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五 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105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五 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105张)

专题五 化学反应与能量 总纲目录 考点 一 化学能与热能 考点 二 原电池原理 考点 三 电解原理 热点 题型  电化学中的“膜”化学 考点一 化学能与热能   1.(2019课标Ⅰ,28节选)水煤气变换[CO(g)+H 2 O(g)   CO 2 (g)+H 2 (g)]是重要 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 列问题: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 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 H         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 中最大能垒(活化能) E 正 =         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3)小于 2.02 COOH * +H * +H 2 O *   COOH * +2H * +OH * (或H 2 O *   H * +OH * ) 解析  观察计算机模拟结果,据Δ 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可知Δ H = -0.72-0<0;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 E 正 =1.86 eV-(-0.16 eV)=2.02 eV,该步骤 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 * +H * +H 2 O *   COOH * +2H * +OH * 或H 2 O *   H * +OH * 。 2.(2019课标Ⅲ,28节选)(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 2 (s)   CuCl(s)+   Cl 2 (g)    Δ H 1 =83 kJ·mol -1 CuCl(s)+   O 2 (g)   CuO(s)+   Cl 2 (g) Δ H 2 =-20 kJ·mol -1 CuO(s)+2HCl(g)   CuCl 2 (s)+H 2 O(g) Δ H 3 =-121 kJ·mol -1 则4HCl(g)+O 2 (g)   2Cl 2 (g)+2H 2 O(g)的Δ H =         kJ·mol -1 。 答案  -116 解析  将题给反应过程依次记为①、②、③,则根据盖斯定律,由③ × 2+ ② × 2+① × 2可得到4HCl(g)+O 2 (g)   2Cl 2 (g)+2H 2 O(g)    Δ H =2Δ H 3 +2Δ H 2 + 2Δ H 1 =-116 kJ·mol -1 。 3.(2018课标Ⅲ,28节选)(2)SiHCl 3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 3 (g)   SiH 2 Cl 2 (g)+SiCl 4 (g)    Δ H 1 =48 kJ·mol -1 3SiH 2 Cl 2 (g)   SiH 4 (g)+2SiHCl 3 (g)    Δ H 2 =-30 kJ·mol -1 则反应4SiHCl 3 (g)   SiH 4 (g)+3SiCl 4 (g)的Δ H 为         kJ·mol -1 。 答案  (2)114 解析  (2)由盖斯定律可知Δ H =3Δ H 1 +Δ H 2 =3 × 48 kJ·mol -1 -30 kJ·mol -1 =114 kJ· mol -1 。 4.(2017课标Ⅰ,28节选)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 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制 得等量H 2 所需能量较少的是          。 答案  H 2 O(l)   H 2 (g)+   O 2 (g)    Δ H =286 kJ·mol -1  H 2 S(g)   H 2 (g)+S(s)     Δ H =20 kJ·mol -1      系统(Ⅱ) 解析   将系统(Ⅰ)、(Ⅱ)中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均直接相加即可得到答 案。   一、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 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 (1)从微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 的能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a 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 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c 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能量的差值,在上 图中: a 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 b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c 表示反应热。 2.计算反应热的三种方法 (1)Δ 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2)Δ H =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 (3)Δ H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3.反应热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的思维模式 (1)书写一般分三步。 一写 二标 三标 方程式 状态 Δ H (2)正误判断要做到“五审”。 ②S(正交,s)+O 2 (g)   SO 2 (g)    Δ H 2 =-296.83 kJ·mol -1 特别提醒  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外,还要注明物 质的名称。 如:①S(单斜,s)+O 2 (g)   SO 2 (g)    Δ H 1 =-297.16 kJ·mol -1 二、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定律内容 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即化 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2.