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ww.ks5u.com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 化学试题 ‎1.使用化学药品必须注意安全,危险化学药品应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标志,浓硫酸对应的警示标志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应贴腐蚀品警示标志。‎ ‎【详解】A、浓硫酸不是易燃气体,不能贴易燃气体警示标志,故不选A;‎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应贴腐蚀品警示标志,故选B;‎ C、浓硫酸不是爆炸品,不能贴爆炸品警示标志,故不选C;‎ D、浓硫酸不是剧毒品,不能贴剧毒品警示标志,故不选D;‎ 答案选B。‎ ‎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 A. 试管 B. 坩埚 C. 蒸发皿 D. 烧杯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管、坩埚、蒸发皿均可以直接加热,但是烧杯需隔石棉网加热,C项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C。‎ ‎3.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向上倾斜 C.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前需检验气体的纯度 D. 金属钠着火时用水灭火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固体加热生成水,为防止液体倒流,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前需检验气体的纯度,故C正确;‎ D、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沙子灭火,故D错误;‎ 答案选C。‎ ‎4.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B. 摩尔是物质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 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 D. 1摩尔任何物质均含有6.02×1023个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 C. 国际上规定,0.012kg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故C错误;‎ D. 1摩尔物质大约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微粒,必须指明是何种物质,如1mol H2含有6.02×1023个H2分子,1mol H含有6.02×1023个H原子,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注意物质的量在使用时,必须指明是何种微粒。‎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 B. 工业上,常用投加明矾、硫酸铁等电解质的方法处理污水 C. 工厂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就是利用胶体带电这一性质对其进行电泳 D. 卤水点豆腐的过程利用到了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聚沉的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属于光的散射现象,而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光的散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工业上,常用投加明矾、硫酸铁等电解质的方法处理污水,利用的是二者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的吸附性,故B正确;‎ C. 工厂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就是利用胶体粒子带电这一性质对其进行电泳,胶体不带电,故C错误;‎ D. 卤水点豆腐的过程利用的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聚沉的性质,属于胶体聚沉,故D正确;‎ 答案选C。‎ ‎6.2008年9月爆发的婴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该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3(NH2)3,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聚氰胺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B. 三聚氰胺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 C. 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 D.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6.7%‎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三聚氰胺的分子式C3N3(NH2)3,可知三聚氰胺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2:2,故A正确;‎ B、 三聚氰胺中C、N两种元素原子数比是1:2,质量比为(1×12):(2×14)=3:7,故B正确;‎ C、 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g/mol,故C错误;‎ D、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6.7%,故D正确;‎ 答案选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况下,11.2 L甲烷(CH4)和乙烯(C2H4)的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B. 标况下,0.1 mol CCl4所占的体积为2.24 L C. 等质量的N2和CO含有的分子数均约为6.02×1023个 D. 常温常压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均为22.4 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况下,11.2 L甲烷(CH4)和乙烯(C2H4)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4= 2 mol,故A正确;‎ B、标况下CCl4是液体,标况下0.1 mol CCl4所占的体积不是2.24 L,故B错误;‎ C. 等质量的N2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没有质量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 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均为22.4 L,故D错误;‎ 答案选A。‎ ‎8.下列分离提纯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 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泥沙,选①和②‎ B. 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选④‎ D.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选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泥沙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选①和②,故A正确;‎ B. 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属于萃取分液,选③,故B正确;‎ C. 实验室用蒸馏法制取蒸馏水,选④,故C正确;‎ D. 因CO2也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所以要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不能选⑤,故D错误;‎ 答案选D。‎ ‎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 mol/L的NaOH溶液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的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色,则证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溶液和Fe(OH)3胶体 D. 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将4.0 g NaOH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并把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加水至刻度,配制1 mol/L的NaOH溶液,故A错误;‎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的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色,则证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 C. 淀粉溶液和Fe(OH)3胶体都属于胶体,都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不能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溶液和Fe(OH)3胶体,故C错误;‎ D. 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沉淀可能是硫酸钡、碳酸钡、亚硫酸钡、氯化银,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故D错误;‎ 答案选B。‎ ‎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B. 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C.