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2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集合,那么(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把两个集合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可得集合A与B的并集. 【详解】 把集合A和集合B中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则A∪B={x|-2<x<3}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集的定义掌握并集的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属基础题. 2.复数(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对应点为,在第四象限.故选D. 考点:复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3.一个单位有职工8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2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200人,其余人员120人.为了解职工收入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从上述各层中依次抽取的人数分别是( ) A. 12,24,15,9 B. 9,12,12,7 C. 8,15,12,5 D. 8,16,10,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抽样比为,所以高级职称抽取的人数为,中级职称抽取的人数为,初级职称抽取的人数为,其余人员抽取的人数为,所以各层中依次抽取的人数分别是8人,16人,10人,6人,故选D. 考点:分层抽样. 【方法点睛】分层抽样满足“”,即“或”,据此在已知每层间的个体数量或数量比,样本容量,总体数量中的两个时,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4.若在等差数列中,,则等于( ) A. 45 B. 75 C. 180 D. 36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项数之和相等的两项之和相等,化简已知的等式即可求出a5的值,然后把所求的式子也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化简后,将a5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详解】 由a3+a4+a5+a6+a7=(a3+a7)+(a4+a6)+a5=5a5=450, 得到a5=90, 则a2+a8=2a5=18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学生化简已知条件时注意项数之和等于10的两项结合. 5.若非零向量满足,则与的夹角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值,整理出两个向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两个向量的数量积2倍等于向量的模长的平方,写出求夹角的公式,得到结果. 【详解】 设与的夹角为, ∵非零向量与满足满足, ∴ ∴ ∵0°≤≤180° ∴=12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整理出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模长之间的关系. 6.设曲线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 ) A. 2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选B. 考点:导数几何意义 【思路点睛】(1)求曲线的切线要注意“过点P的切线”与“在点P处的切线”的差异,过点P的切线中,点P不一定是切点,点P也不一定在已知曲线上,而在点P处的切线,必以点P为切点. (2)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切点坐标、切线斜率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转化.以平行、垂直直线斜率间的关系为载体求参数的值,则要求掌握平行、垂直与斜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和导数联系起来求解. 7.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A中,l∥β或l⊂β;在B中,l∥β或l⊂β;在C中,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l⊥β;在D中,l与β相交平行或l⊂β. 【详解】 由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知: 在A中,若l⊥α,α⊥β,则l∥β或l⊂β,故A错误; 在B中,若l∥α,α∥β,则l∥β或l⊂β,故B错误; 在C中,若l⊥α,α∥β,则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l⊥β,故C正确; 在D中,若l∥α,α⊥β,则l与β相交平行或l⊂β,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 8.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x,cos x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随机变量为一个数x,所以利用对应区间长度比求概率即可. 【详解】 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x,对应区间长度为π,而cos x的值介于0和之间的即0<cosx<的x范围为 区间长度为,由几何概型的公式得到概率为 ; 故选 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求法,属基础题. . 9.已知、为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P=,则 A. 2 B. 4 C. 6 D. 8 【答案】B 【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由双曲线的定义得①,又,由余弦定理②,由①2-②得,故选B. 视频 10.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若f(1)>1,f(2)=,则 ( ) A. a< B. a<且a≠1 C. a>且a<-1 D. -10),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线段AB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x=1 B. x=-1 C. x=2 D. x=-2 【答案】B 【解析】 ∵y2=2px的焦点坐标为, ∴过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为y=x-,即x=y+,将其代入y2=2px得y2=2py+p2,即y2-2py-p2=0.设A(x1,y1),B(x2,y2),则y1+y2=2p,∴=p=2,∴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其准线方程为x=-1.故选B.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如果函数f(x)的图象恰好通过n()个整点,则称函数f(x)为n阶整点函数。有下列函数: ① ② ③ ④ 其中是一阶整点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新定义的“一阶整点函数”的要求,对于四个函数一一加以分析,它们的图象是否通过一个整点,从而选出答案即可. 【详解】 对于函数,它只通过一个整点(1,2),故它是一阶整点函数; 对于函数,当x∈Z时,一定有g(x)=x3∈Z,即函数g(x)=x3通过无数个整点,它不是一阶整点函数; 对于函数,当x=0,-1,-2,时,h(x)都是整数,故函数h(x)通过无数个整点,它不是一阶整点函数; 对于函数,它只通过一个整点(1,0),故它是一阶整点函数.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属于基础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于新定义的概念的理解,即什么叫做:“一阶整点函数”.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的几何意义为区域内点到点G(0,-1)的斜率,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 由图象可知,AG的斜率最小, 由 解得 ,即A(2,1), 则AG的斜率k==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直线斜率的计算,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若,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 【答案】-160 【解析】 【分析】 根据定积分求出a的值,再利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常数项的值. 【详解】 若, 则 ,即a=2,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令6-2r=0,解得r=3; ∴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故答案为:-160.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与定积分的计算问题,是基础题目. 15.