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气体产生、净化、收集与尾气处理”的实验套装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气体产生、净化、收集与尾气处理”的实验套装学案

第二讲“气体产生、净化、收集与尾气处理”的实验套装 ‎(一)气体的发生“套装”和收集“套装”‎ 气体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量 O2‎ ‎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2KClO32KCl+3O2↑③2H2O2MnO22H2O+O2↑‎ A或B D或E H2‎ Zn+H2SO4===ZnSO4+H2↑‎ B D或F CO2‎ CaCO3+2HCl===‎ CaCl2+CO2↑+H2O B D或E Cl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C D或E NH3‎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A F ‎[注意]‎ ‎(1)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有些气体可用不同的反应原理来制备,要注意选择不同的发生装置。如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可选择B中②装置。‎ ‎(2)气体的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溶解性、密度)进行分析选择,对易溶于水的气体除用排空气法收集外,还可用排其他液体法,如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3)制取氨气还可以用加热浓氨水或浓氨水与生石灰混合的方法。‎ ‎(二)气体的净化“套装”与干燥“套装”‎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固体,加热 装置 常见 干燥剂 浓硫酸(酸性、‎ 强氧化性)‎ 无水氯化 钙(中性)‎ 碱石灰(碱性)‎ 除杂试剂 ‎(Cu、CuO、‎ Mg)‎ 可干燥 的气体 H2、O2、Cl2、‎ SO2、CO2、‎ CO、CH4、N2‎ H2、O2、Cl2、‎ SO2、CO、‎ CO2、CH4‎ H2、O2、N2、‎ CH4、NH3‎ 可除去O2、‎ H2、CO、N2‎ 不可干 燥的 气体 NH3、HBr、‎ HI、H2S等 NH3‎ Cl2、SO2、‎ CO2、NO2、‎ HCl等 ‎(三)防堵塞“套装”‎ 分类 装置简图 原理及使用方法 液封式 若装置通畅,导气管内外的液面相等;若装置不通畅、堵塞,则装置中的压强会增大,压迫液体沿导气管上升 恒压式 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与烧瓶内的压强相同,保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出 防阻式 将棉花置于导管口,防止固体粉末或糊状物进入导管 ‎(四)尾气的处理“套装”‎ 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气必须适当处理。常用仪器有:‎ ‎(1)吸收溶解度较小的尾气(如Cl2、SO2等)用图A装置。‎ ‎(2)吸收溶解度较大的尾气(如HCl、NH3等)用图B或C装置。‎ ‎(3)CO、NO等气体可用点燃或收集于塑料袋(气球)中的方法除去,如图D或E。‎ ‎(五)气体制备的几种创新套装 ‎1.利用“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制气装置创新 ‎(1)装置的优点是:能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2)使用范围: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这些装置能制取的气体有H2(Zn—稀H2SO4),CO2(CaCO3—稀盐酸)、H2S(FeS—稀H2SO4)。‎ ‎2.“固(液)+液气体”装置的创新 ‎ ‎ 图1的改进优点是能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图2的改进优点是使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相等,便于液体流下。‎ ‎3.“块状固体+液体―→气体”装置的创新 大试管中的小试管中盛有液体反应物,起液封的作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这样设计可节约试剂 ‎4.排液集气装置的创新 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等。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 ‎(1)饱和食盐水——收集Cl2。‎ ‎(2)饱和NaHCO3溶液——收集CO2。‎ ‎(3)饱和NaHS溶液——收集H2S。‎ ‎(4)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 ‎[基点小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6·江苏高考)用图①制取氨气(×)‎ ‎(2)(2015·四川高考)按图②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3)(2014·江苏高考)实验室用图③装置制取Cl2(×)‎ ‎(4)(2014·福建高考)用图④装置可除去尾气中的SO2气体(×)‎ ‎(5)(2012·江苏高考)用图⑤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2.下列气体发生装置,当加入适当的块状固体和液体时不具有随开随关功能的是(  )‎ 解析:选D A、B、C三装置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似,均具有随开随关功能;而D装置关闭止水夹后,反应仍持续进行,无法通过关闭止水夹控制反应的停止。‎ ‎3.下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X 收集气体 Y A 碱石灰 氯化氢 水 B 碱石灰 氨气 水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D 氯化钙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 解析:选C 碱石灰可以吸收氯化氢气体,故不能收集得到氯化氢气体,A错误;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在进行收集时必须从短导管进入集气瓶中,B错误;氯化钙可以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且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时必须是长导管进入,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故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C正确;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D错误。‎ ‎[综合演练]‎ ‎1.(2017·福建三明期末)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NO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B Cl2‎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Cl2有氧化性 C SO2‎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H3‎ 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 NH3是碱性气体 解析:选B NO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且NO不与水反应,A项错误;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溶液变蓝,B项正确;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项错误;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项错误。‎ ‎2.将空气缓慢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后,在试管中收集到少量稀有气体。空气在通过a~d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  )‎ A.O2、N2、H2O、CO2     B.CO2、H2O、O2、N2‎ C.H2O、CO2、N2、O2 D.N2、O2、CO2、H2O 解析:选B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吸收二氧化碳,帯出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分,铜粉除去氧气,镁粉除去氮气。‎ ‎3.(2017·苏州期中)向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X和Y可能是(  )‎ 选项 X Y A SO2‎ 饱和NaHCO3溶液 B NO2‎ 水 C HCl Na2SO3溶液 D Cl2‎ Na2SO3溶液 解析:选A 若关闭活塞K,SO2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O2不会使品红溶液褪色,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故A正确。