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 一、选择题 ‎ ‎1.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实验安全,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稀释浓硫酸 C. 检验钾离子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A.酒精灯的熄灭不能用嘴直接吹,应用灯帽盖灭,故A错误;B.浓硫酸稀释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注入水中,故B错误;C.用熖色反应检验钾离子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C正确;D.NaOH易潮解,称量时应放在烧杯或其它玻璃器皿中,故D错误;答案为C。‎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碳酸氢钠溶液中:Cl-、NO3-、Na+、OH-‎ B.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K+、SO42-、Br-‎ C. 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SO42-、K+、Cl-、Al3+‎ D. 饱和食盐水中:Ag+、I-、CO32-、K+‎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项、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K+、SO42-、Br-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项、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项、饱和食盐水中银离子与碘离子、碳酸根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3.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 氧化物、化合物 B. 溶液、 胶体 C. 化合物、电解质 D. 溶液、 分散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后者包含前者,故A错误;‎ B项、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溶液、胶体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包含关系,故B错误;‎ C项、电解质和化合物存在从属关系,化合物包含电解质,前者包括后者,故C正确;‎ D项、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分散系包含溶液,后者包含前者,故D错误;‎ 故选C。‎ ‎4.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的化学式为AgS 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 C. 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 D. 每生成1 mol X,反应转移2 mol e-‎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质量守恒定律Ag原子、S原子守恒确定X的化学式为Ag2S,故A错误。‎ B. 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中氧气作氧化剂得电子,故B错误。‎ C. 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知反应中S作还原剂,故C错误。‎ D. 据方程式知每生成2 mol X,电子转移4mol,所以每生成1 mol X,反应转移2 mol e-,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5.已知:①6.72 L NH3(标准状况下) ②1.204×1023个H2S分子 ③5.6 g CH4 ④0.5 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体积大小:④>③>②>① B. 原子数目:③>①>④>②‎ C. 密度大小:④>②>③>① D. 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①标准状况下6.72 L NH3的物质的量为=0.3mol,②1.204×1023个H2S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③5.6 g CH4的物质的量为=0.4mol,④0.5 mol H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④>③>①>②。‎ ‎【详解】A项、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④>③>①>②,则体积大小为④>③>①>②,故A正确;‎ B项、NH3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4=1.2mol,H2S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6mol,CH4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5=2mol,HCl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原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原子数目大小为③>①>④>②,故B正确;‎ C项、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7,H2S相对分子质量为34,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6,HCl相对分子质量为36.5,故密度大小为④>②>①>③,故C错误;‎ D项、NH3质量为17g/mol×0.3mol=5.1g,H2S质量为34g/mol×0.2mol=6.8g,CH4量为16g/mol×0.4mol=6.4g,HCl质量为36.5g/mol×0.5mol=18.25g,故质量大小为④>②>③>①,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所标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错误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2,中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正确,故A正确;B.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1价变为0价,得失电子总数是5,其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故B错误;C.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5价、O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得失电子总数是12,转移电子方向和数目为,故C正确;D.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价,得失电子总数是2,转移电子方向和数目为,故D正确;故选B。‎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过滤操作时,为了过滤效果好,要用玻璃棒搅拌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蒸发操作时,为了防止局部过热,要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防止滤纸破损,故A错误;‎ B项、蒸馏时,温度计用来测量馏分的温度,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项、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故C正确;‎ D项、蒸发操作时,为了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故D正确;‎ 故选A。‎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胆矾是一种化合物 B.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C.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D. 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属于盐,是一种化合物,故A正确;‎ B项、丁达尔现象是胶体具有的特征性质,溶液不具备该性质,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故B正确;‎ C项、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的物质不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如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反应物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 D项、反应中Mg为还原剂,C为还原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还原性Mg>C,故D正确;‎ 故选C。‎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将硫酸氢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CO32-+2H+=CO2↑+H2O B. 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H++SO42-+OH-+Ba2+=H2O+BaSO4↓‎ C.