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不等式同向正数可乘性可得;但,不妨取,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A正确。 考点:充分必要条件。 2.顶点在原点,且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 B. C.或 D.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抛物线标准方程但要注意抛物线开口方向进行分类讨论. 【详解】 ∵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且过点,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或(), 将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得:, ∴,∴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将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同理可得, ∴此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综上可知,顶点在原点,且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或.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确定,在解题中要对抛物线性质熟练掌握,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对开口向上、向左分别计算求解. 3.函数在[1,]上的平均变化率是( ) A.2 B.2x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列式,计算出所求的结果. 【详解】 依题意,所求平均变化率为,故选C.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平均变化率的计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4.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 A.1 B.-2 C.-1 D.2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得: , 则. 本题选择D选项. 5.已知双曲线(a>0,b>0)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且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所以双曲线中c=1,,所以,,所以双曲线方程为,选C. 6.函数是减函数的区间为 ( ) A.(0,2) B. C. D. 【答案】A 【解析】,解得,选A. 7.设函数在定义域内可导,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它的导函数图象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函数的图象可知,x<0时,函数是增函数,f′(x)>0, 函数f(x)有两个极值点,导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排除A,C; x>0的极大值前是增函数,导函数为正值,排除B. 本题选择D选项. 8.若点的坐标为是抛物线的焦点,点在抛物线上移动时,使取得最小值的的坐标为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过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当、、三点共线时, 最小,即运动到时,即,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抛物线的定义在最值问题的运用。需要灵活运用抛物线的定义,实现抛物线上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成抛物线上点到准线的距离,或者是抛物线上点到准线的距离转化成抛物线上点到焦点的距离,当几个点在一条直线的时候有距离的最小值。 9.若椭圆与直线交于两点,过原点与线段的中点的直线的斜率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线段的中点为,把点的坐标代入椭圆,并相减可得,由题意知,代入上式可得,故选A. 考点:1、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点差法. 10.若函数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0,) C.(-∞,0) D.(0,+∞) 【答案】D 【解析】 ∵, ∴。 ①当时,,f′(x)⩽0恒成立,故函数f(x)在R上单调,不可能有两个零点; ②当a>0时,令f′(x)=0,得,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f(x)的最小值为, 令,则, ∴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 ∴, ∴f(x)的最小值为, ∴函数有两个零点。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改写命题为其否定形式. 【详解】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可知,原命题的否定为“,”.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考查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12.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且满足,则=___________. 【答案】6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则,所以,所以,, 考点:1.导数与函数;2.导数的运算; 13.设椭圆C:(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和,P是C上的点。,,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中,,,所以 ,结合椭圆定义得:,所以. 考点:由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几何性质. 14.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过点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在轴的上方),过作于点,连接交抛物线于点,则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根据抛物线定义可得MF=MN,再根据直线倾斜角得三角形MNF为正三角形,即得NF倾斜角,联立方程可得Q横坐标,解得结果. 【详解】 由抛物线定义可得MF=MN,又斜率为的直线倾斜角为,,所以 ,即三角形MNF为正三角形,因此NF倾斜角为,由 解得 ,即 【点睛】 1.凡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时,一般运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距离处理. 2.若为抛物线上一点,由定义易得;若过焦点的弦 AB的端点坐标为,则弦长为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整体求出;若遇到其他标准方程,则焦半径或焦点弦长公式可由数形结合的方法类似地得到.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5.已知函数 (1)求这个函数的导数; (2)求这个函数的图像在处的切线方程.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函数乘积的求导法则求导即可; (2)先求得在1处的导数值得切线斜率,进而得切线方程. 试题解析: (1); (2)切线斜率, 所以切线方程. 16.设命题:实数满足,其中;命题:实数满足. (1)若,且为真,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是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 【分析】 (I)当时,由于均为真命题,所以求得的解集,再取交集得到的取值范围.(II)是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由此列不等式组,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 (I)当时,由于均为真命题,命题:,命题:,取两个的交集得到.(II)是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 ,故,解得.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命题真假性的判断及集合交集,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以及子集.属于中档题. 17.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它的准线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并且这条准线与双曲线的两焦点的连线垂直,抛物线与双曲线交于点 ,求抛物线的方程和双曲线的方程.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抛物线的准线过双曲线的焦点,可得p=2c,再利用抛物线与双曲线同过,求出c、p的值,进而结合双曲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依题意,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 ∵点P 在抛物线上, ∴6=2p×.∴p=2, ∴所求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双曲线的左焦点在抛物线的准线x=-1上, ∴c=1,即a2+b2=1. 又点P 在双曲线上, ∴,解方程组, 得或 (舍去).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4x2-=1. 18.设椭圆经过点,且离心率等于.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作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且满足,试判断直线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Ⅱ) 【解析】 试题分析:(1)将点代入椭圆标准方程,结合列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求得,椭圆方程为;(2)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椭圆方程,写出韦达定理,利用,解得,此直线过定点. 试题解析: (1) (2)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椭圆方程得 , , 由得, (舍去),,所以过定点.........................12分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利用向量作为工具解题的方法.第一问求椭圆的标准方程,除了这一条件,题目还给了椭圆上的一点和椭圆的离心率,根据这三个条件列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求得椭圆的方程.第二问建立的两条直线是垂直的,所以考虑转化为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零来求解. 19.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1)求常数k的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3)设,且, 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2)当x<0或x>4,f(x)为增函数,0≤x≤4,f(x)为减函数;极大值为,极小值为(3)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函数两个极值点已知,令 ,把0和4代入求出k即可. (2)利用函数的导数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大于零和小于零分别求出递增和递减区间即可,把函数导数为0的x值代到f(x)中,通过表格,判断极大、极小值即可. (3)要使命题成立,只需,由(2)得:和其中较小的即为g(x)的最小值,列出不等关系即可求得c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 (1),由于在处取得极值, ∴ 可求得 (2)由(1)可知,,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0 + 0 - 0 + 极大值 极小值 ∴当为增函数,为减函数; ∴极大值为极小值为 (3) 要使命题, 恒成立,只需使,即即可.只需 由(2)得在单增,在单减. ∴, . 点睛:导数问题经常会遇见恒成立的问题: (1)根据参变分离,转化为不含参数的函数的最值问题; (2)若就可讨论参数不同取值下的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以及最值,最终转化为 ,若恒成立; (3)若 恒成立,可转化为(需在同一处取得最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