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1-1+命题及其关系-试题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人教版(选修1-1)x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 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_______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在本章中,我们只讨论具有“若p,则q”这种形式的命题,通常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注意:(1)一个数学命题要么是真命题,要么是假命题,但不能既真又假,也不能模棱两可、无法判断其真假.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理都是真命题. (2)有一些语句,虽然目前还不能判断它的真假,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间的推移,总能确定它们的真假.我们把这一类语句也算作命题,如“神农架野人”,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有没有野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是能够考察清楚的. (3)数学中有一些命题虽然表面上不是“若p,则q”的形式,但是把它的表述作适当改变,也可以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2.四种命题 (1)原命题与逆命题 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也就是说,如果原命题为“若p,则q”,那么它的逆命题为“若q,则p”. (2)否命题 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也就是说,如果原命题为“若p,则q”,那么它的否命题为“若,则”. (3)逆否命题 对于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也就是说,如果原命题为“若p,则q”,那么它的逆否命题为“若,则”. 注意:在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否定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千万不能遗漏或重复. 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地,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一般地,四种命题的真假性,有且仅有下面四种情况: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假 由于逆命题和否命题也是互为逆否命题,因此这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如下: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_______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_______. 注意:(1)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反映的是两个命题之间的相对关系,不具有特指性,即四种命题中的任意两个命题之间一定具有这三种关系中的一种,且唯一. (2)在四种形式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能是0,2,4. K知识参考答案: 1.陈述句 2.(1)结论和条件 (2)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3)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 3.(1)相同的 (2)没有关系 K—重点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命题真假的判断 K—难点 涉及命题真假判断的多选型试题 K—易错 对于含有大前提的命题,改写时,易忽略大前提 命题的概念及真假判断 (1)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 第一,是否是“陈述句”;第二,是否“可以判断真假”.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2)真命题的判断方法:真命题的判定过程实际就是利用命题的条件,结合正确的逻辑推理方法进行正确地逻辑推理的一个过程,判断命题为真的关键是弄清命题的条件,选择正确的逻辑推理方法. (3)假命题的判断方法:通过构造一个反例否定命题的正确性,这是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的常用方法. 另外,一些命题的真假也可以依据客观事实作出判断.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①风景这边独好; ②求证是无理数; ③函数是上的偶函数; ④火星上有水; ⑤若,则; ⑥. 【答案】③④⑤ 【解析】①不是命题.因为评价风景好坏的标准不一致,因此不能作出判断. ②不是命题.因为它是祈使句,不是陈述句,所以不是命题. ③是命题.因为由偶函数的定义可以作出判断,所以是命题. ④是命题.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是可以作出判断的,所以是命题. ⑤是命题.因为由不能推出,可以作出判断. ⑥不是命题.因为字母的性质不明确,所以不是命题. 【名师点睛】本题中的⑤⑥含有字母,对于判断这种含有字母的语句是否为命题时,需注意字母的性质是否明确.若明确,即能判断其真假,则是命题,否则就不是命题.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则成等比数列; (2)正角的正弦值是正数; (3)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4)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答案】(1)假命题;(2)假命题;(3)真命题;(4)真命题. 【解析】(1)命题的条件为“”,结论为“成等比数列”,当时,不成等比数列,所以是假命题. (2)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一个角是正角,则这个角的正弦值是正数.则该命题的条件为“一个角是正角”,结论为“这个角的正弦值是正数”,由于,所以是假命题. (3)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函数为,则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命题的条件为“函数为”,结论为“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由于,所以是偶函数,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真命题. (4)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有两个正数,则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命题的条件为“两个正数”,结论为“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一定成立,而表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表示两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所以此命题是真命题. 【名师点睛】“若p,则q”这种形式是数学中命题的基本结构形式,也有一些命题的叙述比较简洁,并不是以“若p,则q”这种形式给出的,这时,需要把这个命题补充完整,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即对于不是“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一般先找到条件和结论,然后加上“若”和“则”,即可写成“若p,则q”的形式,从而判断命题的真假. 四种命题 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关键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交换,即得原命题的逆命题. (2)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否定,作为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即得原命题的否命题.否定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关键是否定条件或结论的关键词. (3)先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再写出逆命题的否命题,即得逆否命题.也可以先写出原命题的否命题,再写出否命题的逆命题,即得逆否命题.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分别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①负数小于零. ②在空间中,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答案】见解析. 