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 D. NaHCO3在水中的电离:NaHCO3 =Na++ H++CO32-‎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硫酸氢钠是强酸酸式盐,碳酸氢钠是弱酸酸式盐,硫酸氢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根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故A正确;‎ B项、NaHSO4溶液中与Ba(OH)2溶液反应至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氢氧化钡过量,溶液呈碱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OH-+Ba2+=H2O+BaSO4↓,故B正确;‎ C项、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铜为氧化物,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uO=Cu2++H2O,故C错误;‎ D项、碳酸氢钠是弱酸酸式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不能拆写,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 HCO3-,故D错误;‎ 故选B。‎ ‎10.现有V L 0.5 mol·L-1的盐酸,欲将其浓度扩大一倍,以下方法中最宜采用的是(  )‎ A. 加热浓缩到原来体积的一半 B. 加入5 mol·L-1的盐酸0.125V L C. 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 D. 标况下通入11.2 L氯化氢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加热蒸发会导致HCl挥发,加热浓缩到原来体积的一半,溶液浓度小于原来的2倍,故A错误;‎ B项、溶液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不明确溶液的密度大小,无法求出混合后溶液的体积,故B错误;‎ C项、混合后溶液中的HCl为 0.5mol/L×VL+10mol/L×0.1VL=1.5Vmol,所以混合后HCl的浓度为=1mol/L,故C正确;‎ D项、通过氯化氢气体,溶液的密度和体积发生变化,无法求出浓度,故D错误;‎ 故选C。‎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6gN2与CO的混合物中原子总数是4NA B.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 NA C. 3mol单质Fe完全燃烧转变为Fe3O4,Fe得到8NA个电子 D. 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氮气和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故56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而氮气和CO均为双原子分子,故2mol混合物中含4NA个原子,与两者的比例无关,故A正确;‎ B项、不明确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1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H+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项、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铁完全燃烧转变为四氧化三铁,3mol铁失去8mol电子即8NA个,故C错误;‎ D项、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所含的氧原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A。‎ ‎12.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可表示(  )‎ A. 碳酸盐与盐酸之间的反应 B. 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C. 可溶性碳酸盐与酸之间的反应 D. 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难溶的碳酸盐和弱酸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则不能表示难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可溶性碳酸盐与弱酸反应,故D正确。‎ ‎13.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反应①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FeCl3为氧化剂,氧化性FeCl3>I2,反应②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l2为氧化剂,氧化性Cl2>FeCl3,反应③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KMnO4为氧化剂,氧化性KMnO4>Cl2,氧化性强弱为KMnO4>Cl2>FeCl3,氯气和高锰酸钾会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而氯化氢不能除去碘离子,则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应选择FeCl3,故选C。‎ ‎14.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2N2H4+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700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N2H4 是氧化剂 C. N2O4中氮元素被氧化 D.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该反应为两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而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A错误;‎ B项、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N2H4中的N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N2H4为还原剂,故B错误;‎ C项、N2O4中N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N2O4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项、在反应中N2H4中的N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N2O4中N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0价,则N2即是氧化产物又作还原产物,故D正确;‎ 故选D。‎ ‎15.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乙二醇(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试回答: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答案】A ‎【解析】由表数据知乙二醇和丙三醇为互溶液体,又因乙二醇与丙三醇的沸点差别很大,所以,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蒸馏法;‎ ‎16.已知离子方程式:As2S3+H2O+NO3—→AsO43—+SO42—+NO↑+______ (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4‎ B.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C. 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8 ‎ D. 氧化产物为AsO43—和SO42—‎ ‎【答案】C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3As2S3+4H2O+28NO3—=6AsO43—+9SO42—+28NO↑+8H+,据此可知选项A、B、D均正确。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3,选项C错误。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17.I.(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是________。‎ ‎①H2SO4 ②盐酸 ③氯气 ④硫酸钡 ⑤乙醇 ⑥铜 ⑦熔融的NaCl ⑧蔗糖 ⑨空气 ⑩CO2‎ II.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硫酸铝(写出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 ‎【答案】(1). ①④⑦ (2). ②⑥⑦ (3). Al2(SO4)3=2Al3++3SO42- (4). Cu2++SO42-+Ba2++2OH- = Cu(OH)2↓ + BaSO4↓ (5). ‎ ‎【解析】‎ ‎【分析】(1)①H2SO4不能导电,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 ‎②盐酸为混合物,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氯气属于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硫酸钡是盐,属于电解质,BaSO4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⑤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⑥铜属于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熔融的NaCl是盐,属于电解质,熔融的NaCl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⑧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⑨空气为混合物,不能导电,既不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CO2是酸性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2)硫酸铝在溶液中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3)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反应中生成1mol氧气,氧元素转移4mol电子给锰元素。