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0届高三5月测试数学(文)试题(一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0届高三5月测试数学(文)试题(一卷)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0年5月测试 文科数学试卷(一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那么(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所以,选A.‎ ‎2.已知复数满足(其中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为( )‎ A. B. ‎4 ‎C. 1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把已知等式变形,再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详解】由,得.‎ 复数的虚部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3.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最大值为( )‎ A. 2 B. ‎6 ‎C. 8 D.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再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表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只需求出可行域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值即可.‎ 详解】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 作直线,讲直线平移,当过点时,取得最大值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以及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4.已知实数,满足,,则( )‎ A. 2 B. ‎3 ‎C. 5 D. 6‎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则,,再利用即可求出的值,进而求出,的值.‎ ‎【详解】设,则,,‎ ‎,‎ ‎,‎ ‎,,‎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以及对数的运算性质,是基础题.‎ ‎5.已知向量,满足,且,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即可得出,从而得出,进而得出,根据向量夹角的范围即可求出夹角.‎ ‎【详解】,∴‎ ‎∴‎ 设向量与的夹角为 ‎∴‎ ‎∵‎ ‎∴‎ 故选:B.‎ ‎【点睛】考查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以及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向量夹角的余弦公式,属于中档题.‎ ‎6.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的导数,由,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令得:,‎ ‎.‎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易错点在于忽视函数的定义域,属于中档题.‎ ‎7.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 6 B. ‎8 ‎C. 9 D. 1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时,可得,当时,,验证时是否适合可得通项公式,代入通项公式求解可得结果.‎ ‎【详解】当时,,‎ 当时,,‎ 当时,上式也适合,‎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的关系,属中档题.‎ ‎8.已知,,“且”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区域关系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且等价于 等价于 作出两个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都是以,,,为顶点的正方形 ‎∴“且”是“”的充要条件,‎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结合平面区域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已知实数,则函数的图象一定不可能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求函数的导数,判断的正负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 ‎∴,‎ 观察各选项的图象,判断的正负情况,得:‎ 观察A选项的图象,得,,故 ‎∴,,‎ 故A选项的图象不符合 观察B选项的图象,得,,故 ‎∴,,‎ 故B选项的图象符合 观察C选项的图象,得,,故 ‎∴,,‎ 故C选项的图象符合 观察D选项的图象,得,,故 ‎∴,,‎ 故D选项的图象符合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的识别,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10.已知,,则方程组的解的个数( )‎ A. 0 B. ‎1 ‎C. 2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的几何意义知图像是双曲线,化简得,故题目等价于求解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个数,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设,,‎ 则等价于 ‎∴动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以2为实轴长的双曲线 ‎∴,,‎ ‎∴双曲线的标准方差为 ‎∴题目等价于求解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个数 联立,求解得 ‎∵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故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定义判断得到曲线为双曲线是解题的关键.‎ ‎11.已知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若,且,则( )‎ A. B. C. 或 D. 不存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化简求得,再利用降幂公式与和差化积,以及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求得的值.‎ ‎【详解】中,,;‎ ‎,‎ ‎,‎ ‎,‎ ‎,‎ 即;‎ ‎,‎ 又,,‎ ‎,‎ 化简得,解得或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问题,是中档题.‎ ‎12.已知,,,若三次函数有三个零点,,,且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条件建立方程求出,的值,然后回代,求出的范围,结合零点式求出,,的等式关系,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即,‎ 得,代入得,‎ ‎∵,‎ ‎,解得,‎ 设三次函数的零点式为,‎ 比较系数得,,‎ 故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与方程的应用,利用条件求出参数,,利用函数零点式以及不等式的关系进行转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已知和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出椭圆的,,再由,即可得到所求焦距.‎ ‎【详解】椭圆的,,‎ ‎∴,‎ 即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主要考查椭圆的焦距的求法,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4.将1名同学和2名老师随机地排成一排,则该名学生恰好在2名老师中间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用列举法计算总的排法和该名学生恰好在2名老师中间的排法,由概率公式可得.‎ ‎【详解】设学生用表示,老师用、表示 ‎1名同学和2名老师随机地排成一排,总的排法有:‎ ‎,,,,,,共6种 其中该名学生恰好在2名老师中间的有,共2种 所以该名学生恰好在2名老师中间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15.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将等式中的替换为,两式相减得,结合是偶函数,得到函数的周期,所以,令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①‎ 将①中的替换为,得……②‎ ‎①②得 又∵是偶函数,故 ‎∴‎ ‎∴是周期函数,‎ ‎∴‎ ‎①式中令,得 ‎∴,整理得 解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属于中档题.‎ ‎16.已知中,,,.如图,点为斜边上一个动点,将沿翻折,使得平面平面.当______时,取到最小值.‎ ‎【答案】‎ ‎【解析】‎ ‎【分析】‎ 设,作或的延长线于点,作或的延长线于点,求出、、,表示出,利用三角函数性质求最值,取最小值时,,在中利用正弦定理可求的值.