 2 O   HS - +OH - 正向移动,HS - 浓度增大,故B项正 确;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 c (S 2- )减小, c (HS - )增大,所以   增大,故C项错误;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增大,故D项错误。 2.(2017广西重点高中一模,13)已知:常温下BrCH 2 COOH的电离常数大 于CH 3 COOH。现有四种溶液,它们的浓度都是0.1 mol·L -1 :①BrCH 2 COOH溶液;②NH 4 Cl溶液;③NaClO溶液;④BrCH 2 COONa溶液。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pH相同时,水的电离程度:①>② B.体积相等时,离子总数:③>④ C.②和④组成的中性溶液中:   =1 D.常温下,分别用蒸馏水稀释①、③溶液,水电离的 c (H + )· c (OH - )保持不 变 答案    C 溴乙酸抑制水的电离,而氯化铵促进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 度:②>①,A项错误。次氯酸钠溶液中离子总浓度为2 c (Na + )+2 c (H + ),溴 乙酸钠溶液中离子总浓度为2 c (Na + )+2 c (H + ),等浓度的两溶液中 c (Na + )相 等,BrCH 2 COONa溶液中 c (H + )大(因为酸性:BrCH 2 COOH>HClO),所以相 同体积时,溶液④中离子总数大,B项错误。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 (H + )+ c (Na + )+ c (N   )= c (OH - )+ c (Cl - )+ c (BrCH 2 COO - ),中性溶液中 c (H + )= c (OH - ),则 c (Na + )+ c (N   )= c (Cl - )+ c (BrCH 2 COO - ),C项正确。稀释溴乙酸溶 液,溶液酸性减弱,水电离的 c (OH - )、 c (H + )均增大,故水电离的 c (H + )· c (OH - ) 增大;稀释次氯酸钠溶液,溶液中 c (OH - )减小,而溶液中的OH - 均由水电 离产生,则水电离的 c (OH - )、 c (H + )均减小,故水电离的 c (H + )· c (OH - )减小, D项错误。 3.(2017山东重点高中第一次调研,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温度下,NaCl溶液和CH 3 COONH 4 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 程度相同 B.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和0.001 mol·L -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则混合 液pH<3 C.Na 2 CO 3 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 K W 均减小 D.常温下,pH相同的①NH 4 Cl、②NH 4 Al(SO 4 ) 2 、③(NH 4 ) 2 SO 4 三种溶液 中 c (N   ):①=③>② 答案    D A项,NaCl不水解,对水的电离无影响;CH 3 COONH 4 为弱酸弱 碱盐,可促进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CH 3 COONH 4 >NaCl,错误;B项, 两溶液pH相同,等体积混合后pH不变,错误;C项, K W 只与温度有关,与溶 液的浓度无关,错误;D项,pH相同时,溶液中 c (N   ):①=③>②,正确。 4.(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11)已知0.1 mol/L的NaHSO 3 溶液的pH=4,则溶 液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c (S   )> c (H 2 SO 3 ) B. c (Na + )> c (HS   )> c (H + )> c (S   )> c (OH - ) C. c (Na + )= c (HS   )+ c (H 2 SO 3 )+2 c (S   ) D. c (H + )+ c (H 2 SO 3 )= c (OH - )+ c (S   ) 题组二 粒子浓度关系及大小比较 答案    C 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 (Na + )= c (HS   )+ c (H 2 SO 3 )+ c (S   ),故C项 错误。 5.(2017山西重点高中调研,9)已知HA和HB均为弱酸,且 K a (HA)> K a (HB)。 25 ℃时,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NaA和NaB的混合溶 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   B. c (A - )- c (B - )= c (HA)- c (HB) C. c (Na + )= c (A - )+ c (B - ) D. c (HB)> c (HA)> c (OH - ) 答案    A       =   =   ,   >1,故   >   ,A项正确。 6.(2017山西太原一模,13)常温下,向1 L pH=10的KOH溶液中持续通入 CO 2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OH - )与通入CO 2 的体积( V )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b点溶液呈中性 B.d 点溶液中: c (K + )=2 c (C   )+ c (HC   ) C.c点溶液中: 2 c (H 2 CO 3 )+ c (H + )+ c (HC   )= c (OH - ) D.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 (H + )=1 × 10 -10 mol·L -1 答案    A b点溶液的溶质为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溶液显碱性,A错误;d点 溶液的溶质为碳酸氢钾和碳酸,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 -7 mol· L -1 ,溶液呈中性, c (H + )= c (OH - ),结合电荷守恒 c (K + )+ c (H + )=2 c (C   )+ c (HC   )+ c (OH - ),可得 c (K + )= 2 c (C   )+ c ( HC   ),B正确;c点溶液的溶质为碳酸 钾,根据质子守恒可知:2 c (H 2 CO 3 )+ c (H + )+ c ( HC   )= c (OH - ),C正确;a点溶 液为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水电离出的 c (H + )=1 × 10 -10 mol·L -1 ,D正确。 