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范围:专题一及氯气的制取;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 )‎ A. 元素 B. 单质 C. 分子 D. 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观察选项,故选A。‎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铝胶体可用来对自来水净水和杀菌消毒 B. 胶体能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透过滤纸 C. BaCO3常用来做胃镜中的“钡餐”‎ D.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在“伤口上撒盐” 通常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自来水中悬浮的杂质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但不能杀菌消毒,选项A错误;‎ B. 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选项B错误;‎ C. BaCO3能与胃酸反应: BaCO3+2H+=Ba2++CO2↑+H2O,使胃液中含有重金属离子Ba2+,而Ba2+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致人中毒,选项C错误;‎ D.“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属于胶体的聚沉。血液属于胶体,所以血液应具备胶体的性质,在遇到电解质溶液或加热或遇到电性相反的电解质的时候都会聚沉;在伤口上撒盐可以使伤口表面的血液凝结,从而阻止进一步出血,以及防治细菌感染,属于胶体的聚沉,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下列组合属于同位素的是 ( )‎ A. 金刚石和石墨 B. 16O和18O C. H216O和 H218O D. 16O2和18O2‎ ‎【答案】B ‎【解析】‎ ‎【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以此来解答。‎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为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A错误;‎ B.16O和18O为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选项B正确; ‎ C.H216O和 H218O化合物,不是原子,不互为同位素,选项C错误;‎ D.16O2和18O2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相同单质,为同一种物质,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2 mol/L Ca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4NA B. 18 g D2O中所含电子数为10NA C. 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大于1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只能计算氯离子浓度为2mol/L,选项A错误;‎ B、D2O 的摩尔质量为20g/mol,所以18g重水为0.9mol,所含电子数为9NA,选项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NA,选项C错误;‎ D、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22.4L H2O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所含有氧原子的数目大于NA,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 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 B. 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C. 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 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1L水”是指溶剂的体积,溶液体积不一定为1L,故A错误;B.80gSO3为1mol,溶于水得到1molH2SO4,溶液体积为1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B正确;C.NaNO3溶液的密度不是1g/mL,蒸发掉50g水所得的溶液不是50mL,故C错误;D.含K+为2mol的K2SO4溶液体积不知道,无法计算浓度,故D错误;故选B。‎ ‎6.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如右,下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 ) ‎ A. (1)(3)(2)(4) B. (1)(2)(3)(4)‎ C. (1)(4)(3)(2) D. (1)(3)(4)(2)‎ ‎【答案】A ‎【解析】‎ ‎【分析】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1904年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详解】(1)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2)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4)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1mol H2O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A错误;‎ B.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摩尔质量为16g/mol,B错误;‎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质量为0.5mol×64g/mol=32g,C正确;‎ 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错误;‎ 答案选C。‎ ‎8.同温同压下,下列4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 )‎ A. CH4 B. O2 C. CO2 D. SO2‎ ‎【答案】A ‎【解析】‎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mol、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mol、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甲烷的摩尔质量是16g/mol,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其密度越小,与气体的分子数无关,摩尔质量最小的是甲烷,则其密度最小的是甲烷。‎ 答案选A。‎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NaOH B. SO2 C. H2SO4 D. Na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OH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选项A不选;‎ B、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SO2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亚硫酸不是SO2,所以SO2是非电解质,选项B选;‎ C、H2SO4 能电离出H+和SO42-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选项C不选;‎ D、NaCl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10.下列表示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F—的结构示意图: B.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17Cl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 HD一种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F—核内9个质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2、8,结构示意图为: ,选项A正确;‎ B.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20+17=37,可表示为:3717Cl,选项B正确;‎ C. S2—核内16个质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2、8、8,结构示意图为: ,选项C正确;‎ D. HD是由1H和2H组成的氢气单质,不是化合物,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11.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500ml 5mol/L KCl溶液 B. 500ml 8mol/L KClO3溶液 C. 50ml 3mol/L CaCl2溶液 D. 1000ml 1mol/L AlCl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浓度确定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与体积大小无关,四个选项中,‎ A中氯离子浓度为5mol/L,‎ B 中KClO3中不含氯离子,氯离子浓度为0mol/L,‎ C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 ×2=6mol/L,‎ D中氯离子浓度为1 mol/L ×3=3mol/L,‎ 因此选C。‎ ‎12.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 g X+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m-n-1)w/m mol B. (m-n)w/m mol C. (m-n+1)w/m mol D. (m+n)w/m mol ‎【答案】A ‎【解析】‎ ‎【详解】1 mol X+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n-1)mol,即m g X+含(m-n-1) mol电子,设w g X+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y,列比例:m g:(m-n-1) mol=w g∶y。‎ 解得y= =;‎ 答案选A。‎ ‎1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aCl2=Ca2++Cl2- B. CH3CH2OH(乙醇)=CH3CH2O- +H+‎ C NaHSO4=Na++H++SO42- D. KMnO4=K++Mn2++4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或熔融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据此解答。