常用关系式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之间的关系 a A   B    Δ H 1 A     B    Δ H 2 Δ H 2 =   Δ H 1 或Δ H 1 = a Δ H 2 a A   B    Δ H 1 B   a A    Δ H 2 Δ H 1 =-Δ H 2   Δ H =Δ H 1 +Δ H 2 1.(2019安徽定远重点中学第三次月考)已知化学反应A 2 (g)+B 2 (g)   2AB(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考向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图像分析 A.每生成2 mol AB吸收 b kJ热量 B.该反应热Δ H =+( a - b ) kJ·mol -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放出 a kJ能量 答案     B 依据图像分析判断,1 mol A 2 和1 mol B 2 反应生成2 mol AB,每生成 2 mol AB吸收( a - b ) kJ热量,故A错误;依据图像分析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 成物总能量,故C错误;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吸收 a kJ能量,故D 错误。 2.(2019安徽定远一模)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 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可由N 2 和H 2 反应制取,N 2 (g)+3H 2 (g)   2NH 3 (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如图所示: 已知:1 mol N 2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942 kJ的能量;1 mol H 2 分子中 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形成1 mol N—H键时释放390.8 kJ的 能量。 ①图中 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需要用铁触 媒作催化剂,加铁触媒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 ②图中Δ H =         kJ·mol -1 。 (2)肼(N 2 H 4 )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 2 O 4 反应生成N 2 和水蒸气。 已知:N 2 (g)+2O 2 (g)   N 2 O 4 (l) Δ H =-19.5 kJ·mol -1 N 2 H 4 (l)+O 2 (g)   N 2 (g)+2H 2 O(g) Δ H =-534.2 kJ·mol -1 请写出肼和N 2 O 4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①无影响 降低 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了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 活化能 ②-94.8 (2)2N 2 H 4 (l)+N 2 O 4 (l)   3N 2 (g)+4H 2 O(g)    Δ H =-1 048.9 kJ· mol -1 解析  (1)①因题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而 E 为反 应的活化能,由于反应热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故 E 的大小对反应热无影响;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 能,即B点降低。②根据反应N 2 (g)+3H 2 (g)   2NH 3 (g),结合题意可知,该反应 的反应热Δ H =942 kJ·mol -1 +3 × 436 kJ·mol -1 -6 × 390.8 kJ·mol -1 =-94.8 kJ·mol -1 。 (2)N 2 (g)+2O 2 (g)   N 2 O 4 (l)    Δ H =-19.5 kJ·mol -1   ① N 2 H 4 (l)+O 2 (g)   N 2 (g)+2H 2 O(g)    Δ H =-534.2 kJ·mol -1   ② 利用盖斯定律将② × 2-①可得2N 2 H 4 (l)+N 2 O 4 (l)   3N 2 (g)+4H 2 O(g)     Δ H =(-534.2 kJ·mol -1 ) × 2-(-19.5 kJ·mol -1 )=-1 048.9 kJ·mol -1 。 3.(2019福建龙岩一模)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   ( x =0,1,2,3,4)的能量 (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上述离子中结合H + 能力最强的是E 考向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律 B.上述离子中最稳定的是A C.C   B+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l   (aq)   Cl   (aq)+ClO - (aq)    Δ H =-76 kJ·mol -1 D.B   A+D的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 的键能之和 答案      A A项,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强,E对应的是 Cl ,HClO 4 是最强的无机酸,其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弱,错误;B项,据能 量越低越稳定原理知,A最稳定,正确;C项,Δ 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 能量=(64+60-2 × 100)kJ·mol -1 =-76 kJ·mol -1 ,所以C   B+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为2Cl   (aq)   Cl   (aq)+ClO - (aq)    Δ H =-76 kJ·mol -1 ,正确;D项,3ClO - (aq)   2Cl - (aq)+ Cl   (aq)的Δ H =(0+64-3 × 60)kJ·mol -1 =-116 kJ·mol -1 ,所以反应物 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正确。 4.