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 配制溶液定容时的操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蒸馏接受装置中,锥形瓶不能是密封的,故A错误;‎ B、 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是从上口倒出碘的苯溶液,故B错误;‎ 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误;‎ D、配制溶液定容时,眼睛平视刻度线,故D正确;‎ 答案选D。‎ ‎11.室温下,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 mol氙气(Xe)和7.5 mol氟气(F2),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恢复至室温,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 mol氟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易发生化学反应 B. 起始加入的氙气和氟气所含原子数之比为1:5‎ C. 所得无色晶体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1∶4‎ D. 反应前和恢复至室温后容器内气体压强之比为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氙气(Xe)和氟气,在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发生反应,可知稀有气体难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 起始加入的氙气和氟气所含原子数之比为(1.5×1):(7.5×2)=1:10,故B错误;‎ C. 1.5 mol氙气(Xe)和3 mol氟气(F2)反应,得无色晶体,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1.5×1):(3×2)=1:4,故C正确;‎ D. 同温、同体积,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反应前和恢复至室温后容器内气体压强之比为(1.5 +7.5):4.5 =2:1,故D错误;‎ 答案选C ‎12.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g氦气(He)含有的氦原子数为NA B. 0.1 mol/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0.2NA个Na+‎ C. 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C2H5OH)水溶液,含有4NA个氧原子 D. 16.25g FeCl3溶于水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2g氦气(He)含有的氦原子数为×NA=0.5 NA,故A错误;‎ B. 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0.1 mol/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故B错误;‎ C. 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C2H5OH)水溶液中有46g乙醇和54g水,含有氧原子()×NA =4NA,故C正确;‎ D. Fe(OH)3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 16.25g FeCl3溶于水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NA,故D错误;‎ 答案选C。‎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 L H2和1 L O2混合,体积等于2 L B. 等温等压时,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C. 等温等物质的量时,气体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 D. 等温等体积等质量时,气体压强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可以相加,所以常温常压下1 L H2和1 L O2混合,体积等于2 L,故A正确;‎ B. 等温等压时,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摩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故B正确;‎ C. 根据,等温等物质的量时,气体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故C正确;‎ D. 等温等体积等质量时,气体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故D错误;‎ 答案选D。‎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稀硫酸滴在铁片上: 2Fe+6H+=2Fe3++3H2↑‎ B.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C. 足量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CO2↑+H2O D.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混合:H++SO42-+Ba2++OH-=H2O+Ba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稀硫酸滴在铁片上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2H+=Fe2++H2↑,故A错误;‎ B.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u+2Ag+=Cu2++2Ag,故B错误;‎ C. 足量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故C正确;‎ D.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混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H++SO42-+Ba2++2OH-=2H2O+BaSO4↓,故D错误;‎ 答案选C。‎ ‎15.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16O原子的质量为b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1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以下哪些数值相同 ‎①a+2b ②(a+2b)NA ③ 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16O原子的质量为b g,则a+2b是1个12C16O2分子的质量,不选①;1个12C16O2分子的质量是a+2b,则1mol12C16O2分子的质量是(a+2b)NA,12C16O2的摩尔质量(a+2b)NAg/mol,即1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b)NA,选②;1个12C16O2分子的质量是a+2b,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g,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1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b)÷ =,故选③,不选④;‎ 答案选B。‎ ‎1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1NaOH溶液:Na+、K+、CO32-、SO42-‎ B. 0.1 mol·L−1MgCl2溶液:K+、Ba2+、SO42-、NO3-‎ C. 0.1 mol·L−1K2CO3溶液:Na+、Ba2+、Cl−、OH−‎ D. 0.1 mol·L−1H2SO4溶液:K+、NH4+、NO3-、CH3COO-(醋酸根)‎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K+、CO32-、SO42-与NaOH溶液不反应,能共存,故选A;‎ B、 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Ba2+、SO42-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B;‎ C、 Ba2+与CO32-反应生成BaCO3沉淀,0.1 mol·L−1K2CO3溶液中Ba2+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C;‎ D、醋酸是弱酸,0.1 mol·L−1H2SO4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H3COO-(醋酸根),故不选D;‎ 答案选A。‎ ‎17.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 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 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 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答案】C ‎【解析】‎ ‎【详解】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变化.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3晶体,故选C。‎ ‎18.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 水中的 、、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水的原理是:当含有Na+、Ca2+、Mg2+等阳离子及SO42-、Cl-、NO3-等阴离子的原水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阳离子为树脂所吸附,而树脂上可交换的阳离子H+则被交换到水中,并和水中的阴离子组成相应的无机酸;当含有无机酸的水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阴离子也为树脂所吸附,树脂上可交换的阴离子OH-也被交换到水中,同时与水中的H+离子结合成水,则 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加,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中的SO42-、Cl-、NO3-等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被除去,B正确;‎ C、通过净化处理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导电性降低,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D正确;‎ 答案选A ‎19.