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56 数列中的整数问题
微专题 56 数列中的整数问题 一、基础知识: 1、整数的基本性质: (1)整数的和,差,积仍为整数 (2)整数的奇偶性:若 ,则称 为奇数;若 ,则称 为偶 数,在加,减,乘法运算中,其结果有以下规律: ① 奇数 奇数 偶数 ② 奇数 偶数 奇数 ③ 偶数 偶数 偶数 ④ 奇数 偶数 偶数 ⑤ 偶数 偶数 偶数 ⑥ 奇数 奇数 奇数 (3)若 ,且 ,则 (4)已知 ,若 ,且 ,则 只能取到有限多个整数(也有可能 无解) (5)若 ,称 能被 整除,则有: ① ② 为 的一个因数 (6)最小数原理:自然数集的任何非空子集,均有一个最小的自然数 2、整数性质的应用: (1)若变量属于整数,则利用方程与不等式均可求出变量的值:在实数范围内,若要求得变 量的值,通常要依赖方程,而不等式只能解得变量的范围。但是在整数范围内,除了方程, 在不等式中也可以利用整数的离散性求出变量的值(即性质(4)),例如:若 ,则 的取值只能是 。所以在涉及求整数的值时,思路不要局限于寻找 等量关系,构造不等关系依然可以求解。 (2)整除问题:若表达式形式较为简单,可通过对常数进行因数分解,进而确定变量的取值; 若表达式次数较高,则可以先利用二项式定理去掉高次的项,再进行处理。 (3)多元整数不定方程:当变量的值为整数时,不定方程的解可能有有限多组解。通常的处 理方式有两个: ① 通过对表达式进行因式分解,对另一侧的常数进行因数分解,进而将不定方程拆成多个方 程的方程组,进而解出变量 2 1n k k Z n 2n k k Z n ,a b Z a b 1a b , ,a b R a b n Z ,n a b n a Zb a b b a b a , 2,5n N n n 3,4 ② 将一个字母视为变量(其余视为参数)并进行参变分离,求出含变量函数的值域,进而将 参数置于一个范围内,再利用整数离散性求得参数的值 (4)反证法:运用反证法处理整数问题时,常见的矛盾有以下几点: ① 所解得变量非整数,或不符合已知范围 ② 等式两侧为一奇一偶 3、整数问题通常会与数列联系起来,其特征就是数列中项的序数,以及前 项和的项数,均 为正整数。 二、典型例题: 例 1:已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若 为数列 中的项,则 ____ 思路: , 中的项为大于等于 ( )的奇数,所以 考虑将 向奇数形式变形: ,可得 应该为大于等于 4 的偶数,所以 或 ,解得 (舍)或 答案: 小炼有话说:(1)本题的亮点在于对 的变形,在有关整数的问题里,通 常可对分式进行“分离常数”的变形,从而将复杂的分式简化,并能立刻找到需处理的部分。 例如在本题中通过“分离常数”可迅速将目标锁定在 上。 (2)本题对 的处理有多个角度,还可以从分母出发,观察到 应为奇数,而 ,而 的奇因数只有 和 ,同样可确定 的值。 例 2: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 ,设 的前 项和为 (1)求 的通项公式 (2)求 的值,使得 n na 2 7na n 1 2 m m m a a a na m 1 2 2 7 2 5 2 3 m m m m ma a a m na 5 1 5a 1 2 m m m a a a 2 3 4 2 3 22 7 2 5 2 3 2 3 m mm m m m 8 82 3 6 2 92 3 2 3m mm m 8 2 3m 8 42 3m 8 82 3m 5 2m 2m 2m 2 7 2 5 2 3 m m m 8 2 3m 8 2 3m 2 3m 8 2 3 Zm 8 1 1 m na 0d na n 1 2 3, 1, 36nS a S S na , ,m k m k N 1 65m m m ka a a 例 3: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 ,是否存在 ,使得 成 立?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① 符合① (2)思路: 按照奇偶分段,所以要确定 的奇偶。观察可发现无论 为何值, 均为一奇一偶,所以只需要对 的奇偶进行分类讨论,解出符合条件的 即可 解: 当 为奇数时, 为偶数 解得: 当 为偶数时, 为奇数 解得: (舍) 综上所述: 例 4:已知各项均为整数的数列 满足 ,前 6 项依次成等差数列,从第五项 起依次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求出所有的正整数 ,使得 解:(1)设前 6 项的公差为 ,则 成等比数列, na n nS 21 11 2 2nS n n n N na ( 2 1, ) 3 13( 2 , ) n n a n k k Nf n a n k k N m N 15 5f m f m m 22 1 1 11 1 11, 1 1 22 2 2 2n nS n n S n n n 1 5 2n n na S S n n 1 1 1 11 62 2a S 5na n f