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鉴别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鉴别作业

物质鉴别 ‎1.用化学方法区别MgSO4、Al2(SO4)3和Fe2(SO4)3三种溶液时,最好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 A. NaOH溶液 B. KSCN溶液 C. 氨水 D. 石蕊试液 ‎2.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 A. Na2SO3是否被氧化(BaCl2溶液)‎ B. FeCl2是否被氧化(KSCN溶液) C. 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 氯水是否失效(pH试纸)‎ ‎3.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A. 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 B. 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 C. NaBr、HCl、KCl三种溶液 D. 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 ‎4.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NaOH B. KMnO4 C. KSCN D. 苯酚 ‎5.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AlCl3、NH4Cl、Mg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HCl B. BaCl2 C. AgNO3‎ D. NaOH ‎6.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气体的溶液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品红溶液 C. 紫色石蕊试液 D. 氯化钡溶液 ‎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 A. 用氨水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 B. 用焰色反应鉴别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 C. 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Na2SO4溶液 D.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8.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 A. Na2SO3是否被氧化(BaCl2)‎ B. FeCl2是否被氧化(KSCN) C. 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 氯水是否失效(pH试纸)‎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用NaOH溶液提纯混有MgCl2杂质的AlCl3溶液 B. 用溴水和KSCN溶液判断FeBr3溶液中混有FeBr2 C. 用Ba(OH)2溶液可鉴别(NH4)2SO4、NH4Cl、Na2SO4、NaCl四种溶液 D. 用硝酸钡溶液和硝酸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变质 ‎10.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铝,氯化铵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盐酸 B. 氢氧化钠 C. 氯化钡 D. 硝酸银 ‎11.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 ‎12.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13.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1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 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B. 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C. 用Br2的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 D. 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 ‎15.下列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17.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18.某溶液可能含有大量CO32—、S2—、SO32—、SO42—、NO3—、NO2—、OH—等阴离子。为检测上述阴离子,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淡黄色浑浊和气体,将所得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品红褪色,石灰水变浑浊。‎ ‎②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ClO3固体、AgNO3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酸化后再加入淀粉KI溶液,呈蓝色。‎ ‎④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①可推测溶液中一定含大量CO32—、S2—、SO32—、NO3—‎ B. 由②可推测溶液中一定含大量NO2— C. 由③可推测溶液中一定含大量NO3—‎ D. 由实验④难以推测溶液中一定含大量SO42—‎ ‎1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20.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21.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一、④I一、⑤SO32一、⑥SO42一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一),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现象如下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 B.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 C.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 D.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 ‎22.