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2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高低,据此分析。 【详解】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高低, A、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反应吸热,故A错误; B、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放热,也需加热,故B错误; 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但需加热到着火点,故C错误;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高低,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D。 2.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 降低压强能加大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加入催化剂、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气相反应) 、增大物质的浓度(固体除外)均能加快反应速率来回答。 【详解】A.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故A错误; B.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故B正确; C.对于2NO+2CO=N2+2CO2反应,改变压强能改变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对于气相反应,降低压强不能提高反应速率,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3.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V(Z)=(0.3mol ÷10L)/60s=0.0005mol/(mol·s),由于V(X): V(Z)=2:1,所以V(X) ="2V(Z)=" 0.0010mol/(mol·s),A正确;B、将容器的容积变为20 L,若平衡不发生移动,Z的新平衡浓度将等于原平衡浓度的1/2,而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所以Z的新平衡浓度将小于原平衡浓度的1/2,B错误;C、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减小,则物质Y的转化率将增大,C错误;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正反应的△H<0,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计算、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及反应热的判断的知识。 4.已知反应C(s)+CO2(g) 2CO(g) △H>0。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 B.降低温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降低温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5.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W在反应中是固体,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和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错误;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反应热△H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变,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不变,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6.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B.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C.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 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 (X)正: (Y)正=m:n,平衡时, (Y)正= (Y) 逆,所以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故B错误; 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C错误; D、增加X的量会提高Y的转化率,Y的转化率增大,本身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 B. 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C.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D.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也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B.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C.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是指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数据; D.△H为反应热,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 【详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化学反应放热、吸热关键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或生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与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数据,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焓变(△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H的单位是kJ/mol 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不同,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同一化学反应反应条件不同,只要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一定,△H值一定,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C。 8.已知反应COCl2(g)CO(g)+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 ⑦增加COCl2的浓度;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 ①④⑦ B. ③⑤⑥ C. ②③⑦ D. ①④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化学反应COCl2(g)CO(g)+Cl2(g) △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 ①升温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OCl2转化率增大,故①符合;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Cl2转化率不变,故②不符合; ③增加CO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Cl2转化率减小故③不符合; ④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OCl2转化率增大,故④符合; ⑤加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OCl2转化率不变,故⑤不符合;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为保持恒压,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平衡正向进行,COCl2转化率增大,故⑥符合; ⑦增加COCl2的浓度,恒容条件下,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COCl2转化率减小,故⑦不符合。 综合以上分析①④⑥符合,故答案选D。 9.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min) B. v(B)=0.1 mol/(L·s) C. v(C)=0.8 mol/(L·min) D. v(D)=1 mol/(L·min)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把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成用同一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然后比较大小,将所有选项的变化速率都用A的速率表示。 A项,v(A)=0.5 mol/(L·min); B项,v(A)=2 v(B)=2×0.1 mol/(L·s)=0.2 mol/(L·s)=12 mol/(L·min); C项,v(A)= v(C)=×0.8 mol/(L·min)=0.53 mol/(L·min); D项,v(A)=×v(D)=×1 mol/(L·min)=0.5 mol/(L·min)。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通过转化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再比较数值的大小;注意反应速率单位的一致性;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1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AB 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判断:①v(正)=v(逆),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A.反应速率的方向虽然相反,但不能满足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错误;B.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的压强始终不变,B错误;C.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能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正确;D.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始终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1.恒温恒容,t时刻改变下列条件,反应A(g)+B(g)C(g)+D(g)在这一时刻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减小C或D的浓度 B. 增大D的浓度 C. 减小B的浓度 D. 增大A或B的浓度 【答案】D 【解析】 A、减小C的浓度瞬间,反应物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不变,因为D的状态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减少D,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B、因为D的状态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减少D,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C、减小B的浓度,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降低,故错误;D、增大A或B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热和中和热都属于反应热的一种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D. 在稀溶液中,1 mol CH3COOH和1 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燃烧热和中和热均属于反应热,则燃烧热和中和热是属于反应热的一种,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选项中未说明是稀溶液,故B错误; C. 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而物质不一定为纯物质、且产物不一定为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不是燃烧热,故C错误; D.乙酸为弱酸,电离吸热,则在稀溶液中,1 mol乙酸和1 mol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小于57.3 kJ,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燃烧热和中和热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反应热,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 13.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 0.1 s B. 2.5 s C. 5 s D. 10 s 【答案】C 【解析】 SO3的浓度增加到了0.4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氧气浓度是0.2mol/L,则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t=0.04mol/(L∙s),解得t=5s,答案选C。 14.在N2(g)+3H2(g)2NH3(g)的平衡体系中,当分离出NH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反应速率增大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正反应速率先变大后变小 D. 逆反应速率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离出NH 3,相当于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将会右移,这一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可如下图所示。 ,以此分析。 【详解】分离出NH 3,相当于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将会右移,这一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可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正反应速率先不变后变小,逆反应速率先变小后变大,故答案选D。 15.反应X(g)+Y(g)2Z(g) △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 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 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 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A错误;B. 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Z的产率不变,B错误;C. 增大c(X),X的转化率减小,C错误;D. 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显正反应方向进行,Y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视频 16.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答案】C 【解析】 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A项错误;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B项错误;通过盖斯定律可以间接测量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C项正确;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的反应条件不会影响ΔH的值,D项错误。 17.恒温恒容时,在下列平衡体系:3NO2+H2O2HNO3+NO中加入O2,则化学平衡(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平衡体系3NO2+H2O2HNO3+NO中加入O2,氧气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进行;故选B。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1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n)小于p B. (m+n)大于p C. m小于p D. n大于p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压缩体积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以此分析。 【详解】压缩体积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因为B为固体,所以m小于p,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19.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 CO2(g) + 2NH3(g)CO(NH2)2(s) + H2O(g); △H<0 ,△S<0 B. CO2(g) + H2(g)CO(g) + H2O(g); △H>0,△S=0 C. CH3CH2OH (g)CH2=CH2(g) + H2O(g); △H>0,△S>0 D. 2C6H5CH2CH3(g) + O2(g)2 C6H5CH=CH2(g) + 2H2O(g); △H<0,△S>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T2> T2,P1> P2,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水蒸气含量增大,即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也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以此分析。 【详解】A项,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正向进行,放出热量,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但是平衡逆向移动,水蒸气含量降低,同时,该反应正向进行时,体积减小,如果增大压强,反应正向进行,浓度提高,反应速率加快,故A项正确; B项,正反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水蒸气含量升高,故B项错误; C项,该反应正向进行时,吸收热量,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会生成更多的水,故C项错误; D项,正反应向着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如果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水蒸气含量降低,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有关速率平衡图像题,一是要把握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二是要把握分析的原则,如本题中“先拐先平数值大”,是指先出现拐点的反应更快,先达到平衡状态,应该是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2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减小压强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增大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 2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1/2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1/2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①由于CO具有可燃性,所以ΔH1<ΔH2;②由于能量:S(s)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