n 15,m m m 15,m m m m 5, 2 1 3 13 3 2, 2 n n a n n kf n a n n k m 15m 15 5 3 15 2 5 5f m f m m m 11m m 15m 15 5 15 5 5 3 2f m f m m m 5 7m 11m na 3 71, 4a a na m 1 2 1 2m m m m m ma a a a a a d 5 3 6 32 1 2 , 4 1 4a a d d a a d d 5 6 7, ,a a a 22 6 5 7 4 1 4 2 1a a a d d 解得: 时, ,则 时, (2)思路:由于数列 分为两部分,当 时,即为公比是 的等比数列,所以考虑对 于数列的前几项可进行验证, 后成等比数列,从而可进行抽象的计算,看是否能够找到 符合条件的 。 解:由(1)可得: 则当 时,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当 时,假设存在 ,使得 则有 即: ,从而 无解 时,不存在这样的 ,使得 综上所述: 或 例 5: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满足 , ( ). (1)求 , 的值; (2)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3)是否存在整数对 ,使得等式 成立?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 条件的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在 中,令 ,得: 1d 6n 3 3 4na a n d n 5 61, 2a a 2q 7n 6 5 6 2n n na a q 5 4, 6 2 , 7n n n na n na 5n 2 5n m : 3, 2, 1,0,1,2,4,8,na 1m 1 2 3 1 2 36a a a a a a 2m 2 3 4 2 3 4 2 3 4 2 3 42, 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3m 3 4 5 3 4 50a a a a a a 4m 4 5 6 4 5 6 4 5 6 4 5 63, 0,a a a a a a a a a a a a 5m m 1 2 1 2m m m m m ma a a a a a 5 3 122 1 2 4 2m m 5 3 12 2 77 2 2 7=2m m m 5m 2 7 3m 2 7 32 2 8 7m 2 77=2 m 5m m 1 2 1 2m m m m m ma a a a a a 1m 3m na n nS 1 2a 1 3 2 0n na S *nN 2a 3a na ( , )m n 2 4 8n na m a m ( , )m n 1 3 2 0n na S 1n 2 13 2 0a S 再令 ,得: (2)由 ①,可得: ② ① ②可得: 从第二项开始成等比关系,公比为 而 符合上式 (3)思路:所成立的等式为 ,考虑将 进行分离得到: ,再利用 为整数可得 为整数,从而 求出符合条件的 ,再求出 。 解:由(2)得: 且 只需 ,即 经计算可得: 时, 解得: 共有三组符合题意: 小炼有话说: (1)在第(2)问中,要注意 的取值范围变化,并且要把 所能取到的最小值代入到递推公 式中以了解递推公式从第几项开始满足。 (2)二元不定方程在求解时,参变分离是一种方式,通过变形让两变量分居不等号的两侧, 2 1 12 3 2 3 4a S a 2n 3 2 33 2 0 8a S a 1 3 2 0n na S 13 2 0 2n na S n 1 13 0 2 2n n n n na a a a a n na 2 2 2 2 2 2n n na a n 1 2a 2 n na 22 2 4 8n nm m ,m n 2 2 8 82 4 2 4 2 4 n n n nm ,m n 8 2 4n n m 22 2 4 8n nm m 2 2 2 8 2 16 8 82 4 2 4 2 4 2 4 n n n n n nm m Z 2 4n Z 8 2 4n Z 2 4 1, 2, 4, 8n 1,2,3n 8 2 4n Z 1 2 3, ,2 1 14 n n n m m m 2,1 , 1,2 , 14,3 n n 这样可以以一侧作为突破口(比如本题中的整除问题),来求得变量的解 例 6:已知数列 是各项均不为 0 的等差数列, 是其前 项和,且满足 ,令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及 (2)是否存在正整数 ,使得 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的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且 (2)思路:先假定存在满足条件的 ,则由 可得 ,无 法直接得到不等关系,考虑变形等式: ,分离参数可得: , 以 为突破口可解出 的范围 ,从而确定 的值后即可求出 解:假设存在 ,则 即 即 解得: na nS n 2 2 1n na S 1 1 n n n b a a nb n nT na nT , 1m n m n 1, ,m nT T T ,m n 1 2 1 2 1 2 12 n n a aS n 1 2 1 2n na a a 2 1 2 1n nS n a 2 2 1n na S 0na 2 1na n 1 1 1 1 2 1 2 1 2 2 1 2 1nb n n n n 1 1 1 1 1 1 1 11 12 3 3 5 2 1 2 1 2 2 1 2 1n nT n n n n ,m n 2 1m nT T T 2 2 1 3 2 12 1 m n nm 2 2 2 1 6 3m n m n 2 4 1 32m m n 3 0n m 6 61 ,12 2 m n , 1m n m n 2 1m nT T T 22 2 2 2 2 2 11 6 3 4 4 1 6 3 3 2 12 1 mm n n m m n n m n m nm 2 4 1 34 6m m n 2 4 1 32 0m m n 2 2 2 4 1 0m m m 6 61 12 2m ,代入可得: ,解得: 存在 ,使得 成等比数列 例 7: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满足: ,且 (1)设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 ,并确定最小正整数 , 使得 为整数 解:(1)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2)思路:由(1)可得 , 的通项公式可求但是比较复杂, 不利于求出 ,但观察发现可将 中的项重新组合,进而能够和 找到联系。 ,求和可得 ,若 为整数, 则 能被 整除,而 ,考虑可将 写成 ,通过二项式定理展开并找到最 小的正整数 解: 2m 2 3 4 1 122 2 4n 12n 2, 12m n 1, ,m nT T T na 1 3a 2 2 1 12 1 0,n n n n na a a a a n N 1 n n n b a a nb 2 2 2 1 2 2 2 2 1 2 1 1 1,n n n n S a a a T a a a n nS T n n nS T 2 2 2 2 1 1 1 12 1 0 1 2 1n n n n n n n n na a a a a a a a a 2 2 1 1 1 1 1 1 11 12 2 2n n n n n n n n n n a ab a a ba a a a nb 2 1 1 1 22 3 n n n n n a b ba na ,n nS T n nS T nb 2 2 2 2 1 1 2 2n n n n n a a ba a 64 4 1 227 n n nS T n n nS T 4 1n 27 327 3 4n 3 1 n n 2 2 2 1 22 2 2 1 2 1 1 1 n n n n S T a a aa a a 22 2 1 2 1 2 1 1 1 2n n a a a na a a 2 2 2 2 2 18 8 8 84 4 4 23 3 3 3 n n 64 4 1 649 2 4 1 24 1 27 n nn n 若 为整数,因为 即 能被 整除 所以可得 时, 能被 整除 的最小值是 例 8:已知 为等差数列,前 项和为 ,若 (1)求 (2)对 ,将 中落入区间 内项的个数记为 ① 求 ② 记 , 的前 项和记为 ,是否存在 ,使得 成立?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设 的公差为 解得: (2)① n nS T 2n Z 64 4 127 n Z 1 4 127 n Z 0 1 1 3 3 2 2 14 1 3 1 3 3 3 3 3 1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C C C C C C 0 1 1 3 3 2 2 13 3 3 3 3n n n n n n n n n nC C C C C 2 2 13 3n n n nC C 27 2 2 2 1 1 9 33 3 9 32 2 n n n n n n n nC C n 9n 2 2 13 3n n n nC C 27 n 9 na n nS 4 2 24 , 2 1n nS S a a na m N na 22 ,2m m mb mb 2 1 2 2m m m c b mc m mT ,m t N 1 1 1 m m t T t T t c ,m t na d 4 2 1 14 4 6 4 2S S a d a d 2 1 12 1 2 1 2 1 1n na a a n d a n d 1 1, 2a d 2 1na n 2 2 2 1 2 12 2 1 2 2 2 m m m mn n 1 2 11 12 22 2 m mn n N ② 思 路 : 由 ① 可 得 : , , 则 所 解 方 程 变 形 为 : , 得 到 关 于 的 不 定 方 程 , 可 考 虑 对 进 行 变 量 