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解三角形学案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解三角形 学案
1.正弦定理
===2R
其中2R为△ABC外接圆直径。
变式:a=2RsinA,b=2RsinB,c=2RsinC。
a∶b∶c=sinA∶sinB∶sinC。
2.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变式:cosA=;cosB=;
cosC=。
sin2A=sin2B+sin2C-2sinBsinCcosA。
3.解三角形
(1)已知三边a,b,c。
运用余弦定理可求三角A,B,C。
(2)已知两边a,b及夹角C。
运用余弦定理可求第三边c。
(3)已知两边a,b及一边对角A。
先用正弦定理,求sinB,sinB=。
①A为锐角时,若a
b,一解。
(4)已知一边a及两角A,B(或B,C)用正弦定理,先求出一边,后求另一边。
4.三角形常用面积公式
(1)S=a·ha(ha表示a边上的高)。
(2)S=absinC=acsinB=bcsinA=。
(3)S=r(a+b+c)(r为内切圆半径)。
在△ABC中,常有以下结论:
1.∠A+∠B+∠C=π。
2.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sin=cos;cos
=sin。
4.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在△ABC中,a=bcosC+ccosB;b=acosC+ccosA;c=bcosA+acosB。
一、走进教材
1.(必修5P10A组T4改编)在△ABC中,AB=5,AC=3,BC=7,则∠BAC=( )
A. B.
C. D.
解析 因为在△ABC中,设AB=c=5,AC=b=3,BC=a=7,所以由余弦定理得cos∠BAC===-,因为∠BAC为△ABC的内角,所以∠BAC=。故选C。
答案 C
2.(必修5P24A组T6改编)如图,设点A,B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两点间的距离为50 m,∠ACB=45°,∠CAB=105°,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m B.25 m
C.50 m D.50 m
解析 在△ABC中,∠ABC=30°,由正弦定理得=,即=,所以AB=50(m),故选C。
答案 C
二、走近高考
3.(2018·全国卷Ⅱ)在△ABC中,cos=,BC=1,AC=5,则AB=( )
A.4 B.
C. D.2
解析 因为cosC=2cos2-1=2×2-1=-,所以c2=a2+b2-2abcosC=1+25-2×1×5×=32,所以c=4。故选A。
答案 A
4.(2017·全国卷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sinB+sinA(sinC-cosC)=0,a=2,c=,则C=( )
A. B.
C. D.
解析 因为sinB+sinA(sinC-cosC)=0,所以sin(A+C)+sinAsinC-sinAcosC=0,所以sinAcosC+cosAsinC+sinAsinC-sinAcosC=0,整理得sinC(sinA+cosA)=0,因为sinC≠0,所以sinA+cosA=0,所以tanA=-1,因为A∈(0,π),所以A=,由正弦定理得sinC===,因为0b,则A>B,所以B为锐角,故B=45°。
答案 45°
6.在△ABC中,a=2,b=3,C=60°,则c=________,△ABC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解析 易知c==,△ABC的面积等于×2×3×=。
答案
7.在△ABC中,角A,B,C满足sinAcosC-sinBcosC=0,则三角形的形状为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有cosC(sinA-sinB)=0,所以有cosC=0或sinA=sinB,解得C=90°,或A=B。
答案 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考点一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1】 (2018·天津高考)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A=acos。
(1)求角B的大小;
(2)设a=2,c=3,求b和sin(2A-B)的值。
解 (1)在△ABC中,由正弦定理=,
可得bsinA=asinB,
又由bsinA=acos,
得asinB=acos,
即sinB=cos,
可得tanB=。
又因为B∈(0,π),可得B=。
(2)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及a=2,c=3,B=,
有b2=a2+c2-2accosB=7,故b=。
由bsinA=acos,可得sinA=。
因为ab,则B=( )
