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3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选修2-2教学课件第1课时 综合法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第 1 课时 综合法 合情推理是发现的方法,演绎推理是数学中严格证明的工具 . 怎样用演绎推理来证明呢?这是要讲究方法的 .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基本的证明方法 …… 1.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 种基本方法之一的综合法 . (重点) 2. 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 (难点) 探究点 1 综合法的含义 引例 : 已知 a>0,b>0, 求证 a(b 2 +c 2 )+b(c 2 +a 2 )≥4abc 因为 b 2 +c 2 ≥2bc,a>0 所以 a(b 2 +c 2 )≥2abc. 又因为 c 2 +a 2 ≥2ac,b>0 所以 b(c 2 +a 2 )≥ 2abc. 因此 a(b 2 +c 2 )+b(c 2 +a 2 )≥4abc. 证明 :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 , 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 ,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综合法 .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 ,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 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 : … 例 1: 如图所示 ,△ABC 在平面 α 外 , 求证 :P,Q,R 三点共线 . A B C P Q R 探究点 2 利用综合法进行证明 分析: 本例的条件表明, P,Q,R 三点既在平面 α 内,又在平面 ABC 内,所以可以利用两个相交平面的公理证明 . ( 1 ) ( 2 ) 证明: 例 3 在△ABC中,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 a , b , c ,且A,B,C成等差数列, a , b , c 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分析: 将 A,B,C 成等差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 2B=A+C ; a,b,c 成等比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 b 2 =ac.A,B,C 为△ ABC 的内角,这是一个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是 A+B+C= π . 此时,如果能把角和边统一起来,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寻找角和边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余弦定理正好满足要求 . 于是,可以用余弦定理为工具进行证明 . 证明: 由 A , B , C 成等差数列,有 2B=A+C ① 由①②,得 ② ③ 由 a , b , c 成等比数列,有 ④ 由余弦定理及③,可得 再由④,得 因此 a=c 从而有 A=C ⑤ 由②③⑤,得 即 【 提升总结 】 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要先作语言的转换,如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或把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等 . 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把其中的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 . 1. 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所说的“由因导果”是指寻 求使不等式成立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证明 (1) 在四棱锥 P - ABCD 中, 因为 PA⊥ 底面 ABCD , CD⊂ 平面 ABCD ,故 PA⊥CD. 因为 AC⊥CD , PA∩AC = A ,所以 CD⊥ 平面 PAC , 而 AE⊂ 平面 PAC ,所以 CD⊥AE. (2) 由 PA = AB = BC ,∠ ABC = 60° ,可得 AC = PA , 因为 E 是 PC 的中点,所以 AE⊥PC. 由 (1) 知, AE⊥CD , 且 PC∩CD = C ,所以 AE⊥ 平面 PCD. 而 PD⊂ 平面 PCD ,所以 AE⊥PD , 因为 PA⊥ 底面 ABCD , 所以 PA⊥AB 又因为 AB⊥AD , 所以 AB⊥ 平面 PAD 所以 AB⊥PD , 又因为 AB∩AE = A , 综上得 PD⊥ 平面 ABE.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 , 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 ,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综合法 .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 ,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 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 : … 综合法的定义 : 拥有了太多反而是负担。只拥有一块手表的人知道现在几点,一个拥有两块手表的人却很难确定现在的准确时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