方法归纳 粒子浓度关系判断及大小比较的思维模型 (1)单一溶液   (2)混合溶液   (3)外加电解质对离子浓度的影响 若外加电解质能促进离子的水解,则该离子浓度减小;若抑制其水解,则 该离子浓度增大。 考点三 沉淀溶解平衡 主干回扣 1.溶度积 (1)概念:难溶电解质A n B m 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平衡:A n B m (s)   n A m + (aq)+ m B n - (aq),它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sp =         , K sp 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 溶度积。 (2)应用:溶度积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         的大小。 答案 (1) c n (A m + )· c m (B n - ) (2)溶解能力 2.溶度积规则 对于难溶电解质A n B m ,可以通过比较任意状态时的离子积 Q c 与溶度积 K sp 的大小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Q c < K sp 时,若体系中有固体存在,则沉淀量         ,直至沉淀与溶解达 到平衡状态; Q c = K sp 时,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 c > K sp 时,有沉淀         ,直至沉淀与溶解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减少 析出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 (1)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 c (Cl - )= c (I - )   (  ) (2)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则 K sp (AgCl)< K sp (AgI)   (  ) (3)沉淀完全是指溶液中该离子浓度为0   (  ) (4)Mg(OH) 2 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 2 (s)   Mg 2+ (aq)+2OH - (aq), 该固体可溶于NH 4 Cl溶液   (  ) (5)将0.1 mol·L -1 MgSO 4 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 加0.1 mol·L -1 CuSO 4 溶液,若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则Cu (OH) 2 的溶度积比Mg(OH) 2 的小   (  ) (6)验证Fe(OH) 3 的溶解度小于Mg(OH) 2 ,可以将FeCl 3 溶液加入Mg(OH) 2 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  ) (7)常温下 K sp [Cu(OH) 2 ]=2.0 × 10 -19 ,则向0.2 mol·L -1 CuSO 4 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至pH=8时开始产生沉淀   (  ) 答案 (1) ✕  (2) ✕  (3) ✕  (4)√ (5)√ (6)√ (7) ✕ 1.已知298 K 时,Mg(OH) 2 的溶度积常数 K sp =1.2 × 10 -11 ,取适量的MgCl 2 溶 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A.所得溶液中 c (H + )=10 -13 mol·L -1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OH - )=10 -13 mol·L -1 C.0.12 mol·L -1 MgCl 2 溶液中,Mg(OH) 2 开始沉淀时的pH=5 D.所得溶液中的 c (Mg 2+ )=1.2 × 10 -9 mol·L -1 典题精练 题组一     K sp 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    C pH=13,则所得溶液中的 c (H + )=10 -13 mol·L -1 ,A正确;所得溶液 呈碱性,溶液中的H + 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故 c 水 (OH - )= c (H + )=10 -13 mol·L -1 , B正确;Mg(OH) 2 开始沉淀时 c (OH - )=   = mol·L -1 =10 -5 mol·L -1 ,则 c (H + )=10 -9 mol·L -1 ,pH=9,C错误;pH=13的溶液中, c (OH - )=0.1 mol·L -1 ,故溶液中的 c (Mg 2+ )=   =   mol·L -1 =1.2 × 10 -9 mol·L -1 , D正确。 2.已知常温下 K sp (AgCl)=1.8 × 10 -10 , K sp (AgBr)=5 × 10 -1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 A.在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   =360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浓NaBr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C.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及 K sp 均比在NaCl溶液中的大 D.欲用1 L NaCl溶液将0.01 mol AgBr转化为AgCl,则 c (NaCl) ≥ 3.61 mol· L -1 答案    C 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 c (Cl - )∶ c (Br - )= K sp (AgCl)∶ K sp (AgBr)=360,A项正确;由于 K sp (AgCl)> K sp (AgBr),所以向氯化银悬浊液 中滴加浓NaBr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B项正确;溶度积只与温度有关,C 项错误;AgBr+Cl -   AgCl+Br - ,平衡常数 K = =   ,当溴化 银全部转化为氯化银时,溶液中Br - 的浓度为0.01 mol·L -1 ,将有关数据代 入计算式,求得平衡时Cl - 浓度为3.6 mol·L -1 ,溴化银转化过程中消耗了 0.01 mol Cl - ,故氯化钠的最低浓度为3.61 mol·L -1 ,D项正确。 