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已知位学生得某次数学测试成绩得茎叶图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为7 B.极差为19‎ C.中位数为64.5 D.平均数为6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求得这组数据的众数、极差、中位数和平均数.‎ ‎【详解】‎ 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67,A错误;‎ 极差是75﹣57=18,B错误;‎ 中位数是64.5,C正确;‎ 平均数为60(﹣3﹣1+1+2+7+7+12+15)=65,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茎叶图求众数、极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2.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某种零件所需的时间,为此进行了次试验,得到组数据:,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若已知,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求出代入公式求值,从而得到,即可求解得值。‎ ‎【详解】‎ 由题意,可得,代入回归直线的方程,可得,‎ 所以,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回归直线的方程的应用,合理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3.观察如图所示的等高条形图,其中最有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x,y之间有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观察等高条形图,如果两个分类变量所占的比例差距越大,则说明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把握越大.‎ ‎【详解】‎ 在等高条形图中,x1,x2所占比例相差越大,分类变量x,y有关系的把握越大,‎ 故答案为:D ‎【点睛】‎ ‎(1)本题主要考查考查通过等高条形图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在等高条形图中,如果两个分类变量所占的比例差距越大,则说明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把握越大.‎ ‎4.图1和图2中所有的正方形都全等,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某一位置,所组成的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概率是( )‎ A. B. C. D.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将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可得基本事件的总数为,只有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②③④处的某一位置时,所组成的图形能围成正方体,根据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如图所示,图1和图2中所有的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可得基本事件的总数为,‎ 又由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处时,所以组成的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 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②③④处的某一位置时,所组成的图形能围成正方体,‎ 所以将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 所组成的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概率为,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问题,其中解答中利用列举法得出只有将图1中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②③④处的某一位置时,所组成的图形能围成正方体,再利用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公式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5.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是40%.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先由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l,2,3,4表示命中,5,6,7,8,9,0表示不命中;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10组随机数:907 966 191 925 271 431 932 458 569 683.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模拟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10组随机数,在10组随机数中表示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有可以通过列举得到共3组随机数,根据概率公式,得到结果.‎ ‎【详解】‎ 由题意知模拟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10组随机数,在10组随机数中表示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有:191、932、271、共3组随机数,‎ 故所求概率为:.‎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模拟方法估计概率,是一个基础题,解这种题目的主要依据是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注意列举法在本题的应用.‎ ‎6.