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石嘴山第三中学第三次适应性训练 理科数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所以,故选C.‎ 考点:集合的运算.‎ ‎2.若是异面直线,且//平面,那么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 A. B. 与相交 C.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若a、b是异面直线,且a∥平面α,则根据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可得:b∥a或者b⊂α或者b与α相交.‎ 故选:D.‎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空间中线面之间的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熟记相关的结论 ‎3.命题“”的否定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直接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特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 详解:“全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特称命题”,‎ 命题“”的否定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正好构成了意义相反的表达,如“对所有的…都成立”与“至少有一个…不成立”:“都是”与“不都是”等,‎ ‎ 所以“全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存在性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一定是“全称命题”.‎ ‎4.过直线与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两直线方程联立求得交点坐标;根据垂直关系求得斜率,可写出直线点斜式方程,整理可得结果.‎ ‎【详解】由得两条直线交点坐标为:‎ 又所求直线与垂直 直线斜率为:‎ 所求直线为:,即:‎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垂直关系求得斜率,同时联立求得交点坐标.‎ ‎5.在长方体中,,则异面直线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长方体中,连接,可得,得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在长方体中,连接,可得,‎ 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 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 在长方体中,设,‎ 则,‎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中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其中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得到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论证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为,且,,则使得取最小值时的为( ).‎ A. 1 B. ‎6 ‎C. 7 D. 6或7‎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又,所以,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令,解得,所以数列的前六项为负数,从第七项开始为正数,所以使得取最小值时的为,故选B.‎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7.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底面,,,若该四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即为其所在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公式即可求得.‎ ‎【详解】根据题意,为方便说明,在长方体中找出该四棱锥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长方体中的四棱锥完全满足题意,‎ 故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即是长方体的外接球,‎ 故外接球半径,‎ 故该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四棱锥外接球的问题,关键的步骤是将问题转化为求长方体的外接球.‎ ‎8.设圆的圆心为,点是圆内一定点,点为圆周上任一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的连线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从而得到,可知轨迹满足椭圆定义,可得,进而求得,从而得到所求轨迹方程.‎ ‎【详解】为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 ‎ 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椭圆 , ‎ 的轨迹方程为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轨迹方程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通过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所求动点轨迹满足椭圆定义.‎ ‎9.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求导,得到该函数的单调区间,只需让成为函数单调区间的子集即可.‎ ‎【详解】因为,其定义域为,故可的 令,解得,‎ 故只需让成为的子集,‎ 即且 解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求导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属基础题.‎ ‎10.已知两圆和恰有三条公切线,若, ,且,则最小值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公切线条数,则两圆外切,根据圆的位置关系,得到的等量关系,再根据均值不等式求最小值即可.‎ ‎【详解】因为两圆和恰有三条公切线,‎ 故两圆外切,则圆心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和半径1的和,‎ 即,整理得,‎ 故 当且仅当时,即时取得最小值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两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和的最小值,属综合中档题.‎ ‎11.已知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是的焦点,过F的直线与相交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为,则的方程式为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kAB==1,‎ ‎∴直线AB的方程为y=x-3.‎ 由于双曲线的焦点为F(3,0),‎ ‎∴c=3,c2=9.‎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 则-=1.整理,得 ‎(b2-a2)x2+‎6a2x‎-9a2-a2b2=0.‎ 设A(x1,y1),B(x2,y2),‎ 则x1+x2==2×(-12),‎ ‎∴a2=‎-4a2+4b2,∴‎5a2=4b2.‎ 又a2+b2=9,‎ ‎∴a2=4,b2=5.‎ ‎∴双曲线E的方程为-=1.故选B.‎ ‎12.已知函数,若方程有四个不等实根,时,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小值为()‎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画出函数f(x)的图象,结合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得x1•x2=1,x1+x22,(4﹣x3)•(4﹣x4)=1,且x1+x2+x3+x4=8,则不等式kx3x4+x12+x22≥k+11恒成立,可化为:k恒成立,求出的最大值,可得k的范围,进而得到实数k的最小值.‎ ‎【详解】函数f(x)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当方程f(x)=m有四个不等实根x1,x2,x3,x4(x1<x2<x3<x4)时,‎ ‎|lnx1|=|lnx2|,即x1•x2=1,x1+x22,‎ ‎|ln(4﹣x3)|=|ln(4﹣x4)|,即(4﹣x3)•(4﹣x4)=1,‎ 且x1+x2+x3+x4=8,‎ 若不等式kx3x4+x12+x22≥k+11恒成立,‎ 则k恒成立,‎ 由[(x1+x2)﹣48]≤2‎ 故k≥2,‎ 故实数k的最小值为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段函数的应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最值,函数恒成立问题,综合性强,转化困难,属于难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 ‎ ‎ ‎ 故答案为 ‎14.已知向量,,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向量的投影计算公式,代值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投影的计算公式,属基础题.‎ ‎15.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平行,则它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直线平行则斜率相等,求得之间的等量关系,再求离心率即可.