3.(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检,13)已知: K sp [Fe(OH) 3 ]=4.0 × 10 -38 , K sp [Cu(OH) 2 ]= 2.2 × 10 -20 ,在某含有Fe 3+ 和Cu 2+ 的溶液中, c (Fe 3+ )为4.0 × 10 -8 mol·L -1 。现向该 溶液中滴加氨水,当开始出现氢氧化铁沉淀时,溶液的pH及溶液中允许 的最大 c (Cu 2+ )为   (  ) A.10 2.2 mol·L -1   B.4 2.2 × 10 -1 mol·L -1 C.4 2.2 mol·L -1   D.10 2.2 × 10 -1 mol·L -1 答案    C 开始出现氢氧化铁沉淀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mol·L -1 =10 -10 mol·L -1 ,溶液的pH=4,此时溶液中允许的最大铜离 子的浓度是   mol·L -1 =2.2 mol·L -1 ,C正确。 4.(2017河南濮阳一模,12)溴酸银(AgBrO 3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溴酸银的溶解是一个熵增、 焓减的过程 B.对应温度下,X点的分散系中, v (溶解)> v (沉淀) C.Y点的分散系中, c (Ag + )· c (Br   )>6.25 × 10 -4 D.60 ℃时溴酸银饱和溶液中 c (Br   )=0.025 mol/L 题组二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答案    D 由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温度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 增大,所以溴酸银(AgBrO 3 )的溶解是吸热过程(焓增过程),故A项错误;由 题图可知,X点的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所以 v (溶解)< v (沉淀),故B项错误; 60 ℃时溴酸银的溶解度是0.6 g,则其饱和溶液中 c (Ag + )= c (Br   )=0.6 g ÷ 236 g/mol ÷ 0.1 L=0.025 mol/L, K sp (AgBrO 3 )= c (Ag + )· c (Br   )=6.25 × 10 -4 ,Y 点的溶液未达饱和,此时 c (Ag + )· c (Br   )<6.25 × 10 -4 ,故C项错误、D项正 确。 5.(2017山东潍坊一模,13)25 ℃时,FeS和ZnS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 与S 2-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解度 S (FeS)< S (ZnS) B.a点表示FeS的不饱和 溶液,且 c (Fe 2+ )> c (S 2- ) C.向b点对应溶液中加入Na 2 S 溶液,可转化为c点对应的溶液 D.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Na 2 S 溶液,ZnS的 K sp 增大 答案    B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ZnS的溶度积远小于FeS,又因为FeS和 ZnS为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故溶解度 S (FeS)> S (ZnS),A项错误;a点对 应溶液的 Q c < K sp ,故为不饱和溶液,根据题图可知 c (Fe 2+ )> c (S 2- ),故B项正 确;向b点对应溶液中加入Na 2 S溶液, c (S 2- )增大,而b点到c点 c (S 2- )减小,C项 错误; K sp 只与温度有关,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Na 2 S溶液,ZnS的 K sp 不 变,D项错误。 6. 25 ℃时,Ag 2 CO 3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K sp (Ag- Cl)=1.8 × 10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图示可计算出 K sp (Ag 2 CO 3 )=9 × 10 -9 B.向Ag 2 CO 3 饱和溶液中加入K 2 CO 3 饱 和溶液,可以使Y点移到X点 C.反应Ag 2 CO 3 (s)+2Cl - (aq)   2AgCl(s)+ C   (aq)的化学平衡常数 K =2.5 × 10 8 D.在0.001 mol·L -1 AgNO 3 溶液中滴入同浓度的KCl和K 2 CO 3 的混合溶液, C   先沉淀 答案    C 由题图中数据可得, K sp (Ag 2 CO 3 )= c 2 (Ag + )· c (C   )=(9 × 10 -4 ) 2 ·10 -5 =8.1 × 10 -12 ,A错误;在Ag 2 CO 3 饱和溶液中加入K 2 CO 3 饱和溶液, c (C   )增 大,则 c (Ag + )降低,而X点与Y点的 c (Ag + )相同,B错误;Ag 2 CO 3 (s)+2Cl - (aq) 2AgCl(s)+C   (aq)的化学平衡常数 K =   =   =   =2.5 × 10 8 ,C正确;Ag + 转化为AgCl沉淀所需Cl - 的最小浓度为   mol·L -1 =1.8 × 10 -7 mol·L -1 ,Ag + 转化为Ag 2 CO 3 沉淀所需C   的最 小浓度为 mol·L -1 =8.1 × 10 -6 mol·L -1 ,因此Cl - 先沉淀,D错误。 归纳总结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含义 (1)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各点都是平衡点。 (2)位于曲线下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位于曲线上的点表示过饱和溶 液。 