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基础知识竞赛化学试卷
古浪二中2019年冬季基础知识竞赛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Mg→MgO B. CaO→CaCO3 C. Cl2→NaCl D. H2SO4→SO2 【答案】A 【解析】 氧化反应是指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指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A. Mg的化合价变化:0→+2,属于氧化反应;B. 元素化合价无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Cl的化合价变化:0→-1,属于还原反应; D. S的化合价变化:+6→+4,属于还原反应;故选A。 2.现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 A. 1∶1∶1 B. 1∶2∶3 C. 3∶2∶1 D. 6∶3∶2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CO、CO2、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z mol,那么三种物质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2y mol、3z mol,因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氧原子,因此x=2y=3z=1mol,解得x:y:z=6:3:2, 答案选D。 3.小明在实验室中配制稀NaOH溶液,将浓NaOH溶液倒入盛自来水的烧杯中时,发现溶液变浑浊,由此推测自来水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 Na+ B. Ba2+ C. Mg2+ D. Cl- 【答案】C 【解析】 【详解】镁离子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答案选C 4.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钠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保存在水中 B. 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 C. 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 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的煤油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钠能与水反应,不能保存在水中,故A错误; B、钠为固体,不能保存在细口瓶中,故B错误; C、钠能与氧气反应,用铝箔包裹,不能隔绝空气,故C错误; D、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能保存在煤油中,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溶液呈现无色,且加入一小块钠后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MnO4-、SO42-、H+ B. Ba2+、Na+、HCO3—、NO3— C. Na+、NO3—、K+、Cl− D. Ca2+、NO3—、Cl−、CO32— 【答案】C 【解析】 【分析】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该题隐含了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共存的条件。 【详解】A、MnO4-为紫色,不符合题意,且H+与碱性溶液中不能共存; B、Na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HCO3-反应,有CO32-生成,不能共存; C、可以共存; D、Ca2+与CO32-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故答案选C。 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合用于宇航员(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出舱时的供氧剂的是 ( ) A. H2O2 B. KMnO4 C. KClO3 D. Na2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以上四种物质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放出O2 ,但是条件各有不同,需要结合具体条件和使用场所去分析。 【详解】A. H2O2分解产生O2需要加热或者催化剂; B. KMnO4分解产生O2需要加热; C. KClO3分解产生O2需要加热和催化剂; D. Na2O2可以和宇航员呼出的CO2、H2O反应产生O2; 相比之下,Na2O2作供养剂更为合适,故合理选项为D。 7.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 红热的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项、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中没有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项、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项、红热的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8. 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熔点比生铁的低 B. 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 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 D. 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生铁是铁与碳的合金,由于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成分中任一物质的熔点,故A错误; B项、生铁与盐酸反应时,铁、碳在盐酸中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使反应速率比纯铁要快,故B错误; C项、生铁在潮湿空气中,Fe、C形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腐蚀速率远比纯铁要快,故C错误; D项、金属铁、铝在常温下皆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该题是中等难度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9.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将一小粒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一小粒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HCl反应;③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④将两小粒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粒直接投入水中,另一粒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投入水中,则二者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使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变蓝,①错误; 钠与水反应的本质是钠与H+反应,所以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HCl电离出的H+反应,②错误; 钠在水蒸气中反应产生的是氢气,尽管温度高且反应放热,因无氧气参与,所以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不能燃烧,③错误; ④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因此,用铝箔包住的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的H2较多,④错误。 ①②③④错误,故选D。 10.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铝箔在空气中不易燃烧 B. 用酸处理时未能将氧化铝溶解 C. 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熔点高 D. 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答案】B 【解析】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在空气中可以很快形成致密氧化物薄膜,又因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故铝熔化但不滴落。 11. 实验室常用于保存钠的液体是 A. 煤油 B. 水 C. 汽油 D. 四氯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钠的密度大于煤油,而小于水,钠的性质很活泼,为隔绝与空气中氧气或水蒸气接触,一般保存在煤油中,答案选A。 【点晴】化学试剂的保存一般依据物质的性质,总结如下:(1)按酸碱性及氧化性选择瓶塞,①玻璃塞:一般试剂可用玻璃塞,但碱及碱性物质的存放需用软木塞或橡皮塞。②橡皮塞:强氧化性物质(如KMnO4、Br2、H2O2、浓H2SO4、浓HNO3等)及有机物(如苯、四氯化碳、汽油等)存放不可用橡皮塞。(2)按稳定性选择瓶子的颜色,①无色瓶子:存放一般试剂。②棕色瓶子:存放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药品,并置于阴凉处,如HNO3、AgNO3、卤化银、氯水、溴水、碘水等。