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慢慢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在加入第25滴时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第50滴时,不再产生气体(假设气体全部溢出)。‎ ‎②向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SO32-离子 B. 一定有C1—离子 C. 一定有CO32-离子 D. 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 ‎2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24.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2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 ‎26.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27.现有①Al2(SO4)3②Cu(NO3)2③Ba(OH)2④NH4Cl ⑤NaNO3五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能将一一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①⑤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⑤③①④‎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B. 将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C. 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l-和SO42-,选用试剂及顺序是过量Ba(NO3)2溶液、AgNO3溶液 D. 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29.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能产生光亮的“通路”的是淀粉溶液 B. 将某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色,该气体一定是Cl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Cl—‎ D. 向某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H4+‎ ‎30.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 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一定不存在K+ C. 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D. 向含X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现象,说明X中一定不含醛基 ‎31.利用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鉴别SO2和CO2气体:用酸性KMnO4溶液 B. 证明溶液中含有NH: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 C. 鉴别Br-和I-用双氧水和淀粉溶液 D. 鉴别NO2和溴蒸气:用蒸馏水 ‎32.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②MgSO4;③FeCl3;④Ba(NO3)2;⑤KCl。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 ②④③①⑤        ‎ B. ③①②④⑤ C. ①③②④⑤‎ D. ③②④①⑤‎ ‎3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不相符的是(  ) A. 某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2‎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水溶液显碱性 C.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 D. 用可见光束照射某红褐色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该液体为胶体 ‎34.下列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可行的是(  ) A. 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鉴别两瓶无色溶液:Na2SO4和NaCl B.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 C. NO比空气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可用萃取、分液再蒸馏的方法提取碘水中的碘 ‎35.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Ba(OH)2 H2SO4 ③盐酸 Na[Al(OH)4] NaHSO4‎ ‎④Ca(OH)2Na2CO3 BaCl2 A. ①②      ‎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6.能鉴别MgI2、AgNO3、Na2CO3、NaAlO2四种溶液的试剂是(  ) A. HNO3    ‎ B. KOH C. BaCl2‎ D. NaClO ‎37.常温下,某未知溶液中=1×1012,且含有大量Al3+和NO,检验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以下6种离子:①SiO ②NH ③Fe2+ ④Na+ ⑤HCO ⑥Cl-,其中不必检验就能加以否定的离子是(  ) A. ①③⑤     ‎ B. ②③④ C. ①②⑥‎ D. ④⑤⑥‎ ‎38.以下根据实验现象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白雾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是氯化氢 B. 溶于水能形成无色溶液的红棕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氮 C. 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既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D. 灼烧某织物纤维,可闻到烧焦羽毛气味,说明该织物是棉织物 ‎39.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一一区别的一组是 (  ) A. Na2O2、Al2(SO4)3、MgCl2、K2CO3‎ B. BaCl2、Na2SO4、(NH4)2SO4、KOH C. AgNO3、NaCl、KCl、CuCl2‎ D. Fe2(SO4)3、K2CO3、KHSO4、NH4Cl ‎40.