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3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届高考数学(理)5年高考真题备考试题库:第8章 第9节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9节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1.(2014浙江,15分)如图,设椭圆C:+=1(a>b>0),动直线l与椭圆C只有一个公共点P,且点P在第一象限. (1)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用a,b,k表示点P的坐标; (2)若过原点O的直线l1与l垂直,证明:点P到直线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 解:(1)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k<0), 由消去y得 (b2+a2k2)x2+2a2kmx+a2m2-a2b2=0. 由于l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故Δ=0, 即b2-m2+a2k2=0, 解得点P的坐标为. 又点P在第一象限, 故点P的坐标为P,. (2)由于直线l1过原点O且与l垂直,故直线l1的方程为x+ky=0, 所以点P到直线l1的距离d=, 整理得d=, 因为a2k2+≥2ab, 所以≤=a-b, 当且仅当k2=时等号成立. 所以点P到直线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 2.(2014北京,14分)已知椭圆C:x2+2y2=4. (1)求椭圆C的离心率; (2)设O为原点,若点A在椭圆C上,点B在直线y=2上,且OA⊥OB,试判断直线AB与圆x2+y2=2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由题意,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所以a2=4,b2=2,从而c2=a2-b2=2. 因此a=2,c=. 故椭圆C的离心率e==. (2)直线AB与圆x2+y2=2相切.证明如下: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x0,y0),(t,2),其中x0≠0. 因为OA⊥OB,所以·=0,即tx0+2y0=0,解得t=-. 当x0=t时,y0=-,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t=±, 故直线AB的方程为x=±.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d=. 此时直线AB与圆x2+y2=2相切. 当x0≠t时,直线AB的方程为y-2=(x-t). 即(y0-2)x-(x0-t)y+2x0-ty0=0. d= . 又x+2y=4,t=-,故 d===. 此时直线AB与圆x2+y2=2相切. 3.(2014湖南,13分)如图,O为坐标原点,椭圆C1:+=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e1;双曲线C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3,F4,离心率为e2.已知e1e2=,且|F2F4|=-1. (1)求C1,C2的的方程; (2)过F1作C1的不垂直于y轴的弦AB,M为AB的中点,当直线OM与C2交于P,Q两点时,求四边形APBQ面积的最小值. 解:(1)因为e1e2=,所以·=,即a4-b4=a4,因此a2=2b2,从而F2(b,0),F4(b,0).于是b-b=|F2F4|=-1,所以b=1,a2=2,故C1,C2的方程分别为+y2=1,-y2=1. (2)因AB不垂直于y轴,且过点F1(-1,0),故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1. 由得(m2+2)y2-2my-1=0. 易知Δ>0,设A(x1,y1),B(x2,y2),则y1,y2是上述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y1+y2=,y1y2=. 因此x1+x2=m(y1+y2)-2=,于是AB的中点为M,故直线PQ的斜率为-,PQ的方程为y=-x,即mx+2y=0. 由得(2-m2)x2=4,所以2-m2>0,且x2=,y2=,从而|PQ|=2=2. 设点A到直线PQ的距离为d,则点B到直线PQ的距离也为d,所以2d=. 因为点A,B在直线mx+2y=0的异侧,所以(mx1+2y1)(mx2+2y2)<0, 于是|mx1+2y1|+|mx2+2y2|=|mx1+2y1-mx2-2y2|, 从而2d=. 又因为|y1-y2|==,所以2d=. 故四边形APBQ的面积S=|PQ|·2d==2·. 而0<2-m2≤2,故当m=0时,S取得最小值2. 综上所述,四边形APBQ面积的最小值为2. 4.(2014四川,13分)已知椭圆C:+=1(a>b>0)的焦距为4,其短轴的两个端点与长轴的一个端点构成正三角形.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设F为椭圆C的左焦点,T为直线x=-3上任意一点,过F作TF的垂线交椭圆C于点P,Q. ①证明:OT平分线段PQ(其中O为坐标原点); ②当最小时,求点T的坐标. 