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结构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结构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

课时作业2‎ ‎1.(2019年长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碱金属单质都可以作还原剂 C.碱金属单质都能在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D.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解析: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同时原子半径又比较大,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A、B正确;锂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Li2O,C错误;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D正确。‎ 答案:C ‎2.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能证明下述四点性质中的 (  )‎ ‎①钾比水轻 ‎②钾的熔点低 ‎③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A.只有①④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钾投入水中的实验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类似。由钾浮在水面上,推知①;由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推知②③;由溶液变红,推知④。‎ 答案:D ‎3.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卤素单质与水都生成HX和HXO C.其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 D.卤素单质与其他物质化合时,均表现为还原性 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A项错误。要注意F2及氟的化合物的特殊性:F2与水反应置换H2O中的氧生成O2,不像其他卤素单质,B项错误。卤素单质与其他物质化合时,多表现为氧化性,D项错误。‎ 答案:C ‎4.向含有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是(  )‎ A.NaCl和KI B.NaCl、KCl、I2‎ C.KCl和NaBr D.KCl和NaCl 解析:过量的Cl2将I-、Br-从溶液中完全置换出来,在蒸干、灼烧过程中溴挥发、碘升华,所得固体为NaCl和KCl。此题也可利用Cl2、Br2、I2活泼性强弱用排除法选出D项。‎ 答案:D ‎5.如图是M、N两种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5‎ A.M位于第五周期第Ⅶ族 B.N位于第ⅠA族,该主族中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 C.N与H2O反应比Na与H2O反应剧烈 D.M的原子半径小于氯原子半径 解析:M是第五周期第ⅦA族元素,A项错误;N是第六周期ⅠA族元素,ⅠA元素除氢外称之为碱金属元素,B项错误;还原性N>Na,故N与H2O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C项正确;M是碘元素,原子半径I>Cl,D项错误。‎ 答案:C ‎6.(2019年临沂高一检测)如图表示第ⅠA族金属(又称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金属性 ‎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阳离子的氧化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A、B、D三项与图相符;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增,其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C项与图不符。‎ 答案:C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a属于碱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C.第2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一定为6‎ D.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ⅣA族 解析:Ca属于碱土金属元素,故A错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为8,例如He是2,B错误;第2周期第ⅣA族元素是碳元素,其原子核电荷数为6,C正确;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是S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ⅣA族,D错误。‎ 答案:C ‎8.最新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与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合作,成功研发出铯(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ⅠA族,根据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下列内容:‎ ‎(1)铯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铯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铯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放出________色气体,同时向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预测铯单质的还原性比钠单质的还原性________(填“弱”或“强”)。‎ 5‎ 解析:铯原子核外电子分六层排布,分别是2、8、18、18、8、1,原子序数是55,最外层电子数是1。铯与钠同主族,具有极强的金属性,与水反应生成H2和CsOH,CsOH是强碱,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1)6 1 55‎ ‎(2)无 红 2Cs+2H2O===2CsOH+H2↑ (3)强 能力提升 ‎9.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Li<Na<K<Rb<Cs B.密度:Li<Na<K<Rb<Cs C.熔沸点:Li<Na<K<Rb<Cs D.还原性:Li>Na>K>Rb>Cs 解析:A.Li、Na、K、Rb、Cs,都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LiNa>K>Rb>Cs,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还原性依次增强,还原性:LiW B.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C.Y的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H2‎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T 解析: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应位于第2周期,且应处于周期表中右半部分,W与X处于同一主族,且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那么X为O,W为S,那么Z为P,T为As,Y为Si。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故A和D均正确;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单质,常存在于火山口附近,B错误;Y为Si,Si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C正确。‎ 答案:B ‎12.(2019年浙江温州中学月考)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最能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 A.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 5‎ B.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离子化合物 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离子 解析:在A、B中,非金属元素可以与其他非金属形成化合物,如H元素形成HCl、H2O等;D中I2与I―形成I,这恰是部分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如S也可以与S2―形成S;只有C中形成的I3+相当于金属阳离子,碘表现金属的性质。‎ 答案:C ‎1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论 A ‎ 与冷水反应,Na比Mg剧烈 金属性:Na>Mg B ‎ Ca(OH)2的碱性强于 Mg(OH)2‎ 金属性:Ca>Mg C ‎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 生成CO2‎ 非金属性:S>C D ‎ H2+Cl22HCl H2+I22HI 非金属性:Cl>I 解析: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说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但不能说明S和C的非金属性强弱,应比较H2SO4和H2CO3的酸性,所以C项错误。‎ 答案:C ‎14.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稳定存在的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 ‎(2)在稳定存在的碱金属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卤族元素中,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出向KI溶液中通入Cl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s F ‎(2)CsOH 2Na+2H2O===2Na++2OH-+H2↑‎ ‎(3)HF Cl2+2I-===2Cl-+I2‎ ‎15.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Cl2,并将Cl2依次通入NaBr溶液,和KI淀粉溶液中。有如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所制取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装置5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1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弄清实验原理及目的:通过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证明它们之间氧化性强弱。为此通过装置4和装置5来制取Cl2,再通过Cl2与NaBr和KI—淀粉溶液反应,并通过现象来证明反应情况,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尾气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1)F G H D C B A E ‎(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吸收未反应完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Cl2+2OH-===Cl-+ClO-+H2O ‎(4)溶液显蓝色 Cl2+2KI===2KCl+I2‎ ‎(5)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氧化性逐渐减弱 探究拓展 ‎16.(1)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要使溶液中只有Cl-和Br-,而刚好没有I-,则此时Cl-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若要使溶液中只有C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和原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设Cl-、Br-、I-分别为2 mol、3 mol、4 mol。‎ ‎(1)I-余2 mol,说明反应了2 mol,消耗Cl2 1 mol,Cl-增加2 mol,Br-不变,刚好三者之比为4∶3∶2,故答案为1∶4。‎ ‎(2)I-全部反应,生成4 mol Cl-,所以Cl-、Br-物质的量之比为6∶3,即2∶1。‎ ‎(3)只有Cl-说明I-、Br-全部反应,与Br-全部反应需1.5 mol Cl2,I-全部反应需2 mol Cl2,共需3.5 mol Cl2,故答案为3.5∶3,即7∶6。‎ 答案:(1)1∶4 (2)2∶1 (3)7∶6‎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