若关闭活塞K,生成的N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若关闭活塞K,HCl与Na2SO3‎ 溶液反应生成的SO2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错误。若关闭活塞K,Cl2因与Na2SO3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则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也不变浑浊,故D错误。‎ ‎4.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 B.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2+充分接触 C.Y形管乙中产生的是氧化性气体,其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D.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解析:选D 玻璃管起到平衡内外压强的作用,A项错误;要使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应通过d管向溶液中通入碱性气体NH3,d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否则氨气溶于水时,易造成倒吸,B项错误;Y形管乙中产生的是NH3,C项错误;Y形管乙用于制备碱性气体,D项正确。‎ ‎5.FeCl2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有关数据如下:‎ C6H5Cl(氯苯)‎ C6H4Cl2‎ FeCl3‎ FeCl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 不溶于C6H5Cl、C6H4Cl2、苯,易吸水 熔点/℃‎ ‎-45‎ ‎53‎ ‎—‎ ‎—‎ 沸点/℃‎ ‎132‎ ‎173‎ ‎—‎ ‎—‎ 实验室按下图装置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E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控制不当,产品中含单质铁。检验产品中是否含铁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无水FeCl2,则A装置制取氢气,由于无水FeCl2‎ 易吸水,所以装置C是用来干燥氢气;E中盛放的试剂用来干燥空气中的水蒸气,应为碱石灰,D中发生H2还原无水FeCl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2FeCl3===2FeCl2+2HCl。‎ 答案:(1)干燥氢气 碱石灰 H2+2FeCl3===2FeCl2+2HCl ‎(2)取样,加入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气体的制备      ‎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解析:选B ①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发生装置;②普通漏斗常用于过滤,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③分液漏斗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④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固体的质量;⑤蒸馏烧瓶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⑥研钵常用于固体药品的研磨,不能用来分离。所以用来分离的仪器有②③⑤ 。‎ ‎2.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 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 C.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蒸发 D.从溴水中提取溴——分液 解析:选A 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利用过滤法可分离,故A正确;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分层,则利用分液法分离,故B错误;硝酸钾、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若蒸发均从溶液中析出,应利用结晶法分离,故C错误;溴水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分离,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应利用萃取分液,故D错误。‎ ‎3.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 其中连接顺序合理的是 (  )‎ A.a—a′→d′—d→e      B.c—c′→d—d′→g C.b—b′→d—d′→g D.d—d′→c—c′→f 解析:选B 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 气体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除氯化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水蒸气用浓硫酸,CO2比空气密度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4.(2017·南通模拟)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KCl 中少量 MnO2‎ 用10 mol·L-1盐酸配制100 mL 0.1 mol·L-1盐酸 用NaCl溶液制备NaCl晶体 除去乙烯中少量SO2‎ 实验 仪器 或 装置 烧杯、玻 璃棒、分 液漏斗 ‎100 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 解析:选C A项,MnO2难溶于水,KCl易溶于水,故采用过滤法,应该用普通漏斗而不是分液漏斗,错误;B项,缺少量取盐酸的仪器,如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等,错误;D项,SO2和乙烯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故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错误。‎ ‎5.(2016·上海高考)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解析:选C  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化。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即得KNO3晶体。‎ ‎6.(2017·贵州贵阳监测)下表是Fe2+、Fe3+、Zn2+被OH-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Fe2+、Fe3+杂质,为制得纯净的ZnSO4,应加入的试剂是(  )‎ 金属离子 Fe2+‎ Fe3+‎ Zn2+‎ 完全沉淀时的pH ‎7.7‎ ‎4.5‎ ‎6.5‎ A.H2O2、ZnO B.氨水 C.KMnO4、ZnCO3 D.NaOH溶液 解析:选A 要使Fe2+和Fe3+全部除去,由题给信息可知,需将Fe2+全部氧化成Fe3+,再调节溶液pH范围为4.5≤pH<6.5,即可将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且保证Zn2+不沉淀。氧化Fe2+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只能用H2O2‎ ‎,调pH时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用ZnO能促进Fe3+的水解。‎ ‎7.(2017·广州模拟)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及其杂质 检验 除杂 A Cl2(HCl)‎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饱和食盐水 B NO(NO2)‎ 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 水 C CO2(HCl)‎ AgNO3溶液(含稀硝酸)‎ 饱和Na2CO3溶液 D NaHCO3溶液(Na2CO3)‎ Ca(OH)2溶液 过量CO2‎ 解析:选B A项,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只能检验Cl2,不能检验HCl,错误;B项,NO2为红棕色,可通过观察气体颜色检验,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遇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色),也可以用水除杂,正确;C项,含稀硝酸的AgNO3溶液可鉴别溶液中的Cl-,混合气体通入含稀硝酸的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O2和HCl均与Na2CO3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NaHCO3溶液除杂,错误;D项,二者均可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杂质Na2CO3,但Na2CO3与CO2反应生成NaHCO3,可除杂,错误。‎ ‎8.(2017·武汉调研)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起始滤液的pH=7‎ B.试剂Ⅰ为Ba(NO3)2溶液 C.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 D.