解:(1)由已知可得 解得a2=6,b2=2,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是+=1. (2)①由(1)可得,F的坐标是(-2,0), 设T点的坐标为(-3,m), 则直线TF的斜率kTF==-m. 当m≠0时,直线PQ的斜率kPQ=,直线PQ的方程是x=my-2. 当m=0时,直线PQ的方程是x=-2,也符合x=my-2的形式. 设P(x1,y1),Q(x2,y2),将直线PQ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得 消去x,得(m2+3)y2-4my-2=0, 其判别式Δ=16m2+8(m2+3)>0. 所以y1+y2=,y1y2=, x1+x2=m(y1+y2)-4=. 所以PQ的中点M的坐标为, 所以直线OM的斜率kOM=-. 又直线OT的斜率kOT=-, 所以点M在直线OT上, 因此OT平分线段PQ. ②由①可得, |TF|=, |PQ|= = = = . 所以= = ≥ =. 当且仅当m2+1=,即m=±1时,等号成立,此时取得最小值. 所以当最小时,T点的坐标是(-3,1)或(-3,-1). 5.(2014福建,13分)已知双曲线E:-=1(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l1:y=2x,l2:y=-2x. (1)求双曲线E的离心率; (2)如图,O为坐标原点,动直线l分别交直线l1,l2于A,B两点(A,B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OAB的面积恒为8,试探究:是否存在总与直线l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双曲线E?若存在,求出双曲线E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因为双曲线E的渐近线分别为y=2x,y=-2x, 所以=2,所以=2,故c=a, 从而双曲线E的离心率e==. (2)法一:由(1)知,双曲线E的方程为-=1. 设直线l与x轴相交于点C. 当l⊥x轴时,若直线l与双曲线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则|OC|=a,|AB|=4a, 又因为△OAB的面积为8, 所以|OC|·|AB|=8, 因此a·4a=8,解得a=2, 此时双曲线E的方程为-=1. 若存在满足条件的双曲线E,则E的方程只能为-=1. 以下证明:当直线l不与x轴垂直时,双曲线E:-=1也满足条件.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依题意,得k>2或k<-2, 则C.记A(x1,y1),B(x2,y2). 由得y1=,同理得y2=. 由S△OAB=|OC|·|y1-y2|, 得·=8, 即m2=4|4-k2|=4(k2-4). 由得(4-k2)x2-2kmx-m2-16=0. 因为4-k2<0, 所以Δ=4k2m2+4(4-k2)(m2+16)=-16(4k2-m2-16), 又因为m2=4(k2-4), 所以Δ=0,即l与双曲线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因此,存在总与l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双曲线E,且E的方程为-=1. 法二:由(1)知,双曲线E的方程为-=1. 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t,A(x1,y1),B(x2,y2). 依题意得-<m<. 由得y1=,同理得y2=. 设直线l与x轴相交于点C,则C(t,0). 由S△OAB=|OC|·|y1-y2|=8, 得|t|·=8, 所以t2=4|1-4m2|=4(1-4m2). 由得(4m2-1)y2+8mty+4(t2-a2)=0. 因为4m2-1<0,直线l与双曲线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当且仅当Δ=64m2t2-16(4m2-1)(t2-a2)=0, 即4m2a2+t2-a2=0,即4m2a2+4(1-4m2)-a2=0,即(1-4m2)(a2-4)=0, 所以a2=4, 因此,存在总与l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双曲线E,且E的方程为-=1. 法三:当直线l不与x轴垂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A(x1,y1),B(x2,y2). 依题意得k>2或k<-2. 由得(4-k2)x2-2kmx-m2=0, 因为4-k2<0,Δ>0,所以x1x2=, 又因为△OAB的面积为8, 所以|OA|·|OB|·sin∠AOB=8, 又易知sin∠AOB=, 所以 ·=8,化简得x1x2=4. 所以=4,即m2=4(k2-4). 由(1)得双曲线E的方程为-=1, 由得(4-k2)x2-2kmx-m2-4a2=0. 因为4-k2<0,直线l与双曲线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当且仅当Δ=4k2m2+4(4-k2)(m2+4a2)=0, 即(k2-4)(a2-4)=0,所以a2=4, 所以双曲线E的方程为-=1. 