(2019北京理综,7,6分)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 不相符 的是(水合离 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  B  ) A B C D   NaCl溶于水   电解CuCl 2 溶液   CH 3 COOH在 水中电离   H 2 与Cl 2 反应 能量变化 NaCl   Na + +Cl - CuCl 2   Cu 2+ +2Cl - CH 3 COOH   CH 3 COO - +H + H 2 (g)+Cl 2 (g)   2HCl(g) Δ H =-183 kJ·mol -1 答案    B B项中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 2 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uCl 2   Cu+ Cl 2 ↑。 5.(2019湖南衡阳第二次联考)汽车尾气排放的CO、NO x 等气体是大气污染的 主要来源,NO x 也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之一。 科学家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有害的NO和CO转变成无毒的气体,其热 化学方程式为2CO(g)+2NO(g)   2CO 2 (g)+N 2 (g)    Δ H 1 =-746.5 kJ·mol -1 。 已知:2C(s)+O 2 (g)   2CO(g)    Δ H 2 =-221.0 kJ·mol -1 ; CO 2 (g)   C(s)+O 2 (g)    Δ H 3 =+393.5 kJ·mol -1 。 (1)C(s)的燃烧热为             。 (2)NO(g)分解成两种气体单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393.5 kJ·mol -1 (2)2NO(g)   O 2 (g)+N 2 (g)    Δ H =-180.5 kJ·mol -1 解析  (1)根据CO 2 (g)   C(s)+O 2 (g)    Δ H 3 =+393.5 kJ·mol -1 ,可知C(s)+O 2 (g)   CO 2 (g)    Δ H =-393.5 kJ·mol -1 ,所以C(s)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 -1 。 (2)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由上到下依次编号为Ⅰ、Ⅱ、Ⅲ,根据盖斯定律Ⅰ+ Ⅱ+Ⅲ × 2得 2NO(g)   O 2 (g)+N 2 (g)    Δ H =-180.5 kJ·mol -1 。 1.(2019课标Ⅰ,12,6分)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 作时MV 2+ /MV +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B  )   考点二 原电池原理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 2+   2H + +2MV +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答案    B A项,现有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则题述 方法合成氨条件更为温和,同时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B项,阴(正)极 区,在固氮酶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N 2 +6H + +6MV +   2NH 3 +6MV 2+ ,错误;C项, 由B项分析可知正极区N 2 被还原为NH 3 ,正确;D项,原电池工作时,质子(H + )通 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正确。 2.(2019课标Ⅲ,13,6分)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 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 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 H 2 O(l)   ZnO(s)+2Ni(OH) 2 (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 2 (s)+OH - (aq)-e -   NiOOH(s)+H 2 O(l)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 (aq)-2e -   ZnO(s)+H 2 O(l) D.放电过程中OH -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答案     D A项,依题干信息可知正确;B项,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正确; C项,放电时Zn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确;D项,放电时,OH - 由正极 区向负极区迁移。 3.(2018课标Ⅲ,11,6分)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 2 与Li + 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 2 O 2- x ( x =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 +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 2 O 2- x   2Li+(1-   )O 2 ↑ 答案      D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的综合运用。A项,依据题意和 可充电电池装置图判断出,放电时锂电极作负极,多孔碳材料电极作正极,错 误;B项,在原电池中,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锂 电极流向多孔碳材料电极,错误;C项,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 区迁移,即Li + 向锂电极区迁移,错误;D项,充电时,Li + 在阴极区得到电子生成Li, 阳极区生成O 2 ,即电池总反应为Li 2 O 2- x   2Li+(1-   )O 2 ↑,正确。   1.图解原电池工作原理   2.单液电池和双液电池的区别与联系 装置1为单液电池,装置2为双液电池。   比较内容 单液原电池 双液原电池 相同点 正负极、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和电极现象 不同点 无盐桥 有盐桥 反应:两极反应在相同区域 反应:两极反应在不同区域 特别提醒  (1)无论装置1还是装置2,电子均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2)装置2能避免Zn与Cu 2+ 直接发生反应,防止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装置2比装 置1能量转化率高。 (3)装置2中盐桥的作用:a.将正、负极反应物隔开,避免直接接触,导致电流不 稳定;b.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c.平衡电极区的电荷。 3.