热点题型突破5 有关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像题 题型特点   常以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曲线、pH变化曲线等为设 计背景,主要命题点有:了解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水电离程度的 比较、离子浓度的关系、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电离常数的计算、pH 的计算等,侧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典例     (2017湖南三湘名校第三次联考,12)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 H 2 A溶液中滴加 0.2 mol/L NaOH溶液,相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如下图 (其中 Ⅰ代表H 2 A,Ⅱ代表HA - ,Ⅲ代表A 2-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 2 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 2 A   H + +HA - B.当 V (NaOH)=20 mL 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 (Na + )> c (HA - )> c (H + )> c (A 2- )> c (OH - ) C.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 2 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 程度比纯水大 D.当 V (NaOH)=30 mL 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 c (H + )+ c (HA - )+2 c (H 2 A)= c (A 2- )+2 c (OH - ) 破题关键  能够根据图像分析得出“HA -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H 2 A溶液中存在H 2 A分子,故H 2 A为弱电解质,A错误; 当 V (NaOH)=20 mL 时,NaOH和H 2 A完全反应生成NaHA,由题图可知A 2- 的浓度大于H 2 A的浓度,说明HA -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 性,故 c (Na + )> c (HA - )> c (H + )> c (A 2- )> c (OH - ),B正确;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与H 2 A溶液混合后,得NaHA溶液,HA -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 程度,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故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C错 误;当 V (NaOH)=30 mL 时,溶液为等浓度的Na 2 A和NaHA的混合溶液,根 据电荷守恒有 c (Na + )+ c (H + )= c (OH - )+ c (HA - )+2 c (A 2- )①,根据物料守恒得 2 c (Na + )=3 c (HA - )+3 c (A 2- )+3 c (H 2 A)②,由① × 2-②可得:2 c (H + )+ c (HA - )+ 3 c (H 2 A)= c (A 2- )+2 c (OH - ),D错误。 方法归纳  巧抓“四点”突破离子平衡图像题   题组集训 1.(2017河南郑州三模,13)已知H 2 A为二元弱酸。室温时,配制一组 c (H 2 A) + c (HA - )+ c (A 2- )=0.100 mol·L -1 的H 2 A和NaOH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 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 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pH=2的溶液中: c (H 2 A)+ c (A 2- )> c (HA - ) B.E点溶液中: c (Na + )- c (HA - )<0.100 mol·L -1 C. c (Na + )=0.100 mol·L -1 的溶液中: c (H + )+ c (H 2 A)= c (OH - )+ c (A 2- ) D.pH=7的溶液中: c (Na + )>2 c (A 2- ) 答案    A pH=2时, c (H 2 A)<0.02 mol·L -1 , c (A 2- )=0, c (HA - )>0.08 mol·L -1 ,故 c (H 2 A)+ c (A 2- )< c (HA - ),A项不正确。 2.(2017广东茂名4月综合考试,13)连二次硝酸(H 2 N 2 O 2 )是一种二元酸。 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 · L -1 的H 2 N 2 O 2 溶液中滴加0.01 mol·L -1 的NaOH 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由a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减小 B.a点时, c (H 2 N 2 O 2 )> c (Na + ) C.m点时, c (OH - )+ c (N 2   )= c (H 2 N 2 O 2 )+ c (H + ) D.m点到n点,   比值增大 答案    C 由a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A错误;a点为等浓度H 2 N 2 O 2 和NaHN 2 O 2 的混合溶液,pH<7说明H 2 N 2 O 2 的电离程度大于HN 2   的 水解程度,则 c (H 2 N 2 O 2 )< c (Na + ),B错误;m点为NaHN 2 O 2 溶液,根据质子守 恒可得 c (OH - )+ c (N 2   )= c (H 2 N 2 O 2 )+ c (H + ),C正确;   =   , K h (N 2   )只与温度有关,故D错误。 3.(2017湖北黄冈第三次联考,12)室温时,向20 mL 0.100 0 mol·L -1 H 2 C 2 O 4 溶液中滴加0.100 0 mol·L -1 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随滴加NaOH溶液 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忽略H 2 C 2 O 4 的第二步电离,由题给信息,可以计算出常温下H 2 C 2 O 4 的电离常数 B.