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4 发布 |
- 37.5 KB |
- 15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立体几何问题课件理(全国通用)
第三讲 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立体几何问题 【 知识回顾 】 1. 线、面的位置关系与向量的关系 设直线 l , 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a 1 , b 1 , c 1 ) , b =(a 2 , b 2 , c 2 ). 平面 α , β 的法向量分别为 =(a 3 , b 3 , c 3 ) , =(a 4 , b 4 , c 4 ). ① l ∥m ⇔ a ∥ b ⇔ a =k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l ⊥m ⇔ a ⊥ b ⇔ a · b =__ ⇔ _______________ ; ③ l ∥α ⇔ a ⊥ ⇔ a · =__ ⇔ _______________ ; ④ l ⊥α ⇔ a ∥ ⇔ a =k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1 =ka 2 , b 1 =kb 2 , c 1 =kc 2 0 a 1 a 2 +b 1 b 2 +c 1 c 2 =0 0 a 1 a 3 +b 1 b 3 +c 1 c 3 =0 a 1 =ka 3 , b 1 =kb 3 , c 1 =kc 3 ⑤ α∥β ⇔ ∥ ⇔ =k ⇔ _______________ ______ ; ⑥ α⊥β ⇔ ⊥ ⇔ · =__ ⇔ _______________ . a 3 =ka 4 , b 3 =kb 4 , c 3 =kc 4 0 a 3 a 4 +b 3 b 4 +c 3 c 4 =0 2. 三种空间角与空间向量的关系 (1) 设 a , b 分别为异面直线 a , b 的方向向量,则两异面 直线所成的角 θ 满足 cosθ =__________. (2) 设 l 是斜线 l 的方向向量, n 是平面 α 的法向量,则斜 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 θ 满足 sinθ =________. (3) 二面角 ①如图 (Ⅰ) , AB , CD 是二面角 α- l - β 的两个半平面内 与棱 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 θ= ________; ② 如图 (Ⅱ)(Ⅲ) , n 1 , n 2 分别是二面角 α- l -β 的两个 半平面 α , β 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 θ 满足 cos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s < n 1 , n 2 > 或 cos < n 1 , n 2 > 3.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1) 直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上任取一已知 _____ 向量 即可作为它的方向向量 . (2) 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方程组求出 . 设 a , b 是平面 α 内两不共线已知向量, n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则求法 向量的方程组为 _______. 非零 【 易错提醒 】 1. 忽视判定定理的条件致误: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平行、垂直关系时,需转化为证明其所在方向向量、法向量的平行、垂直,但一定要交待清楚涉及向量所在的直线、平面是否满足判定定理的条件,如证明 l ∥α ,需证明 l 的方向向量 l 与平面的法向量 n 垂直,但一定要交待 l ⊄ α 这一条件 . 2. 忽视角的范围致误:应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时,忽 视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的范围为 ,二面角范围为 [0 , π]. 3. 混淆空间角与向量的夹角致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应是其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二面角应是其法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 . 4. 不能准确掌握利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 公式致误: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公式是 sinθ = ,而非 cosθ = . 【 考题回访 】 1.(2014· 全国卷 Ⅱ) 直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中,∠ BCA= 90° , M , N 分别为 A 1 B 1 , A 1 C 1 的中点 .BC=CA=CC 1 ,则 BM 与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 解析 】 选 C. 