将KSCN、NH4HCO3、BaCl2、Na2S、NaOH等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最佳方法是 (  ) A. 不加任何试剂,将溶液两两混合 B. 加入一种试剂 C. 不加任何试剂,将溶液分别加热 D. 加入两种试剂 ‎41.(多选)只用一种试剂就能进行鉴别的是(  ) A. FeO、Fe(粉),CuO,C B. (NH4)2SO4、NH4Cl、NaNO3、NaCl C. 乙醛、乙酸、甲酸、乙醇 D. 苯、四氯化碳、溴乙烷、己烯 ‎42.(多选)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43.(多选)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44.(多选)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45.(多选)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46.(多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47.(多选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48.(多选)下列各组溶液,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 Na2SO4、H2SO4、AlCl3、BaCl2‎ B. HCl、NaOH、K2SO4、Na2SO4 C. NaAlO2、KHCO3、NaCl、NaHSO4‎ D. NaOH、FeCl3、MgCl2、K2SO4‎ ‎49.(多选)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50.(多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 ‎51.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 ‎(1)步骤1所需玻璃仪器是________;步骤3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对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含有氯化钠;‎ 假设2:只含有________;‎ 假设3: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限选以下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酚酞试液、稀硝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填写下表:‎ ‎ ‎ ‎52.黄钾铵铁矾[KNH4Fex(SO4)y(OH)z]不溶于水和稀硫酸,制取黄钾铵铁矾的流程如下:‎ ‎(1)溶液X是。‎ ‎(2)检验滤液中是否存在K+的操作是。‎ ‎(3)黄钾铵铁矾的化学式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稀硝酸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并配制成100.00 mL溶液A。‎ ‎②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9.32 g。‎ ‎③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mL,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④将步骤③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得固体4.80 g。‎ 通过计算确定黄钾铵铁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53.实验室有NaHSO4、Ba(OH)2、NH3·H2O、NaHCO3、KAl(SO4)2五种无色溶液,现欲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的现象对其进行鉴别。部分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如下表。‎ 表中“↑”表示生成气体物质,“↓”表示生成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0.1 mol溶质的D溶液中滴加E溶液,所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多为________mol。‎ ‎54.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化学式是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55.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烟;‎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 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②中白烟的化学式是。‎ ‎(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的化学式是,D的化学式是。‎ ‎(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H的化学式是。‎ ‎56.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I.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Ⅴ.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I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 ‎(2)由I,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3)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 ‎(4)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5)沉淀C的化学式是。‎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足量的NaOH溶液滴加到MgSO4、Al2(SO4)3和Fe2(SO4)3三种溶液中时现象分别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沉淀消失、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现象各不相同,故A正确;KSCN溶液只能鉴别出Fe2(SO4)3,故B不正确;氨水与MgSO4、Al2(SO4)3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故C错误;三种溶液都呈酸性,滴入石蕊试液现象相同,故D不正确。‎ ‎2.