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亳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理)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椭圆的焦距为( ) A. B. C. D. 【答案】B 2. 已知是等差数列的第项,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等差数列5,8,11,17,知,首项 公差,所以通项公式为,令,选D. 3. 已知向量,且与互相垂直,则实数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向量,,得,; 由互相垂直,得,解得. 故选D. 考点:空间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4.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由已知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其中,令有表示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有,当直线的纵截距有最大值时,就有最大值,所以直线经过点B时,纵截距有最大值,的最大值为,选A. 5. 在中,已知,则( ) A. B. C. 或 D. 【答案】C 6. “”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有,等价于且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或,而的解为或,所以 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集以及充分必要条件,属于易错题。正确求解分式不等式的解是解题的关键。 7. 若坐标原点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为,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析:因,故由题设可得,所以,应选答案D。 8. 若,且,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对于选项A,取,则不成立;对于选项B,,因为,所以,则,选项B不成立;对于选项C,因为,,由不等式的性质有 ,选项C成立;对于选项D,当时,不等式不成立,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C. 9. 已知,则直线与平面交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直线AB与平面交点为,则,又与共线,所以,则,解得,选D. 10. 如图,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交其准线于点,若点是的中点,且,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设点A,B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M,N,准线与轴交于点H,则,由已知F是AC的中点,,,设,则,即,解得,所以,选B. 点睛:办呢体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应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过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平面几何知识,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 11. 设,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故可设 则: ,再根据三角函数最值的求法可直接得到的最小值是-3.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12. 已知数列满足递推关系,(其中为正常数,)且.若等式成立,则正整数的所有可能取值之和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已知有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 ,解得(舍去),所以,故数列中的项分别为,若满足,当或时,等式成立,当的值越大,的值就越大,此时与不可能相等,故正整数的所有可能取值之和为4,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命题“”的否定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特称命题“ ”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14. 在平行六面体中,为与的交点.若,则向量可以用表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在平行四边形中,与交于M点,,所以。 15. 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恒成立,则该数列的公比的取值范围是_. 【答案】 【解析】由已知有首项,当公比时显然符合题意,当时,,由有,所以恒成立,当时,则 恒成立,为奇数时显然成立,当为偶数时,则;当时,,所以,符合;当时,,所以,所以,符合。综合以上讨论有或。 16. 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若直线上存在点,使得,其中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设直线与轴交于H点,设,则,而,所以,化简得,解得,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最小值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离心率的求法,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求: (1); (2)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答案】(1) c=(3,-2,2);(2).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向量共线、垂直的条件,求出的值,即可求出;(2)分分别求出的坐标,利用公式求出。 试题解析:(1)因为a∥b,所以==,解得x=2,y=-4,这时a=(2,4,1),b=(-2,-4,-1).又因为b⊥c,所以b·c=0,即-6+8-z=0,解得z=2,于是c=(3,-2,2). (2)由(1)得a+c=(5,2,3),b+c=(1,-6,1),设(a+c)与(b+c)所成角为θ,因此cosθ==-. 18.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记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成等比数列,求.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意可求得数列的首项为1,则数列的前n项和. (2)裂项可得,且,据此可得. 试题解析: (1)∵,∴,∴,∴, ∴,. (2)若成等比数列,则, 即,∴, ∵, ∴. 点睛: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19. 已知命题恒成立;命题方程表示双曲线.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2) ;(2) ,或. 【解析】试题分析:(1)当命题P为真命题时,转化为求在上的最小值,继而求出m的范围;(2)先求出当命题q为真命题时m的范围,再由已知条件得出p,q一个为真命题,一个为假命题,再分两种情况分别求出m的范围,最后取并集即可求出m的范围。 试题解析:(1),∵,∴,故命题为真命题时,. (2)若命题为真命题,则,所以, 因为命题为真命题,则至少有一个真命题,为假命题, 则至少有一个假命题,所以一个为真命题,一个为假命题. 当命题为真命题,命题为假命题时,,则,或; 当命题为假命题,命题为真命题时,, 舍去. 综上,,或. 20. 在中,角对边分别为,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的外接圆半径为,试求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条件中的边化为正弦,求出的值,再根据A的范围,求出角A的大小;(2)由正弦定理有,再用余弦定理和重要不等式求出,再求出三角形ABC 面积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1) ,, 又,. (2), 又, , , 即 21. 如图所示,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是侧棱的中点. (1)证明:平面平面; (2)若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为,求四棱锥的体积.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1)要证平面平面,转证平面,又,即证平面.(2)建立空间坐标系,由平面与平面所成锐角的大小为,得到,进而得到四棱锥的体积. 试题解析: 解:(1)如图①,取的中点,的中点,连接,易知 又,∴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三棱柱是正三棱柱, ∴为正三角形,∴. 又平面, ,而, ∴平面. 又, ∴平面. 又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2)(方法一)建立如图①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得 . 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由得 即. 显然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 即. 所以. (方法二)如图②,延长与交于点,连接. ∵,为的中点,∴也是的中点, 又∵是的中点,∴. ∵平面,∴平面. ∴为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所以,∴. 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三个内角满足. (1)若顶点的轨迹为,求曲线的方程; (2)若点为曲线上的一点,过点作曲线的切线交圆于不同的两点(其中在的右侧),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B点的轨迹方程为;(2)4.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将正弦化为边,得出,化简得,利用椭圆的定义得出B点的轨迹和轨迹方程;(2)设直线,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由,求得,由韦达定理求出的表达式,设点O到直线MN的距离为d,求得,由直线与圆相交时的弦长公式,求出,求出三角形OMN的面积,再分别求出三角形NAO和三角形MCO 的面积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四边形ACMN面积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1)设△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由正弦定理.∵,∴. ∵ ∴ 即.由椭圆定义知,B点轨迹是以C,A为焦点,长半轴长为2,半焦距为,短半轴长为,中心在原点的椭圆(除去左、右顶点). ∴B点的轨迹方程为. (2)易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 , ,即, 因为,设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 , 由, , , , . 而,,易知,, ,时取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轨迹和轨迹方程,直线与圆、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弦长公式,韦达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属于中档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