由题意,以 C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令 BC=CA=CC 1 =2 ,则 C(0 , 0 , 0) , A(0 , 2 , 0) , B(2 , 0 , 0) , A 1 (0 , 2 , 2) , B 1 (2 , 0 , 2) , C 1 (0 , 0 , 2). 因为 M , N 分别为 A 1 B 1 , A 1 C 1 的中点, 所以 M(1 , 1 , 2) , N(0 , 1 , 2) , 这时 所以 所以 BM 与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2016· 北京高考 )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平面 PAD⊥ 平面 ABCD , PA⊥PD , PA=PD , AB⊥AD , AB=1 , AD=2 , AC=CD= . (1) 求证: PD⊥ 平面 PAB. (2) 求直线 PB 与平面 P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 (3) 在棱 PA 上是否存在点 M ,使得 BM// 平面 PCD ?若存 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 解析 】 (1) 因为平面 PAD ⊥ 平面 ABCD ,交线为 AD , AB ⊂ 平面 ABCD , AB ⊥ AD , 所以 AB⊥ 平面 PAD. 因为 PD ⊂ 平面 PAD ,所以 AB⊥PD. 又因为 PA⊥PD , PA∩AB=A , PA , AB ⊂ 平面 PAB , 所以 PD⊥ 平面 PAB. (2) 取 AD 中点 O ,连接 OP , OC. 因为 PA=PD ,所以 OP⊥AD. 又因为平面 PAD⊥ 平面 ABCD ,交线为 AD , OP ⊂ 平面 PAD , 所以 OP⊥ 平面 ABCD. 又因为 AC=CD ,所以 OC⊥AD. 因为 AB⊥AD ,所以 OC∥AB 且 OC=2AB. 如图,分别以 OC , OA , OP 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建 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P(0 , 0 , 1) , B(1 , 1 , 0) , C(2 , 0 , 0) , D(0 , -1 , 0). 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为 n =(x , y , z) , 则 所以 z=2x , y=-2x. 令 x=1 得, n =(1 , -2 , 2). 所以直线 PB 与平面 P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 方法一:过 B 作 BE∥AD ,交 OC 于 H ,交 CD 于 E. 因为 OC∥AB 且 OC=2AB ,所以 OH∥AB , OH=AB , BH=AO. 所以 H 为 OC 的中点 . 所以 EH∥OD , EH= OD. 所以 BE= AD 且 BE∥AD. 在 PD , PA 上分别取点 F , M ,使得 PF= PD , PM= PA , 则 FM∥AD , FM= AD. 所以 FM∥BE , FM=BE. 所以四边形 BEFM 为平行四边形 . 所以 BM∥EF. 又因为 BM ⊄ 平面 PCD , EF ⊂ 平面 PCD ,所以 BM∥ 平面 PCD. 因此,在棱 PA 上存在点 M ,使得 BM∥ 平面 PCD ,且 方法二:假设存在 M 点使得 BM∥ 面 PCD ,设 =λ , M(0 , y′ , z′) , 由 (2) 知 A(0 , 1 , 0) , P(0 , 0 , 1) , =(0 , -1 , 1) , B(1 , 1 , 0) , =(0 , y′-1 , z′) ,有 =λ ⇒ M(0 , 1-λ , λ) , 所以 =(-1 , -λ , λ). 因为 BM∥ 面 PCD , n 为面 PCD 的法向量,所以 ·n=0 , 即 -1+2λ+2λ=0. 所以 λ= . 综上,存在 M 点,即当 时, M 点即为 所求 . 热点考向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平行、垂直关系 命题解读:主要考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与空间平行、垂直的关系,证明空间线、面间的平行、垂直关系,以解答题为主 . 【 典例 1】 (2016· 厦门二模 )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 PA⊥ 底面 ABCD , AD⊥AB , AB∥DC , AD=DC=AP=2 , AB=1 ,点 E 为棱 PC 的中点 . 证明: (1)BE⊥DC. (2)BE∥ 平面 PAD. (3) 平面 PCD⊥ 平面 PAD. 【 解题导引 】 【 规范解答 】 依题意,以点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如图 ) ,可得 B(1 , 0 , 0) , C(2 , 2 , 0) , D(0 , 2 , 0) , P(0 , 0 , 2). 由 E 为棱 PC 的中点,得 E(1 , 1 , 1). (1) 向量 故 所以 BE⊥DC. (2) 因为 AB⊥AD ,又 PA⊥ 平面 ABCD , AB ⊂ 平面 ABCD , 所以 AB⊥PA , PA∩AD=A ,所以 AB⊥ 平面 PAD , 所以向量 =(1 , 0 , 0) 为平面 PAD 的法向量, 而 =(0 , 1 , 1)·(1 , 0 , 0)=0 ,所以 BE⊥AB , 又 BE ⊄ 平面 PAD ,所以 BE∥ 平面 PAD. (3) 由 (2) 知平面 PAD 的法向量 =(1 , 0 , 0) ,向量 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为 n =(x , y , z) , 则 即 不妨令 y=1 ,可得 n =(0 , 1 , 1) 为平面 PCD 的一个法向量 . 