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 数学(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表示点,表示直线,表示平面,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那么△ABC的直观图的面积为( ) A. B. C. D. 3.已知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为的前项和,若,则 ( ) A. B. 10 C. D.12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直线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内,则//. B.若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C.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D.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5.已知半径为1的动圆与定圆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 A. B.或 C. D.或 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 A.60 B.30 C.20 D.10 7.函数(其中)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的图象,则只要将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8. 在正方体中,M和N分别为和的中点,那么直线 和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9.如图,在中,,直线过点且垂直于,动点,当点P逐渐远离点A时,的大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有时变大有时变小 10.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且,其中分别是的中点,动点在线段上运动时,下列四个结论:①;②;③面;④面,其中恒成立的为( )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1.在立体几何中,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叫截面.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分别是棱的中点,点是棱的中点,则过线段且平行于平面的截面的面积为( ) A. B. C. D. 12. 在等腰直角中,为中点,为中点,为边上一个动点,沿翻折使,点在面上的投影为点,当点在上运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线段为定长 B. C. D. 点的轨迹是圆弧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3.若在圆的直径上,则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 14.已知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且,则______. 15.如图,在直三棱柱中,侧棱长为2,AC=BC=1,,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交于点E.要使,则线段B1F的长为_____. 16.在直三棱柱中,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若、、别是棱、、的中点,则下列三个说法: ; ②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③三棱锥的体积为;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17、已知圆与直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为坐标原点.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求实数的值. 18、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菱形,,,分别为和 的中点. ()求证:平面. ()求证:平面. 19.记为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求的前项和. 20.己知分别为三个内角的对边,且. (I)求角的大小; (II)若,且的面积为,求的值. 21.如图,四棱锥中,为正三角形. 且. (Ⅰ)证明:平面平面; (Ⅱ)若点到底面的距离为2,是线段上一点,且//平面,求四面体的体积. 22.如图1,在长方形中,为的中点,为线段 上一动点.现将沿折起,形成四棱锥. 图1 图2 图3 (Ⅰ)若与重合,且 (如图2).证明:平面; (Ⅱ)若不与重合,且平面平面 (如图3),设,求的取值范围.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 数学(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D C C C D D D A D C A B C 10.A【解析】分析:如图所示,连接AC、BD相交于点O,连接EM,EN. (1)由正四棱锥S﹣ABCD,可得SO⊥底面ABCD,AC⊥BD,进而得到SO⊥AC.可得AC⊥平面SBD.由已知E,M,N分别是BC,CD,SC的中点,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EM∥BD,MN∥SD,于是平面EMN∥平面SBD,进而得到AC⊥平面EMN,AC⊥EP;(2)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EP与BD是异面直线,因此不可能EP∥BD;(3)由(1)可知:平面EMN∥平面SBD,可得EP∥平面SBD;(4)由(1)同理可得:EM⊥平面SAC,可用反证法证明:当P与M不重合时,EP与平面SAC不垂直. 11.【解析】在 取BC的中点M,连结, 根据题意,结合线面面面平行的性质,得到满足条件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由正方体的棱长为1,可求得该梯形的上底为,下底为,高为, 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故选B. 12.【解析】由于平面,所以,所以同理,由(1)可知点轨迹为圆弧,长度最小值为,最大值为,所以C选项错误.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3.x-y-1=0 14.5 15. 16.①②③ 16.【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如图所示的直三棱柱: 其中,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别是棱、、的中点.对于①,取中点,连接, 交于点,连接.∵为中点, , ∴四边形为正方形,则 在中, , 分别为, 的中点,则∥,且. ∵为的中点,且∥∴∥且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正确; 对于②,易得,则.∵ ∴,即∵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线段的中点处,则外接球的半径为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正确; 对于③,易得, . 在中, , , ,同理可得,则三棱锥为正四面体,其体积为,故正确;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17、解析:(1)由 消去得,----------2分 由已知得,得,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5分 (2)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7分 所以由已知得,解得.---10分 18、【解析】解: ()证明:取中点为, ∵在中,是中点,是中点, ∴,且,------------------2分 又∵底面是菱形, ∴, ∵是中点, ∴,且, ∴,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分 又平面,平面, ∴平面.--------------------------------6分 ()证明:设,则是中点, ∵底面是菱形, ∴,-------------------------8分 又∵,是中点, ∴,-----------------------------10分 又, ∴平面.----------------------------12分 19、解析:(Ⅰ)=,, =或-4(舍去)------------------------3分 故,, .-------------------------------6分 (Ⅱ),-------------------9分 故.-----------------------12分 20.【解析】 (Ⅰ)由正弦定理得,,∵,---------------2分 ∴,即.--------------------------------4分 ∵∴,∴∴.-------------------6分 (Ⅱ)由:可得.∴,--------------------8分 ∵, ∴由余弦定理得:,-----------10分 ∴.-----------------------------12分 21.解析:(Ⅰ)证明:,且, ,又为正三角形,所以,又,,所以,-------------------2分 又,//,,--------------------------------4分 , 所以平面,--------------------------------5分 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6分 (Ⅱ)如图,连接,交于点,因为//, 且,所以,--------------------7分 连接,因为//平面,所以//,则,---9分 由(Ⅰ)点到平面的距离为2,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10分 所以, 即四面体的体积为.-----------------12分 22.解析:(Ⅰ)由与重合,则有,--------------------------2分 因为,,所以 ,----------------------4分 ,所以平面. --------------------6分 (Ⅱ) 如图,作于,作于,连接. 由平面平面且可得平面,故,由可得平面,故在平面图形中,三点共线且.--------------------8分 设,由,故,-------------------10分 ,所以, .---------------------1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