‎ ‎【详解】A. 氯化钙属于盐,完全电离:CaCl2=Ca2++2Cl-,A错误;‎ B. CH3CH2OH是非电解质,不能发生电离,B错误;‎ C. 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C正确;‎ D. 高锰酸钾是盐,完全电离:KMnO4=K++MnO4-,D错误。‎ 答案选C。‎ ‎14.下列关于物质分离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混合物的状态和性质 B. KCl和MnO2混合物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C. 从碘水中萃取I2,可选择用苯、乙醇、四氯化碳作萃取剂 D. NaCl中混有少量KNO3杂质,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混合物的状态和性质差异选择相应的试剂或分离方法,A正确;‎ B. 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因此KCl和MnO2混合物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即可,B正确;‎ C. 乙醇与水互溶,从碘水中萃取I2,可选择用苯、四氯化碳作萃取剂,不能选择乙醇,C错误;‎ D.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因此NaCl中混有少量KNO3杂质,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D正确。‎ 答案选C。‎ ‎15.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H2↑+Cl2↑+2NaOH 生成4mol 的NaOH,(a为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X极生成2mol Cl2 B. 在X极生成2molH2‎ C. 在Y极生成4mol Cl2 D. NaOH在Y极生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Y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结合离子的放电顺序和电解原理解答。‎ ‎【详解】A.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氢离子放电,在X极生成2molH2,A错误;‎ B.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氢离子放电,在X极生成2molH2,B正确;‎ C.Y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氯离子放电,在Y极生成2molCl2,C错误;‎ D.氢离子在阴极放电,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NaOH在X极生成,D错误;‎ 答案选B。‎ ‎16.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 气体分子大小不同 B.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 C. 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D. 气体的性质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因此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①气体分子数目、②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故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气体分子数目不相同,即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故C项正确;本题选C。‎ ‎17.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5a/b mol/L B. 10a/b mol/L C. b/5a mol/L D. a/b mol/L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硝酸镁的化学式可知硝酸根的浓度为硝酸镁浓度的2倍,即硝酸根浓度为10mol/L,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硝酸根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 ‎【详解】根据硝酸镁的化学式可知硝酸根的浓度为硝酸镁浓度的2倍,所以硝酸根浓度为10mol/L。令稀释后硝酸根的浓度为c,根据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硝酸根的物质的量不变,则:10mol/L×a mL=c×bmL,解得,c=mol/L;故选B。‎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做蒸发实验时,可将蒸发皿中溶液蒸干得固体 B. 蒸馏实验忘记加入沸石,应停止加热,立即补加 C. 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于托盘天平的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称量4.0 g D. 制Fe(OH)3胶体时,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出现红褐色,停止加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做蒸发实验时,不可以将蒸发皿中溶液蒸干,应加热到剩余少量溶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溶液蒸干,选项A错误;‎ B、蒸馏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选项B错误;‎ C、NaOH易潮解、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放在称量纸上称量,选项C错误;‎ D、制Fe(OH)3胶体时,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出现红褐色,停止加热,加热过程中一定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9.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及其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 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 铂丝在做完氯化钠溶液的焰色反应后,用稀硫酸洗净,再蘸取少量的K2SO4溶液,重复以上实验 D.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Na+,没有K+‎ ‎【答案】B ‎【解析】A.焰色反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B、焰色反应时,由于含有钠元素的物质进行该实验时火焰会是黄色的,所以Na与NaCl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均为黄色,选项B正确;C.做焰色反应实验结束后铂丝要用稀盐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 选项C错误;D.黄光能掩盖紫光,可能含有K+,选项D错误。答案选B。‎ ‎20.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c(H+)=0.1 mol•L﹣1,c(K+)=0.6 mol•L﹣1,c(SO42﹣)=0.8 mol•L﹣1,则c(Al3+)为( )‎ A. 0.1 mol•L﹣1 B. 0.3 mol•L﹣1 C. 0.6 mol•L﹣1 D. 0.9 mol•L﹣1‎ ‎【答案】B ‎【解析】‎ ‎【分析】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解答。‎ ‎【详解】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H+)=0.1mol•L-1,c(K+)=0.6mol•L-1,c(SO42-)=0.8mol•L-1,由电荷守恒得,c(H+)+3c(Al3+)+c(K+)=c(OH-)+2c(SO42-),由于氢氧根的浓度很小,忽略不计,则c(Al3+)=[2c(SO42-)-c(H+)-c(K+)]/3=0.3mol•L-1,答案选B。‎ ‎21.由氨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则氨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1∶2 C. 2∶1 D. 3∶1‎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氨气与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由氨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可知(17x+2y)/(x+y)=12,整理得x:y=2:1,答案选C。‎ ‎22.已知98%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则49%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小于9.2 mol·L-1 B. 等于9.2 mol·L-1‎ C. 大于9.2 mol·L-1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先由计算浓H2SO4中溶质的c1 =、稀释后H2SO4的c2 =,再计算二者之比,即=;最后由于硫酸溶液的密度比水大,且浓度越大,密度也越大,则=>,c2 <18.4 mol·L-1×=9.2mol·L-1,答案选A。‎ ‎23.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一个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B. w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NA) mol C. w g该原子中含有(w/a)×NA个该原子 D. 由已知信息可得:NA=12/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1,根据摩尔质量概念可知.摩尔质量应为aNAg•mol-1,故A错误;‎ B、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W/(aNA)[ mol,或物质的量="W/(" a/b×1/12) =(bW/12a)mol,故B正确;‎ C、原子个数=" Wg/" ag=W/a个,故C正确;‎ D、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以12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定义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应为NA=12/b,故D错误;‎ 故选B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4分)‎ ‎24.(1)元素的种类由_________决定。‎ ‎(2)19 g 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 ACl2 中含有 0.4mol Cl-,则 A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3) ____molSO2中含有的O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4.48L的NH3的氢原子数相同。