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5种判定方法   4.微粒流向 (1)电子流向:负极→正极(与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电子沿导线传递但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2)离子流向: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考向一 常考常新的一次电池 1.(2019四川高中教考联盟二诊)一种测定O 2 含量的气体传感器如图所示。传 感器工作时,仅Ag + 能在α-AgI晶体里迁移,O 2 透过聚四氟乙烯进入传感器,AgI 的物质的量增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正极反应为I 2 +2Ag + +2e -   2AgI B.负极反应为Ag+I - -e -   AgI C.电位计读数越大,O 2 含量越高 D.部分AlI 3 固体变为Al 2 O 3 固体 答案      B 仅Ag + 能在α-AgI晶体里迁移,O 2 透过聚四氟乙烯进入传感器,AgI 的物质的量增加,则AlI 3 固体减少(发生了反应4AlI 3 +3O 2   6I 2 +2Al 2 O 3 ),故负 极反应为Ag-e -   Ag + ,正极反应为I 2 +2Ag + +2e -   2AgI,故B选项不正确, A、D选项正确;O 2 浓度越大,生成的I 2 越多,穿过电位计的电子越多,故C选 项正确。 2.(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图为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a、b极不能使用同种电极材料 B.工作时,a极的电势低于b极的电势 C.工作一段时间之后,a极区溶液的pH增大 D.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 3 COO - + 4H 2 O-8e -   2HC   +9H + 答案      D 电极a、b上发生的反应不同,因而两极间形成电势差,故电极材料 可同可异,A项错误;工作时,电极b上CH 3 COO - →HC   ,碳元素从平均0价升至 +4价,电极b是原电池的负极,则电极a是原电池的正极,a极的电势高于b极的 电势,B项错误;电极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Cl - ,正极每得到2 mol 电子时,为使溶液呈电中性,必有2 mol H + 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a极溶液,同时电极反应消耗1 mol H + ,故工作一段时间之 后,a极区溶液中H + 浓度增大,pH减小,C项错误。 方法归纳  信息型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 (1)找位置,写式子:负极上应符合“还原剂- n e -   氧化产物”的形式;正极 上应符合“氧化剂+ n e -   还原产物”形式。 (2)查电荷,添离子:检查(1)中得到的式子电荷是否守恒,若不守恒,可添加必要 的离子,如H + 或OH - 。 (3)查原子,添物质:检查原子是否守恒,若不守恒且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话, 可添加水。 考向二 “久考不衰”的二次电池 3.(2019天津理综,6,6分)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 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 量。下列叙述 不正确 的是   (  D  )   A.放电时,a电极反应为I 2 Br - +2e -   2I - +Br - B.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大 C.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 g,溶液 中有0.02 mol I - 被氧化 D.充电时,a电极接外电源负极 答案      D 由工作原理示意图中Zn 2+ 迁移的方向可判断放电时a为正极,b为负 极。放电时,a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使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大,A、B项正 确;充电时,a极接外接电源的正极,D项错误;充电时,b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Zn 2+ +2e -   Zn,每增重0.65 g,转移0.02 mol电子,a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I - + Br - -2e -   I 2 Br - ,转移0.02 mol电子,有0.02 mol I - 被氧化,C项正确。 4.(2019河北石家庄二模)如图是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下列关于该电 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放电时,Li + 由左向右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 1- x FePO 4 + x Li + + x e -   LiFePO 4 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 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 mol e - ,左室 溶液质量减轻12 g 答案    D 放电时,左边镁电极为负极,右边电极为正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所 以Li + 由左向右移动,故A正确;放电时,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 反应式为Li 1- x FePO 4 + x Li + + x e -   LiFePO 4 ,故B正确;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 与原电池正极相连,故C正确;充电时,左室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 为Mg 2+ +2e -   Mg,导线上每通过1 mol e - ,右侧将有1 mol Li + 移向左室,所以 左室溶液质量减轻12 g-7 g=5 g,故D错误。   规律总结  二次电池充、放电的电极判断 二次电池充电时 ,“ 正接正、负接负” ; 放电时的正极为充电时的阳极 ; 放电 时的负极为充电时的阴极。如下图所示 : 考向三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5.