分 离 ,以等式左右边的符号作为突破口(左边为正数),得到 ,即 ,然后代入 解出符合条件的 即可 解:由①可得: 由 可得: 1 2 12 1 2m mn 2 1 12 2m m mb 2 1 2 1 2 2 m m mc 14 1 2 m mT 11 14 1 2 2 m m t t ,m t ,m t 1 1 4 2 14 2 m t t 4 0t 1,2,3t t m 2 1 2 1 2 2 m m mc 12 1 2 14 11 21 2 m m mT 1 1 1 m m t T t T t c 1 1m t m T t cT t 1 1 11 1 1m m m m t t t m m m T t c c cc c cT t T t T t 1 1 1 2 m t m m t cT t c 11 1 14 4 2 2 2 m m t t 1 1 4 2 14 2 m t t 11 10,4 02 2 m t 4 0 1,2,3t t 时,解得: (舍) 时,解得: (舍) 时,解得: 存在这样的 ,满足所给方程 小炼有话说: 1、本题中②的方程,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将 代入,否则运算会复杂的多,所采取的策略为先 化简变形,变形完成之后再代入。可简化不必要的运算 2、本题在解 的不定方程所用的方法为变量分离法,将两个只含某一字母的式子用等号连 接,则两边式子的范围应当一致。以其中一个式子作为突破口(比如 ),再结合变量必 须取整数的条件,便可用不等关系将变量所能取的值确定下来。 例 9: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数列 是等比数列,且对任意的 ,都有: ,若 ,则: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试探究:数列 中是否存在某一项,它可以表示为该数列中其它 项的 和?若存在,请求出该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① ② ① ②可得: 令 ,则 令 ,则 1t 1 2 1 3 3log2 5 5 m m Z 2t 1 2 1 1 1log2 3 3 m m Z 3t 1 1 32 8 m m Z 3 3 m t mT ,m t 1 2 m na nb n N 3 1 1 2 2 2n n na b a b a b n 1 8a ,n na b nb , 2r r N r 3 1 1 2 2 2n n na b a b a b n 2 1 1 2 2 1 1 1 2n n na b a b a b n 3 2 22 1 2 1 2 2n n n n na b n n n n 1n 4 1 1 11 2 2a b b 2n 4 2 2 1 13 2 48a b a d b q 令 ,则 所以有: ,解得: (2)思路:首先要把命题翻译为等式,将其他 项可设为 ,设存在某项 ,则 ,设 ,则同除以 ,就会 出现左右两侧奇偶不同,从而假设不成立 解:假设存在某项 及数列中的其他 项 ,所以 两边同时除以 可得: ,左边为偶数,右边为奇数。所以等式不成立 所以不存在这样的项 小炼有话说:(1)通过本题要学会如何表示数列中某一串项:如果是相邻项,则可表示为: ,如果不一定相邻,则可用 作角标,其中 体现出这一串项 所成数列中项的序数,而 表示该项在原数列中的序数 (2)本题还有一个矛盾点:题目中的 项不一定为相邻项,但是可通过放缩将右边的项补全, 变 为 从 一 直 加 到 , 即 。 则 ① , 由 整 数 性 质 可 得 , 所 以 ,与①矛盾,所以不存在。 例 10:已知等差数列 的首项为 ,公差为 ,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其 中 均为大于 1 的正整数,且 ,对于任意的 ,均存在 ,使得 成立,则 ____________ 思路:本题的关键是求出 ,已知 均为大于 1 的正整数,所以考虑从两个不等关系入手 3n 5 2 3 3 1 14 2 2 128a b a d b q 2 8 48 2 8 2 128 d q d q 4 2 d q 4 4, 2n n na n b r 1 2 , , , rt t tb b b mb 1 2 1 2 2 2 2 2 r r t t tm m t t tb b b b 1 2 rt t t 12t mb r 1 2 1 2, , , rt t t rb b b t t t 1 2 1 2 2 2 2 2 r r t t tm m t t tb b b b 2 2 rtm rm t 12t 1 2 1 12 1 2 2 rm t t t t t 1 2, , ,m m ma a a 1 2, rt t t 1,2, ,r 1 2, rt t t r 12 2 rt 1 2 1 22 2 2 2 2 2r rt t t t 2 12 2 2 2 2 1m tr tr 1r rm t m t 1 12 2 2 1r rt tm na a b nb b a ,a b 1 1 2 3,a b b a n N m N 3m na b na ,a b ,a b 尝试求 的值或范围: ,所以 ,从而 根据不等号方向可得: 解得: ,所以 , 从 而 , 代 入 可 得 : , 因 为 , 所 以 (舍)或 。