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A点 C.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均有 c (Na + )< c (OH - )+ c (HC 2   )+2 c (C 2   ) D.在B点溶液中,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两种,且 n (HC 2   )+ n (C 2   )=2.0 × 10 -3 mol 答案    D 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0时,pH=1.5, c (H + )=10 -1.5 mol·L -1 ,忽略 H 2 C 2 O 4 的第二步电离, c (HC 2   ) ≈ c (H + )=10 -1.5 mol·L -1 , c (H 2 C 2 O 4 ) ≈ 0.100 0 mol·L -1 , K =   ≈ 10 -2 ,故A正确;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 2 O 4 , 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 2 O 4 和Na 2 C 2 O 4 ,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 2 C 2 O 4 ,从 A点到C点水的电离程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由电荷守恒可知,A、B、C 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均有 c (Na + )+ c (H + )= c (OH - )+ c (HC 2   )+2 c (C 2   ),则 c (Na + )< c (OH - )+ c (HC 2   )+2 c (C 2   ),故C正确;由物料守恒得B点对应的 溶液中 n (HC 2   )+ n (C 2   )+ n (H 2 C 2 O 4 )=0.100 0 mol·L -1 × (20 × 10 -3 L)=2.0 × 10 -3 mol,故D错误。 4.(2017湖北六校联考,13)常温下,0.1 mol/L的H 2 C 2 O 4 溶液中H 2 C 2 O 4 、HC 2   、C 2   三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HC 2     H + +C 2   , K =1 × 10 -4.3 B.将等物质的量的NaHC 2 O 4 、Na 2 C 2 O 4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3 C.常温下HF的 K =1 × 10 -3.45 ,将少量H 2 C 2 O 4 溶液加入足量NaF溶液中,发生 的反应为:H 2 C 2 O 4 +F -   HF+HC 2   D.在0.1 mol/L NaHC 2 O 4 溶液中,各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 (Na + )> c (HC 2 )> c (H + )> c (C 2   )> c (OH - ) 答案    B A项,pH=4.3时 c (C 2   )= c (HC 2   ),则 K =   = c (H + ) =1 × 10 -4.3 ,A项正确;B项,将等物质的量的NaHC 2 O 4 、Na 2 C 2 O 4 溶于水中,因 HC 2   的电离程度大于C 2   的水解程度,故溶液中 c (C 2   )> c (HC 2   ), 则溶液的pH>4.3,B项错;C项,常温下,H 2 C 2 O 4 的 K 1 =10 -1.3 , K 2 =10 -4.3 ,HF的 K =1 × 10 -3.45 ,故酸性:H 2 C 2 O 4 >HF>HC 2   ,则H 2 C 2 O 4 和NaF发生的反应为H 2 C 2 O 4 +F -   HF+HC 2   ,C项正确;D项,0.1 mol/L NaHC 2 O 4 溶液的pH<7,说明 HC 2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 c (Na + )> c (HC 2   )> c (H + )> c (C 2   )> c (OH - ),D项正确。 5.(2017江苏单科,20)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使用 吸附剂是去除水中砷的有效措施之一。 (1)将硫酸锰、硝酸钇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 反应,可获得一种砷的高效吸附剂X,吸附剂X中含有C   ,其原因是                     。 (2)H 3 AsO 3 和H 3 AsO 4 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 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图2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 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 3 AsO 3 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H 3 AsO 4 第一步电离方程式H 3 AsO 4   H 2 As   +H + 的电离常数为 , 则p   =          (p   =-lg   )。 (3)溶液的pH对吸附剂X表面所带电荷有影响。pH=7.1时,吸附剂X表面 不带电荷;pH>7.1时带负电荷,pH越高,表面所带负电荷越多;pH<7.1时 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pH不同时吸附剂X对三价砷 和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吸附达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X吸附砷的质 量)如图3所示。 图3 ①在pH 7~9之间,吸附剂X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升高而迅速下 降,其原因是                                                      。 ②在pH 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这 是因为                                                                                      。