【答案】A ‎【解析】亚硫酸钠和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氯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溶液,氯化亚铁和硫氰化钾溶液不反应,故B正确;碘化钾易被氧化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碘化钾和淀粉不反应,故C正确;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次氯酸能使pH试纸褪色,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当氯水完全转化为盐酸后,盐酸不能使pH试纸褪色,故D正确。‎ ‎3.【答案】D ‎【解析】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要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A不符合题意;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是HCl和Na2CO3两种溶液,剩余的是NaCl和NaNO3两种溶液,需再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B不符合题意;NaBr、HCl、KCl三种溶液需先用Na2CO3溶液鉴别出HCl,再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C不符合题意;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中溴水有颜色,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溶液颜色加深,溴水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与淀粉反应使溶液呈蓝色,剩余的为淀粉溶液,选项D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加入氢氧化钠,因含有铁离子,可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检验是否含有亚铁离子,A错误;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鉴别,B正确;亚铁离子与KSCN不反应,不能鉴别,只能鉴别铁离子,C错误;亚铁离子与苯酚不反应,不能鉴别,只能鉴别铁离子,D错误。‎ ‎5.【答案】D ‎【解析】加入盐酸,与以上四种物质都不反应,无法鉴别,A错误;加入BaCl2不能鉴别Na2SO4和MgSO4,二者都生成BaSO4沉淀,B错误;加入AgNO3都生成白色沉淀,分别为AgCl和Ag2SO4,无法鉴别,C错误;分别向四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原溶液是氯化氨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解的原溶液是硫酸镁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随氢氧化钠量的增多,沉淀溶解的是氯化铝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硫酸钠溶液,D正确。‎ ‎6.【答案】B ‎【解析】A.SO2和CO2气体都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错误;B.SO2‎ 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可鉴别,正确;C.SO2和CO2气体都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鉴别,错误;D.SO2和CO2气体与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因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都比盐酸弱,不能鉴别,错误。‎ ‎7.【答案】D ‎【解析】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都与氨水反应生成沉淀,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 A错误;都含有钠元素,颜色反应都为黄色,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B错误;都生成沉淀,应用硝酸钡溶液鉴别,C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鉴别,D正确。‎ ‎8.【答案】A ‎【解析】亚硫酸钠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钠,亚硫酸钠和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氯化钡溶液检验亚硫酸钠是否变质,可以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A错误;氯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氯化亚铁和硫氰化钾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氯化亚铁是否变质,B正确;碘化钾易被氧化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碘化钾和淀粉试液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淀粉检验碘化钾是否变质,C正确;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次氯酸能使pH试纸褪色,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当氯水完全转化为为盐酸后,盐酸不能使pH试纸褪色,所以可以用pH试纸检验氯水是否失效,D正确。‎ ‎9.【答案】C ‎【解析】混有MgCl2杂质的AlCl3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MgCl2生成氢氧化镁沉淀,AlCl3生成偏铝酸钠,A错误;三价铁遇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FeBr3溶液中混有FeBr2,氧化前后都会变红,B错误;将Ba(0H)2溶液加入到硫酸铵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加入到氯化铵中,有气体生成,加入硫酸钠中生成白色沉淀,加入氯化钠中无明显现象,C正确;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所以加硝酸钡溶液和硝酸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加入盐酸,都不反应,不能鉴别,错误;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分别为无现象、白色沉淀、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鉴别,正确;C.加入氯化钡,硫酸钠,硫酸镁都生成沉淀,不能鉴别,氯化铝,氯化铵都不反应,也不能鉴别,错误;D.