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卷·2018届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数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的值是( ). A. B. C. D.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答案】A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考点:诱导公式,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已知是4和16的等差中项,则的值是( ). A.8 B.-8 C.10 D.-1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选C. 考点:等差中项 3.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直线下方部分,选B. 考点:平面区域 4.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解集为,选B. 考点:不等式解集 5.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如果,那么的值是 (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A.10 B.15 C.25 D.30 【答案】B 考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方法点睛】(1)等差数列运算问题的一般求法是设出首项a1和公差d,然后由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公式转化为方程(组)求解.(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d,n,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方程的思想. 6.在中,对边为,若,则等于 ( ). A. 30°B. 60°C. 90°D. 12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选B. 考点:余弦定理 KS5U 7.在中,,则边的长等于( ).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选A. 考点:正弦定理 8.已知等比数列中,若成等比数列, 则等于( ). A.2 B.±2 C.4 D.±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等比中项 【思路点睛】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是解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地去应用.但在应用性质时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条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变形. 在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算问题时,经常采用“巧用性质、整体考虑、减少运算量”的方法. 9.若,则的最小值为( ). A.2 B.4 C.6 D.8 【答案】B 考点: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易错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 (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 10.在中,如果,那么最大角的余弦值等于(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最大角为C,,选D. 考点:余弦定理 11.若数列是等差数列,首项,则使前项和成立的最大自然数是( ). A.4031 B.4032 C.4033 D.4034【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答案】B 考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方法点睛】等差数列的性质: ①项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n}中,am-an=(m-n)d⇔=d(m≠n),其几何意义是点(n,an),(m,am)所在直线的斜率等于等差数列的公差.【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②和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n}中,Sn为其前n项和,则 S2n=n(a1+a2n)=…=n(an+an+1);S2n-1=(2n-1)an. 12.对于任意实数、、、,下列命题中,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 真命题的个数为 (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同向不等式只能相加,不可相减,①不对;同向正数不等式可相乘,②正确;由幂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得,③正确;,故④正确,选C. 考点:不等式性质 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比较大小: (填入“”,“”,“=”之一). 【答案】大于 > 【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 考点:比较大小 【方法点睛】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1)作差法: 一般步骤:①作差;②变形;③定号;④结论.其中关键是变形,常采用配方、因式分解、有理化等方法把差式变成积式或者完全平方式.当两个式子都为正数时,有时也可以先平方再作差. (2)作商法: 一般步骤:①作商;②变形;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④结论. (3)函数的单调性法:将要比较的两个数作为一个函数的两个函数值,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得出大小关系. (4)借助第三量比较法 14.在中,,则的面积= . 【答案】 考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思路点睛】(1)对于面积公式S=absin C=acsin B=bcsin A,一般是已知哪一个角就使用哪一个公式. (2)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用到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转化. (3)在解三角形或判断三角形形状时,要注意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和角的范围,防止出现增解、漏解. 15.一个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10,前项和为30,则前项和为______. 【答案】70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 考点:等比数列性质 【名师点睛】1.在解决等比数列的有关问题时,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利用性质,特别是性质“若m+n=p+q,则am·an=ap·aq”,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速度. 2.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项公式的变形,二是等比中项的变形,三是前n项和公式的变形.根据题目条件,认真分析,发现具体的变化特征即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16.非零实数, ①若成等差数列,则也一定成等差数列; ②若成等差数列,则也一定成等差数列; ③若成等比数列,则也一定成等比数列; ④若成等比数列,则也一定成等比数列.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序号为 . 【答案】③④ 考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判断 KS5U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证明锐角三角形中正弦定理成立,即在锐角中,所对边为,求证.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得,由等量关系得,即,同理可证,即得 试题解析:证明:设边上的高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 所以【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得到, 同理可得 所以. 考点:正弦定理证明 18.(12分)(1)解不等式;(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R,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考点:三个二次关系 【思路点睛】 1.“三个二次”的关系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理论基础,一般可把a<0时的情形转化为a>0时的情形. 2.f(x)>0的解集即为函数y=f(x)的图象在x轴上方的点的横坐标的集合,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 3.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可以等价转化,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进行求解. 19.(12分)中,,且=.(1)求的长;(2)求的大小.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有正弦定理得,代入条件可得(2)由余弦定理得,根据三角形内角范围解得 试题解析:解:(1)因为=,所以,又故; (2)因为,所以 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名师点睛】1.选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的原则 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适合,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 2.(1)运用余弦定理时,要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 (2)在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该三角形的其它边角的问题时,首先必须判断是否有解,如果有解,是一解还是两解,注意“大边对大角”在判定中的应用. 20.(12分)已知等差数列,如果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的和. 【答案】(1)(2) 试题解析:解:(1)因为,所以, 所以; (2)因为, 所以. 考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裂项相消法求和, 【方法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指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的形式,然后通过累加抵消中间若干项的方法,裂项相消法适用于形如 (其中是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的数列. 裂项相消法求和,常见的有相邻两项的裂项求和(如本例),还有一类隔一项的裂项求和,如或. 21.(12分)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1)画出、所满足的平面区域;(2)若,求的最大值. 【答案】(1)详见解析(2)2 (2)因为,所以,由图像可得,直线经过与的交点时,z最大.【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联立,解得,所以. 考点:线性规划 【易错点睛】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 22.(12分)已知等比数列中每一项都是正数,如果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的和. 【答案】(1)(2) 试题解析:(1)因为,所以或, 又因为,所以,故,所以; (2)①【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② ①-②得: 所以. 考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错位相减法求和 【方法点睛】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 (2)在写出“Sn”与“qSn”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Sn-qSn”的表达式; (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参数,应分公比等于1和不等于1两种情况求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