且 n · =(0 , 1 , 1)·(1 , 0 , 0)=0 , 所以 n⊥ . 所以平面 PAD⊥ 平面 PCD. 【 易错警示 】 解答本题易出现三种错误 (1) 建系后,将相关点的坐标确定错,造成后面步步错 . (2) 在 (2) 中忽略 BE ⊄ 平面 PAD ,而致误 . (3) 将平面的法向量求错,而致误 . 【 规律方法 】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垂直、平行的一般步骤 (1)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系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条件中的垂直关系 . (2) 建立空间图形与空间向量之间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表示出问题中所涉及的点、直线、平面的要素 . (3) 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或平面的法向量,再研究平行、垂直关系 . (4) 根据运算结果解释相关问题 . 【 题组过关 】 1.(2016· 黄石二模 ) 如图所示,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 P-ABCD 中, PA⊥ 底面 ABCD , E , F 分别是 PC , PD 的中点, PA=AB=1 , BC=2. (1) 求证: EF∥ 平面 PAB. (2) 求证:平面 PAD⊥ 平面 PDC. 【 证明 】 以 A 为原点, AB , AD ,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 A(0 , 0 , 0) , B(1 , 0 , 0) , C(1 , 2 , 0) , D(0 , 2 , 0) , P(0 , 0 , 1) , 所以 (1) 因为 所以 即 EF∥AB. 又 AB ⊂ 平面 PAB , EF ⊄ 平面 PAB , 所以 EF∥ 平面 PAB. (2) 因为 所以 即 AP⊥DC , AD⊥DC. 又因为 AP∩AD=A , AP ⊂ 平面 PAD , AD ⊂ 平面 PAD , 所以 DC⊥ 平面 PAD. 因为 DC ⊂ 平面 PDC , 所以平面 PAD⊥ 平面 PDC. 2.(2016· 沈阳一模 ) 在直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中,∠ ABC= 90° , BC=2 , CC 1 =4 ,点 E 在线段 BB 1 上,且 EB 1 =1 , D , F , G 分别为 CC 1 , C 1 B 1 , C 1 A 1 的中点 . 求证: (1)B 1 D⊥ 平面 ABD. (2) 平面 EGF∥ 平面 ABD. 【 证明 】 (1) 以 B 为坐标原点, BA , BC , BB 1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B(0 , 0 , 0) , D(0 , 2 , 2) , B 1 (0 , 0 , 4) , C 1 (0 , 2 , 4) , 设 BA=a ,则 A(a , 0 , 0) , 所以 即 B 1 D⊥BA , B 1 D⊥BD. 又 BA∩BD=B , BA , BD ⊂ 平面 ABD , 因此 B 1 D⊥ 平面 ABD. (2) 由 (1) 知, E(0 , 0 , 3) , G F(0 , 1 , 4) , 则 即 B 1 D⊥EG , B 1 D⊥EF. 又 EG∩EF=E , EG , EF ⊂ 平面 EGF , 因此 B 1 D⊥ 平面 EGF. 结合 (1) 可知平面 EGF∥ 平面 ABD. 【 加固训练 】 1. 如图,在直三棱柱 ADE - BCF 中,平面 ABFE 和平面 ABCD 都是正方形且互相垂直, M 为 AB 的中点, O 为 DF 的中点 . 运用向量方法证明: (1)OM∥ 平面 BCF. (2) 平面 MDF⊥ 平面 EFCD. 【 证明 】 由题意,得 AB , AD , AE 两两垂直,以 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设正方形边长为 1 ,则 A(0 , 0 , 0) , B(1 , 0 , 0) , C(1 , 1 , 0) , D(0 , 1 , 0) , F(1 , 0 , 1) , 则 所以 OM⊥BA. 因为棱柱 ADE - BCF 是直三棱柱, 所以 AB⊥ 平面 BCF , 所以 是平面 BCF 的一个法向量, 且 OM ⊄ 平面 BCF ,所以 OM∥ 平面 BCF. (2) 设平面 MDF 与平面 EFCD 的法向量分别为 n 1 =(x 1 , y 1 , z 1 ) , n 2 =(x 2 , y 2 , z 2 ). 因为 由 得 令 x 1 =1 ,则 n 1 = 同理可得 n 2 =(0 , 1 , 1). 因为 n 1 · n 2 =0 ,所以平面 MDF⊥ 平面 EFCD. 2. 如图所示,平面 PAC⊥ 平面 ABC ,△ ABC 是以 AC 为斜边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E , F , O 分别为 PA , PB , AC 的中点, AC=16 , PA=PC=10. (1) 设 G 是 OC 的中点,证明: FG∥ 平面 BOE. (2) 证明:在△ ABO 内存在一点 M , 使 FM⊥ 平面 BOE. 【 证明 】 (1) 如图所示,连接 OP , 因为 PA=PC ,所以 OP⊥AC , 因为平面 PAC⊥ 平面 ABC , 所以 OP⊥ 平面 ABC , OP⊥OB , 又因为△ ABC 是以 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OB⊥AC. 