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29+直线方程-2019年高考数学(理)考点分析与突破性讲练
一、考纲要求: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掌握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4.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二、概念掌握和解题上注意点: 1. 求直线方程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在求直线方程时,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并注意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 (2))对于点斜式、截距式方程使用时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若采用点斜式,应先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若采用截距式,应判断截距是否为零). (3))截距可正、可负、可为0,因此在解与截距有关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截距为0”的情况,以防漏解. 2.与直线方程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求解与直线方程有关的最值问题.先设出直线方程,建立目标函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 (2))含有参数的直线方程可看作直线系方程,这时要能够整理成过定点的直线系,即能够看出“动中有定”. (3))求参数值或范围.注意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坐标适合直线的方程,再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或基本不等式求解. 3.已知两直线的斜率存在,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方法 (1))两直线平行⇔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等; (2))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 4.由一般式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的依据 若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则①l1∥l2⇔A1B2-A2B1=0,且A1C2-A2C1≠0(或B1C2-B2C1≠0);②l1⊥l2⇔A1A2+B1B2=0. 5.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方法 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先解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 6.处理距离问题的两大策略 (1))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可直接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求. (2))动点到两定点距离相等,一般不直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处理,而是转化为动点在以两定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简化计算. 三、高考考题题例分析 例1.(2018北京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d为点P(cosθ,sinθ)到直线x﹣my﹣2=0的距离.当θ、m变化时,d的最大值为( ) A.1 B.2 C.3 D.4 例2. (2016高考新课标II)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a=( ) (A) (B) (C) (D)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圆的方程可化为,所以圆心坐标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解得,故选A. 例3.(2015高考广东卷)平行于直线且与圆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或 B.或 C.或 D.或 【答案】. 【解析】:依题可设所求切线方程为,则有,解得,所以所求切线的直线方程为或,故选. 三、解答题 17.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3,0),B(2,1),C(-2,3),求: (1)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2)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 (3)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方程. 【答案】(1) x+2y-4=0; (2) 2x-3y+6=0; (3) 2x-y+2=0 (3)由(1)知,直线BC的斜率k1=-, 则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斜率k2=2. 由(2)知,点D的坐标为(0,2). 由点斜式得直线DE的方程为y-2=2(x-0) 即2x-y+2=0. 18.设直线l的方程为(a+1)x+y+2-a=0(a∈R). (1)若l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求l的方程; (2)若l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3x+y=0或x+y+2=0.; (2) a≤-1. 【解析】: (1)当直线过原点时,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为零, ∴a=2,方程即为3x+y=0.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截距存在且均不为0, ∴=a-2,即a+1=1, ∴a=0,方程即为x+y+2=0. 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3x+y=0或x+y+2=0. (2)将l的方程化为y=-(a+1)x+a-2, ∴或∴a≤-1. 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a≤-1. 19.已知直线l1:ax+2y+6=0和直线l2:x+(a-1)y+a2-1=0. (1)当l1∥l2时,求a的值; (2)当l1⊥l2时,求a的值. 【答案】(1) a=-1;(2) a= 法二:由l1∥l2知 即⇒ ⇒a=-1. (2)法一:当a=1时,l1:x+2y+6=0,l2:x=0,l1与l2不垂直,故a=1不符合; 当a≠1时,l1:y=-x-3,l2: y=x-(a+1),由l1⊥l2, 得·=-1⇒a=. 法二:∵l1⊥l2,∴A1A2+B1B2=0, 即a+2(a-1)=0,得a=. 20.已知直线l:(2a+b)x+(a+b)y+a-b=0及点P(3,4). (1)证明直线l过某定点,并求该定点的坐标; (2)当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时,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见解析; (2) 5x+y+7=0. 21.已知直线l:kx-y+1+2k=0(k∈R). (1)证明:直线l过定点; (2)若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的取值范围; (3)若直线l交x轴负半轴于A,交y轴正半轴于B,△AOB的面积为S(O为坐标原点),求S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l的方程. 【答案】(1)见解析; (2) k≥0.; (3) x-2y+4=0. 【解析】: (1)证明: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k(x+2)+(1-y)=0,令解得 ∴无论k取何值,直线l必经过定点(-2,1). (2)直线方程可化为y=kx+1+2k,当k≠0时, 要使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则必有 解得k>0; 当k=0时,直线为y=1,符合题意. 综上,k的取值范围是k≥0. 此时l的方程为x-2y+4=0. 22.已知直线l经过直线l1:2x+y-5=0与l2:x-2y=0的交点. (1)若点A(5,0)到l的距离为3,求l的方程; (2)求点A(5,0)到l的距离的最大值. 【答案】(1) l的方程为x=2或4x-3y-5=0. (2) 【解析】:(1)易知l不可能为l2,可设经过两已知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2x+y-5)+λ(x-2y)=0,即(2+λ)x+(1-2λ)y-5=0. ∵点A(5,0)到l的距离为3, ∴=3, 则2λ2-5λ+2=0,∴λ=2或λ=, ∴l的方程为x=2或4x-3y-5=0. (2)由 解得交点P(2,1),如图,过P作任一直线l,设d为点A到l的距离,则d≤PA(当l⊥PA时等号成立), ∴dmax=P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