“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如图所示的“勾股圆方图”中,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为2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现在向该正方形区域内随机地投掷一枚飞镖,飞镖落在小正方形内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一次飞镖扎在中间小正方形区域(含边线)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 ‎【详解】‎ 观察这个图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总面积为4,‎ 而阴影区域的边长为1,面积为4﹣2‎ 故飞镖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概率的求法:首先根据题意将代数关系用面积表示出来,一般用阴影区域表示所求事件(A);然后计算阴影区域的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这个比例即事件(A)发生的概率;关键是得到两个正方形的边长.‎ ‎7.已知函数在处的导数为,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式化为,利用导数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 在处的导数为,‎ 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定义,意在考查对基本概念掌握的熟练程度,属于基础题.‎ ‎8.一个盒中装有大小相同的2个黑球,2个白球,从中任取一球,若是白球则取出来,若是黑球则放回盒中,直到把白球全部取出,则在此过程中恰有两次取到黑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分析出基本事件的所有情况,再求出相应基本事件个数,利用分类计数加法原理可得结果.‎ ‎【详解】‎ 要满足题意,共有三种取法:(白黑黑白),(黑白黑白)(黑黑白白),‎ 其中(白黑黑白)的取法种数为=,‎ ‎(黑黑白白)的取法种数为=,‎ ‎(黑白黑白)的取法种数为=,‎ 综上共有,‎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独立事件概率的求法,考查了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相互独立概率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 ‎9.书架上有三本数学书和两本语文书,某同学一共取了两次书,每次取一本,取后不放回,若第一次从书架取出一本语文书记为事件A,第二次从书架取出一本数学书记为事件B,那么第一次取得语文书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得数学书的概率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P(A)及P(AB),利用条件概率公式求得P(B|A).‎ ‎【详解】‎ 事件A发生的概率P(A),‎ 事件B发生的概率为P(B),‎ 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B|A),‎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条件概率公式,考查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10.设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转化为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构造函数g(x),求导求得极值与端点处的值,分析得到a的值.‎ ‎【详解】‎ ‎∵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 令g(x)=,‎ 则g′(x)=,当时,g′(x)0,当时,g′(x)0,‎ ‎∴g(x)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x=时,g(x)取得极大值g()=,‎ 又g(0)= g()=0,∴若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则a=‎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问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转化,利用了构造法,属于中档题.‎ ‎11.有名学生,其中有名男生.从中选出名代表,选出的代表中男生人数为,则其数学期望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超几何分布分别求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即可得出.‎ ‎【详解】‎ 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4.P(X=k)=(k=1,2,3,4).‎ 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1‎ ‎2‎ ‎3‎ ‎4‎ P ‎ ‎ 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 ‎【点睛】‎ 本题考查了超几何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2.设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且有,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设,求出导数,分析可得,则函数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结合函数的定义域分析得:原不等式等价于,解可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设g(x)=x2f(x),x<0,‎ 其导数g′(x)=[x2f(x)]′=2xf(x)+x2f′(x)=x(2f(x)+xf′(x)),‎ 又由2f(x)+xf′(x)>x2≥0,且x<0,‎ 则g′(x)≤0,则函数g(x)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 ‎(x+2018)2f(x+2018)﹣4f(﹣2)>0‎ ‎⇒(x+2018)2f(x+2018)>(﹣2)2f(﹣2)⇒g(x+2018)>g(﹣2),‎ 又由函数g(x)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 则有,‎ 解可得:x<﹣2020,‎ 即不等式(x+2018)2f(x+2018)﹣4f(﹣2)>0的解集为(﹣∞,﹣2020);‎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单调性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由题意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转化为不等式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已知函数.