(2019江苏单科,10,2分)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 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是   (  C  ) 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 -   Fe 3+ 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答案     C 铁作负极,Fe-2e -   Fe 2+ ,A不正确;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化学能不可 能全部转化为电能,还有部分转化为热能,B不正确;活性炭的存在构成了原电 池,加快了负极铁的腐蚀,C正确;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仍然能发生吸氧腐蚀, 只是吸氧腐蚀的速率会减慢,D不正确。 6.(2019上海单科,17,2分)关于下列装置,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石墨电极反应O 2 +4H + +4e -   2H 2 O B.鼓入少量空气,会加快Fe的腐蚀 C.加入少量NaCl,会加快Fe的腐蚀 D.加入HCl,石墨电极反应式:2H + +2e -   H 2 ↑ 答案    A A项,该原电池装置的电解质溶液是接近中性的自来水,石墨电极 反应式为O 2 +2H 2 O+4e -   4OH - ,故错误;B项,鼓入空气,水中O 2 浓度增大,O 2 得电子机会增大,会加快Fe的腐蚀,故正确;C项,加入少量NaCl,增加电解质溶 液的导电性,会加快Fe的腐蚀,故正确;D项,加入HCl后,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大 量H + ,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H + +2e -   H 2 ↑,故正确。 腐蚀类型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介质酸碱性 介质酸性较强 中性、弱酸性 电极 反应 负极 Fe-2e -   Fe 2+ 2Fe-4e -   2Fe 2+ 正极 2H + +2e -   H 2 ↑ 2H 2 O+O 2 +4e -   4OH - 总反应式 Fe+2H +   H 2 ↑+Fe 2+ 2Fe+O 2 +2H 2 O   2Fe(OH) 2 异同比较 负极的电极反应相同;正极反应不同,一种是生成H 2 ,一种是消耗O 2 归纳总结     钢铁电化学腐蚀类型比较 考点三 电解原理   1.(2019课标Ⅱ,27节选)(4)环戊二烯可用于制备二茂铁[Fe(C 5 H 5 ) 2 ,结构简式为   ],后者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等领域中。二茂铁的电化学制备原理如下图 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溴化钠(电解质)和环戊二烯的DMF溶液(DMF为惰 性有机溶剂)。   该电解池的阳极为         ,总反应为                                。电解制备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为                                           。 答案  (4)Fe电极    水会阻碍中间物Na的 生成;水会电解生成OH - ,进一步与Fe 2+ 反应生成Fe(OH) 2 解析  根据反应历程可知,铁电极溶解生成了Fe 2+ ,故应让Fe电极作电解池的 阳极;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物为Fe与环戊二烯,生成物为二茂铁和H 2 ,再根据 原子守恒写出总反应式;根据反应历程中有Na生成,水会与Na反应,从而中止 反应,且电解过程中水会在阴极生成OH - ,进一步与Fe 2+ 反应生成Fe(OH) 2 。 2.(2019课标Ⅲ,28节选)(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 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 化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                 (写反应方程式)。电路中转 移1 mol电子,需消耗氧气         L(标准 状况)。 答案  (4)Fe 3+ +e -   Fe 2+ ,4Fe 2+ +O 2 +4H +   4Fe 3+ +2H 2 O 5.6 解析  负极区发生的是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负极区的反应有Fe 3+ +e -   Fe 2+ 、4Fe 2+ +O 2 +4H +   4Fe 3+ +2H 2 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出关系式: Fe 3+ ~e - ~Fe 2+ ~   O 2 1 mol  0.25 mol n (O 2 )=0.25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 3.(2018课标Ⅰ,13,6分)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 2 +H 2 S协同转化装置, 实现对天然气中CO 2 和H 2 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 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 2+ -e -   EDTA-Fe 3+ ②2EDTA-Fe 3+ +H 2 S   2H + +S+2EDTA-Fe 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 2 +2H + +2e -   CO+H 2 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 2 +H 2 S   CO+H 2 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 3+ /Fe 2+ 取代EDTA-Fe 3+ /EDTA-Fe 2+ ,溶液需为酸性 答案     C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由石墨烯电极区反应①可知该极发 生氧化反应,为阳极,则ZnO@石墨烯为阴极。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O 2 +2H + + 2e -   CO+H 2 O,A正确;装置工作时涉及三个反应,Fe 2+ 与Fe 3+ 的转化循环进行, 总反应为CO 2 与H 2 S之间的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总反应为:CO 2 +H 2 S   CO+H 2 O+S,B正确;石墨烯与电源正极相连,ZnO@石墨烯与电源负极相 连,故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高,C错误;Fe 2+ 、Fe 3+ 均在酸性环境 中稳定存在,D正确。   1.图解电解池工作原理(阳极为惰性电极)   2.