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江西卷·理科)(附答案,完全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江西卷·理科)(附答案,完全word版)

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理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l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4 页, 共 150 分. 第Ⅰ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 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A、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A+B)=P(A)+P(B) S=4πR2 如果事件 A、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 P(A·B)=P(A)·P(B)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那么 V= 3 4 πR3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 Pn(k)=C k n P k (1 一 P) kn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 sin 2 cos2z i 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定义集合运算:  | , ,A B z z xy x A y B     .设    1,2 , 0,2A B  ,则集合 A B 的 所有元素之和为 A.0 B.2 C.3 D.6 3.若函数 ( )y f x 的值域是 1 ,32      ,则函数     1 ( )F x f x f x   的值域是 A.[ 2 1 ,3] B.[2, 3 10 ] C.[ 2 5 , 3 10 ] D.[3, 3 10 ] 4. 1 23lim1    x x x = A. 2 1 B.0 C.- 2 1 D.不存在 5.在数列 na 中, 1 1 12, ln 1n na a a n        ,则 na = A. 2 ln n B.  2 1 lnn n  C. 2 lnn n D.1 lnn n  6.函数 tan sin tan siny x x x x    在区间( 2  , 2 3 )内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7.已知 1 2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 1MF · 2MF =0 的点 M 总在椭圆内部,则椭圆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 2 1 ] C.(0, 2 2 ) D.[ 2 2 ,1) 8.(1+ 3 x )6(1+ 4 1 x )10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1 B.46 C.4245 D.4246 9.若 1 2 1 20 ,0a a b b    ,且 1 2 1 2 1a a b b    ,则下列代数式中值最大的是 A. 1 1 2 2a b a b B. 1 2 1 2a a b b C. 1 2 2 1a b a b D. 2 1 10.连结球面上两点的线段称为球的弦.半径为 4 的球的两条弦 AB、CD 的长度分别等于 2 7 、 4 3 ,M、N 分别为 AB、CD 的中点,每条弦的两端都在球面上运动,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弦 AB、CD 可能相交于点 M ②弦 AB、CD 可能相交于点 N ③MN 的最大值为 5 ④MN 的最小值为 l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1.电子钟一天显示的时间是从 00∶00 到 23∶59,每一时刻都由四个数字组成,则一天中任一 时刻显示的四个数字之和为 23 的概率为 A. 180 1 B. 288 1 C. 360 1 D. 480 1 12.已知函数      22 2 4 1,f x mx m x g x mx     ,若对于任一实数 x ,  f x 与  g x 的 值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A.(0,2) B.(0,8) C.(2,8) D.(-∞,0) 绝密★启用前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理科数学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第Ⅱ卷 2 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直角坐标平面内三点      1,2 3, 2 9,7A B C、 、 ,若 E F、 为线段 BC 的三等分点,则 AE · AF = . 14.不等式 13 2  x x ≤ 2 1 的解集为 . 15.过抛物线  2 2 0x py p  的焦点 F 作倾斜角为 30°的直线,与抛物线分别交于 A、B 两点 (点 A 在 y 轴左侧),则 FB AF = . 16.如图 1,一个正四棱柱形的密闭容器水平放置,其底部镶嵌了同底的正四棱锥形实心装饰块, 容器内盛有 a 升水时,水面恰好经过正四棱锥的顶点 P .