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NH3完全溶于1 L水,得到体积为V L、密度为b g•cm-3(b<1)、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质量分数为w的氨水(溶质按NH3算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 = ‎ B. w=×100%‎ C. 若将该氨水蒸发出部分水(不考虑溶质NH3的逸出),使溶液质量变为原来一半,则浓度大于2c D.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L水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标准状况下a L NH3的物质的量是 ,质量是;1 L水的质量是1000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00g。‎ ‎【详解】A、物质的量浓度为c = mol•L-1= mol•L-1,故A正确;‎ B. 溶质质量是、溶液质量是+1000g ,所以质量分数w=×100%,故B正确;‎ C. 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若将该氨水蒸发出部分水(不考虑溶质NH3的逸出),使溶液质量变为原来一半,由于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大于 ,则浓度小于2c,故C错误;‎ D. V L水的质量大于V L氨水的质量,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L水 ,所得溶液的质量大于原溶液2倍,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5w,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需要明确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20.室温下,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个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空气,右边充入H2和O2的混合气体,隔板恰好处于容器中间位置,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至室温后,隔板停在如图位置。则原来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①4:1 ② 2:1 ③1:1 ④2:3‎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设充入空气的物质的量是xmol;则开始通入H2、O2的总物质的量为xmol;设反应后右侧剩余气体amol, ,则反应后右侧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a=0.4x,反应消耗H2、O2的总物质的量为0.6 x,根据2H2+O22H2O,参加反应的氢气是0.4xmol、氧气是0.2xmol;若剩余气体是氢气,则原来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0.8x:0.2x=4:1;若剩余气体是氧气,则原来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0.4x:0.6x=2:3;‎ 故选B。‎ ‎21.有以下十种物质:①稀H2SO4 ②纯醋酸(CH3COOH) ③NaOH溶液 ④FeCl3固体 ⑤CaCO3固体 ⑥CO2 ⑦熔融NaHSO4 ⑧Ba(HCO3)2溶液 ⑨乙醇(C2H5OH) ⑩NH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将题中④物质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可制得Fe(OH)3胶体,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题中各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与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水溶液与⑤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⑦的水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③⑦⑧ (2). ⑥⑨ (3). ②⑩ (4).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5). 2H++SO42-+Ba2++2HCO3-= BaSO4↓+2H2O+2CO2↑ (6).‎ ‎ 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7). H++OH-=H2O ‎【解析】‎ ‎【分析】‎ ‎(1)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能导电;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是弱电解质。‎ ‎(2)FeCl3溶液加热煮沸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氢;‎ ‎(3)稀H2SO4与碳酸氢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二氧化碳气体;CaCO3固体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气体;NaOH溶液与NaHSO4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详解】(1)①稀H2SO4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稀H2SO4含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②纯醋酸(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发生电离,属于弱电解质,纯醋酸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③NaOH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NaOH溶液含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④FeCl3固体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FeCl3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⑤CaCO3固体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CaCO3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⑥CO2自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⑦Na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熔融NaHSO4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⑧Ba(HCO3)2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Ba(HCO3)2溶液含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⑨乙醇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⑩NH3•H2O在水溶液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NH3•H2O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所以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③⑦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②⑩。‎ ‎(2)FeCl3溶液加热煮沸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氢,反应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稀H2SO4与碳酸氢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H++SO42-+Ba2++2HCO3-= BaSO4↓+2H2O+2CO2↑;‎ CaCO3固体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NaOH溶液与NaHSO4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OH-=H2O。‎ ‎22.按要求计算并填空 ‎(1)32gSO2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含有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2)1.204×1023个NH3分子所含的氢原子数与________mol CH4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 ‎(3)标况下,某CO2和H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25g/L,则混合气体中CO2和H2‎ 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__。‎ ‎(4)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SO42- 1.5 NA个,含金属离子NA个,则该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5)把VmL含有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足量NaOH的溶液并加热,铵根离子完全反应生成a mol NH3(已知NH4++OH-NH3↑+H2O);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Al3+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 ‎(6)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 NaNO3溶液与30.0g质量分数为24.0%的Na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 11.2 (2). 6.02×1023或NA (3). 0.15 (4). 13:8 (5). 2.5 (6). (7). 2.7mol/L ‎【解析】‎ ‎【详解】(1)32gSO2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含有氧原子数NA。