当l⊥x轴时,由△OAB的面积等于8可得l:x=2,又易知l:x=2与双曲线E:-=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综上所述,存在总与l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双曲线E,且E的方程为-=1. 6.(2014江西,13分)如图,已知双曲线C:-y2=1(a>0)的右焦点F,点A,B分别在C的两条渐近线上,AF⊥x轴,AB⊥OB,BF∥OA(O为坐标原点).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C上一点P(x0,y0)(y0≠0)的直线l:-y0y=1与直线AF相交于点M,与直线x=相交于点N,证明:当点P在C上移动时,恒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解:(1)设F(c,0),因为b=1,所以c=, 直线OB的方程为y=-x,直线BF的方程为y=(x-c),解得B. 又直线OA的方程为y=x, 则A,kAB==. 又因为AB⊥OB,所以·=-1,解得a2=3,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y2=1. (2)由(1)知a=,则直线l的方程为-y0y=1(y0≠0),即y=. 因为直线AF的方程为x=2,所以直线l与AF的交点M; 直线l与直线x=的交点为N. 则=== ·, 因为P(x0,y0)是C上一点,则-y=1,代入上式得 =·=·=.所求定值为==. 7.(2013安徽,5分)已知直线y=a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性质,考查考生的转化与化归能力. 法一:设直线y=a与y轴交于点M,抛物线y=x2上要存在C点,只要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y=x2有交点即可,也就是使|AM|≤|MO|,即≤a(a>0),所以a≥1. 法二:易知a>0,设C(m,m2),由已知可令A(,a),B(-,a),则=(m-,m2-a),=(m+,m2-a),因为⊥,所以m2-a+m4-2am2+a2=0,可得(m2-a)(m2+1-a)=0.因为由题易知m2≠a,所以m2=a-1≥0,故a∈[1,+∞). 答案:[1,+∞) 7.(2013浙江,4分)设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过点P(-1,0)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A,B两点,点Q为线段AB的中点.若|FQ|=2,则直线l的斜率等于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抛物线方程、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及运算求解能力. 法一:注意到|FQ|=2,正好是抛物线通径的一半,所以点Q为通径的一个端点,其坐标为(1,±2),这时A,B,Q三点重合,直线l的斜率为±1. 法二:令直线l的方程为x=ty-1,由得y2-4ty+4=0,设A(x1,y1),B(x2,y2),则y1+y2=4t,y1y2=4,x1+x2=4t2-2,所以xQ=2t2-1,yQ=2t,|FQ|2=(xQ-1)2+y=4,代入解得,t=±1或t=0(舍去),即直线l的斜率为±1. 答案:±1 8.(2013新课标全国Ⅱ,12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椭圆M:+=1 (a>b>0)右焦点的直线x+y-=0交M于A,B两点,P为AB的中点,且OP的斜率为. (1)求M的方程; (2)C,D为M上的两点,若四边形ACBD的对角线CD⊥AB,求四边形ACBD面积的最大值. 解: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以及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问题,考查利用函数思想求最值,体现对考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化归与转化能力的考查. (1)设A(x1,y1),B(x2,y2),P(x0,y0), 则+=1,+=1,=-1, 由此可得=-=1. 因为x1+x2=2x0,y1+y2=2y0,=, 所以a2=2b2. 又由题意知,M的右焦点为(,0),故a2-b2=3. 因此a2=6,b2=3. 所以M的方程为+=1. (2)由解得或 因此|AB|=. 由题意可设直线CD的方程为y=x+n, 设C(x3,y3),D(x4,y4). 由得3x2+4nx+2n2-6=0. 于是x3,4=. 因为直线CD的斜率为1,所以|CD|=|x4-x3|= . 由已知,四边形ACBD的面积S=|CD|·|AB|= . 当n=0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所以四边形ACBD面积的最大值为. 9.(2013浙江,15分)如图,点P(0,-1)是椭圆C1:+=1(a>b>0)的一个顶点,C1的长轴是圆C2:x2+y2=4的直径.l1,l2是过点P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其中l1交圆C2于A,B两点,l2交椭圆C1于另一点D. (1)求椭圆C1的方程; (2)求△ABD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1的方程. 