提高吸附剂X对三价砷去除效 果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1)碱性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 (2)①OH - +H 3 AsO 3   H 2 As   +H 2 O ②2.2 (3)①在pH 7~9之间,随pH升高H 2 As   转变为HAs   ,吸附剂X表面所带 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增加 ②在pH 4~7之间,吸附剂X表面带正电,五价砷主要以H 2 As   和HAs   阴离子存在,静电引力较大;而三价砷主要以H 3 AsO 3 分子存在,与吸附剂 X表面产生的静电引力小 加入氧化剂,将三价砷转化为五价砷 解析 (1)碱性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 :CO 2 +2OH -   C   + H 2 O,故吸 附剂X中含有C   。 (2)①观察图1知,在pH为8~10之间,H 3 AsO 3 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H 2 As   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故该过程中,NaOH与H 3 AsO 3 反应生成NaH 2 AsO 3 和水,离子方程式为OH - +H 3 AsO 3   H 2 As   +H 2 O。 ②由H 3 AsO 4 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知,   =   ,观察图2知,当 pH=2.2,即 c (H + )=10 -2.2 mol/L时,H 3 AsO 4 的分布分数和H 2 As   的分布分数 相等,则   =10 -2.2 ,故p   =-lg   =-lg 10 -2.2 =2.2。 真题回访 1.(2017课标Ⅰ,13,6分)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 X)溶液中, 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H 2 X)的数量级为10 -6 B.曲线N表示pH与lg   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 c (H + )> c (OH - )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c (Na + )> c (HX - )> c (X 2- )> c (OH - )= c (H + ) 答案    D 分析题意及题图可知,图中曲线M表示pH与lg   的变化 关系,曲线N表示pH与lg   的变化关系,B正确;在曲线M上选择点 (0.0,5.37),此时 c (H + )=1 × 10 -5.37 mol/L,   =10 0 =1,   (H 2 X)=   = 10 -5.37 ,数量级为10 -6 ,A项正确;当   =1时,溶液显酸性,所以NaHX溶液 中 c (H + )> c (OH - ),C正确;当 c (X 2- )与 c (HX - )相等时,溶液显酸性,若要使溶液 显中性,需再加入NaOH溶液,则X 2- 的浓度大于HX - 的浓度,各离子浓度大 小关系为 c (Na + )> c (X 2- )> c (HX - )> c (OH - )= c (H + ),D错误。 2.(2017课标Ⅱ,12,6分)改变0.1 mol·L -1 二元弱酸H 2 A溶液的pH,溶液中 H 2 A、HA - 、A 2- 的物质的量分数 δ (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δ (X)=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pH=1.2时, c (H 2 A)= c (HA - ) B.lg[ K 2 (H 2 A)]=-4.2 C.pH=2.7时, c (HA - )> c (H 2 A)= c (A 2- ) D.pH=4.2时, c (HA - )= c (A 2- )= c (H + ) 答案    D 结合题图可知A、C正确。pH=4.2时 c (HA - )= c (A 2- ), K 2 (H 2 A)=   =10 -4.2 ,则lg[ K 2 (H 2 A)]=-4.2,故B正确。pH=4.2时, c (H + )=10 -4.2 mol·L -1 ,但溶液中 c (HA - )、 c (A 2- )均约为0.05 mol·L -1 ,故D错。 3.(2017课标Ⅲ,13,6分)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 - 会 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 4 ,生成 CuCl沉淀从而除去Cl -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K sp (CuCl)的数量级为10 -7 B.除Cl - 反应为Cu+Cu 2+ +2Cl -   2CuCl C.加入Cu越多,Cu + 浓度越高,除Cl - 效果越好 D.2Cu +   Cu 2+ +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答案    C 依据图中数据,选择一个坐标点(1.75,-5),lg   =-5, c (Cu + ) =10 -5 mol·L -1 ,-lg   =1.75, c (Cl - )=10 -1.75 mol·L -1 , K sp (CuCl)= c (Cu + )· c (Cl - ) =1 × 10 -6.75 ,则 K sp (CuCl)的数量级为10 -7 ,A正确;Cu和Cu 2+ 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生成Cu + ,Cu + 与Cl - 形成CuCl沉淀,B正确;Cu是固体,其量的多少不会引 起平衡移动,对除Cl - 无影响,C错误;2Cu +   Cu 2+ +Cu的平衡常数很大, 说明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反应趋于完全,D正确。 4.(2017课标Ⅰ,28节选)(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 强弱的是          (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 -1 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答案 (1)D     解析 (1)酸性强弱与酸的还原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D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