如果将容器倒置,水面也恰好过点 P (图 2).有下列四个命题: A.正四棱锥的高等于正四棱柱高的一半 B.将容器侧面水平放置时,水面也恰好过点 P C.任意摆放该容器,当水面静止时,水面都恰好 经过点 P D.若往容器内再注入 a 升水,则容器恰好能装满 其中真命题的代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代号)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ABC 中.a、b、c 分别为角 A、B、C 所对的边长, a=2 3 ,tan 2 BA  +tan 2 C =4,sin B sin C=cos2 2 A .求 A、B 及 b、c.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因冰雪灾害,某柑桔基地果林严重受损,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两种拯救果树的方案,每种方案 都需分两年实施.若实施方案一,预计第一年可以使柑桔产量恢复到灾前的 1.0 倍、0.9 倍、 0.8 倍的概率分别是 0.3、0.3、0.4;第二年可以使柑桔产量为第一年产量的 1.25 倍、1.0 倍的 概率分别是 0.5、0.5.若实施方案二,预计第一年可以使柑桔产量达到灾前的 1.2 倍、1.0 倍、 0.8 倍的概率分别是 0.2、0.3、0.5;第二年可以使柑桔产量为第一年产量的 1.2 倍、1.0 倍的 概率分别是 0.4、0.6.实施每种方案第一年与第二年相互独立,令  1,2i i  表示方案i 实施 两年后柑桔产量达到灾前产量的倍数. (1)写出ξ1、ξ2 的分布列; (2)实施哪种方案,两年后柑桔产量超过灾前产量的概率更大? (3)不管哪种方案,如果实施两年后柑桔产量达不到、恰好达到、超过灾前产量,预计利润 分别为 10 万元、15 万元、20 万元.问实施哪种方案的平均利润更大?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等差数列 na 各项均为正整数, 1 3a  ,前 n 项和为 nS ,等比数列  nb 中, 1 1b  ,且 2 2 64b S  , nb 是公比为 64 的等比数列. (1)求 na 与 nb ; (2)证明: 1 1 S + 2 1 S +……+ nS 1 < 4 3 .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正三棱锥O ABC 的三条侧棱OA OB OC、 、 两两垂 直,且长度均为2. E F、 分别是 AB AC、 的中点, H 是 EF 的中点,过 EF 的一个平面与侧棱 OA OB OC、 、 或其延长线分别相交于 1 1 1A B C、 、 ,已 知 1 3 2OA  . (1)证明: 1 1B C  平面 OAH ; (2)求二面角 1 1 1O A B C  的大小.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 点  0 0,P x y 在 直 线  ,0 1x m y m m     上 , 过 点 P 作 双 曲 线 2 2 1x y  的 两 条 切 线 PA PB、 ,切点为 A B、 ,定点 M ( m 1 ,0). (1)过点 A 作直线 0x y  的垂线,垂足为 N ,试 求△ AMN 的重心G 所在的曲线方程; (2)求证: A M B、 、 三点共线. 22.(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函数  f x = x1 1 + a1 1 + 8ax ax ,x∈(0,+∞). (1)当 8a  时,求  f x 的单调区间; (2)对任意正数 a ,证明:  1 2f x  . 2008 年高考江西卷(理科数学)试题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B A A D C D A C C B 二、填空题 13. 22 14. (-∞,-3 ] ∪ (0,1 ] 15. 3 1 16. BD 三、解答题: 17.解:A、B、C 为△ABC 三内角,∴ 22 CBA   ∴ 42tan2tan  CC ,即 42tan2cot  CC 。 又 C CC cos1 sin 2tan  ,∴ 4sin cos1 cos1 sin  C C C C , 整理得 4sin 2  C ,∴ 2 1sin C 由 2cossinsin 2 ACB  可得 2 cos1 2 sin AB  ,∴ AB cos1sin  ∵sinB≤1,∴cosA≤0,而 A 为△ABC 内角,则 A 必为钝角。 ∴C 应为锐角,∴ 6 C 。 则 AB   6 5 ,代入 AB cos1sin  ,得 AA cos1)6 5sin(  ,将左边展开并整理得: 1)3cos(  A ,又 A 为钝角,∴  3 2A ,故 6 B ∴△ABC 为等腰△, 32a ,作图如右: 易解得 b = c = 2 综上,  3 2A , 6 B ,b = c = 2 A B C30° 3 3 17 题 2 2 18.解: (1)ξ1 的分布列为 ξ1 0.8 0.9 1 1.125 1.25 P1 0.2 0.15 0.35 0.15 0.15 ξ2 的分布列为 ξ2 0.8 0.96 1 1.2 1.44 P2 0.3 0.2 0.18 0.24 0.08 (2)由(1)可得 P1>1 的概率 P(P1>1)= 0.15 + 0.15 = 0.3, P2>1 的概率 P(P2>1)= 0.24 + 0.08 = 0.32, 可见,P(P2>1)>P(P1>1) ∴实施方案 2,两年后产量超过灾前概率更大。 (3)设实施方案 1、2 的平均利润分别为利润 1、利润 2,根据题意 利润 1 = (0.2 +0.15)×10 + 0.35×15 + (0.15 + 0.15)×20 = 14.75(万元) 利润 2 = (0.3 + 0.2)×10 + 0.18×15 + (0.24 + 0.08)×20 = 14.1(万元) ∴利润 1>利润 2, ∴实施方案 1 平均利润更大。 19.解:设{ na }公差为 d,由题意易知 d≥0,且 d∈N*, 则{ na }通项 na =3 +(n-1)d,前 n 项和 dnnnSn 2 )1(3  。 再设{ nb }公比为 q,则{ nb }通项 1 n n qb 由 6422 Sb 可得 64)6(·  dq ① 又{ nab }为公比为 64 的等比数列, ∴ daa a a a a qq q q b b nn n n n n        1 1 1 1 1 ,∴ 64dq ② 联立①、②及 d≥0,且 d∈N*可解得 q = 8,d = 2 ∴{ na }通项 na = 2n + 1 ,n∈N* { nb }通项 18  n nb ,n∈N* (2)由(1)知 )2(22 )1(3  nnnnnSn ,n∈N* ∴ )2 11(2 1 )2( 11  nnnnSn ,n∈N* ∴ 20.解: (1)证明: ∵O-ABC 为正三棱锥,∴△ABC 为等边△ ∵E、F 为 AB、AC 中点,∴EF∥BC ∵H 为 EF 中点,∴H 为△ABC 中心,AH⊥EF 则由正三棱锥性质易知 OH⊥平面 ABC ∴OH⊥EF ∵BC∥EF,BC  平面 111 CBA ,EF  平面 111 CBA ∴BC∥平面 111 CBA 又平面 11COB 平面 111 CBA = 11CB ,BC  平面 11COB , ∴BC∥ 11CB ,∴ 11CB ∥EF,∴ 11CB ⊥OH, 11CB ⊥AH, 又 OH∩AH = H, 11CB  平面OAH ∴ 11CB 平面OAH (2)∵E 为 AB 中点,OA⊥OB,OA = OB = 2,则过点 B 在平面 OAB 内作 BG∥OA,交 11BA 于 4 3 )2 1 1 1(2 1 4 3 )]2 1 1 1()2 11[(2 1 )]2 1 5 1 4 1 3 1()1 3 1 2 11[(2 1 )2 11 4 1 2 1 3 11(2 1 )2 11(2 1)4 1 2 1(2 1)3 11(2 1 111 21        nn nn nn nn nn SSS n     I G 20 题 G 点,则易证 BG∥AA1,且 BG= AA1,∴BG= 2 1 ,∴ 3 1 1 1 1  OB BB OA BG ∴ 11 BB 。由 OB=OC,BC∥ 11CB 可知 11 CC , 则 Rt△A1OB1 中,易得 52 33)2 3( 22 11 BA 在Rt△A1OB1中过O作OI⊥ 11BA ,交 11BA 于I点,则在Rt△A1OB1中由面积法易解得 55 3OI 。 ∵OA、OB、OC 两两垂直,∴OC1⊥平面 OA1B1,连接 I C1 ∵OI⊥ 11BA ,∴ 11BA ⊥I C1,∴∠OI C1 即为二面角 O- 11BA - C1 的一个平面角 在 Rt△IOC1 中, 5 53 3tan 1 OIC ,∴∠OI C1 5arctan , 即二面角 O- 11BA - C1 为 5arctan 21.解:(1)设 ),( AA yxA , ),( NN xxN ,∵AN⊥直线 xy  ,则 1  NA NA xx xy ∴ 2 AA N yxx  ,∴ )2,2( AAAA yxyxN  , 设 ),( yxG ,则               AA A AA AA AA A yx yyx y yxm yxxmx 2 1 6 1 3 2 6 1 2 1 3 1 3 2 1 ,解得        myxy myxx A A 4 1 4 9 4 3 4 3 4 3 4 9 ,代入双曲线方程 122  yx ,并整理得 12 9 2 )3 1(9 2 2   ymx , 即 G 点所在曲线方程为 19292 )3 1( 2 2   ymx (2)设 ),( 11 yxA , ),( 22 yxB ,PA 斜率为 k,则切线 PA 的方程为: )( 11 xxkyy  由      1 )( 22 11 yx xxkyy ,消去 y 并整理得: 01)()(2)1( 2 1111 22  kxyxkxykxk ,因为直线与双曲线相切,从而 △= )1(4))(1(4)(4 22 11 22 11 2 kkxykkxyk  = 0,及 12 1 2 1  yx ,解得 1 1 y xk  因此 PA 的方程为: 111  xxyy 同理 PB 的方程为: 122  xxyy 又 ),( 0ymP 在 PA、PB 上, ∴ 1101  mxyy 1202  mxyy 即点 ),( 11 yxA , ),( 22 yxB 都在直线 10  mxyy 上, 又 )0,1(mM 也在 10  mxyy 上, ∴A、M、B 三点共线。 22 解:(1) 8a 时, 3 1 1 1 13 1 1 1)(      x x x x x xf ∴ 令 0)(' xf ,结合 0x ,解得 10  x 故 )(xf 在(0,1)单调递增,同理 )(xf 在 ), 1( 单调递减。 ∴ 8a 时, )(xf 单调递增区间为(0,1),单调递减区间为 ), 1( 。 (2)对任意给定的 0a , 0x ,因 )1(12 1 1 12 1 2 1 1 )'1()1(1)'1()(' xxx x x x x x x x xxxxxf         ax ax xf 81 1 1 1 1 1)(       ,若令 axb 8 ,则 8abx ① bax xf       1 1 1 1 1 1)( ② (一)先证 1)( xf :因为 xx   1 1 1 1 , aa   1 1 1 1 , bb   1 1 1 1 又由 xba 2 ≥ 8244 abx ,∴ xba  ≥6 所以 (2). 再 证 2)( xf :由①、②中关于 x,a,b 的对称性,不妨设 x≥a≥b,则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