加入硝酸银溶液,都生成沉淀,不能鉴别,错误。‎ ‎11.【答案】B ‎【解析】A项也可能是溶液含Ag+,错误;B正确;K+的检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错误;红色石蕊试纸没有用水湿润,D错误。‎ ‎12.【答案】A ‎【解析】A正确;B错误,X也可能为浓硝酸;C错误,原酸性溶液中若有Fe2+,加入NO3-‎ 相当于是HNO3,能氧化Fe2+到Fe3+;D错误,Z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若发生取代pH减小。‎ ‎13.【答案】B ‎【解析】A错误,比较非金属性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3不是S的最高价含氧酸;B正确;C错误,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或HSO3-能产生一样的现象;D错误,若原溶液中为SO32-遇到HNO3能氧化为SO42-。‎ ‎14.【答案】C ‎【解析】A正确;B正确;C错误,电石中有杂质能产生H2S,遇到Br2的CCl4溶液也能褪色;D正确。‎ ‎15.【答案】D ‎【解析】A错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有氧化性;B错误,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C错误,甲苯遇溴水发生萃取,为物理变化;D正确,AgCl能转化为更难溶的AgBr。‎ ‎16.【答案】C ‎【解析】A正确;B正确,为SO42-的检验方法;C错误,应该把溶液中和到碱性再与银氨溶液反应;D正确,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产生SO2,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17.【答案】B ‎【解析】A错误,可能含有Ag+;B正确;C错误,Na2O2变质产生Na2CO3,与稀盐酸产生CO2气体;D错误,Ksp(BaCO3)>Ksp(BaSO4),BaSO4与BaCO3的Ksp差异不大,加入饱和的Na2CO3能使BaSO4转化为BaCO3。‎ ‎18.【答案】D ‎【解析】A错误,由实验①可得溶液中有S2-、SO32-、CO32-,加入酸后生成H2S、SO2、CO2,H2S与SO2反应产生淡黄色的沉淀S,且SO2过量,不能得出含有NO3-;B错误,实验②中加入了KClO3会与S2-反应产生Cl-,与AgNO3生成AgCl的沉淀,不一定是NO2-;C错误,NO2-酸化后也能氧化I-;D正确,若原溶液含有NO3-,酸化后能氧化SO32-到SO42-。‎ ‎19.【答案】B ‎【解析】A错误,可能为SO32-;B正确;C错误,水解后要加入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硝酸银溶液;D错误,新制氢氧化铜应该是碱过量。‎ ‎20.【答案】C ‎【解析】A错误,白色沉淀为BaSO4,盐酸酸化的硝酸钡相当于是稀硝酸能氧化SO2至SO42-;B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C正确,说明Cl2先氧化了Fe2+;D错误,检验醛基前要加碱至溶液呈碱性。‎ ‎21.【答案】D ‎【解析】由步骤①可得溶液中含有SO32-,步骤②说明有I-,步骤③中的SO42-可能是SO32-‎ 被硝酸或者步骤②中的氯水氧化得到的,步骤②加入氯水得到了还原产物Cl-,最后的AgCl中的Cl-不能确定来自于原溶液,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由于有SO32-不可能有Ba2+,所以阳离子只能为Na+,溶液中肯定有的为①④⑤,不能确定的为③⑥,肯定没有的为②。‎ ‎22.【答案】C ‎【解析】①中信息可知,加入盐酸开始没有气泡,到第25滴时产生气体,所以一定没有HCO3-,又因为气体无刺激性,所以一定没有SO32-,这样就一定有CO32-离子;而①中加入了盐酸即引入了C1—离子,所以不能确定原来溶液中是否含C1—离子。因此C选项正确。‎ ‎23.【答案】C ‎【解析】A.苯酚中滴加浓溴水酸性明显增强,生成HBr,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正确; 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还可能为Ag+,可能为SO32﹣,正确;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反应生成硅酸沉淀,酸性为碳酸大于硅酸,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错误;‎ D.同类型的沉淀,溶度积小的沉淀先析出,即Ksp(AgCl)>Ksp(AgI),正确。‎ ‎24.【答案】A ‎【解析】A正确;B错误,只要是挥发性酸就可以,如浓硝酸;C错误,也可能是Fe2+;D错误,如果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一定有HBr生成,溶液的pH要变小。‎ ‎25.【答案】A ‎【解析】A正确,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错误,将FeSO4高温强热,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得到的沉淀只有硫酸钡;C错误,乙烯不能使品红褪色,气体应为二氧化硫;D错误,也可能生成AgCl沉淀,如检验是否含有SO42﹣,应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检验。‎ ‎26.【答案】A ‎【解析】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稀盐酸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如果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否则没有硫酸根离子,A正确;观察K元素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则一定含Na元素,可能含K元素,B错误;H2S通入CuSO4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为CuS,并生成硫酸,由化学平衡移动可知,生成CuS沉淀使反应能发生,但不能利用此反应说明强酸制取弱酸,C错误;碘能使淀粉试液变蓝色,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呈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但不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D错误。‎ ‎27.【答案】B ‎【解析】观察溶液为蓝色的为②Cu(NO3)2,在余下的四种无色溶液中加入Cu(NO3)2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为③Ba(OH)2,利用Ba(OH)2液加入余下的3种溶液中,生成刺激性气体的为④‎ ‎,生成白色沉淀的为①,无现象的为⑤,选择B。‎ ‎28.