A. B.C. D.
(2)(2019·河南郑州质量预测)在△ABC中,∠ABC=90°,延长AC到D,使得CD=AB=1,若∠CBD=30°,则AC=_____。
解析 (1)由正弦定理得,sinAsinBcosC+sinCsinBcosA=sinB,因为sinB≠0,所以sinAcosC+sinCcosA=,即sin(A+C)=,所以sinB=。已知a>b,所以B不是最大角,所以B=。
(2)设AC=x(x>0),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BD=2sin∠BCD,又sin∠BCD=sin∠ACB=,所以BD=。在△ABD中,(x+1)2=1+2-2··cos(90°+30°),化简得x2+2x=,即x3=2,故x=,故AC=。
答案 (1)A (2)
考点二判断三角形形状
【例2】 (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c+a)(b+c-a)=3bc,则△ABC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2)已知△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2c,则△ABC的形状是( )
A.等边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解析 (1)因为=,所以=。所以b=c。又(b+c+a)(b+c-a)=3bc,所以b2+c2-a2=bc,所以cosA===。因为A∈(0,π),所以A=。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
(2)因为+=2c,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C,而+≥2=2,当且仅当sinA=sinB时取等号。所以2sinC≥2,即sinC≥1。又sinC≤1,故可得sinC=1,所以C=90°。又因为sinA=sinB,所以A=B。故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C。
答案 (1)C (2)C
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两种思路
1.化边: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化角:通过三角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B+C=π这个结论。
【变式训练】 (2019·山西太原五中模拟)在△ABC中,=sin2(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由cosB=1-2sin2得sin2=,所以=,即cosB=。由余弦定理得=,即a2+c2-b2=2a2,所以a2+b2=c2。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又无法判断两直角边是否相等。故选A。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cosB=,又sinA=sin(B+C)=sinBcosC+cosBsinC,所以cosBsinC=sinBcosC+cosBsinC,即sinBcosC=0,又sinB≠0,所以cosC=0,又角C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C=,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又无法判断两直角边是否相等。故选A。
答案 A
考点三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例3】 (2017·全国卷Ⅲ)△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sinA+cosA=0,a=2,b=2。
(1)求c;
(2)设D为BC边上一点,且AD⊥AC,求△ABD的面积。
解 (1)由已知条件可得tan A=-,A∈(0,π),所以A=,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28=4+c2-4ccos,即c2+2c-24=0,
解得c=-6(舍去),或c=4。
(2)如图,由题设可得∠CAD=,
所以∠BAD=∠BAC-∠CAD=,
故△ABD面积与△ACD面积的比值为
=1,
又△ABC的面积为×4×2sin∠BAC=2,
所以△ABD的面积为。
解法一:由余弦定理得cosC=,
在Rt△ACD中,cosC=,
所以CD=,所以AD=,DB=CD=,
所以S△ABD=S△ACD=×2××sinC=×=。
解法二:∠BAD=,由余弦定理得cosC=,
所以CD=,所以AD=,
所以S△ABD=×4××sin∠DAB=。
解法三:过B作BE垂直AD,交AD的延长线于E,在△ABE中,∠EAB=-=,AB=4,所以BE=2,所以BE=CA,从而可得△ADC≌△EDB,所以BD=DC,即D为BC中点,所以S△ABD=S△ABC=××2×4×sin∠CAB=。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原则
1.对于面积公式S=absinC=acsinB=bcsinA,一般是已知哪一个角就使用哪一个公式。
2.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用到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转化。
【变式训练】 (1)(2018·全国卷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C+csinB=4asinBsinC,b2+c2-a2=8,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tanB+btanA=2ctanB,且a=5,△ABC的面积为2,则b+c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1)因为bsinC+csinB=4asinBsinC,由正弦定理得===2R,可得sinBsinC+sinCsinB=4sinAsinBsinC,因为B,C∈(0,π),所以sinBsinC≠0,即4sinA=2,sinA=,又b2+c2-a2=8=2bccosA>0,所以A=且bc=,则S△ABC=bcsinA=××=。