【解析】①原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小于零.是真命题. 逆命题:若一个数小于零,则它是负数.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不小于零.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数不小于零,则它不是负数.是真命题. ②原命题:在空间中,若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是假命题. 逆命题:在空间中,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平行于同一个平面.是假命题. 否命题:在空间中,若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不平行.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在空间中,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它们不平行于同一个平面.是假命题. 【名师点睛】对于①,“小于”的否定是“不小于”,而不是“大于”,因为“不小于”包括了“大于和等于”.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有相同的真假性,所以在直接证明某一个命题为真命题较困难时,可以通过证明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来间接地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 已知奇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若,求证:. 【答案】见解析. 【解析】若,即. 因为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所以. 又是奇函数,所以,则,即. 则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故原命题为真命题. 故若,则. 【名师点睛】直接证明本题比较困难,不容易找到思路,转而利用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有相同的真假性,证明逆否命题为真命题,从而得到原命题为真命题,这是我们所讲的“正难则反”策略,在解题时经常用到,注意掌握. 由命题的真假性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对于此类问题,若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真命题,即可据此建立相应的不等式或方程求解.解题时要善于从条件中寻找解题思路,善于构造性质、定理等运用的条件. (1)已知,求为假命题时的取值范围; (2)已知在上为减函数,求为真命题时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1)为假命题,则为真命题. 由得,解得. 故为假命题时的取值范围是. (2)当时,,满足在上为减函数; 当时,由已知可得,解得. 故为真命题时的取值范围是. 【名师点睛】本题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单调性和命题结合起来考查,要注意知识的灵活性. 改写命题时,忽略大前提 将命题“当时,函数的值随的减小而减小”写成“若,则”的形式,并写出其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错解】“若,则”的形式:若,则函数的值随的减小而减小. 逆命题:若函数的值随的减小而减小,则. 否命题:若,则函数的值随的不减小而不减小. 逆否命题:若函数的值随的不减小而不减小,则. 【错因分析】原命题有两个条件:和减小,其中是大前提,将原命题改写为“若,则”的形式时,要把置于“若”字的前面,把减小作为条件. 【正解】“若,则”的形式:当时,若减小,则函数的值也减小. 逆命题:当时,若函数的值减小,则也减小. 否命题:当时,若不减小,则函数的值也不减小. 逆否命题:当时,若函数的值不减小,则也不减小. 【名师点睛】(1)有大前提的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时,要注意其书写格式为“大前提,若,则”. (2)对于含有大前提的命题,在写其他三种命题时,应保持大前提不变.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 B. C.你会跳舞吗? D.这是一棵大树 2.命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既互相平分,也互相垂直”的结论是 A.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既互相平分,也互相垂直 D.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若,则”的否命题为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则. A.0 B.1 C.2 D.3 5.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6.有下列四个命题: (1)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2)矩形是平面图形; (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确定一个平面; (4)两个相交平面把空间分成四个区域. 其中假命题的序号是 A.(1)和(2) B.(1)和(3) C.(2)和(4) D.(2)和(3) 7.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棱柱被平面分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 B.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 C.棱柱的底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D.棱锥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 8.若的否命题是命题的逆否命题,则命题是命题的 A.逆命题 B.否命题 C.逆否命题 D.与是同一命题 9.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命题 “若,则恒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 11.记命题为“若,则”,则在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函数是指数函数; (2)关于的方程有唯一解. 13.写出命题“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位数是,则这个整数可以被整除”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4.已知下列命题: ①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②若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它的值域是; ③若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它的值域是; ④若函数的值域是,则它的定义域一定是,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15.下面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已知直线,点,直线,则与异面 B.已知直线,直线,则 C.已知平面,直线,直线,则 D.若直线与所成的角相等,则 16.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则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的逆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已知命题:“若,则都等于”,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B. C. D. 18.已知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且时,,给出下列命题: ①; ②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③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④若,则关于的方程在上的所有根之和为. 其中真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9.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已知,,,,若,,则; (2)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3)若,则方程无实数根; (4)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 20.