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邯郸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得或,所以“”是“”的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故选A. 2.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得, 当时,,故选B. 点睛: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是导数的重要应用之一,用导数求切线方程的关键在于求出切点及斜率,其求法为:设是曲线上的一点,则以的切点的切线方程为:.若曲线在点的切线平行于轴(即导数不存在)时,由切线定义知,切线方程为. 3. 已知为等比数列,且,,则( ) A. B. C. 4 D. 【答案】C 【解析】 , ,故选C. 4.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 A. 1 B. 2 C. D. 【答案】B 【解析】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渐进线为的距离,故选B. 5. 在正方体中分别是和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0 B. C. D. 【答案】D 【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取CD中点G,连接 ,则 所以为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且,又在 中, ,, 由余弦定理.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D. 6. 已知,且,,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得,又,由不等式的可加性可得. 故选D. 7. 在中,三内角所对边的长分别为,已知,,,则( ) A. B. C. 或 D. 或 【答案】C 【解析】在中,由正弦定理 ,得, 所以或. 故选C. 8. 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题“,则”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B. 命题“,均有”的否定为“,使得” C. 命题“”的否定是“” D. 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答案】B 【解析】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所以命题“,均有”的否定为“,使得”. 故选B.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定点,,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之积为4,则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动点P(x,y),由题得 ,整理得. 故选D. 10.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得, 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故选C. 11. 已知,分别为双曲线的左焦点和右焦点,抛物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3 B. C. 2 D. 【答案】A 【解析】物线与双曲线共焦点,由双曲线的定义,得,可得 ,由,得 故解得 故选A. 点睛: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双曲线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a,c,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a,b,c的齐次式,结合b2=c2-a2转化为a,c的齐次式,然后等式(不等式)两边分别除以a或a2转化为关于e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e(e的取值范围). 12. 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0得 , 令 则 恒成立,单调递增,又, 在 处取最小值, 解得 或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约束条件对应的区域为三角形ABC区域,由 ,由得 ,当经过点C时,截距最小,取最大,为. 14. 已知抛物线,过其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若,的中点的横坐标为2,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 ,因为AB过抛物线的焦点,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点睛:抛物线的定义是解决抛物线问题的基础,它能将两种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进行等量转化.如果问题中涉及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又能与距离联系起来,那么用抛物线定义就能解决问题.因此,涉及抛物线的焦半径、焦点弦问题,可以优先考虑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这样就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15. 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且, 即, 或, ,, .故的最小值为2. 16. 已知数列其中第一项是,接下来的两项是,再接下来的三项是,依此类推,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得数列如下: 又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上,并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在锐角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Ⅰ)求的大小; (Ⅱ)若,求的值和的面积. 【答案】(Ⅰ)(Ⅱ). 【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化简已知条件,然后求角C的值; (Ⅱ)利用余弦定理和求c和的面积. 试题解析:(Ⅰ)由, 由正弦定理,得,则. ∵,,∴, ∴,,∵,∴. (Ⅱ)由,得. 根据余弦定理,得 ,∴. ∴ . 18.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Ⅰ)(Ⅱ) .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得,即,可得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可得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由(Ⅰ)得,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 试题解析:(Ⅰ)由题设,得,,两式相减得 . ∵,∴. 由题设,,可得,由,知 数列奇数项构成的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令,则,∴. 数列偶数项构成的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令,则,∴.∴. (Ⅱ)令. . ① . ② ①-②,得 , 即 , . 19.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且,,,且,.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Ⅰ)见解析(Ⅱ). 【解析】试题分析:(Ⅰ)通过证明平面内的直线BC平面,证明平面平面. (Ⅱ)由(Ⅰ)知,,以的方向为轴正方向,的方向为轴正方向,过点作的平行线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Ⅰ)∵平面,∴.又,, ∴.故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 (Ⅱ)由(Ⅰ)知,,设的方向为轴正方向,的方向为轴正方向,过点作的平行线为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不防设,又∵,,, ∴.连接,又,∴,∴,∴平面. ∴, ,,.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可取. ∵为平面的法向量,∴. 又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钝角,∴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点睛:高考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是转化为两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②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转化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③求二面角,关键是转化为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和表示出所需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20. 某粮库拟建一个储粮仓如图所示,其下部是高为2的圆柱,上部是母线长为2的圆锥,现要设计其底面半径和上部圆锥的高,若设圆锥的高为,储粮仓的体积为. (Ⅰ)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圆周率用表示) (Ⅱ)求为何值时,储粮仓的体积最大. 【答案】(Ⅰ),(Ⅱ)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题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 可得储粮仓的体积,. (Ⅱ)利用导数求(Ⅰ)中的函数最值即可. 试题解析:(Ⅰ)∵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 ∴. ∴,即,. (Ⅱ),令 , 解得,.又,∴(舍去).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故当时,储粮仓的体积最大. 点晴:研究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借鉴数学模型,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数学素养都是十分重要的.建立模型的步骤可分为: (1) 分析问题中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分别用字母表示; (2) 根据所给条件,运用数学知识,确定等量关系; (3) 写出f(x)的解析式并指明定义域. 21. 已知椭圆经过点,离心率为.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轴于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Ⅰ)(Ⅱ)或.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题,可解得椭圆的方程是. (Ⅱ)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消去,得.结合韦达定理可得的中点坐标(,.由直线与直线垂直,,整理得.再由,可得解.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得,解得.故椭圆的方程是. (Ⅱ)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消去,得. 则有,. . 设的中点为,则,. ∵直线与直线垂直,∴,整理得.∴. 又∵ , ∴ ,解得或. ∵与矛盾,∴.∵,∴. 故直线的方程为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所使用方法为韦达定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22. 设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对任意的,恒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在区间内为增函数,在区间内为减函数(Ⅱ). (Ⅱ)结合,对.分和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试题解析:(Ⅰ)函数的定义域为,,若, 则,,又∵是单调递减的,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在区间内为增函数,在区间内为减函数. (Ⅱ),. 当时,在上,,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解得. 又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与任意, 恒有成立矛盾.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