正确判断电极产物 (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电极材料失电子, 电极溶解(注意:铁作阳极溶解生成Fe 2+ ,而不是Fe 3+ );如果是惰性电极,则需看 溶液中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 2-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 离子>F - 。 (2)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判断:Ag + >Hg 2+ >Fe 3+ > Cu 2+ >H + >Pb 2+ >Sn 2+ >Fe 2+ >Zn 2+ >Al 3+ >Mg 2+ >Na + >Ca 2+ >K + 。 3.对比掌握电解规律(阳极为惰性电极) 特别提醒  电解后有关电解质溶液恢复原态的问题应该用质量守恒法分析。 一般是加入阳极产物和阴极产物形成的化合物,但也有特殊情况,如用惰性电 极电解CuSO 4 溶液,Cu 2+ 完全放电之前,可加入CuO或CuCO 3 复原,而Cu 2+ 完全放 电之后,应加入Cu(OH) 2 或Cu 2 (OH) 2 CO 3 复原。 电解类型 电解质实例 溶液复原物质 电解水 NaOH、H 2 SO 4 或Na 2 SO 4 水 电解电解质 HCl或CuCl 2 原电解质 放氢生碱型 NaCl HCl 放氧生酸型 CuSO 4 或AgNO 3 CuO或Ag 2 O   考向一 电解原理及规律的应用 1.(2019山东德州模拟)高氯酸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以NaClO 4 为 原料制备高氯酸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上述装置中,f极为光伏电池的正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 2 O-4e -   4H + +O 2 ↑ C.d处得到较浓的NaOH溶液,c处得到HClO 4 D.若转移2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00.5 g HClO 4 答案      C 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连接f一极为阴极,f为电源的负极, 故A错误;阴极上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2H 2 O-4e -   4H + +O 2 ↑,阴极的电极反应为4H 2 O+4e -   4OH - +2H 2 ↑,电池放电 过程是电解水的过程,即在阳极水失去电子,所以在阳极得到高氯酸的浓溶液, 在阴极得到浓的NaOH溶液,故C正确;根据阳极电极反应式可知,转移2 mol电 子时,生成2 mol HClO 4 ,理论上生成201 g HClO 4 ,故D错误。 2.(2019广东深圳4月第二次调研)电解法处理CO 2 和SO 2 混合污染气的原理如 图所示,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和硫酸盐,通电一段时间后,Ni电极表面形成掺 杂硫的碳积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Ni电极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 B.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O 2- -4e -   O 2 ↑ C.电解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 2 +4O 2-   2S   D.该过程实现了电解质中碳酸盐和硫酸盐 的自补充循环 答案     C 由题图可知,Ni电极表面发生了S   转化为S,C   转化为C的反应, 为还原反应,SnO 2 电极上发生了2O 2- -4e -   O 2 ↑,为氧化反应,所以Ni电极为 阴极,SnO 2 电极为阳极,据此可知A、B正确;电解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 2 +O 2 +2O 2-   2S   和CO 2 +O 2-   C   ,故C错误;在S   和C   被还原的同时 又不断生成S   和C   ,实现了电解质中碳酸盐和硫酸盐的自补充循环,故D 正确。 3.(2019北京理综,27节选)(2)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 意图如下。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 1 或K 2 ,可交替得到H 2 和O 2 。   ①制H 2 时,连接         。产生H 2 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②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 2 。 ③结合①和②中电极3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极3的作用:                                                             。 答案  ①K 1  2H 2 O+2e -   H 2 ↑+2OH - ③制H 2 时,电极3发生反应:Ni(OH) 2 +OH - -e -   NiOOH+H 2 O。制O 2 时,上述电 极反应逆向进行,使电极3得以循环使用 解析  ①控制开关连接K 1 时,电极1作阴极,H 2 O在电极周围放电产生H 2 。 ③开关连接K 1 时,电极3作阳极,Ni(OH) 2 被氧化为NiOOH;开关连接K 2 时,电极3 作阴极,NiOOH被还原为Ni(OH) 2 。 归纳总结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考向二 电化学多池串联装置 4.(2019江西临川一中、南昌二中3月联考)利用膜技术原理和电化学原理制 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 2 O 5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电极b反应式是O 2 +4e - +2H 2 O   4OH - B.电解后乙装置d电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 C.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 2 O 4 -2e - +H 2 O   N 2 O 5 +2H + D.甲中每消耗1 mol SO 2 ,乙装置中有1 mol H + 通过隔膜 答案     B 甲装置为原电池,其中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 式为O 2 +4e - +4H +   2H 2 O,A项错误;乙装置是电解池,均采用了惰性电极,d电 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 + +2e -   H 2 ↑,虽然消耗了H + ,但同时有等量的H + 从阳极区迁移过来,故溶液的pH不变,B项正确;c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N 2 O 4 -2e - +2HNO 3   2N 2 O 5 +2H + ,C项错误;甲装置中消耗1 mol SO 2 转移2 mol 电子,乙装置中有2 mol H + 通过隔膜,D项错误。 