(2)由正弦定理及btanB+btanA=2ctanB,得sinB·+sinB·=2sinC·,因为B∈(0,π),所以sinB≠0,即cosAsinB+sinAcosB=2sinCcosA,亦即sin(A+B)=2sinCcosA,故sinC=2sinCcosA。因为sinC≠0,所以cosA=,A∈(0,π),所以A=。由面积公式,知S△ABC=bcsinA=2,所以bc=8。由余弦定理,知a2=b2+c2-2bccosA=(b+c)2-3bc,代入可得b+c=7。
答案 (1) (2)7
1.(配合例1使用)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sin-cos=。
(1)求cosB的值;
(2)若b2-a2=ac,求的值。
解 将sin-cos=两边同时平方得,
1-sinB=,得sinB=,故cosB=±,
又sin-cos=>0,所以sin>cos,
所以∈,所以B∈,
故cosB=-。
(2)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a2+ac,
所以a=c-2acosB=c+a,
所以c=a,故=。
2.(配合例1使用)如图所示,在△ABC中,B=,D为边BC上的点,E为AD上的点,且AE=8,AC=4,∠CED=。
(1)求CE的长;
(2)若CD=5,求cos∠DAB的值。
解 (1)因为∠AEC=π-=,
所以在△AE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E2+CE2-2AE·CEcos∠AEC,
所以160=64+CE2+8CE,
所以CE2+8CE-96=0,
所以CE=4(负值舍去)。
(2)在△CDE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5sin∠CDE=4×,所以sin∠CDE=,
因为点D在边BC上,所以∠CDE>B=,而<,
所以∠CDE只能为钝角,所以cos∠CDE=-,
所以cos∠DAB=cos=cos∠CDEcos+sin∠CDEsin=-×+×=。
3.(配合例3使用)已知△ABC的面积为3,AC=2,BC=6,延长BC至D,使∠ADC=45°。
(1)求AB的长;
(2)求△ACD的面积。
解 (1)因为S△ABC=×6×2×sin∠ACB=3,所以sin∠ACB=,∠ACB=30°或150°,
又∠ACB>∠ADC,且∠ADC=45°,所以∠ACB=150°,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12+36-2×2×6cos150°=84,所以AB==2。
(2)在△ACD中,因为∠ACB=150°,∠ADC=45°,
所以∠CAD=105°,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CD=3+,
又∠ACD=180°-150°=30°,
所以S△ACD=AC·CD·sin∠ACD=×2×(3+)×=。
第2课时 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例1】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观察者找到一个点C,从C点可以观察到点A,B;找到一个点D,从D点可以观察到点A,C;找到一个点E,从E点可以观察到点B,C;并测量得到:CD=2,CE=2,∠D=45°,∠ACD=105°,∠ACB=48.19°,∠BCE=75°,∠E=60°,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知,在△ACD中,∠CAD=30°,由正弦定理得AC==2,在△BCE中,∠CBE=45°,由正弦定理得BC==3。因为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ACB=10,所以AB=。
答案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
求解量尽量集中在相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变式训练】 如图,高山上原有一条笔直的山路BC,现在又新架设了一条索道AC,小李在山脚B处看索道AC,发现张角∠ABC=120°;从B处攀登400米到达D处,回头看索道AC,发现张角∠ADC=150°;从D处再攀登800米可到达C处,则索道AC的长为________米。
解析 在△ABD中,BD=400米,∠ABD=120°。因为∠ADC=150°,所以∠ADB=30°。所以∠DAB=180°-120°-30°=30°。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得AD=400(米)。在△ADC中,DC=800米,∠ADC=150°,由余弦定理得AC2=AD2+CD2-2·AD·CD·cos∠ADC=(400)2+8002-2×400×800×cos150°=4002×13,解得AC=400(米)。故索道AC的长为400米。
答案 400
考点二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
【例2】 (2019·辽宁五校联考)已知函数f(x)=cos2x+
sin(π-x)cos(π+x)-。
(1)求函数f(x)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
(2)在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f(A)=-1,a=2,bsinC=asinA,求△ABC的面积。
解 (1)f(x)=cos2x-sinxcosx-
=-sin2x-
=-sin,
由2kπ-≤2x-≤2kπ+,k∈Z,
得kπ-≤x≤kπ+,k∈Z,又x∈[0,π],
所以函数f(x)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和。
(2)由(1)知f(x)=-sin,
所以f(A)=-sin=-1,
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所以00,所以A∈。
于是sinA+sinC=sinA+sin
=sinA+cos2A=-2sin2A+sinA+1
=-22+。
因为00,c>0,所以+=1,则4a+c=(4a+c)·=5++≥5+2 =9,当且仅当c=2a时取等号,故4a+c的最小值为9。