‎ ‎(4) NaHSO4在熔化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 质子数 (2). 24g/mol (3). 0.3mol (4). NaHSO4=Na++ HSO4—‎ ‎【解析】‎ ‎【详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也决定元素的种类;答案为质子数;‎ ‎(2)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则ACl2的物质的量为:n(ACl2)=0.4mol×=0.2mol,ACl2的摩尔质量为:M(ACl2)==95g/mol;即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95,所以A的相对原子量为95-35.5×2=24,则 A 的摩尔质量为24g/mol;‎ ‎(3)标准状况下4.48L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氢原子数为0.6NA;SO2中含有的O原子数与氨气的氢原子数相等,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O原子数为0.6NA,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即0.3molSO2中含有的O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4.48L的NH3的氢原子数相同;‎ NaHSO4在熔化状态下电离时只能断裂离子键生成Na+、HSO4-,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 HSO4—。‎ ‎25.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cm-3)配制成1 mol·L-1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________mL的容量瓶。‎ ‎(2)经计算需要________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 A.5 mL B.10 mL C.25 mL D.50 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释的盐酸的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刻度线1~2 cm时,改用。。。‎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其中②中的操作中。。。处填“改用________。”‎ ‎(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用天平(不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____‎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 ‎③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 ‎【答案】(1). 250 (2). 21.6 (3). C (4). ③①④② (5). 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无影响 (7). 偏低 (8). 偏低 ‎【解析】‎ ‎【分析】(1)依据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容量瓶的规格;‎ ‎(2)依据c=计算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盐酸体积,依次选择合适的量筒;‎ ‎(3)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排序;‎ ‎(4)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1)配制250mL浓度为1mol/L的稀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50mL,所以应选择25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250;‎ ‎(2)量分数为37.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c=11.9mol/L,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则V×11.9mol/L=250ml×1mol/L,解得V=21.0mL,依据大而近的原则,所以应选择25mL量筒;故答案为:21.0;C;‎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其中②中的操作中。。。处填“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①用天平(不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则所称固体的质量一样多,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则所量液体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③用胶头滴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多,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2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五种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底部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②继续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中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请写出上述第②步中,白色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的实验方法是___。‎ ‎【答案】(1). CaCO3 + 2HNO3 =Ca(NO3)2+H2O+CO2↑ (2). CaCO3、Na2SO4 (3). CuSO4、BaCl2 (4). KNO3 (5). 焰色反应 ‎【解析】‎ ‎【详解】①加水溶解后得到底部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含有CuSO4;②继续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并有气泡产生,说明沉淀含有CaCO3;③取少量②中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固体含有Na2SO4,一定不含有BaCl2,所以实验现象与KNO3无关,则可能含有KNO3。‎ ‎(1)实验②为CaCO3与HNO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 + 2HNO3 =Ca(NO3)2+H2O+CO2↑;‎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一定不含有CuSO4、BaCl2,可能含有KNO3;‎ ‎(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KNO3,进行的实验方法是焰色反应。‎ ‎27.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E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H,G接F。‎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当足量的MnO2与2mol浓盐酸充分反应后(不考虑浓盐酸的挥发),得到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②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4)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_____,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 C (2). D (3). A (4). B (5).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6).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后不再反应生成氯气 (7). 除去Cl2中的HCl (8). 干燥氯气 (9).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10). 试纸变蓝 (11). Cl2+2 KI=I2+2 KCl ‎【解析】‎ ‎【分析】(1)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需要发生装置生成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导气管长进短处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后不再反应生成氯气;‎ ‎(3)①饱和食盐水是用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降低氯气的溶解度;‎ ‎②浓硫酸干燥氯气吸收水蒸气;‎ ‎(4)氯气具有氧化性遇到淀粉碘化钾溶液会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遇淀粉变蓝。‎ ‎【详解】(1)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需要发生装置生成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导气管长进短处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装置连接顺序是E-C-D-A-B-H-G-F;‎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HCl(浓)+MnO2MnCl2+Cl2↑+2H2O;当足量的MnO2与2mol浓盐酸充分反应后(不考虑浓盐酸的挥发),得到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后不再反应生成氯气;‎ ‎(3)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食盐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和氯气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氯气;‎ 故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Cl2;‎ ‎(4)氯气有氧化性,碘离子有还原性,所以氯气和碘化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化钾,碘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故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纸变蓝,反应方程式为:Cl2+2 KI=I2+2 KCl。‎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