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化学试题

丰台区 2020 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化 学 本试卷满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 ‎2020.0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Mn 55‎ ‎ ‎ 第一部分 ‎ 本部分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A. 瓷砖 ‎ B .硫氧镁彩钢板 C .塑料管道 D .螺纹钢 ‎1.‎2020 年 2 ‎月 4 日投入使用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在建设中使用了大量建筑材料。下列主要成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式是 CH2=CH2 B.质量数为 3 的氢原子是 3 H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CO2 的电子式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毛发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C.油脂氢化、氨基酸形成多肽、蛋白质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 D.氨基乙酸、乙醛、乙二醇均可发生聚合反应 ‎4.下列各项比较中,一定相等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 OH 一和—OH 中所含电子数 B.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C.1 mol Na2O2 固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 D.等物质的量的Cu 与 Fe 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5.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不.正.确.的是 A.酸性:H3PO4>H2SO4 B.稳定性:HF>HCl C.原子半径:Na>S D.失电子能力:Ca>Mg ‎6.下列实验对应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FeSO4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Fe2++2OH 一 Fe(OH)2↓‎ B.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2Fe2++H2O2 2Fe3++O2↑+2H+‎ C.AgCl 悬浊液中滴入 Na2S 溶液:2Ag++S2 一 Ag2S↓‎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 NaHCO3 溶液:‎ Ca2++2OH 一+2HCO- CaCO3↓+2H2O+CO2-‎ ‎7.反应条件会影响化学反应产物或现象。下列有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物 反应产物或现象 影响因素 A C2H5OH、浓硫酸 C2H4 或乙醚 温度 B Fe、H2SO4‎ 有 H2 或无 H2‎ H2SO4 的浓度 C Na、O2‎ Na2O 或Na2O2‎ O2 用量 D AgNO3 溶液、氨水 现象不同 试剂滴加顺序 HO ‎ O ‎2-‎ ‎ ‎ O ‎+ZnO ‎①‎ O O Zn ‎2+‎ ‎②‎ ‎+ZnO+CO2‎ OH O O ‎8.工业排放的对苯二甲酸回收困难,经研究采用 ZnO 为催化剂,催化脱羧制备苯,脱羧反应机理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断开 O—H 键需要吸收能量 B.过程②中断开 C—C 键,形成 C—H 键 C.对苯二甲酸在脱羧反应中被还原为苯 D.ZnO 能降低对苯二甲酸脱羧反应的焓变 ‎9.PTMC 属于可降解脂肪族聚酯,在药物释放、医疗器械等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PTMC 由X[ ]、Y(HOCH2CH2CH2OH)、Z ]反 应而成,其结构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与 Z 单体相同 B.X 与 Z 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生成PTMC 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D.1 mol PTMC 完全水解需要消耗 (m+n-1) mol NaOH ‎10.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全固态的能量转换装置,采用固体碳作为燃料,以多孔 a b Pt 作电极、氧化锆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kJ·mol-1‎ 已知:CO2(g)+C 2CO(g) △H=+172.5‎ kJ·mol-1‎ CO(g)+1/2O2(g) CO2(g) △H=﹣283‎ A.电极a 为正极,电子由 b 经过导线到 a B.电极b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O2--2e- CO C.依据装置原理可推测,该条件下 CO 放电比固体 C 更容易 D.若 1 mol C(s)充分燃烧,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 110.5 kJ ‎11.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Ba(NO3)2 溶液, ‎ 再加足量盐酸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盐酸后白色沉淀不消失 原溶液中有 SO2−‎ ‎4‎ B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盛有红棕色气体的集气瓶口 试纸变蓝 红棕色气体为溴蒸气 C 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硅酸钠溶液的烧杯中 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D 将 0.1mol/L MgSO4 溶液滴入 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 再滴加 0.1mol/L CuSO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转变为蓝色沉淀 溶解度:Cu(OH)2<‎ Mg(OH)2‎ ‎12.