‎ ‎【详解】(1)①H2SO4‎ 不能导电,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电解质;‎ ‎②盐酸为混合物,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氯气属于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硫酸钡是盐,属于电解质,BaSO4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⑤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⑥铜属于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熔融的NaCl是盐,属于电解质,熔融的NaCl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⑧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⑨空气为混合物,不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CO2是酸性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则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⑦,能导电的是②⑥⑦,故答案为:①④⑦;②⑥⑦;‎ ‎(2)硫酸铝在溶液中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故答案为:Al2(SO4)3=2Al3++3SO42-;‎ ‎(3)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Ba2++2OH- = Cu(OH)2↓ + BaSO4↓,故答案为:Cu2++SO42-+Ba2++2OH- = Cu(OH)2↓ + BaSO4↓;‎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反应中生成1mol氧气,氧元素转移4mol电子给锰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转移电子数目为,故答案为:。‎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Na2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标准状况,1L 水中通入 aL HCl 气体,忽略盐酸溶液中 HCl的挥发,得到的盐酸溶液密度为 b g/m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mol/L ‎ ‎(3)某同学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未配平)NO+HNO3―→N2O3+H2O该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方程中出现的4种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1). 62 g/mol (2). 16 (3). (4). HNO3 (5). NO ‎【解析】‎ ‎【详解】(1)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62g/mol,由Na2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可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2—23×2)=16,故答案为:62g/mol;16;‎ ‎(2)标准状况,aL HC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质量为mol×36.5g/mol=g,标准状况,1L 水中通入 aL HCl 气体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000+)g,溶液的体积为×10—3L/m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故答案为:;‎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O中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O是还原剂,HNO3中的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NO3是氧化剂,N2O3即是氧化产物又作还原产物,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可知,还原性最强的是NO,故答案为:HNO3;NO。‎ ‎19.I.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 + 3H2O Fe(OH)3(胶体) + 3HCl ‎(1)当溶液呈________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错误是________。‎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B.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C.明矾可以用于净水,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 D.用盐卤点豆腐与胶体性质有关 Ⅱ.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NO3-、SO42-、Cl-、CO32-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4)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D与足量CH3CO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A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红褐色 (2). 分散质粒子大小 (3). B (4). BaCl2 (5). AgNO3 (6). CO32-+ 2CH3COOH= 2CH3COO-+ H2O + CO2↑ (7).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l-‎ ‎【解析】‎ ‎【分析】I.(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因胶体在加热条件下易聚沉,当溶液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 ‎(2)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3))A、雾是常见的气溶胶,具有胶体的性质;‎ B、FeCl3溶液为棕黄色,Fe(OH)3胶体为红褐色,两者颜色不同;‎ C、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盐卤的主要成分是MgCl2等电解质,豆浆的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形成的液溶胶;‎ Ⅱ.由于是可溶性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盐离子和阴离子对应物质一定是可溶性的,根据盐类物质溶解性情况可知Ba2+不能和SO42-、CO32-结合,而只能和NO3-、Cl-;Ag+不能和SO42-、Cl-、CO32-三种离子结合,而只能和NO3-结合,则四种可溶性盐一定有BaCl2和AgNO3;由Cu2+不能和CO32-结合,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可知C为CuSO4,Na+对应CO32-为Na2CO3由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可知B为AgNO3、D为Na2CO3,则A为BaCl2。‎ ‎【详解】(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因胶体在加热条件下易聚沉,当溶液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故答案为:红褐色;‎ ‎(2)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氢氧化铁沉淀在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则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铁沉淀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故答案为:分散质粒子大小;‎ ‎(3)A、雾是常见的气溶胶,具有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正确;‎ B、FeCl3溶液为棕黄色,Fe(OH)3胶体为红褐色,两者颜色不同,从颜色上可以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故错误;‎ C、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明矾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故正确;‎ D、盐卤的主要成分是MgCl2等电解质,豆浆的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形成的液溶胶,用盐卤点豆腐是利用电解质使液溶胶发生凝聚,与胶体性质有关,故正确;‎ B错误,故答案为:B;‎ Ⅱ.(4)由分析可知,ABaCl2、B为AgNO3,故答案为:BaCl2;AgNO3;‎ ‎(5)碳酸钠与足量CH3COOH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2CH3COOH= 2CH3COO-+ H2O + CO2↑,故答案为:CO32-+ 2CH3COOH= 2CH3COO-+ H2O + CO2↑;‎ ‎(6)实验室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则检验硝酸银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l-,故答案为: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l-。‎ ‎20.I.