【答案】C ‎【解析】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Fe先与Fe3+反应,再与Cu2+反应,如果反应有剩余,必定含有Cu,A错误;将CO2和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由于无法弱酸制强酸,因此反应不进行,通入Ba(NO3)2溶液中,由于HNO3可以把H2SO3氧化为H2SO4,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B错误;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l-和SO42-,选用试剂及顺序是过量Ba(NO3)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C正确;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加热,两者反应了生成NH3,而不是分离,D错误。‎ ‎29.【答案】A ‎【解析】淀粉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A正确;能氧化I-到I2的气体不一定是Cl2,也可以是O2等,B错误;与Ag+产生白色沉淀的还能是CO32-等离子,C错误;NH3易溶于水,可能有NH4+,产生的NH3溶解在水中,D错误。‎ ‎30.【答案】C ‎【解析】A错误,能使品红褪色的还可以是Cl2、O3等气体;B错误,观察K+的焰色反应的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C正确,有丁达尔现象的是胶体,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D错误,若X为甲酸,加入银氨溶液首先与甲酸发生中和反应,要先加碱中和甲酸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才能产生银镜现象 ‎31.【答案】B ‎【解析】A项,鉴别SO2和CO2气体可以利用SO2的还原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SO2;B项,证明溶液中含有NH,应该使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和红色石蕊试纸;C项,鉴别Br-和I-可以利用淀粉遇I2变蓝的特性,可以使用双氧水和淀粉溶液;D项,NO2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气体,鉴别时可以利用二者在水中溶解时现象的不同。‎ ‎32.【答案】B ‎【解析】鉴别物质时可以直接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本题中可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判断呈棕黄色的溶液为FeCl3溶液,然后再用FeCl3溶液做试剂,可鉴别出NaOH溶液,再用NaOH溶液鉴别出MgSO4溶液;最后用MgSO4溶液做试剂可检验出Ba(NO3)2溶液,剩下的为KCl溶液。‎ ‎33.【答案】C ‎【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只有CO2,A项正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B正确;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时,应先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未生成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C错误;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常用方法,D项正确。‎ ‎34.【答案】D ‎【解析】A选项:两种溶液中都会生成白色沉淀。B选项:SO2和CO2都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选项: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 ‎35.【答案】A ‎【解析】①中KOH和AlCl3互滴现象不同,另一种是Na2SO4,可以鉴别;②中H2SO4和NaHCO3反应生成气体,且二者和Ba(OH)2均生成白色沉淀,BaCO3遇H2SO4又能产生气体;③中盐酸、NaHSO4分别与Na[Al(OH)4]反应的现象相同;④中Ca(OH)2、BaCl2分别与Na2CO3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分开Ca(OH)2与BaCl2。‎ ‎36.【答案】A ‎【解析】HNO3氧化I-生成棕色的碘,与Na2CO3反应产生无色的CO2气体,与NaAlO2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溶解,现象均不同。‎ ‎37.【答案】A ‎【解析】常温下,c(H+)/c(OH-)=1×1012,c(H+)·c(OH-)=1×10-14,联立解得c(H+)=0.1 mol/L,故该溶液呈酸性。又因所给溶液中含有NO,故SiO、Fe2+、HCO不能大量存在。‎ ‎38.【答案】B ‎【解析】A项中凡是容易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都能形成白雾,比如氨气;C项中只能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项中闻到烧焦羽毛气味说明含有蛋白质,该织物不是棉织物。‎ ‎39.【答案】C ‎【解析】A选项可按下列顺序区别:Na2O2(淡黄色)→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的为MgCl2,生成白色沉淀又溶解的为Al2(SO4)3,最后剩余K2CO3;B选项可用两两相混的方法来区别;D选项的检出顺序为Fe2(SO4)3→K2CO3→KHSO4→NH4Cl;C选项不能区别,故正确答案为C项。‎ ‎40.【答案】B ‎【解析】鉴别五种溶液的最佳方法应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硫氰化钾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含铁离子的盐溶液,若分别在五种溶液中加入硫酸铁溶液,现象依次为KSCN(红色)、NH4HCO3(既有红褐色沉淀又有无色气体)、BaCl2(白色沉淀)、Na2S(浅黄色沉淀)、NaOH(红褐色沉淀)。本题若选择氯化铁或硝酸铁溶液也可以鉴别出来。‎ ‎41.【答案】AC ‎【解析】A.FeO、Fe(粉)、CuO、C分别与盐酸混合的现象为:浅绿色溶液、气体生成、蓝色溶液、无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正确;B.(NH4)2SO4、NH4Cl、NaNO3、NaCl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利用氢氧化钡、硝酸银可鉴别,错误;C.乙醛、乙酸、甲酸、乙醇分别与氢氧化铜混合的现象为:砖红色沉淀、蓝色溶液、砖红色沉淀和蓝色溶液、无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正确;D.苯、四氯化碳、溴乙烷、己烯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利用溴水、NaOH溶液可鉴别,错误。‎ ‎42.