已知常温下,3 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物质 HCOOH CH3COOH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 K ‎1.77×10−4‎ ‎1.75×10−5‎ ‎1.76×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时,溶液 pH:HCOONa < CH3COONa B.pH 均为 3 时,溶液浓度:c (HCOOH) > c (CH3COOH)‎ C.HCOOH 溶液与氨水混合,当溶液 pH=7 时,c(HCOO-) = c (NH+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CH3COOH 溶液和氨水混合,溶液 pH 约为 7‎ ‎1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 X 和气体 Y 各 0.4 mol 充入 ‎4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 反应:X(g)+Y(g) 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 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t/min ‎2‎ ‎4‎ ‎10‎ ‎15‎ n(Y)/mol ‎0.32‎ ‎0.28‎ ‎0.20‎ ‎0.20‎ A.反应前 4 min 平均速率 v(X)=7.5×10−3 mol·L-1·min-1‎ 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8 mol 气体X 和 0.8 mol 气体Y,到达平 衡时,Y 的转化率为 50%‎ ‎14.某小组同学探究 SO2 与 Fe3+盐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Fe3++HSO- Fe(HSO3)2+(红棕色)‎ 实验 ‎①‎ ‎②‎ ‎③‎ 操作 足量 SO2‎ ‎5 ml 1mol/L Fe ( NO 3 ) 3‎ ‎(黄色)‎ 足量 SO2‎ ‎5 ml 1 mol/L Fe C l 3‎ ‎ (黄色)‎ 足量 SO2‎ ‎5 ml 1 mol/L F e (N O 3 ) 3‎ 与 1 滴浓硝酸混合(无色)‎ 现象 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红棕色物质,无丁达尔现象;5 h 后,溶液变为浅黄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红棕色物质,无丁达尔现象;5 h 后,溶液几乎无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红棕色物质,无丁达尔现象;5 h 后,溶液变为黄色(比①深),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红棕色物质的反应速率快于 SO2 与 Fe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B.①与②对照,说明阴离子种类对 SO2 与 Fe3+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有影响C.Fe ( N O 3 ) 3 溶液中加入 1 滴浓硝酸后变为无色,说明浓硝酸具有漂白性 D.5 h 后③比①黄色更深不能证明是 NO-浓度的增大减慢了 SO2 与 Fe3+反应的速率 ‎ ‎ ‎ ‎ 第二部分 ‎ 本部分共 5 小题,共 58 分。 ‎ ‎15.(9 分)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使用广泛。‎ 资料 1 乙醇分子有两个末端,一端是憎水(易溶于油)的—C2H5;一端是亲水(易溶 于水)的—OH。‎ 资料 2 破坏蛋白质分子中形成蜷曲和螺旋的各种力,使长链舒展、松弛,可导致蛋白 质变性。‎ 资料 3 水分子可以松弛蛋白质外部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而—OH 不能;—C2H5 可以破坏蛋白质内部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 ‎(1)乙醇的结构及性质 ‎① 1 mol 乙醇分子中的极性共价键有 mol。‎ ‎② 从结构角度解释乙醇的沸点比乙烷高的原因 。‎ ‎(2)乙醇的用途 ‎① 医用酒精(75%)制备过程与制酒的过程类似,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 淀粉类植物 糖化 葡萄糖 发酵 乙醇 分离提纯 医用酒精 结合题中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糖化、发酵的过程均含有化学变化 b.获得医用酒精常采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蒸馏 c.浓度 99%的酒精消毒杀菌效果一定大于 75%的酒精 ‎②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可加快反应速率,其原因是 。‎ ‎(3)乙醇的工业制取 含 CO2 的空气 吸收池(盛有饱和碳 ‎ 酸钾溶液)‎ 高温水蒸气 氢气 分 解 池 ‎ CO2 ‎ 合成塔 乙醇的工业制取方法很多,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下图是由二氧化碳合成乙醇的工艺流程。‎ 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16.(10 分)加工含硫原油时,需除去其中含硫物质。‎ ‎(1)铁离子浓度是原油加工中防腐监测的重要指标。测定铁离子浓度前,需去除原油加工产生的酸性废水中的硫化氢及其盐。实验室模拟过程如下。‎ Ⅰ.将 250 mL 酸性废水置于反应瓶中,加入少量浓盐酸,调节 pH 小于 5。 ‎ Ⅱ.在吸收瓶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Ⅲ.打开脱气—吸收装置,通入氮气,调节气流速度,使气体依次经过反应瓶和吸收瓶。当吹出气体中 H2S 体积分数达到标准,即可停止吹气。‎ 已知:含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 pH 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H2S HS—‎ S2—‎ ‎1.0‎ ‎0.8‎ ‎0.6‎ ‎0.4‎ ‎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δ pH ‎① 步骤Ⅰ中加入浓盐酸调节 pH<5 的原因是 。‎ ‎② 步骤Ⅱ中,当测得吸收液的 pH 为 时,需要更换 NaOH 溶液。‎ ‎③ 利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铁量。测定前需用盐酸羟基胺 ‎(NH2OH·HCl)将 Fe3+还原为 Fe2+。将下述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 ‎ Fe3+ + NH2OH·HCl Fe2+ +N2↑+ + + Cl (2) 原油中的硫化氢还可采用电化学法处理,并制取氢气,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氢离子交换膜 FeCl3 溶液 H2‎ 反 应池 惰性 电极 惰性 电极 溶液 电解池 H2S S 沉淀 ‎① 写出反应池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 电解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 ‎17.