(2)因为=,所以=(2c-b),由正弦定理得sinBsinAcosB=(2sinC-sinB)sinBcosA,又sinB≠0,所以sinAcosB=(2sinC-sinB)cosA,所以sinAcosB+sinBcosA=2sinCcosA,sin(A+B)=2sinCcosA,即sinC=2sinCcosA,又sinC≠0,所以cosA=,sinA=。设外接圆的半径为r,则r=1,由余弦定理得bc==b2+c2-a2=b2+c2-(2rsinA)2=b2+c2-3≥2bc-3(当且仅当b=c时,等号成立),所以bc≤3,所以S△ABC=bcsinA=bc≤。
答案 (1)9 (2)
1.(配合例3使用)如图,在△ABC中,∠B=,AB=8,点D在边BC上,且CD=2,cos∠ADC=。
(1)求sin∠BAD;
(2)求BD,AC的长。
解 (1)在△ADC中,因为cos∠ADC=,所以sin∠ADC====,则sin∠BAD=sin(∠ADC-∠B)=sin∠ADC·cos∠B-cos∠ADC·sin∠B=×-×=。
(2)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BD===3。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B2+CB2-2AB·BCcosB=82+52-2×8×5×=49,即AC=7。
2.(配合例4使用)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C+ccosA=bsinB,A=,如图,若点D是△ABC外一点,DC=2,DA=3,则当四边形ABCD面积最大时,sinD=________。
解析 由acosC+ccosA=bsinB及余弦定理得a×+c×=bsinB,即b=bsinB⇒sinB=1⇒B=,又∠CAB=,所以∠ACB=。BC=a,则AB=a,AC=2a,则S△
ABC=×a×a=a2。在△ACD中,cosD==,所以a2=。又S△ACD=AD·CDsinD=3sinD,所以S四边形ABCD=S△ABC+S△ACD=a2+3sinD=×+3sinD=3sinD-cosD+=+=sin(D-θ)+,所以当D-θ=,即D=+θ时,S四边形ABCD最大,此时sinD=sin=cosθ==。
答案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高考模拟试题,不难发现在三角函数和三角形中求最值问题成为其中一个亮点,本文从求三角函数的最值、三角形中的最值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希望对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类型一三角函数的最值
1.可化为“y=Asin(ωx+φ)+B”型的最值问题
【例1】 (2018·北京高考)已知函数f(x)=sin2x+
sinxcosx。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若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求m的最小值。
解 (1)f(x)=-cos2x+sin2x
=sin+。
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为T==π。
(2)由(1)知f(x)=sin+。
由题意知-≤x≤m。
所以-≤2x-≤2m-。
要使得f(x)在上的最大值为,
即sin在上的最大值为1。
所以2m-≥,即m≥。
所以m的最小值为。
化为y=Asin(ωx+φ)+B的形式求最值时,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最大值、最小值的影响,可通过比较闭区间端点的取值与最高点、最低点的取值来确定函数的最值。
【变式训练】 函数f(x)=3sinx+4cosx,x∈[0,π]的值域为________。
解析 f(x)=3sinx+4cosx=5=5sin(x+φ),其中cosφ=,sinφ=,0<φ<。因为0≤x≤π,所以φ≤x+φ≤π+φ。所以当x+φ=时,f(x)max=5;当x+φ=π+φ时,f(x)min=5sin(π+φ)=-5sinφ=-4。所以f(x)的值域为[-4,5]。
答案 [-4,5]
2.可化为y=f(sinx)(或y=f(cosx))型的最值问题
【例2】 (1)(2019·广东惠州模拟)函数y=cos2x+2sinx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求f(x)=cos2x+asinx+的最小值。
(1)解析 y=cos2x+2sinx=-2sin2x+2sinx+1。设t=sinx,则-1≤t≤1,所以原函数可以化为y=-2t2+2t+1=-22+,所以当t=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为。
答案
(2)解 f(x)=(1-2sin2x)+asinx+
=-sin2x+asinx+1,
令t=sinx,t∈[-1,1],
所以y=-t2+at+1=-2+1+。
当a>0时,t=-1时,y取最小值,ymin=-a;
当a≤0时,t=1时,y取最小值,ymin=a。
可化为y=f(sinx)(或y=f(cosx))型三角函数的最值或值域可通过换元法转为其他函数的最值或值域。
【变式训练】 (1)若函数f(x)=cos2x+asinx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大于零,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求函数y=的值域。
(1)解析 因为f(x)=1-2sin2x+asinx,令sinx=t,因为x∈,故t∈,则函数f(t)=-2t2+at+1是开口向下,对称轴为t=的抛物线,由于f(1)=a-1,f=(a+1),结合图象可知,⇒a>1。
答案 (1,+∞)
(2)解 因为y==
=2cos2x+2cosx=22-,
于是当且仅当cosx=1时,ymax=4。
但cosx≠1,所以y<4。
且ymin=-,当且仅当cosx=-时取得。
故函数值域为。
类型二三角形中的最值
1.求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最值
【例3】 在△ABC中,a2+c2=b2+ac。
(1)求B的大小;
(2)求cosA+cosC的最大值。
解 (1)由余弦定理和已知条件可得
cosB===,
又因为0
查看更多