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则_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求出导数,利用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建立方程,求得的值,进而得到所求和,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函数,得,‎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即,解得,所以.‎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导数的几何意义,合理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4.某地区高二女生的体重(单位:)服从正态分布,若该地区共有高二女生人,则体重在区间内的女生人数约为_____________‎ ‎【答案】997‎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得到,进而可求出体重在(50,65)的概率,然后再由女生总人数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由题意可得,所以体重在区间(50,65)内概率,所以体重在区间(50,65)内的女生人数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相关知识点即可作答,属于基础题型.‎ ‎15.如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给出下列命题:‎ ‎①-2是函数的极值点;‎ ‎②函数在处取最小值;‎ ‎③函数在处切线的斜率小于零;‎ ‎④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答案】①④‎ ‎【解析】‎ ‎【分析】‎ 由条件利用导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逐一判断各个选项是否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 根据导函数的图象可得,‎ 当上,,在上,,‎ 故函数在上函数单调递减,‎ 在,函数单调递增,‎ 所以是函数的极小值点,所以①正确;‎ 其中两函数的单调性不变,则在处不是函数的最小值,所以②不正确;‎ 由图象可得,所以函数在处的切线的斜率大于零,所以③不正确;‎ 由图象可得,当时,,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④是正确的,‎ 综上可知,①④是正确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问题,其中解答中根据到函数的图象得到导函数的取值,正确理解函数的导数与原函数关系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16.设函数,则__________.‎ ‎【答案】2017‎ ‎【解析】‎ ‎【分析】‎ 首先证明,由此求得表达式的值.‎ ‎【详解】‎ 依题意,所以,而,故所求式子的值为.‎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解析式的分析,考查分析问题与求解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已知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的值;‎ ‎(2)求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答案】(1)(2)的单增区间为,的单减区间为,,无极大值.‎ ‎【解析】‎ ‎【分析】‎ ‎(1)首先求得导函数,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即可确定实数a,b的值;‎ ‎(2)结合(1)中求得的a,b的值利用导函数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即可.‎ ‎【详解】‎ ‎(1),‎ 根据题设得方程组,解得 .‎ ‎(2)由(1)可知,‎ 令,(舍去),‎ 当时,,当时,,‎ 的单增区间为,的单减区间为,,无极大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条的相关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应当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道,应当停车让行,俗称“礼让斑马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条规定:对不礼让行人的驾驶员处以扣分,罚款元的处罚.下表是某市一主干路口监控设备所抓拍的5个月内驾驶员“礼让斑马线”行为统计数据:‎ 月份 违章驾驶员人数 ‎(1)请利用所给数据求违章人数与月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2)预测该路口月份的不“礼让斑马线”违章驾驶员人数.‎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 ‎【答案】(1);(2)49.‎ ‎【解析】‎ ‎【分析】‎ ‎(1)由表中的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和公式,求得的值,得到回归直线方程;‎ ‎(2)令,代入回归直线的方程,即可得到该路口9月份的不“礼让斑马线”违章驾驶员人数.‎ ‎【详解】‎ ‎(1)由表中数据知, ,‎ ‎∴, ,‎ ‎∴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 ‎(2)令,则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认真审题,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公式准确计算,求得的值是解答的关键和解答的难点,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9.鹤岗市教育局为调查在校中学生每天放学后的自学时间情况,在本市的所有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名学生进行调查,现将日均自学时间小于小时的学生称为“自学不足”者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后,得到如下列联表,已知在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人,为“自学不足”的概率为.‎ 非自学不足 自学不足 合计 配有智能手机 没有智能手机 合计 ‎(1)请完成上面的列联表;‎ ‎(2)根据列联表的数据,能否有的把握认为“自学不足”与“配在智能手机”有关?‎ 附表及公式: ,其中 ‎【答案】(1)列联表见解析;(2)有.‎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自学不足的认识为,非自学不足的人数80人,可得列联表;‎ 代入计算公式结合表格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由题意可得,自学不足的认识为,非自学不足的人数80人,结合已知可得下表,‎ 根据上表可得 有的把握认为“自学不足”与“配在智能手机”有关.