所以 成立,所 以 , 答案: 三、历年好题精选 1、(2014,山东师大附中五模)用部分自然数构造如图的数表:用 表示第 行第 个数( ),使得 ,每行中的其他各数分别等于其“肩膀”上的两个数之和, 设第 行中的各数之和为 (1)写出 ,并写出 与 的递推关系(不要求证明) (2)令 ,证明: 是等比数列,并求出 的通项 公式 (3)数列 中是否存在不同的三项 恰好 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 的关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016,泰州一模)已知数列 满足 ,其中 是数列 的前 项和. (1)若数列 是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3)在(2)的条件下,设 ,求证:数列 中的任意一项总可以表示成该数列其他 两项之积 ,a b 1 1 2 3, 2a b a b b a ba a b 2 a b ba a b 2 2 3ba a b b b b 3a 1 3 2a a 13 1 3 n m na b a m b ba 2a 1 11 5 2 5 2 1n nm b b b m 1,2 1nb Z m Z 1 1 2 1 5n b m 12 1 1 5 n m b 1 12 1 1 2 5 5 n nm m b b 2, 5a b 2 5 1 5 3na n n 5 3na n ija i j i j ,i j N 1i ija a i n n N nb 1 2 3 4, , ,b b b b 1nb nb 2n nc b nc nb nb , , , ,p q rb b b p q r N , ,p q r { },{ }n na b 2 ( 2)n n nS a b nS { }na n { }na 2 3 1 3 { }nb nb n 2 3a { }na n n n ac b { }nc 3、已知数列 的奇数项是首项为 1 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首项为 2 的等比数列,数列 前 项和为 ,且满足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求正整数 的值 (3)是否存在正整数 ,使得 恰好为数列 中的一项?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 的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2016,无锡辅仁高中 12 月月测) 已知数列 满足 (1)求证:数列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满足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整数 ,是否存在正整数 ,使得 成等差数列?若存在,试用 表示 ;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na na n nS 5 4 5 9 3 42 ,S a a a a a na 1 2m m ma a a m m 2 2 1 m m S S na m ,n na b 1 1 23, 2, ,1n n n n n n a a b b a b n Na 1 nb nb nc 2 5n nc a p ,q r p q r 1 1 1, , p q rc c c p ,q r 习题答案: 1、解析:(1) 猜想 (2) 是等比数列, (3)由(2)可得: 若 为等差数列 则 不妨设 为最小的数,则 ,左边为偶数,右边为奇数,显然不成立 不存在符合要求的 2、解析:(1)因为 (2)若 ,则 1 2 3 41, 4, 10, 22b b b b 1 2 2n nb b 1 2 2 2n nb b 1 2n nc c nc 1 1 2 3c 1 1 1 2 3 2n n nc c 13 2 2n nb 1 1 13 2 2, 3 2 2, 3 2 2p q r p q rb b b , , , ,p q rb b b p q r N 12 2 2 2q p r q p rb b b p 2 2 1 2q p r p , ,p q r 12 1 123 3 3 n n na 2 113 3 1 111 2 31 3 n n nS 112 13 2 212 23 n n n n n Sb a nb n 2 2n nS na n 1 12 1 2n nS n a 1 1 12 1 2 1 2n n n n na n a na na n a 两式相减可得: 时, 为等差数列 可得: ,因为 (3)由(2)得 , 对于给定的 ,若存在 ,使得 , 只需 , 即 ,即 ,则 , …………12 分 取 ,则 , ∴对数列 中的任意 一项 ,都存在 和 使得 3、解析:(1)设 