‎ ‎【详解】因为渐近线与直线平行,‎ 故可得,根据双曲线离心率的计算公式可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属基础题.‎ ‎16.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坐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为:第棵树种植在点处,其中,,当时,表示非负实数的整数部分,例如,.按此方案第棵树种植点的坐标应为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累加法,求得与,再代值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知,‎ ‎,‎ ‎,‎ ‎,‎ ‎,‎ 故可得 解得,当时,;‎ ‎,当时,.‎ 故第棵树种植点的坐标应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新定义问题,涉及累加法求通项公式,属中档题.‎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 ‎17.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与为其对角线,已知,且.‎ ‎(1)若平分,且,求的长;‎ ‎(2)若,求的长.‎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根据余弦的倍角公式,求得的余弦值,再在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 ‎(2)先利用内角和为,求得,再在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得.‎ ‎【详解】(1)若对角线平分,即,‎ 则,又,,‎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即,‎ 解得,或(舍去),‎ 故的长为;‎ ‎(2),‎ 又,‎ ‎,‎ 在中,由正弦定理,‎ 可得,‎ 即的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属综合性基础题.‎ ‎18.在等差数列{an}中,,其前n项和为,等比数列{bn}的各项均为正数,b1=1,公比为q,且b2+S2=12, .‎ ‎(Ⅰ)求an与bn;‎ ‎(Ⅱ)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Ⅱ).‎ ‎【解析】‎ ‎【分析】‎ ‎(Ⅰ)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已知条件,然后解方程可求等比数列的公比,等差数列的公差,即可求解;(Ⅱ)利用裂项法求和,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Ⅰ)设的公差为,∵,‎ ‎∴,解得或 (舍),. ‎ 故.‎ ‎(Ⅱ)‎ ‎∴‎ ‎∴‎ ‎∵,∴,‎ ‎∴,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以及数列的求和,属于高考中常考知识点,难度不大;常见的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公式法即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分组求和类似于,其中和分别为特殊数列,裂项相消法类似于,错位相减法类似于,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等.‎ ‎19.已知.‎ ‎(1)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减区间;‎ ‎(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单调递减区间为;(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余弦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的逆用将函数解析式化为,然后利用正弦型函数的周期公式可得周期,利用正弦函数的递减区间可得的递减区间;‎ ‎(2)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最大最小值.‎ ‎【详解】(1),‎ ‎∴的最小正周期.‎ 由,得,‎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2)∵,‎ ‎∴,‎ 当,即时,函数取得最小值,为;‎ 当,即时,函数取得最大值,为.‎ 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0.‎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考查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的逆用,考查了三角形函数的周期,单调区间,最值,属于中档题.‎ ‎20.如图,在正三棱柱中,,,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锐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详解;(2).‎ ‎【解析】‎ ‎【分析】‎ ‎(1)取中点为,通过证明//,进而证明线面平行;‎ ‎(2)取中点为,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得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用向量法解得二面角的大小.‎ ‎【详解】(1)证明:取的中点,连结,,如下图所示:‎ 在中,因为 为的中点,‎ ‎,且,‎ 又为的中点,,‎ ‎,且,‎ ‎,且,‎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平面,‎ 平面,即证.‎ ‎(2)取中点,连结,,则,平面,‎ 以为原点,分别以,,为,,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则,,,,,‎ ‎,,,‎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则,‎ 令.则,‎ 同理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 故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锐角)的余弦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由线线平行推证线面平行,以及利用向量法求解二面角的大小,属综合中档题.‎ ‎21.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且椭圆上存在一点,满足.‎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椭圆右焦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求的内切圆的半径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利用余弦定理和椭圆的定义即可求出a,再根据b2=a2﹣c2=3,可得椭圆的方程;(2)设A(x1,y1),B(x2,y2),设△F1AB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表示出△F1AB的周长与面积,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表示三角形面积,令t,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面积的最大值,然后求解△F1AB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为.‎ ‎【详解】(1)设,则内,‎ 由余弦定理得,化简得,解得 故,得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设,设得内切圆半径 的周长为 所以 根据题意知,直线的斜率不为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由韦达定理得 ‎ ‎ 令,则 令,则时,单调递增,‎ 即当时,的最大值为,此时.‎ 故当直线的方程为时,内圆半径的最大值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所使用方法为韦达定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22.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恒成立,试确定实数k的取值范围;‎ ‎(3)证明:且 ‎【答案】(1)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2);(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求函数定义域,再求导,根据导数的正负,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即可;‎ ‎(2)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求得不同情况下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最大值,即可求得参数的取值范围;‎ ‎(3)根据(1)中的结论,构造不等式,进而利用数列求和,即可证明.‎ ‎【详解】(1)易知的定义域为,又 当时,;当时,‎ 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2)当时,,不成立,故只考虑的情况 又 当时,当时,;当时,‎ 在上是增函数,在时减函数 此时 要使恒成立,只要即可 解得:.‎ ‎(3)当时,有在恒成立,‎ 且在上是减函数,,‎ 即在上恒成立,‎ 令,则,‎ 即,‎ 即: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对具体函数单调性的求解,由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范围,以及证明不等式恒成立;本题第三问要学会善于利用题目中的结论去证明不等式.‎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