‎ ‎【点睛】‎ 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列联表;(2)根据公式计算的值;(3) 查表比较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独立性检验的结论也仅仅是一种数学关系,得到的结论也可能犯错误.)‎ ‎20.某种大型医疗检查机器生产商,对一次性购买2台机器的客户,推出两种超过质保期后两年内的延保维修优惠方案:‎ 方案一:交纳延保金7000元,在延保的两年内可免费维修2次,超过2次每次收取维修费2000元;‎ 方案二:交纳延保金10000元,在延保的两年内可免费维修4次,超过4次每次收取维修费1000元.‎ 某医院准备一次性购买2台这种机器.为此搜集并整理了50台这种机器超过质保期后延保两年内维修的次数,得下表:‎ 维修次数 ‎0‎ ‎1‎ ‎2‎ ‎3‎ 台数 ‎5‎ ‎10‎ ‎20‎ ‎15‎ 以这50台机器维修次数的频率代替1台机器维修次数发生的概率.记表示这2台机器超过质保期后延保的两年内共需维修的次数.‎ ‎(Ⅰ)求的分布列;‎ ‎(Ⅱ)以方案一与方案二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医院选择哪种延保方案更合算?‎ ‎【答案】(Ⅰ)见解析;(Ⅱ)选择延保方案二较合算 ‎【解析】‎ ‎【分析】‎ ‎(Ⅰ)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1,2,3,4,5,6,分别求出对应的概率,列出分布列即可;(Ⅱ)求出两种方案下所需费用的分布列,然后分别求出对应的期望值,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选出最合算的方案。‎ ‎【详解】‎ 解:(Ⅰ)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1,2,3,4,5,6,‎ ‎,,,‎ ‎,,‎ ‎,,‎ ‎∴的分布列为 ‎ ‎ ‎0‎ ‎1‎ ‎2‎ ‎3‎ ‎4‎ ‎5‎ ‎6‎ ‎ ‎ ‎ ‎ ‎ ‎ ‎ ‎ ‎ ‎ ‎ ‎ ‎ ‎ ‎ ‎ ‎(Ⅱ)选择延保一,所需费用元的分布列为:‎ ‎ ‎ ‎7000‎ ‎9000‎ ‎11000‎ ‎13000‎ ‎15000‎ ‎ ‎ ‎ ‎ ‎ ‎ ‎ ‎ ‎ ‎ ‎ ‎ ‎ (元).‎ 选择延保二,所需费用元的分布列为:‎ ‎ ‎ ‎10000‎ ‎11000‎ ‎12000‎ ‎ ‎ ‎ ‎ ‎ ‎ ‎ ‎ ‎(元).‎ ‎∵,∴该医院选择延保方案二较合算.‎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考查了概率的计算,考查了期望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21.如图,在四面体中,,分别是线段,的中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于.‎ ‎(1)证明:平面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Ⅰ)见证明; (Ⅱ) 。‎ ‎【解析】‎ ‎【分析】‎ ‎(Ⅰ)先证得,再证得,于是可得平面,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平面.(Ⅱ)利用几何法求解或建立坐标系,利用向量求解即可得到所求.‎ ‎【详解】‎ ‎(Ⅰ)在中,是斜边的中点,‎ 所以.‎ 因为是的中点,‎ 所以,且,‎ 所以,‎ 所以. ‎ 又因为,‎ 所以,‎ 又,‎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Ⅱ)方法一:取中点,连,则,‎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平面,‎ 所以平面.‎ 因此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故,‎ 所以.‎ 过点作于,则平面,‎ 且.‎ 过点作于,连接,‎ 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为,‎ 所以,‎ 所以,‎ 因此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方法二:‎ 如图所示,在平面BCD中,作x轴⊥BD,以B为坐标原点,BD,BA所在直线为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 (同方法一,过程略) ‎ 则,,.‎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取,得. ‎ 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取,得.‎ 所以,‎ 由图形得二面角为锐角,‎ 因此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点睛】‎ 利用几何法求空间角的步骤为“作、证、求”,将所求角转化为解三角形的问题求解,注意计算和证明的交替运用.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时首先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通过求出两个向量的夹角来求出空间角,此时需要注意向量的夹角与空间角的关系.‎ ‎22.设函数.‎ ‎(1)讨论的单调区间;‎ ‎(2)若,求证:.‎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分和讨论正负,进而得到单调性;(2)法一:当证明当时,构造 证明即可;法二:设 ‎,证明 ‎【详解】‎ ‎(1)依题意定义域为,,‎ 令,则,‎ ‎①当时,当时,,在单调递减,当时,,在单调递增;‎ ‎②当时,当时,,在单调递增,当时,,在单调递减;‎ 综上,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当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2)①当时,设,‎ ‎;‎ ‎②当时,设 则,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 设,则,‎ 所以单调递增,所以,所以即单调递增,‎ 故;‎ 因为,所以 即,所以,‎ 即.‎ 解法二:‎ ‎(1)同解法一;‎ ‎(2)设,则,‎ 设,则,‎ 设,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即,‎ 所以恰有一个零点;‎ 即,即,‎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 设,因为,‎ 所以,‎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即.‎ 解法三:‎ ‎(1)同解法一;‎ ‎(2)同解法二得,‎ 设,因为,所以 设则 所以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即,‎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则,‎ 所以,即.‎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不等式证明,证明中构造函数求最值,构造双函数是基本处理方法,要熟练掌握,是中档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