解:本题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 (1)由题意得 所以椭圆C1的方程为+y2=1. (2)设A(x1,y1),B(x2,y2),D(x0,y0).由题意知直线l1的斜率存在,不妨设其为k,则直线l1的方程为y=kx-1. 又圆C2:x2+y2=4,故点O到直线l1的距离d=, 所以|AB|=2=2 . 又l2⊥l1,故直线l2的方程为x+ky+k=0. 由消去y,整理得(4+k2)x2+8kx=0,故x0=-. 所以|PD|=. 设△ABD的面积为S,则S=|AB|·|PD|=, 所以S=≤=, 当且仅当k=±时取等号. 所以所求直线l1的方程为y=±x-1. 10.(2013江西,13分)如图,椭圆C:+=1(a>b>0)经过点P(1,),离心率e=,直线l的方程为x=4. (1)求椭圆C的方程; (2)AB是经过右焦点F的任一弦(不经过点P),设直线AB与直线l相交于点M,记PA,PB,PM的斜率分别为k1,k2,k3. 问: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k1+k2=λk3?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旨在考查考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1)由P在椭圆上得,+=1.① 依题设知a=2c,则b2=3c2.② ②代入①解得c2=1,a2=4,b2=3. 故椭圆C的方程为+=1. (2)法一:由题意可设直线AB的斜率为k, 则直线AB的方程为y=k(x-1).③ 代入椭圆方程3x2+4y2=12并整理,得(4k2+3)x2-8k2x+4(k2-3)=0. 设A(x1,y1),B(x2,y2),则有 x1+x2=,x1x2=.④ 在方程③中令x=4得,M的坐标为(4,3k). 从而k1=,k2=,k3==k-. 由于A,F,B三点共线,则有k=kAF=kBF,即有==k. 所以k1+k2=+=+-=2k-·.⑤ ④代入⑤得k1+k2=2k-·=2k-1, 又k3=k-,所以k1+k2=2k3.故存在常数λ=2符合题意. 法二:设B(x0,y0)(x0≠1),则直线FB的方程为y=(x-1), 令x=4,求得M, 从而直线PM的斜率为k3=, 联立得A, 则直线PA的斜率为k1=,直线PB的斜率为k2=,所以k1+k2=+==2k3, 故存在常数λ=2符合题意. 11.(2013福建,13分)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0,0),点C的坐标为(0,10).分别将线段OA和AB 十等分,分点分别记为A1,A2,…,A9和B1,B2,…,B9连接OBi,过Ai作x轴的垂线与OBi交于点Pi(i∈N*,1≤i≤9). (1)求证:点Pi(i∈N*,1≤i≤9)都在同一条抛物线上,并求该抛物线E的方程; (2)过点C作直线l与抛物线E交于不同的两点M,N,若△OCM与△OCN的面积比为4∶1,求直线l的方程. 解:本小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 法一:(1)依题意,过Ai(i∈N*,1≤i≤9)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x=i, Bi的坐标为(10,i),所以直线OBi的方程为y=x. 设Pi的坐标为(x,y),由 得y=x2,即x2=10y. 所以点Pi(i∈N*,1≤i≤9)都在同一条抛物线上,且抛物线E的方程为x2=10y. (2)依题意,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0. 由得x2-10kx-100=0, 此时Δ=100k2+400>0,直线l与抛物线E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M,N. 设M(x1,y1),N(x2,y2),则 因为S△OCM=4S△OCN,所以|x1|=4|x2|. 又x1·x2<0,所以x1=-4x2, 分别代入①和②,得解得k=±.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10,即3x-2y+20=0或3x+2y-20=0. 法二:(1)点Pi(i∈N*,1≤i≤9)都在抛物线E:x2=10y上. 证明如下:过Ai(i∈N*,1≤i≤9)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x=i, Bi的坐标为(10,i),所以直线OBi的方程为y=x. 由解得Pi的坐标为. 因为点Pi的坐标都满足方程x2=10y, 所以点Pi(i∈N*,1≤i≤9)都在同一条抛物线上,且抛物线E的方程为x2=10y. (2)同法一. 12.(2012辽宁,5分)已知P,Q为抛物线x2=2y上两点,点P,Q的横坐标分别为4,-2,过P,Q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点A,则点A的纵坐标为( ) A.1 B.3 C.-4 D.-8 解析:因为P,Q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4,-2,且P,Q两点都在抛物线y=x2上,所以P(4,8),Q(-2,2).因为y′=x,所以kPA=4,kQA=-2,则直线PA,QA的方程联立得,即,可得A点坐标为(1,-4). 