(15 分)有机物 K 是一种化工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C C3H6O D C6H14O2‎ E C6H10‎ G C4H2O3‎ F C6H6‎ A C3H6‎ i. Mg /‎ ‎ B ‎ C H O ‎有机溶剂 ‎O O O ‎3 8 ii. H2O △‎ O2 V2O5‎ O O C2H5ONa J ‎ ‎ O O K ‎‎ H C2H5OH CO2‎ KMnO4‎ I 已知:i.‎ ‎+ △‎ R1 R3‎ ‎KMnO R1 R3‎ i. C C ‎ ‎4 ‎C O + O C R2 R4‎ ‎R2 R4‎ ⅲ.‎ ‎(R1 为烃基)‎ ‎(1)按照官能团分类,A 的类别是 。‎ ‎(2)C 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B→C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已知D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 个吸收峰,1 mol D 与足量Na 反应可生成1 mol H2,写出D→E 的化学方程式是 。‎ ‎(4)G 的结构简式是 。‎ ‎(5)由 F 制备 G,产物 G 与 CO2 物质的量之比为 。‎ ‎(6)M 是G 的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 M 的结构简式 。‎ a.能与 NaHCO3 反应产生气泡 b.能发生银镜反应 ‎(7)写出结构简式:I J ‎ ‎18.(11 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水处理剂,其合成的部分流程如下。 ‎ ‎ ‎ KOH 固体 硝酸铁 ‎ ‎ 氯气 KOH 溶液 ‎①‎ 混合液(含 次氯酸钾)‎ ‎②‎ 碱性次氯 酸钾溶液 ‎③‎ ‎④‎ 高铁酸盐 湿产品 ‎ ‎ ‎ ‎ 资料:‎ ⅰ.高铁酸钾可溶于水,微溶于浓 KOH 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 O2,且﹢3 价铁能催化该反应。‎ ⅱ. 次氯酸钾容易分解,2KClO 2KCl +O2。‎ ‎(1)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备氯气时,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 ‎ ‎ ‎ 带孔塑料板 A B C ‎ ‎ ‎ ‎ ‎ ‎ ‎ ‎ ‎(2)写出步骤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3)加入 KOH 固体是为了过滤除盐,过滤除去的是 。 ‎ ‎(4)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内,反应温度对高铁酸钾产率的影响如图 1 所示: ‎ 请分析高铁酸钾产率随温度变化的原因: 。 ‎ ‎ ‎ 产率 ‎ ‎ ‎%‎ ‎ ‎ ‎ ‎ 温度/℃‎ ‎ ‎ ‎‎ 高铁酸钾产率 ‎%‎ Fe3+浓度(mol/L)‎ 图 1 图 2‎ ‎(5)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内,硝酸铁浓度对产率的影响如图 2 所示:当 Fe3+浓 度大于 2.0 mol/L 时,高铁酸钾产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6)高铁酸钾可用于除去水体中 Mn(+2 价),生成 Mn(+4 价)和 Fe(+3 价)。一定条件下,除去水体中 ‎1.1 g Mn(+2 价),当去除率为 90%时,消耗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mol。 ‎ ‎19.(13 分)某小组探究酸化条件对 0.1 mol/L KI 溶液氧化反应的影响。‎ 序号 操作及现象 实验 1‎ 取放置一段时间后依然无色的 0.1 mol/L KI 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向溶液中继续加入 2 滴 6 mol/L 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 2‎ 取新制的 0.1 mol/L KI 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向溶液中继续加入 2 滴 6 mol/L 的稀硫酸,溶液 10 s 后微弱变蓝 ‎(1)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 。结合实验 1 和实验 2,该小组同学认为酸化能够加快 I-氧化反应的速率。‎ ‎(2)同学甲对滴加稀硫酸后溶液变蓝速率不同的原因提出猜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 0.1 mol/L KI 溶液成分与新制 0.1 mol/L KI 溶液可能存在差异,并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 3:取新制 0.1 mol/L KI 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测得 pH 如下:‎ 时间 ‎5 分钟 ‎1 天 ‎3 天 ‎10 天 pH ‎7.2‎ ‎7.4‎ ‎7.8‎ ‎8.7‎ 资料:‎ ⅰ.pH<11.7 时,I-能被O 氧化为 I 。‎ ⅱ.一定碱性条件下,I2 容易发生歧化,产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 ‎①用化学用语,解释 0.1 mol/L KI 溶液放置初期 pH 升高的原因: 。‎ ‎②对比实验 1 和实验 2,结合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分析实验 1 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立即变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3)同学甲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分析的合理性。‎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 4‎ 重复实验 2 操作后,继续向溶液中加入 。‎ 溶液立即变蓝 ‎(4)该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 pH 对 I2 发生歧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5:用 20 ml 4 种不同浓度的 KOH 溶液与 2 ml 淀粉溶液进行混合,测量混合液的 pH 后,向其中加入 2 滴饱和碘水,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组 A B C D pH ‎11.4‎ ‎10.6‎ ‎9.5‎ ‎8.4‎ 现象 无颜色变化 产生蓝色后瞬间消失 产生蓝色,30s 后蓝色消失 ‎①从实验 5 可以看出 pH 越大,歧化反应速率越 (填“快”或“慢”)。‎ ‎②解释 pH=8.4 时,“产生蓝色,30 s 后蓝色消失”的原因: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