‎ ‎(2)1.204×1023个NH3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所含的氢原子数的物质的量是0.6mol,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的CH4的物质的量是0.15mol 。‎ ‎(3)标况下,某CO2和H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25g/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1.25g/L×22.4L/mol=28g/mol,设CO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 , ,则混合气体中CO2和H2的体积比约为13:8。‎ ‎(4)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SO42- 1.5 NA个,含金属离子NA个,则SO42- 、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5mol、1mol,该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R2(SO4)3,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是0.5mol,则该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 ‎(5)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说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bmol;一份加入足量NaOH的溶液并加热,生成amol NH3,则(NH4)2SO4的物质的量是mol ;则Al2(SO4)3的物质的量是 mol,Al3+的物质的量是mol,原混合溶液中Al3+的浓度为 mol/L。‎ ‎(6)混合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是 ,混合后溶液的体积是 ,物质的量浓度为0.118mol÷0.043L=2.7mol/L。‎ ‎23.实验室有一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某兴趣小组打算用已知浓度的稀硫酸来确定该NaOH溶液的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题中填空。‎ 步骤一:配制240mL 1.00mol/L的H2SO4标准溶液 相关操作:①计算;②量取;③稀释、冷却;④转移、洗涤;⑤定容;⑥摇匀。‎ ‎(1)现用98%的浓硫酸(密度约为1.8g/cm3)来配制,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 ‎(2)实验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所配稀硫酸浓度偏大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从量筒中倒出量取的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内壁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C.稀释浓硫酸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E.容量瓶中残留少量水即用来配溶液 F.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4)简述上述配溶液时步骤⑤定容时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滴定 相关操作:取20.00mL待测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步骤一配制的1.00mol/L H2SO4标准溶液,通过某种手段确定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H2SO4标准溶液15.00mL。‎ ‎(5)通过实验确定该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若因为操作不当造成步骤一配制的H2SO4‎ 标准溶液浓度偏大,但正常进行步骤二的操作,则导致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比实际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 (1). 139mL (2). 250mL容量瓶 (3). 胶头滴管 (4). BD (5). 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1.50mol/L (7). 偏小 ‎【解析】‎ ‎【分析】‎ ‎(1)配制240mL 1.00mol/L的H2SO4,用250 mL的容量瓶,根据稀释前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硫酸的体积;‎ ‎(2)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实验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 ‎(3)根据 分析实验误差;‎ ‎(4)根据定容操作回答;‎ ‎(5)滴定终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6)H2SO4标准溶液浓度偏大,则消耗H2SO4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 ‎【详解】(1)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8mol/L,稀释前后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 ‎(2)实验需用250mL容量瓶定容,定容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取浓硫酸体积偏小,所配稀硫酸浓度偏小,故不选A;‎ B.从量筒中倒出量取的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内壁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硫酸物质的量偏大,所配稀硫酸浓度偏大,故选B;‎ C.稀释浓硫酸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硫酸物质的量偏小,所配稀硫酸浓度偏小,故不选C;‎ D.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所配稀硫酸浓度偏大,故选D;‎ E.容量瓶中残留少量水即用来配溶液,对所配稀硫酸浓度无影响,故不选E;‎ F.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对所配稀硫酸浓度无影响,故不选F;‎ ‎(4)定容时的操作是: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滴定终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c(NaOH)×v(NaOH)= 2c(H2SO4)×v(H2SO4),c(NaOH)×0.02L= 2×1×0.015L;c(NaOH)= 1.50mol/L;‎ ‎(6)H2SO4标准溶液浓度偏大,则消耗H2SO4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比实际偏小。‎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明确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可以根据实验操作对的影响分析产生的误差大小。‎ ‎24.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则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除CO2外还有CO,为进一步验证CO的存在,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装置G干燥管中装有的无水氯化钙是干燥剂,可以除去气体中的水分。‎ ‎ ‎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装置H硬质玻璃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冷凝草酸等,防止进入装置C,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CO2的检验 (3). FDGHD (4). CuO (5). (第一个D不变浑浊),H中黑色粉末变红,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分析】‎ ‎(1)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草酸晶体(H2C2O4·2H2O)受热脱水、升华,其钙盐难溶于水分析装置B的主要作用;‎ ‎(2)要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CO,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再用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氧化产物是否是二氧化碳。‎ ‎【详解】(1)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则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草酸晶体(H2C2O4·2H2O)受热脱水、升华,其钙盐难溶于水,所以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冷凝草酸,防止进入装置C,生成草酸钙沉淀,影响CO2的检验;‎ ‎(2)①要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CO,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用氯化钙干燥气体,再用CO还原氧化铜,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仪器连接顺序是A、B、F、D、G、H、D;装置H硬质玻璃管中盛有的物质是CuO;‎ ‎②CO能还原氧化铜,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所以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第一个D不变浑浊),H中黑色粉末变红,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睛】本题考查CO2、CO的检验,设计实验重点要考虑干扰因素的排除;检验CO2时排除草酸蒸气的干扰,检验CO气体时排除CO2气体的干扰。‎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