5.(2019湖北恩施质检)现代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可通过膜 电池除去污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   ),同时利用此装置 产生的电能进行粗铜的精炼,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电极为粗铜,Y电极为纯铜 B.电解过程中,乙中电解质溶液(即CuSO 4 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e -     +Cl - D.当电路中有0.4 mol e - 转移时,B极区产生的HC   的数目为0.1 N A (不考虑水 解等因素) 答案      D 粗铜精炼的过程中,粗铜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纯铜作阴极,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X电极为纯铜,Y电极为粗铜,A项错误。粗铜精炼的过 程中,在阳极粗铜中的Zn、Fe、Cu依次放电,阴极始终是Cu 2+ 放电,故电解前 后乙中CuSO 4 溶液的浓度会降低,B项错误。A极的电极反应式应为   +H + +2e -     +Cl - ,C项错误。B极的电极 反应式为CH 3 COO - -8e - +4H 2 O   2HC   +9H + ,故当电路中有0.4 mol e - 转移 时,B极区产生的HC   的数目为0.1 N A ,D项正确。           归纳总结 电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热点题型 电化学中的“膜”化学   常见的隔膜(或离子交换膜)由高分子特殊材料制成。 (1)隔膜种类:有三类,①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允许阳离子通过,但不允许阴 离子通过;②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允许阴离子通过,但不允许阳离子通过; ③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 + 通过,不允许其他任何离子通过。 (2) 隔膜的作用 : 能将两极区隔离 , 阻止两极区产生的物质接触 , 防止副反应的 发生 , 能选择性地通过离子 , 起到平衡电荷、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 (3) 有“膜”条件下离子的定向移动 : 仍是由“同性电荷相排斥、异性电荷相 吸引”的规律决定的,只是阳离子交换膜会阻断阴离子的定向移动,阴离子交 换膜会阻断阳离子的定向移动。   典例     (2018课标Ⅲ,27,14分)KIO 3 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 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 (1)KIO 3 的化学名称是          。 (2)利用“KClO 3 氧化法”制备KIO 3 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 3 ) 2 、Cl 2 和KCl。“逐Cl 2 ”采用的方法是             。“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         。“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3)KIO 3 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        ,其迁移方向是              。 ③与“电解法”相比,“KClO 3 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                       (写出一点)。 答案  (1)碘酸钾 (2)加热 KCl KH(IO 3 ) 2 +KOH   2KIO 3 +H 2 O(或HIO 3 +KOH   KIO 3 +H 2 O) (3)①2H 2 O+2e -   2OH - +H 2 ↑ ②K +  a到b ③产生Cl 2 易污染环境等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分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电解原理及 应用。 (1)KIO 3 的化学名称是碘酸钾。 (2)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逐Cl 2 ”采用的方法是加热;分 析工艺流程和酸化反应所得产物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KCl;调pH的目的 主要是中和H + ,故“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H(IO 3 ) 2 +KOH   2KIO 3 +H 2 O或HIO 3 +KOH   KIO 3 +H 2 O。 (3)①观察电解装置图知,惰性电极a为阳极,惰性电极b为阴极,在碱性条件下,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 O+2e -   H 2 ↑+2OH - 。 ②电解过程中,阳极I 2 失去电子生成I   ,即I 2 -10e - +12OH -   2I   +6H 2 O,通过 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K + ,迁移方向是从a到b。 ③“KClO 3 氧化法”产生有毒气体Cl 2 ,故与“电解法”相比的不足之处有产 生有毒气体Cl 2 ,易污染环境等 。 方法点拨  电化学装置中“膜”的作用分析流程 第一步 , 分清隔膜类型。即交换膜属于阳膜、阴膜、质子膜中的哪一种 , 判断 允许哪种离子通过隔膜。 第二步 , 写出电极反应式。判断交换膜两侧离子变化 , 推断电荷变化 , 根据电 荷平衡判断离子迁移方向。 第三步,分析隔膜作用。在产品制备中,隔膜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产品纯度,避 免产物之间发生反应,或避免产物因发生反应而造成危险。   1.(2019陕西汉中质检)氨硼烷(NH 3 ·BH 3 )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 示。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NH 3 ·BH 3 +3H 2 O 2   NH 4 BO 2 +4H 2 O。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  )   A.装置右侧电极为负极 B.正极反应式为H 2 O 2 +2H + +2e -   2H 2 O C.电池工作时,H + 通过质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 D.