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在数列中,=1,,则的值为( ) A.99 B.49 C.102 D.10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得,即为等差数列,且,,则; 则. 【考点】等差数列. 2.中,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 ( ). A. B. C.2 D.3 【答案】B 【解析】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合理利用余弦定理,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3.已知,则函数的最小值是 A.1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配凑法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可知: 当x=2时取得最小值,故最小值为3 故选C. 点睛: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4.在中,若,则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答案】D 【解析】利用正弦定理,结合已知可得,再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 在中, ,又由正弦定理得:, , , 或, 或. 故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形状判断,突出考查正弦定理与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属于中档题.判断三角形状的常见方法是:(1)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化边为角,利用三角变换得出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2)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角为边,通过代数恒等变换,求出边与边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3)根据余弦定理确定一个内角为钝角进而知其为钝角三角形. 5.已知是正项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前5项和等于( ) A.15 B.31 C.63 D.127 【答案】B 【解析】设正项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得,再利用求和公式,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设正项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因为,即,解得, 所以数列的前5项和为,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合理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6.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大值为( ) A.0 B.1 C.2 D.3 【答案】D 【解析】如图,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则目标函数经过时z取得最大值,故,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首先由不等式组作出相应的可行域,并明确可行域对应的是封闭区域还是开放区域、分界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求直线的截距、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直线的斜率、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最后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值取法或值域范围. 7.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不等式有 ( ) ①②③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根据可以得到,从而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详解】 因为,故,所以,故①正确,③错误. 又,故,故④正确. 又,故,故②错误, 综上,①④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察不等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8.△ABC中, 三内角所对的边分别是,若 , 则角A=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本题选择A选项. 9.在中,,,那么满足条件的( ) A.无解 B.有一个解 C.有两个解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正弦定理可得,不存在这样的,又由,所以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故选A。 【详解】 在中,因为, 由正弦定理可得,即, 因为,不存在这样的,所以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解得个数的判定问题,其中解答中合理使用正弦定理,求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已知,并且成等差数列,则的最小值为( ) A.16 B.12 C.9 D.8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到,再由,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实数,并且成等差数列,所以,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8,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中项,以及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其中解答中根据等差中项公式,求得,再合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设集合,则A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含边界的阴影部分)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集合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实数满足,即,则可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选项A,故选A. 【考点】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12.已知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和,且,则使得为整数的正整数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A 【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前n项和公式,可得,要使得为正整数,求得的取值个数,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前n项和公式, 可得 , 要使得为正整数,则或, 所以要使得为正整数的正整数n的个数为2个,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前n项和公式,化简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二、填空题 13.在中,如果,那么的值为_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可知,所以 【考点】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4.在数列中,其前项和,若数列是等比数列,则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当时, ,要求符合,则. 15.若是等差数列中,首项,,则使前项和成立的最大自然数是______. 【答案】46 【解析】由题意,得到等差数列中,公差,且,且,再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等差数列中,首项,, 可得公差,且,且, 又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 , , 所以则使前项和成立的最大自然数是4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单调性,以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合理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前项和公式,分别求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6.已知点在的边上,且,若,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以CD的中点为坐标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得到,根据,得,再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以CD的中点为坐标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不妨设 因为,所以, 又由,所以, 整理得, 又由, 当且仅当向量与向量共线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大值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圆的方程等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其中解答中应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三、解答题 17.已知函数,且.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求在上的最值。 【答案】(1); (2). 【解析】(1)由,解得,不等式化为,即可求解; (2)由(1)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得出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函数的最值,得到函数的值域。 【详解】 (1)由题意,得,解得, 因为,即,即,解得,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1)知,函数, 所以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对称轴的方程为, 在上,函数单调递增,在上,函数单调递减, 又由, 所以函数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8.在中,内角所对边分别为,且. (1)求角的大小; (2)如果,面积为3,求. 【答案】(1); (2). 【解析】(1)由正弦定理可知:,化简得,即以,即可求解; (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求得,再余弦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1)由题意,因为, 由正弦定理可知:, 又因为,则,所以, 所以,又由,所以。 (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又由且,解得∴, 由余弦定理 , 所以。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其中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合适,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时,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解析】(1)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的关系 ,即可求解数列的通项公 (2)由(1)可得,利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即可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 【详解】 (1)由题意,因为, ∴当时,有, ∴, 当时,,满足通项, ∴; (2)由(1)可得, 则,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以及“错位相减法”求和的应用,此类题目是数列问题中的常见题型,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解答中确定通项公式是基础,准确计算求和是关键,易错点是在“错位”之后求和时,弄错等比数列的项数,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思维能力及基本计算能力等. 20.某海轮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航行,在点测得海上面油井在南偏东60°,向北航行40分钟后到达点,测得油井在南偏东30°,海轮改为北偏东60°的航向再行驶40分钟到达点. (1)求间的距离; (2)在点测得油井的方位角是多少? 【答案】(1);(2) . 【解析】试题分析:(1)在中,根据正弦定理,求,再利用余弦定理算出的长,即可算出两地间的距离;(2)根据内错角相等可证明,从而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如图,在中,, 根据正弦定理得:, 在中,, 由已知, (2)在中,,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点测得油井在的正南40海里处. 21.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2. (1)求函数在上的值域; (2)已知外接圆半径,,角所对的边分别是,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解:(1)由题意,的最大值为,所以. 2分 而,于是,. 4分 在上递增.在递减, 所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 5分 (2)化简得 . 7分 由正弦定理,得, 9分 因为△ABC的外接圆半径为.. 11分 所以12分 【考点】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正弦定理 点评: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函数化简以及正弦定理的运用,解三角形,属于基础题。 22.设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的最大值及此时的值; (3)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当,取得最大值; (3). 【解析】(1)由,则,两式相减,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1)可得,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即可求解; (3)由(1)得,利用列项法,即可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 【详解】 (1)由题意知,, 所以 所以, 当时,符合通项公式,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可得,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可得 ∴当,取得最大值,且; (3)由(1)知,令,为的前项和,则,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公式的应用,以及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裂项法求解数列的和的综合应用,其中解答中合理应用数列的递推公式,合理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熟练应用裂项法求和,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