【答案】BD ‎【解析】A错误,非金属性:,应该用H2SO4的酸性强于碳酸来证明,本实验只能得到H2SO3的酸性强于碳酸的结论;B正确,CCl4层溶液显紫色,说明有碘生成,原无色溶液中有正确;C错误,无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除了CO2还有SO2,因此溶液X中可能含有SO32-或HSO3-;D正确,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含有Ag+或SO32-,不一定含有。‎ ‎43.【答案】BC ‎【解析】A错误,Fe与水蒸气生成Fe3O4为红色固体;B正确,可能原溶液中有Fe3+,Fe2+的检验应该先加KSCN溶液,若没有现象加入新制氯水产生红色,则有Fe2+;C正确;D错误,NaClO水解产生HClO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酸碱性。‎ ‎44.【答案】CD ‎【解析】A错误,酸过量产生氢气的量由Zn决定,加入胆矾后Zn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使Zn减少,产生氢气量减少,但是这时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NO3-在酸性环境下相当于稀硝酸,能氧化Fe2+,不一定是双氧水氧化的;C正确,接触面积大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 ‎45.【答案】CD ‎【解析】A错误,比较非金属性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3不是S的最高价含氧酸;B错误,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正确;D正确。‎ ‎46.【答案】AB ‎【解析】A正确,为SO42-的检验;B正确;C错误,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产生SO2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D错误,醛基的检验要先加碱至溶液呈碱性。‎ ‎47.【答案】BC ‎【解析】浓硫酸与铜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常温下不反应,A错误;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强酸、强碱反应,与氨水不反应,不溶于氨水,B正确;溶液先不显红色,说明不含Fe3+,加入氯水后变红色,说明含有Fe2+,C正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含有I2,并不是含有I-,D错误。‎ ‎48.【答案】CD ‎【解析】 D组中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其他溶液的颜色为无色,故首先鉴别出FeCl3溶液。然后用FeCl3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反应,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对应溶液应为NaOH溶液;而MgCl2溶液、K2SO4溶液与FeCl3溶液不发生反应。最后用NaOH溶液来鉴别出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K2SO4溶液(无现象),整个检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红褐色),Mg2++2OH-===Mg(OH)2↓(白色)。其余三组中的各溶液,由于都是无色溶液,无法从外观上加以区别,一般均采用“互滴法”,A中Na2SO4和H2SO4无法鉴别。B中溶液两两互滴均无明显现象。‎ C中溶液两两互滴,当NaAlO2与NaHSO4滴加顺序不同时现象也不同,可鉴别出NaAlO2和NaHSO4,然后用NaHSO4鉴别出KHCO3和NaCl。‎ ‎49.【答案】AC ‎【解析】A正确,蔗糖变黑,证明浓硫酸有脱水性,膨胀,说明有气体生成,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B错误,常温下,将Al放入浓硝酸中,Al片钝化,表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C正确,2Na+2CH3CH2OH→2CH3CH2ONa+H2↑。D错误,4H2O(g)+3FeFe3O4+4H2,粉末应变黑。‎ ‎50.【答案】AD ‎【解析】由于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而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A项正确;AgNO3先与NH3·H2O反应生成AgOH沉淀,AgOH沉淀再与NH3·H2O反应生成可溶性的[Ag(NH3)2]OH,Ag+与NH3·H2O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不属于置换反应, C项错误;由于Fe3+的氧化性强于I2,故I-被Fe3+氧化为I2,I2溶于CCl4显紫红色,D项正确。‎ ‎51.【答案】(1)烧杯、玻璃棒 过滤 ‎(2)氢氧化钠 (3)①硝酸钡溶液 ‎② 【解析】(1)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1为溶解过程,所需玻璃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步骤3为过滤操作。(2)由题意可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的杂质有三种可能:可能1:只含有氯化钠;可能2:只含有氢氧化钠;可能3: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3)由于三种物质的区别在于阴离子,所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时,应该先除去CO,然后再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OH-、Cl-,除去时不能引入OH-和Cl-。①加入过量试剂A的目的是除去CO,应该选用硝酸钡溶液,不能选用氯化钡溶液。②检验OH-时可以选用酚酞试液,检验Cl-时可以选用硝酸银溶液,但应该先检验OH-,因为用硝酸银溶液检验Cl-时OH-会造成干扰。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52.