消耗3.1 g氨硼烷,理论上转移0.6 mol 电子 答案     A 装置左侧电极为负极,故A错误;H 2 O 2 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 应,电极反应式为H 2 O 2 +2H + +2e -   2H 2 O,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H + 通过 质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故B、C正确;由电池总反应可知消耗3.1 g氨硼烷,即 0.1 mol,理论上转移0.6 mol 电子,故D正确。 2.(2019福建龙岩一模)高能锂离子电池总反应式为2Li+FeS   Fe+Li 2 S, LiPF 6 ·SO(CH 3 ) 2 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LiPF 6 ·SO(CH 3 ) 2 可用Li 2 SO 4 水溶液代替 B.当转移1 mol e - 时,b室离子数增加 N A 个 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Fe+Li 2 S-2e -   FeS+2Li + D.若去除阴离子膜,则电解总反应发生改变 答案     C Li与水会发生反应,所以不可用Li 2 SO 4 水溶液代替LiPF 6 ·SO(CH 3 ) 2 , 故A错误;电解过程中为平衡a、c中的电荷,a中的Na + 和c中的Cl - 分别通过阳离 子膜和阴离子膜移向b中,这使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断增大,所以 当转移1 mol e - 时,b室离子数增加2 N A 个,故B错误;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Fe+Li 2 S-2e -   FeS+2Li + ,故C正确;若去除阴离子膜,仍然是Ni 2+ 放电,则电解 总反应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3.(2019江西上饶六校第一次联考)生产硝酸钙的工业废水中常含有NH 4 NO 3 , 可用电解法净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a极为电源负极,b极为电源正极 B.装置工作时电子由b极流出,经导线、电解槽流入a极 C.Ⅰ室能得到副产品浓硝酸,Ⅲ室能得到副产品浓氨水 D.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   +12H + +10e -   N 2 ↑+6H 2 O 答案     C 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故A错误;电解槽中没有电子通过,故B 错误;Ⅰ室为阳极室,电极反应式为2H 2 O-4e -   O 2 ↑+4H + ,得到较浓的硝酸, Ⅲ室为阴极室,电极反应式为2H 2 O+2e -   H 2 ↑+2OH - ,N   与OH - 反应生成 NH 3 ·H 2 O,得到较浓的氨水,故C正确,D错误。 4.(2019湖北天门、仙桃等八市3月第二次联考)LED系列产品是一类新型节 能产品。图甲是NaBH 4 /H 2 O 2 燃料电池,图乙是LED发光二极管的装置示意 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电池总反应为B   +4H 2 O 2   B   +6H 2 O B.电池放电过程中,Na + 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 C.电池放电过程中,B极区pH减小,A极区pH增大 D.要使LED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a应与图甲中的A极相连 答案    D 根据图甲知,负极反应式为B   +8OH - -8e -   B   +6H 2 O,正极反 应式为4H 2 O 2 +8e -   8OH - ,电池总反应为B   +4H 2 O 2   B   +6H 2 O,故A正 确;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移向正极,Na + 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故B正确;B电 极为负极,A电极为正极,B极区pH减小,A极区pH增大,故C正确;要使LED发光 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a应与图甲中的B极相连,故D错误。 5.(2019山西五地市联考)以纯碱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可制备小苏打, 原理装置图如下:   上述装置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 A.Na + 由乙池穿过交换膜进入甲池 B.甲池电极反应为4C   +2H 2 O-4e -   4HC   +O 2 ↑ C.乙池电极接电池正极,气体X为H 2 D.NaOH溶液Y比NaOH溶液Z浓度小 答案     B 由题图可知,甲池逸出氧气,则甲池中的电极为阳极,乙池中的电极 为阴极。A项,Na + 向阴极移动,即Na + 由甲池穿过交换膜进入乙池;B项,甲池电 极上水放电生成氧气和氢离子,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 电极反应式为4C   +2H 2 O-4e -   4HC   +O 2 ↑;C项,乙池中的电极为阴极, 应接电池负极,阴极上水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D项,电解时,甲池得到 碳酸氢钠,乙池得到氢氧化钠,则NaOH溶液Y比NaOH溶液Z浓度大。 6.(2019湖北七市联考)现有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该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 B.该电池工作时质子从Pt(Ⅰ)电极经过内电路流到Pt(Ⅱ)电极 C.Pt(Ⅰ)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SO 2 +2H 2 O-2e -   S   +4H + D.Pt(Ⅱ)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O 2 +2e - +2H 2 O   4H + 答案     D A项,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电池负极的SO 2 气体发生氧化反应生 成硫酸,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充分利用;B项,SO 2 失去电 子生成S   ,Pt(Ⅰ)为负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H + 从Pt(Ⅰ)(负极)向Pt(Ⅱ)(正极) 移动;C项,SO 2 失去电子生成S   ,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负极 的电极反应式为SO 2 +2H 2 O-2e -   S   +4H + ;D项,O 2 +2e - +2H 2 O   4H + ,电荷 不守恒,正极反应式应该为O 2 +4e - +4H +   2H 2 O。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