的公差为 ,设 的公比为 由 (2)若 ,则 ,即 解得: ,即 11 2 2n nn a n a 2n 1 1 1 11 1 2 2 1 1 1n n n n n n nna n a n a n a n a n a n a 1 12 n n na a a na 1 12 2S a 1 2a 2 3a 1d 1na n 1 n nc n *n N *, , ,k t n k t N n k tc c c 1 1 1n k t n k t 1 1 11 (1 ) (1 )n k t 1 1 1 1 n k t kt ( 1)n kt k n 1k n ( 2)t n n nc 1 n nc n 1 2 1n nc n 2 2 22 2 1 2n n n nc n n 21 2n n n nc c c 1 3 5 2 1, , , , ,ka a a a d 2 4 6 2, , , , ,ka a a a q 4 2 3 1 92 , 1 , 1 4a a q q a a d d a d 5 4 5 4 1 2 3 9 3 4 1 1 2 2 34 2 S a a a a a a d a a a qa d a d q 1 1 2 2 2 1 12 3 , 1 2 1k k k ka a q a a n d k 12 , 2 1 2 3 , 2 nn n n k a n k 2m k k N 2 2 1 2 2k k ka a a 12 3 2 1 2 3k kk 2 1 3 1k k 2m 若 ,即 因为 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 代入可知 不符 ,故舍去 综上所述: (3)若 为 中的一项,则 为正整数 故若 为 中的某一项只能为 ① 若 无解 ② 若 ,即 ,可知 是方程的根 当 时,设 在 单调递增 在 单调递增 时, 无解,即 是方程唯一解 ③ 若 ,则 2 1m k k N 2 1 2 2 1k k ka a a 1 1 22 1 2 3 2 1 2 3 1 2 1 k kk k k 12 3k 2 2 1k 2 1 1 1k k 1k 1 22 3 1 2 1 k k 2m 2 2 1 m m S S na 2 2 1 m m S S 2 1 1 3 2 1 2 4 2 2m m mS a a a a a a 1 1 22 3 11 2 1 3 12 3 1 m mm m m 21 2 1 2 2 1 2 1 2 1 2 2 1 2 1 2 13 1 2 3 1 3 33 1 3 1 m m m m m m m m m mS S a m S S m m 2 2 1 m m S S na 1 2 3, ,a a a 2 1 2 2 1 3 13 1m m m 2 1 2 2 1 3 23 1m m m 1 23 1 0m m 2m 3m 1 23 1xf x x ' 13 ln3 2xf x x 2'' 13 ln3 2 0xf x 'f x 3, ' ' 3 9ln3 6 0f x f f x 3, 2 0f x f 3m 1 23 1 0m m 2m 2 1 2 2 1 3 33 1m m m 2 1 1m m 综上所述: 或 4、解析:(1) ,即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即 (2)由(1)及 可得: 当 时, 成等差数列 即 不成立 当 时, 成等差数列,同理可得: 1m 2m 1 2 2 1 1 n n n n n n n n ab a b a ba a 22n n n n a b a b 1 4 22 2 21 n n n n n b bb b b 1 1 2 1 1 2 2 n n n n b b b b 1 1 1 1 2n nb b 1 nb 1 2 1 1 1 1 12n nb b 1 1 2 2 3b a 1 3 1 212 2 2n nnb 2 2nb n 2 n n a b 2na n 2 1nc n 1p 1 1, 2 1, 2 1p q rc c c q c r 1 1 1, , p q rc c c 2 1 1 q p rc c c 2 112 1 2 1q r p q r 2, 3q r 2 11,1 12 1 2 1q r 2 112 1 2 1q r 2p 1 1 1, , p q rc c c 设 ,此时 ,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时,不存在满足条件的 时,存在 , 2 1 1 2 1 2 1 2 1q p r 1 2 1 4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p q r q p p q 2 1 2 1 2 22 1 4 2 1 4 2 1 p q pq p qr rp q p q 2 1q p 24 5 2r p p 2p 222 1 , 4 7 3 4 1 1 0q p p r q p p p p 2 1q p 24 5 2r p p 1p ,q r 2p 2 1q p 24 5 2r p 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