‎ ‎【详解】设,,作或的延长线于点,作或的延长线于点,则,‎ ‎,,,‎ ‎∴‎ ‎∴‎ ‎∴当,即时,‎ 在中,,‎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即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的线段长计算,考查正弦定理得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7.如图,点是锐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逆时针旋转得,逆时针旋转得,…,逆时针旋转得.‎ ‎(1)若的坐标为,求点的横坐标;‎ ‎(2)若点的横坐标为,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的值,再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得的横坐标的值,化简得,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二倍角公式可求的值.‎ ‎【详解】(1)因为点,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根据题意可知点的横坐标为 ‎(2)根据题意可知点的横坐标为 所以 又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属于中档题.‎ ‎18.某高中某班共有40个学生,将学生的身高分成4组:平频率/组距,,,进行统计,作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值和身高在内的人数;‎ ‎(2)求这40个学生平均身高估计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精确到0.01).‎ ‎【答案】(1)0.0450;18人,(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的定义可得的值,计算身高在内的频率,由此能估计身高在内的人数;‎ ‎(2)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直接计算可得平均身高的估计值.‎ ‎【详解】(1)由图可得,,三组的频率分别为0.1250,0.3000,0.1250‎ 所以 所以身高在内的人数为:(人)‎ ‎(2)这40个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值为 所以这40个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以及平均数的计算问题,属于基础题.‎ ‎19.如图,四棱锥中,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梯形满足:,∥,.‎ ‎(1)求证:;‎ ‎(2)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证明平面,由平面,从而得到;‎ ‎(2)利用等体积法计算即可得结果.‎ ‎【详解】(1)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因为,∥,‎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平面,‎ 所以;‎ ‎(2)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平面.‎ 由可得,‎ ‎,‎ 所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点到平面的距离计算,利用等体积法是解决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关键.‎ ‎20.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直线上一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且点为中点、作直线交轴于点.‎ ‎(1)求点的坐标;‎ ‎(2)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设点,,中点,直线的斜率为,利用点差法得,写出直线的方程可得的坐标;‎ ‎(2)设出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弦长公式得,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而表示出的面积,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设点,,中点,‎ 直线的斜率为,(斜率显然存在且不为0).‎ 由可得,‎ 所以,故,‎ ‎(1)直线:,即,解得点.‎ ‎(2)因为直线经过点,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可得直线的方程是:,‎ 由联立可得,‎ 所以,‎ 所以,‎ 又因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的面积为:‎ 当时,的面积取到最大值.‎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注意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不等式等知识的灵活运用,考查运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1.已知函数.‎ ‎(1)求在处的切线方程:‎ ‎(2)已知实数时,求证: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3个交点.‎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求出原函数的导函数,可得,再求出切点为(1,0),利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方程;‎ ‎(2)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交点的个数等价于函数的零点个数,通过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同0进行比较,得到结果.‎ ‎【详解】(1)因为,所以,‎ 所以,‎ 又因为,所以在处的切线方程;‎ ‎(2)证明:当时,函数图象与直线交点的个数等价于函数的零点个数,‎ 因为,,‎ 设,‎ 因为二次函数在时,,,‎ 所以存在,,使得,,‎ 所以在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单调递增.‎ 因为,所以,,‎ 因此在存在一个零点;‎ 又因为当,,‎ 所以在存在一个零点;‎ 当时,,‎ 所以在存在一个零点;‎ 所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3个交点.‎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过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考查运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考查运算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2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曲线:,过点引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曲线于,两点.‎ ‎(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分别交直线于,两点,且、、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答案】(1);(2)或 ‎【解析】‎ ‎【分析】‎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由此能求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得,由此韦达定理、等比数列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能求出 的值.‎ ‎【详解】(1)∵曲线:‎ ‎∴‎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化简得 ‎(2)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整理得:‎ 设,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 ‎∴‎ 设直线交直线于点,直线交直线于点,‎ ‎∴,,()‎ ‎∵、、成等比数列 ‎∴‎ 代入数据得: ‎ 解得:或.‎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方程、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的互化等基础知识,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题目转换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实数,满足:.‎ ‎(1)求证:;‎ ‎(2)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利用基本不等式和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证明;‎ ‎(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得出,再讨论的范围解出.‎ ‎【详解】(1)证明:因为,‎ 若,不等式显然成立;.‎ 若,则,‎ 所以,当,且取到等号;‎ 综上.‎ ‎(2)因为,‎ 所以,‎ 当时,,解得,∴;‎ 当时,,∴;‎ 当时,,解得,∴.‎ 综上,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 了不等式的证明,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