答案:C 13.(2012北京,5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该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在x轴上方.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60°,则△OAF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直线l的方程为y=(x-1),即x=y+1,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2-y-4=0,解得yA==2(yB<0,舍去),故△OAF的面积为×1×2=. 答案: 14.(2012新课标全国,12分)设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A为C上一点,已知以F为圆心,FA为半径的圆F交l于B,D两点. (1)若∠BFD=90°,△ABD的面积为4,求p的值及圆F的方程; (2)若A,B,F三点在同一直线m上,直线n与m平行,且n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坐标原点到m,n距离的比值. 解:(1)由已知可得△B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2p,圆F的半径|FA|=p. 由抛物线定义可知A到l的距离d=|FA|=p. 因为△ABD的面积为4,所以|BD|·d=4,即·2p·p=4,解得p=-2(舍去)或p=2. 所以F(0,1),圆F的方程为x2+(y-1)2=8. (2)因为A,B,F三点在同一直线m上,所以AB为圆F的直径,∠ADB=90°. 由抛物线定义知|AD|=|FA|=|AB|, 所以∠ABD=30°,m的斜率为或-. 当m的斜率为时,由已知可设n:y=x+b,代入x2=2py得x2-px-2pb=0. 由于n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故Δ=p2+8pb=0,解得b=-. 因为m的纵截距b1=,=3,所以坐标原点到m,n距离的比值为3. 当m的斜率为-时,由图形对称性可知,坐标原点到m,n距离的比值为3. 15.(2012广东,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e=,且椭圆C上的点到点Q(0,2)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 (1)求椭圆C的方程; (2)在椭圆C上,是否存在点M(m,n),使得直线l:mx+ny=1与圆O:x2+y2=1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OAB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及对应的△OAB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由e== =,得a=b, 椭圆C:+=1,即x2+3y2=3b2, 设P(x,y)为C上任意一点, 则|PQ|==,-b≤y≤b, 若b<1,则-b>-1,当y=-b时,|PQ|max==3,又b>0,得b=1(舍去), 若b≥1,则-b≤-1,当y=-1时,|PQ|max==3,得b=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2)法一:假设存在这样的点M(m,n)满足题意,则有+n2=1,即n2=1-,-≤m≤.由题意可得S△AOB=|OA|·|OB|sin ∠AOB=sin ∠AOB≤, 当∠AOB=90°时取等号,这时△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时圆心(0,0)到直线mx+ny=1的距离为, 则 =,得m2+n2=2,又+n2=1, 解得m2=,n2=, 即存在点M的坐标为(,),(,-),(-,),(-,-) 满足题意,且△AOB的最大面积为. 法二:假设存在这样的点M(m,n)满足题意,则有+n2=1,即n2=1-,-≤m≤, 又设A(x1,y1)、B(x2,y2),由消去y得(m2+n2)x2-2mx+1-n2=0,① 把n2=1-代入①整理得(3+2m2)x2-6mx+m2=0, 则Δ=8m2(3-m2)≥0, 所以② 而S△AOB=|OA|·|OB|sin ∠AOB=sin ∠AOB, 当∠AOB=90°,S△AOB取得最大值, 此时·=x1x2+y1y2=0,又y1y2=·=, 所以x1x2+=0, 即3-3m(x1+x2)+(3+2m2)·x1x2=0, 把②代入上式整理得2m4-9m2+9=0,解得m2=或m2=3(舍去), 所以m=±,n=± =±, 所以M点的坐标为(,),(,-),(-,), (-,-),使得S△AOB取得最大值. 16.(2012安徽,13分)如图,点F1(-c,0),F2(c,0)分别是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过点F1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C的上半部分于点P,过点F2作直线PF2的垂线交直线x=于点Q. (1)如果点Q的坐标是(4,4),求此时椭圆C的方程; (2)证明:直线PQ与椭圆C只有一个交点. 解:(1)法一:由条件知,P(-c,).故直线PF2的斜率为kPF2==-. 