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1)求证:若,则; (2)判断(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正确,并证明你的结论. 21.(2015山东文)设,命题“若,则方程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 A.若方程有实根,则 B.若方程有实根,则 C.若方程没有实根,则 D.若方程没有实根,则 22.(2014陕西文)原命题为“若,,则为递减数列”,关于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 A.真,真,真 B.假,假,真 C.真,真,假 D.假,假,假 23.(2013天津)已知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一个球的半径缩小到原来的,则其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②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则它们的标准差也相等; ③直线x+y+1=0与圆x2+y2=相切,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4.(2017北京文)能够说明“设a,b,c是任意实数.若a>b>c,则a+b>c”是假命题的 一组整数a,b,c的值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B 【解析】A中x不确定,的真假无法判断;B中是命题,且是假命题;C不是陈述句,故不是命题;D中“大”的标准不确定,无法判断真假.故选B. 2.【答案】C 【解析】把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后可知C正确.故选C. 3.【答案】C 【解析】原命题的否命题需将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的否定是,的否定是,因此命题的否命题为若,则.故选C. 4.【答案】B 【解析】①中当时不成立;②中时不成立;③中时不成立;④成立.故真命题的个数是1,故选B. 5.【答案】C 【解析】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则”,故选C. 6.【答案】B 【解析】(1)过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故(1)为假命题; (2)“矩形是平面图形”是真命题; (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故(3)是假命题; (4)两个相交平面把空间分成四个区域是真命题. 故选B. 7.【答案】A 【解析】对于B,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它的侧面不一定是矩形,故它也不一定是长方体,故B为假命题;对于C,棱柱的底面是平面多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C为假命题;对于D,棱锥的底面是平面多边形,不一定是三角形,故D是假命题.故选A. 8.【答案】A 【解析】设:若,则,则的否命题为若,则,从而命题为若,则,则命题是命题的逆命题,故选A. 9.【答案】若,则 【解析】“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所以“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10.【答案】 【解析】由题意得,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1.【答案】 【解析】命题为“若,则”,显然为真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命题的逆命题为“若,则”,为假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即命题的否命题也为假命题.故真命题的个数是. 12.【答案】(1)假命题;(2)假命题. 【解析】(1)当且时,函数是指数函数,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 (2)关于的方程可化为,当时,方程无解; 当时,方程有唯一解,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 13.【答案】见解析. 【解析】逆命题:如果一个整数可以被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是,假命题. 否命题: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位数不是,则这个整数不能被整除,假命题. 逆否命题:如果一个整数不能被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不是,真命题. 14.【答案】D 【解析】①的定义域是,所以不是一条直线,是假命题;②的值域应是,所以是假命题;③的值域是,所以是假命题;④不一定是,可以是其子集,所以也是假命题,故选D. 15.【答案】C 【解析】对于A,已知直线,点,直线,,则与异面、相交或平行,故为假命题; 对于B,已知直线,直线,则或,故为假命题; 对于C,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故为真命题; 对于D,当两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时,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故为假命题. 16.【答案】C 【解析】①的逆命题为“若互为相反数,则”,是真命题;②的否命题为“不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不相等”,为假命题;③,当时,,方程有实根,为真命题,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同假,所以逆否命题为真命题;④逆命题为“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则三角形是不等边三角形”,为假命题.故选C. 17.【答案】D 【解析】逆命题为若都等于,则,是真命题; 否命题为若,则不都等于,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为若不都等于,则,是真命题.故选D. 18.【答案】①④ 【解析】根据题意知函数为周期函数,且最小正周期为,根据函数为奇函数,得,从而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所以③为假命题;,故①为真命题;结合函数的性质,画出函数的草图,可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故②为假命题,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关于的方程在上的所有根之和为,故④为真命题,故答案为①④. 19.【答案】(1)假命题;(2)假命题;(3)真命题;(4)假命题. 【解析】(1)假命题.反例:,,而. (2)假命题.反例:当时,不成立. (3)真命题.,∴方程无实数根. (4)假命题.因为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0.【答案】(1)证明见解析;(2)正确,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可得. 由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得,同理可得, 所以,即. (2)(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若,则,此逆命题为真命题. 假设不成立,则,,, 根据的单调性,得,, 所以, 这与已知相矛盾,故不成立,即成立, 因此(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21.【答案】D 【解析】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要将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加以否定,并且加以互换,故选D. 22.【答案】A 【解析】由为递减数列,所以原命题为真命题. 逆命题:若为递减数列,则,. 若为递减数列,则,即,所以逆命题为真命题. 因为逆否命题的真假和原命题的真假相同,否命题的真假和逆命题的真假相同,所以逆否命题、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故选A. 23.【答案】C 【解析】①设球的半径为,缩小后半径为r,则r=,因为,,所以该球体积缩小到原来的,故①为真命题; ②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它们的标准差可能不相等,故②为假命题; ③圆的圆心到直线x+y+1=0的距离,因为该距离等于圆的半径,所以直线与圆相切,故③为真命题. 故选C. 24.【答案】−1,−2,−3(答案不唯一) 【解析】,矛盾,所以−1,−2,−3可验证该命题是假命题. 【名师点睛】对于判断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一般采用举反例排除法.解答本题时利用赋值的方式举反例进行验证,答案不唯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