答题时注意灵活应用。 12. 钢铁、铝合金、铜合金三种合金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钢与生铁的主要成分相同,所以性能相同 B. 镁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部件 C. 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但耐腐蚀能力较差 D. 铝铁合金具有很高的熔点,能用于制造火箭外层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碳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二者含碳量不同,所以性能差异很大,故A项错误; B项、镁铝合金具有质地轻、硬度大、耐腐蚀等性能,决定了其能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部件,故B项正确; C项、铜是不活泼金属,其合金性质稳定、耐腐蚀能力很强,故C项错误; D项、一般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的低,铝铁合金的熔点低于单质铁的熔点,不能用于制造火箭外层材料,故D项错误; 故选B。 13.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属于两性化合物的是( ) ①NaHCO3②(NH4)2S ③Al2O3④Al(OH)3⑤Al A. 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正盐(碳酸钠)和水,但不属于两性化合物,故错误; ②(NH4)2S与盐酸反应生成H2S气体和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氨水,但不属于两性化合物,故错误; ③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正确; ④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正确; ⑤Al是金属单质,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属于两性化合物,故错误; ③④正确,故选A。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 B. 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 C. 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D. Al2O3能与所有酸、碱溶液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Al2O3虽然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但Al2O3和Al(OH)3中Al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Al2O3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故A错误; B项、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 C项、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C正确; D项、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与强酸、强碱反应,但不与弱酸、弱碱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5. 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 ) A. 氯化钡溶液 B. 稀硫酸 C. 石灰水 D. 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BaCl2溶液与Na2CO3、Na2SO4均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A错误; B项、稀硫酸与Na2CO3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可以除去Na2CO3,故B正确; C项、石灰水与Na2SO4、Na2CO3反应生成CaSO4、CaCO3,不能除去杂质,故C错误; D项、NaOH与Na2SO4、Na2CO3均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D错误; 故选B。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 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 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呈碱性 D. 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可以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故A正确; B项、Na2O与水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项、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呈碱性,故C正确; D项、氯化钠性质稳定,是调味剂,是食用盐,故D正确; 故选B。 17.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 A. NaOH B. Na 2O2 C. Na2O D. Na2CO3·10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NaOH 吸收空气中CO2质量增加,A项不符合题意; B项、Na2O2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同时释放出O2和H2由质量差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B项不符合题意; C项、Na2O 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C项不符合题意; D项、Na2CO3·10H2O放置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从而使质量减轻,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8.下列金属中属于黑色金属的是( ) A. 铁 B. 金 C. 银 D. 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金属的单质有很多种,在冶金工业,人们常把分为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和有色金属(铁、铬、锰以外的金属)两大类,铁属于黑色金属,其他属于有色金属,故选A。 19.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Na2O2是一种白色固体 B. 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的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C. 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 Na2O2的漂白原理与木炭的漂白原理相同 【答案】C 【解析】 Na2O2为淡黄色固体,A项错误;生成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B项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知两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C项正确;Na2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木炭具有吸附性而使物质漂白, 原理不同,D项错误。 20. 为了检验某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铁片 C. 硫氰酸钾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 【答案】C 【解析】 FeCl2与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Fe(OH)2,后被O2氧化为Fe(OH)3,会干扰Fe3+的检验,故A项不符合;Fe与Fe3+反应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故B项不符合;Fe2+与SCN-不反应,但Fe3+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色,故C项符合;KMnO4只与Fe2+反应,不与Fe3+反应,故D项不符合。 21.将过氧化钠投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最终生成白色沉淀 B. 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 C. 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D. 无明显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氧化成Fe3+,可与Na2O2和水反应生成的OH-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Na2O2与水反应产生O2,不放出黄绿色的Cl2;A.最终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B.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符合题意;C. 有黄绿色气体产生不符合题意;D.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答案:B。 【点睛】考查Na2O2强氧化性。过氧化钠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Na2O2 能将Fe2+氧化成Fe3+。 