以 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OB , OC , OP 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O(0 , 0 , 0) , A(0 , -8 , 0) , B(8 , 0 , 0) , C(0 , 8 , 0) , P(0 , 0 , 6) , E(0 , -4 , 3) , F(4 , 0 , 3) , 由题意得, G(0 , 4 , 0) ,因为 因此平面 BOE 的一个法向量 n =(0 , 3 , 4) , =(-4 , 4 , -3) ,得 n · =0 , 又直线 FG 不在平面 BOE 内,因此有 FG∥ 平面 BOE. (2) 设点 M 的坐标为 (x 0 , y 0 , 0) , 则 =(x 0 -4 , y 0 , -3) , 因为 FM⊥ 平面 BOE ,所以有 ∥ n , 因此有 x 0 =4 , y 0 = 即点 M 的坐标为 △ AOB 的内部区域可表示为不等式组 经检验,点 M 的坐标满足上述不等式组, 所以,在△ ABO 内存在一点 M ,使 FM⊥ 平面 BOE. 热点考向二 利用空间向量计算空间角 命题解读:主要考查以具体几何体为载体,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或应用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大小,三种题型均有可能出现 . 命题角度一 利用空间向量计算异面直线所成角或线 面角 【 典例 2】 (1)(2016· 郑州二模 ) 如图,在直 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中, AB=BC=CC 1 =2 , AC=2 , M 是 A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CB 1 与 C 1 M 所成角的 余弦值为 ________. (2)(2016· 全国卷 Ⅲ) 如图,四棱锥 P-ABCD 中, PA⊥ 底面 ABCD , AD∥BC , AB=AD=AC=3 , PA=BC=4 , M 为线段 AD 上一点, AM=2MD , N 为 PC 的中点 . ① 证明: MN∥ 平面 PAB. ② 求直线 AN 与平面 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 . 【 解题导引 】 (1) 以 M 为原点, MA 为 x 轴, MB 为 y 轴,过 M 作 AC 的垂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异面直线 CB 1 与 C 1 M 所成角的余弦值 . (2)①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 . ② 以 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 【 规范解答 】 (1) 在直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中, AB=BC=CC 1 =2 , AC=2 , M 是 AC 的中点, 所以 BM⊥AC , BM= =1. 以 M 为原点, MA 为 x 轴, MB 为 y 轴,过 M 作 AC 的垂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异面直线 CB 1 与 C 1 M 所成角为 θ , 则 所以异面直线 CB 1 与 C 1 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答案: (2)①(1) 由已知得 AM= AD=2 ,取 BP 的中点 T ,连接 AT , TN , 由 N 为 PC 中点知 TN∥BC , TN= BC=2. 又 AD∥BC ,故 TN∥AM , TN=AM ,四边形 AMNT 为平行四 边形,于是 MN∥AT. 因为 AT ⊂ 平面 PAB , MN ⊄ 平面 PAB ,所以 MN∥ 平面 PAB. ② 取 BC 的中点 F ,连接 AF. 由 AB=AC 得 AF⊥BC ,从而 AF⊥AD 且 AF= 以 A 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 的方向 为 y 轴的正方向, 的方向为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得 所以 设 n =(x , y , z) 为平面 PMN 的法向量, 则 即 可取 所以 所以直线 AN 与平面 P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命题角度二 利用空间向量计算二面角 【 典例 3】 (2016· 宜宾二模 ) 如图 1 ,在矩形 ABCD 中, AB= , BC=4 , E 是边 AD 上一点,且 AE=3 ,把△ ABE 沿 BE 翻折,使得点 A 到 A′ 满足平面 A′BE 与平面 BCDE 垂直 ( 如图 2). (1) 若点 P 在棱 A′C 上,且 CP=3PA′ ,求证: DP∥ 平面 A′BE. (2) 求二面角 B-A′E-D 的余弦值的大小 . 【 解题导引 】 (1) 若点 P 在棱 A ′ C 上,且 CP=3PA ′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DP ∥ 平面 A ′ BE. (2) 充分利用题设中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即可求二面角 B-A′E-D 的余弦值的大小 . 【 规范解答 】 (1) 在图 2 中,过 P 作 PQ ∥ BC 交 A ′ B 于点 Q. 因为 CP=3PA′ ,所以 因为 BC=4 ,所以 PQ=1 , 因为 DE∥BC , DE=1 ,所以 DE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