【答案】(1)氨水(或写“NH3·H2O”)‎ ‎(2)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滤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若火焰呈紫色,则存在K+‎ ‎(3)n(SO)=n(BaSO4)= =0.04 mol n(NH)=n(NH3)= =0.01 mol n(Fe3+)=2n(Fe2O3)=2× =0.06 mol n(K+)=n(NH)=0.01 mol 根据电荷守恒:n(OH-)=n(K+)+n(NH)+3n(Fe3+)-2n(SO)=0.12 mol n(K+)∶n(NH)∶n(Fe3+)∶n(SO)∶n(OH-)=1∶1∶6∶4∶12‎ 黄钾铵铁矾的化学式为KNH4Fe6(SO4)4(OH)12‎ ‎【解析】(1)由制取黄钾铵铁矾的示意图及黄钾铵铁矾[KNH4Fex(SO4)y(OH)z]组成,可知加入X是氨水;‎ ‎(2)通过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存在情况,方法为:用洁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滤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若火焰呈紫色,则存在K+;‎ ‎(3)②的沉淀为硫酸钡,硫酸钡的物质的量就等于溶液中硫酸根的物质的量:n(SO42﹣)=n(BaSO4)==0.04 mol;③所得气体为氨气,溶液中铵离子物质的量就等于氨气的物质的量:n(NH4+)=n(NH3)==0.01 mol;④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铁,根据铁原子守恒,溶液中的铁离子物质的量为:n(Fe3+)=2n(Fe2O3)=2×=0.06 mol;黄钾铵铁矾[KNH4Fex(SO4)y(OH)z]中,n(K+)=n(NH4+)=0.01 mol,‎ 根据电荷守恒:n(OH﹣)=n(K+)+n(NH4+)+3n(Fe3+)﹣2n(SO42﹣)=0.12 mol n(K+):n(NH4+):n(Fe3+):n(SO42﹣):n(OH﹣)=1:1:6:4:12‎ 黄钾铵铁矾的化学式为KNH4Fe6(SO4)4(OH)12。‎ ‎53.【答案】(1)NaHSO4 Ba(OH)2‎ ‎(2)NH3·H2ONH+OH-‎ ‎(3)Al3++3HCO===Al(OH)3↓+3CO2↑‎ ‎(4)0.25‎ ‎【解析】(1)C与D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则C、D分别是NaHCO3、KAl(SO4)2中的一种;B与C反应只有气体生成,则B、C分别是NaHSO4、NaHCO3中的一种;据此可知C是NaHCO3,则D是KAl(SO4)2,B是NaHSO4;又由于E与B、C、D反应都有沉淀生成,故E是Ba(OH)2,A是NH3·H2O。(2)NH3·H2O是弱电解质,书写其电离方程式时要用可逆符号。(3)Al3+与HC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4)当KAl(SO4)2与Ba(OH)2按1∶1.5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时,Al3+恰好完全沉淀,反应方程式为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当KAl(SO4)2与Ba(OH)2按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时,SO完全沉淀,反应方程式为KAl(SO4)2+2Ba(OH)2===KAlO2+‎ ‎2BaSO4↓+2H2O。可见,当KAl(SO4)2与Ba(OH)2按1∶1.5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多。观察反应方程式可知0.1 mol KAl(SO4)2参与反应时生成0.25 mol沉淀。‎ ‎54.【答案】 (1)HCl NH4Cl ‎(2)Cu+Cl2CuCl2‎ ‎(3)2Mg+CO22MgO+C ‎(4)NO O2‎ ‎(5)2H2S+3O22H2O+2SO2‎ ‎(6)CH4‎ ‎【解析】 由题意知A、B、E、F、G为酸性气体,I为NH3,A与NH3相遇产生白色烟雾,则A为HCl气体;由③④信息得B为Cl2,E为SO2;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可剧烈燃烧生成MgO和碳,故F为CO2;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且G在D中燃烧可以生成SO2和H2O,所以C为NO,D为O2,G为H2S;H和Cl2混合后在亮处放置可生成油状液体和HCl气体,故H为CH4或其他气态烷烃。‎ ‎55.【答案】(1)HCl NH4Cl (2)Cu+Cl2CuCl2(3)2Mg+CO22MgO+C (4)NO O2(5)2H2S+3O22SO2+2H2O (6)CH4‎ ‎【解析】根据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为酸性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为NH3,根据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得A为HCl。由③得B,E为Cl2和SO2再根据④得出B为Cl2,则E为SO2。由⑤得出F为CO2。由⑥可得C,D为NO和O2。再根据⑦可得D为O2,则C为NO,G含有H,S两种元素,G为H2S。Cl2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HCl,则H为CH4。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是HCl,①中生成的白烟是氯化铵;‎ ‎(2)④中发生的反应是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u+Cl2CuCl2;‎ ‎(3)⑤中发生的反应是Mg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 (4)由上述分析可知,C的化学式是NO,D的化学式是O2; (5)⑦中发生的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6)由上述分析可知,H的化学式是CH4。‎ ‎56.【答案】(1)CO2‎ ‎(2)钠 硅 (3)Al3++3NH3•H20═Al(OH)3↓+3NH4+(4)Al(OH)3+OH-═AlO2-+2H2O (5)Mg(OH)2(6)Mg3Al(OH)7CO3‎ ‎【解析】(1)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合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知该气体为CO2;‎ ‎(2)X中一定不含Si,因为硅酸盐中加入过量盐酸,会产生硅酸沉淀,一定不含Na,因为Na的焰色为黄色;‎ ‎(3)调节pH至5~6时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l(OH)3,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0═Al(OH)3↓+3NH4+;‎ ‎(4)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5)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12,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C为Mg(OH)2;‎ ‎(6)由于n(CO2):n[Al(OH)3]:n[Mg(OH)2]=1:1:3,则CO32-,Al3+,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结合电荷守恒,则CO32-,Al3+,Mg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7,X为Mg3Al(OH)7CO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