因为PF2⊥F2Q,所以直线F2Q的方程为y=x-.故Q(,2a). 由题设知,=4,2a=4,解得a=2,c=1. 故椭圆方程为+=1. 法二:设直线x=与x轴交于点M.由条件知,P(-c,). 因为△PF1F2∽△F2MQ,所以=. 即=,解得|MQ|=2a. 所以解得a=2,c=1. 故椭圆方程为+=1. (2)直线PQ的方程为=,即y=x+a. 将上式代入椭圆方程得,x2+2cx+c2=0, 解得x=-c,y=. 所以直线PQ与椭圆C只有一个交点. 17.(2012福建,13分)如图,椭圆E:+=1(a>b>0)的左焦点为F1,右焦点为F2,离心率e=.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8. (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动直线l:y=kx+m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且与直线x=4相交于点Q.试探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法一:(1)因为|AB|+|AF2|+|BF2|=8, 即|AF1|+|F1B|+|AF2|+|BF2|=8, 又|AF1|+|AF2|=|BF1|+|BF2|=2a, 所以4a=8,a=2. 又因为e=,即=,所以c=1, 所以b==. 故椭圆E的方程是+=1. (2)由得(4k2+3)x2+8kmx+4m2-12=0. 因为动直线l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x0,y0),所以m≠0且Δ=0, 即64k2m2-4(4k2+3)(4m2-12)=0,化简得4k2-m2+3=0.(*) 此时x0=-=-,y0=kx0+m=,所以P(-,). 由得Q(4,4k+m). 假设平面内存在定点M满足条件,由图形对称性知,点M必在x轴上. 设M(x1,0),则·=0对满足(*)式的m,k恒成立. 因为=(--x1,),=(4-x1,4k+m), 由·=0, 得-+-4x1+x++3=0, 整理,得(4x1-4)+x-4x1+3=0.(**) 由于(**)式对满足(*)式的m,k恒成立,所以解得x1=1. 故存在定点M(1,0),使得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 法二:(1)同法一. (2)由得(4k2+3)x2+8kmx+4m2-12=0. 因为动直线l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x0,y0),所以m≠0且Δ=0, 即64k2m2-4(4k2+3)(4m2-12)=0, 化简得4k2-m2+3=0.(*) 此时x0=-=-,y0=kx0+m=,所以P(-,). 由得Q(4,4k+m). 假设平面内存在定点M满足条件,由图形对称性知,点M必在x轴上. 取k=0,m=,此时P(0,),Q(4,),以PQ为直径的圆为(x-2)2+(y-)2=4,交x轴于点M1(1,0),M2(3,0);取k=-,m=2,此时P(1,),Q(4,0),以PQ为直径的圆为(x-)2+(y-)2=,交x轴于点M3(1,0),M4(4,0).所以若符合条件的点M存在,则M的坐标必为(1,0). 以下证明M(1,0)就是满足条件的点: 因为M的坐标为(1,0),所以=(--1,),=(3,4k+m),从而·=--3++3=0, 故恒有⊥,即存在定点M(1,0),使得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点M. 18.(2011江苏,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M、N分别是椭圆+=1的顶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P、A两点,其中点P在第一象限,过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连接AC,并延长交椭圆于点B.设直线PA的斜率为k. (1)当直线PA平分线段MN时,求k的值; (2)当k=2时,求点P到直线AB的距离d; (3)对任意的k>0,求证:PA⊥PB. 解:(1)由题设知,a=2,b=,故M(-2,0),N(0,-), 所以线段MN中点的坐标为(-1,-). 由于直线PA平分线段MN,故直线PA过线段MN的中点,又直线PA过坐标原点,所以k==. (2)直线PA的方程为y=2x,代入椭圆方程得+=1,解得x=±,因此P(,),A(-,-). 于是C(,0),直线AC的斜率为=1,故直线AB的方程为x-y-=0. 因此,d==. (3)证明:法一:将直线PA的方程y=kx代入+=1,解得x=±. 记μ=, 则P(μ,μk),A(-μ,-μk),于是C(μ,0). 故直线AB的斜率为=, 其方程为y=(x-μ),代入椭圆方程并由μ=得(2+k2)x2-2μk2x-μ2(3k2+2)=0, 解得x=或x=-μ. 因此B(,). 于是直线PB的斜率k1===-. 因此k1k=-1,所以PA⊥PB. 法二:设P(x1,y1),B(x2,y2),则x1>0,x2>0,x1≠x2,A(-x1,-y1),C(x1,0).设直线PB,AB的斜率分别为k1,k2.因为C在直线AB上,所以k2===.从而 k1k+1=2k1k2+1=2··+1= +1===0. 因此k1k=-1,所以PA⊥P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