图示的步骤中必须要经过2次过滤操作 解析:选C 结合题中流程图可知,实验过程中先将样品溶于水,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Ⅰ(BaCl2溶液),使Ba2+与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试剂Ⅱ(K2CO3溶液),以除去引入的Ba2+,过滤掉生成的BaCO3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盐酸,以除去引入的CO,最后加热蒸干Q可得纯净的KCl晶体。起始时滤液中含有K2CO3,由于CO水解而使滤液显碱性,A项错误;试剂Ⅰ不能为Ba(NO3)2溶液,否则会引入难以除去的NO,B项错误;图示中的2次过滤操作可以合并为1次,D项错误。‎ ‎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净化和收集装置。若依据反应H‎2C2O4CO↑+CO2↑+H2O制取CO,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  )‎ A.①⑤⑧ B.③⑤⑦‎ C.②⑤⑥ D.③④⑧‎ 解析:选D 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选③作为制取装置;除去CO2可选用④或⑤装置,要收集CO只能用⑧装置,故合理的装置组合为③④⑧或③⑤⑧。‎ ‎10.中学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下列实验装置,其中不可用于物质分离的装置是(  )‎ 解析:选C A项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固液分离,D项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只有C项用于滴定,不用于物质分离。‎ ‎11.(2017·郑州质量预测)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除去CO2中的HCl 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气 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 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 乙醇和乙酸钙的沸点相差较大 C 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 冷却热饱和溶液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解析:选B 饱和Na2CO3溶液可吸收CO2,A项错误;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是因为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C项错误;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采取分液的方法分离,D项错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可以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苯和四氯化碳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解析:选B A项,H2的量无法控制,如果H2过量,乙烷中会混入新杂质H2,故不能用H2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错误;C项,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三者的混合液用分液的方法无法分离,错误;D项,石油分馏只发生物理变化,能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通过石油的裂化、裂解和催化重整可得到甲烷、乙烯和苯等化工原料,错误。‎ ‎13.如图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烧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 ‎①当仪器连接顺序为A→C→B→B→D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无水CuSO4粉末。‎ 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B中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烧瓶中盛装Na2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则:‎ ‎①烧瓶内产生的气体主要有(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产生的气体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各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________→E。‎ ‎③试管B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装置A中锌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装置C是对H2进行干燥,然后依次通过分别盛有CuO、无水CuSO4粉末的装置B;通过CuO时,氢气与CuO反应生成Cu和H2O;通过无水CuSO4粉末时,可以检验生成的水。故实验目的是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B,干扰产物H2O的检验。‎ ‎②使B中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以减缓A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如控制硫酸的滴入速率、控制烧瓶的温度等。③加热前必须检验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 ‎(2)①滴入浓氨水,则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放热使氨水挥发,氨气逸出。‎ ‎②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A为O2、NH3的发生装置,由于产生的O2、NH3中含有水蒸气,需要通过装置D干燥后进入装置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答案:(1)①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装置,干扰H2氧化产物水的检验 ②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硫酸缓慢滴下(或在烧瓶中加水或将烧瓶放入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着烧瓶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③检验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 ‎(2)①O2、NH3 ②A→D→B ③4NH3+5O24NO+6H2O ‎14.(2016·海南高考)某废催化剂含58.2%的SiO2、21.0%的ZnO、4.5%的ZnS和12.8%的CuS。某同学用‎15.0 g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其中的锌和铜。采用的实验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装置中,第一次浸出必须用________,第二次浸出应选用________。(填标号)‎ ‎(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先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成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5 g CuSO4·5H2O,则铜的回收率为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给化学工艺流程知第一次浸出发生反应ZnO+H2SO4===ZnSO4+H2O、ZnS+H2SO4===ZnSO4+H2S,有有毒气体H2S生成,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选D装置,第二次浸出时发生反应:CuS+H2O2+H2SO4===CuSO4+S+2H2O,不产生有毒气体,可选用A装置。‎ ‎(2)第二次浸出时,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加入稀硫酸,后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若顺序相反,会造成H2O2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和S)。‎ ‎(3)浓缩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使用的器皿名称是蒸发皿。‎ ‎(4)‎15.0 g废催化剂中含有铜的物质的量为‎15.0 g×12.8%÷‎96 g·mol-1=0.02 mol,‎1.5 g CuSO4·5H2O中铜的物质的量为‎1.5 g÷‎250 g·mol-1=0.006 mol,则铜的回收率为0.006 mol/0.02 mol×100%=30%。‎ 答案:(1)D A ‎(2)H2O2与固体颗粒接触分解 SiO2(SiO2和S)‎ ‎(3)蒸发皿 ‎(4)3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