下图是抚州市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抚州市某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正常值参考范围 ‎1‎ 锌(Zn)‎ ‎109.62‎ μmol/L ‎66-120‎ ‎2‎ 铁(Fe)‎ ‎5.92↓‎ mmol/L ‎7.52-11.82‎ ‎3‎ 钙(Ca)‎ ‎1.68‎ mmol/L ‎1.55-2.10‎ ‎……‎ 根据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儿童_____元素含量偏低。‎ ‎(2)报告单中“μmol/L”是__________(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3)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维生素C的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II. 高铁酸钾(K2FeO4,铁元素为+6价)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无二次污染。制备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Fe(OH)3+__ClO-+___OH- = ___FeO42-+___Cl-+ __H2O ‎ 回答下列问题:‎ ‎(4)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5)每生成1molFeO42-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1。‎ ‎【答案】(1). 铁(或Fe) (2). 浓度 (3). 还原性 (4). 2 (5). 3 (6). 4 (7). 2 (8). 3 (9). 5 (10). 3NA(或1.806×1024 ) (11). 0.15‎ ‎【解析】‎ ‎【分析】(1)根据体检报告单可知铁(或Fe)元素含量偏低;‎ ‎(2)μmol/L是浓度的单位;‎ ‎(3)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4)由未配平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OH)3为还原剂,ClO-为氧化剂,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配平方程式;‎ ‎(5)由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 ‎【详解】(1)根据体检报告单,铁(或Fe)元素含量偏低,故答案为:铁(或Fe);‎ ‎(2)报告单中μmol/L是浓度的单位,故答案为:浓度;‎ ‎(3)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维生素C所起还原作用,故答案为:还原性;‎ ‎(4)由未配平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OH)3为还原剂,ClO-为氧化剂,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故答案为:2;3;4;2;3;5;‎ ‎(5)由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molFeO4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mol,生成3mol Cl-,则每生成1molFeO4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数目为3NA(或1.806×1024 );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生成Cl-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故答案为:3NA(或1.806×1024 );0.15。‎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已知浓度的浓盐酸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 ‎②用10 mL的量筒量取8.0 mL 1.0 mol·L-1的盐酸加入锥形瓶中;‎ ‎③准确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___________;‎ ‎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盐酸时,下列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操作有_________(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线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盐酸在烧杯中稀释时,搅拌时间过长 D.定容完成后,将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未做处理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F.烧杯中有少量水 G.未冷却至室温即定容 ‎(2)请填写操作步骤中的空格:‎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 ‎(4)读数时除需要恢复至室温外,还需要注意(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略水蒸气影响,在该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________L·mol-1。‎ ‎【答案】(1). AC (2). 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 0.096 (4). 100 mL (5). 调节量筒高度,使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内的液面相平;或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任写一点即可) (6). 0.25V ‎【解析】‎ ‎【分析】(1)依据c=分析溶液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发生变化分析解答;‎ ‎(2)步骤①为用已知浓度的浓盐酸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步骤③为去膜镁条与盐酸反应,因8.0 mL 1.0 mol·L-1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0.008mol,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a的数值;‎ ‎(3)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4mol×22.4 L/mol=0.0896L=89.6mL,25 ℃、101 kPa时氢气体积大于89.6mL,小于100 mL;‎ ‎(4)读数时除需要恢复至室温外,还需要注意应调节量筒高度,使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中液面相平,保证气压相等,同时注意视线应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 ‎(5)由排出水的体积为气体体积结合n=计算可得。‎ ‎【详解】(1)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会使所量取溶液的体积减小,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小,故正确;‎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故错误;‎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n偏小,会使配制浓度偏低,故正确;‎ D、定容完成后,将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会对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有影响,故错误;‎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容量瓶中的液体的体积偏小,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故E错误;‎ F、烧杯中有少量水对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无关,故F错误;‎ AC正确,故答案为:AC;‎ ‎(2)步骤①为用已知浓度的浓盐酸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步骤③为去膜镁条与盐酸反应,因8.0 mL 1.0 mol·L-1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0.008mol,由盐酸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0.008mol HCl可与0.004mol Mg完全反应,为保证HCl完全反应,故镁应不少于0.004mol×24 g/mol=0.096g。故答案为: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0.096;‎ ‎(3)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4mol×22.4 L/mol=0.0896L=89.6mL,25 ℃、101 kPa时氢气体积大于89.6mL,小于100 mL,则步骤⑤中应选用的量筒规格是100 mL,故答案为:100 mL;‎ ‎(4)读数时除需要恢复至室温外,还需要注意应调节量筒高度,使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中液面相平,保证气压相等,同时注意视线应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故答案为:调节量筒高度,使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内的液面相平;或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5)排出水的体积为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为VmL,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则25 ℃、101 kPa时气体摩尔体积Vm==0.25VL/mol,故答案为:0.25V。‎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