有4个不同的小球,全部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内,恰好有两个盒子不放球的不同放法的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4 【解析】 【分析】 四个不同的球全部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内,恰有两个盒子不放球的不同放法的求法,分为两步来求解,先把四个球分为两组,再取两个盒子,作全排列,由于四个球分两组有两种分法,一种是2,2,另一种是3,1,故此题分为两类来求解,再求出它们的和,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四个球分为两组有两种分法,(2,2),(3,1) 若两组每组有两个球,不同的分法有 种,恰有两个盒子不放球的不同放法是3×A42=36种 若两组一组为3,一组为1个球,不同分法有C43=4种恰有两个盒子不放球的不同放法是4×A42=48种 综上恰有两个盒子不放球的不同放法是36+48=84种 即答案为84. 【点睛】 题考查察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事件“四个不同的球全部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内,恰有两个盒子不放球”,宜先将四个球分为两组,再放入,分步求不同的放法种数 16.已知函数.设是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的值等于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将f(x)的解析式进行降幂,再由x=x0是函数y=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可得到x0的关系式,将x0的关系式代入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设知 . 因为是函数y=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所以 ,即 (k∈Z). 所以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和对称轴问题.属中档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知数列的前项和.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利用当时,,再验证即可. (2)由(1)知 . 利用裂项相消法可求数列的前项和. 【详解】 (1). 当时, . 又符合时的形式,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2)由(1)知 . 数列的前项和为 .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的求法,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属于中档题. 18.已知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 (1)求A; (2)若a=2,△ABC的面积为,求b,c.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条件及正弦定理可得sinC=,约去得,即,可得;(2)在的基础上由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得b=c=2。 试题解析: (1)由正弦定理及条件得sinC=, ∵, ∴ ∴ ∴ (2)∵△ABC的面积为, ∴ ∴。 由余弦定理得, ∴, 解得, 由解得 ∴ 点睛: (1)在运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时,若在已知关系式中既含有边又含有角,通常的思路是将角都化成边或将边都化成角,再结合正、余弦定理即可求角. (2)在运用余弦定理时,要注意公式的变形,即注意的灵活运用,将和看做一个整体,可为问题的解决带来方便。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的相关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俗称“礼让斑马线”,《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90条规定:对不礼让行人的驾驶员处以扣3分,罚款50元的处罚.下表是某市一主干路口监控设备所抓拍的5个月内驾驶员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统计数据: 月份 1 2 3 4 5 违章驾驶员人数 120 105 100 90 85 (1)请利用所给数据求违章人数与月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2)预测该路口7月份的不“礼让斑马线”违章驾驶员人数; 不礼让斑马线 礼让斑马线 合计 驾龄不超过1年 22 8 30 驾龄1年以上 8 12 20 合计 30 20 50 (3)交警从这5个月内通过该路口的驾驶员中随机抽查了50人,调查驾驶员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的关系,得到如下列联表: 能否据此判断有的把握认为“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有关? 参考公式及数据: . (其中) 【答案】(1);(2)66人;(3)有的把握认为“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关. 【解析】 【分析】 (1)利用所给数据计算、,求出回归系数,写出回归直线方程; (2)由(1)中的回归直线方程计算x=7时的值即可; (3)由列联表中数据计算K2,对照临界值得出结论. 【详解】 (1)由表中数据知,, ∴ , ∴, ∴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 (2)由(1)知,令,则人. (3)由表中数据得 , 根据统计有的把握认为“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关.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性回归方程与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20.如图,正方形和四边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证明:(1)设AC与BD交于点G. 因为EF∥AG, 且EF=1,AG=AC=1, 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F∥EG. 因为EG⊂平面BDE,AF⊄平面BDE, 所以AF∥平面BDE. (2)连接FG. 因为EF∥CG,EF=CG=1,且CE=1, 所以四边形CEFG为菱形. 所以CF⊥EG. 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D⊥AC. 又因为平面ACEF⊥平面ABCD, 且平面ACEF∩平面ABCD=AC, 所以BD⊥平面ACEF.所以CF⊥BD. 又BD∩EG=G,所以CF⊥平面BDE. 21.已知函数有极值. (1)求的取值范围; (2)若在处取得极值,且当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中函数解析式,求出导函数 f′(x)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函数有极值,方程 f′(x)=x2-x+c=0有两个实数解,构造关于c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c的取值范围; (Ⅱ)若f(x)在x=2处取得极值,则f′(2)=0,求出满足条件的c值后,可以分析出函数的单调性,进而分析出当x<0时,函数的最大值,又由当x<0时,恒成立,可以构造出一个关于d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d的取值范围. 【详解】 (1)∵, ∴, 因为有极值,则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数解, 从而, ∴。 ∴c的取值范围为。 (2)∵在处取得极值, ∴, ∴. ∴, ∵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x<0时,在x=-1处取得最大值, ∵x<0时,恒成立, ∴,即, ∴ , ∴d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其中根据已知中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函数的导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椭圆过点,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当的面积为时,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或。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条件推导出,由此能求出椭圆C的方程. (2)由(1)知F1(-1,0),①当l的倾斜角是时,,不合题意;当l的倾斜角不是时,设l的方程为,由消去y得:,设A(x1,y1),B(x2,y2),由此利用韦达定理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 【详解】 (1)椭圆过点 离心率为 又 椭圆C的方程。 (2)由(1)知,①当l的倾斜角是时,l的方程为, 交点,此时,不合题意; ②当l的倾斜角不是时,设l的斜率为k,则其直线方程为, 由消去y得:, 设,则, , 又已知 , 解得, 故直线l的方程为, 即或。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韦达定理和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合理运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