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版必考题讲座(二)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学案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二)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题型特点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全国卷交替考查三角函数、解三角形.该部分解答题是高考得分的基本组成部分,考查的热点题型有:一是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以及单调性、最值等;二是考查解三角形问题;三是考查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的交汇性问题.
2017·江苏卷,16
2017·浙江卷,18
2017·北京卷,17
2016·山东卷,17
主要是在三角恒等变换的基础上融合正、余弦定理,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仍然是命题的关注点.
分值:12分
1.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注意对基本三角函数y=sinx,y=cosx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与记忆,有关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图象的平移、由图象求解析式、周期、单调区间、最值和奇偶性等问题的求解,通常先将给出的函数转化为y=Asin(ωx+φ)的形式,然后利用整体代换的方法求解.
2.解三角形
高考对解三角形的考查,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综合运用为主.其命题规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1)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函数公式,一般是以三角形或其他平面图形为背景,结合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考查学生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处理问题的能力;(2)从命题角度看,主要是在三角恒等变换的基础上融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
3.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综合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的综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以三角函数式作为向量的坐标,由两个向量共线、垂直、求模或求数量积获得三角函数解析式;(2)根据平面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构造三角形,然后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问题.
【例1】已知函数f(x)=sincos-sin2.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x)在区间[-π,0]上的最小值.
解析 f(x)=×sinx-×=sinx+cosx-=sin-.
(1)f(x)的最小正周期为T==2π.
(2)因为-π≤x≤0,所以-≤x+≤,
当x+=-,即x=-时,
f(x)取得最小值为-1-.
【例2】(2016·四川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
(1)证明:sinAsinB=sinC;
(2)若b2+c2-a2=bc,求tanB.
解析 (1)证明:在△ABC中,根据正弦定理,
a=2RsinA,b=2RsinB,c=2RsinC.
代入+=中,
有+=,变形可得
sinAsinB=sinAcosB+cosAsinB=sin(A+B).
在△ABC中,由A+B+C=π,
有sin(A+B)=sin(π-C)=sinC,
所以sinAsinB=sinC.
(2)由已知b2+c2-a2=bc,根据余弦定理,有
cosA==.
所以sinA==.
由(1)知,sinAsinB=sinAcosB+cosAsinB,
所以sinB=cosB+sinB,
故tanB==4.
【例3】(2017·江苏卷)已知向量a=(cosx,sinx),b=(3,-),x∈[0,π].
(1)若a∥b,求x的值;
(2)记f(x)=a·b,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对应的x的值.
解析 (1)因为a=(cosx,sinx),b=(3,-),a∥b,
所以-cosx=3sinx.
所以tanx=-.
又x∈[0,π],所以x=.
(2)f(x)=a·b=3cosx-sinx=2cos.
因为x∈[0,π],所以x+∈,
从而-1≤cos≤.
于是,当x+=,即x=0时,f(x)取到最大值3;
当x+=π,即x=时,f(x)取到最小值-2.
1.设函数f(x)=-sin2ωx-sinωxcosωx(ω>0),且y=f(x)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到最近的对称轴的距离为.
(1)求ω的值;
(2)求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 (1)f(x)=-·-sin2ωx
=cos2ωx-sin2ωx=-sin.
因为y=f(x)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到最近的对称轴的距离为,
故该函数的周期T=4×=π.
又ω>0,所以=π,因此ω=1.
(2)由(1)知f(x)=-sin.
当π≤x≤时,≤2x-≤,
由正弦曲线可知-=sin≤sin≤sin=1,
所以-1≤f(x)≤,即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
2.(2017·天津卷)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a=5,c=6,sinB=.
(1)求b和sinA的值;
(2)求sin的值.
解析 (1)在△ABC中,因为a>b,故由sinB=,可得cosB=.
由已知和余弦定理,有b2=a2+c2-2accosB=13,
所以b=.
由正弦定理得sinA==.
(2)由(1)及a
b=,∴a+c∈(,2],即a+c的取值范围是(,2].
课时达标 讲座(二)
[解密考纲]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交替考查三角函数、解三角形.该部分解答题是高考得分的基本组成部分,不能掉以轻心.该部分的解答题考查的热点题型有:一是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以及单调性、最值等;二是考查解三角形问题;三是考查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的交汇性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抓住平面向量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注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注意题目中隐含的各种限制条件,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灵活地实现问题的转化.