22.将Fe(OH)2露置在空气中加热灼烧所得的产物为( )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OH)3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当露置于空气中时,Fe(OH)2首先转化为Fe(OH)3,然后Fe(OH)3分解生成Fe2O3和H2O。故答案选B。 23. 下列物质受热不易分解的氢氧化物是( ) A. Al(OH)3 B. NaOH C. Mg(OH)2 D. Fe(OH)3 【答案】B 【解析】 【详解】Al(OH)3、Mg(OH)2、Fe(OH)3三种均为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相应的氧化物,NaOH为易溶性碱,受热不易分解,故选B。 24. 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 A. 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 B. 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 C. 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 D. 制造保险丝——硬度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白炽灯灯丝通电后放出大量的热,熔点必须高,故A正确; B项、飞机在天上飞所以需要质量轻,为了安全必须材料坚硬,故B正确; C项、化工原料有很多具有腐蚀性的,所以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必须耐腐蚀,故C正确; D项、保险丝在短路时是要熔断的,熔点要低,故D错误; 故选D。 25. 我国人民早在商代就已掌握青铜(铜、锡、铅合金)冶铸技术。在商代首都——河南安阳,曾经出土多处炼铜遗址和大量青铜器件,其中有一件司母戊大鼎,高133 cm、长110 cm、宽78 cm,重875 kg,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最壮观的一件珍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 B. 青铜合金具有比铜单质更好的机械性能 C. 青铜不易生锈是因为铜的性质不活泼 D. 铜被最早使用是因为铜的性质不活泼,易冶炼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故A正确; B项、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故青铜比铜单质的机械性能好,且提高了其抗腐蚀性能,故B正确; C项、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故C错误; D项、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易于冶炼为单质,是最早使用的金属故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进行焰色反应的操作,应把装在玻璃棒上的______放在酒精灯的火焰里灼烧,等到跟原来火焰______的时候,蘸上要检验的溶液,放在火焰上观察火焰的颜色。每次实验完后都要用______洗净______,在火焰上灼烧到______为止。 【答案】 (1). 铂丝 (2). 颜色相同 (3). 盐酸 (4). 铂丝 (5). 没有颜色 【解析】 【详解】 进行焰色反应使用的主要仪器为铂丝,先将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直至与火焰原来的颜色相同,然后蘸取待测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如果含钾元素,则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来观察.每次试验完都要用盐酸洗净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与火焰原来的颜色相同为止,操作步骤可总结为:洗、烧、蘸、烧、洗,故答案为:铂丝;颜色相同;盐酸;铂丝;没有颜色。 27.判断存放的FeCl2溶液是否变质。从现象观察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的方法为加入_________试剂,若溶液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有____________存在。实验室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在配制时常加入__________和________。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放置一段时间,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 【答案】 (1). 溶液是否变为黄色 (2). KSCN (3). 血红色 (4). Fe3+ (5). 铁粉 (6). 盐酸 (7). 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解析】 【分析】 亚铁离子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发生水解,据此性质回答氯化亚铁的相关问题;铁离子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进行检验。 【详解】在溶液中亚铁离子为浅绿色,铁离子为黄色,从现象观察若溶液颜色变为黄色,则存放的FeCl2溶液因氧化而变质;加入KSCN溶液试剂,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证明有Fe3+存在;配制FeCl2溶液要防止其水解,需要加盐酸抑制其水解,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需要加铁粉;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则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放置一段时间,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故答案为:溶液是否变为黄色;血红色;Fe3+;铁粉和盐酸;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8.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使水位达到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Na掉入水中。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有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 ①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_________。 ③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④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端液面________。 【答案】 (1). 2Na+2H2O=2NaOH+H2↑ (2). 钠浮在水面上 (3). 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 (4). 溶液呈红色 (5). 上升 (6). 下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金属钠和水的反应,该反应的现象为“浮”、“响”、“游”、“熔”、“红”。“浮”指钠块浮在水面上;“响”是因为反应放热,且不断有H2生成;“游”是产生的H2不断推动钠块来回移动;“熔”是因为钠块的熔点很低,反应放热使钠块熔化;“红”是因为反应生成了NaOH,使事先加入的酚酞变红。 【详解】(1)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2)①钠浮在水面上,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②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证明钠的熔点低; ③反应后溶液呈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④B端压强增大,液面下降,A端液面上升,证明有气体生成。 【点睛】钠和水的反应是高中化学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化学实验,需要学生深刻记忆该实验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9.根据图填空。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e (2). FeCl2 (3). KCl (4). Fe(OH)3 (5). FeCl3 (6). 4Fe(OH)2+2H2O+O2=4Fe(OH)3 (7). 2Fe3++Fe=3Fe2+ 【解析】 【分析】 首先以BD作为切入点,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再变红褐色是Fe(OH)2变成Fe(OH)3的特有现象,由此可确定D是Fe(OH)3,由D可推测出E为FeCl3溶液,A为Fe,由2FeCl3+Fe=3FeCl2可推测出B是FeCl2,另由C中加入AgNO3、H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可知C中含Cl-,焰色反应呈浅紫色,则证明C中含有K+,故C为KCl。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Fe,B是FeCl2,C为KCl,D是Fe(OH)3,E为FeCl3溶液,故答案为:Fe;FeCl2;KCl;Fe(OH)3;FeCl3; (2)生成D的反应为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2H2O+O2=4Fe(OH)3,故答案为:4Fe(OH)2+2H2O+O2=4Fe(OH)3; (3) E→B的反应为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