1.(2018·江苏南京、盐城模拟)设函数f(x)=Asin(ωx+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1)求函数y=f(x)的解析式;
(2)当x∈时,求f(x)的取值范围.
解析 (1)由图象知A=2,又=-=,ω>0,
所以T=2π=,解得ω=1,所以f(x)=2sin(x+φ).
将点代入,得+φ=+2kπ(k∈Z),
即φ=+2kπ(k∈Z),又-<φ<,所以φ=.
所以f(x)=2sin.
(2)当x∈时,x+∈,
所以sin∈,即f(x)∈[-,2].
2.(2017·北京卷)在△ABC中,∠A=60°,c=a.
(1)求sinC的值;
(2)若a=7,求△ABC的面积.
解析 (1)在△ABC中,因为∠A=60°,c=a,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C==×=.
(2)因为a=7,所以c=×7=3.
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得72=b2+32-2b×3×,
解得b=8,
所以△ABC的面积S=bcsinA=×8×3×=6.
3.四边形ABCD的内角A与C互补,且AB=1,BC=3,CD=DA=2.
(1)求角C的大小和线段BD的长度;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析 (1)∵A+C=π,∴cosA=-cosC.
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得BD2=32+22-2×3×2×cosC=13-12cosC,①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得BD2=12+22-2×1×2×cosA=5+4cosC,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BD=,cosC=.
由于C∈(0,π),∴C=,BD=.
(2)∵A+C=π,C=,∴sinA=sinC=.
又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D=S△ABD+S△BCD
=AB·ADsinA+CB·CDsinC=×(1+3)=2,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
4.已知向量a=(m,cos2x),b=(sin2x,n),函数f(x)=a·b,且y=f(x)的图象过点和点.
(1)求m,n的值;
(2)将y=f(x)的图象向左平移φ(0<φ<π)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g(x)的图象,若y=g(x)图象上各最高点到点(0,3)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求y=g(x)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析 (1)由题意知f(x)=a·b=msin2x+ncos2x.
因为y=f(x)的图象过点和.
所以
即解得
(2)由(1)知f(x)=sin2x+cos2x=2sin.
由题意知g(x)=f(x+φ)=2sin.
设y=g(x)的图象上符合题意的最高点为(x0,2),
由题意知x+1=1,所以x0=0,
即到点(0,3)的距离为1的最高点为(0,2).
将其代入y=g(x),得sin=1,
因为0<φ<π,所以φ=,
因此g(x)=2sin=2cos2x.
由2kπ-π≤2x≤2kπ,k∈Z,得kπ-≤x≤kπ,k∈Z.
所以函数y=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
5.(2018·湖北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已知f(x)=a·b,其中a=(2cosx,-sin2x),b=(cosx,1),x∈R.
(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f(A)=-1,a=,且向量m=(3,sinB)与n=(2,sinC)共线,求边长b和c的值.
解析 (1)由题意知f(x)=2cos2x-sin 2x=1+2cos.
令2kπ-π≤2x+≤2kπ(k∈Z),得kπ-≤x≤kπ-(k∈Z),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
(2)∵f(A)=1+2cos=-1,∴cos=-1,
又<2A+<,∴2A+=π,即A=.
又∵a=,∴a2=b2+c2-2bccosA=(b+c)2-3bc=.
∵向量m=(3,sinB)与n=(2,sinC)共线,∴2sinB=3sinC,
由正弦定理得2b=3c,则b=,c=1.
6.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B+bcosA=
2ccosA.
(1)若△ABC的面积S=,求证:a≥;
(2)如图,在(1)的条件下,若M,N分别为AC,AB的中点,且=,求b,c.
解析 (1)证明:由acosB+bcosA=2ccosA及正弦定理可得
sinAcosB+sinBcosA=2sinCcosA,
即sin(A+B)=2sinCcosA,
因为A+B+C=π,所以sin(A+B)=sinC≠0,
所以cos A=,又A∈(0,π),∴A=,
由S=bcsin A=,可得bc=2.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a2=b2+c2-2bccosA=b2+c2-bc≥2bc-bc=2,
当且仅当b=c=时取等号,所以a≥.
(2)因为M,N分别为AC,AB的中点,所以AM=AC=b,AN=AB=c,
在△ABM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M2=c2+-bc,
在△ACN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N2=+b2-bc,
由=可得c2+-bc=,
整理得(c+8b)(c-2b)=0,所以c=2b,又bc=2可得b=1,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